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
“以宋词比唐诗,则东坡似太白。”这是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的定评。
其实,苏东坡从未自称文艺家,苏门中人亦反对类似说法,秦观便认为,这是“意欲尊苏氏,适卑之耳”。生命的最后一年,苏东坡给亲戚苏伯固写信,并未提及自己的那些“千古名篇”,反而称:“但抚视《易》《书》《论语》三书,即觉此生不虚过。如来书所谕,其他何足道。”
然而,少有人关注苏东坡的这三本书,《论语说》在南宋时便已散佚。
当然,不可否认苏东坡的诗、文、赋、小令、慢词、书法、绘画等均称当时一流。此外,他还是美食家、哲学家、实干家、幽默大师……为何苏东坡如此多能?难道他是100个人的合称?
美国学者艾朗诺的《散为百东坡:苏轼人生中的言象行》(上海古籍出版社,2024年7月出版)揭出真相:只有一个苏东坡,只是先遭朱熹扭曲,再经元人涂改,后被明清文人集体误解……在文艺家这个镜像中,只有苏东坡的倒影,水波流动,一散为百,看上去无比丰富,却不真实。
真实的苏东坡究竟如何?本书呈现了接受美学的力量。
真正梦想的是出将入相
接受美学关注人物、作品被接受的过程。换言之,当我们说起苏东坡时,未必是他本人,而是我们共同误解的苏东坡,从相关研究中,可得启迪。
苏东坡生于1037年,1061年考中制科(为选拔“非常之才”而举行的非常规考试)第三等。此试无一、二等,此前百余年,仅一人至三等。宋仁宗称:“又为吾子孙得太平宰相两人(另一是苏辙)。”
显然,苏东坡是标准的传统士大夫,以出将入相为人生目标。
为通过科举,苏东坡写过许多散文,包括《留侯论》《乐毅论》等“代表作”,他后来自评:“妄论利害,搀说得失,此正制科人习气。”颇为不屑。
苏东坡看重的是立德、立功、立言,但生不逢时:北宋积弊已深,又逢王安石变法。从结果看,变法增加了民间负担,官员数量从1067年的2.4万余人,增至1080年的3.4万余人。
可不变法又不行,北宋供养125万军队,1065年时,军费占政府全年支出的83%,司马光的“节流”计划已失败,宋廷不得不转向“开源”。
苏东坡意识到现实困境:“以官买之价,比民必贵。”并试图在理论上证明王安石错了。苏东坡发现,王安石信“心光”,掌握了它,便掌握了至理。“心光”高于感官认知,亦无法习得,只有集中心志,达到“一”的境界,方能悟到。
依据“心光”理论,王安石认为儒家经典皆不可靠,遂竭尽全力,编出《字说》,试图从造字中理解古人深意,却搞成大笑话,比如:
姜(薑):姜能彊(强)御百邪。
富:同田为富。
贫:分贝为贫。
这些毫无证据的望文生义,被王安石当成“以天地万物之理,著于此书”,苏东坡挖苦说:“以竹鞭马为笃,以竹鞭犬,有何可笑?”
怎么也实现不了的“理越辩越明”
王安石犯了一个常见错误:将推论当成事实。既无逻辑印证,又无事实依据。
然而,苏东坡也不掌握相应的思辨工具,致争论只能在低水平的层面上展开——在王安石看来,苏东坡无实际工作经验,不足与论;在苏东坡看来,王安石已陷入理性迷狂中,以为靠直觉能掌握绝对真理,犯错亦无法自知。
苏东坡的见解不无道理,可他说不清楚,只好转向人身攻击,常以夹枪带棒的方式。见人收藏金石,他扯到“世有好功名者,以其未试之学,而骤出于政”;友人赠茶,回信感谢,偏加上“草茶无赖空有名,高者妖邪次顽慵”……
苏东坡成功激怒了论辩对手。新党报复旧党时,苏东坡受害最大,差点死于“乌台诗案”;旧党复辟后,苏东坡又是“元祐党人”中被贬最远的。
苏东坡自称:“余性不慎语言,与人无亲疏……必吐出乃已。”个性凸显,本是“唐宋革命”的成果,但精神发展与现实未同步,他的好友黄庭坚说:“东坡文章妙天下,其短处在好骂,慎勿袭其轨也。”
黄庭坚说的未必对:没有“好骂”,苏东坡岂能“文章妙天下”?苏东坡科举成功的那些文章,并无新观点,只因用语犀利,被当成新观点。宋代士大夫好辩,却做不到“理越辩越明”,反而造成私怨。苏东坡也未能免俗。
他开创了宋词的两个传统
在实际工作中,苏东坡执行力强、有远见、勤政爱民,却因党争,一次次被贬。在诗作中,苏东坡异常达观,晚年被贬到广东惠州,他写道:“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他的敌人章惇看后大怒,说:“苏某尚尔快活耶?”
