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儿子申聪从广东回到申军良租住在济南市天桥区的家。图为申军良高兴地为儿子申聪领到新课本。受访者供图
在寻子的15年里,申军良从未放弃,他几乎走遍了广东省的每个乡镇、每个村,前后印刷发放了100多万张寻人启事。
找到儿子申聪后,申军良终于有时间陪伴家人,他变身“煮夫老爸”,努力学习做一些孩子们喜欢吃的饭菜,每顿饭都是满满的爱。图为申军良准备为放学的儿子们做饭。
找到儿子申聪后,申军良终于有时间陪伴家人,他变身“煮夫老爸”,努力学习做一些孩子们喜欢吃的饭菜,每顿饭都是满满的爱。图为申军良学习为儿子制作生日蛋糕。
寻子15年间,申军良与1000多个被拐儿童的家长有过接触。图为申军良与部分被拐儿童家长一同寻找失散的孩子。
新华社北京10月16日电(记者王志)10月16日,《新华每日电讯》刊载题为《发过100多万张寻人启事,背负50多万元外债,从部门主管到深夜代驾:“寻子15年”的申军良只想做个好爸爸》的报道。
“15年,我从28岁到43岁,一生中最好的15年,走在了找孩子的路上。我是不幸中的万幸,我找到了被拐的儿子,但还有很多父母没有找到自己的孩子,我愿意帮助更多被拐家庭,希望他们都能早日团聚。”
坚持寻子15年从未放弃,发过100多万张寻人启事,背负了50多万元外债……倾尽所有寻子15年的“硬汉”父亲申军良一直备受关注。其儿子申聪2005年被人贩子拐走后,他在外漂泊15年寻找儿子,今年3月终于与失散多年的儿子重新相见。
从最初记录寻子路上的辛酸经历,到如今变身“煮夫老爸”分享儿子回家后的点滴生活,再到帮助其他被拐家庭寻找亲人……如今,申军良个人抖音账号上的单个短视频最高播放量超过1000万次,最高点赞量达到180多万次,而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天下无拐”。
(小标题)寻子15年终相见
“寻子15年,倾尽所有。终找回儿子,感恩万千。之后的生活,压力重重。但一家人整整齐齐,我们将拼尽全力,重启幸福。”这是申军良在个人抖音账号上对自己的介绍。
近日,记者来到申军良租住在济南市天桥区河畔景苑小区的房子,客厅里只有一张简陋的硬沙发和几把椅子,茶几是100多元淘来的,家里最值钱的电视机是朋友送的,连孩子们睡觉的床也是好心人通过快递送过来的。
虽然居住的出租屋有些简陋,但生活上的困难没有压垮这位“硬汉”父亲,申军良的脸上一直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时间回溯到2005年1月4日,申军良不满1岁的儿子申聪在广州增城的家中被人贩子拐走。此前,申军良在一家公司担任部门主管,每月收入六七千元,一家人的生活过得殷实而幸福。
这一切都在儿子申聪被拐后戛然而止,从此申军良踏上了漫漫寻子路。他放弃了当时的高薪工作,变卖了房产,连老家的老宅也无奈卖掉了。
15年里,申军良不仅很快花光了原来家里的10多万元积蓄,还向亲戚朋友借了50多万元的债。虽然后来他与妻子又生了两个儿子,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过寻找儿子申聪。
15年来,只要打听到一点线索,申军良就会立刻前往寻找。期间,他几乎走遍了广东省的每个乡镇、每个村,前后印刷发放了100多万张寻人启事。
为了省钱,申军良经常露天过夜,最常吃的东西就是泡面;每年春节,全家人买点白菜和肉,简单包顿饺子,就算过年。年夜饭时,他们都会给儿子申聪留一副碗筷……
在申军良无助的时候,很多好心人给了他坚持下去的信心。最令他感动的是,在广东一个县城,他每天到街上发寻人启事,饥一顿饱一顿。一位好心的大姐连续一个星期买好盒饭,骑着自行车满大街找他给他送饭,让他那些天每天有饭吃、有汤喝。
希望,失望;希望,再失望……在经历无数次反复煎熬后,在警方的不懈努力下,2016年3月至6月,拐卖申聪的5名人贩子先后落网。2020年初,广州警方利用科技手段终于将申军良的儿子申聪找到。今年3月7日,申军良夫妇终于与失散多年的儿子团聚。
“与儿子申聪相见的那一天,他进入我们所在的房间,我妻子扑上去就是大哭一场,我虽然尽力地在控制自己,但根本控制不住……”申军良至今仍清楚地记得重见儿子申聪的那一刻,接受采访时还流下了眼泪。
申军良告诉记者,他第一次发抖音是在2018年12月30日,他手拿法院的判决书,拐卖其子申聪的5名人贩子被法院判刑,其中2人因拐卖儿童罪被判处死刑,2人被判处无期徒刑,1人被判处十年有期徒刑。“我的初衷是为了记录自己寻子的历程,也希望通过视频告诉所有人不要再有拐卖了。”
今年3月17日,儿子申聪从广东回到申军良位于济南的家。虽然从未相见,但申聪的两个弟弟很快就与这位失散多年的哥哥熟络起来。直到现在,两个弟弟每天放学回家后第一句都是问“哥哥呢?”
