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新闻首席记者 曹磊 记者 董淑健
摄影记者 李辉
通讯员 刘世民
随着江城秋意越来越浓,这个季节最具吸引力的板栗香气,也溢满三镇街头。然而,各级市场里的糖炒板栗大多主打“迁西板栗”的名号,作为出产大省的湖北板栗却在炒板栗的江湖上鲜有名声,而是较多出现在生鲜市场、餐饮酒楼和市民餐桌上,且同样面临国内多个板栗产区鲜货产品的竞争。
多年来,迁西货叫“板”湖北货,江城糖炒板栗市场为何尽飘“外省香”?坐拥产量前三甲领衔位置的湖北板栗,到底去哪了?面对外来板栗的叫板,湖北板栗又该如何扬长避短?极目新闻记者多方踏访,进行了调查。
三镇满目炒板栗 街头尽飘迁西香
10月27日上午10时许,汉口黄孝河路上的一家糖炒板栗店门前就有好几位市民等待当天的第一锅板栗。
“天气变冷就想吃板栗,这家炒得还不错。”市民朱女士在附近吃过早点以后,就赶过来排队:“现在正是吃板栗的时候,糖炒的蛮糯蛮粉,还比较甜。”
正在炒制板栗的老板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店里用的原料一大部分是从批发市场专门挑选的迁西板栗,个头比较大,口感更加粉糯:“你也知道,秋冬两季做糖炒板栗的非常多,必须用质量更好的迁西板栗。”
仅仅只是在这条不到3公里的路上,记者就找到了5家不同规模的糖炒板栗店铺或摊位。除了一家“推车型”的卖家没有标注自己的板栗产地以外,其他4家店铺均摆出了“迁西板栗”的招牌,以此吸引市民选购。
当天中午,极目新闻记者辗转到武昌水果湖。在一家菜市场旁的老字号糖炒板栗店门前,同样有不少市民等候新炒的板栗出锅,店门的两侧都打出了“迁西板栗”的牌子,看上去非常醒目。
一位经常在这里买糖炒板栗的市民称,自己和朋友平时买板栗时,不管是吃开口大板栗还是闷口小板栗,都会看看是不是迁西板栗:“反正吃过以后就觉得迁西板栗的口感确实蛮甜糯,买这个板栗来吃基本不会‘踩雷’。”
随后,极目新闻记者从水果湖向中北路、中南路沿途探访,街边糖炒板栗店外同样有摆出“迁西板栗”字样的,还有的店则标注了河北板栗、怀柔板栗等。
下午,在汉阳钟家村商圈里,有多家糖炒板栗店铺,有的标明了“迁西板栗”的产地,有的则只打出了自己的店名。当仔细询问板栗原料产地时,店主会称是来自河北或直接说是迁西板栗。
流通市场货源多 冀云鄂产占主流
连日来的探访里,武汉三镇的糖炒板栗店的货源主要来自河北迁西,那么这些迁西板栗在武汉占有多大市场?
10月28日清晨6时许,极目新闻记者来到位于武昌徐东的板栗批发市场。这个时候的市场里已经是一片机器运转声,板栗的分拣工作早早就开始了。
“每天早上5点多就开门了,蛮多来打货的客户都是6点就到。”栗香园批发部负责人张老板说,从10月中旬开始,店里就忙得不可开交:“几个产地的采购要跑,店里批发出货的数量也不停增大,完全忙不过来。”张老板说,武汉的糖炒板栗市场上,货源主要来自迁西、兴隆、怀柔等几个地方,再就是云南昆明的油板栗,以及湖北本地的罗田、麻城。其中做糖炒板栗的商户基本上在店里拿的是迁西板栗。
同在这个市场经营多个产地板栗的曹老板介绍,用来进行糖炒的栗子对品质要求非常高,需要容易炒得更粉糯、香甜,基本上都会选择来自河北迁西的板栗:“那边的地理条件和光照、水分的条件确实更有利于出产用来炒制的板栗,这也是全国各地到迁西去抢货的原因。”
在整个批发市场里,几家店外尽管没有专门打出“迁西板栗”的牌子,但极目新闻记者环顾市场,批发商们在店里囤货最多的就是迁西板栗,一大袋一大袋地摆在了店门内外。
在店里的分拣机上,一袋一袋的板栗正在被进行“自动+人工”的配合作业:“这些都是云南的板栗,现在的货源相对迁西板栗多一些,用来炒板栗的口感也差不了很多。”曹老板说。
“现在能收到的迁西板栗已经不多,这些都是刚刚收回来的最后一批,再收就是云南的板栗会多一些。”经营板栗批发生意十余年的丁师傅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今年9月初,迁西板栗最高峰时的地头收购价达到8.3元一斤,拿到武汉的批发价就要至少10元一斤,要货的人还络绎不绝:“那个时候新一季的糖炒板栗刚刚开始,价格高也不愁卖,说明‘迁西板栗’差不已经形成了市场共识。”
坐拥产量前三甲 湖北板栗去哪了
公开信息显示,我国板栗种植产业广泛分布于24个省市,其中湖北、河北、山东是国内三个最大的板栗产区,3个主产省份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一半。
专家介绍,湖北省不仅有丰富的板栗品种资源,而且有野生板栗、茅栗、锥栗等野生近缘种的分布,是我国南方最大的板栗产区。
尽管稳坐产量前三把交椅,却在省内最大的武汉市场上相较于河北迁西板栗处于下风,甚至在糖炒板栗的领域里鲜见踪迹。那么,湖北板栗去哪儿了?
