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文件显示,1月2日,蜜雪冰城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美银证券、高盛和瑞银集团为联席保荐人。而在2022年9月,蜜雪冰城曾递交A股招股书,锚定深交所主板,拟公开发行不超过4001万股人民币普通股,计划募集资金约64.96亿元。
来源:金融时报客户端 记者:张弛 编辑:韩胜杰 邮箱:fnweb@126.com
奈雪、蜜雪冰城和茶百道后,新茶饮行业迎来了第四家递交上市申请的茶饮企业。1月2日,古茗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古茗”)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招股书显示,2023年,古茗GMV(商品销售额)达到192亿元,销售12亿杯饮品,门店总数超9000家。值得注意的是,在古茗递表当天,蜜雪冰城也随之在港股递表。从数据上看,在营收和净利润上,古茗和蜜雪冰城仍有不小的差距,2022年古茗净利润未及茶百道。
古茗2022年净利润不及茶百道
营收约为蜜雪冰城的三分之一
招股书显示,2021年、2022年及2023年前9个月,古茗营收分别为43.84亿元、55.59亿元和55.7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399.2万元、3.72亿元和10.02亿元。同期,古茗经调整利润(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依次约为7.7亿元、7.88亿元、10.45亿元。可以看出,2023年前9个月,古茗的营收和净利润已经超过了2022年全年的水平。
在新茶饮行业,目前只有奈雪的茶2021年6月成功在港股上市;蜜雪冰城是第二家冲刺IPO的新茶饮企业,其在2022年9月预披露了A股招股书,拟在深交所主板挂牌上市,不过,今年1月2日,其转战港股,与古茗同一天披露招股书;第三家冲刺IPO的新茶饮企业是茶百道,2023年8月15日,茶百道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此外,2023年,沪上阿姨同样被传出IPO,不过,其相关负责人回应称不予置评。
对比这四家披露了经营情况的新茶饮企业,2021和2022年是这四家企业都有完整数据对比的两年。2021年,蜜雪冰城营收103.51亿元,远超于古茗43.84亿元和奈雪的茶42.96亿元,茶百道则当年营收最低,为36.44亿元。2022年,蜜雪冰城营收136亿元,古茗营收55.59亿元,比奈雪的茶多了超过10亿元。2023年前三季度,蜜雪冰城营收154亿元,远高于古茗同期55.71亿元。
在净利润上,蜜雪冰城持续领跑,古茗与蜜雪冰城尚有差距。2021年,蜜雪冰城和茶百道分别实现净利润19.1亿元和7.79亿元,古茗当年净利润7.7亿元;2022年,虽然古茗营收高于茶百道,不过其净利润还是稍微低于茶百道,蜜雪冰城当年净利润约为古茗的3倍。2023年前九个月,古茗净利润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同比增长264%,其与蜜雪冰城的盈利差距进一步缩小,不过,蜜雪冰城净利润为古茗的2倍。
2023年开店速度加快
单店盈利达37.6万
古茗的创始人为王云安,2010年他在浙江台州温岭开办了首家古茗奶茶门店。天眼查企业信息显示,2020年7月,古茗获得红杉中国、美团龙珠、充盈资本发起的天使轮投资;2021年1月,获得寇图资本发起的A轮投资。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3年前三季度,古茗推出107款新品,门店菜单通常保持在30款饮品左右,提供果茶、奶茶及咖啡三种饮品类别,截至2023年前三季度,上述饮品类别销售量分别占比51%、38%及11%。古茗饮品专注大众市场,价格维持在11元~18元之间。
招股书显示,2022年,古茗门店数由2021年的5694家增长17.1%至6669家,2023年同比增长35%至9001家。2021-2023年,古茗加盟店数量分别为5689家、6664家及8995家。这也意味着,截至2023年年底,古茗直营店只有6家。
古茗提到,2023年,其加盟单店经营利润达37.6万元,加盟商单店经营利润率达20.2%,截至2023年前三季度,在开设古茗门店超过2年的加盟商中,平均每个加盟商经营3.1家门店。
从城市分布来看,专注二线及以下市场一直是古茗的开店策略。2021-2023年,古茗在二线及以下城市的门店数量占比都维持在77%~79%左右。
