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现制”和“酸奶”概念的饮品非常火热!然而现制饮品配料、营养成分并不会公示在包装上全靠商家宣传……
3月8日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公布了对“书亦烧仙草”的一款网红现制饮品“草莓啵啵酸奶”的测评结果
结果显示其蛋白质、脂肪等含量远低于正常预包装酸奶营养含量
上海市消保委质疑:这款号称酸奶的现制饮品到底是用什么做出来的?
被测评的产品介绍称“甄选黄金奶源天然发酵”“融入醇厚浓郁的酸奶”
△截图来自2023年2月12日“书亦烧仙草”微博
亦有博主对该产品赞不绝口
△某社交平台截图
还有推文称这款饮品上市10天销量就突破百万
△某微信推文截图
对此上海市消保委委托专业机构对其营养成分进行检测
△实物图
△倒出来的动图截图
数据显示,“草莓啵啵酸奶”中蛋白质含量只有0.53克/100克(3.286克/杯)脂肪含量只有1.01克/100克(6.262克/杯)乳糖含量也只有0.32克/100克(2克/杯)
△样品购买自书亦烧仙草上海黄浦宏伊广场店
上海消保委还找了市面上一款没有蔗糖配料干净的预包装酸奶进行了测试结果为每100克蛋白质含量约为4克脂肪含量在5克左右乳糖含量达到3克
这3项均大幅超过书亦烧仙草的“草莓啵啵酸奶”每100克的含量
△某品牌预包装酸奶每100g营养成分
△“草莓啵啵酸奶”每100g营养成分
上海市消保委指出如果“草莓啵啵酸奶”真的是用“黄金奶源自然发酵”那一定含有乳脂和乳糖假设这款饮品里的脂肪全部来自酸奶那这款饮品的蛋白质含量理想状态下可以达到0.8克/100克乳糖含量可以达到0.6克/100克
此外这款饮品每百克的脂肪、蛋白质、乳糖含量加起来还没蔗糖含量多!
对此上海市消保委质疑这一杯里含量最高的蔗糖是从哪里来的?这款号称酸奶的现制饮品到底是用什么做出来的?对此你怎么看?
(综合广州日报综合自上海消保委、中国消费者报、东方网)
< class="pgc-img">>一次读日本作家冈仓天心的《茶之书》(台湾作家谷意译本),是在2020年的年初,那时的疫情正处在“烽烟四起”的严重状态。封闭在小小的空间,书籍便成为打发无聊的最好伴侣。
一本《茶之书》,让因为疫情而心情焦灼的我平复了不少。读完之后真觉得有唇齿留香的感觉,于是乎逢人便推荐之。
转眼之间,一年的光阴就这么匆匆而逝了,距离2020年结束还有12天的时候,整理书柜又看到了这本《茶之书》。好不容易遇到不用加班的周末,不如花两天时间,把这本书再刷一遍。
于是乎,冬日坐屋内听北风呼啸,一壶茶,一捧书,消磨这静谧的时光吧。
作为日本传统文化的捍卫和传播者,冈仓天心为了消除西方世界对日俄战争后日本的偏见,开始用英文著述,向西方世界言说东方文化和艺术之美。冈仓天心接连写出了《东洋的理想》《日本的觉醒》和《茶之书》“英文三部曲”,其中《茶之书》影响最大,有中文、法文、德文等诸多译本,并入选了美国中学教科书。
《茶之书》以茶为媒介,向世人讲述“茶道”为主的茶文化,虽然遗憾茶文化本是我们的国粹,应有一位中国人来认真向世界著书展示。但是冈仓天心以其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和高超的写作技巧,行云流水间便带你进入一个静谧、淡然而又意味深长的环境,即是身旁无茶,也能让你感受到茶香四溢。
冈仓天心在《茶之书》中叙述了7个部分,分别是一碗见人情、茶的饮法沿革、道与禅、茶室、艺术鉴赏、花和茶人风范。
< class="pgc-img">>每一部分虽叙述不长,但是笔法凝练、意蕴丰富,把你想知道的知识统统囊括,又留下了令人遐想的空间。还有一点,台湾作家谷意的翻译,确实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吃透了,而且拿捏的恰如其分,不艰涩难懂、也不平白俗流,如月色入户、茶香润齿,素雅淡然。
01.一碗见人情——言谈应对,过犹不及,这便是茶之“礼”所在
茶的起始,开始是作为药用,后来才成了饮品,等到被广泛接纳步入大雅之堂时,便开始伴随着无尽的诗句。这是在中华大地上的历程,等到传入日本,茶饮,或者叫饮茶,被晋升到一种信仰的高度——茶道。
在东方的茶的哲学中,不仅仅是唯美的代名词,还是融合了伦理和宗教的天人观:卫生、洁净,简朴自在,修身养性,面对众生不分高低贵贱。
我们常说喝杯茶,不仅仅是喝一杯茶水,也是在饮用着世事人情。客人登门,首要的必然是奉上一杯热茶,消洗风尘,便也增生温度。要离开了,便又难免人走茶凉。
西方人也喝茶,但是西方茶饮并非像东方茶饮这般清雅、素洁,红茶要佐以牛奶,午茶还要配以茶点。东方的饮品可以被西方加以改进后接受,但是东方的观念和文化却难以被西方世界认同。
