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餐创星球 的第 45 篇文章
这是餐创星球小餐饮选址系列课的第4节内容。
点击下方链接可复习往期内容:
《餐饮选址丨餐饮选址究竟选什么?》
《餐饮选址丨街店商场社区城中村…哪里最适合你开店? 》
《餐饮选址丨怎样通过人工筛选的方法找到合适的商铺?》
餐饮选址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今天要说的就是如何借助互联网工具来找商铺。
在我们的生活里,互联网无处不在,对于找商铺的餐饮人来说,借助互联网能够大大的提升找铺效率,也能更好的判断一个位置的好坏,提高找铺的成功率。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
1.巧用地图软件
用地图搜索关键词锁定区域。如果你不知道在哪里开店合适,那你可以看看你的同行们更喜欢在哪里开店。在网络地图上搜索关键词就可以看到相关的店铺的位置,得到一张店铺分布图。比如说我要开砂锅店,那么我在百度地图里搜索砂锅店,就能看到西安砂锅店分分布图:
在这个图上,根据红点的数量就能判断出来哪一块人比较多,砂锅店布局比较紧密,那么这些区域可能机会就更大。
用热力地图查看人流量分布。在百度地图手机版上有一个地图选项是热力地图,打开热力地图按钮你就能看到所选区域的实时热力图,无论是大范围的,还是小范围的都能检测得到。例如我查看的西安地区的热力图以及中贸广场商圈的热力图:
从这张图上就能够更加直观的看到哪里人多,哪里人少,在选址时这个就可以作为一个有力的参考。
用地图做区域分析。选择一个地方之前,可以先在地图上了解这个地方的周边情况,例如附近有没有小区,有没有学校,有没有写字楼等。尤其是在面对一个我们不熟悉的地方额时候,使用地图是最方便的考察方式。
2.善用点评团购外卖等软件
选址不光看位置,还要对比竞争对手,做综合分析。确定一个区域之前,不妨现在点评网、美团、还有外卖app上先了解下周边的餐饮情况。
判断周边人气高低。选择周边品类相同或接近的店,通过点评网站上的评论人数及签到人数,美团上的店面团购人数,外卖上的月销量,三个数据综合来判定,就可以大概了解它的整体经营状况如何。再多对比加几店的数据,大致就可以清楚周边的整体人气高低。
了解周边人均消费状况。了解周边店铺的团购及外卖价格,再对比其他地方同类型的店铺价格,基本上就知道这一块的人均消费高低了。当然,线上的判断只是一个预判断,实际情况还要结合线下的实地考察结果做综合判断。
了解周边餐饮店的经营状况。寻找周边做的比较好的店铺,最好是品来相同的店铺,通过点评团购及外卖等来分析其经营状况。首先是销量高低,其次是顾客评价,包括环境、口味、服务三个维度的评分状况。分析对手的经营状况,能够方便自己做到知己知彼,从而制定相应的竞争方案。
3.生活类找铺网站
寻找店铺最常用的就是一些生活类的网站,例如,58同城,赶集网,百姓网等。一般人店铺出租或转让,都会选择在网上发信息。根据你的区域要求、面积大小、租金水平,就能检索到符合你条件的店铺。把这些信息整理好,再逐个筛选,最后剩下的就可作为实地考察的名单。
4.垂直类找铺网站
除了那些大的生活类网站之外,还有一些垂直领域的找铺网站,也可以用得上。比如当地的一些本地论坛,里边会有房产版块。还有一些转店的第三方中介公司,他们也会有自己的网站,在这些网站上边也能找到很多有价值的信息。此外,也可以多和这些第三方中介公司的人多接触,加他们的微信或qq,他们也会时常分享一些免费的店铺资料,从里边也可以筛选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5.微信豆瓣等社交平台
微信群,豆瓣小组,百度贴吧,本地论坛,qq群等,这些都可以成为找店铺的有效工具。豆瓣小组,qq群,论坛这些都很容易搜索到的。
这是选址途径和方法系列的第2节内容,稍后我还会分享关于通过确定参照标准选址,通过中介或找店公司选址,以及动用其他各种可动用资源选址的一些实际的可参考的方法和技巧,敬请关注。
