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姿在27岁这年,英年早婚了,在她父母的威逼利诱下,她被迫嫁给了部队连长沈清霖。
结婚当晚新郎官就回部队执行任务了,白雅姿窃喜了没多久,便被公公婆婆送去部队军区大院了。
因为两个人都比较慢热,所以一直没有亲密接触,白雅姿待了五天,便火速逃离了。
转眼白雅姿已经从部队回来两个月了,她走时跟他承诺过,等到五一假期,她再过去找他。
然而五一假期来临后,白雅姿却谎称自己病了,所以也没有去部队。
她把闺蜜叫到了自己的家里,然后俩人吃起了火锅。
“老白,你这大五一的,不陪老公陪我,是不是有点缺火啊?”美美看着她说道。
白雅姿亲密地搂着她的腰说:“老公哪有你香啊?”
美美赶紧拿开她的手说:“你老实点啊?人家可是直的。”
白雅姿撇着嘴说:“你还别说,我好像不是特别直哎?”
美美赶紧护住自己的身体,然后眯着眼睛看着她说:“我早就看出来了。”
白雅姿一脸心虚地说:“你不知道,我们还不熟呢,他就想跟我那个,你说他多流氓?”
美美瞪着他说:“你是不是有病,你们是亲两口子,人家想那个不正常吗?”
白雅姿撅着嘴说:“而且我也受不了他看我的眼神,都拔不出来,看得我浑身起鸡皮疙瘩。”
美美轻笑一声说:“那证明人家喜欢你,傻样!”
白雅姿哀嚎一声说:“我觉得我真有问题,我可能真的喜欢女的,你看我就喜欢跟你待在一起。”
美美斜了她一眼说:“那男人都是这样啊,你说你长得挺好看的,为什么就不试着谈几次恋爱呢?”
白雅姿撇撇嘴说:“我一个暗恋的,不是没成吗?”
美美冷哼一声说:“你光远远地看着人家,那谁能知道你喜欢人家啊?那么多追求者,都没入你的眼,偏偏喜欢那不喜欢你的。”
白雅姿想了想说:“可能我还是喜欢女人,不然为什么我老粘着你呢?”
美美白了她一眼说:“别,我可是要结婚的人,而且我也喜欢男人。”
白雅姿斜了她一眼说:“白眼狼,男人有什么好的?”
美美一脸花痴着说:“那是你没有享受过男人的滋味。”
白雅姿直接把她按在沙发上,准备挠她的痒痒,就在这时,门突然被打开了。
“你们在干什么?”沈清霖黑着脸说。
白雅姿赶紧从美美身上下来,美美也慌里慌张地站起来了。
三个人尴尬地站着,美美率先打破沉默说:“是姐夫吧?我是雅姿的闺蜜,咱们在婚礼上见过的。”
沈清霖黑着脸看着白雅姿说:“你不是病了吗?我看你好像……生龙活虎的。”
白雅姿干笑一声说:“我昨天晚上还鼻子不透气呢,所以美美就来看我了。”
沈清霖眼睛扫到了桌子上的火锅,然后冷哼一声说:“你都生病了,竟然还在吃火锅?”
美美见状,赶紧提着包溜走了。
沈清霖走近她身边,看着她说:“我是哪做得让你不满意了吗?为什么你说好的事情 竟然还会变卦?”
白雅姿脸色沉下来说:“你为什么要当着我朋友的面发火呢?我不去找你,你来找我不就好了吗?”
沈清霖抿了一下嘴角说:“问题是你为什么撒谎?”
白雅姿沉默了一会儿说:“因为我跟你不熟,你总想跟我做一些亲密举动,这让我觉得特别的尴尬。”
沈清霖闻言眉心的竖纹又深了一些,他无语地看向别处,然后又一脸凝重地看了太一眼,接着他便提着行李走了。
白雅姿嘴里嘟囔着:“走就走,你走了我还舒坦呢!”说是那么说,她的心里却越来越不安稳了。
到了晚上,白雅姿突然接到自己老妈的电话,她让她回家吃饭,说沈清霖已经到了。
白雅姿心想着:“坏了 ,这货不会去告状了吧?”
