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丨张鑫
新消费导读
伴随着消费升级,年轻的85后、90后作为茶饮市场的主力消费人群,他们追求健康、有个性的生活方式,对于产品品质以及消费体验有更高的要求,传统奶茶已经无法满足年轻消费者的需求。
这时,一批新式茶饮品牌崛起。在原料选取上,采用优质茶叶、新鲜水果,辅之以不同的萃取方式,代替原有的碎末、茶渣、水果罐头;选择新鲜的牛奶、进口的奶油、天然的动物奶油代替奶精。在消费体验上,单店面积普遍在80平米以上,取代了传统奶茶15平米左右街边档口店的形式。
新式茶饮已经成长为消费领域的新风口,这个价值500亿的新街头市场正在吸引各路资本纷纷入局,希望在热火烹油的新消费领域寻找中国茶饮行业的“星巴克”。今天,我们来盘点一下市场上最具投资价值的新式茶饮品牌:
01.喜茶
2012年,聂云宸在广东江门开了喜茶第一家店,6年时间,喜茶在全国13家城市开了90家店,目前全部门店均为直营,不做加盟。
< class="pgc-img">>4月,喜茶获得龙珠资本4亿B轮融资,本轮融资一方面将用于持续提升品牌势能和品牌认知,持续做出更好的产品和设计;另一方面则希望继续提高大众消费喜茶的便利性,最终实现茶的年轻化及国际化。
不断创新的“产品派”
喜茶属于茶饮行业中的“产品派”,一直在推出新品。据了解,平均几百种新研发的产品中最终面世的仅有十几种,而且这些新品到店后还要经过消费者的检验,销量较低的品类就会被砍掉。
< class="pgc-img">>供应链建立核心壁垒
喜茶从很早就开始打造供应链,不仅与原产地茶园深度合作,而且有自己的茶园。为了保证产品的品质,喜茶和上游茶园签订独家协议,出资改良土壤、改进种植和制茶工艺。
此外,喜茶开创了“反向定制供应链”模式,从消费者需求出发,向上游供应链进行“反向”定制,改进烘焙工艺、拼配方式,生产出符合自己需求的原材料。
2017年4月,喜茶供应链进入数字化经营时代,上线ERP系统。实现物流中心采购、库存、配送管理标准作业流程,通过高效的补货管理、准确把握门店需求,减少库存积压,合理采购及生产。
主题店+跨界营销,提升品牌势能
1、喜茶门店分为标准店、LAB店、黑金店、粉色店、DP店等不同形态,标准店面积在100平米以上,其中广州旗舰店达到了2000多平米。通过主题店的形式,给消费者持续不断的新鲜感。
< class="pgc-img">>2、据统计,喜茶去年一共进行了13次跨界营销,合作品牌包括OCT-LOFT国际爵士音乐节、W酒店、深圳航空以及贝玲妃等。
< class="pgc-img">>这些品牌都有些共性,首先品牌形象要年轻、时尚、高端,同时,这些品牌的目标受众和喜茶的目标受众有一定的重合。这其实也是喜茶在借助这些品牌强化自己的品牌形象,同时吸引这些品牌目标受众的一种手段。
02.奈雪的茶
奈雪的茶来自深圳,由彭心、赵林夫妇创建。今年3月,奈雪的茶宣布获得由天图资本领投的数亿元A+轮融资,估值达到60亿元,成为新茶饮行业首个“独角兽”。据了解,本轮融资将用于团队建设、中央工厂建设、上游等供应链建设、IT系统搭建以及门店拓展。
< class="pgc-img">>主打“茶+软欧包”双品类模式
奈雪的茶开创了“茶+软欧包”双品类模式,在茶饮之外增加了新的利润点,也被不少茶饮品牌模仿、学习。
< class="pgc-img">>奈雪一直在扩充软欧宝这条产品线,今年还推出了结合中国传统菜品的软欧包,比如已经推出梅菜扣肉馅料软欧包。未来会开发更多款式。
大店模式+千店千面
奈雪的茶采用大店模式,只开 200 平米以上的大店,因为大店本身就有较高的品牌势能。而且每家店都由不同设计师设计,保留 40% 的相似点,剩下的风格都不同,结合生活美学场景,给消费者持续新鲜的空间体验。据了解营业状况良好的门店月流水在百万以上。
< class="pgc-img">>去年,奈雪由广东向全国拓展,目前已经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武汉、重庆等全国 13 个城市设有门店。目前,奈雪的茶在深圳有 40 家门店,全国有 50 家门店,截止2018年底,“奈雪”全国门店数量预计达到100家。
03.煮葉
煮葉的创始人为前星巴克高管,2016年,刘芳怀抱着做一个中国茶饮行业星巴克的想法,在西安开了第一家店,目前已经扩展到5家,其余4家在北京。
< class="pgc-img">>标准化的“中国茶”
目前,煮叶有三条产品线,分别为原叶茶、现制调味茶和风味煮。
