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才是商场的流量担当?
文丨华商韬略 张久久
新年第一天,北京各大商圈挤满了人。最具人气的,当属商场里的大小餐饮,几乎每家都要等位一小时以上,一些网红餐厅,甚至动辄要排队两三小时。
餐饮火热的另一面,是购物中心形态和价值的更迭。
传统零售面临着生死劫,商场“食堂化”却越来越势不可挡。
【吃出来的购物中心】
即便是工作日,北京合生汇美食街的傍晚依旧热闹非凡。
火锅店已经排起长龙,等位区的食客百无聊赖,下起五子棋;小面馆前的下班人,等待着一碗热汤面的慰藉;成双成对的年轻情侣,挤在网红甜品店的吧台,分享一份红豆刨冰。
人间烟火升腾,食物香气弥散。合生汇购物中心因美食众多出名,在小红书拥有超过一万篇打卡笔记,这里的730家商铺,有279家是餐饮,如果按人气,餐饮更是要完胜所有其他业态。
同样的场景也在许多商场中上演。
杭州银泰城,餐饮配套比例高达58%;深圳最大购物中心壹方城,有198家餐饮商户;去年,上海新开9个购物中心,餐饮占比大多超过40%。
消费者正从“逛”商场变为“吃”商场,商场也在加速“向吃而生”。
2019年4月,北京长安商场宣布闭店改造。歇业前几天是促销期,商场久违地挤满了人,附近居民前来扫货,也有人在各个柜台前拍照留念,这里有一代人的青春记忆。
长安商场开业于1990年,开业即成为全国最大百货商场之一。它曾是潮流的象征,珠宝、彩妆、服饰应有尽有,国内第一家市内免税店也落地于此。
但终究,长安商城没能撑过而立之年。八个月后,重新开张的长安商场,已经向“社区生活中心”转型。从前的百货柜台,如今被一张张餐桌占据。
同年,赛特购物中心也以同样的方式与北京告别。
主营进口商品,尤其奢侈品大牌的赛特曾红极一时,老北京人喜欢管它叫“赛特儿”,“去一趟倍儿有面子,洗手间都觉得高级。”
世界日新月异,赛特却未跟上时代变化,对年轻人的吸引力逐年减弱。
2013年,有人向记者反映,当地一家商场餐厅里的油烟常蹿进楼上服装商铺,影响购物体验。
记者发文表示,“商场餐饮产生的混合气味,破坏了商场的环境,有损商场的招牌”。
那篇报道名为《大商场不是大食堂》。当时许多消费者也表示,餐饮商家的存在,会影响消费体验,让消费者没心思挑选商品。
但才几年,主次已然颠倒,大多购物中心已然是在依靠餐饮聚人气。
曾有研究指出,购物中心业态经营的黄金比例是购物、餐饮、娱乐52:18:30。现在,这一比例逐渐被打破,向1:1:1的格局靠拢。
【消失的百货专柜】
2003年,淘宝网成立。
人们觉得在网上卖东西靠不住,学者看待它的眼光也充满怀疑,接连提出“如何建立信任”“物流不足以支持网购”“触网人数少”等难题。
三年后,中国网民突破1亿,淘宝成为亚洲最大的购物网站。此后至今,大小电商平台接连诞生,购物也被快速转移到线上。
购物中心的前瞻者,也从那时就加速了进化。
2007年,西单大悦城开业,地上11层楼,有4层划给餐饮。这在当时很少见,并被质疑:餐饮商户承租能力低,占用面积大。从商场利润角度,并不划算。
因为,彼时百货零售业还风头正劲,每年始终保持12%-15%的增长速度。有专家断言,百货最能体现消费升级效应,发展前景广阔。
大悦城招商负责人说,看中的是餐饮的聚客能力。
开业不久,大悦城里的美食,很快变成办公室白领茶余饭后的闲聊话题。美式冰激凌DQ深受消费者青睐,店铺只有25平,但从早到晚排队,单日能卖出2000多份。
和普通百货不同,即使什么也不买,人们也可以在这里看电影、聚餐、吃甜品,消磨一个下午,这样的一站式购物体验,使西单大悦城迅速成为年轻人的休闲购物首选之地。
与此同时,电商行业高速发展。商家没有租金成本,价格比实体店更低。商场专柜逐渐沦为电商的试衣间,许多消费者会在实体店试穿,记住款式、尺码,回到家后在电商平台上下单。
曾在购物中心做服装生意的张小姐表示,以前一天营业额可达8万元,电商冲击下,营业额降低过半。
2011年,万达百货40家门店,年收入仅为69亿元,到了2015年,万达百货在全国的90家门店里,有半数处于亏损状态。