她连忙收拾一下,然后提着小包就回娘家了。
她一进门,白母就抱怨道:“真是的,你能生多大病啊,清霖都来了,你也不肯跟着来。”
白雅姿看了一眼沈清霖,沈清霖也正好抬头看向了她,然后声音温柔地问道:“现在好点了吗?”
白雅姿故意咳嗽了两声说:“好多了。”白母白了她一眼说:“以前跟个皮猴子似的,这结了婚了,倒是身娇肉贵了。”
白雅姿无语地看了她一眼说:“谁皮猴子啊?”
白母斜了她一眼说:“赶紧吃饭吧,清霖跟妈一起做的,唉,我养了你二十多年,你都没帮我做过饭,好在我找了一个好姑爷。”
白雅姿白了她一眼,然后直接进厨房了。
菜上桌后,白父和沈清霖喝起了白酒,白雅姿直接去冰箱拿了一罐啤酒,沈清霖扫了她一眼,然后伸手把她的冰啤酒拿到了一边。
白雅姿瞪着他说:“几个意思啊?”沈清霖柔声说道:“你生病了,不能喝这个。”
白母连忙附和道:“对,清霖说得对,你不能喝冰的了。”
白雅姿无语地看了一她眼,然后夹了一块红烧肉放进了嘴里,使劲嚼了几下。
席间,沈清霖很认真地听白父讲他们以前当兵的事情。
白父也终于找到了倾诉的对象,他讲得眉飞色舞的,一副功成身退的样子。
吃完饭后,白母便赶紧把她们小两口撵回家了
两个人回来的路上,谁也没有说话,直到回到家后,白雅姿才看着他说:“谢谢你啊,没有当面戳破我。”
沈清霖回头看着她说:“既然害怕被戳破,那么下次就不要撒谎,你若一开始就不想去,就不要事先承诺我。”
白雅姿表情不自然地说:“我……我,那我事先声明一下,下次节假日,我不去了。”
沈清霖闻言脸色瞬间就下来了,他瞪着她说:“你还得寸进尺了。”
白雅姿眨眨眼说:“你不是让我事先说一声吗?”
沈清霖沉声说:“那你是准备这一年都不见我了吗?”
白雅姿不怕死地说:“我们现在不是已经见过了吗?”
沈清霖瞪着她说:“白雅姿,你到底什么意思?反悔了?”
白雅姿眨眨眼说:“没有啊!”沈清霖瞪着她说:“那你为什么不去找我?”
白雅姿犹豫了一会儿说:“我……我刚才告诉你了。”
沈清霖突然凑近她说:“要不离婚,要不就好好过,我不接受混日子。”
白雅姿往后退了一下,沈清霖直接伸手抱住了她的腰。
白雅姿咽了一下口水说:“我没想混日子。”
沈清霖看着她说:“那就好好过日子。”白雅姿挣扎了一下说:“你松开我,我要去洗澡了。”
沈清霖抵住她的头说:“那我在房间等着你。”
白雅姿眨眨眼说:“我来例假了,真的。”沈清霖看着她重重地叹了一口气,然后松开她走了。白雅姿见状默默地松了一口气。
白雅姿洗完澡后,自然而然地去了隔壁睡了。
沈清霖睡到半夜后 ,突然被梦惊醒了,梦里他梦到了白雅姿和别的男人跑了,所以他就被气醒了。
他翻身下床后,直接来到了白雅姿的房间门口。
他轻轻地拧了一下门把手,房门就被他拧开了。
沈清霖看着床上的人儿,忍不住走过来,然后轻轻地躺在她的身边了。
沈清霖闻着属于白雅姿特有的清香,让他心里泛起了阵阵涟漪。
早上,白雅姿睁开眼睛看到沈清霖时,她忍不住惊声尖叫了起来。
沈清霖把手指竖在嘴边说:“嘘,小点声,让邻居听到不好。”
白雅姿瞪着他说:“你为什么在我床上?”沈清霖凑近她说:“你说呢?”
