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以来,“新中式茶馆”成为了不少消费者追捧的打卡地,创业者也嗅到其中的商机,纷纷加入这条赛道。
如今回顾这门生意,我们却发现一些新中式茶馆创业者正在“退坑”,新中式茶馆在社交平台上也不复往日风光。
最近,“新中式茶馆”再一次成为行业焦点。
喜茶于11月10日,在广州万菱汇开出“喜茶茶坊”,以“30秒单杯鲜萃茗茶”的效率模式入局。面积小(仅有几个座位)、价格实惠(8-16元)、产品精简是其主要特色。
10月份,奈雪首家新中式茶馆品牌“奈雪茶院”在深圳海雅缤纷城开业。虽然奈雪早在年初就试水了纯茶赛道,但品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目前推出的海雅店才是标准店型,是奈雪茶院“真正意义上的首店”。
再往前看,霸王茶姬在今年6月份,于上海开出TEA BAR模型, 推出“茶极萃系列”(采用咖啡萃取的工艺来萃取茶叶)和“东方冰茶”(原叶茶),打造新式东方茶饮空间。
喜茶、奈雪、霸王茶姬纷纷入局,再加上去年就开出“小神闲”、已连锁十余家的茶颜悦色。四个茶饮头部代表品牌都盯上了“新中式茶馆”这个品类。
01?
开一天亏一天
CAN YIN YAN XUE SHE
今年3月下旬,沈西在四川某四线城市的一个社区内开了一家80平米的新中式茶馆,主打茶套餐,1壶茶+2款小吃,定价56元。包含装修、进货和房租押金在内,沈西在开业前期一共投入了20多万元。
不过,开业以来沈西茶馆的生意一直很惨淡。
“销售额一直很低,有几个月将近20天营业额都是0。”沈西告诉红餐网,很难拓新,附近的消费者来过1、2次之后基本不会再来了。
为了拯救门店业绩,沈西尝试过很多办法,比如请本地短视频网红到店打卡,组织汉服、摄影爱好者到店做活动等,“但通过活动吸引来的客人很难变成回头客。”
沈西粗略算了一下,开业前3个月每月营业额只有几百元,别说收回20多万投资成本,连门店每月的固定支出都无法覆盖,多开一天就多亏一天。今年9月,沈西决定关闭自己一手创立的茶馆。
关闭茶馆这个决定并不容易,沈西在开茶馆这件事上寄托了浓厚的个人兴趣。
去年下半年,沈西辞职回家乡创业,陆续考察了奶茶店、美容室、文具店等项目,她从社交平台上看到“新中式”消费很火,想把“新中式“和喜欢的茶文化结合起来,开一家茶馆,“这样就能兼顾爱好与工作了”。
茶馆创业最终失败也让沈西陷入思考,“是我不会做生意,还是这门生意本身很难赚钱?”
沈西的情况不是个例。在社交平台上,和沈西一样已经关店或者正准备关店的新中式茶馆老板还有不少。
小红书博主“小叶爱喝茶”表示,自己的新中式茶馆今年8月开业,3个月后便关闭了。开茶馆的3个月中,有很多问题一直困扰着他,比如“把茶汤装在精美的容器里,然后搭配几款甜品就能让年轻人接受吗”“茶汤能够带来喝茶的层次感吗”“新中式茶馆到底新在哪里”“打卡生意真的做得长久吗”……
反复思索无果,小叶选择将茶馆关闭,计划重新探索一种能够让消费者好好喝茶的茶空间模式。
在社交平台上检索发现,与新中式茶馆创业相关的笔记、短视频中,“避坑”“慎入”等关键词高频出现。
与此同时,新中式茶馆这阵风对于消费者的吸引力也在减弱。
张舜(化名)是一名生活在杭州的茶文化爱好者,据他介绍,杭州的茶文化底蕴深厚,2年前,杭州某景区内的一家新中式茶馆还很受年轻人欢迎,人均消费百元以上,周末更是一座难求,但今年以来到店消费的顾客明显减少了,这家门店也多次推出团购、打折等促销活动,“风口过去,消费下行,年轻人可能又不爱喝茶了?”
美食探店博主yoyo也提出,尽管新中式茶馆仍是年轻消费者喜欢去的场所,但相比去年,他也觉得新中式茶馆的热度有所下滑,“相比刚兴起的时候,店里的‘打卡党’少了,喜欢喝茶的才去”。
02?