创业是场孤独之旅,在这里将有无数同行和你并肩同行,一起进步。
近期更新内容安排:
1. 评估商铺位置的常用方法
2. 考察一个商铺的基本要求
3. 商铺谈判的交谈技巧和心理技巧
4. 小餐饮选址的常见误区
5. 小餐饮店铺选址案例分析
6. 外卖选址的方法要技巧
><>天 读 一 点 , 一 年 大 不 同
被誉为“现代营销之父”的菲利普·科特勒曾说过:“营销的宗旨就是发展并满足需求。”
在我国,餐饮成为一门行业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到如今餐饮行业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供销产业链。
有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餐饮市场规模突破3.5万亿元,餐饮企业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爆款单品的不断更新使得餐饮品类从“大而全”逐渐向“小而美”转变。此外,O2O、新零售的兴起,也让餐厅的营销玩法日趋多样。
全文需5分钟时间阅读
改革开放初期——口碑传播
1980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落实,各省市饮食服务公司所属的代营店相继脱离国营饭店自主经营,随后,全国各地陆续出现了一批个体私营的中小型餐饮网点,并以其价格优势、经营优势、灵活的服务方式和方便实惠的定位赢得了市场的认可。
但正是由于处在时代转型的初期,当时的消费者选择相对有限,因此一家饭店要想做出名气只能依靠消费者之间的亲身传播。这种口口相传的形成因素也较为单一,大致都是基于一家饭店的味道和价格。
▲那时的口碑传播形成因素较为单一
八十年代末——传统媒体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我国国民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餐饮行业开始走向品类多样、口味融合的新时期。一些国际餐饮巨头开始进入中国市场,1987年11月12日美国肯德基公司在中国开设的第一家店在北京前门开业,之后以味千拉面为代表的进口品牌代理也开始打入国内市场。
同时,以成都红杏酒家、北京全聚德为代表的高档酒楼成为当时消费者的新宠,占领了消费排场以及商务宴请的市场。另一方面,以川菜、粤菜为代表的菜系观念开始深入人心,由地方市场向全国市场发展开来。
此时,在不同品牌、不同类型的综合竞争下,传统低效的“口口相传”已经无法满足快速扩张的餐饮市场,许多餐厅老板开始采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来进行自我宣传,以期达到更迅速、更广泛的传播效果。
白岩松说过:“让一只狗天天上央视,就能变成名狗”,足以见得当时电视对人们认知、行为方式的影响。
08年前后——互联网媒体
2008年前后,互联网成为了营销传播的新渠道。
以天涯为代表的论坛,以及以“成都吃喝玩乐网”为代表的生活服务类门户网站、QQ群等开始成为餐厅营销的新阵地。
将互联网思维与传统卤味相结合的“老枝花卤”当初就是凭借在天涯上的热帖提前囤积了大批粉丝,以至于后来淘宝店开张时,能在短短两个月内创造1心到5钻的佳绩。
▲老枝花卤天涯热帖部分截图
泛媒体时代——方式多样
从2014年开始,社群的概念逐渐被带火,以弱关系、病毒式传播为特点的微博和以强关系、深社交为特点的微信朋友圈开始成为餐厅老板的营销首选。
通过微博上的KOL推荐来形成转发,进而引起二次传播,再加上微信集赞送礼促使消费者自发分享到自己的熟人圈,这样的做法不仅契合在互联网情境下成长起来的新一批80、90后主要消费群体的生活方式,还能让消费者感知到品牌的活力。
2016年网络直播的火速发展催生网红千千万,一些餐饮企业也将网红直播列入了自己的“营销大计”之中。
