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海叔聊经济工作室】
“一条城中心的步行街,可以看到同一品牌两三家餐饮连锁店”
“热闹的商圈,品牌小吃店分布很密集
“去偏远地区出差、回到县城老家,发现熟悉的连锁店多起来了”
……
海妹和朋友聊天,发现大家有个普遍的感受,就是身边的连锁餐饮多了。
不查不知道,截至去年底,中国“餐饮品牌万店俱乐部”成员已增至6家,5000家店以上规模品牌门店数量稳定增长,更多企业在向万店规模进发。“万店”意味着啥?是如何实现的?
“小吃小喝”撑起连锁门店半边天
从特色小吃、中西快餐到休闲饮品、面包甜点、火锅烧烤……出门逛个街,会发现连锁餐饮门店星罗棋布。
“餐饮品牌万店俱乐部”成员有哪些?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联合美团发布的《2024年中国餐饮加盟行业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去年,肯德基和瑞幸咖啡门店数量破万,截至去年底,“餐饮万店俱乐部”共有正新鸡排、绝味鸭脖、蜜雪冰城、华莱士、肯德基、瑞幸咖啡6大成员。
除了6 家万店连锁品牌之外,更多企业在向万店规模进发。截至去年底,门店数在6000 家以上的有古茗、茶百道、沪上阿姨鲜果茶、书亦烧仙草、益禾堂、甜啦啦、塔斯汀、紫燕百味鸡、杨国福麻辣烫、张亮麻辣烫等品牌,进击万店连锁的第二梯队呼之欲出。
看主营类别——“餐饮品牌万店俱乐部”的6大品牌主要分布在小吃、快餐和饮品类别。《白皮书》显示,2023年,主要餐饮品类连锁化率位列前三的依次为饮品店、面包甜点和国际美食,分别为49%、30%、28%。可以说,“小吃小喝”撑起连锁门店半边天。
看空间分布——2023年,55%的连锁餐饮门店布局在一线和二线城市,44%的门店布局在三四五线城市。与2021年相比,三四五线城市相应提高了1.7个百分点。“随着餐饮品牌市场扩张步伐加快,会有越来越多连锁门店布局中小城市,三四五线城市为餐饮品牌提供了广阔的增长空间。”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名誉会长裴亮说。
“抢身位”,连锁化率稳步提升
去年12月15 ,肯德基在中国的第1万家门店——京杭大运河餐厅在浙江杭州正式开业。仅去年一年,肯德基中国门店净增长1200多家——这相当于平均每不到8个小时,就有一家肯德基新店在中国开出。
“品牌一直在不断加快开店的速度,净新增店数过去5年平均年增长达到22%,未来几年我们都会保持在1200家以上。”百胜中国相关负责人介绍。
餐饮万店,究竟意味着什么?
这首先要放在餐饮行业大盘中来看。
2023年,中国餐饮业总收入同比增长20.4%,达到5.29万亿元,首次突破5万亿元大关。同时,餐饮业连锁化率达到21%,比上一年提高2个百分点。“如果说20%的收入增长凸显了餐饮市场景气的回暖,21%的连锁化率则折射出行业发展质量的提高。”裴亮说。
对餐饮企业来说,万店规模,则意味着品牌影响力与竞争实力。在食品安全、运营效率、产品和服务创新、科技与数字化应用等诸多方面,连锁企业依托规模经营,比单体门店具备更多优势。目前,一批餐饮品牌正向万店目标迈进。例如,有茶饮品牌门店数量超过9000家,距离万店仅“一步之遥”;不少餐饮企业提出明确的开店目标,有的直接打出“万店计划”,不断抢占市场。
分析认为, 当前餐饮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已经来到了“抢身位”的阶段,不少餐饮企业正试图通过规模化扩张来巩固市场地位。
加码市场,品牌“各显神通”
那么,“万店”是如何实现的?换句话说,为什么能开这么多店?