在诗中,苏东坡反复提到陶渊明,其实二人境遇不同。陶是主动归隐,苏东坡是被动漂泊。赞陶是为表达自己的快活,以激怒敌手。苏东坡写了很多参禅诗,但今天赞美,明天又嘲讽,表示不愿受约束。苏东坡还写了《前赤壁赋》等,极言达观,可在私信中,他常流露出愤怒、迷茫、消极的情绪。
苏东坡把写诗当成战斗,后人常批评他的诗中乏情,可读者就是喜欢。一方面,苏东坡找到了新的抒情方式,看似参禅,其实饱含生命关怀;另一方面,苏东坡不想用诗来传情,因为他发现了词。
35岁前,苏东坡几乎没写过词,他承认不懂音乐,且他的词往往唱不了。苏东坡开创了两个传统,其一,以词为自传,其二,将现实入词。这前所未有地扩大了词的境界,不论是否喜欢苏词,都会承认它是独一无二、有个性的。包括书法与绘画,苏东坡都蔑视基本功训练,强调发挥。
被贬期间,苏东坡曾躬耕陇亩,为五斗米折腰,甚至遭遇过暴力……我是谁?我该向何处去?如何度过今生……苏东坡用词、用书法、用画来追问,因为它们的规范不严格,可随心所欲。
“制造苏东坡”是死胡同
苏东坡去世时,好友道潜称赞他经纶如古伊尹,辞章如班固与扬雄,雅量如东晋谢安,高才如诸葛亮,雄辩如子贡,识人如东汉郭泰……并没提到李白、杜甫。
朱熹时,笔锋突转:“看东坡所记云:几时得与他打破这‘敬’字。看这说话,只要奋手捋臂,放意肆妄,无所不为。”“东坡说得高妙处,只是说佛,其他处又皆粗。”
朱熹不喜苏东坡,因苏东坡与程颐交恶,称其诈伪,并当面戏弄程颐。朱熹恨屋及乌,甚至讨厌苏东坡的书法,他说:“字被苏、黄胡乱写坏了,近见蔡君谟(蔡襄)一帖,字字有法度,如端人正士,方是字。”
朱熹意识到,苏东坡的诗影响巨大,只有予以策略性的承认,才能加上“都不曾向身上做功夫,平日只是吟诗饮酒戏谑度日”之类的评判。在朱熹努力下,苏东坡成了有才无德的诗人。
元代文人走向专业化,个人发展被限制在文学上,不免仰望宋人的自在,苏东坡遂成追捧对象,到了明清,人们更是只见苏东坡高度自我的抒情方式,至于他的“治国平天下”,被彻底忽略,苏东坡终于成了文艺家。
“制造苏东坡”的代价,是让苏东坡难以理解——没来由的创造力、过分张扬的个性、玩世不恭式的游戏精神……名垂青史,仅仅因为他的“文笔好”,可这恰恰是苏东坡最反对的,他甚至提出:文章应句句有用,不必雕饰。苏东坡梦想建功立业,却意外成了潇洒、自在、旷达、反内卷的代言人。层层滤镜之下,远离现实的假苏东坡光彩照人,而那个愁苦、执着、诚恳的真苏东坡,还能否归来?
