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奶茶小镇」,值得去吗?”
1983创意园里的奶茶大楼
足足有6000+㎡
可以容纳800+人同时喝奶茶
宛如一个“奶茶小镇”!
1983创意小镇中的813升级之后还增加了面包房和花店,此外还有独立的奶茶包房,妥妥的一个“奶茶小镇”!
|独栋奶茶大楼|
这里的813承包了整栋大楼,环境舒适,关键还是24小时营业,爱喝奶茶和饮品的小伙伴怎么能错过。
|绿植环绕|
放眼望去,里面全是绿绿的一片,屋檐上的吊兰、墙边的大棵绿植、座位旁的荷花水缸……就连墙壁都是绿色的!
|超多座位|
“奶茶小镇”里不缺的是座位,据说这里可以同时容纳800+人同时喝奶茶,喝茶氛围拉满~
室外空气和风景好、室内有空调,各有各的好。也不用愁没有座位,不管你坐在哪里,店员小哥哥都会把饮品送到你座位上。
下午五点之后太阳没那么晒时,推荐户外座位,真的非常适合和朋友一起聊天喝茶!
|南瓜子缇普洱|
厚厚的奶缇配上现炒的南瓜子,清甜的普洱茶底,是味蕾的极致体验。这也是他们家必喝榜之一的饮品!
另外,813奶缇系列的饮品,只要杯中还有茶,都可以免费无限续!
|珠珠黄金香柚|
除了奶缇系列的饮品,这款珠珠黄金香柚茶也超级推荐。粒粒分明的白珠珠,越嚼越香,还夹杂着柚子的甜,口感超好~
|黑醋栗微苏打|
粉粉嫩嫩、颜值超高的苏打,肉眼可见的清凉感,可以说是酷暑下的绝佳饮品了。
不喜欢喝茶的小伙伴可以点这款,不过有点小甜~
|边玩边喝|
在店内还能玩街机,玩一把游戏,啜一口奶茶,快乐就是这么简单!
旁边还有一个鱼缸,坐下来看看金鱼也很不错,看着无忧无虑游动的小鱼,会格外放松~
|日系街道|
“奶茶小镇”里除了喝奶茶,还有很多拍照打卡点。旁边的日系街道上,随手一拍就有日剧感!现场还有很多拍照的小哥哥小姐姐,特别热闹~
附近白色的铁质楼梯上同样很适合拍照,如果恰巧天气不错,拍出来的照片像天空之境一样浪漫。
|“小花园”|
喝完奶茶还可以去花店逛逛,或者坐在店外的椅子上,看着午后的阳光照在花草上,心情也会变得超级好~
店外的“小花园”被打理的很好,在里面每走几步就被这些可爱的植物吸引停下了脚步。
|复古电影院|
奶茶大楼旁边还有一个超级复古的电影院,一开始我们还以为这块只是拍照的地方,没想到真的可以看电影!而且这里还有专门售票卖爆米花的“火车窗口”。
电影院入口旁边还能看见火车轨道,棕色高墙、石子路、贴着邮票的红色火车,一系列复古的装饰,让人一秒穿越到了80年代。
1983创意小镇
门票
免费
813营业时间
全天开放
地址
1983创意小镇
深圳市龙岗区南岭村南新路1983创意小镇
交通指引
地铁
3号线“木棉湾”站B1出口
换乘公交
公交
搭乘至“南湾街道办”站
步行约4分钟
TIPS
1.小镇内有停车场
原创文章,图片均为实拍,转载需授权
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马焱
“过年在镇上待了三天,天天在那儿排队等奶茶等咖啡,真不夸张!”这个春节,杭州的钟女士回富阳万市镇的公公婆婆家过年,“住三天,行李倒是没啥,咖啡我倒是带了两盒。”
对于平日里每天三杯咖啡打底的钟女士来说,回小镇最大的问题可能就是喝咖啡了。“去年回来过年,我就把镇上几条路的店都找遍了,没有能买咖啡的地方。所以今年我从家里带来了挂耳咖啡,凑合一下。”
不过,刚到小镇她就听说了一个好消息:镇上开了一家古茗,有咖啡!
“虽然估摸着大过年的奶茶店可能关门了,但吃完年夜饭我还是和老公一起去了。没想到啊!奶茶店不仅开着,而且人满为患!”整条街上,大部分店面都是黑漆漆的,只有这家奶茶店显得格外抢眼。钟女士都没敢进门,只好在手机小程序上尝试下单。
钟女士点了一杯咖啡两杯奶茶,页面显示前方还有63杯/19单。“行吧,先去附近亲戚家坐会儿。”差不多一个小时之后,钟女士点的咖啡和奶茶做好了。“我去店里取的时候大概是晚上8点多,店里还有好多客人在等,三个店员忙里忙外,据说要上班到9点。年三十晚上,也是够拼的啊!”
之后两天,钟女士还想点咖啡却发现售罄了,可能是咖啡豆用完了。“没办法,只好点奶茶。每次下单,前面都有百来杯,一等就是一个半小时。”她笑着说,“这个老板很有生意头脑啊,来小镇开个奶茶店,发现了一片蓝海。听说他们还做外卖生意,洞桥那么远都送,厉害了!”