在批发市场里,主营麻城板栗的张老板带着极目新闻记者来到店铺内部的冷藏库里,指向摞起来的几大袋板栗:“这些都是麻城、罗田等地的板栗,主要卖到生鲜市场、餐饮酒楼,用来做菜的,而不是用来糖炒的。”
张老板介绍,湖北本地的板栗尽管产量大,但因为气候原因,光照、温差和水分的条件与北方,尤其是河北几个产区相比,在板栗特色上不一样:“湖北的板栗适合入菜来烧制,而不容易炒得粉糯,形成了天然的市场区分。”
为了一探究竟,极目新闻记者又来到武昌团结大道上的生鲜市场,几家卖板栗的档位上出售的品种并不一样,其中有两家分别卖的罗田板栗和麻城板栗。
“从罗田直接过来的车上拖的货物,价钱不贵,品相也蛮好。”商贩李师傅介绍,多年之前他曾到汉口新荣附近的板栗批发市场进货,那时候的本地板栗比较多,近些年来能打到的湖北板栗货源比较少,所以基本上都从孝感、罗田、麻城等省内主产区的经纪人、批发商处直接订货,对方把货拉到武汉直接送。
随后,极目新闻记者又走访了汉口多家集贸市场,其中在售的板栗也大多来自湖北本地,少量来自云南、山东等地,价格与迁西板栗相比要便宜一两块钱。
在批发市场里,同样一斤50颗到60颗左右的中、大号板栗,迁西货每斤批发价最高卖到8元一斤,而本地板栗则在5元到6元一斤;稍微小一些的一斤70颗到80颗左右的板栗,迁西货每斤也要7元左右,而云南货、湖北本地货则多在4元一斤,市场价相差明显。
湖北货差异竞争网店超市齐发力
湖北板栗去哪儿了?为一探究竟,极目新闻记者深入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探访。罗田县是首批命名的中国板栗之乡,板栗种植覆盖了90%以上的村湾,栗农30.51万人,覆盖了全县几乎全部农业人口。
2021年,罗田县板栗种植总面积101.5万亩,产量6万余吨,全县板栗产业综合产值接近20亿元。
10月28日中午,天气晴朗,大别山地区秋高气爽,阳光灿烂。湖北省罗田县骆驼坳镇涂家湾村52岁的村民姚松立到邻镇收购甜柿刚回县城,开在罗田县城繁华地段的超市由妻子照看,剥好的板栗摆在超市门口,这段时间,每天能卖出四五十公斤;网店一天也能卖几十公斤。对他们一家来说,今年的板栗只剩下最后的尾巴了。
有30多年丰富种栗经验的姚松立,今年承包板栗园30多亩,园里的栗树平均树龄20岁,大都处在丰产期。别人的栗园每亩平均产板栗150公斤左右,他的可产250公斤,要多出100公斤,因为他的栗树品种好,树龄优,管理得也好,今年他的这片栗园共采收新鲜板栗七吨多。
姚松立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今年8月2日天气还十分炎热的时候,他就去园里采了50公斤板栗,这是今年的首批板栗,这批栗树是罗田县特有的品种“六月爆”——六月爆的意思是每年农历六月即可成熟上市。这些板栗当天下午即在妻子的超市门前被南来北往的顾客一抢而空,每公斤20多元,当天收入1000多元。
姚松立的妻子这几年通过线上线下卖板栗,已成为小有名气的网红。她回忆说,8月2日至8月底那段时间,丈夫每天新采的六月爆都很受欢迎,家里每天有1000多元进账。
9月初,更多品种的板栗大量上市,到超市买板栗的人也越来越多,他们每天的销量可以翻一倍,价格则会逐渐下降,最低时降到10元每公斤。妻子的网店也在这段时间大量销售,妻子在网上搞直播,女儿也会利用休假时间帮她直播。
9月中下旬,自家的30亩板栗基本卖完了,姚松立便根据从县林业局摸来的信息,到周围乡镇收购板栗3吨多,他将这些板栗凉晒好后存放到冷库,每天按销售量大小往超市搬,销多少搬多少。
简单盘点了一下,今年姚松立家共销售鲜板栗10吨多,收入十几万元。他计划明年销售板栗20吨,收入二三十万元。
见卖板栗收入颇丰,姚松立的妻弟也在拷贝他的经验,建实体店加网红店模式,专门从事板栗的经销工作。据了解,罗田县有姚松立这样的板栗达人上万名。
罗田企业抱团走瓜分南方大市场
湖北益佳食品公司是罗田县也是湖北省最大的专业板栗加工销售企业之一,年销售7000余吨板栗,占罗田县板栗产量一成以上。
退伍军人出身的董事长熊中刚做事仍保留着风风火火、雷厉风行的军人作风,但谈起企业经营之道则柔声细语、温文尔雅。他说,他们生产的以罗田板栗为核心的大别山板栗,第一大销售渠道是南方的菜品市场,蒸功夫、老娘舅、肯德基等许多中外著名食品连锁企业都是他们的客户。
