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晚报11月16日讯(全媒体记者 范宏欢)不想做饭,又拒绝外卖,“9999元五星级酒店吃一年”你愿意吗?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在酒店办自助餐年卡的日常,吸引围观人数超10万人次。有网友表示,这种“把酒店当食堂”的生活方式,让人羡慕不已,甚至跃跃欲试。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长沙也有一些高端酒店推出了年卡自助餐服务——花一万元左右,可以在五星级酒店的自助餐吃一年,菜品包括各式海鲜、中西美食、甜品、水果等,折算下来每顿不过十几或几十元。这样的消费形式真的划算吗?市民又是否买单?记者进行了采访。
15元一餐比外卖划算
“我抢到了长沙北辰洲际酒店的自助餐年卡!算下来15元一餐,还省了咖啡钱、水果钱、甜品钱,现在长沙一碗牛肉粉都要14元了。”“双11”当天,市民刘女士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了她刚刚抢到的年卡券。她告诉记者,这张自助餐年卡售价11111元,早中晚餐可任选两餐,而她从公司到酒店只需两三分钟,对她来说很方便,也解决了每天为吃发愁的烦恼。
据长沙北辰洲际酒店介绍,该酒店兰调全日餐厅在“双11”推出了个人年卡,售价11111元,每个ID限购1份。据商品页面显示,该产品限时抢购,库存仅有11份。记者在大众点评上查询到,刘女士所在的酒店工作日午、晚自助餐分别为218元、268元一位。相较而言,15元左右一餐的自助餐年卡,确实划算。
像刘女士这样的消费者并非个例。“梅溪湖有没有酒店自助餐包年卡的?”“求助怎么能够买到酒店年卡自助餐?”在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发帖询问自助餐年卡的购买途径和优惠政策。记者调查发现,除了北辰洲际酒店,长沙华晨豪生大酒店也推出了自助晚餐年卡,售价7888元,除重大节假日或酒店特殊节庆日,周末节假日通用。此外,长沙梅溪湖金茂酒店、喜来登等多家酒店也曾推出过年卡、半年卡自助餐服务。
星级酒店当“食堂”?市民态度不一
“与其和外卖斗智斗勇,在家围着锅台转,不如把酒店餐厅变食堂,让五星级酒店的大厨做我的私厨。”酒店自助餐年卡,打开了年轻人的用餐新思路。那么每天去五星酒店打卡吃饭到底值不值?对此,市民态度不一。
“附近如果有酒店可以办自助餐卡,且价格合适,我肯定会去办一个。毕竟一日三餐自助,可以品尝各类菜色,营养非富还能省去许多时间,我觉得挺值的。”作为一名单身女青年,26岁的白领小王很愿意尝试这种新鲜的消费形式。然而也有市民表示,除非工作在附近,有一定经济实力,不然对于打工人来说吃一顿饭的时间太长了,即便吃得很好也有可能是种负担。
记者采访发现,虽然“把酒店当食堂”在网上引发众多网友的兴趣,但星级酒店自助餐年卡、月卡消费群体其实非常有限,对于住宅、工作单位距酒店较远的消费群体,自助餐年卡、月卡并不划算。此外,推出此类活动的酒店主要分布在一线、新一线城市,以及部分省会城市。
“星级酒店的自助餐年卡、月卡一般都是不定期限量发售,大多数是回馈老客户的特惠产品,为了保证客户用餐质量,不会进行全平台售卖。”长沙一位从事旅游管理的业内人士表示,询问年卡月卡服务的多以收入稳定单身年轻白领为主,对于那些没时间做饭,又不愿意顿顿吃外卖的年轻人来说,可以说是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另外,年卡、月卡的销售对于酒店扩大销售、增加现金流以及拓展住宿客户等方面也有着积极作用。
自助餐年卡你会消费吗?
“健身年卡办完去不了几次,但酒店自助餐年卡却让人动力十足。”社交平台一位网友的评论,反映出年轻人对于生活品质和选择的新态度。而高端酒店通过推出自助餐年卡成功吸引了年轻群体,为他们提供了更为便捷、多元的用餐选择,也引领了一种新的消费潮流。
《2023年中国餐饮消费趋势》显示,餐饮业消费目前已经显现出“第四消费时代”(指消费者不愿为过高的品牌溢价买单,更加关注简约、共享的消费体验)的特征,消费者对高性价比有着极致追求。而“把酒店当食堂”的新潮流,则真实地反映了年轻一代既渴望品质生活又追求高性价比的消费观。
“预收费对于餐饮业来说是一种有潜力的商业模式,但需要谨慎评估和规划,以平衡收益和风险。餐饮主体要尝试预付费模式,其本身要有较高知名度和优质服务、良好的客群基础和稳定的经济规模效应。”专家提醒,酒店自助餐年卡并不是适合所有人的消费选择,市民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健康状况,合理安排自己的饮食和消费,切勿盲目跟风。
在居民楼下开了多年的老店
● 餐桌直接摆在路上就可开吃
● 重庆简简单单的家常菜风味
<<<
藏在居民楼下的餐馆
“吃個饭”位置在小区路段的拐角处,隐藏的很深,如果不是看见路边有很多人在吃,可能很难知道这是个餐馆。
没什么环境可言,就是居民楼下的房子,老板自己做的餐饮店,灰暗的楼面,具有重庆传统风格的环境。
餐桌都是直接摆在路上的,菜品都是很地道的家常菜,在这里吃饭可以感受到重庆的烟火气。
重庆家常菜风味
鱼香肉丝,水煮牛肉,泡椒腰花,肝腰合炒,泡椒牛肉丝,豆花,辣子肥肠,水煮肉片,空心菜,回锅肉,炒丝瓜,盐煎肉,豌豆尖,糖醋白菜,辣子鸡丁,青椒肉丝。
水煮牛肉
必点招牌,牛肉特别鲜嫩,热油淋上牛肉,刚端出来的时候香气四溢,红油色泽清亮,让人食欲大开。
水煮牛肉麻辣醇厚,滑嫩适口,香味浓郁,具有香、麻、辣、烫的风味,这就是重庆地道麻辣菜的魅力。
牛肉下面有白菜等丰富的配菜,配菜吸满汤汁,好吃又下饭。
土豆丝
重庆的家常菜当然离不开这道菜——土豆丝,每次吃饭,餐桌上一定少不了这道菜,既下饭又简单快捷。
土豆丝切的不是很细,炒的软硬程度刚刚好,里面搭配青椒,是男女老少皆宜的一道菜,也是很下饭的一道菜。
“吃个饭”已经在小区里扎根多年,如此不起眼的小店能存活这么久,得到这么多居民的青睐,一定与这种地道家常风味离不开吧!
