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中餐外卖平台、总部位于伦敦的熊猫外卖(HungryPanda)周五宣布,已完成新一轮1.3亿美元融资,以进一步扩大其送餐业务。
该公司创办于2017年,迄今为止已融资2.2亿美元,业务扩展到10个国家的60个城市。
该公司表示,最新这轮融资由Perwyn领投,参投的包括Kinnevik、Felix Capital、83North、Piton Capital、Vintage、Burda Principal Investments与Kreos Capital。
本文源自金融界
喽!我就是带着光环的土星
接下来,带你们进入我的世界
一起谈商业
< class="pgc-img">>无一日崛起之功,所有的成功要素其实都是“常识”,只是大部分不愿相信竟然这么简单的道理会是它成功的原因。任何生意成功的本质无非做到了四个字:物美价廉。如何物美?如何在物美的前提下价廉?这两个问题考验着所有掌柜对“效率”的理解,它不是“快”而是“有效性”或者说“有效率”,让有限的产品与动作产生数倍于它的价值,企业才能产生利润。
谈及国内的餐饮连锁品牌,大家一定会联想到肯德基、麦当劳。
而这几年又有一波创业热潮叫中国互联网企业出海,其中像小米、猎豹、YY、抖音等企业产品在海外均有亮眼的表现。
村长脑海里就有一个疑问,什么时候国内的餐饮品牌能像肯德基、小米等产品一样,实现规模化的出海。
所以,我花了一些时间寻找相关领域的案例,在这其中偶然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商业案例。
它虽然不是中国企业,但它却凭借对中国特色文化的改良,在美国餐饮领域,一骑绝尘与肯德基、麦当劳齐名。
它就是美国著名的连锁中餐品牌——熊猫快餐,目前在美国门店超过800家,全球门店超过2000家,员工近3万人,年营业额超过40亿美元。
从数学硕士:到华人餐饮大亨
熊猫快餐的前身叫聚丰园,创始人程正昌,美籍华人。
程正昌出生在江苏扬州,年幼时随父亲移居台湾,后来又搬至日本。
高中毕业后,程正昌决定前往美国求学并赚钱,顺利考取了美国密苏里大学并修完数学硕士的学位。
毕业后程正昌正在为工作苦恼时,其堂兄在美国的餐馆开业,刚好缺少一位前台经理,所以邀请程正昌加入。
在堂兄餐馆帮厨期间,程正昌敏锐的观察到,在美国吃饭不是鸡腿就是汉堡,牛排,而中餐却少得可怜,但美国人对中餐又充满好奇。
所以程正昌思考再三决定开一家中餐馆,当然让他开中餐馆还有两个契机:
一是当时附近刚好有一家餐饮店正在寻求转让。
二是程正昌的父亲本身就是一位中餐大厨。
于是在1973年,程正昌东拼西凑拿出全部积蓄,又说服父亲加入担任主厨,聚丰园便开张了。
聚丰园的发展一路坎坷,从刚开业的门庭若市,到后来的濒临关店。
在历经十年的发展和完善,终于在1983年迎来了二次转机。
< class="pgc-img">>当时洛杉矶第二大购物广场幽谷拱廊的总经理热情邀请程正昌把聚丰园开进商场里面去,而他也是聚丰园的一位老顾客,程正昌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另外当时中国一对大熊猫“永永”和“迎新”到美国巡展3个月,深受美国民众喜欢,所以程正昌索性就把聚丰园更名为熊猫快餐。
随后熊猫快餐便一路高歌,1985年连开四家店,2000年初门店破百,2011便开启进军国际市场,先后在墨西哥、加拿大、韩国、日本都有熊猫快餐的分店。
那么在整个高速发展过程中,熊猫快餐到底做对了什么呢?