为了打造出符合大众口味、标准化的茶饮品。煮葉借鉴星巴克,打造了标准化采购体系:采购、制茶、评级、定价均有标准流程,并把制作和服务写进饮品手册,使每位员工制作的茶都有相同口味。
< class="pgc-img">>设计空间融入东方美学元素
煮葉希望提供给消费者一个舒适的场所,保留饮茶的“仪式感”,打造类似于星巴克的“城市第三空间”,因此在空间设计以及茶具上投入非常大。在硬件设计方面,由日本著名设计师原研哉先生负责,由于认同创始人刘芳的经营理念,他主动包揽了室内、LOGO以及茶具的设计。
< class="pgc-img">>煮葉以茶饮、茶餐为主,同时也将茶叶、茶具等作为周边产品售卖。据悉,煮葉单店平均月收入在40万元,其中周边卖品占营业总收入的10-15%。
< class="pgc-img">>今年4月,煮葉完成达晨创投数千万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将用于开拓新店,预计未来3-5年开出100家门店。此外,煮葉计划在下半年启动新一轮融资。
04.乐乐茶
上个月,主营“软欧包+鲜果乳酪茶”的新晋“网红”乐乐茶对外公布了一组数据:品牌创办16个月,客户总数超过200万人,目前日均订单超过1万单。截止2018年3月,共有线下店铺11个,分布在上海、北京和广州,每个月能够增加3-5个新店铺。
< class="pgc-img">>“鲜果乳酪茶+软欧包”模式,1+1>2
乐乐茶采取的是双产品的模式,打造“双爆款”,不仅提升客单价,而且降低了单一品类经营的。据悉,冬季软欧包占比约70%,夏季茶饮占比60%。
< class="pgc-img">>目前共有软欧包20个SKU,乳酪鲜果茶24个SKU。在产品创新方面,更新的节奏是坚持每个月出一两个新品,每季出一两个爆款,每年出一两个网红款,每月末尾淘汰。
坚持自营,拓展更多商业模式
据了解,乐乐茶2018年计划扩张开业门店达到40家,布局上海、北京、广州、南京等城市,并且全部直营。
此外,将围绕生活方式拓展更多消费场景:
拓展相关的衍生品,如蛋糕、抹茶等;
扩充门店形态,在现有门店形态的基础上,拓展更丰富的主题门店形态,除了已经开业的粉色草莓主题店、脏店、集合店等,今年还将在上海开业鲜花主题店以及茶饮工厂店,覆盖不同的消费场景,提升品牌调性,增加客户黏性。
< class="pgc-img">>05.有茶
有茶成立于2014年,创始人是吴磊、吴俊霖两兄弟。有茶第一家店仅有38平米,4个月时间做到80多万营业额,曾创下单店日销2000+杯的记录。
< class="pgc-img">>在产品上,有茶主打现切水果茶,并且创造性的选用了1000cc的杯型,给消费者视觉上的强烈刺激。据了解,有茶销量最好的是红、绿、青、乌龙四款茶底的水果茶,占到饮品销售额的近80%。
< class="pgc-img">>在茶饮之外,有茶提供牛角包烘焙产品,销量占到营业额的15%左右。
< class="pgc-img">>针对水果在采购、运输以及存储等多个环节上普遍存在痛点,有茶的做法是将水果种类集约化,将产品的丰富性放在了茶基底上。据了解,有茶已经开始向上游供应端发力。
目前,有茶在深圳有15家店。吴磊表示,有茶将加快布局步伐,下半年在华南密集开店,明年进军全国市场。
06.古茗
古茗最初诞生于浙江台州的一个小镇上,创始人王云安,用7年的时间里在全国开了1200家店,年入12亿,在手持饮料供应链的采购量仅次于星巴克。
< class="pgc-img">>古茗的发展路线是典型的“农村包围城市”,先布局了台州各大乡镇,再进入台州市区,并以台州为中心辐射浙江南部、江西东部、福建北部多个城市。古茗坚持深耕三四线市场的战略,目前80%的店都开在以台州为中心的300公里半径的范围内。
< class="pgc-img">>在产品上,王云安把古茗比作“优衣库”,认为没有必要追逐潮流和品类,砍掉了咖啡、沙冰、布丁以及部分需要用到不常用水果的鲜果茶,只保留了主流款、经典款。王云安认为,在三四线城市,只要把经典款卖好,市场空间同样很大。
07.茶颜悦色
茶颜悦色是长沙最受欢迎的新式茶饮品牌之一,一直以来深耕区域市场,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 class="pgc-img">>中式风格,古韵盎然
茶颜悦色强调“中茶西做”,重视传统茶文化,有浓厚的中式风格。Logo是一个红底的古装女孩,产品名称也取自中国古典诗词,例如“浣纱绿”、“红颜”“豆蔻”等,店里的装修风格,杯子的包装设计,都带着水墨古典的韵味。