新茶饮巨头
争抢茶馆生意
CAN YIN YAN XUE SHE
四大头部茶饮品牌,入局新中式茶馆,时间有先后,布局程度亦有差别。
据官方公众号,奈雪的茶早在2017年12月开业的杭州万象城店就设“手冲茶研室”区域,提供现泡手冲茶。不过,首家奈雪茶院店型,诞生于今年2月,至今有2家在营,1家待开。
茶颜悦色则于去年5月,推出首家小神闲茶馆,至今门店数约20家,其中15家扎根长沙;武汉首店、常德首店分别于今年3月、9月开业。
而霸王茶姬TEA BAR,今年6月前后开始布局,分布于南京、成都、上海、深圳、福州、合肥等城市,门店总数大概10家以内。
随着11月10日首家喜茶茶坊在广州万菱汇开业,四大头部茶饮品牌悉数入局新中式茶馆赛道,并形成两组CP竞争。
1、奈雪茶院与喜茶茶坊,截然不同的“空间策略”
奈雪茶院,是奈雪“第三空间”的新载体。从目前布局的3家店来看,奈雪茶院奉行大店+小店原则,一如奈雪的茶最初“标准店+PRO店”双线并举。
首家奈雪茶院落址深圳华侨城,双层超1000㎡,不仅囊括了茶饮、茶餐、茶零售等相关业态,还与方所合作设立书吧,与中影泰得联合打造7人私人影院,意在覆盖打卡、休闲、会议、就餐全场景,全时段运营。
即将开业的广州粤海天地店,比起首店稍有精简,不过仍联手方所书店,分为两层,设开放式阅读空间,以及4~8人座的独立茶室。产品有茶饮、茶餐、茶零售、文化衍生品等。
深圳海雅缤纷城店,则经过了全方位大瘦身。空间缩至约200㎡,定位简化“一间可以简单买茶、轻松喝茶的茶院”,提供选茶、喝茶、买茶的“第三空间”。
产品精简,定价亲民:19款茶饮,单价17~21元,包括热茶、冷萃茶、茶咖、原叶鲜奶茶;6款茶食/茶点,包括绿豆糕、贝果、凤梨酥等,单价9.9~19元;此外还有主打零售的茶盒,一律5元。
奈雪的茶馆生意经过一番摸索,而喜茶则有一把命中的笃定。
喜茶茶坊追求更轻盈的空间体感。仅设4~5个人座位,但却通过几乎“全开放式设计”,与公共空间连通,从视觉和体感上,巧妙地“扩大”了空间感。
门店虽小,却因设计独特,打卡性十足。喜茶茶坊空间设计灵感来源宋朝茶坊,新中式屏风上描摹古韵竹林、茶坊庭院,淡雅高级。网友到店打卡,随手就是一张新中式古风写真。
产品逻辑上,喜茶茶坊定位“新一代的鲜萃茗奶茶”。菜单显示,共有17款SKU,分为四个系列:鲜萃·茗奶茶、鲜萃·中式茶拿铁、鲜萃·柠香茶、鲜萃·纯茶,突出拒绝香精花果茶、拒绝大桶预泡茶、无奶精轻负担。
具体来看,纯茶2款,单价8元。其余15款鲜萃奶茶、茶咖、柠檬茶,单价13~16元。
两相对比可知,同样是做新中式茶馆生意,奈雪和喜茶的路径差别较大。奈雪仍奉行大店空间策略。而喜茶则用奶茶小店的轻巧,诠释新中式茶馆的独特空间韵味,且消费门槛更低。
2、小神闲茶馆与霸王茶姬TEA BAR,开大店做重场景
茶颜悦色和霸王茶姬这对国风茶饮CP,毫不掩饰对空间溢价、社交价值感的追求。
“老一辈喜欢在茶馆里喝茶打牌唠家常,小神闲的茶馆可以在里面喝茶玩桌游磕西皮,总归都是热热闹闹的地方。”换言之,小神闲茶馆像是一个专为年轻人打造的新型“茶馆+棋牌室”,内设精品原叶手冲茶区、独立包厢。
产品基本都是在茶颜悦色门店喝不到的“限定款”。小神闲茶馆采用的精品茶叶,涵盖了绿茶、红茶、乌龙茶、黑茶四大茶类,共有20多款产品,分为奶茶、挂耳手冲茶、茶与酒融合的创意特调三大系列,单价均为19.9元。
其中,观赏制作挂耳手冲茶的过程,是门店一大特色。
同样是放大空间溢价感和社交感,小神闲茶馆走的是接地气路线,霸王茶姬TEA BAR则走时髦先锋路线。
相比原木风“东方新茶铺”2.0空间,全新旗舰店型TEA BAR,将茶的质朴温润与BAR的先锋时尚大胆组合,形成独具辨识度的东方茶空间。
