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闪电新闻2月9日讯 2月8日上午,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文庙明伦堂内人头攒动,一场别开生面的茶艺比赛正在这里隆重举行。一张张仿古茶桌上,身着古代服装的宋茶爱好者正严格按照宋徽宗《大观茶论》记载的七汤点茶法进行点茶比赛——斗茶。
据了解,中国古代饮茶法主要有三种:唐煎、宋点和明清泡。宋代点茶是在唐代煎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饮茶方式,将茶末放入盏中,分次注水,通过击拂等技艺使茶汤表面泛起沫浡。点茶及斗茶活动风靡宋代,上至王公大臣、文人僧侣,下至商贾绅士、黎民百姓,无不以点茶、饮茶为时尚,宋徽宗就曾亲自为群臣点茶分茶,而且还写下与陆羽《茶经》媲美的宋代“茶经”——《大观茶论》。点茶随着佛教传入日本,是日本茶道的前身,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日本的抹茶道。
这次斗茶,是非遗宋茶菏泽驿站与水浒好汉城景区为迎接牛年新春,联合举办的非遗宋茶活动,这是菏泽历史上首次举行宋茶的点茶比赛。此次活动的策划人——非遗宋代点茶四世“论天”,是非遗宋茶传承人宋联可博士的弟子。宋联可博士在家族传承的基础上完善了点茶传承体系。目前在全国37个城市、海外3个城市有计入谱系的弟子99人,另收徒孙4人。为了更好地弘扬宋代点茶,通过网络向上百万网民宣传,坚持每周开课、录课,传授点茶。点茶技艺的传承在茶界树立了一座高峰,影响力巨大,全国各大媒体相继报道,央视主持人朱迅、赵保乐都对此传承体系进行过专访。
刚刚结束的国内外40个“非遗宋代点茶驿站”在总部的组织和指导下,成功举办了“立春茶百戏”活动,在国内外引起轰动。这次在郓城文庙明伦堂举办的“非遗宋代点茶比赛”,开了菏泽市宋茶活动的先河,经过两轮预赛和一轮决赛,李亚奇荣膺本次斗茶状元,霍冉冉高中榜眼,赵琴高中探花。另外13名选手分别获得斗茶进士、贡士、举人和秀才称号。而位于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水浒好汉城内的“宋代点茶体验馆”也即将完成内部装修,将于春节后正式开馆。游客将在体验馆内了解宋代点茶的历史和文化,观赏宋代点茶的表演,体验和品尝正宗的宋代点茶。
全国政协委员、原菏泽市政协副主席樊庆斌,宋江武校副校长刘国庆等参加了这次斗茶活动。
摄影 任保山 编辑 马晓妍
源:【新黄河】
新黄河记者:石晓丹
4月25日,济南古城“泉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群众文化活动之烹泉点茶大赛在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北广场)举行。本次活动将济南的“泉”与“茶”有机结合,让泉水文化与茶文化深度契合,推动济南古城泉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此次活动由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济南古城保护和发展中心主办。
为保证专业、公平、公正,本次大赛特邀非遗宋式点茶代表性传承人、非遗宋代点茶研究组组长、中华传统茶文化高级讲师论天;一级评茶师、一级茶艺技师、山东省技术能手、济南市茶艺协会秘书长李颖;非遗宋代点茶清白三品点茶人、全国首届青少年儿童茶道教官陈恬香3位专家作为评委。
在茶香中,一场别开生面的烹泉点茶大赛拉开帷幕。论茶道、品茶香、赏茶艺,参赛选手们纷纷拿出自己的绝活,用精湛的技艺展示着茶与泉的完美结合。
此次比赛,共有20余名选手参与。评委从礼仪形态、点茶动作适度、手法、茶汤沫饽展现形态、汤花持续时间等方面进行评比打分,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以及若干优秀奖。参赛选手以茶文化会友,以点茶技艺竞技,让观众深深感受到中国传统茶文化以及技艺的独特魅力。
同时比赛现场还准备了有趣的体验区、品鉴区,让市民游客既可以感受点茶文化的传承精神,又可以参与其中。
为让大家更好地了解点茶文化,活动现场,宋代点茶非遗传承人论天还为大家解密了点茶文化及优雅的生活美学,让游客们亲身感受泉水涧流的自然之美和茶文化的魅力。
编辑:柏凌君 校对:高新
本文来自【新黄河】,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