本书抽丝剥茧、针脚绵密,呈现了专业史学研究的睿智与真诚。有关苏东坡的传记多矣,我愿视这本为最佳。
来源: 北京青年报
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驻新西兰特约记者 王淼 环球时报记者 马梦阳 任重 曾瑞 甄翔】编者的话:无论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高端餐饮业的日子似乎都不好过。此前,网红米其林餐厅西班牙Tickets、美国加州Manresa接连倒下,近来中外也都不乏高端餐厅关门歇业的消息。为了应对行业颓势,中国米其林餐厅推出398元套餐、新西兰“9.9元餐饮套餐”疯卷……餐饮行业正使出浑身解数。
示意图
更精明的消费者
“高端餐厅开始接地气了。”喜好美食的陈晨最近发现一些高端餐厅上线外卖APP,其中不乏高消费的西餐厅和五星酒店餐厅。“一些套餐的价格还是挺划算的。”她说。对于陈晨这样的美食爱好者来说,通过这种方式品尝到此前“超出预算”的美食是种不错的体验。
当前,餐饮行业洗牌加速,一些网红高端餐厅甚至是有“米其林”“黑珍珠”称号的餐厅关门歇业引起媒体关注。意大利厨师翁贝托·邦巴纳在北京开设的Opera Bombana餐厅已关闭、人均消费近2000元的上海玉芝兰暂时歇业。香港《南华早报》称,几十年来,米其林星级称号就像一张“印钞许可证”,吸引源源不断的富裕顾客,在中国也不例外。但去年年底开始,中国各地的高端餐饮业发生了变化,顾客开始更加谨慎地消费。
不止内地,《南华早报》称,一些香港米其林星级餐厅也面临困境。去年6月,泰餐厅Niras在尖沙咀开业,这是泰国著名厨师Ton在香港开设的第一家餐厅。尽管这位厨师名声在外,烹饪的美食广受好评,但Niras不到一年就关门了。今年4月,香港餐饮联业协会会长黄家和估计,过去几个月内,已有700多家餐厅关闭。
一名不愿具名的餐饮行业专家22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疫情后,消费者更加理性、谨慎,也变得更加聪明、专业,对美食有更深入的了解,一些高价餐厅很难靠概念和噱头“蒙”住消费者。
日料“厨师发办”
彭博社也称,节俭并不是让消费者放弃高端餐厅的唯一原因。食客们提出各种抱怨:只要在简单的烤鸭上放上鱼子酱,餐馆就能开出高价。他们也对难以捉摸的概念感到困惑,比如“旅途的灵感”或“奶奶的味道”,餐厅试图营销这些概念,然而消费者不愿买单。彭博社提醒说,吸引中国人消费的门槛已经提高,别再跟他们耍花招了。
8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7月,全国餐饮收入4403亿元,同比增长3%;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1217亿元,同比下降0.7%。7月份,全国餐饮收入、限额以上餐饮收入同比增速较6月分别下降2.4个、4.7个百分点。
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对《环球时报》记者介绍称,“从2023年第四季度开始,餐饮业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性价比成为消费端的刚需,高端餐饮受到的影响比较大。最近这一年我们看到有很多高端餐饮推出了一些商务套餐、家庭套餐,还有多人套餐等。”
“米其林餐厅开始卖穷鬼套餐”的消息日前冲上多个平台热搜。面对当前行业形势,高端餐饮展开花样自救。一些高档餐厅通过参加线下市集、推出线上套餐,触达更广泛的消费群体。例如,新荣记推出了398元套餐;均价4400元的北欧餐厅EHB则将经典套餐的价格下调了近1/3。数据显示,截至6月,上海66家黑珍珠餐厅已在美团上推出了超200种团购套餐,套餐订单量月均同比增长3.7倍。
上述匿名专家还表示,不仅是高端餐饮,目前整个餐饮行业都在根据市场形势的变化进行调整。不过他认为,人们对于高品质餐饮的需求和追求一直都是存在的,品质餐饮未来依然有很大空间。
怀石料理