< class="pgc-img">>开辟文创产品线,打造品牌IP
茶颜悦色自主设计文创产品,包括茶和茶具,以及丝巾、伞、陶瓷等。除了在茶饮店,还在单独的零售品牌店”知乎,茶也“销售,文创产品占整体销售额的 10%。
文创产品不仅带动了销售额,而且增加了品牌的厚度。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茶颜悦色耕耘长沙市场4年,目前已直营门店56家,在长沙市场已经没有大规模拓店的空间,下一步极有可能进行全国布局。
08.Teasoon
2017 年 12 月, teasoon 获得由源星资本领投,东方富海跟投的新一轮融资,融资金额800 万元,整体估值近亿元人民币。
< class="pgc-img">>teasoon 的目标客群是 25-40 岁的商务人士。选址上,都在商务地段的购物中心,周围较多高端写字楼;空间上,单店面积在 100 平米左右,空间设计主打黑金、原木元素,给人高端轻奢的印象;产品上,强调”原茶“概念,定价在 25-35 之间。
< class="pgc-img">>另外,teasoon 还进入了预包装茶饮市场,推出了两款功能饮料,取名“黑白罐”,以黑白两色对应能量补给和解压舒缓两种生活场景,定价10元以内,率先投放至办公室无人货架、智能售货机、无人便利店等新零售渠道。
< class="pgc-img">>目前,teasoon 在上海已开设 6 家门店,2018年将继续深耕上海市场,预计开设10~14家新门店,同时在北京,深圳开设1~2家体验门店。
< class="pgc-img">>09.肆伍客
来自南京的奶茶品牌肆伍客获得近千万元 Pre-A 轮融资,由九宜城领投。在本
轮融资后,九宜城将助力肆伍客重点发展高端茶饮产品研发及市场推广,迅速布局全国市场。
< class="pgc-img">>肆伍客将城市新白领作为目标客群,在品牌定位上聚焦白领市场真正将“时尚、空间、体验、美食、视觉”融为一体,以餐饮体验为主,融入设计和生活美学。产品定价在 15-28 元之间,平均客单价在24元左右。
< class="pgc-img">>供应链上,一方面公司与当地供应商合作,由供应商为肆伍客提供仓储、配送、账期等服务;另一方面,对于核心的原材料,在产地、加工方式、选品等环节都由肆伍客专门定制,并签独家协议。
10.茶煮
2016年,看好消费升级的趋势,骆凡在北京创办了名为“茶煮”的新式茶饮店。茶煮定位中高端,原料采用新鲜纯牛奶和原叶茶,主打手煮、天然、无添加的特色,符合消费升级的趋势,深受都市年轻白领的喜爱。
< class="pgc-img">>在销售渠道方面,目前茶煮在北京有两家体验门店,而且在京津冀周边地区建立了瓶装产品销售渠道,支持产品全国配送;同时在线上建立了微信自有商城、小程序等销售渠道,以及专享客户的积分、会员和传播体系。
今年3月,“茶煮”完成千万元级 Pre-A 轮融资,由龙品锡资本战略投资。据悉,在本轮融资后,茶煮将重点发展高端玻璃瓶装奶茶产品研发、市场推广,并且拓展城市经销商渠道、布局二、三线城市。
希望本文对你有用,还想看什么可在评论区留言。
@所有人:
1、想要入学习群的餐饮人加微信sny18219553026
2、所有通过餐饮公会报名参加过课程培训有小礼物或返现红包,请加微信sny18219553026或扫下方二维码来认领!!!(报名截图发来即可)
>< class="pgc-img">>来越多的茶饮品牌,盯上了蜜雪冰城所在的10元以下价格带。
本文由红餐网(ID:hongcan18)原创首发,作者:李金枝;编辑:景雪。
奶茶进入10元时代!
5月初开始,书亦烧仙草推出多款新品,售价大都在10元以下,其中金桔柠檬水折后4.9元一杯,葡萄系列新品折后9.9元/杯。
古茗在广东地区推出为期三个月的柠檬水折扣活动,一杯柠檬水的价格直接从10元降至4元。
刚刚上市的茶百道,酸奶紫米露折扣后仅需2.9元一杯,青梅绿茶叠加平台券后仅需6.9元/杯。
以“平价”著称的蜜雪冰城也在进一步降价,原价4元/杯的柠檬水,在叠加3元团购平台券后,仅需0.68元/杯;原价7元的满杯百香果,叠加限时补贴后仅需0.44元一杯。
再往前,喜茶也曾推出限时活动,10余款产品可使用买一送一券,其中原价8元的“纯绿茶妍后”用券后只需4元一杯,性价比堪比蜜雪冰城。
沪上阿姨干脆推了一个子品牌“茶瀑布”,2元的冰淇淋,4元的冰鲜柠檬水,门店单杯饮品的价格多数都在4-8元之间,直接对标蜜雪冰城。
把价格直接打到10元内,成了新茶饮品牌的集体动作,新一轮价格战已经打响!