白雅姿腾地一下坐了起来,然后瞪着他说:“我真不方便。”
沈清霖伸了一个懒腰,然后坐起身说:“昨天晚上做梦梦到你给我带绿帽子了。”
白雅姿白了他一眼说:“你有被害妄想症吧?”说完她便起身走了。
沈清霖看着她的背影,陷入了沉思之中。
两个人吃完早饭后,沈清霖看着她说:“我今天晚上就走了。”
白雅姿眼神闪烁着说:“啊,你就歇两天啊?”
沈清霖看着她说:“你如果不想让我走,我就跟领导说一声。”
白雅姿赶紧摆摆手说:“别别,还是不要影响你的工作了。”
沈清霖沉下脸说:“那你一会儿陪我一起出去逛逛吧!”
白雅姿闻言淡淡地哦了一声。
俩人一起去了商场,沈清霖和她一起来到了钟表区,沈清霖专门买了一对情侣手表,还买了一对情侣手链。
沈清霖像一个小伙子一样,非要她现在就带上,还拉着她拍了好几张合照。
白雅姿还看到他把照片上传到了,他QQ相册里了。
他的这些小心思,让白雅姿心里暖暖的。
临出商场时,沈清霖给她买个一桶爆米花,白雅姿拿着一颗放进了嘴里,沈清霖凑近她面前说:“给我尝一个。”
白雅姿下意识拿出一颗,喂进了他的嘴里,沈清霖忍不住低头勾起了嘴角。
俩人刚走了一会儿,便听到后面有人叫她“白雅姿!”
白雅姿下意识地回头看了一眼,这一回头,直接把她愣在当场了。
沈清霖看了她一眼,然后又看向了来人。
那人直接走到她跟前,看着她说:“白雅姿,你怎么在这儿?”
白雅姿眼神闪烁着说:“我家就在这附近,学长,你来这出差吗?”
学长眉眼含笑地看着她说:“我上个月回来的,以后就定居这里了。”
白雅姿笑着点了点头说:“哦,那以后我可以约你喝酒了。”
学长扫了一眼边上的沈清霖,然后轻笑一声说:“当然可以了。”
沈清霖突然轻咳一声,然后伸出手说:“你好,我是雅姿的老公。”
学长看了他一眼,然后伸出手握了一下说:“你好!”接着他看向白雅姿说:“原本以为你是一个绝情断欲的主,没想到你也有结婚的这一天啊!”
白雅姿干笑一声说:“绝情断欲不至于,我还没有那么超凡脱俗。”
学长眼神复杂地看着她说:“在我心里,你一直就是超凡脱俗的人。”
白雅姿低头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沈清霖还是第一次见白雅姿那么温柔,男人的直觉告诉他,她们之间肯定不简单。
最后,白雅姿还主动留了他的联系方式,看样子是准备抽空叙个旧了。
俩人回到家后,沈清霖看着她冷声说:“刚刚那个男人,好像很喜欢你?”
白雅姿愣了一下说:“没有啊?”沈清霖沉默了一会儿说:“我帮你在部队找一个文职,你去陪我吧!”
白雅姿看了他一眼,然后垂下眼皮说:“我现在的工作环境都熟了,我不想换地方。”
沈清霖眼神复杂地看向她说:“如果你父母不逼着你,是不是你就不嫁给我了?”