可能有人会认为,过年这几天奶茶店生意好是因为很多年轻人都回老家了,平时未必有那么多人喝。事实上,这家奶茶店附近有学校、银行、政府机构,即便是在工作日,奶茶的基本消费人群还是在的。当然,更重要的是,整个镇上只此一家。
对于生活在大城市的人来说,形形色色的奶茶店是再平常不过的街景,喝奶茶排个队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也正因为如此,奶茶店在大城市里的“厮杀”已经越来越激烈。拓展新市场,或许是不错的选择。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客坐在门口的椅子上,一边喝奶茶,一边悠闲享受散漫时光。
文/团结报全媒体记者 吴宜芝 图/团结报全媒体记者 杨贤清
春日傍晚,远山擎住落日,点燃了西边的红,浅山窝子的这头,天光渐渐淡去。凤凰县吉信镇安置区里,灰檐白墙的民居灯盏亮起,烟火四起的美食街霓虹初上。
美食街里的竹筒奶茶店也开始忙碌了。霓虹灯打开营造氛围,印有“吉信”标签的竹筒杯叠放在点单处,制作奶茶的工具清洗一遍……
准备工作完成,店里也迎来了第一单生意。
“来一杯新品茶拿铁,少冰。”磨茶粉、做底奶、放冰、咖啡机萃取……每一道工序都决定着奶茶的口碑和往后生意的盈亏。
“味道真不赖,好喝正宗,撸串配奶茶,吉信真潮流。”6道工序后,店员将一杯“东茶西泡”的茶拿铁递出。轻尝一口,专程从吉首来打卡的顾客立马竖起大拇指。
18平方米的奶茶店里,咖啡机、磨豆机、制冰机等工具依次排开,2名店员在暖黄灯光下忙碌;向日葵般色彩明艳的装修风格使得奶茶店显眼异常;“我们如此热爱吉信”“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等网络打卡标语彰显个性潮流。
店长代丽华42岁,一头齐肩短发干净利落,笑起来有两个浅浅梨涡,常在县城与吉信之间两头跑,是个爱“折腾”的凤凰文青。
“我小时候经常来吉信,对这里感情很深。去年夏天在吉信美食街吃烧烤,看着热闹的氛围,我寻思,在烧烤类的美食街里开家文创奶茶店肯定会火。”她的想法简单,要打造一个品位、口味、趣味均在线的文化地标和网红打卡地,让更多人来到吉信、了解吉信并爱上吉信。
因此,店名选取网络上爆火的竹筒奶茶;店面设计和布景都围绕“吉信特色”“适合打卡”这两个原则展开;奶茶杯包装设计既有得胜营古军营文化系列,更有吉信“一村一品”乡村振兴系列;开店之前,代丽华还特意去长沙、福建等地学习奶茶制作。
2023年的夏天,吉信镇美食街开街。8月23日,竹筒奶茶店开业,赶上旺季,第一天就卖出30多杯,营业额680元。
“当时信心满满,算了算按照这种趋势,不用多久就能回本。”但将奶茶店开在小镇,困难可想而知。果然天气刚降温生意也跟着“降温”,夏季过后,一天卖出一杯或一杯都卖不出成为奶茶店的常态。
但坚持与改进、快乐与获得仍在奶茶店上演——
装修“花里胡哨”的奶茶店对镇上居民来说新鲜极了,过来拍抖音赶“时髦”的人一波接一波;有居民从开业第一天起连喝5天,评价从“难喝,干脆别干了”到“好喝,可以上市了”;任何一条对奶茶口味和品质的反馈,代丽华和店员都认真对待,反复研究测试,像极了研发团队;不少游客开车路过,看到这家“像模像样”的奶茶店,也会踩一脚油门停下来撸串喝奶茶。
当然,各种质疑也扑面而来——小镇里谁会天天喝奶茶?不会变成棋牌屋吗?小镇开的奶茶店能好喝吗?能挣钱吗?
“我们坚持做品质,成本不低,从开业到现在平均一个月纯利润不到2000元。因为热爱才坚持下来。”代丽华说,吉信镇得胜营社区也非常支持她,创业两年内免租金,社区干部经常来照顾生意,帮她出谋划策。
熬过寒冬,奶茶店终于被更多人看到,今年春节期间,营业额最高的一天达到1800元。
小小的奶茶店,也是一个给人“底气”的快乐小岛。
店员王维仙今年47岁,家中3个孩子都在上学,家庭经济压力大。第一天上班,她直呼“扛不住、学不来、忙不赢”。在代丽华的鼓励下,王维仙如今做奶茶已经得心应手,一边上班一边顾家,生活满足幸福。
刚大学毕业的24岁店员吴珑鑫,白天在吉信汽车站见习,夜晚来奶茶店兼职。忙的时候认真做奶茶,闲下来时便看书备考公务员,生活安排得满满当当。
夜深,河风徐徐吹过,民居里的灯一盏盏熄灭,竹筒奶茶店依然“烟火”不断。
“把吉信的军营文化、烧烤文化、乡村特色与茶品融合起来,让外出的家乡人有乡愁,外来的顾客通过我们的文化创意,爱上一个有美食、有故事、有灵魂,更有人情味的吉信小镇。”代丽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