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来,“精致餐饮”成为上海美食代名词,新业态持续激活上海舌尖新“食”尚。7月30日晚,海派精致美食节启动仪式在静安区苏河湾万象天地举办,市委常委、副市长华源,市政府副秘书长刘平,区委书记于勇,区委副书记、区长翟磊,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一级巡视员张国华,以及市商务委、静安区、杨浦区、金山区人民政府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出席。
启动仪式上,静安区、杨浦区、金山区等区发布了本区餐饮业扶持政策与活动,将通过政策赋能、活动赋值,促进餐饮企业提质升级。各平台企业联动超百家榜单餐厅、千余家餐饮商家,面向上海消费者上线万余种多元化优惠套餐。
此外,启动仪式现场不仅推出了平台优享与金融优享两大礼包,还开设乐享美食团购市集,云庐·潮涌阁、豫园、杏花楼、呷哺呷哺、蛙喔、徐记海鲜等品牌推出优惠套餐,用升腾烟火气激发上海餐饮经济活力。
静安推出9条支持举措2大活动
促进餐饮企业提质升级
启动仪式上,静安区从3大方面推出9条餐饮行业支持举措,并组织“静安餐厅周”“白领午餐美食榜”2大活动,发力需求端,促进餐饮消费。对新增高能级餐饮首店、限额以上餐饮企业、消费增长突出的餐饮企业、获得“上海品牌”认证的餐饮企业、白领午餐新改建网点,给予不超过50万元的资金支持。
据悉,“静安餐厅周”活动将从今年8月起持续至12月底,集合黑珍珠、米其林等各类静安精致美食餐厅,推出优惠套餐、消费满减等活动,首批推出30家餐厅,全年将有200家餐厅参加餐厅周活动。
“白领午餐美食榜”涵盖32家静安优质白领午餐企业,为工作在静安的白领提供经济实惠、品类丰富、美味可口的工作午餐。
全市6大专题活动
掀起下半年餐饮消费热潮
海派精致美食节将从7月持续至12月,结合节庆热点,通过线上线下联动,举办6大标杆活动。
“奥运美食月”
推出专项餐饮消费券,紧跟奥运会与节庆热点,开启苏州河与黄浦江扬帆起航、巡游演绎、美食消费等活动,并同步推出奥运“大赛吃货应援团”等线上线下活动。
“上海之夏 美食奇妙夜”
集合“深夜食堂”上千家餐饮商户,推出上万份包含人气菜品的“美食奇妙夜”套餐,推出夜间专属消费抵用券、折扣券。
“必吃榜推介荟”
将组织平台上必吃榜正餐企业通过新品试吃、套餐推荐等,结合现场扫码领取抵用券、购买折扣券等方式扩大到店消费。
“楼宇园区美食季”
将推出品牌卫星店“万店返佣计划”,设计推出白领午餐补贴、专享折扣券、专享套餐、白领一人份餐等各类优惠举措。
“‘会展+’上海经典美食季”
围绕下半年全市重要展会,支持重点平台联动本地知名品牌正餐企业,推出专属商务宴请套餐。
“进博美食月”
聚焦进口博览会期间参展、观展人群,支持进博会参展国家的特色餐饮企业推出国别美食畅享周等活动。
各餐饮企业表示,下半年将为上海消费者们提供高品质的餐饮体验,希望通过本次美食节让更多消费者体验到世界级的美食盛宴。
发布上海正餐消费活力指数
寻味魔都美食地图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上海消费者的味蕾偏好悄然转型,精致、健康等饮食理念蔚然成风。
启动仪式上,美团发布了《上海正餐消费活力指数》,数据显示,本帮菜、浙菜等菜系在上海表现亮眼,订单量年同比增长分别是43.8%和51%,风情、现制和温馨等元素成为消费者对上海餐饮的新印象。
此外,美团&大众点评还发布了“寻味魔都美食地图”,地图包含特色老牌小吃、五湖风味、海外小吃等海量美食路线,通过线上优惠与线下活动联动,助力打造更符合当下年轻人追求潮流趣味玩乐的消费趋势。
海量餐饮补贴来袭
各大线上平台与合作商户还将联合推出优惠团购套餐,为上海食客提供更多福利与便利,以及丰富的体验和更深入的城市探索机会,打造上海城市美食名片。