百货行业入冬。2015年,万达百货关店48家,天虹商场关店4家,王府井、华堂商场、新世纪百货也在那年相继关闭。百货关店潮一直持续至今。
百货零售寒冬的背面,是餐饮市场的火热,而率先布局餐饮的商场,则享受到了时代进步的红利。
< class="pgc-img">>也是在2015年,中国餐饮收入首次突破3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1.7%,而且加速朝连锁化、品牌化、精品化的方向发展,餐厅向购物中心云集大势已定。
据统计,90后用户到店吃饭人数占比高达46%,外出吃饭排位已成常态,上海餐厅平均每天要在App上发出5万个等位号。
一面冰山,一面火焰。
更多商场开始意识到,餐饮才是新时代的流量王道,纷纷宣布停业调整。调整的重心,无一例外,都有餐饮二字。
【穿越百货生命周期】
百货业暮气沉沉,但北京SKP是个例外。
去年,北京SKP年销售额达177亿元,问鼎全球店王。
即便疫情冲击,它依然迎来1500万人次客流,销售额增幅达15%。此前的九年里,它也一直是中国商场销售冠军。
每年11月下旬的SKP店庆,被网友戏称为“富人版的双十一”。此时,SKP总是人满为患。商场十点开门,刚过九点半,门口便已排起长龙。
销售额最高时,SKP单日进账超过10亿,意味着每分钟能卖出139万元,比许多商场一年的营业额都多。
线上购物渗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北京SKP营业额仍逐年上升。最重要的原因,是商场为人们带来的购物体验感。
2007年,SKP开业,商场里有包括Prada、Chanel、Gucci在内的超900个一二线大牌。其中,有40%的品牌是初次进入北京。
定位高端,大牌云集,SKP很快成为消费者购买奢侈品的首选。带着这样的光环,SKP开业即拥有了领先地位。
不同于其他购物中心,SKP采用百货业直营化为主的运营模式,相比于特许经营模式,会更加灵活。决定权掌握在商场手里,通过货源的引入,达到吸引消费者的目的。
这样的模式更容易引入品牌全球首发款,据统计,北京SKP的国际品牌首发率,占中国市场的38%。从用户视角来看,SKP提供的不光是服饰、箱包等产品的售卖服务,还有限量款、首发款带来的稀缺购物体验感。
而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SKP因“土豪”“高端”等标签,永远不缺光环。即便不去购物,SKP也总能让他们收获惊喜。如今,SKP的南馆几乎成为“艺术空间”。
< class="pgc-img">▲SKP里的艺术装置
>开业即火爆的南馆,充斥着现代科技元素。仿生羊以假乱真,发出咩咩的叫声,香氛品牌放置了太空香氛体验装置,商场里遍布着太空舱、3D雕刻机、火星车。
在SKP,艺术装置与品牌联动,为消费者带来了极强的购物体验感。许多网友表示,即使没有购物计划,SKP也是一个令人心动的潮流打卡点。
细节上,SKP会根据不同楼层的特点,设计灯光和音乐。连SKP销售的酸奶,配方都经过了五年的反复调制,在别的地方吃不到。SKP试图从多个维度,打造沉浸式的购物体验。
正是这份美好的购物体验,使SKP经受住时光的考验,穿越过百货的生命周期。
北京SKP的成功难以复制,但其品牌运营方法论,依然值得许多商场借鉴。
【创造愉悦的价值】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旁的名门多福生活广场,曾经是一座中高端百货商场,定位轻奢,颇具人气。但电商浪潮冲击下,商场未能找准自己的发展定位,盲目向餐饮转型。
2018年,有记者前去探访,发现不大的商场里聚集着20多家餐厅,包括汉堡王、星巴克等许多知名连锁餐饮,占到商场商家的六成。
许多品牌专柜已经撤走,仅剩几处专卖店和打折货架,写着100元起等字样。购物区域冷清,只有工作日的午餐时间,才稍稍热闹一些,俨然已经成为上班族的食堂。
靠餐饮续命的日子没有持续太久。一年后,名门多福生活广场宣布闭店,产权人与其解除合同,将商场出租给了新的公司。