《南华早报》称,业内人士表示,展望未来,高端餐饮业竞争会更激烈,许多人尝试新方法来吸引食客。泰餐名厨Ton将重心转向HereThaiMarket,这是他在香港沙田新城市广场开设的一家价格更实惠的餐厅。他说,“这是一种休闲街头美食概念,非常适合当前的形势。”其他厨师也开始提供更实惠的餐饮选择。例如,香港米其林一星餐厅Andō的主厨巴尔比现在提供更简短的午餐菜单,旨在“以更短的时间和更实惠的价格,带来同样的体验”。
新西兰餐厅掀起“9.9元大战”
倒闭潮下,新西兰不少餐厅力推9.9新西兰元套餐求生。新西兰广播电台(RNZ)报道称,7月份,新西兰第一大城市奥克兰的知名意大利餐厅SPQR宣布破产,成为又一家因陷入经营困难而离场的“老店”。该月,同一条街上的另一家餐厅Chapel Bar & Bistro进入破产管理程序。据《新西兰先驱报》报道,奥克兰市中心知名地中海风味餐厅Vivace的总经理拉斯科警告称,餐饮行业正处在危机中,更多餐厅即将倒闭。他呼吁公众支持喜爱的餐厅,让它们度过经济低迷期,哪怕只是来喝一杯咖啡或一杯酒。
近年,新西兰餐饮行业陷入持续低迷,这与当前新西兰的经济密切相关。新西兰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去年第四季度新西兰国内生产总值环比下降0.1%,去年第三季度环比下降0.3%,连续两个季度经济萎缩。而新西兰的通胀率却大幅上升:2022年6月,达到7.3%的峰值;从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长期处于5.6%至7.3%之间的高位;直到2024年6月,仍维持在3.3%的水平。新西兰人可支配收入下降、日常支出增加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被迫“节衣缩食”,减少外出就餐的频率和额度。
面对低迷的经济形势,新西兰不少餐饮从业者“断臂求生”,纷纷推出低价套餐,以求靠量取胜。《环球时报》特约记者走访了奥克兰的多家餐厅和咖啡店,看到不少餐厅都打出了“9.9新西兰元吃到饱”“10新西兰元三明治套餐”的“惊爆价”(1新西兰元约合4.4元人民币)。过去几年,由于蔬菜、肉类和鸡蛋等价格快速上涨,餐厅和咖啡店都竞相提价,以保证利润率。然而,现在新西兰人已无法像过去那样在“越来越贵”的餐厅中消费。根据“西太平洋银行”的统计数据,过去3个月,新西兰人在餐厅的支出下降了9%。现实迫使餐厅做出低价走量的求生选择。
上周末,记者到自家附近的一家马来西亚餐厅就餐。过去的菜单上,一个炒菜的价格在30至40新西兰元,一份凉菜或小吃也要16至25新西兰元。然而,在新增菜单上,出现了“9.9新西兰元海南鸡饭”和“13.99新西兰元鱼头米线”的特价菜品。同时,其他20多种炒饭、炒面和汤面的价格也降至15.99至17.99新西兰元。走进奥克兰的中餐厅,9.9新西兰元的套餐大战更是风起云涌。“9.9新西兰元三菜一汤”“9.9新西兰元拉面”“9.9新西兰元包子、炒饭和肉夹馍套餐”屡见不鲜。新西兰媒体将其称为“9.9新西兰元乱战”,也有媒体称之为“餐厅试图让流浪汉坐在餐桌前的最后努力”。
不过,低价促销的策略能否帮新西兰餐饮业渡过难关尚未可知。根据新西兰餐饮协会最近的一项调查,奥克兰78%的餐饮企业和全国76%的餐饮企业表示,收入与去年相比“明显较差”。58%的奥克兰餐饮企业和52%的全国餐饮企业将顾客减少视为最大问题。
鞑靼牛排
新西兰餐饮协会首席执行官比杜瓦表示,餐饮行业的倒闭事件体现了餐饮企业面临的严酷现实,“其中许多餐厅是社区生活的基石,并为许多人开启了在餐饮业的职业生涯”。尽管面临困难,比杜瓦仍鼓励协会的会员保持乐观态度,齐心协力度过充满挑战的时期。
“整个行业都处于十字路口”
在欧美,高端餐厅的日子也不好过。据雅虎财经报道,美国高端餐厅开业数量大幅下降。美国点评网站Yelp的最新报告显示,2023年5月至2024年4月,高端餐厅开业数量有所下降:新美式餐厅数量下降最多(46%),日式铁板烧(40%)和现代欧式餐厅(36%)紧随其后。Yelp称,餐厅数量下降的原因是,尽管通胀有所缓解,但食客仍在努力应对物价上涨。这一下降与整个餐饮业的开业数量形成鲜明对比,后者比上年增长了6%。不过增长主要由快闪店和甜品店带动,快闪店开业数量增长了155%,甜品店则增长了52%。