从以下四个方面和大家逐一分享。
客户才是最终买单的人
冷启动是所有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都会面临的问题,熊猫快餐在刚创立之初,一个月的营业额才仅有12000多美元。
早期的时候客流量十分不稳定,有时候少得可怜,有时候客户又要排队。
1、关注每个人客户
为了让每个客户都留有好的印象,早期每个客户点餐的时候,程正昌都会给足分量。
而且当有些客户吃完的时候,程正昌还会给客户惊喜,再免费送两个菜。
而当有人等不及离开的时候,程正昌又会跑出去挽留客户。
只要客户愿意等待,可以免费获得一份饮料。
就是这样细致真诚的服务,熊猫快餐逐渐有了老客户,还产生了好口碑。
2、免费试吃打开局面
当时绝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式快餐是有认知偏见的,以为中餐就是辣、咸的口味。
所以为了打消用户这样的认知,程正昌推出免费试吃的活动。
任何菜品都可以免费试吃,这一下子为熊猫快餐吸引了很多用户。
最重要的是,让客户对中式快餐的刻板印象有了改观。
直到现在,免费试吃的惯例一直延续到现在。
3、倾听用户的意见
在试吃的过程中,程正昌会格外重视客户的反馈。
为什么用户不喜欢吃,用户的反馈是什么,尤其是那些十几年的老客户提出的意见。
大家一定要记住,我们的产品做出来是给用户使用的,用户是最终买单的人。
绝大多数情况下,个人情怀、理想主义是很难让客户掏钱的,所以我们做产品不能想当然,太自我。
4、便宜实惠
熊猫快餐还被称为美国版沙县,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价格实惠厚道,这也吸引力了很多普通的上班族、学生。
一般一荤一素再加饮料才8美元,这相比去一般的川菜馆动辄一二百美元的价格划算太多了。
中西合璧:卖得出去才是最正宗的
许多初到美国的留学生和游客,都不太能接受熊猫快餐的口味,甚至吐槽打出负分,被认为这是伪中式,不正宗。
但程正昌却认为,只有卖出去了,才叫正宗。
1、打开美国人的味蕾
程正昌在一开始做熊猫快餐的时候,也是陷入了一个误区。
那就是和绝大多数人一样,认为自己一定要开一家正宗的中餐馆。
但是他没有考虑清楚,哪怕美国华裔很多,但那始终是少数。
熊猫快餐要服务的不仅是中国人、华裔,更大的群体还是美国人。
入乡随俗本土化的战略,在一开始并没有履行。
所以后来程正昌迅速调整战略,在菜品的口味上以酸、甜为主,更加服务美国人的味蕾。
经过这样的调整,熊猫快餐逐渐排起了长队,打开了销路,菜品广深美国人民好评。
< class="pgc-img">>2、中式装修 西式音乐
为了吸引美国客户,又为了给他们提供良好的就餐体验。
在装修风格上,熊猫快餐适当保留了各种中式风格的元素,比如顶尖小屋,大熊猫标识、大红黄为主色调等等。
而且室内的音乐氛围上,又选择了播放西方的流行音乐。
这在满足美国人好奇心的同时又能让客户快速适应这样轻松的就餐氛围。
3、发明钗筷
在调研的时候,程正昌还发现许多美国人还是习惯于用刀叉,但是他们又乐意尝试使用筷子就餐。
所以程正昌特地发明了一款“叉筷”的两用餐具,用户可以随时进行切换。
< class="pgc-img">>4、素食热
几年前,素食热潮在美国兴起,为了迎合部分人的口味。
熊猫快餐迅速将店中的部分菜品进行了调整,即在制作过程中不用动物成分的原料和调味料。
5、本地化人才
除了在菜品、装修方面进行本土化改良外,程正昌还大量的使用本土的优秀团队参与集团的管理。
熊猫快餐的总裁是连锁餐馆管理专家Don McComas,又邀请Chi-Chi连锁的总裁Joseph Micatrotto、原El Torito的行政主管Russell Bendel等分别担任公司的高层管理职位,加速品牌连锁的扩张。
打爆款+标准化战略
通过本土化战略的实施,让熊猫快餐吸引了一波忠实的客户。
程正昌又在思考如何让客户愿意持续来消费、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如何能实现连锁扩大。
1、打造爆款
熊猫快餐有许多爆款产品,比如陈皮鸡、宫保鸡丁、芙蓉蛋茄子豆腐、炒面。
其中陈皮鸡点单率达到了75%,一个单品就占总营收的30%。