白雅姿垂下眼皮说:“没有这个假设,我们已经结婚了。”
沈清霖沉默了一会儿说:“时间不早了,我该回去了。”
白雅姿看着他说:“那你路上慢点儿。”沈清霖没有说话,只是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然后便抬脚走了。
回去后的沈清霖,一直没有给白雅姿打过电话,也没有给她发消息。
白雅姿自然也不想上赶着,俩人就这样一直僵到了年底。
未完待续……点赞加关注……
国国防报
“巴适,今年的年夜饭是火锅,终于可以感受家乡的味道了……”迎着凛冽的寒风,西藏昌都军分区某边防团日东哨所重庆籍战士巩毅和战友们兴高采烈地朝地下温室走去,一会儿工夫,青菜、白菜、西红柿、辣椒等新鲜蔬菜便装了满满一大筐。
日东哨所,西藏八千里边防线最东边的一个哨所。驻地平均海拔3458米,距离团部近120公里,中间隔着越益秀拉、德洪龙巴两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山。每年9月到来年4月,因大雪封山而中断与外界的联系,被称为“雪域孤哨”。
以前,官兵的越冬的生活物资基本靠提前储备,入冬之后就很难吃到新鲜蔬菜,战士们因缺乏维生素导致头发脱落、指甲凹陷是常有的事。
把官兵的困难事办好,就是对官兵最好的关心。近年来,该团聚焦基层“六难”,为哨所解决移动信号、购置净水设备,同时还投入经费自建一个小型地下温室,并邀请专家结合哨所的地域、气候等条件,制订适合日东哨所的蔬菜种植方案。哨所官兵自力更生,自己动手修建禽舍,提前购买鸡鸭幼苗,精心呵护饲养……现在,哨所的冬天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火锅火锅,红红火火!”“贯通南北,老少皆爱!”……春节活动筹备会上,中士李彦康提出年夜饭吃火锅的建议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大棚蔬菜、自产鸡鸭等食材是有了,唯独缺那正宗的重庆火锅底料。炊事班长唐朗想到了正在重庆休假的连长谭千丽,谭千丽听说是哨所官兵的新年愿望后,专门找到当地最正宗的火锅底料厂家。休假归队时,他带回的重庆特产足足装了满满3大箱。第二天凌晨,指导员饶雄新便带着车队从连队出发,冒着零下20多摄氏度的严寒,给哨所官兵送年货。抵达越益秀拉山脚后车子不能再前进,饶雄新只得带领小分队背上年货,拿起工兵锹、十字通等工具,凿冰破雪开路。几十公里的山路硬生生走了10余个小时,当所有年货全部安全送达哨所时,鞋子早已湿透,身上的衣服也冻得硬邦邦,但战士们却笑得特别开心。
戍边生活辛苦,官兵报之以歌。“戍守在祖国西陲边关,把青春磨成藏东利剑,枪林弹雨意志更坚……”哨所官兵坐在餐桌旁,一边涮着自产的禽肉和蔬菜,一边哼唱着自编的歌曲,其乐融融。
上雪域高原,从四个视角观察冬季哨所——
云天寒哨暖流涌动
编者按
从北京到拉萨,3000多公里,乘飞机需要航行5个多小时。
从拉萨到西藏山南某边防团,数百公里,开车有时要走3天。
从山下的连队到无名湖哨所,直线距离5公里,每次上哨送物资,战士都要攀爬3个多小时。
年终岁尾,无名湖哨所迎来大雪封山的寒冷冬季。对于驻哨的官兵来说,这是一段孤寂漫长的日子,长达半年的风雪将一切阻隔在山外,雪山环抱中的哨所似乎超越了普通意义上的远方。
新时代十年,边防变化日新月异。路通了,灯亮了,哨楼更暖,信号更广……在被风雪阻隔的山的这边,在靠近祖国边防线的偏僻之地,昔日的雪海孤哨如今换了新颜。正如一位边防战士所说:“所谓遥远,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地理上的,一种是心理上的;地理上的遥远与寒冷难以改变,但恰恰也是因为这种远与寒,让我们更容易感受到时代的变迁,感觉到春天的温暖。”
