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讯(记者卢志坚通讯员吴哲珺耿广航)某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员工杨某发布非法招聘信息,通过为诈骗团伙输送“卡农”获得高额佣金,有3名求职者被骗“入坑”。近日,经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杨某被法院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判处拘役三个月,并处罚金1000元。3名“卡农”中,有1人被法院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判处拘役二个月,并处罚金4000元,另外2人被公安机关予以行政处罚和批评教育。
杨某负责某人力资源服务公司下属门店的经营。2023年2月至5月,其通过微信用工群对外发布“高薪”兼职工作信息,很快吸引了尚某等3名求职者。3人虽发现所谓的“高薪”工作实际上是为上游电信网络诈骗团伙提供银行卡,帮助其“洗钱”,但仍未禁住高薪诱惑,走上犯罪道路。案发后,杨某等人被公安机关抓获。今年3月至6月,案件被陆续移送苏州工业园区检察院审查起诉。
办案检察官发现,上述案件中,涉案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对下属门店缺乏监管,导致杨某与电诈团伙勾结,擅自发布虚假招聘信息。办案检察官在梳理了该院2022年以来办理的276件电信诈骗、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案件后发现,被告人通过发布非法招聘信息引诱求职者犯罪的情况并非个例,受骗者多为低龄、低学历、低收入人员。
针对上述问题,今年4月,该院向相关职能部门制发检察建议,建议其加强对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监管力度,引导劳动者合法就业;同时,该院通过与行业协会“会诊”,向涉案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并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法治宣讲。
相关职能部门迅速开展调查,对涉案公司负责人开展约谈和教育,要求相关门店核查微信用工群招聘信息真实合法性,并向群内求职者发布警示提醒。同时,积极开展人力资源市场整治工作,共排查辖区中介和用人单位102家,关闭非法职业中介20家,作出行政处罚5件。
6月17日,由人社部门牵头,检察院、法院、公安、税务、行业协会等12家单位与19家企业共同召开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党建联盟筹备会,就加强行刑衔接、信息共享、法治宣讲等工作达成共识,建立常态化机制。目前,该院通过合作机制,已向外地检察机关移送人力资源服务公司介绍从事电信网络诈骗违法活动线索2条,推动跨区域协同治理。
“我们深刻吸取这次教训,开展了两次全员普法,并完善了职责清单。”7月2日,检察官在对涉案人力资源服务公司整改情况进行回访时,公司负责人说。
来源:检察日报
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员工杨某发布非法招聘信息,通过为诈骗团伙输送“卡农”获得高额佣金,有3名求职者被骗“入坑”。近日,经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杨某被法院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判处拘役三个月,并处罚金1000元。3名“卡农”中,有1人被法院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判处拘役二个月,并处罚金4000元,另外2人被公安机关予以行政处罚和批评教育。
杨某负责某人力资源服务公司下属门店的经营。2023年2月至5月,其通过微信用工群对外发布“高薪”兼职工作信息,很快吸引了尚某等3名求职者。3人虽发现所谓的“高薪”工作实际上是为上游电信网络诈骗团伙提供银行卡,帮助其“洗钱”,但仍未禁住高薪诱惑,走上犯罪道路。案发后,杨某等人被公安机关抓获。今年3月至6月,案件被陆续移送苏州工业园区检察院审查起诉。
办案检察官发现,上述案件中,涉案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对下属门店缺乏监管,导致杨某与电诈团伙勾结,擅自发布虚假招聘信息。办案检察官在梳理了该院2022年以来办理的276件电信诈骗、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案件后发现,被告人通过发布非法招聘信息引诱求职者犯罪的情况并非个例,受骗者多为低龄、低学历、低收入人员。
针对上述问题,今年4月,该院向相关职能部门制发检察建议,建议其加强对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监管力度,引导劳动者合法就业;同时,该院通过与行业协会“会诊”,向涉案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并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法治宣讲。
相关职能部门迅速开展调查,对涉案公司负责人开展约谈和教育,要求相关门店核查微信用工群招聘信息真实合法性,并向群内求职者发布警示提醒。同时,积极开展人力资源市场整治工作,共排查辖区中介和用人单位102家,关闭非法职业中介20家,作出行政处罚5件。
6月17日,由人社部门牵头,检察院、法院、公安、税务、行业协会等12家单位与19家企业共同召开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党建联盟筹备会,就加强行刑衔接、信息共享、法治宣讲等工作达成共识,建立常态化机制。目前,该院通过合作机制,已向外地检察机关移送人力资源服务公司介绍从事电信网络诈骗违法活动线索2条,推动跨区域协同治理。
“我们深刻吸取这次教训,开展了两次全员普法,并完善了职责清单。”7月2日,检察官在对涉案人力资源服务公司整改情况进行回访时,公司负责人说。
(来源:检察日报·检察新闻版 作者:卢志坚 吴哲珺 耿广航)
跑分”是一种提供非法资金转移渠道的违法犯罪行为,是近年来涌现出的一种新型犯罪模式。
富贵险中求?
“高薪兼职”还是违法犯罪?