寻回儿子后,申军良有了更多时间录制视频,记录新生活的点滴。
2020年7月1日:“给儿子申聪买了第一辆自行车,我亲手把车钥匙交给儿子,他很开心。”
2020年8月1日:“最后一次收拾旅行箱,里面装着我每次出发去广东都会带的1万多张寻人启事,还有经常晚上睡不着时给儿子申聪写的信,以及一年来坐车的车票等单据……”
目前,申军良的个人抖音账号拥有21.9万粉丝,他一共发了111条短视频,单个短视频的最高播放量超过1000万次,最高点赞量达到180多万次。
(小标题)变身“煮夫老爸”
“寻子15年,我平均每年至少有10个月奔波在外,每天都在想儿子申聪究竟喜欢吃什么。现在儿子找回来了,与家人团聚后的生活更安稳,我终于有时间陪伴家人,每天都很感动,也想把对家人的亏欠都补回来。”申军良说起找回儿子后的生活。
“15年来第一次给孩子们做一桌饭菜”“孩子们学习都很辛苦,夜里十一点给儿子做一杯广式奶茶”“儿子最喜欢吃的爆浆鸡排”……如今,在抖音上分享自制美食视频成为申军良日常生活的新习惯。
在申军良看来,自己并非“美食博主”,为家人孩子做饭是他在圆自己寻子15年的一个梦。“多年来我没有尽到一个父亲的责任,如今儿子找到了,我才逐渐回归家庭,重新做回一名父亲,并思考什么样的爱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申军良说。
申军良告诉记者,一次他跟儿子们一起去买菜,孩子说“阿姨,给个葱”,他突然感觉到他跟孩子是在一起的。还有一次,孩子期末考试,他做了一份寓意考100分的“满分之饭”,孩子们都特别开心。从此,厨房成了他的“主战场”。
为了学习做一些孩子喜欢吃的饭菜,申军良从网上找菜谱,跟着视频学,不断摸索练习。红烧肉、葱油焖鸡、鸡蛋炒河粉、咸蛋黄鸡翅、牛肉面、水果冰激凌、广式煲仔饭……几个月来,申军良变着花样给儿子们做饭,每顿饭都是满满的爱。
如今,申军良在抖音上分享美食的“申爸的厨房”已更新到第30个视频,总播放量达到2800多万次。“我愿做一个‘煮夫老爸’,一家人一起买菜做饭,一起做家务,这样的生活让我和孩子们感到安心。”申军良说。
(小标题)期待第一个全家团圆的春节
为了养活一家人和还债,申军良今年一直在做代驾,经常忙到夜里一两点才回家,平均每月收入4000多元。今年9月,申军良的妻子也找到一份在酒店打扫卫生的工作,每月收入2000多元。但全家5口人的日常花销以及三个孩子的学习开支,还是压得申军良喘不过气来。
记者在申聪与两个弟弟的房间看到,申聪每天晚上学习的桌子是用一块木板搭在两张床的中间支起来的。申军良告诉记者,为了帮自己还债,他70多岁的父母至今都在老家打零工挣钱。“虽然日子清苦,但只要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就是幸福的。”
目前,16岁的申聪正在济南天桥区一所学校读初三。“申聪回家后学习一直很用功,每天夜里都要学到十一二点钟才睡。几个月下来,他的成绩在班级里进步了十几名。”申军良兴奋地说。
如今,申军良希望能快点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我找儿子坚持了15年,不管是毅力还是责任心都没得说,我希望能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把这个家撑起来,给孩子们好一点的生活,让家里变个样,也给儿子们做个榜样。”申军良说,包括他的父母在内,全家人都期待着今年在济南过第一个团团圆圆的春节。
(小标题)愿“天下无拐”
寻子15年间,申军良与1000多个被拐儿童的家长有过接触,当中许多人至今都经常联系。“同病相怜”的他们相互交流信息、彼此安慰,但失去孩子的痛苦外人难以体会。
“每个被拐孩子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不愿提及的血泪史,甚至可能导致一个甚至多个家庭家破人亡。”申军良告诉记者,他认识的四川达州一个孩子2005年12月被拐,孩子父亲在寻找儿子两年10个月后不堪重负,最终精神分裂自杀,其母亲也改嫁。
找到儿子申聪后的半年里,申军良平均每天都会接到五六个被拐孩子家长打来的电话,每天接听电话都要接好几个小时。这些家长一方面是恭喜他找到了儿子,另一方面是想向他“取经”,希望也能早日找到他们自己的孩子。对此,申军良感同身受。