边关不远,雪山不寒。边防官兵的“心”,永远与祖国的发展同频共振。挺立在风雪哨位上,他们身后的万家灯火与头顶的星光渐渐融为一体,化为一片璀璨。下面,就让我们跟随记者的脚步走进雪域高原哨所,感受这个冬天的别样的温暖。
视角一雪山有路方位无名湖哨所
“团圆路”:穿越风雪来相聚
通往无名湖哨所的路。
奔向远方的哨所,她跋山涉水,一路追寻——梦里这一幕,令卯建敏泪湿枕巾。
卯建敏的未婚夫叫张鹏威,是西藏军区无名湖哨所二级上士。去年至今,哨所任务繁重,张鹏威2次推迟了婚期。雪花飞舞,一年又要过去,张鹏威向爱人许诺:相聚在这个春节。
“大雪封山,能否如愿?”卯建敏的担忧不无道理。对于这座矗立云端的哨所,她早就在关注。无名湖海拔4520米,四季风雪不断,每年大雪封山达半年之久。和张鹏威相恋之初,卯建敏就听说这么一句“顺口溜”:“旺东的雾,无名湖的路,边防官兵云端住。”
从字面意思不难理解:旺东雾大,无名湖路难走。她还听张鹏威在电话里说,哨所建成至今,冬季来到无名湖探亲的军嫂,5个手指头都能数得过来。
2019年底,张鹏威有过一次“被困无名湖”的遭遇。一场暴雪不期而至,通向外界海拔5000米的山口被积雪覆盖。手里攥着已批复的休假报告,他只得望雪兴叹。
一等数日。雪后天气转好,经请示团里同意,张鹏威和中士熊成雪中同行,从一条羊肠小道绕山而出,这才踏上了归家旅途。
大雪阻路,团圆不易——并非只有驻哨的军人品尝过这种酸涩。
那一年春节前夕,军嫂冷冬梅千里迢迢到无名湖探亲,被大雪拦在半路上。她的丈夫、一级上士周添保,赶紧向上级报告。团队出动装载机,推通10余公里的雪道,夫妻俩才得以团圆。
冷冬梅是无名湖在冬季迎来的第一位军嫂。那个春节,她在哨所度过了一个真正的团圆年。今年进入11月,风雪袭来,海拔5000米的山口再次被封。“你还下得了山吗?”面对卯建敏的担心,这次张鹏威肯定地告诉她:“我一定会如期返家,你不用担心。”
问君归期必有期。原来,就在今年夏天,无名湖环线公路开通,彻底结束了哨所大雪封山的历史。回家探亲的报告很快得到上级批准。坐在大客车上,望着车窗外的雪山,想象着这条向远方延伸的公路连接着家乡和爱人,张鹏威心里暖意融融。
无名湖哨所临山壁而建,官兵徒步登哨颇为艰难。张鹏威记忆中,几支施工队前来勘探都“摇头折返”。2020年在各级协调推进下,大型工程机械崖壁凿路,机器轰鸣响彻雪海云天。
经过2年多建设,无名湖哨所官兵的“团圆路”终于打通了。“下一步,天路环线还将铺成柏油路,哨所官兵出行将更加便捷。”听着张鹏威的介绍,卯建敏已经开始了她的憧憬——那天边的无名湖哨所,一定会和她在不久的将来相见。
视角二绿色餐桌方位国色芒色哨所
“梦工厂”:绿色蔬菜扎了根
哨所官兵种植的水培蔬菜郁郁葱葱。
国色芒色哨所有个“梦工厂”。车还没到哨所,记者就听到了这个新名词。同行的哨所官兵解释说:“这是一个播种希望的‘梦工厂’。”
屋外冰天雪地,“梦工厂”什么样?哨长杨再军故意卖起关子:“走,看看就知道了。”
上等兵贾耀鹏是哨所新任种植员。他说,初到哨所,原以为眼前只能望到一望无际的白色。没想到的是,第一顿午餐就看到了绿,餐桌上的火锅冒着热气,两盘诱人的绿色蔬菜被端了上来。吃上一口涮好的万年青,新鲜感冲击着味觉……这个从小在内蒙古长大的小伙子,体会到了别样的满足。
一边说着,贾耀鹏一边带记者走进哨所旁的“集装箱方舱”。方舱里春意盎然,空心菜、小白菜等绿叶菜,被精心栽种在水培营养液中,一棵棵长势良好。