招股书还显示,2021、2022、2023年,古茗每年闭店分别为205家、342家和265家,三年共闭店800多家,闭店率分别为3.60%、5.12%和2.94%,古茗方面称,关闭门店的原因包括门店位置升级(通常门店周边商圈人气及客流量下降时进行)、物业租赁协议终止,或者是加盟商关系终止等。
不过,这一数据仍远高于茶百道的闭店率。2020年-2022年,茶百道闭店率仅为0.1%、0.2%、1.1%。
古茗招股书截图
提及未来发展规划,古茗表示,目前古茗在中国仍有19个省份尚未进驻,每年根据包括市场动态、竞争格局及其他战略考虑等多项因素选择目标省份,还将进一步扩张门店网络,提升市场占有率,古茗还称,将持续评估进入境外市场的机会。
靠B端盈利
加盟管理服务为古茗和茶百道营收差距关键板块
和蜜雪冰城、茶百道一样,古茗盈利主要靠B端。招股书显示,古茗的收入主要来自向加盟商销售货品及设备以及提供服务。
其中,向加盟商销售商品及设备为古茗的主要收入来源,占比一直维持在80%左右,销售商品及设备包括销售饮品的原材料,如新鲜水果、果汁、茶叶、乳制品及包装材料等,还有向加盟店销售泡茶机、制冰机等等。以2021年和2022年为例,古茗在这一板块营收35.47亿元和45.05亿元,而茶百道这一板块营收34.47亿元和40.20亿元,两者相差不大,不过,这一板块收入占茶百道总收入的接近95%。
古茗另外接近20%的收入来源于加盟管理服务,这一板块包括初始加盟费、持续支持服务费和提供培训及其他服务。这也是古茗拉开与茶百道盈利差距的主要板块,2021和2022年,古茗在加盟管理服务板块营收分别为8.32亿元和10.44亿元,而茶百道在特许权使用费及加盟费收入方面营收分别为1.59亿元和1.72亿元。
此外,古茗还有占比0.1%~0.2%的收入来源于直营门店销售。
古茗的销售成本也主要来源于商品及设备,2021年、2022年及2023年前三季度,该板块成本分别为29.52亿元、38.07亿元和36.36亿元,占比分别为67.3%、68.4%及65.3%。
2021年、2022年及2023年前三季度,古茗毛利率分别为30%、28.1%和31%。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冯家钜
入2023年以来,此前受疫情影响扩张放缓的新茶饮品牌再度提升开店速度,开始跑马圈地,古茗、沪上阿姨等品牌纷纷提出冲击万店规模的目标。
目前新茶饮行业仅有蜜雪冰城一家突破万家门店,这也意味着,今年可能出现新的万店品牌。业内人士指出,突破万店是企业新的里程碑,对供应链、协调力等多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受困于店面规模的新品牌想要冲出来,难度不小。
多品牌剑指万店规模
日前,沪上阿姨召开全国合作伙伴大会,创始人单卫钧在会上透露,“2023年,沪上阿姨计划新增门店3000家;年底营业门店数预计将会突破8000家,签约门店超过1万家。”
如何突破万店?单卫钧提及,今年拓店的重点区域包括长江以北市场继续加大开店密度,同时重点渗透长江以南,目前在华南门店已有超过千家门店,江浙地区的签约门店也超过500家。
此前,古茗在2月9日公布2023年战略目标:计划新增门店超3000家,总门店数突破1万家。
古茗方面给出了自己的打法:重点拓展山东、广西、贵州、安徽4个省份。定下万店目标后,古茗也对供应链进行了四个方面的精细化升级,并推出一系列利好加盟商的举措。截至今年2月,古茗在广西营业门店21家,签约门店超100家,今年门店会相继在南宁、柳州、桂林、玉林等广西9个地级市铺开。
对于为何选择在今年加速拓店,古茗有两个方面的考量:一是随着疫情结束,消费快速复苏。在全国众多城市,部分新茶饮品牌销售火爆。环比春节前,春节期间古茗全国门店单店日均销量增长达到近30%,很多门店的销量增长超过200%,部分门店增长率更是超过500%。二是古茗基于旺盛的加盟商投资意向,调整自身发展节奏,2023年继续在全国范围内增设门店,逐步开放新一轮区域加盟。
除了上述两个品牌,益禾堂与甜啦啦也向新京报记者透露了破万店的计划。益禾堂表示,截至目前,其签约门店已经达到6000多家,破万店是必然趋势,但可能不是今年。甜啦啦方面称,目前全国签约门店超6000家,破万家已不遥远。“当前新式茶饮发展增速放缓,甜啦啦结合市场发展情况注重质量而不是数量,我们计划2023年底突破8000家,明年开春破万家。今年5月—6月启动甜啦啦出海计划。”
在新茶饮行业,蜜雪冰城的拓店速度一骑绝尘,截至今年4月23日,门店数量为23966家。除蜜雪冰城外,行业仍然没有第二个突破万店的品牌:古茗6980家、茶百道6594家、书亦烧仙草6672家、沪上阿姨5953家。
破万店对新茶饮企业意味着竞争与机遇并存。古茗方面向新京报记者表示,新茶饮品牌突破一万家门店,意味着新茶饮市场发展持续向好,同时行业竞争也会愈加激烈。益禾堂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称,破万店是消费市场发展成熟的必然产物,也是得益于连锁加盟商业模式的蓬勃发展,它有利于餐饮行业发展的品牌化、规模化、标准化、数据化和智能化,这些都为中国品牌走出国门奠定了基础,也必将催生出可比肩世界知名连锁品牌的中国新消费品牌。