近代以来,西方向着东方世界的输出,不仅有完整的产品,还有难以磨灭印记的战争,以及对传统秩序极具挑战的快节奏文化。
冈仓天心在介绍茶的历史,也在向西方世界介绍东方文化——“印度的灵性修炼并非无知,中国的中庸之道并非愚蠢,日本的爱国并非自愿受命运摆布”。
这是一碗见人情的初衷,西方在饮用着东方茶叶的同时又在不断诋毁东方文化,这样的事情在茶之礼仪来看,不仅是可笑的,还是无知的。
言谈应对,过犹不及;谦谦君子,和实生物。这应该是茶除了解渴之外,带给我们的一份修养指南吧。
< class="pgc-img">>02.茶的饮法沿革——真正的美,必定恒在自身之中
茶,到底应该怎么去喝?可能每一个开始思考喝茶的人,都会为此发问。
我们现在熟悉的饮茶方式,就是沸水浸泡的方法。也会有因为茶叶的不同,而采取煮茶的形式,比如白茶中的寿眉,煮后香气更加浓郁。
但,这里的“浸泡”和“煮”,其本质是一样的。
古人,则不同。
用来煎煮的茶饼,用来拂击的茶末,和用来淹泡的茶叶,分别鲜明地代表中国唐代、宋代,以及明代的感情悸动。……将它们分别挂上古典主义、浪漫主义与自然主义的流派之名。
所谓煎煮茶饼,是指南朝及之前的时代,人们的饮茶方式。将茶叶的叶片先经过蒸熟捣碾,制成茶饼之后,和以米、姜、盐、陈皮、香料、生奶等配料一同煎煮,有时候还可能会放葱花。
这样的饮茶方式,是否将你吓一跳?其实,那时候的茶就是这样喝的,类似于现在的奶茶。
现在的藏族同胞一直喝的酥油茶,就是这样的制作方法。据说,酥油茶能很好地缓解高原反应,而且能够预防因为天气干燥寒冷而引起的嘴唇爆裂,还可以起到很好的御寒作用。
很多人因酥油茶的浓郁气味望而却步,我却在藏区工作时习惯于饮用酥油茶,确实对身体大有益处。
所谓拂击茶末,即是盛行于宋朝时的点茶。先将茶叶在小石磨中研成细末,用热水冲泡茶末后,立即用茶筅在茶汤表面搅打出泡沫,称为“拂击”,这一整套的制作茶饮的方法,就叫做“点茶”。
不得不说宋代人比较会玩,对茶的热衷真是连“渣渣”都不剩下,而且还会定期举办点茶比赛,看看谁的制茶手法更加精妙,谁点制的茶更有滋味。
据说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便是点茶高手,有一门绝技叫“活火分茶”,在其词作《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便有记载:“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活火分茶。极目犹龙骄马,流水轻车。”
词中的“活火分茶”,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咖啡、奶茶上拉花,点缀各类图案吧。
一个点茶,便又让喝茶这件事,获得了新的意义。
所谓淹泡茶叶,就已经和今天的饮茶方式基本一致了,将茶叶放在茶碗或者茶杯中用热水浸泡,然后再饮用而已。
书中说,晚近以来的中国人,喝茶只是解渴的一种方式,不过是喝个茶的味道,“与任何特定的人生理念并无关联”。
他们手上的那杯茶,依旧美妙地散发出花一般的香气,然而杯中再也不见唐时的浪漫,或宋时的仪礼了。
是的,作者所称的“晚近”时代的中国,正处在列强瓜分、民不聊生的黑暗时刻,晚清政府腐败无能,没有一处净土能供人民悠然生活,哪还有什么喝茶的浪漫和仪礼呢?只要能够吃饱穿暖,不被欺凌,有一点茶水解渴就不错了。
< class="pgc-img">>到现在,泡茶又有了新的发展。我刚开始喝普洱茶的时候,在网上学习普洱茶的知识,就有泡普洱茶的规范程序和手法,而且表演性的冲泡方法也凑足了整整10个步骤,只是“孔雀开屏”“游龙戏水”“普降甘霖”等总结的词汇,也让觉得颇有意思。
不过,日常喝茶用平实的壶或者盖碗冲泡足矣,为形式而形式的冲泡,恐怕又违背了茶道的“和敬静寂”。
不论哪种制作茶饮的方法,都是要喝下去才知茶味,好与坏就在卢仝的那首《七碗茶诗》里了:
一碗喉吻润, 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 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 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 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 在何处? 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03.道与禅——禅茶一味,便是知行合一
什么是“道”?《道德经》说道法自然,道就是自然之理,自然界的法则。
其实,这是自己瞎写的,真正精妙的道理,从来就是难以说与人知的。《遥远的救世主》里说,天下之道论到极致,就是百姓的柴米油盐。
道与禅,与茶又有何解?