英国《泰晤士报》称,部分高端餐厅的商业模式难以维持。被视为全球最佳餐厅之一的丹麦Noma并不是第一个被财务压力压垮的餐厅。美国硅谷评级最高的餐厅之一Manresa于2022年底倒闭,其老板欣克表示,整个行业都处于十字路口。
英国IBIS World的一份报告称:“对顾客而言,高端餐饮的新鲜感在一点点消失,尤其在食品价格全面上涨的情况下。”该报告发现,高端餐饮业受疫情和饮食习惯改变的影响最严重。
美国《企业家》杂志称,许多餐厅和食客的经济状况仍未从过去3年的衰退中恢复,再加上通货膨胀,许多人怀疑数百美元的餐费是否值得。
日本米其林餐厅主厨高木慎一朗本月接受《日本时报》采访时表示,高端餐饮业发展主要面临两大挑战:一是成本问题,包括员工、物料、水电运营等成本的上升;二是缺乏足够的人才,需要有能力、有国际眼光的人加入到该行业。高木慎一朗还提到,一些超高端国际餐厅有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厨房里的大厨人数跟食客人数差不多达到1比1的比例。能做到这一点,其实主要依靠的是不领薪水的学徒工,不然再高端的餐厅也吃不消如此高昂的人力成本。然而这种模式也受到一定诟病。《企业家》杂志称,高端餐厅的员工待遇存在争议,如广泛使用学徒等无偿劳动力等。加上工作时间长和低工资,导致该行业人员流动率上升。在生活成本高企、工人要求提高工资和待遇的当今世界,高端餐厅或许应该重新审视其劳工实践。
该杂志还称,为了应对不断变化的形势,高端餐厅应该重新思考如何为顾客提供服务。这可能包括调整菜单价格、在不损害声誉的情况下尝试新的创收方式或彻底改变商业模式。
新网8月21日电 国家卫生健康委21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
会上,有记者提问:暑期是家长带孩子外出的旺季,很多人在享受各地美食的同时,也发现体重有所增加,请问有哪些方法可以有效减重,尤其是针对青少年、儿童群体。
对此,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王志宏表示,外出游玩的时候,各地的特色美食非常吸引味蕾,难免进食过多。所以在外出游玩的时候,可能体重就有所增加。这里面尤其要注意以下四点:
一是食物多样,注意合理搭配。不同年龄儿童的能量需要量不同,要控制食物总摄入量。对于已经肥胖的儿童要减少20%的能量摄入,基本做到吃“八分饱”。同时多增加摄入新鲜的蔬菜水果,还有全谷物和豆类在主食中的比例,这样含膳食纤维比较高,并且可以控制体重,这一食物结构可以增强饱腹感,减少饥饿感,控制总能量摄入。
此外要少油少盐,清淡饮食。孩童时期养成的饮食习惯可以坚持到成年期,如果形成不好的饮食习惯,到成年期再想改变非常困难。所以在外也要选择减少生冷、辛辣、高油、高盐、高糖菜肴的摄入。
第三是保证规律进餐,定时定量吃好一日三餐,不要暴饮暴食,也不要偏食挑食。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尤其注意晚餐不能吃得过饱,不能摄入特别高的能量,而且晚上九点之后不要再进食。同时,优选健康零食,因为外出游玩活动量大,可以在正餐之间,选择新鲜的水果、原味坚果、奶制品,这些都是健康零食,可以作为正餐的适宜补充,但是也要控制总能量。还要记住,即使是健康零食也不能代替正餐。此外,鼓励要足量饮用干净卫生的白水,不喝或者少喝含糖饮料。
再者,一定要保证充足的身体活动、充足的睡眠,做到不熬夜,也要减少久坐行为,还要减少“屏幕”时间。孩子游玩累了可能就盯着手机、平板看,这个时间也要控制。即使外出游玩也希望家长为孩子创造运动氛围,陪孩子一起运动。总体来说,学龄前儿童鼓励至少每天三小时运动量,最好保证两小时在户外运动。对于学龄儿童要保证每天至少一小时,最好是有氧运动为主,比如骑车、游泳、打球等等,鼓励做这样的运动。对于睡眠来说,建议学龄前儿童满足10-13小时睡眠,学龄儿童可以适当减少到8-10小时,做到以上这些点就能有效控制体重了。
来源: 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