< class="pgc-img">>2、标准化产品
国内许多中餐品牌一直无法连锁化的原因之一就是口味无法标准化,一切全凭厨师的经验,但这对连锁门店的发展是极大的阻碍。
程正昌要求产品研发团队,必须明确计算出每道菜需要搭配的菜品、调料、制作时间等。
目前所有的菜品都是半预制的,统一搭配再由专业物流团队进行配送。
程正昌希望任何一个员工都能做出口味统一的菜,哪怕是当天入职的员工。
3、货真价实
另外为了保证菜品的新鲜,熊猫快餐也制定了许多的标准。
其一所有的菜必须现场明火加工制作
其二杜绝用加料包以次充好的行为
其三小分量制作,卖完再炒
其四如果一道菜45分钟后还没有全部卖出的话,就需要重新进行更换。
正是因为这样严苛的要求,用户完全看得到,这样吃起来才放心,也改变当时中餐馆老破小的印象。
4、每月研发新品
熊猫快餐的SKU一般保持在20个左右,每个月保持两个新品的开发。
然后根据客户的评价、消费等数据,进行淘汰换新。
系统化管理:加速连锁化进程
除了对餐品本身的严苛要求外,熊猫快餐之所以能又好又快的发展,还与它背后的女人相关。
那就是程正昌的爱人蒋佩琪,她是电子工程学美国博士,以前还做过火箭系统的研发。
在熊猫快餐快速发展的时候辞职加盟,负责财务、供应链相关事宜。
它深刻认识到熊猫快餐想要实现连锁发展,就必须依靠精细化、系统化的管理,所以它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进行系统研发。
1、系统化管理
熊猫快餐目前使用的这套系统不仅可以让用户在点餐的时候更加方便,最重要的是它可以实现门店之间的信息分享,比如某个门店哪些菜品比较好卖。
另外因为各门店的材料都是统一配送的,以往需要人工进行统计,会导致有时候菜多了有时候又不够卖。
而蒋佩琪自主研发的这套管理系统可以自动追踪库存、自动补货,极大提高了后厨效率,也避免了浪费。
< class="pgc-img">>2、绝不随意扩张
尽管目前每周熊猫快餐正在以2-3家的新店开展速度在扩张,但熊猫快餐原则上是绝不轻易扩张。
“做了四十年餐饮,我们没有拿过投资人一分钱。”
从做餐饮这行起,程正昌每开一家店,都要先盈利,再用利润去发展。
通过以上的内容,相信大家对熊猫快餐应该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
小结
1、无一招制敌之术
大家可以通过村长上文的描述可知,熊猫快餐之所以能够逆风起盘,在美国站稳脚跟。
并非靠一招制敌,而是在产品、服务、系统等多方面的创新与完善,才获得了客户的喜爱。
所以我们创业也是如此,成功需要各个因子发挥不同的作用。
哪怕你有源源不断的客流,但你产品不好也是白搭。
就算产品很好,但是服务不好也就很难有后续的复购。
2、无一日崛起之功
熊猫快餐发展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比肯德基、麦当劳进入中国的时间还早。
所以不要幻想着仅凭借朝夕之功就想快速占领市场,不要羡慕那些昙花一现的企业。
做产品、做企业要把目光放长远一点,不要为了短暂的利益。
在中国互联网浪潮中,真正静下心来做产品的创业者太少了,许多人创业者都是追风者,总幻想一夜功成。
从共享经济、短视频创业、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领域皆是如此。
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真正笑到最后的还是得看产品、服务、人才的建设。
全球最大的中式快餐进入中国市场”成为近期餐饮业内的话题热点。近日,有关“熊猫快餐”在昆明开店的消息不胫而走,并且受到消费者及业内的高度关注。但是事情却在10月19日发生了反转,美国熊猫快餐(以下简称“美国熊猫”)通过中国烹饪协会发布了一份并未进入中国市场的声明再度掀起了这一话题的热度。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在开出首店后,目前在一个名为“中国餐饮网”的网站上已经有“熊猫快餐”的加盟信息,并且是开始打着美国熊猫的旗号对外开放加盟。同时,北京商报记者独家采访到美国熊猫联合创始人程正昌,程正昌明确回应称,美国熊猫并未进入中国,昆明熊猫是利用美国熊猫品牌影响力开山寨店,做假加盟。