比如去年立志做美食航母的“邢少爷”举行5000万元A轮融资发布会,找来7个上海当地的网红进行多平台直播,收获约470万人同时在线观看的曝光率;外婆家吴国平在旗下全虾馆开业庆典上,和3位优酷来疯直播平台的明星主播一起宣传造势;局气创始人韩桐开设以自己为IP的视频脱口秀-醉局气;巴奴的杜中兵在“映客”直播卖毛肚......通过直播,这些餐企都吸引了大批的关注。
▲美女服务员直播获广泛关注
转变的背后
1.技术的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设施的进一步改进,目前,从整个营销生态圈的形势来看,消费场景越来越碎片化,餐饮营销方式也经历了多轮变迁,从最开始的口语传播到文字、声音、图像、搜索引擎、社交平台,技术的支撑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2.消费者的更迭
当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消费者的更迭无疑给现代餐饮市场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一轮的洗牌洗掉了金钱豹类的传统高端餐饮品牌,反之,喜茶、南小馆等轻奢消费类品牌脱颖而出。中国餐饮市场的消费主体由以前“饱腹就行”的60、70后变成了生来就处于马斯洛需求上三层的80、90后,营销方式自然也要应时而变。
3.从业者素质的提高
现在的餐饮,早已不是以前那个“人人都能做”的行业,没点真本事很容易面临“3天倒闭”的魔咒。得益于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现在餐饮老板的总体文化水平与20年前不可同日而语。同时,来自金融界、房地产、互联网的各界精英与资本爸爸们纷纷进军餐饮市场,基于在原来行业积累的营销经验和知识积累,他们更易跨界融合取得成功,像西少爷肉夹馍、宜家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结语
纵观餐饮营销渠道的发展变迁,我们可以看到除了以上三点以外,市场的竞争压力也迫使餐饮营销方式发生变化。
另外,即时、快速、海量、碎片的传播特点使得现代人越来越依赖通过手机来获得资讯,肯德基、星巴克、周黑鸭等餐企都纷纷上线小程序,抢夺红利。
值得注意的是:据统计,如今18-49岁的人中有50%都更多地用手机观看视频,随着视频消费量变得越来越大,巨大的商业机会和内容传播机会也随之而来。Facebook的创始人Mark Zuckerberg说:“我们正在进入视频的黄金时代。再过5年,很有可能Facebook上的使用者每天分享的内容都是视频。”
因此,依托于短视频之上的内容传播,或许会成为餐饮营销的下一个有利渠道。
关于餐饮营销渠道,各位餐饮人有什么看法呢?
欢迎在下方留言区与我们交流分享
本文作者:刘芮
--------------End----------------
>推荐阅读
点击下列标题,阅读更多干货
茶饮市场的未来 |2017年中总结 | 香天下 | 海底捞 |
餐厅选址攻略| 餐厅团队建设|餐饮行业的规律
餐厅管理 |如何让消费者满意
前,由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品牌农业与市场、道同共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主办,华糖云商营销传播股份有限公司承办,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特别支持,福来战略品牌营销咨询机构、农本咨询支持的 2019(第四届)中国农业家年会在郑州隆重召开。
会上,品牌农业与市场总编辑梁剑发表了《品牌农业 渠道为王》的主题演讲。他认为,对于农业企业和品牌而言,选对渠道,产品才能卖得更好,卖出高价。小农对他的演讲内容进行了整理,一起来看看吧!