2019年哨所建成这座方舱,谁也没想到雪山哨所能种活10多种蔬菜。两年多来,贾耀鹏和战友小心翼翼地守护着菜苗,在这个“方寸天地”之中,用汗水换来了丰收,一个个绿色的梦想在这里放飞。这里,也就成了官兵口中的“梦工厂”。
“自己种菜自己收,‘梦工厂’的蔬菜很‘治愈’!”杨再军说。
记者浏览“哨所日志”发现这样的记录:全年有200余天被大雾笼罩,土壤容易滋生真菌,加之天气严寒,哨所驻地很难种活蔬菜。哨所还流传着“扛着菜地追阳光”的故事——
许多年前,哨所官兵买来菜种栽种在废弃弹药箱中,趁着太阳露脸的间隙,追着让这些“宝贝”沐浴阳光。
弹药箱里种出来的那点菜,看都看不够,怎么舍得吃?冬季吃菜,只能靠官兵们轮流到山下连队“背菜”。二级上士李进回忆,连队驻地与哨所直线距离5公里,单程却要攀登2个多小时。2017年夏天,山上滚落的巨石堵住了官兵的“背菜路”,时任哨长高贵鸿带着2名战友,艰难绕行小路,直到天黑才把鲜菜背进哨所。
种活菜,就这样成了一茬茬哨所官兵的心愿。2019年9月,上级邀请种植专家对哨所的温度、湿度、含氧量等数据进行考察论证,成功引进“无土栽培”技术,建设新型“植物工厂”,让昔日梦想成为现实。
也是在那一年,经过“竞聘”,哨所下士徐海金成了首任“种植员”,派往南京学习无土栽培技术。他掌握了光线强度调节、营养液浓度调配、方舱温度控制等技术,回到哨所大显身手,种活第一茬蔬菜。
有了第一茬,就会有第二茬,徐海金的种菜技术出名了,他从哨所调到了连队,又从连队调到了团里,当起了“种植教员”。“梦工厂”也在更多哨所落户,放飞更多绿色的梦想……
视角三冬季色彩方位岗拉哨所
“阳光棚”:花开花落花常在
巡逻归来,战士在宿舍休息。
寒冷的冬天,岗拉哨所的君子兰开了。
手机屏幕上,千里之外的老兵汪泽昆,第一时间看到了这张照片。同一时刻,岗拉哨所一片冰天雪地,走下值班岗位的下士张浩斌正对着手机,迫不及待地向汪泽昆报告这一消息。
有花为伴,守哨的岁月多了几许颜色。今年9月服役期满,汪泽昆选择脱下军装、返回大学继续完成学业。挥手道别之际,这位大学生士兵向同年兵张浩斌千叮万嘱:哨所的花要照顾好……
退伍离队,除了朝夕相处的战友,让汪泽昆牵挂的就是哨所的“盆栽”了。当年穿上军装,老兵把“雪山花开”的重任交到汪泽昆手上,他怎能忘记?
“岗拉”藏语意为:高大的雪山。哨点海拔4820米,是西藏山南军分区海拔最高的驻兵点。这里风大,哨所周围只有石头,寸草不生。夏天巡逻归来,汪泽昆惊喜发现,山下石缝里开着一簇黄花。
挖出小黄花,放在怀里,他把花带回了哨所。
岗拉的风雪没有一丝柔情。那晚,官兵睡得正酣,只听“哗”的一声,铁皮房顶“开了天窗”,睡在上铺的战士辛国惊醒了,簌簌雪片落在他的额头。
官兵们披衣而起,打着手电,在距哨楼约40米的地方找到“不翼而飞”的铁皮顶,大伙儿折腾到半夜才修好房顶。那一夜,官兵们伤心了——大家移栽的“盆栽”都被冻死了。
“花开花落花常在”——这是哨所官兵的最大心愿。汪泽昆没想到,他会成为那个留住春天的人。在他的建议下,第一批“盆栽”从山下连队带上哨所。这些绿植中,格桑花最受官兵喜爱。但美好的事物总是金贵,一夜风雪突袭,“花仙子”都被冻蔫了。
这可把汪泽昆心疼坏了。他把烤火炉抬到花盆旁边;休息时在网上浏览、翻阅书籍,熟悉花的生长习性。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官兵精心繁育下,格桑花终于开枝散叶,落户哨所。
之后,汪泽昆又在网上购买了4袋矢车菊种子,卖家承诺的“四季开花、撒土就活”让他兴奋极了,那天晚上,他做了一个花海的梦。