“一个电话就是一个希望。”多年的寻子路,让申军良养成了每个电话必接、每条短信必回的习惯。对于其他家长的电话咨询,甚至是在其抖音、微博账号下的留言,申军良也是每条必看,教他们尽早采集DNA、梳理寻找线索等等。
通过个人抖音账号,申军良经常帮助其他人发布“寻人启事”。比如,目前在山西一所高校担任大学英语老师的李秋艳,1998年她的弟弟李恒宇四岁时被人贩子拐走,22年来她一直在寻找弟弟,至今未婚。
一个正在巴基斯坦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也在“千里寻母”:“我1997年出生,2003年六岁时与妈妈一起被拐卖到河北沧州的海兴县,2006年我妈妈成功逃出去了。我记得我的妈妈叫张爱娥,我小时候和她一起吃过蘸着红糖水的粽子,我想找到我的妈妈……”
“虽然我的家庭终于圆满了,但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帮助更多被拐家庭,希望他们都能早日团聚。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天下无拐’,让所有人贩子都受到法律的严惩。”申军良说。(完)
从邵万生、乔家栅跨界卖咖啡后,
如今杏花楼、第一食品
也纷纷加入请战
最近也开起了奶茶铺、咖啡店
杏花楼黄河路店
调整升级后推出茶饮
上海老字号杏花楼黄河路店最近完成了升级调整,很多老顾客惊讶地发现:这里推出了一些新品种,如,可以外卖的大菠萝包、吞拿鱼包,年轻人喜欢的手打鸭屎香柠檬茶、香滑奶茶,还有人均80元的广式茶点与热气小炒。除了堂吃,还可以通过正规的线上渠道外卖到家。
“杏花楼从粥粉面档起家,口味地道、价格实惠,也是杏花楼多年来安身立命的根本。我们希望黄河路店试点探索老字号的升级转型,提供高性价比的菜品、时尚的饮品与面包,便捷的购买方式,吸引更多年轻客群,重新唤起很多上海人对杏花楼‘舌尖上的记忆’。”杏花楼食品餐饮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智静说。
日前,一个工作日中午,11时半,正是午市就餐高峰,杏花楼黄河路店四楼的10间包房,间间客满。元宵节后,杏花楼的生意迅速回暖,包房至少要提前两天才能预定到。来到调整后的三楼大厅,全部坐满,人声鼎沸。
与人均消费400元左右的包房不同,大厅的价格要平价很多。粥类中最便宜的明火白粥只要6元一份,最贵的艇仔粥18元一份,广式点心中比较有名的香煎萝卜糕、蔗汁马蹄糕、虾饺皇、XO酱蒸凤爪等多在10元到20元之间,小炒普遍在40到50元左右,主食中最贵的叉烧饭46元一份,云吞面、牛腩面等28元一份。“这个价格在市中心同类广式茶楼中,非常有竞争力。”在现场,与几位同事来吃午饭的白领邵小姐告诉记者,元宵后自己已是第三次中午来杏花楼黄河路店吃饭了, 单点一份主食花三四十块,或者与同事一起点些小炒,人均60元就可以吃得很舒服了。
菜品价格下调,但品质不变。如,这里的锅气小炒,用料、烹饪手法与包房菜一样,但在分量上拿捏设计过,适合两到四人吃。
为了吃得更加地道,黄河路店引入了一批广州服务员与广州师傅。杏花楼本来就有不少销量高的广式点心,广州来的师傅又带来一些当地特色美食,如广东特色银针粉,是采用手工“搓”出来的粉,吃口劲道。这些广州师傅与上海大厨在传承广味的基础上,又结合网红点心特色,开发了一些创意点心,如海苔烧鹅肠粉等。
糖水、凉茶也是广式茶点的一大特色。杏花楼黄河路店恢复了糖水、凉茶的供应,红豆双皮奶、莲子百合炖桃胶都是经典广式糖水,最便宜的只要12元,绝对是当地口味,还有传统广式凉茶、港式网红饮品等等。
第一食品
现调麦乳精乐口福
第一食品店一楼入口处
多了一家
以石库门造型为LOGO的咖啡店
——四季上海
现调麦乳精乐口福
菜单上
有一栏“啡尝上海”
乐口福摩卡,麦乳精拿铁
还有牛轧糖拿铁
乐口福和麦乳精,
那可是陪伴过去几代
上海小囡的成长饮品啊~~~
小时候偷偷打开乐口福的铁罐子
直接偷吃乐口福粉的小囡请举手
怀着好奇心
记者尝试了一杯乐口福摩卡
味道真心不错
咖啡的苦中
带点乐口福甜滋滋的米道
不过也有懂经的上海阿姨
非常喜欢这里
“一直过来吃的,味道不错!