< class="pgc-img">>我国地大物博,不缺优质、特色的农产品,缺的是把产品快捷顺畅地送到千千万万消费者面前的能力,由于渠道上的欠缺,好的产品往往是“养在深闺人不识”。
很多水果、粮油产品在产出的时候价格很便宜,翻了很多倍卖出去,企业却说利润很低、没有挣到钱,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状况?实际上,这和我国大农业行业的流通状况有很大的关系, 我国农产品深加工程度较低,销售渠道多元杂乱,层级很多,成本和损耗都比较高,企业很难得到实惠。
今天,我和大家简要的交流一下农产品消费的主要渠道,分析这些重要渠道的状况和变化,以及我们要如何把握其中的机会。
1、农产品批发市场:基础渠道
农产品批发市场仍然是目前农产品流通的主通路,主要以大宗农产品为主,如蔬菜 、水果、粮油等,交易具有显著的季节性。目前,国内有不少大型农产品交易市场,比如北京新发地、武汉白沙洲、山东寿光蔬菜批发市场等。
最近几年,农批市场变化显著,让企业在批发渠道经营品牌产品成为可能。以新发地为例,与 2017 年相比,2018 年各类农产品总交易量增长 4%,总交易额却增长了 32%,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 class="pgc-img">>一是产品结构调整,在保持普通农产品稳中有升的基础上,优质高端产品的交易增长;二是批发市场分化,专业批发市场增多,批发市场内部出现了精品区、品牌区等;三是批发商户分化,批发市场的商户开始主动开发下游客户,开展电商、社区直配等业务;四是批发市场成为了渠道接口,不少大型批发市场自主开通电子商务,开展 B2B、B2C、O2O 等定点开发、配送业务。
2、商超:品牌展示大舞台
商超是农产品重要的销售渠道。近年来,农业企业和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也在加速占领商超渠道。
超市具有规模化、集约化、连锁化的特点,售卖的主要是品牌产品,有助于农产品品牌形象的提升。相应的,超市对供应商的要求也比较高,农业企业需要生产出更优质的品牌农产品,才能在这一渠道拥有更大的竞争力。
< class="pgc-img">>在未来,商超一方面是卖产品的价值,另一方面是有窗口的价值。我们也可以看到,商超渠道正在发生的一些变化:结构调整,一些优质水果、网红水果成为商超里的畅销产品;创新小业态不断涌现,如永辉超市“Mini 店”等;生鲜超市、精品超市蓬勃发展,为商超渠道注入了新活力。
总体而言,商超渠道的流量非常大,政策尺度相对宽松,消费人群黏性非常强,所以我们要把握它的变化,从中寻找机会。
3、社区便利店:抢抓生鲜风口
社区便利店的消费人群中,25~45 岁的占 7%,这些人品牌意识较强,追求方便、省事的消费,付费的能力也比较强。
< class="pgc-img">>近几年来,社区便利店的发展呈现出一种高速发展的态势,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进入了一个“风口”期。从阵营来看,外资便利店、本土便利店和新型便利店三大阵营角逐。这其中,新型便利店在快消品的基础上,开始为社区居民提供包括生鲜、餐饮、居家等一系列的生活综合服务,便利店+生鲜、便利店+餐饮的模式备受关注,生鲜、餐饮正在成为其重要的利润来源。
4、餐饮:从产品到解决方案
2010 年,我国餐饮业收入为 1.7 万亿,到 2018 年这个数字变成了 4.27 万亿,预测 2019~2020 年将突破 5 万亿大关。
餐饮业的极速扩张也给农产品带来了新的机遇。对于餐饮店而言,房租越来越高、人力成本越来越高,它需要一些标准化的产品来降低成本。因此,农业企业要做的,就是把农产品打造成餐饮链条上、细分品类的解决方案,比如把竹笋加工成火锅食材等。
< class="pgc-img">>此外,我们还可以围绕消费场景找机会,坚果可以成为休闲餐饮(下午茶)的标配,小龙虾是夜宵经济中的网红等。举个简单的例子,千味央厨 2006 年推出了工业化油条,解决了油条的安全问题和制作效率问题。2012 年起,千味央厨开始专注油条产品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研究,新增了茴香小油条、火锅油条、油条片、大油条等新品类。到现在,千味央厨已经成为速冻油条领域的知名品牌,每年约有 4.6 亿人次享用安心油条。