矢车菊嫩芽也顺利地破土而出。这个消息被团领导知道了,一个月后,“阳光棚”在哨所投入建设。打那以后,官兵在训练巡逻之余,有了一个休闲的好去处。大家都说:“阳光棚,可以为心情遮风挡雪。”
今年初,团里为哨所装配新式集装箱板房,君子兰、七叶莲、龙须树、金边吊兰、文竹等这些以往在高原鲜见的绿植,相继在哨所落户。一簇簇花儿、一棵棵绿植,映照着窗外的风雪,成为了一道新景观。
受汪泽昆影响,张浩斌也加入“护花使者”行列。哨所土壤不肥沃,他便借下山之机,蚂蚁搬家似的从连队背回土壤。入冬前的一场大雪,让张浩斌惊出一身冷汗。风雪狂舞,眼看积雪越来越厚,就要压塌棚顶,张浩斌见状连忙冲进阳光棚,将盆栽一一搬进宿舍。
得知张浩斌的细心,汪泽昆连连点赞。“等你再回哨所时,一定让你看到梦里的花海。”手机屏幕上,张浩斌的脸上溢满幸福。
视角四供暖保障方位肖观察哨
“小太阳”:暖到官兵心坎上
哨所战士维护保养新型太阳能供暖系统。
大雪初霁,西藏军区肖观察哨官兵有的刚刚巡逻归来。利用饭前时间,中士殷思远走进室内训练场,在跑步机上开始锻炼,不一会儿额头上就溢出了汗珠。他干脆把外套一脱,穿着体能训练长袖衫继续奔跑。
电话铃声响起,镜头那边,母亲的面容和蔼可亲。见儿子穿得单薄,殷妈妈关切地问:“哨所冷不冷?运动之后要当心,别感冒着凉。”
“冬天哨所屋里很暖和。”殷思远边说边调整手机摄像头,给母亲展示上级新配发的壁挂式电暖炉。
观察哨位于海拔4200多米的山口上,长年风雪肆虐。建哨之初,老一代守哨人艰苦创业。1995年冬天,时任连长杨子进带领7名官兵背运物资,遭遇暴风雪,战士崔伟、隆元友、钱宇滑落山谷,身躯化作皑皑雪山。
戍边12载,二级上士贺新对哨所昔日的苦寒记忆犹新:每逢11月至翌年5月,哨所天寒地冻、呵气成冰,夜晚盖上3床被子,也觉得冷。
2020年夏天,上级派工作组到哨所勘察。几番考证后,决定采用新型太阳能供暖系统为官兵冬季供暖。
有了“小太阳”,哨所房间冬天温暖得像春天。历时3个月工程建设,当年大雪封山前,新型太阳能供暖系统正式落户哨所,两个60立方米的蓄水罐轻松满足全连供暖洗澡,官兵形容道:“供暖系统装了定位仪,如同‘向日葵’,可自动跟踪太阳方位,最大限度地吸收光能;遇雨雪天气,还能自动翻转,避免积雪结冰。”
前不久,党的二十大代表、团政委何正海来到哨所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讨论交流环节,官兵们结合强军十年变化畅所欲言。“新型巡逻服不仅防水,还轻便保暖能吸汗”“供暖系统节能环保,能为哨所提供全时服务”“‘科技+’跑出保障加速度,守哨官兵暖到心坎上”……
哨长田间谈起自己的一次亲身经历。今年年初哨所遭遇罕见暴风雪,深夜,积雪压断了电话线。“越是恶劣天气越容易出特情,与上级的通信联络一刻也不能断!”田哨长带着中士陆意、李陕云立即出门检修。风雪太大,他们只能沿着电话线一点点匍匐前进。修复断点“爬”回哨所后,他们的衣服裤子已经上冻,作战靴根本脱不下来。“幸亏哨所里很温暖,战友们迅速为我们做保温处理,才避免了冻伤的发生。”
“冬天上哨,战士们最关注的就是保暖与供氧。”接着哨长的话,殷思远如数家珍说起哨所变化,观察哨虽小,却配齐了罐装氧、便携式吸氧仪等,不但巡逻执勤时可以随时补氧,巡逻归来也可以舒舒服服地吸上一会儿氧气,既缓解疲劳,更养精蓄锐。这些年,哨所再也没有官兵患过肺水肿等急性高原病。
本组稿件由解放军报特约记者李国涛、通讯员张宇毫、张照杰、王圣尧采写。
本版照片由哨所官兵提供
官兵在哨所绿植旁读书。
风雪过后,积雪被战士们砌成雪墙。
来源: 中国军网-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