< class="pgc-img">>降到10元以下,
多个品牌价格直逼蜜雪冰城
事实上,新茶饮降价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毕竟喜茶都已经从2020年的客单价35+,到2022年初“喜茶告别30元”,再到如今的十几元、几元一杯。
书亦烧仙草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表示,未来的定位是要走质价比路线,未来可能还会推出6元、7元甚至更低价格的产品。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红餐网摄
当下,新茶饮品牌都在争夺市场,低价是品牌能想到的最直接、最省力的竞争手段。
越来越多品牌直逼蜜雪冰城所在的10元以下价格带,正是看见了低价策略行之有效。
6月1日,蜜雪冰城官方发文称,其柠檬水一年卖出超过10亿杯。而根据蜜雪冰城的招股书,售价2元的冰淇淋和4元的柠檬水,这两款产品在2023年前三季度国内分别售出4.42亿支、9.13亿杯。
毋庸置疑,低价策略确实能在短期内吸引一批消费者,提高品牌曝光和人气。
但打低价牌也是需要实力支撑的。对于新茶饮品牌而言,原材料种类繁多,有奶、茶、各种鲜果和小料等。要在保证品质的情况下实现低价,对供应链有极大的挑战。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更重要的是,降价会压缩利润空间,对品牌的长期持续经营产生一定冲击。
类比咖啡赛道来看,瑞幸的最新财报显示,2024年一季度营收62.8亿元,同比增长41.5%,净亏损8320万元,去年同期的净利润却是5.64亿元。也就是说,降价对其利润影响颇大,增收最后却不增利。
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如果消费者养成低价才购买的习惯,未来最终苦的恐怕还是品牌方。企业的本质还是要赚钱、盈利,赔本赚吆喝终不长久。
< class="pgc-img">>开店赶不上关店速度,加盟商快不够用了
新茶饮的竞争不止在价格的火拼,还在规模的扩张上。
今年以来,诸多新茶饮品牌都在加快跑马圈地,像茶百道、沪上阿姨、古茗等瞄着“万店目标”前进。
但拉长时间维度,从数据来看,新茶饮开店速度已经慢下来了。
红餐大数据显示,近3个月,新开门店数排名前十的新茶饮品牌,有一半品牌的新开门店数环比都在下降,包括蜜雪冰城、茶百道等。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红餐大数据小程序
壹览商业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其长期跟踪的26家新茶饮品牌开店速度放缓,甚至有品牌新开门店数环比将近腰斩。
4-5月,虽然多个品牌开店数量较前3个月有所增长,但现存门店数却环比下降。据壹览商业统计,3月,26家新茶饮品牌现存门店数量为11.49万家,4月却仅有11.08万家,5月有小幅上升,达到11.48万家。但同比3月,门店数量净新增数仍然为负。
也就是说,不少新茶饮品牌,今年的开店速度比不上闭店速度。
新茶饮扩张遭遇瓶颈背后,市场竞争激烈是主要因素。
2023年是新茶饮狂飙突进的一年。喜茶、霸王茶姬、蜜雪冰城、茶百道、古茗……众多品牌纷纷发力加盟,快速扩张门店。
品牌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喜茶新开2300+门店,霸王茶姬新开店2000+,蜜雪冰城则新开出6000+门店。
根据壹览商业统计,喜茶、奈雪、霸王茶姬、乐乐茶、茶百道等20家连锁茶饮品牌的门店数从2022年底的7.8万家扩张到了2023年的10.4万家门店,增速达32.5%。蛋糕就这么大,入局者激增,进一步导致市场竞争加剧。
而对于餐饮门店来说,当一个区域内的门店达到一定密度,必然会导致分流,影响单店收益。再加之,门店租金、人力、原材料等成本居高不下,部分品牌就不得不选择关店止损。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品牌扩张遭遇瓶颈的同时,今年以来,新茶饮的加盟门槛也在不断放低。
年初,喜茶推出合伙人2024年最新优惠政策,承诺一季度新签约伙伴合作费全免,上半年签约并开业的合伙人,每开满3家门店获得6.6万元装修补贴等。
茶百道紧随其后,开始实施签约减免、点位减免、物料返点等优惠措施。奈雪的茶也宣布将开门店门槛从98万降到58万元起。
还有书亦烧仙草推出0品牌费、0合作费、0服务费的加盟新政;古茗官宣首年0加盟费的政策;乐乐茶宣布35万可“兜底”开设一家不超过50平米的门店……
降低加盟门槛,于品牌而言,看起来也无伤大体。毕竟,相比做茶饮生意,品牌方已越来越倾向于做加盟商的供应链生意了。
由各品牌招股书可知,蜜雪冰城、茶百道、古茗、沪上阿姨等头部品牌90%以上的门店为加盟店,收入主要来自加盟销售食材和设备。