熊中刚曾多次到江浙、两广及大西南等地区考察,与当地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有些经销商每年5月份板栗还在开花时就来罗田调研。特别是重庆、成都为代表的大西南地区,许多火锅店几乎每天离不开这些色泽金黄、口感软糯的板栗,成都有家火锅连锁企业今年订货600吨。
10月27日下午,适逢浙江老娘舅餐饮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国民前来签约,20吨板栗米的订单刚刚签下来。杨国民说,老娘舅餐饮是浙江一家即将上市的餐饮连锁企业,罗田板栗已与他们公司有长达15年的合作史,许多当地顾客喜欢的老娘舅味道已与色泽金黄、软糯甜润的罗田板栗分不开。近几年,每年在益佳公司的订货都有200吨左右,由于企业定位高端,罗田板栗的价格能卖到每吨3万元以上。
在广州、深圳、长沙、南宁,熊中刚说,益佳食品每年收到的餐饮类订单让公司的加工能力达到饱和。为增加产能,今年公司在8个加工车间的基础上,投资800万元升级设备,并新上了一个生产车间,增加了2000平方米的冷库库存面积。
出口是罗田板栗又一个重要渠道。益佳食品每年出口欧洲、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今年的销售额300万美元。
罗田县建华栗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瞿建华从小患小儿麻痹症,右腿残疾。今年已年过花甲,但仍精神矍铄。今年他率100多名留守妇女、老人、残疾人为主的村民,专门从事板栗收购加工,主打产品为小包装板栗仁,今年的营业额超过1000万元。
瞿建华说,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城里人消费习惯变了,追求简单省事,喜欢吃板栗又不愿花功夫剥壳。他们合作社所做的就是把板栗打下树后,再将外面的三层皮一一想法去掉,用保鲜袋装好,通过网商销售,再快递到城里消费者手中。哪怕七八十岁的老人或残疾人,只要会剥板栗壳,就能在我们合作社就业。守着一座大别山,人人每年赚个几万元都不算难事。
据了解,目前罗田县有板栗加工企业36家,年加工能力4万吨,这意味着罗田栗农种的板栗大多数已可就地消化,不需要卖往外地。
罗田县目前已开发出板栗罐头、速冻板栗米、板栗酱、甘露煮、栗羊羹、板栗粉、板栗休闲旅游食品等20多个产品。今年全县板栗产业综合产值接近20亿元。
专业解读:全民产业金字招牌
“板栗产业是罗田的传统产业,也是全民产业。”罗田县林特局副局长晏绍良一语中的,“在罗田,每年有30多万人吃板栗饭,要知道,罗田县的总人口不过47万人。”
罗田县位于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是首批命名的中国板栗之乡,板栗种植覆盖了90%以上的村湾,栗农30.51万人,覆盖了全县几乎全部农业人口。今年板栗种植总面积101.5万亩,产量6万余吨。
晏绍良介绍,2019年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结果显示,“罗田板栗”品牌价值26.98亿元,已成为推介罗田的金字招牌和魅力名片,还是“湖北市场首选知名品牌”。
近两年,罗田县举全县之力助推板栗产业振兴发展,成立振兴板栗产业工作领导小组,召开板栗产业振兴大会,把板栗产业作为地标优品“头号工程”来抓,还写进2020年《党代会报告》,上升为“头等大事”,举办湖北省板栗交易会暨产业对接活动,举办湖北罗田板栗文化美食节,全力服务板栗产业发展,使罗田板栗产业迈入提速发展的快车道,使“罗田板栗”品牌地位不断提升。
延长板栗产业链条,开发研究了栗苞固型炭、栗树成型炭、栗红色素、栗树袋料食用菌、栗蘑、栗树天麻等副产品,利用板栗修剪、低改的枝丫材,发展香菇、栗蘑、木耳生产,还利用板栗球苞壳生产栗壳炭。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么是跨界?