一方面,中国大市场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近年来,中国餐饮行业快速发展。2006年,餐饮业收入突破1 万亿元,此后的2011年、2015 年、2018 年、2023 年分别迈上新的万亿元台阶,如今已经突破5 万亿元。随着行业发展,餐饮门店也快速落地生根,从一二线城市到县城小镇,各式餐饮店成为百姓生活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连锁品牌“各显神通”,不断赢得市场。
——有开放的合作模式。越来越多餐饮品牌选择协作面更大、资金成本压力更小、发展速度更快的加盟模式,加速了开店的步伐。
——有灵活的运营策略。旗舰店、精选店、迷你店、快闪店,同一个品牌的连锁店可能有多副面孔。丰富的店铺种类,正是品牌灵活运营策略的体现。比如一些品牌会通过独立的品牌卫星店,专做外卖生意,降低规模化扩张中经营选址的压力。
总的来看,万店是中国餐饮行业高度发展的产物,对品牌来说也意味着新的起点。“以‘万为始,希望到2026年,能让肯德基的美食和服务覆盖中国超7亿消费者,人群规模实现50%以上的增长。”百胜中国首席执行官屈翠容说,肯德基中国跑出万店规模、锚定更大目标的背后,是品牌长期加码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海妹就聊到这里,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内容,欢迎关注2024年7月25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本期编辑:白天亮、聂传清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海叔聊经济工作室】,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家好,欢迎来到瘦猴厨房。
自古以来,中国人一直强调“民以食为天”的道理。食物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也是文化、历史和传统的重要载体。在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天瘦猴跟大家盘点一下全球十大餐饮连锁品牌,看看您都吃过哪几个,都吃过的十有八九都是真吃货。
< class="pgc-img">>一:肯德基
肯德基是美国的跨国连锁餐饮品牌,是世界上最大的炸鸡连锁企业,主要出售炸鸡、汉堡、薯条、蛋挞等快餐食品。肯德基自1987年进入中国以来,直到现在已经在中国有一万多家连锁店了。相信没有几个人没吃过肯德基的吧。
< class="pgc-img">>二:麦当劳
麦当劳也是一家美国的跨国连锁餐饮品牌,创立于1955年,如今全球已经有3万多家分店了。和肯德基差不多,主要售卖汉堡、薯条、炸鸡等快餐食品。相比于肯德基,麦当劳的名气要小很多,不是什么地方都能见到。
< class="pgc-img">>三:星巴克
星巴克是全球知名的咖啡连锁店,总部坐落于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市,主要出售各种咖啡豆和各种手工咖啡。星巴克仅仅在中国就已经有五千多家门店了,相信喜欢喝咖啡的朋友一定都品尝过星巴克的咖啡。
< class="pgc-img">>四:海底捞
海底捞是我们中国四川的跨国餐饮品牌,主要以经营火锅为主。吃过海底捞的朋友都知道,海底捞是以贴心的服务和健康的食品赢得了很多吃货们的青睐。截至2022年12月31日,我们大陆地区就有1349家海底捞餐厅了,还有很多国家包括日本、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多国都有海底捞的连锁门店。同时拥有注册会员也已经超过1.16亿人了。
< class="pgc-img">>五:瑞幸咖啡
瑞幸咖啡是我们中国厦门的连锁咖啡品牌,在全国已有一万多家门店。在今年9月份的时候,瑞幸咖啡和茅台联名推出了一款“酱香拿铁”,一时掀起了一股热潮,每家门店前面都排起了长队,都为了品尝一下加了茅台的咖啡,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去品尝呢?
< class="pgc-img">>六:喜茶
喜茶是广东深圳的跨国茶饮连锁品牌,是新茶饮行业的开创者,主要出售各种奶茶和果茶。一直以来,喜茶坚持使用“真牛乳、真原茶、真水果、真蔗糖”等高品质原料,赢得了很多奶茶爱好者的青睐。
< class="pgc-img">>七:奈雪的茶
奈雪的茶也是广东深圳的茶饮品牌,在全国有一千多家门店,不过他们所有的门店都是直营店,暂时不接受加盟。奈雪的茶类产品有霸气鲜果茶、霸气芝士鲜果茶、霸气冰淇淋鲜果茶等8个系列40多个品类。
< class="pgc-img">>八:西贝莜面村
西贝莜面村是西贝餐饮集团下的品牌,主营休闲正餐和西北菜,是中国内蒙古的品牌。西贝莜面村在全国40多个城市已拥有200多家门店,员工有近两万人。看起来规模好像很大,但是说实话,我还没有见到过这家餐厅,看来是我孤陋寡闻了。
< class="pgc-img">>九:德克士
德克士也是美国的西式快餐连锁品牌,主要售卖汉堡、脆皮炸鸡等产品,和麦当劳、肯德基差不多。喜欢吃汉堡和炸鸡的朋友应该都吃过。
< class="pgc-img">>十:汉堡王
汉堡王也是美国的大型跨国连锁快餐品牌,创始于1954年的迈阿密,在全球100多个国家拥有超过20000家门店。汉堡王相比于肯德基和麦当劳,其价格要便宜很多,对于大众来说更加亲民,就连我们的小县城里也能见到他们的连锁店,而且每天的客流量都很大,很受吃货们的青睐。
以上就是全球十大餐饮连锁品牌,我只吃过肯德基、麦当劳、星巴克、海底捞、瑞幸咖啡、和汉堡王,其他几个品牌还没品尝过。你们品尝过哪些品牌呢?如果都吃过的一定是个真吃货。
源:广州日报
知名连锁餐饮品牌店汉堡里吃出生鸡肉?!