蜜雪冰城最新招股书数据显示,其加盟费和相关服务费仅占总收入的2%,90%以上收入来自向加盟商销售食材、包装材料。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红餐网摄
但,眼下品牌集体降低加盟门槛,极速狂奔后,新茶饮加盟商可能要不够用了。
多年加盟奶茶店生意的李业伟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称,他觉察到市场上的变化,越来越多人进入,新店选址已经没有地方可做了。面对这样的境遇,他也萌生退意,不愿再为品牌方“打工”。
而且,有资格加盟的投资者是有限的,投资者兜里的钱也是有限的。众多新茶饮品牌在加盟资质中大都要求,同一个加盟商不得加盟其他竞品品牌。
潜在的意向加盟商池子没有变大,岸上垂钓的新茶饮品牌却越来越多了。可以预见,新茶饮对加盟商的抢夺未来还会愈演愈烈。
< class="pgc-img">>下沉和出海并行
为了寻找增量,新茶饮品牌还纷纷将目光投向了“下沉”与“出海”。
灼识咨询报告显示,三线及以下城市的现制茶饮店门店密度仅为每百万人247家店,远低于一线城市的每百万人460家店。从2017年到2022年,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市场复合年增长率达到了30.2%,在所有城市中增速最快。预计到2028年,三线及以下城市将占中国现制茶饮店市场总体规模的51.5%。
这些数据表明,新茶饮品牌在低线城市还有不小的增长空间。眼下,不少品牌正瞄准下沉市场。
比如喜茶,2022年底开放加盟前,喜茶的布局聚焦在一线、新一线城市。近一年,喜茶相继入驻安徽、四川、山东、江西、河南等多地三四线城市。红餐大数据显示,如今喜茶已有约4成门店开在三线及以下城市。
3月初,下调加盟门槛的乐乐茶表示,今年将加密江浙沪以及东三省地区门店,重点下沉至县域。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红餐网摄
与此同时,今年上半年,不少新茶饮品牌也在加大海外市场投入:
? 1月26日,茶百道海外首店在韩国首尔江南区开业。随后,茶百道又官宣了韩国二店、三店。
? 1月31日,7分甜宣布品牌海外首店落地加拿大温哥华。
? 2月24日,沪上阿姨首家门店在马来西亚开业,这是其迈出海外的第一步。
? 3月8日,霸王茶姬全球首家“Drive-Thru”门店在马来西亚开业。
? 3月15日,喜茶韩国首尔狎鸥亭店正式开业,这是喜茶在韩国的首家店铺。
? 3月27日,奈雪的茶称,将持续加大境外市场拓展力度。目前,奈雪的茶在新加坡、英国、美国等国家的首店正在筹备中。
? 3月底,甜啦啦宣布,在印尼新增6家加盟店,当地加盟门店已达13家。
发力海外市场,各个新茶饮品牌的布局打法也十分相似,比如优先选择地标建筑、高端商场开店。
像奈雪的茶泰国首家门店就位于曼谷Emsphere商场,这是当地有名的高端商场;茶百道、沪上阿姨、霸王茶姬等品牌也都有选择在高人流的购物中心开店,以建立品牌势能并提升品牌影响力。
< class="pgc-img">>△奈雪的茶泰国店,图片来源:奈雪的茶
再比如,众新茶饮品牌出海时,往往会选择东南亚地区作为第一站。诸如喜茶、蜜雪冰城、霸王茶姬等品牌,均是在东南亚开启其海外征途,进而向欧美、日本、澳大利亚等更广阔的海外市场延伸。
东南亚全年炎热,冷饮市场需求旺盛,四季无淡季。当地居民对甜品的偏爱,也让奶茶、果茶等饮品在当地极受欢迎。
据Momentum Works数据,东南亚拥有6.76亿人口,新茶饮市场的年消费额高达36.6亿美元,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消费能力。
对于新茶饮品牌而言,海外市场确实是“逃离”内卷的好地方,但同时也会面临一些挑战。
比如管理海外加盟店的难度更大,海外市场的运营、人力等成本也更高。此前,奈雪的茶就表示,海外开店生意是不错,但人力、运营成本太高,盈利能力承压。
此外,要开拓更广阔的海外市场,品牌还要面临供应链、饮食习惯、人文历史、法律法规等更多挑战。
结 语
作为餐饮业里最内卷的赛道之一,新茶饮“快进快出”的现象已愈加明显。
对于品牌而言,无论是降低加盟门槛、降价,还是下沉、出海,这些尝试和探索无非都是为了能在红海的市场中挣出新的一片天地。都在找机会,不想错过任何一个可能的风口。
进入下半年,很多走势大概率上仍会持续,但最终谁能真正把握先机,闯出头,还存在很多未知和变数。
|言菲
编辑|董金鹏
【亿邦原创】交通信号灯变绿,浩浩荡荡的摩托车队同时起步,呼啸声不一会儿就已远去,消失在城市繁忙嘈杂的生活里。站在越南胡志明市的街头,看着眼前这座年轻又活跃的城市,有那么一瞬间,Neo好像回到了十几年前的深圳。
Neo是优闲狐创始人,为茶饮企业提供品牌落地与供应链服务,去年8月将重心转向海外市场,今年正式前往海外实地调研。“我们要避开(国内)这种没有红利的竞争,去看整个海外正在升起的红利市场。”Neo告诉亿邦动力。
此时,历史正处于一个微妙的时间节点上:中国新锐茶饮和咖啡企业加速出海东南亚,开始尝试另一种全球化路径。继快乐柠檬、贡茶、蜜雪冰城、霸王茶姬、奈雪的茶和喜茶等茶饮品牌之后,瑞幸咖啡和库迪咖啡也在加速布局东南亚。