《财经调查》记者在网络平台上看到大量兼职招聘的广告,内容非常诱人。无须简历、笔试或面试,应聘条件非常宽松。但工作地点、工作时间,甚至是工作要求都没有说明。这些所谓的工作岗位,其实就是“代收”。
记者联系到一位正在招聘“代收”岗位的工作人员,这位工作人员强调“必须在线下操作”,而且要提前确认记者银行卡的日限额、流水是否符合操作转账的要求。
他向记者介绍,这份“工作”的收入相当可观。
符合所有条件后就有工作人员相约见面,有专门的人往银行卡里转账再提出,测试银行卡是否能用,然后发送这单“代收”工作的位置,有专人接应,协助操作,直到转账结束,才会支付酬劳。
记者向这些招聘方提出了见面洽谈的请求,但均遭到拒绝。这些人对自己违法的行为心知肚明。
记者发现除了线下银行卡转账这种方式外,还存在一条更为隐秘的线上转账途径。这就是利用隐秘性极强的所谓的“蝙蝠软件”进行线上沟通,不能截图、不能录屏。
记者进入了一个有着1.9万余人、名为“KK课堂”的“蝙蝠软件”群里,发现有人不时在群里发布“有人卖卡吗”“支付宝有可以收钱的没,半小时挣两千左右”“做卡的来”等信息。
在一个拥有2万名成员的“大学生兼职”QQ频道里,不时有人发布“微信支付宝能收款的来找我赚米”“支付宝‘代收’,6000佣金2000,一万佣金4000,不要押金”之类的信息。
记者在山东济南章丘大学城的学生中进行了随机询问,一位学生向记者透露,他们这里时常收到各类兼职招聘信息,其中就有所谓的“代收”业务,但他明白,这其实就是在帮人洗钱。
记者了解到,在电信诈骗、网络赌博等犯罪活动中,犯罪分子实施犯罪的重要一环,便是“转移赃款”。而现在常用的伎俩,就是通过这些“代收”岗位完成赃款的转移。但在记者的采访中,一些学生对这类“代收”行为,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是在参与犯罪。
为了躲避监管,得以顺利将黑灰产资金在多个银行、第三方支付平台之间频繁且顺畅地划转,发布招聘信息的人,基本上是在一款名为“飞机”的神秘境外聊天软件群里接收指令,并在“飞机”群里将能够划转资金的账号提供给上线。
神秘黑衣人带路隐蔽操作
编织谎言只为骗取银行卡进行洗钱转账
山东的蒋先生通过“代收”招聘广告知晓了所谓的挣钱项目,在与对方沟通中一再询问是否违法,对方信誓旦旦保证合法合规。
到达指定交易地点后,蒋先生被搜身,还被收走了手机。每次见面都是安排在夜晚,而且地点非常偏僻。对方在炎热的夏夜也要包裹严实,让人看不清样貌。尽管当时蒋先生就已经察觉出不对劲,但为了高收益,还是配合产生了多笔转账,其中最高的一笔将近4万元。
而另一位急于办理贷款的黄先生也遭遇了类似的经历。为了增加自己银行账户的流水金额顺利办理贷款,一个戴着墨镜、口罩的“黑衣人”与黄先生相约在银行见面,查了黄先生的支付宝、云闪付,确认没有负面情况后,就开始操作转账。这一次操作了84000元,等双方离开银行后,黄先生却发现自己已被对方拉黑。至此,黄先生才如梦初醒,“刷流水”就能办贷款不过是对方编造出来的谎言,其真实目的是借用他的银行卡进行转账。
细致研判、周密部署,警方迅速出动
贪图小利、难抵诱惑,终究付出沉重代价
2024年5月,山东省济南市公安局历下区分局收到线索,有人在辖区内某银行柜台使用银行卡支取涉诈资金,并且发现资金快进快出、转账对象也并非固定亲属、朋友。民警第一时间抓获这名卡主。
民警围绕银行卡的卡主展开进一步调查,通过视频研判,警方锁定了嫌疑人身份,也迅速掌握“洗钱”团伙的犯罪动向。因为害怕打击处理,这类洗钱的犯罪嫌疑人组织严密、分工明确,具有极强的反侦查意识,形成团伙作案。
民警介绍,黑暗市场里所谓的“代收”“跑分”的犯罪形式,这类犯罪行为,具体是不法分子自建平台,利用招揽来的正常用户的银行卡、电话卡或微信、支付宝账号,替别人收款,为网络赌博、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提供非法资金转移渠道。
经过细致研判、周密部署,民警成功锁定了犯罪嫌疑人徐某等人的藏匿地点,为违法资金进行转账洗钱的“跑分车队”也终于露出了真面目。据徐某交代,犯罪团伙只在“飞机”软件上进行交流,“卡农”到达指定地点后,徐某没收并掌控“卡农”的手机,“飞机”软件中的老板会向“卡农”的银行卡中充钱,徐某再用手机App将钱转出。
山东省济南市公安局历下区分局反诈中心 副中队长邢树普提醒广大网民,不要贪图小便宜,还是要踏踏实实地参与社会劳动来获取利益。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副区长 区公安分局局长房星警告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发财的犯罪嫌疑人,尽量手莫伸,伸手必被抓。
转自:央视财经
来源: 贵阳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