实体店生意遇冷,商场人气下降,各大商场不约而同地将餐饮视作救命稻草,一窝蜂提升餐饮业态比例,觉得这样便能万事大吉。
但它们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餐饮只是购物体验的一部分,想要以餐饮带动零售消费,自身零售业务还需扎实。
商场扎堆向“食堂”转型,带来的是同质化严重的问题,且各大商场餐饮品牌高度重合,自身特色也变得模糊。
商场,归根结底是满足大众的需求。
购物中心发展至今,经历了传统百货到新型商业综合体的更迭。
如今,人们对于商场的要求更加多样,除了购物、餐饮,还有更深层次的情感需求,如美好的购物体验、身份认同感、沉浸感等。
商场如果不注重精细化运营,只是一味复制网红餐厅、照搬主流品牌,带来的只能是大杂烩式的购物体验,缺乏长久的生命力。
2017年秋天,壹方城开业,成为深圳最大的购物中心。开业当天,壹方城便获得了40万人次的客流,稳定运营后,日均客流依然高达10万人次。
面对这样的成绩,总经理成钦田在接受采访时,提到最多的一个词叫“愉悦消费体验”。
壹方城里许多细节,都是为了提升消费者的体验感:香氛的浓度经反复调试后确认、商场里的音乐因时段而有不同风格、每层楼都配有设备齐全的母婴室等。
此外,商场里还包含众多体验式消费及服务,比如文创空间、复合人文书店、生态亲子乐园等。
表面上看,壹方城的成功是源于丰富的业态,但更重要的,是它为消费者带来的体验感。这份体验感是独一无二的。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商场将更加追求顾客的体验式消费,朝着精品化的方向发展。如何找准个性化的主题定位,将成为商场永恒的修行。
【参考资料】
[1]《北京再没华联商厦,百货大楼迎落寞倒计时》AI财经社 陈畅
[2]《大商场不是大食堂》本溪晚报 孙永亮
[3]《“中国店王”SKP是怎样炼成的?》十亿消费者 敲敲格
[4]《中国餐饮报告2018》:14万亿的“入口生意”正在发生哪些变化?餐企老板内参
——END——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长沙的各个地铁站和CBD商场,费大厨辣椒炒肉的海报占据各个显眼处,海报上的费良慧双臂张开撑着桌子,前面是那碗著名的辣椒炒肉,他的身体微微弓下来,蓄力的动作隐藏着某种沉淀后的果敢。
▉来源于费大厨官方-费大厨辣椒炒肉
费大厨长期对华南市场深耕,顺利成为当地餐饮市场的宠儿,这道“湘菜头牌”辣椒炒肉成功跻身深圳本土的必吃榜单。
2020年12月31日,中国烹饪协会授予费大厨“全国小炒肉大王”荣誉称号,费大厨品牌发展迎来新的里程碑。
在长沙,费大厨辣椒炒肉(以下简称:费大厨)的名号响当当。自2017年全面调整品牌定位,将辣椒炒肉作为品牌的主推产品之后,其辣椒炒肉连续两年登上长沙市必吃菜第一的位置。今年还同时获得长沙、深圳两城必吃榜餐厅称号。
▉来源于费大厨官方-费大厨辣椒炒肉
顾客口碑的第一名,让费良慧颇感自豪。作为首位将“辣椒炒肉”打造为爆品的本土湘菜品牌,费大厨开创了辣椒炒肉带火上桌的形式,将这道原本低端的菜,呈现出高端效果,让经典更经典。
费良慧和费大厨的故事,值得说一说。
费良慧出生在湖南衡阳的小乡村,其父亲是一位远近闻名的大厨,辣椒炒肉尤其拿手,当地喜事以能请到其父掌勺为荣。他从小就对炒菜耳濡目染,手艺全是跟着父亲学的。
▉来源于费大厨官方-费大厨辣椒炒肉
2012年前后,费良慧投资了两三百万,在上海开了一家湘菜馆,苦撑两年后以“血赔”告终。钱虽然赔了不少,但这次经历却让他看清了一个事实:湘菜市场空间很大,可以做出全国性品牌。这是湘菜的机会,也是自己的机会。
2015年前后,正是大众餐饮活力最盛的时候。长沙作为好吃好玩的娱乐之都,爆品、单品玩得很high很溜,如烤鱼、口味虾、牛蛙等,都是长沙人玩起来然后推向全国的。在玩产品这件事上,长沙餐饮人足够用心,并懂得如何将产品的特色和价值最大化。
品牌要走向全国需要具备哪些元素,费良慧和团队考虑了三个问题:
- 团队最擅长什么,能做出什么特色?