8月初,亿邦动力独家爆料,库迪咖啡陆续在韩国、印度尼西亚和日本开出首店,并在全球范围内拓展联营商,今年在印尼的目标是至少开出400家门店。早在半年前,竞争者瑞幸咖啡也迈出第一步,在新加坡同开两家门店。
如果说过去几年处于沸腾中的跨境电商把中国商品卖到了全世界,那么如今茶饮和咖啡出海则是将中国企业的供应链、服务、运营和管理等能力拓展至海外。它的背后是另一种全球化路径,不仅考验商业硬核能力,还要求融入本地市场,开始真正的全球化运营。(中国企业另一出海模式解读见《中国电子烟“借道渡海”》)
一起下南洋的,既有气势汹汹、攻城略地的连锁品牌,也有渴望到异国他乡发财的加盟商、服务商等。近期,亿邦动力与他们交流,试图厘清茶饮品牌出海的门店拓展、日常运营、供应链和人才队伍建设等问题。
01
激进拓城:
三年免加盟费、管理费和培训费
东南亚有11个国家,总人口约为6.8亿,官方语言数十种,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差异挺大。但它们也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比如华人占比高,熟悉中国文化;热带地区全年气温高,茶饮咖啡消费没有明显淡旺季。
2022年8月,墨腾创投(Momentum Works,主要面向东南亚)发布的报告显示,东南亚一年的新式茶饮消费为36.6亿美金(约合266.8亿人民币),其中印度尼西亚最高为16亿美元,泰国次之为7.49亿美元。
正因如此,许多中国茶饮和咖啡品牌出海第一站都选在东南亚。去年,手打柠檬品牌挞柠进入泰国,首店开在曼谷的大商场,售价17-30元之间(国内16-20元)。开业后,门店被围得水泄不通,商场不得不出动保安,现场维持秩序。
在国内,新式茶饮品牌拓展市场的典型做法,先靠直营门店跑通模型和占据优势位置,然后通过加盟开疆拓土。但出海到东南亚,考虑到门店选址、员工招聘、品牌营销及当地社会文化的障碍,多数品牌采用合资或联营模式,通过当地合伙人拓展店铺,比如喜茶、霸王茶姬、库迪咖啡等。
比如库迪咖啡采用联营模式,在海外招募区域合伙人,总部负责输出品牌、供应链、培训和信息化系统,合伙人来做本地化监督指导工作;库迪要求区域合伙人必须有本地化资源和团队,以及至少一间样板店,便于运营和拓展工作。
合伙人成功拓展门店后,可以获得一定数额的奖金,还有总部收取该门店服务费后按比例分成。门店开业以后,还将根据门店毛利实行阶梯分成。以韩国为例,共分为五档,每月毛利低于6万元,则不收服务费,每月毛利高于12万元,达到最高抽成比例30%。
除了合资或联营模式,另一种主流模式是加盟,比如蜜雪冰城、挞柠等。因看到朋友在马来西亚的合资公司赚了钱却没法拿回来,挞柠创始人谢灿武没有选择合资公司模式,而是以代理模式去拓展市场。
谢灿武告诉亿邦动力,挞柠总部收取一笔代理费后,将品牌的区域代理权授权给代理商,之后总部和区域代理商一起开发市场;原物料由总部统一供应,原物料采购费和加盟费,都由总部和代理商按照一定比例分成,更好保障资金回笼。
进入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时候,蜜雪冰城先在当地开了一场招商会,然后在Facebook、Instagram、小红书、Tik Tok等平台做营销推广,接着推出优惠政策。
许翔富拨打了蜜雪冰城马来西亚官网的加盟电话,三天后给招商人员提交了基础信息表单和门店位置,并支付了1000马币(约为人民币1555元)选址费。几天后,一位来自中国总部的工作人员,据说是派到马来西亚来拓展市场,审核了他的门店位置。
虽然蜜雪冰城给出的距离保护仅有100米,但许祥富还是决定加盟。“蜜雪冰城在我们这里自带流量,不用推广,年轻人都知道。”许翔富说。他的门店还在装修时,就有很多人来问什么时候开业。
在马来西亚,蜜雪冰城的加盟费为8000马币(人民币约为12449元),管理费每年5000马币(7781元),开店初期要交2000马币培训费和1万马币保证金(18675元),设备投入在6万马币左右(93378元),首批物料则需要4万马币左右(62252元)。加上装修费用,前期投资大概在30多万马币,折合人民币大致在50万元。
在东南亚部分国家,蜜雪冰城采取了更为激进的加盟政策,比如在越南的某些区域,甚至免去三年合同期内的特许经营费、管理费和培训费;在马来西亚的吉隆坡和雪兰莪地区,老加盟商开新店,免去两年加盟费,新加盟商开店可以免去一年加盟费。
在马来西亚,50万元加盟蜜雪冰城,好位置的回本周期是7-8个月,其余则要18个月左右。一位马来西亚加盟商告诉亿邦动力,单店日销4500-5000元之间,扣除原料成本和折损,毛利率约为55%,而人工和水电房租的成本每月大致在2万元。
目前,许多东南亚国家都有茶饮咖啡的外卖。比如在马来西亚,蜜雪冰城就跟外卖平台Foodpanda独家合作,产品上线后,每个产品定价增加1马币,平台扣点从30%降至18%。
02
建供应链:不仅成本
还要考虑Uang!Uang!Uang!