弄个蛋糕
(小姐妹)两个人谈谈心”
值得注意的是
第一食品的这个咖啡角
靠窗位置特别抢手!
可以边喝咖啡
边看南京路步行街街景哦~
邵万生
卖糟卤咖啡
如果在咖啡里加糟卤
你猜猜会是什么味道?
“邵万生”
在人民广场附近
其实也有一家咖啡店
店里主打四款海派特调咖啡
光看名字就上海咪道十足!
四款分别叫做:
屋里厢、上海姑娘
津久里、老克勒
其中这款“屋里厢”
就是传说中的糟卤风味咖啡
记者亲测
确实有一股淡淡的糟卤香味
而冷萃咖啡的口感也非常清爽
乔家栅
咖啡+包子
咖啡配包子
这是怎样一种体验?
不知不觉~
乔家栅旗下的“乔咖啡”
已经在上海开了三家连锁了
看上去土洋土洋的魔幻搭配
咖啡味道却非常正宗
红杯子造型看上去既时尚
又有一丝复古的上海味道~
你对哪个老字号的新产品最感兴趣?
编辑:文茜婷
资料:上观新闻
届年轻人,开始对凉茶动手了。
最近,一款名为“冰广式”的饮品走红网络,做法是凉茶+冰块。
社交平台上,有博主晒出制作与品尝“冰广式”的过程,轻松获得数万点赞。
这款产品也引发网友热议:有人表示很新奇,有人直呼喝法“妈见打”。
而饮品圈的同行则认为:门店上新“冰广式”还有待考量,但这波创意却值得饮品人参考。
为什么这么说?
“冰广式”爆红,凉茶被玩坏了
夏日未到,凉茶先带着热度来了——
最近,一款名为“冰广式”的饮品,引发网友大规模关注。
先来看这款产品:外观和冰美式十分相像,制作起来也十分简单,就是凉茶+冰块。
打破传统凉茶的做法加上“冰广式”的标签,让这款产品在网络上迅速火了起来。
有博主晒出制作、品尝的全过程,在抖音上收获近8万的点赞量,评论也有8000多条。话题“谁能拒绝一杯冰广式呢”话题,登上了抖音平台的本地热搜榜首。
而在微博上,#广东人看了会沉默的冰广式#、#谁能拒绝一杯冰广式的快乐#等相关话题也收获了综合近亿的阅读量,“冰广式”一下子成为了当下最流行的话题之一。
这款饮品也引发网友大讨论:有人惊叹于创意新奇,把它视作夏日清热解暑的“神器”,对其爱不释手;也有人直呼这种喝法是典型的“妈见打”,“广东人看了都沉默”。
“冰广式”刷屏后,凉茶很快就被玩坏了,网友解锁多款“凉茶特调”:
- 比如有的在原有“冰广式”基础上做创新,把凉茶换成甜的念慈庵、冰块换成了葡萄味冰球;
- 有的把凉茶与这两年的爆款元素进行了搭配,加生椰、加柠檬、加泰绿;
- 还有人用咖啡的方式做凉茶,用意式咖啡机萃取夏桑菊粉,凉茶加牛奶变成一杯“广式凉茶拿铁”,还被不少网友调侃“咖啡馆的尽头是凉茶铺”。
可以说,凉茶这个以中草药为原料的饮料,又一次获得了广泛关注(上一次可能还是“怕上火,喝xxx”广告语广为流传)。
既然“冰广式”热度这么高,茶饮店要不要上一款试试?