- 同新餐饮这个名字推向全国,是否利于表达和传播?
- 最被消费者认可的湘菜是什么?
通过品牌梳理和近5000份调查问卷分析,他们发现,97%的消费者心中的湘菜代表是辣椒炒肉!而团队内大部分是擅长做小炒的衡阳厨师,与此同时,全国也尚未见有以辣椒炒肉做主推产品的湘菜品牌。
▉来源于费大厨官方-费大厨辣椒炒肉
消费者意愿+团队基因+市场空白,让他们确信了可以用辣椒炒肉来做品牌定位产品,将其打造成众人皆知的湘菜爆品。 2017年,同新餐饮更名费大厨辣椒炒肉,费大厨就这样面世了。
费大厨的品牌基因是什么?是大厨!是对大厨技能的卓越追求。
目前,越来越多的餐饮品牌为了出餐速度快,降低人工成本,采用中央厨房以及预制菜品。费大厨逆行不这么做,且长期坚持不会这么做。
▉来源于费大厨官方-费大厨辣椒炒肉效果图
如同品牌名,费大厨的基因是大厨,因为创始人出生于大厨世家。
2018年,费大厨创始人费良慧先生荣获湘菜界至高荣誉“湘菜大师”以及餐饮界的“奥斯卡”奖项——“中华金厨奖”。同时,费大厨创始人一直致力于构建品牌的大厨体系。
▉来源于费大厨官方-费大厨辣椒炒肉
费大厨创始人在“全国小炒肉大王”领奖时说:“费大厨一直以来坚持以大厨为本,培养了多位湘菜大师和湘菜名师。费大厨的“辣椒炒肉”必须由最资深的大厨现炒。所以,我们的每一份辣椒炒肉都是“大厨级别”的高标准出品。”
除此之外,大厨是设有严格的培养体系和晋升体系,并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炒肉大学”,内部评选的“金牌大厨”很多都能通过“湘菜名师”的考评。当然,这对费大厨的运营要求更高,特别是对大厨人才的培养要求。对此,费大厨采用的是传统的“师徒制”,这是中国大厨最传统、最原始的传承方法。
▉来源于费大厨官方-费大厨辣椒炒肉
费大厨专门的大厨培养考评体系,包括设立“三关考核”制度,来培养专门炒辣椒炒肉的大厨。
- 第一关:方法认证,需要掌握费大厨菜品的理论知识和操作要领。
- 第二关:师傅认证,自己动手做出辣椒炒肉的味道需得到师傅的肯定,才算过关。
- 第三关:顾客验证,通过了师傅认证,才有机会把做的辣椒炒肉端到顾客面前。
费大厨会根据顾客的满意度和点击率,来综合评估是否能获得顾客的认同。只有通过了这三关,才算真正成为费大厨辣椒炒肉的专门大厨。
通过消费者意愿+团队基因+持续内功三位一体,让费大厨房用辣椒炒肉来做品牌定位产品,将其打造成众人皆知的湘菜爆品。
统观湖南人的餐桌上,有一道菜不可或缺,那就是“辣椒炒肉”。辣椒炒肉,是湘菜头牌,在湖南人民心中的地位是无可取代的。
▉来源于网络-费大厨辣椒炒肉
其实没人能说得清楚,一碗辣椒炒肉对于一个湖南人的意义,就像没有一个湖南人能说得清楚,辣椒炒肉为什么就是家的味道。
细细考究,湖南人爱吃辣,是带有先天基因的 。
从地理环境上,湖南古称“卑湿之地”,夏天高温高湿,冬天湿冷凉到骨子里,正需要辣椒来祛湿除寒,猪肉搭配辣椒,非常下饭,辣椒炒肉应运而生。
▉来源于大众点评-费大厨辣椒炒肉
