肉火锅,南北皆有。但论到最精细者,则莫过于汕头。汕头人最好吃牛肉,而且非黄牛不吃,与水牛肉相比,其肉香而滑嫩,尤其是在牛骨汤里涮两涮,可真是连神仙都要下凡尘。在汕头吃的黄牛肉都是即日新鲜屠宰的,少入冰箱雪库,因此肉味饱满,一咬之下,那种带了点点牛膻的香便在舌尖喷薄而出。
哪块牛肉最过瘾?
汕头人吃牛肉,对部位分得极其细致,而且名称更是与其他地方的叫法大相径庭,譬如吊龙、脖仁、匙柄、五花趾、三花趾、匙仁、胸口捞……乍听到,几乎以为他们吃的不是牛,而是外星生物。抓来服务生翻译,才知道,趾非走路的脚趾,而是指牛的小腿肉,有时也说是前腿的肩胛腱肉。其中以五花趾较难得,所以老板常常会将它留给熟客。但说到最能吃出肉甜味,匙仁就是首选,它是肉眼位置,据说是匙柄中最好的部位,嫩滑无渣,甜美之极。若是说到当地食家推崇的,就是脖仁。它指的就是牛脖子上那块最经常活动的肉,香嫩异常,叫人一试难忘,而且是没有渣的。不过看起来最考胆的,却是胸口捞。看着象牙黄,像是一堆肥膏压在那里,令人望而生畏。实际上,它吃起来非但不油腻,还会爽脆醇香兼具,令人直呼过瘾。
吊龙:
牛脊背上的一长条肉,软嫩细腻而肉汁鲜甜。
匙仁:
匙柄中最好的部位,嫩滑无渣,甜美之极。
胸口捞:
看着肥而实际却不油腻,爽脆醇香
脖仁:
牛脖子上最经常活动的肉,香嫩异常。
肥胼:
带着厚厚的一层皮下脂肪薄切的牛腹部夹层肉,极为肥香
五花趾:
最能吃到肉的甜味,口感劲道弹牙。
好锅底 & 好刀工缺一不可
好的牛肉要配好锅底。汕头牛肉的锅底无非就是牛骨汤。将一整头牛的骨头敲碎后,加入少许南姜去异味,熬足6小时而成,汤色浓而不浊,汤味清而不淡。
牛骨汤要慢火熬,但切牛肉可就讲究“快手”两字。因为汕头牛肉吃的就是新鲜,必须要是手切肉才好,因此常见的场景是:服务生刚从小货车上卸下大块鲜肉,立即就围上来一群街坊,指点着要不同部位,然后小师傅麻利地手起刀落,挑筋去骨,游刃自如地把牛给解了,片片牛肉都切得像用尺子量度过一样,厚薄均一,入口绝对不会有韧和柴口的感觉。
本地食客最爱的汕头牛肉火锅店
在汕头,说到牛肉出名的餐厅有玉兰、老二等等,但说到众多当地食家最爱光顾的,却是海记牛肉以及五洲牛肉。和大多潮州餐厅一样,这些牛肉店看着毫不起眼,马赛克砖地板,不锈钢桌椅,简单到可说是零装修,但一踏入店内,立即就可以闻到浓浓牛肉味道,后面的厨房里昼夜不停地煲着一大不锈钢桶的纯粹浓稠牛骨汤,表面那层牛油厚得可以浮起勺子。海记最早是从卖牛肉粿条汤开始的,从一家小店,做到现在的两间店面。不过要去他家吃牛肉,最好6点前就要过去,否则没座概率极大。
总部在汕头的陈记顺和,现已开到了广州,它一改潮汕牛肉店予人简陋邋遢的印象,环境雅致明亮,自带潮汕民俗品味。由于有自家的养牛场与加工场,餐厅最大程度保持了牛肉的新鲜度—— 保证牛肉从牧场到餐桌 4 小时内搞定。每天早上9点,土黄牛宰杀好后运到店的时候,其实还“活”着:神经肌肉还在跳动中!所以,如果客人到店早的话,是完全可以见证这一鲜活的时刻。肉质饱满口感顺滑的吊龙,颇有嚼头的五花趾,口感嫩滑有着丰富油香的肥胼,入口即化的雪花,奶香浓郁的胸口捞……每一个部位带给味蕾不一样的享受。因为细致划分,因为追求极致口感,所以,一头体重在 400 ~ 500 公斤的土黄牛,能用来打锅的牛肉,只有约 37% ,剩余的大腿肉、臀肉,就会用来打成牛肉丸。店家的牛肉丸、牛筋丸也是每天现打现卖,还分生熟两类,手捶生牛肉丸也是镇店之宝。
去哪里觅食正宗的潮汕牛肉火锅?
▼▼▼
撰文—叶嘉
编辑 —飯飯
摄影—阿广
《红楼梦》年宴中的绝世美食和中华食礼,
真正懂吃之人莫过曹雪芹...