茶、禅都是修身养性的所在,而要修到什么程度呢?——“温如玉”。
你看,这是多好的三个字,“温如玉”是中国文化所塑造出的君子形象,这里面包含的优雅自制的人格特质,便归功于道家文化。
道家主张人人都要保持物我的和谐,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曰“慈”、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而且还要“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禅学也讲究自然,返璞归真,“致力于禅定,也能帮助我们证入自我无上的智慧。”王阳明的“心学”也讲究禅坐,要用良知去感知万事万物,然后在实际操作中去实践就行了,恍恍惚惚,这些东西似乎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或者说,本来就有联系。
< class="pgc-img">>禅宗丛林的清规里,每天从事劳动是必须的一个内容,任何不起眼的环节,都要做到尽善尽美才行。这不就是知行合一的要求么?
“禅这种从生活中的轻如鸿毛,亦能见重于泰山之处的观念,也可以说是整个茶道的中心思想”。
所以说,禅、茶、道,并非是“玄”,而是在向“实”的探求。
喜欢喝茶的人,往往是被最初的茶香吸引,渐渐地想探究那一杯茶中的诸多东西,等到探究思考得差不多了,便又回到了最初的一杯茶水上,反反复复,如此循环。
《茶之书》在讲述茶的知识,茶的文化和茶的精神,也在文字上涤荡着每一位读此书人的心灵,会让人在快的社会节奏里感受慢一点的生活,这便是此书对我而言的重大功效吧。
关于茶室、艺术鉴赏、花和茶人风范,希望过一段时间再谈吧。
期,窄门餐眼对2020年8月奶茶饮品外卖的产品销售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以下分析结果。
c产品纵览
由于各家品牌的名称比较有差异,这里选取三个常见热门的进行简单分析:
< class="pgc-img">>杨枝甘露应该是最近一年最为热门的一个单品了,我们发现有超过57.6%的门店提供上架了杨枝甘露单品。
这里的销量占有率代表:外卖平台每卖出20杯奶茶,其中就有一杯是杨枝甘露。
烧仙草的话,在门店覆盖率上,虽不及杨枝甘露,但是销量上毫不含糊,比杨枝甘露多了至少10%
多肉葡萄的话,也常见于多个品牌,比如喜茶、古茗、沪上阿姨。论覆盖率的话,至少每5家店就会有这块产品,考虑到取名差异,实际可能更多一些。
热门品牌分析
接着我们选取一些前面出现过的热门茶饮品牌,看看他们的基本情况还有单品的销售情况。
< class="pgc-img">>茶百道
茶百道有点算得上今年的黑马了,高速扩张的同时,又保持着优秀的外卖销售数据。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在分布上现在重点是四川、浙江、湖北、重庆四个省份。
从这来看,应该还有很大的扩张空间,具体的分布情况,可以点击下方进入『窄门餐眼』小程序进行查阅。
< class="tt-applet-card" data-content='{"app_group_id":"6795794517686484995","schema":"sslocal://microapp?app_id=tte8f69e4b77dcfc34&start_page=pages%2Findex%2Findex%3Fgio_link_id%3D3oLW0k2P&scene=013005&launch_from=article_detail","orientation":0,"min_jssdk":"","app_id":"tte8f69e4b77dcfc34","summary":"点击查看茶百道、喜茶、蜜雪冰城更多数据","state":1,"icon":"https://p1.toutiaoimg.com/img/developer/app/tte8f69e4b77dcfc34/icon0fc3473~144x144.jpeg","type":1,"name":"窄门餐眼","cover_img":"","inserttype":"single","summarycount":"","errortip":"","showerrortip":"","schematip":"","showschematip":""}'>(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客户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