如,美团必吃榜不仅将上线2700多种“好吃不贵体验价”必吃套餐,叠加各类优惠后最低可至2.5折,还将联合商家推出超4000种优惠套餐。同时,美团还积极开拓餐饮新玩法,将与上海5万余个商家联动,为广大消费者发放大额折扣补贴,预计到年底将累计发放12亿专项“神券”补贴,消费者凭借“每日神券”即可“狂欢一夏”,尽情享受饕餮盛宴。
饿了么将携手沪上知名品牌餐饮企业推出10亿元正餐消费券,并在苏州河、黄浦江上包船巡游,以“上海母亲河”致敬“巴黎塞纳河”,以上海餐饮美食为中国队加油。参与上述活动的餐饮品牌,不仅包括大富贵、松鹤楼等备受本地市民欢迎的老字号,还包括丰收日、蓝蛙等中西正餐品牌。
本次海派精致美食节通过市区联动,围绕餐饮促消费,聚焦有影响力的餐饮品牌企业,以平台活动整合各方资源,重点突出线上线下联动、突出多元赋能、突出联动引流,推出系列餐饮促消费活动,倾力打造放大城市“烟火气”和活力的主题营销活动,助力上海餐饮业高质量发展。活动由上海市商务委员会、静安区人民政府主办,上海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美团、饿了么等单位承办,中国银联、光大银行上海分行、上海苏河湾万象天地等单位支持。
来源:上海静安
日,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商务局正式对外发布《广州市黄埔区 广州开发区 广州高新区促进餐饮行业高质量发展办法》(下称“餐饮8条”)。“餐饮8条”包含扶持发展壮大、提升品牌能力、建设特色园区、鼓励智能升级四条核心条款,是目前全国综合扶持力度最大的区级政府餐饮企业政策,在同领域内餐饮扶持政策上创新力度更大。
黄埔区紧抓广州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机遇,推动餐饮行业高质量发展。图为至泰商业广场。李剑锋 摄
今年上半年,黄埔区餐饮业同比增长达到44.9%。“餐饮8条”借势出招,鼓励餐饮企业拓渠道、塑品牌,壮大发展力量,全方位提振信心,引领跨越式发展。该政策明确,若餐饮企业能达到四条核心条款兑现要求,最高可获得600万元扶持资金。
鼓励品牌化,提升餐饮企业综合竞争软实力
品牌是餐饮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法宝”。“餐饮8条”鼓励餐饮企业走品牌化路线,以优质产品拓市场,以优秀品牌赢空间,提升综合竞争软实力。政策明确,对获得中国饭店协会或中国烹饪协会认定的“中国餐饮百强企业”“中国团餐百强企业”,一次性给予20万元补贴。
推动集聚化,高标准打造餐饮产业集聚区
“餐饮8条”鼓励餐饮企业联合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抱团取暖,建设特色产业园,实现集聚发展,有效应对风险挑战,提升发展凝聚力。对产业园运营主体和入驻企业给予相应补贴,经认定,政策有效期内,给予园区运营单位每年最高50万元补贴,入驻企业每年最高补贴60万元租金,进一步强化园区对集聚优质餐饮企业、完善产业链上下游、补足企业服务的关键作用。
拥抱数字化,构建餐饮行业规模增长新引擎
“餐饮8条”在扶持餐饮企业做大做强同时,大力支持餐饮企业加快与数字化拥抱融合,支持餐饮企业建设智能中央厨房,应用并升级智能化生产线、智能烹饪设备等,着力提升餐饮企业智能化水平和服务能力,打造餐饮行业规模增长新引擎。政策明确,对投资500万元以上(含500万元)建设智能中央厨房,应用智能化生产线、智能烹饪设备等餐饮企业,单个企业最高可获得补贴100万元。
发力生态化,打造数字餐饮创新发展高地
黄埔区正积极谋划餐饮行业新策略,围绕“粤港澳大湾区泛餐饮智慧供应链示范产业园”“供应链数智化一站式服务平台”、双创项目孵化平台、粤港澳大湾区数字餐饮示范基地“四大梁柱”,着力构建集产业园载体、线上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绿色智能餐饮软硬件研发系统和团队、创新创业孵化体系、团餐龙头企业和潜力企业于一体的完善的数字餐饮生态系统。