“跨界”:就是原来毫不相干的2个元素(品牌),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从而给品牌一种立体感和纵深感。
也就是说:跨界是一个借助他人特长,或借助其它行业的特长来弥补自己的短板,以求得到更大突破的这么一个行为,其核心诉求在于“1+1>2”,这个“1+1>2”具体执行是体现在营销层面,也叫“跨界营销”。而其最大的获益者是“品牌”。这个品牌也包括了“个人品牌”。
所以,我对"跨界"的理解是,跨界的核心就是:“优势叠加”。
举个栗子
餐饮业中,一个广为人知的跨界打劫故事,是麦当劳的咖啡。
先说说麦当劳,一个卖汉堡薯条的,为什么单品爆款可以爆那么多年?因为在全球的环境下,麦当劳是美国文化的代表,其产品体验中一个强大的增值部分,是对美国文化的消费。不夸张的说,每个麦当劳的新粉,都是冲着体验美国文化去的,而不是享受美食去的。
但是,金融危机之后,美国文化的影响力越来越弱,作为文化标志的麦当劳,其顾客的消费黏性也随之降低,越来越多的顾客仅仅是为了吃饱而来。
吃饱,是理性诉求,必定要比较性价比。失去了文化增值的麦当劳,利润空间逐步萎缩。麦当劳叔叔能不着急吗?
痛定思痛,麦当劳叔叔发现,还有一个叫星巴克的餐饮企业活得真特么爽——麦当劳卖的是肉和菜,卖得贵顶多是哄抬物价,可是星巴克这逼居然卖水(咖啡中水的含量超过90%),特么完全是直接造假啊!
情急之下,麦当劳决定以一家良心企业的面貌,从正面干星巴克一炮:“下一步我们麦当劳公司要开始卖咖啡,供货商和星巴克同出一家,但价格却比星巴克低40%。”这是2013年5月麦当劳的官方发言。
原因很简单,麦当劳虽然利润不敌星巴克,但门店数量比星巴克多啊(2016年,星巴克2.2万家,麦当劳3万家),这就意味着,麦当劳的顾客数量多啊!反正要喝咖啡,顾客在我这喝了咖啡,就不会去星巴克喝咖啡了呗!虽然我的咖啡便宜,但是,是增量营业额啊!而且,老子也终于卖上水了有木有!?
麦当劳这一策略取得了显著的成功,不再赘述。然而,另一个跨界巨头,却从背后狠狠给了麦当劳一炮。
那就是7-ELEVEN,2016全球门店数量6万家。
一个社区便利超市,不好好卖烟酒、卖药妆,却特么卖盒饭、卖快餐,而且餐食营业额已经占到总收入的70-80%,更关键的是,餐食的毛利甩普通商品好几条街……但我只想搞事情的问一句:那70-80%的营业额,是天上掉下来的么?
显然,这些增量都是对餐饮业(尤其是快餐)血淋淋的掠夺。所以,7-ELEVEN的跨界,绝不是一种国际主义精神,而完全是一种赤裸裸的加勒比海盗精神!