5、专卖店:成功与困惑
专卖店是指专营某个企业或某类特色产品的终端,形式上既有独立的店面,也有超市卖场中的店中店,具有形象展示、产品销售、核心顾客开发维护等综合功能。
这几年来,专卖店的发展非常快,有喜有忧。一方面,专卖店人口流动性大,拥有一批固定的团购客户,或是依托当地旅游产业,能够吸引专程购买“特产”的顾客。另一方面,专卖店但是也受到网购增加、礼品销售减少、房租及人员成本上涨等挑战。
< class="pgc-img">>百果园是专卖店渠道的一个优秀代表。从 2001 年成立以来,百果园已经在全国 70 多个城市开了近 4000 家门店,销售规模突破百亿,“好吃水果”的定位、完善的仓储物流建设,以及全球 200 多个基地为百果园保证了终端品质稳定的商品,也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
6、电商:开启流量之战
除了销售产品,电商渠道也是我们推广品牌的一个重要通路。目前,农产品电商主要有三类。
< class="pgc-img">>一是主流传统电商,淘宝、天猫、京东等。它们流量巨大,但是运营成本逐渐高涨,通过这类电商平台进行销售,需要有专业的运营团队,以及充足的资金预算。二是社交电商,拼多多、云集、甩甩宝宝、环球捕手等。它们通过社交+电商取得快速发展。三是 B2B 电商,为中小经销商或零售商提供服务的电商平台,代表企业有美菜网、惠农网等。
电商渠道近几年增长强劲,预测仍将持续三到四年。随着渠道竞争加剧,流量成本也在增加。因此,农业企业要有自创流量和把流量导入到平台的能力,通过在抖音、快手进行内容创作,实现公共流量的结合。
7、定制:创造并满足需求
定制,是指根据消费者或其他用户的个性需求,进行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并直接为用户提供服务的一种渠道模式。
< class="pgc-img">>比如吉林大米区域公用品牌,采取的就是定制的营销模式——吉田认购。它不是直接销售大米,而是让用户去当农场主,认购稻田。这种模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19 年,吉田认购规模预计能达到 10 万亩左右。
8、关注新型业态
除了这些传统的渠道外,一些新型的模式也值得关注。
微商
微商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空间,借助于社交软件为工具,以人为中心、社交为纽带的新商业模式。微商的优势主要在于节约企业店面成本、不受地域限制、微信操作,实时跟踪性强;劣势在于产品及服务的非标化。
抖商
< class="pgc-img">>2019 年 1 月,抖音宣布国内日活突破 2.5 亿,而其在电商变现模式上的加速,更催生了抖商的涌现。抖商在抖音上开店,以店铺模式让商家的基本信息,包括地址、商品、环境、优惠券、联系方式等呈现给用户,通过短视频营销和平台引流、内容加热,助力商家线上“种草”和线下转化。
社区拼团
社区拼团是一种互联网模式下的分销模式。目前,市场上主流的社区拼团都是基于社区节点的线上建立社群、线下完成交付的新零售模式。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平台方负责提供生鲜供应链、物流仓储和售后服务,团长负责搭建小区业主微信群以及社群的日常运营和信息、链接的投放,社区成员通过低价拼团下单购买。
9、深加工:踏上快消品之路
< class="pgc-img">>深加工一方面能提高农产品的价值,另一方面还可以解决积压问题。比如溜溜梅,把梅子变成了休闲食品,既避免了价格波动的问题,还提高了销量。
通过深加工让农产品实现快消化改造,主要是要找到大食品行业的结构性增长空间,从售卖产品到满足消费需求转变。
10、未来渠道:跨界与融合
农产品的销售并不是单一的通路,而是要做组合的概念,餐饮与零售融合、线上与线下融合、跨品类间的融合、到店与到家的融合等。
农产品的渠道多种多样,对于农业企业而言,需要进行思维模式改变,根据自身产品特征挖掘优势资源,然后选择定位高匹配性目标消费群体,再选择高匹配性的渠道模式。
来源:品牌农业与市场。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