年轮战略创始人段北海对新京报记者分析指出,绝大多数头部品牌在市场中走的都是“总成本领先战略”,这个战略成立的前提,就是总规模领先,它们必然需要持续扩张。至于万店目标,“破万就是里程碑,是强大的证明。”
扩张面临多维度考验
随着新茶饮行业不断扩容,规模化企业优势凸显。新茶饮跑马圈地加快布局只是第一步,在破万店的路上,真正的难点在于提速的同时,标准化、供应链、选址如何跟上脚步。
多家新茶饮企业对新京报记者表示,破万店面临的难题是多维度的。古茗方面称,新茶饮品牌突破一万家门店,意味着企业在研发团队、原材料采购、物流供应链、门店培训与监督,以及售后服务等多个环节都需要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不仅仅是其中某一个环节。只有把每个环节都做好,才能保护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也是企业的生存之本。
甜啦啦方面认为,“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如何在确保降本增效、门店复利运营与跑马圈地并驾齐驱,这对品牌势能、内部能力要求会更强,比如研发的创新、产品的迭代、运营的效率、供应链的优势等,新茶饮品牌破万店的难点是多维度的。
从所有品牌最关注的供应链来讲,成熟的供应链体系能为品牌发展带来保障。已破万店的蜜雪冰城打造的是“研发生产+仓储物流+运营管理”的“三位一体”产业链,从开始的自建中央工厂,到建立独自的物流中心,加大成本管控。
益禾堂方面认为,破万店意味着每天有巨大的吞吐量,考验品牌供应链的整合能力。沪上阿姨方面也表示,供应链是门店扩张的动能。据了解,沪上阿姨正逐步完成全球原产地优质鲜果直采、产地可追踪溯源、全国冷链覆盖率接近100%。目前沪上阿姨有八大全国中心仓库,其中包括6个行业领先的三温仓库,22个冷链前置仓,全国仓储网络布局超10万平方米,专属配送车辆近千台。
除了供应链,门店的选址也是一大问题。一位计划加盟新茶饮的人士向新京报记者透露,经过多年发展,核心商区的门店均已被“瓜分”,即便有门店出让,也要付一笔不小的转让费。新开门店想在热门商区开店,难上加难,但在冷门的位置开店,订单量就无法保证。
段北海认为,对新茶饮品牌而言,供应链和选址面临的困难是同样的,如果非要选一个更具难度的,就是选址。“供应链的困难还能主动克服,选址只能看市场情况。现在好位置都是奶茶店,人家合同没到期,还赚钱,其他品牌怎么扩张?”
新品牌恐难出头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2新茶饮研究报告》显示,我国新茶饮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422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00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一直超过20%。2023年新茶饮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450亿元。
从门店数量来看,蜜雪冰城、古茗、茶百道、书亦烧仙草、沪上阿姨俨然成为新茶饮行业第一梯队品牌,放开加盟后的喜茶也有冲劲。但对新兴品牌而言,面对行业龙头的挤压,生存空间愈发收窄。
从奈雪的茶控股乐乐茶来看,新茶饮行业的兼并收购已经开始。上述报告称,根据以往研究数据中对各类城市的多维度综合分析,新茶饮2022年处于行业发展成熟期的上半段。整体上看,目标客群的渗透率超四成;门店数和市场规模增速放缓;供应链已经初具规模;三四线城市已基本完成布局,市场趋于成熟,仍有进一步下沉空间;从人均店数和人均咖啡因摄入量来看,新茶饮仍处于市场形成阶段。
段北海称,未来的格局,是几条“巨龙”加众多“地头蛇”。“几家头部品牌基本江山已定,除非社会环境大改变,基本不会出现新的头部品牌。各个省份都会有大大小小的品牌,符合当地口味、打差异化。现在门店还没有破百的品牌,三年内破千基本没有可能。”
新茶饮行业的发展方向如何?甜啦啦方面称,在经历行业快速发展、疫情磨砺后,未来新茶饮行业是百花竞放的局面。国内大型连锁品牌的头部效应将愈发凸显,区域品牌则凭借在当地优势各自精彩。
古茗方面认为,未来最大的机遇是消费者对新茶饮的看法已经不同,各品牌的产品同质化严重,谁有能力带领下一代的茶饮变革,将会收获更多的红利。未来,茶饮行业会进入一个相对稳定、成熟的阶段,比拼的是影响下一代消费者的综合能力。
新京报记者 王子扬
编辑 李严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