跨界的意义
1:对于大的餐饮企业
大的餐饮企业,由于已经有了体系和资金,所以就意味着完成了原始的试错阶段。这个阶段,完成跨界的主要手段是:招聘不同行业的高手,以此来完成跨界。也就是招聘“水平”方向的人才,而可以减少一些“垂直”方向的人才。但切记,你是要招聘“高手”,而非“人手”。“高手”可以不断加长企业竞争力木桶里面最短的那块短板,以此来不断加强企业的综合实力,这个从另外的角度来看也是在完善企业的知识体系。而“人手”,则完全无法做到这一点,即不能完善知识体系,也弥补不了短板。所以,总结一下给到大的餐饮企业建议:1,招聘时多想想2个不同方向的人才,有些问题实质上是只有水平方向的人才才可以解决的。2,招聘“高手”而非“人手”。
2:对于小微型餐饮企业
那么小微型的餐饮企业,还处在试错阶段,不确定因素很多。供应链,营销的玩法对接都是非常大的问题,建议谨慎而为
结语
餐饮业已经进入了多维攻击和多维反击的白热化阶段,餐饮业用零售、音乐、情感等的餐饮+XX这张牌打出了初步战绩,但是并不代表要让所有餐饮从业者们把心都放在餐饮+XX的XX上,起码就目前大环境来说,餐饮+XX是未来的大方向,但是做好餐饮+XX的前提是先做好餐饮。
筷玩思维认为,餐饮+XX只是餐饮业的一种刚迈出去的新模式,随着行业逻辑和框架的稳定,还会有更多更好的玩法,这不是餐饮新玩法的第一步也不会是最后的一步。
>京的秋天,是栗子味的。随着天气转凉,街头巷尾又飘起了香甜的栗子香。10月8日,现代快报记者走访发现,南京的网红糖炒栗子店又开始营业了,吸引了不少顾客排队购买。“栗子季”开启,不少商家还推出了栗子味的冰淇淋、小蛋糕、奶茶等。
△炒栗子
炒栗子热卖,有店铺每天能卖1500斤
“老板,我要30元的栗子。”10月8日,临近中午,位于科巷的福印板栗店门口排了不少人。福印板栗是南京板栗店里的“老字号”了。春夏卖凉皮,秋冬卖板栗。每年9月初,店里开始炒栗子,会一直卖到次年的3月初。今年,店里炒栗子的价格是每斤25.8元。
△福印板栗
“今年我们是9月9日开始卖的,最近每天能卖1500斤左右。”福印板栗店的老板俞先生告诉记者,店内的栗子产自河北省迁西县,属于燕山山脉一带出产的板栗,质地优良。进入10月后,栗子的甜度、糯度、口感等都会更好,买栗子的人也会多起来。“高峰期,每天能卖2000多斤。”
除了日常的散客,店里每天还能接到不少社区的团购订单。“预订的团购单,量都比较大,从几十斤到几百斤不等。”俞先生说。
“这家店很火,每次来都要排个十几、二十分钟,才能买上。”在市民黄女士看来,喷香软糯的炒栗子是秋冬天的必备零嘴小食,特有的香甜焦香味是这个季节的代表。“到了这个季节,隔三差五就会来买。”
△金味栗子
位于秦淮区大香炉附近的金味栗子,也是南京的网红店铺。记者注意到,店铺还是只能用现金支付,每人限购100元,炒栗子每斤26.8元。在店铺周围,也依然能看到“黄牛”代购的身影。“不用排队,需要现金也可以帮换。”在店铺附近,有一位中年男士会上前询问购买栗子的顾客,是否需要“免排免等”的栗子,代购的价格是每包30元,每包约1斤。此外,“黄牛”也准备了不少现金,有需要现金的顾客也可以找他兑换。现场找“黄牛”购买栗子的人并不多,但有不少找“黄牛”换现金的人。
△代购
栗子冰淇淋、栗子蛋糕……秋日“栗味”美食上新
夏日多巴胺,秋冬美拉德。栗子从颜色到味道,都与秋冬季很相配。栗子冰淇淋、栗子蛋糕、栗子奶茶……“栗子季”开启,多种多样的“栗味”美食也上新了。
在南京新街口附近,有餐饮店推出了一款以“栗子”为主的甜品,售价29.9元。这款甜品最下层是芝士冰淇淋,中间铺了一层蛋糕,最上层是栗子蒙布朗和整颗的板栗。店员表示,这款甜品是9月底才推出的,很受年轻顾客欢迎。
△栗子甜品
记者在生活服务类平台搜索发现,不少商家还推出了“糖炒栗子”千层蛋糕、板栗奶茶等。其中一家店铺的栗子千层蛋糕,外卖月销量有200多。此外,在小红书平台上,与“栗子”相关的笔记有200多万篇,还有不少网友分享了自制糖炒栗子、栗子泥、栗子蛋糕等的教程。
△网络截图
栗子具有补脾健胃、补肾强筋、活血止血等功效,还含有大量膳食纤维,可以防治便秘。不过,栗子吃太多也容易伤脾胃,需适量食用。
现代快报+记者 杜雪迎 文/摄
(校对 张静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