微笑的背后:尼泊尔地震纪行
喜欢就朋友圈
请支持和尊重原创内容
如需转载请先联系后台城市菌
<>美食家说过,潮汕这座奇异的海边小城是一座美食的孤岛,他们固守着传统的味道,仍然令这些平凡的食物散发着微光照亮生活。做一个合格的吃货是一定要吃一趟潮汕才是完美的,在潮汕的美食打卡单中,排在首位必须要打卡的就是潮汕火锅,以清汤来涮牛肉是潮汕人对火锅的最高礼遇。
< class="pgc-img">>没有哪一个城市的人对于美食求鲜有潮汕人这样的迫切。追求食物的鲜味也是潮汕美食形成独特风格所固有的标签,在潮汕历史不过30年的涮牛肉火锅也不例外,宰杀的牛送到牛肉店内被解成十个不同部位,时间不超四小时,牛肉一定要选三年内的黄牛肉。
< class="pgc-img">>一头牛被解出来可食的牛肉只有30%之多。在潮汕牛肉火锅店中,这些厨师个个都身怀庖丁解牛的绝技,当然这也不是凭空而来,每一个解牛师傅都是经过长期苦练才能在1小时之将牛肉分解成十个不同的部分,他们只凭肉眼和手感就能分切出厚度有别,纹理恰好的牛肉。
< class="pgc-img">>不同于四川和重庆火锅,重口的麻辣火锅功夫费在熬制一锅锅底上,锅底熬好火锅成了就了一大半。而在潮汕涮牛肉火锅,费的功夫是片牛肉。
< class="pgc-img">>要潮汕牛肉火锅前首先要懂如何挑选牛肉。在潮汕牛肉一共被分成了吊龙、脖仁,三花趾和五花趾、肥胼、双层肉、 胸口捞、匙仁、匙柄、嫩肉,按身价来排位的话它们要这么站队。
脖仁(雪花)、胸口朥、五花趾
肥胼、匙仁、匙柄、三花腱、吊龙(伴)
嫩肉
其中最贵的是五花趾和脖仁,它们出肉量极少,五花趾更是稀缺之极,它从牛后腿腱肉分离,带着清晰的大理石纹路,一头牛仅千之分一的出肉率,经过极短时间起落涮烫之后,嫩可弹牙,每一个流窜在潮汕牛肉火锅店中的食客若是有幸遇到五花趾,便是最意外的幸运和惊喜了。涮五花趾的时间三起三落,不过10秒。
< class="pgc-img">>吃潮汕火锅涮到另一个小幸运就是脖仁。脖仁从一头千斤的牛身上仅能切出不足千克,它还要要经过特别的处理,需要在用保鲜膜包好冻冻四十分钟左右再来片成薄片,切出来脖仁切面如雪花般,8秒的涮烫令它有鲜甜的味道,柔嫩多汁。在对待脖仁这里,永远只会嫌少不嫌多。
< class="pgc-img">>“仁”在潮汕话里面是果实、中心的意思,指的是脖子的中心,也是牛脖颈上活动最多的一小块肉。
尊贵地位略低于脖仁和五花趾的是胸口朥同样也是数量稀少,位于牛前胸部位,呈黄白色像牛油,但似它的口感却是有爽脆之余口腔内还余留牛油的看气,有嚼劲,越煮越香,涮它不过2分钟。
< class="pgc-img">>吃潮汕火锅涮牛肉用的是清汤,标配酱料是从南洋传回来的特有调料沙茶酱,涮肉顺序也不可乱来,先瘦肉后肥肉再涮配菜,熟练的食客也深知涮牛肉时牛肉入锅的氽烫时间,多一秒肉柴,少一秒不熟。
< class="pgc-img">>潮汕火锅年数并不久,至今天也不过30年的时间,但有数据显示,1400万人口左右的潮汕人一天会消耗完10万斤的牛肉,潮汕人对待吃火锅的最高礼遇就在藏在这牛肉火锅中了。
>潮州旅行怎么能不吃一顿潮州牛肉火锅呢?晚上必须安排上。想要吃到当地人觉得正宗的潮州牛肉火锅,那必须去潮州官塘县,因为那里是潮州牛肉火锅的发源地。经过一番打听了解之后,才知道在潮州大大小小的牛肉火锅店里,比较正宗的都会加上“官塘”,通过几经讨论后,决定去“官塘兄弟”。
< class="pgc-img">>穿梭在潮州的大街小巷时,大大小小的牛肉火锅店非常地多。要知道,潮州人对于吃牛是认真的,而涮火锅则是对牛肉的最高礼仪。网上还流传着这么一句话来形容潮州牛肉的新鲜,说是食客在前面吃牛肉火锅,而后面在杀牛,当牛肉端上桌的时候,肉还在跳动。这细节我确实没怎么注意。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期待已久的潮州牛肉火锅,就从“官塘兄弟”开始。店铺里里外外的环境卫生做得很好,店内店外都可以用餐,夏天的晚上坐在外面适合,一阵微风吹来,会特别的凉快,还能感受到那种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秋天的潮州还是有些凉,坐房屋里面暖和一些。
< class="pgc-img">>虽然说官塘牛肉非常地出名,但是他们的食材并不是来自于本地,而品质最佳的牛肉是三年内的肉牛。潮汕人吃牛人一向讲究原汁原味,以清汤原味、新鲜优质为特色,再加上一些芹菜或者葱花来给汤底提鲜。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解牛,是潮汕牛肉火锅的关键,一头牛会被分解出十多个不同部位,不同的部位不同的切法,肉的纹理与厚度,直接影响每个部位的口感。这让我想起一个非常有名的寓言故事——《庖丁解牛》,对潮汕人的解牛技艺竖起大拇指。最爱吃的脖仁肉竟是潮汕牛肉火锅的稀有食材。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吃牛肉火锅搭配的酱料自然少不了,必须要有潮州人最爱吃的沙茶酱,且以“一菜一碟”著称。在潮州吃牛火锅,最常见的酱料就是沙茶酱了,可以说和牛肉是“黄金搭档”,谁没了谁都会失色。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主食并不是米饭,而是粿条。那必须尝一尝特色吃法,粿条拌沙茶酱,吃起来就是潮州的味道。如果吃不惯沙茶酱拌粿条,也可以用牛肉火锅汤底拌着吃。
< class="pgc-img">>果然,吃牛肉火锅还是要到潮州官塘来,这才是吃牛肉火锅的正确打开方式。简单与纯粹的吃法,没有复杂的锅底,没有花里胡哨的食材,吃得就是牛肉的本味。所以知道吃牛肉火锅去哪里吃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