大面积茶色金属哑光材质代替木质元素,暖光映衬下,拉丝玫瑰金般的摩登质感。店内可见釉彩风格的“C”字纹样,象征东西方文明交汇的“丝茶之路”。超8米长的吧台,视觉冲击力极强。
霸王茶姬TEA BAR产品分为两个系列,原叶茶和茶极萃,二者都强调现场仪式感和观赏性。
原叶茶之下的“东方冰饮”瓶装茶,搭配特别设计的玻璃瓶身,茶汤灌装、木塞封瓶、手工包装全部现场完成。
茶极萃系列,顾客可观赏到专门研发的制茶机先将茶叶磨成粉,再以“压力闪萃技术”萃取出浓缩茶汤。带着黑手套的制茶师将茶汤缓缓注入牛乳杯中,茶汤与牛乳缓慢融合的过程,满屏高级感。
不难看出,头部茶饮品牌在寻找破除中式茶馆“难赚钱”魔咒的新解法:追求空间体验,但并不过分强调;产品相对简单,但并非只有纯茶,也涵盖原叶奶茶、茶咖、零售类茶产品等。
而站在更高立意视角上,它们执意入局新中式茶馆背后的驱动力与战略考量,远不局限于这门生意本身。
03?
头部品牌为何
执意入局
CAN YIN YAN XUE SHE
无论新中式茶馆的发展,走了多少弯路、饱受了怎样的争议。事实上,从茶饮品牌们的争抢就可看出:这条赛道依然被看好。
茶饮品牌都做起了茶馆,一个直接的原因是——大家都在寻找第二增长曲线。这背后,是品牌们已经逐渐感受到新茶饮天花板的迫近,讲好新故事、卖好新产品、抓好新客群,成为各家的首要任务。
相比一些单打独斗的个体户和小白创业者,头部茶饮品牌手握资本、组织力、供应链等优势,更有掀起波澜的底气。
其次,几年前,众多餐饮品牌做起了酒馆,几年后,大家从酒到茶,从“微醺主义”到“中式浪漫”,关于“饮”经济的探索,依然在不断延续。
毕竟,对标新茶饮品牌动辄千店、万店的规模,新中式茶馆还没有驶入连锁化规模化的轨道,还有很长的探索期可以“折腾”。
再者,茶文化在“体验式消费”的加持下,已被铺垫得较为成熟。2022年,围炉煮茶一度成为顶流,衍生出夏日版“围炉冰茶”;而2023年烤茶也一度成为流量密码。潮流风起云涌,也将饮茶文化带入了时尚化、年轻化的新时代中。
全国各地出现的一些区域性特色茶馆,也给品类发展带来信心,比如,诞生于温州的“哈茶福”;合肥品牌“一叶觅山”;昆明品牌“上山喝茶”等。
根据小红书相关数据,仅2022年小红书内“吃茶去”相关笔记同比上涨532%,足以佐证茶文化的受关注程度。
最后,新中式的风,还能吹好一阵子。今年的各类网红,似乎都和“新中式”离不开。在这个充满国风气质的外衣下,各个品类争相诞生新物种,也迎来了自身的升级迭代。
尽管有一批新中式茶馆的生命周期并不长,但失败也是成功之母,大胆探索,也是对品类的一轮“摸底”。
写在最后:
“重量级选手”入局,必然对整个赛道有推动效应,加速成熟,催生头部。
从现阶段各个品牌的创新来看,无论是模式还是产品,可以用“百花齐放”来形容,似乎大家还在各自摸着石头过河,处于试探和培育期。
换个角度来看,尚未形成一套完整成熟的商业模型。
因此,新中式茶馆还没有跑出绝对的头部。这一点,从开店数量就能看出来——真正实现全国连锁的品牌寥寥无几,门店数量大多停留在个位数,且不少都开在包容性强、消费活力旺盛的一线和新一线城市。
而在消费端,对于新中式茶馆,还没有统一的标签和认知,比如处理茶叶的方式;以及口感、味道都没有出现真正的“爆款”。
业内人士认为,短期内,茶馆不会像咖啡茶饮那样有爆发式的增长。
国潮是风口,新中式是机会,可以追。但无论是老茶馆还是新茶馆,本质仍是商业,仍需要打磨单店模型。否则,就只能为情怀买单。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者 | 餐饮老板内参 余从
茶饮掀起健康化大战
又一个茶饮巨头加入了“健康大军”!