事件:“熊猫快餐”昆明开店遭质疑
近日,关于“美国熊猫快餐”进入中国市场在云南开店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消息称,源自美国的中式快餐Panda Express熊猫快餐已在云南昆明开出首店。同时,门店位于昆明吾悦广场的负责人也证实,这家餐厅并非“山寨店”,有正规的品牌授权。从大众点评可以看到,昆明吾悦广场的确开了一家名为Panda Express熊猫餐厅的门店,无论是从LOGO还是昆明吾悦广场公众号的宣传介绍来看,均显示此家店就是源于美国中式快餐品牌Panda Express的熊猫快餐。
昆明熊猫快餐大众点评页面截图
不过,根据去消费过的消费者留下的评论来看,不少消费者表示,与美国的门店不太相同,怀疑是山寨门店。同时,大众点评、美团等平台上显示的该家门店均未留下联系电话。另外,北京商报记者在一个名为“中国餐饮网”的网站上看到,目前昆明熊猫已经发布了关于熊猫快餐的加盟信息,其加盟信息的介绍均是美国中式快餐Panda Express熊猫快餐的信息。
中国餐饮网上有关熊猫快餐的加盟信息截图
根据有关消息,位于昆明的熊猫快餐门店是昆明吾悦广场与深圳禧桂福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签订的协议,有正规品牌授权。对此,北京商报记者联系深圳禧桂福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但对方电话处于关机状态。根据天眼查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18年10月29日,注册资本10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胡鹏,旗下有多家餐饮公司,担任多家餐饮公司股东、法人。
此外,在昆明熊猫餐厅的点评页面上可以看到,这家餐厅的“网友推荐菜”涉及的品类也较为丰富,有酸菜鱼、酸辣鱼、串串等,与美国熊猫快餐的产品有一定的差异。而由于有关这家餐厅的报道均为“美国熊猫快餐进入中国市场”,对国内消费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该餐厅的点评页面评论区可以看到不少消费者是专程从外地前往该餐厅打卡。
反转:美国熊猫公司称“未进中国”
然而就在大家都认为火遍国外市场的熊猫快餐开始进军国内市场时,事情却发生了反转。10月19日,美国熊猫联合创始人兼联合首席执行官程正昌委托中国烹饪协会发布了一则声明。声明中称,“美国熊猫云南开店”的事是假的。是别有用心的人企图盗用“美国熊猫快餐”的名义通过所谓的“加盟”而敛取钱财的一个骗局。同时表示,目前中国市场上的“美国熊猫快餐”全部是假的,所用的“熊猫”商标均系盗用或伪造。此外,美国熊猫集团未授权中国任何部门和个人以“美国熊猫”名义做任何形式的加盟,包括“美国熊猫”研发并注册的专利菜品、产品。
美国熊猫发布并未进入中国市场声明
为此,北京商报记者也辗转联系到了程正昌,程正昌向北京商报记者提供了美国熊猫与昆明熊猫的LOGO对比图,记者对比发现,两家企业的图形LOGO相似度极高,但二者LOGO中的文字有一些差异,字体、字体大小也略有不同。此外,程正昌表示,有媒体在报道昆明熊猫快餐时强调的“这家餐厅并非‘山寨店’,商场是与深圳禧桂福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签订的协议,有正规的品牌授权”是子虚乌有。
程正昌向北京商报提供的两家熊猫快餐LOGO对比图
当记者问到美国熊猫是否如目前昆明熊猫在宣传文案中所说的“永不进中国”时,程正昌表示,这类文案是主观臆想和猜测。虽然美国熊猫目前暂未发展国内市场,但是美国熊猫早在2003年就曾与正大集团有过联手发展中国市场的打算,因此自己并没有说过文章中所说的“永不进中国”。
据程正昌介绍,目前美国熊猫在国外市场发展情况良好,在疫情之前门店数量逼近3000家,其中加盟店不足10%,年营业额约40亿美元,目前正在计划走向世界。程正昌强调,因为目前美国熊猫的业务全在国外,因此国内出现山寨门店对于美国熊猫本身造成的不良影响有限,但仍然不希望有人借助美国熊猫快餐知名赚加盟的快钱,希望减少国内投资人不必要的损失。