问了同行,我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
想上“凉茶特调”?我劝你冷静
实际上,“凉茶特调”由来已久,凉茶+柠檬茶、凉茶+奶茶的搭配,广东本土的茶饮品牌早有尝试。
一提到凉茶,广东人都会想到其所具备的清热解毒、祛火除湿等功效,自带“养生标签”。
而提到“冰广式”,很多同行都会想起去年同期爆火的“泰绿柠檬茶”。
去年这个时候,泰绿也是在夏天之前突然爆火,深圳的王柠、湛江的邻里手打柠檬茶等,均凭借一杯“泰绿”让门店排队、等位成为基本操作。
< class="pgc-img">>之后,苦瓜柠檬茶、黄瓜柠檬茶相继出圈,柠檬茶专门店在全国开出,连锁品牌纷纷推出柠檬茶系列产品……一系列操作,带动了柠檬茶在全国范围内的关注度。
这样的走红路径,有没有机会再次上演?
不过这次,我劝你还是要慎重。
采访了一圈我发现,“冰广式”以及一系列的凉茶特调无论在消费者端,还是产品端,都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凉茶本身就是凉性,再搭配冰块,老中医看了都忍不住想打人。
正宗的广式凉茶本身不是茶,而是中草药熬出来的药汤,加入糖、蜂蜜或其他饮料,用之不当,可能会产生副作用。
有关“冰广式”的热门微博中,2000多条的评论里占据前几名的也都是“已经感觉到会窜了”、“妈妈看了都会打的程度”等等。
其次,凉茶中的一些原料,可能还要取得相关资质。
正宗“广式凉茶”中用到的原料,多属于中草药材,而部分中草药材在饮品中应用时有使用限量的要求,还有些可能需要获得相关资质。
饮品店上新时不仅要拼创意,还要了解相关规定。对于只想限定推出作为引流款的品牌来说,上新过程就稍显复杂了。
再者,从产品本身来看,想把凉茶做好喝,实在是太考验研发了。
参考养生茶饮,想把中药入茶做好喝这件事,并不容易。
根据市场观察,一些主打养生概念的茶饮店,招牌款的养生产品在社交媒体上树立标签、获取关注,实际上消费者打卡后,复购率并不高。
这个问题,可能在凉茶上也会存在。
不过,这一波“冰广式”的热度,也给饮品人带来了新的参考。
做爆品,“冰广式”的走红可参考
可以感受到,“冰广式”刷屏后,如果从凉茶本身出发,讨论其能否给当下饮品店带来销量增长,可能意义不大。
但剖析“冰广式”了的走红路径,我找到了3个做爆品的思路:
1、找到“有记忆点的标签”
这一轮“冰广式”的火爆,与其相近“冰美式”的名字脱不开干系。试想一下,如果把名字换成“冰凉茶”,或许就难以今天的热度。
取名“冰广式”,是借助咖啡,快速给一杯产品贴上记忆标签。近一年来,咖啡关注度日益走高,与冰美式想绑定,让这杯“加冰凉茶”有了传播价值,也增大了营销空间。
这让我想起了泰绿柠檬茶,去年因为“原谅绿柠檬茶”的标签在社交平台获取热度。
原谅绿,并不是“泰绿”的颜色专属代称,但在小红书等平台搜索“原谅绿”,最先跳出的就是“原谅绿柠檬茶”。
2、借鉴凉茶概念,挖掘传统饮品中的新元素
今年,用大众熟知的味道做创新,呈现全新的味道,带来不同的价值点,也成为饮品店上新的趋势。
凉茶有些原料需要相关资质,但我们也可以在其中找到一些新茶饮可以应用的元素。
比如常见的罗汉果,不仅果实营养价值高,还含丰富的维生素C,符合消费者的健康期待。
资深研发林培松告诉我,去年他在参加咖门新饮力新茶饮大赛时,就凭借一款罗汉果创意饮品闯入决赛,在他看来,罗汉果具备一定的口感接受度。
除了罗汉果,1柠1创始人黄启成还表示,陈皮、夏桑菊等元素同样也可以与新茶饮相搭配,做出好喝的味道。
3、“冰广式”之后,“冰闽式”、“冰川式”也来了
“冰广式”之后,我发现网络上还出现了“冰闽式”、“冰川式”、“冰潮式”等等,都用地方特色搭配冰款,引发本地人的共鸣。
在网络上还出现了冰闽式、冰川式、冰潮式
>“冰广式”对消费者最大的撩拨,是找到了文化认同与家乡归属感。
这两年,使用在地化的特色食材和地方文化,让很多区域品牌突出重围,品牌借助于此,打造区域的“集体回忆”。
想一想,那些想喝“冰广式”的人,到底是在追求什么?
一个饮品圈的朋友说,大家无非是想要品尝一下,它和自己记忆中的味道还是否一致。
究其根本,一杯“冰广式”满足的,是消费者的情绪价值。
而在未来,满足情绪价值,将会成为做高级产品开发必须具备的特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