这次是书亦烧仙草。
11月29日,书亦烧仙草宣布品牌升级,打出了“全系0奶精,好料更健康”的品牌新口号。还邀请了“CTI华测检测”对书亦烧仙草全食品链进行了审核验证,正式官宣验证结果:全系46款产品“0植脂末、0氢化植物油、0反式脂肪酸”。
健康化是今年茶饮行业最热趋势之一。喜茶、奈雪、霸王茶姬等茶饮头部品牌竞相“曝光自己真面目”,掀起以原材料为中心的“健康”比拼。
“招数”可以分为3类:
< class="pgc-img">>一类是“说我没什么”,比如“低糖”“低脂”这样的“低”系列,以及更加极致的“0糖”“0脂”“0”系列,和大众认知中不健康的食材如植脂末割席。
一类是“说我有什么”,但这个“有”不同于说出食材名字的有,它是一种说出元素形态的有。
Blueglass是这方面的代表。杯体上各种维生素含量、微量元素含量详细排列(B族甚至还细分出B1、B2、B6、B12),开创了茶饮界“元素标签贴”的先河,被网友亲切地称呼为“元素周期表风”。
还有一类是“说我是什么”,比如公布原材料产地,说明优质产区的水果;比如公布一杯奶茶的卡路里,像霸王茶姬,直接做了一个卡路里计算器,公布每款产品在不同细分选项下精准的卡路里数据。
以上3招,品牌们或是单个使用,或是排列组合,搭配不同主题掀起一阵健康风暴。
“健康”这口安利
消费者不一定会吃
喜茶一口气公示40款配料信息,至今已一个月有余。而茶饮品牌整体的健康化趋势,早从年中就已轰轰烈烈的展开。可以看到的是,新茶饮赛道中,那些你能叫得上名字的品牌基本上都在“健康”赛道趋势中掺和了一脚。
先是推更符合“健康定位”、配料表更简单的新品。
除去自身定位本就为“原叶鲜奶茶”的霸王茶姬、茶颜悦色、茉莉奶白等品牌外,像是古茗、喜茶、奈雪的茶、沪上阿姨、益禾堂等一众鲜果茶起家的茶饮品牌,都先后上架了鲜奶茶、轻乳茶类产品。
虽然叫法不同,有“清爽茗奶茶”、“原叶鲜乳茶”、“轻乳茶”等各种新品名,但本质上都属于“原叶茶+牛奶”,只用这两种原材料所制成的奶茶,更加简单清爽。
先不说新品效果如何,这个大趋势,主流奶茶品牌列队整齐地跟上,一个没落。(注:此处不是把雪王漏掉了不带它玩,而是因为价格带不同,这里主要分析腰部及以上品牌)
即使没有直观杯量说明各大品牌的推新效果如何,但不少网友表示“喜茶、奈雪,你们糊涂啊。”“都是做鲜果茶出身的,为什么不持续深耕果茶,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呢?”