下一步,黄埔区将乘势抓住广州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重大机遇,大力促进餐饮行业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拥抱融合,抢先进入餐饮行业新赛道,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
【南方+记者】吴雨伦
【通讯员】徐杨
【作者】 吴雨伦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广网北京2月2日消息(记者夏青)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络绎不绝的客流、不断刷新的叫号提示,春节之后,全国各地餐厅依然人气爆棚。
贵阳市民闵先生:今天是我们开工的第一天,开工第一天我们就举行了一场小小的聚会,可以堂食了,大家更和谐,来年看到很好的希望。
广州市民冯女士:今天是我们公司的一个新年聚餐,开工大吉,觉得这边的粤菜是很正宗的。
节后开工,各行各业喜迎新的一年,餐饮商家们也在这波浪潮中感受到了旺盛的消费热情和市场活力。一家火锅店的负责人说:“我们是大年初一开始营业的,大年初一我们这边就开始排队了,比去年同期可能增长了20%—30%左右。看得到是越来越好的,希望在这个环境下我们能够节节高。”
为助力餐饮业复苏,全国多地发放餐饮专项消费券,开展形式多样、创意新颖的营销活动,吸引了大批市民和游客。例如,深圳市政府持续出台餐饮扶持大礼包政策,助力餐饮市场回暖,分期发放了1亿元春节消费券,刺激拉动消费。此前,杭州也发放了总额为2000万元的“红红火火过大年”杭州餐饮专项消费券;北京朝阳区则分四轮发放总计1000万元的餐饮消费券。
商务部消费促进司一级巡视员耿洪洲表示,随着疫情防控措施持续优化、助企纾困和促消费政策不断落地,春节假期生活服务消费复苏明显。其中,餐饮消费表现抢眼。耿洪洲说:“有关平台数据显示,春节假期餐饮堂食消费同比增长15.4%,店均消费增长了10.8%。另外年夜饭的消费好于预期,北京市餐饮协会的数据显示,多家品牌餐饮企业包间预订火爆,门店包间翻台率达到200%。同时旅游的升温带动了异地餐饮消费大幅增长。比如四川异地消费者占比约1/3,日均消费额同比增长43%,对餐饮消费的贡献达到了47.6%。”
记者发现,在餐饮堂食消费加快恢复的同时,预制菜、外卖市场也保持了旺盛势头,线下线上“相辅相成”。数据显示,春节期间有26.7%的餐饮企业预制菜销售比去年同期攀升,有的老字号预制菜销售同比上涨了50%。某外卖平台的数据显示,北京、西安、广州、重庆、上海位居今年春节期间外卖销量前五位,热门旅游城市西安的春节菜品销量同比增长了62.84%,重庆增长了219.78%。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所长董超介绍:“2023年春节消费为全年恢复和扩大消费开了一个好头。预计全年传统消费会回稳向好,一些新型消费和中高端消费的潜力加速释放。”
为了让大众消费信心更快地回归,商务部把2023年全年定位为“消费提振年”。2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司长徐兴锋表示,在餐饮业方面,会出台针对性扶持政策,推动餐饮消费恢复发展。
中国社科院服务经济与餐饮产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赵京桥分析,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会继续拉动餐饮消费品质化发展,品牌餐饮、连锁餐饮会进一步提升市场影响力。而宅经济、懒人经济也会继续推动外卖和预制菜消费的发展。要提振餐饮消费,推动餐饮产业恢复发展还需要长期的产业政策规划。“除了在供给端延续短期扶持政策和在消费端发放消费券等措施外,应该出台长期性的产业规划和产业政策,推动餐饮业高质量发展。这样通过进一步稳定市场长期预期,进一步提振市场主体信心。”赵京桥说。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