今年5月以来,东南亚消费者总在抱怨蜜雪冰城缺货。一些门店甚至除了柠檬水,其他产品全部打上没货的标签。一位蜜雪冰城马来西亚店员告诉亿邦动力,有些门店连塑料杯也缺货,需要顾客自带杯子装奶茶。
“总部一句缺货,我们什么办法也没有,”一位蜜雪冰城泰国加盟商抱怨说,“但总部既然要控制原材料,就应该打通运输方式。”事实上,相比于开店拓城,更有挑战的是新式茶饮和咖啡的供应链。
在东南亚,茶饮和咖啡受欢迎的程度依次是奶茶、茶、果汁和咖啡,其中奶茶的消费占比超过四分之一。Neo解释说,在出海供应链方面,咖啡供应链的复杂程度远低于奶茶供应链;咖啡豆已经是全球化了,很多产地国就在东南亚。
蜜雪冰城在海外的原料和包装材料,除特色原料放宽条件,可由加盟商在当地采购,比如制作柠檬水所需的新鲜柠檬,其余基本都从国内进口,原料包括茶叶、奶茶粉、冰激凌粉、不同口味的果酱、珍珠等小料,包装材料涵盖了不同型号的塑料杯、粗细吸管、包装袋和圣代勺等。
蜜雪冰城正在成都建设中央仓配中心,未来将重点支撑东南亚市场。蜜雪冰城在海外国家设有前置仓模式,作为从国内运输到下发海外门店之间的过渡。比如,马来西亚的前置仓设在吉隆坡,统一供应各州门店。但是,随着蜜雪冰城在海外的迅速扩张,原有的仓库已经无法满足门店的需求。
此外,从前置仓调配原料的物流运输成本目前由加盟商承担,要自己找货车去前置仓拉货。比如,一位泰国加盟商每周储备一次原料,一车能装60箱,多于60箱则要叫两辆车,一辆车的运输成本在1500泰铢。相较于蜜雪冰城对国内加盟商实行免费物流配送的服务,这位泰国加盟商每月要多支付至少1200元的物流费。
为何不在当地建造供应链?Neo认为,第一,当地没有相应的原料,第二,售价可以支撑物流成本。“实际上1人民币的东西到海外要卖1美金,可以承担这个运费。”Neo说。“中国的供应链确实太强大了,我们制造这个东西的直接成本远低于当地制造。”
供应链由大大小小和零零散散的企业组成,它就像齿轮一样,严丝合缝咬合起来,整个链条才会运行顺畅。在经历了最近几年供应链的停摆和中断之后,越来越多企业正在尝试让供应链减少依赖,来源多元化,且缩短供应链环节,降低风险。
中国茶饮咖啡出海东南亚,并不是所有的品牌都从中国运输原料,对成本的极致追求或将伤害供应链的安全可靠。挞柠解决供应链的难题,主要根据原料的产地特性分别采购,还有设立储存原料的前置仓。
比如茶叶、糖浆等可工业化处理的原料,以及制作手打柠檬茶的核心原料香水柠檬,均由国内统一供应,全程冷链运输。挞柠在泰国只有一家门店的时候,空运一斤香水柠檬需要22元,运费超过香水柠檬的价格。第二家店转为海运,物流成本降至每公斤3元。
因为无法从中国向所有国家运输香水柠檬,挞柠研究了一种替代方案——当地柠檬加上挞柠工厂自研发的香水柠檬原液,可以还原香水柠檬的风味。目前,挞柠在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的第一家店就用了这种香水柠檬原液。在小红书,一些在南安普顿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反馈这个味道很亲切。
再比如水果,挞柠一般采取当地采购的模式。在泰国,谢灿武和代理商一起考察了泰国的专业批发市场,再找专门的水果配送公司运货,价格比国内便宜一半,品质还更好。他们做了一个泰国本土水果上市时间表,根据当地水果的果期调整菜单。例如,青提上市时间是4月至10月,挞柠将其作为主打元素推出,过季便下架。
中国茶饮品牌进入东南亚以后,到底是沿用原有供应链体系,还是在当地重新拓展供应商,筹建海外供应链,除了效率和产地的原因,或许还需要考虑海外市场的营商环境等。一位出海印度尼西亚的商人称,老华侨熟读税法好多遍,最后总结三个字,Uang!Uang!Uang!也就是钱!钱!钱!