再是打“健康”旗号公示配料表。
其实,按照我国的通则要求,奶茶等现制现售饮品可以豁免强制标示,是否有标签和如何标注均可由经营者自行决定,并无法律强制规定。既然品牌方先一步选择“开诚布公”,就有不少“奶茶党”、“凑热闹党”深究下去,认认真真研读了这份配料表。
这一研究,便生出了许多疑问。
一方面是按照国家对于零售、预包装食品,如肥宅快乐水、屌丝饮料等,他们的配料表排序是有讲究的,即哪种原料用得最多就应当写在最前面,越靠后越少。但有不少公示配料的产品只注明了构成,但并未说明成分占比。
另一方面,是对于零售的预包装食品,必须在包装上标示能量、4种核心营养素的含量,以及营养素参考值的百分比。这波揭秘可以说是,品牌方让消费者看到了“他们想让消费者看到的”。
其实光是某品牌公示的配料表中的“冰勃朗非氢化基底乳(含乳饮料)”这一项,就又能向下拆分出许多成分来。更别提常用的“轻乳”、“厚乳”、“生酪乳”等各种基底,在公示中也并没有完全注明。
营销意义是否大于现实意义,仍旧有待考究。
这场健康风潮之后将如何演绎
在这波浩浩汤汤的健康风波之前,新茶饮已经有过许多健康化的尝试,也曾经开辟出“健康+茶饮”类型的品牌。
此前,有一些公司做出“营养品+奶茶”的尝试,还擅自以营养品品牌Swisse(斯维诗)的名义发布加盟信息,在众多城市开出实过体店,售卖名称上和营养品比较有关联的奶茶,比如爆款茶饮,名叫“极光胶原蛋白”。
去年开始,一批宣称“养生茶饮”的品牌出现,做“中药材+茶饮”,推出“熬夜水”等产品,红极一时。
这些健康化的尝试在业内都有一定声量,但最终并没有稳步发展出大品牌。内参君认为,原因在于这些健康的尝试和消费者真实的健康需求并没有很好地接轨。
口味是驱动购买的第一要义,性价比、时效性、健康是完成购买决策的考量因素。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怎样兼顾口味,是茶饮品牌吸引消费者需要考虑的内容。
这场以公布配料表为话题的健康大战兴起后,品牌供应链建设、产品研发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
这场健康风潮将如何演绎,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国网财经12月8日讯(记者 贾玉静)当茶饮市场逐渐由“增量”向“存量”转变,头部品牌正积极探索新的增长引擎。11月10日,喜茶全新业态喜茶·茶坊首店亮相广州,茶坊在现有鲜奶茶品类的基础上升级鲜萃精品茗茶,探索以新茶饮传递中式茶文化的更多可能。
在喜茶·茶坊的菜单上,目前根据茶气呈现的轻重浓淡程度不同,分为三大产品系列共15款产品,名称分别是鲜萃·茗奶茶、鲜萃·中式茶拿铁和鲜萃·中式,各系列呈现出不同的风味口感特色。其中,鲜萃·茗奶茶系列清爽轻盈,鲜萃·中式茶拿铁浓郁醇厚,鲜萃·中式则为纯茶系列,招牌主推产品为宋云涧、椰霜·青玉案及满江红·茶拿铁。
“茶坊产品以鲜、茶、纯为特征,结合新茶饮品饮形式,带来回归茶本味的差异化风味体验。”据喜茶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茶底选择上,茶坊摒弃香精花果茶,在真茶、真奶、真糖的真品质基础上进一步回归精品茗茶;在制茶方式上,全线产品均采用鲜萃制茶工艺,通过区别于大桶预泡茶的单杯鲜萃方式,最大程度激发茶叶本身的自然香气和原始鲜香风味。此外,产品结构以喜茶独家定制的3.8源牧甄奶与鲜萃茶汤的搭配为主,不堆砌小料、水果、奶盖等,更加突出不同茶底本身的纯粹风味。
对于新茶饮品牌而言,随着消费者对中国茶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更强调茶味的产品开始涌现。有业内人士表示,茶作为新茶饮的灵魂,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茶的本味逐渐在影响新茶饮产品的趋势走向。消费者对一杯奶茶的原料品质、健康属性与口感层次都有了更高的期待。
为此,喜茶团队在前期研发阶段,多次前往上游茶厂进行茶叶测试,最终确定以凤凰单丛茶作为茶坊鲜萃精品鲜萃茗茶的起点。要知道,过往新茶饮产品中,除鸭屎香外,凤凰单丛茶并不为大众了解,但其作为乌龙茶类中的名种,既有绿茶的清香,又有红茶的浓厚滋味,十分适合作为新茶饮的茶底。
“单丛茶的自然香气类型丰富、品种多样,既有黄枝香单丛的娓娓蜜香,火蕴香凤凰单丛的明锐焙感、也有芝兰香单丛的清幽雅韵。”喜茶上述负责人表示,茶坊希望以鲜萃的制茶手法和新茶饮产品作为载体,让更多人感受到包括凤凰单丛茶种在内的丰富的传统茶叶的魅力,唤起茶在中国人记忆中的熟悉感和亲切感。
(责任编辑:张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