观点:商标先行 勿重蹈鹿角巷覆辙
事实上,在熊猫快餐之前就曾出现过餐饮品牌在国外发展良好,品牌影响力大增,但却在国内被大肆山寨的情况,鹿角巷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当初,鹿角巷就采取了先国外后国内的发展路线,此前鹿角巷创始人邱茂庭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就表示,本以为从海外开始培育品牌再回归国内市场,对于提升品牌知名度以及地域仿冒品牌能起到帮助作用,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因为鹿角巷在进入国内市场之前,国内就已经有大量鹿角巷的山寨门店,确实让他本人也有些措手不及。并且由于鹿角巷没有提前在国内进行商标注册,而国内有关鹿角巷的商标注册信息,据鹿角巷方面介绍,在鹿角巷提交第一次商标注册申请时,相同或类似的商标注册申请就已经多达5000多个。而就在鹿角巷注册商标的29个月的过程中,鹿角巷在国内的假冒加盟店已经多达7000多家,给鹿角巷品牌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如今,从美国熊猫与昆明熊猫此次事件中,也能看到鹿角巷的影子。居住在美国的消费者霍先生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熊猫快餐在美国是一个大型连锁快餐品牌,品牌知名度颇高,就像提到西式快餐大家就会想到麦当劳和肯德基一样,是一家针对美国本土消费者的中式快餐品牌,因方便快捷、性价比高受到当地消费者的喜爱。
中华商标协会国际交流委员会副主任、集佳律师事务所国际商标部部长赵雷律师表示,在美国熊猫与昆明熊猫品牌真假事件中,昆明熊猫套用了美国熊猫的品牌故事及品牌背景,并且在自己的品牌文案中使用了美国熊猫的品牌介绍,让读者误以为昆明熊猫就是美国熊猫,昆明熊猫已经涉及了虚假宣传并构成了不正当竞争,如果美国熊猫想要进行维权,目前可以以此为出发点。但同时,这件事对于美国熊猫也是警醒,因为国内市场已经出现了借助其品牌影响力开店的苗头,这也意味着未来很可能出现更多“熊猫快餐”的门店或者加盟信息。如果美国熊猫没有在国内先行注册商标,一旦商标被抢注,那么美国熊猫想要在国内市场通过商标维权的难度会很大,因为商标的注册和使用有地域限制,在国内仍然以先注册、先试用为准。因此,赵雷建议美国熊猫无论未来是否有进军中国市场的计划,也应该出于对自身品牌保护的考虑在国内申请商标注册,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和君咨询合伙人、连锁经营负责人文志宏则表示,熊猫快餐是全球知名连锁快餐品牌,知名度较高,无论是餐饮企业外出考察还是国人出国游玩基本上都会了解到熊猫快餐。虽然目前并未在国内布局,但实际上在中国本土的知名度不小。因此,不能排除是有个人或者企业想要冒充熊猫快餐来进行经营或者加盟连锁。目前这类事情的出现,短期内并不会影响到美国熊猫快餐品牌已经布局的市场的正常经营,不过,从长期来说还是会有一定影响。一方面,如果美国熊猫快餐品牌未来真的进入中国市场,而中国市场已经存在山寨品牌,那对于企业来说则是相当被动的,并且不利于品牌发展,容易出现消费者认可“李鬼”而不相信“李逵”的现象。另一方面,如果山寨熊猫快餐品牌在中国市场经营并加速开店,对消费者认知产生混淆,也不利于真正的美国熊猫快餐的品牌发展。
对此,中式快餐品牌和合谷创始人赵申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餐饮企业维权成本很高,但此次事件对于目前的美国熊猫业务发展影响并不严重,因此需看企业发展需求在讨论是否需要维权。“通过云南假熊猫事件,我想善意的提醒餐饮业同仁和投资创业者们,假如您有“加盟”意向,一定要找己被民政部、市场管理部门批准的正规机构,否则一定会有风险”,赵申说道。
北京商报记者 郭诗卉 郭缤璐/文 图片来源:受访企业提供、大众点评截图、中国餐饮网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