周围很多居民经常在附近坐着闲聊,来这里吃饭,就像回到小时候外婆家的楼下一样。
就如餐馆名字“吃個饭”一样简单,却幸福。
>>> tips:
1、没有什么环境可言,如果介意环境的就不适合来这里吃。
2、菜单价格不是很便宜,当然丰俭由人,主要看个人消费。
3、菜品都是很普通的家常菜,喜欢吃家常风味的就很合适。
这个初秋时节,国内多个城市的餐饮业却未能感受到一丝暖意。广州、深圳、杭州等地的核心商圈内,曾经租金高昂的商铺如今纷纷降价,甚至回到了十年前的水平。然而,面对如此优惠的条件,餐饮业者却显得异常谨慎,鲜有人愿意接手这些看似诱人的商铺。
旺铺租金一降再降,却无人接手
在广州天河区的核心商圈,短短两个月内,临街餐饮商铺的租金已经下调了三次,总降幅超过33%。这一现象并非孤例,深圳南山区的购物中心、写字楼裙楼和住宅底商的租金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部分商铺租金甚至回到了十年前。然而,即使租金大幅度下调,商铺的空置率仍然居高不下。
在广州某商业地产公司任职招商经理的王明表示:“以往这里商铺紧俏,空置时间不超过半个月。但现在,即便是租金一降再降,也难以吸引新的租户。”他举例说,位于天河南一路的一家原经营牛杂生意的商铺,面积约为50平米,租金从最初的70000元/月下调至47000元/月,降幅超过33%,但依然无人问津。
同样的情况也在其他城市上演。在深圳南山区,从事购物中心、住宅底层商铺及写字楼裙楼招商工作的唐林炼也感受到了市场的“寒意”。他表示,除了一些热门美食街和部分入住率较高的住宅底商外,大部分商铺的租金都出现了显著下降,空置率甚至超过了30%。
租金回到十年前,却没人愿意开店了
深圳南山区的招商经理唐林炼认为,商铺租金在过去十年间一路攀升,现在出现的下滑只是市场回归理性的一种表现。以前,位置优越的商铺每年租金涨幅高达8%~10%,合同到期后租金上涨20%~50%也是常事。而现在,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尤其是疫情的影响,租金的增长速度已经放缓。
尽管租金下降,但对于许多餐饮从业者来说,开店的风险并没有减少。一方面,经济大环境的不确定性使得消费者支出变得更加谨慎;另一方面,线上外卖平台的竞争加剧也让实体店铺面临更多挑战。此外,疫情后的消费习惯改变,导致了客流量的不稳定,这也是让餐饮人望而却步的重要原因。
在杭州中山北路上,曾经历过一铺难求的盛况。如今,部分店铺即便大幅降租,也难以找到接盘者。小洛在中山北路经营一家台湾小吃店,她尝试通过“限时0元转让费”的方式吸引接手者,但即便租金从每月9000元降至5000元,3个多月过去依然无人问津。
市场环境变化下的餐饮业转型之路
面对租金下调但人流量更低的情形,餐饮业者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的经营模式。一些餐饮企业开始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模式,通过增加外卖业务来弥补堂食客流的不足。同时,利用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进行宣传推广,也成为许多餐饮店吸引顾客的新途径。
此外,餐饮品牌也在积极寻求差异化竞争,通过提供独特的菜品和服务来吸引消费者。例如,一些餐厅引入了健康饮食概念,推出低脂、低糖菜单,满足现代人对健康生活的追求。还有些餐饮店则注重打造特色文化氛围,通过主题装饰和服务体验来提升顾客满意度。
租金虽然回到了十年前的水平,但这并不意味着开店成本的全面降低。对于餐饮业者而言,如何在当前复杂的市场环境中找到生存之道,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未来,餐饮业或许需要更多的创新和转型,才能在这场寒冬中找到新的生机。无论是通过多元化经营策略,还是借助科技手段优化服务流程,都是值得餐饮人深入探索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