塔斯汀汉堡里吃出生鸡肉,此事目前正持续发酵中。
近日,江西一名消费者在食用塔斯汀汉堡外卖时,吃出生鸡肉,并附上生肉图片。记者调查发现,此前有多名消费者在社交平台上发帖称自己也遇到同样事件。就此事,记者采访了塔斯汀方面,截至记者发稿前,有关负责人未有回应。
现象:不是第一次被消费者爆料吃出生肉
据报道,一名江西网友于26日点塔斯汀·中国汉堡外卖,吃的时候发现鸡米花、鸡腿肉均未熟。经过协商后,商家提出赔偿1000元,但同时要求该网友删帖。
其实,塔斯汀同类事件不是第一次被爆光。
据媒体报道,7月20日,山东青岛的消费者杨先生通过外卖平台在塔斯汀·中国汉堡(香江路店)点了一人份的套餐,吃了一口却发现鸡腿的肉没熟。“我咬了一口开熏火焰鸡腿感觉口感不对,掰开一看,发现鸡腿里面的肉有生的地方,没有完全受热。”杨先生顿时感到恶心并呕吐。
杨先生找到商家,要求根据相关法规按1000元进行赔偿,但并未如愿,后来外卖平台给退了单并赔了50元。
另外,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在网络社交平台上搜索发现,此前已有多位消费者发帖称在塔斯汀的产品中吃出生肉。
一位广西网友称,8月27日,自己在吃奥尔良烤翅时发现是生肉,跟商家沟通后,商家称没有烤熟,提出退鸡翅的钱。
9月20日,一名江苏的网友称,自己点了塔斯汀的脆肉多多,吃到一半发现没熟,两人后半夜都开始拉肚子,和商家协商后,商家退了9元钱。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塔斯汀的投诉多达1867条,其中大部分投诉反映汉堡中的肉不熟,另外还有出餐速度慢以及服务员态度不佳等投诉。
多名网友称在塔斯汀吃到生肉。
那么,广州的塔斯汀门店情况如何呢?
今天,记者走访广州塔斯汀丽影广场店,午餐时段门店人流量尚可,店内食客不少。店员表示,今天店中人流尚属正常,周一本来人流量就不算多。
“‘生鸡肉’事件对品牌或许有一些影响,但可能还要看个人态度。”店内顾客刘先生表示,他也不经常吃,偶尔吃一两次。
“虽然还未碰到生鸡肉,但是想想觉得蛮恶心的,下次也不会帮衬了,尤其不能买给小孩吃,要是一不小心吃到生肉可怎么办。”另一位在客村附近工作的市民徐女士告诉记者。
资料图,塔斯汀汉堡广州某门店。图/广州日报
探因:标准化流程落实不到位
餐饮连锁品牌塔斯汀,为什么连连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呢?
一位曾就职于广州一家著名汉堡店的资深厨师告诉记者,通常来说,用80度的温度高温烹煮半小时以上,肉一定会熟,如果出现不熟,极大可能就是烹饪温度以及时间不够,或者解冻不充分。
食品行业协会秘书长曾秋文则说,连锁店的汉堡类产品,肉大多数是预制好的,到店之后应该按照标准化的熟制流程进行制作。每一块肉,有多厚,在什么温度下加热多长时间,都是经过设定的。汉堡的肉煮不熟,主要是员工没有按照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导致的。“就像我们平时的便利店,有一台功能比较多的微波炉,加热那些预制食品,不同的预制食品都是设定好不同的时间。”
资料图,塔斯汀汉堡广州某门店。图/广州日报
据塔斯汀官网数据,塔斯汀品牌是一个主营中国汉堡的餐饮连锁品牌。2012年品牌首店落户南昌,2015年因走互联网营销路线而业绩火爆,2019年开创中式汉堡品类,2021年做手擀堡胚。
据官网信息,塔斯汀主要走加盟模式,一家塔斯汀门店标准面积65平方米,其加盟费为3.88万,装修费与设备费相对贵一些,各需15万元人民币,开一家门店合计要投入45.23万。
截至2023年10月,塔斯汀全国签约门店数超4000家,据公开数据,2020年,其门店规模为500余家,也即三年净增3000多家门店。
快速扩张的背后,离不开其高性价比,主打“炸鸡汉堡”的塔斯汀,价格在20元上下,填补了炸鸡汉堡的价格中间带。塔斯汀以加盟模式迅速拓展,然而,高速发展的背后,埋下的是运营管理的“雷”,过于庞大的人员,如何将标准化落实到底,如何将监督贯彻到底,是连锁品牌的一大难关。
记者在走访中见到,塔斯汀门店设有明档,消费者可以通过透明玻璃窗看到里头工作人员的操作,但是,尽管如此,依然未能杜绝食品安全问题的频频发生。食品安全是餐饮企业的生命线,如何通过更为严格的管理,从而保证食品的安全,是每一个餐饮企业都不可绕过的核心问题。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曾繁莹 见习记者 吕惠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曾繁莹 见习记者 吕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