03
人和文化:
出港随风,入港随俗
Neo的朋友在海外开奶茶店,经常抱怨说:“天天被人的问题折腾死,不是被事情折腾死。”一位蜜雪冰城的泰国加盟商说,员工领到工资就离职,没钱了才想到来上班,她只能扩大招聘数量,从中再挑选稳定的员工。
在马来西亚,蜜雪冰城的情况也不乐观。一家门店的经理、店长和熟手都辞职了,现招来的10个员工,全部都是学生,基础工资1700马币(约合人民币2600多元),绩效奖金100马币(约合人民币150元)。“这个工资只能招到学生,成年人根本不够花。”其中一位告诉亿邦动力。10个新人拆分成两队后没法撑起单独的早晚班,还随时有离职的风险。加盟商只好缩短营业时间,每天下午三点开门,10位新人一起上。
加盟商许祥富还算幸运,在Facebook上招聘到5位全职员工,年龄18岁-25岁,只有两人做过奶茶,剩下三人是预备大学生,10月开学后会离职。“能力强、形象好的人,反而喜欢做兼职,所以流动性很强。”他说,“本地人也没有存钱的习惯,有多少花多少,你今天给他发工资,明天他可能就不来了。”
挞柠出海,也遇到类似的人力问题。挞柠的产品是手打柠檬茶,更加考验人力水平。国内五六个人的活儿,在泰国需要七八个员工,他们还会觉得忙不过来了。
招人难、职业化水平低和员工流动性强,几乎是所有海外门店的痛点。但话又说回来,东南亚200多亿的茶饮市场,并非只有上述品牌在淘金,他们又是怎么做的呢?另外,若无人力支持,拓城开店、建供应链和门店经营都将是无源之水。
下南洋绝非易事。清末以来,数百万闽粤人下南洋,其路漫漫,其修远兮,充满血泪辛酸。百年后,中国人换了一种姿态再下南洋,开始尝试另一种全球化路径。
投资人孙正义曾提出“时光机理论”,在发达市场学习经验之后,再选准时机进入相对滞后的市场,耐心开发这块未来将会爆发的市场。这样一来,就如同坐上了时光机,降维打击,无往而不利。
“我们一定不要认为时光机可以随便穿梭,这个不存在的,任何的时光机都要加上本土化的很多条件和边界。”Neo提醒道。尽管他在讲述东南亚考察之行时,多次用“十几年前的广州/深圳”描述这些东南亚的城市,但他也看到了那些急于求成的模仿者中道崩殂。
中国茶饮咖啡下南洋,不仅考虑这些企业的硬核能力,可能还需要融入本地市场,以本土视角和策略做全球化运营。在这方面,我们或许应该看看那些本土品牌是怎么做的。
Tealive是马来西亚最大奶茶品牌,在同样的环境里,该品牌将门店数量拓展至800多家。Tealive创始人吕伟立,曾到中国台湾学习奶茶,并把奶茶品牌Chatime带回家乡。后来,吕伟立与Chatime分道扬镳,创办Tealive,把Chatime甩在身后。
近年来,东南亚经济快速增长,劳动力市场也在快速变化。几年前,从中国转移到越南和缅甸的工厂里,工人的产值大约只有中国工人的60%,而现在越南工人的产值已经接近80%,好的工厂已经接近90%,但他们的工资只有中国的三分之一。
在劳动力市场出现变化之外,更应该注意的是文化差异。谢灿武最近在筹建马来西亚的门店,每到晚上七点多,信仰清真教的员工会下楼,朝着固定的方向朝拜一拜,再上楼工作。挞柠马来西亚代理商的司机也是一个清真教徒,有时候他会默默走开,出去朝拜完再回来。“我们潮汕人有一句话叫做‘出港随风,入港随俗’,”谢灿武说,“我自己觉得要对当地的文化有了解,我们要允许他去做。”
春节后,蜜雪冰城终于宣布在印度尼西亚拿到清真认证。之后,蜜雪冰城向每位加盟商收取了200万印尼卢比(约合956元)的清真管理费。一位印尼加盟商对此表示不满:“我们作为合作伙伴感到非常震惊,这不是品牌的责任吗?为什么向合作伙伴收费?” 此前,也不断有印尼消费者质问:“为什么在印尼开业了,还没有哈拉证书?我们是最大的穆斯林国家。”
茶咖出海并不会一帆风顺,但似乎已经轮到中国的大航海时代了。不久前,Neo和一个泰国来的学员聊天。学员是中国台湾人,跟着前辈到泰国做奶茶店,后来到大陆学习培训。他认为,大陆茶饮从业者对行业和产品的理解,已经超过了珍珠奶茶发源地台湾。Neo听完感叹:“以前台湾是基础,但现在真正最有代表性的消费业态还是大陆了。”
文中“许翔富”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