而费大厨始终专注于辣椒炒肉,积极对菜品进行创新,并以此成为辣椒炒肉的头牌,年销售量高达100万份以上。
费大厨守正创新,食材挑选从不“将就”。首先是甄选食材,提升食材的价值,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辣椒、猪肉。
对于辣椒,费大厨选用新鲜采摘的、应季薄皮青椒,出锅皮肉不分离,更重要的是,它能恰到好处地激发出猪肉的美味,让辣椒炒肉变得鲜香、下饭。
▉来源于网络-费大厨辣椒炒肉用材用料
猪肉必须是真正的宁乡土花猪前腿肉,肥瘦均匀,层次分明,要求供应商谷物杂粮喂养300天,宰杀后6个小时内送达店面,以保证肉质的新鲜度。每片肉切出的厚度要均匀,保证翻炒过后不会太碎。
酱油是决定了辣椒炒肉味道的关键核心,费大厨让供应商制定了专门的“辣椒炒肉专用酱油”,选用非转基因大豆,通过传统工艺酿造而成,能让肉汁香味更纯、更厚重。
在烹饪上,经过多次对辣椒炒肉的升级,费大厨确定了一道标准的流程,猪肉厚度为多少,青椒大小为多少,炒菜时什么时候放猪肉,什么时候放辣椒,放多少盐,多少酱油等,都有明确的规定。
< class="pgc-img">>▉来源于费大厨官方-费大厨辣椒炒肉
其次是呈现形式的改造,器皿创新,辣椒炒肉与小火炉搭配出场,让人直观地感受到这道菜确实和别人家做的不一样。
< class="pgc-img">>伟大就在平凡当中,看似很普通的东西都有变伟大的可能。就像辣椒炒肉,是湖南家家户户都能做的菜,看似简单,但只要臻选食材、用心烹制、精心包装,也能成为经典,成为人人称道的湘菜代表。
干餐饮也是一样的。
“餐饮是最容易让平凡人变伟大的行业。 很多餐饮人没有学历,没有背景,但只要有好奇心、勤奋,就有可能建立一个自己的品牌,成为一个卓越的品牌创始人。 ”在采访中,费良慧如是说道。
公馆位于香港荔枝角长义街9号建业中心D2 Place10楼A,于2015年7月正式开业,餐厅以Art Deco风格为灵感,融入点点中式元素,集餐饮、艺术及音乐享受于一身。
< class="pgc-img">>「大公馆」为繁忙都市人提供一个舒适自在与品味生活的休闲之所,一站式让宾客享受顶级粤式、日式及意式佳肴的同时,可悠悠地细听爵士音乐、欣赏艺术作品、品尝珍贵佳酿与顶级雪茄。
供应顶级粤菜的《万庆轩》,行政总厨陈伟庭来自米芝莲三星食府且曾荣获多项美食大赛奖项,陈师傅致力以地道的广东烹调方式烹制时令食材,务求满足美食爱好者们的味蕾。
为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陈伟庭师傅悉心设计数款如意新春佳肴,以细腻的米芝莲烹调风格,为传统粤菜注入惊喜。
菜单中亦加入了大公馆的招牌菜式,以贵气滋味为新年添上富贵好运,并以甜品美点作句号,让宾客品尝窝心幸福滋味。
今天,就让我们来欣赏一下,这家高档粤菜餐厅的部分出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