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闷热的傍晚,即使需要排整整1个小时的队,也抵挡不住爱吃自助酱骨头火锅的福州人!
最近火爆朋友圈的位于金牛山附近大儒世家的“骨行家 自助酱骨头”,小霖也去探店啦!大约7点半多到店,被告知要还要等待1个小时左右,门口到处都是坐满了排队等候的客人。
< class="pgc-img">>经过漫长的一个小时等待的时间,终于有位置了,验票入座上酱骨,(买的是双人套餐人112元,人均56)现场买是69一个人。
上菜速度很快。这是福州第一家自助的酱骨头,一出道火爆整个朋友圈。老板是东北人,热情豪爽,经过商家宣传,即使店铺位置不是很好,却也人满为患。
< class="pgc-img">>一端上桌就看见满满一盆的浓香赤红的骨头,再一闻香味扑鼻的酱香骨头,一个个都是如同拳头般大小,在筒骨部位,里面满满都是骨髓。真的是无限次数,一次吃个够!
< class="pgc-img">>带上一次性手套开吃,热乎乎的大骨,烫手的很,老板说酱骨头都经过几个小时的炖煮,所以才会这么的酥软,入味。吃这样的大骨就是要用手掰开撕扯着肉,感受肉与筋膜的交织。
< class="pgc-img">>吃大骨,骨髓可是精髓所在。吸管往筒骨里一插,轻轻的吸一口,包裹着酱汁的骨髓一起入口,满满胶原蛋白,丰富的营养都送入口中,太满足了!
< class="pgc-img">>夫妻一共吃了两大盆,大概每个人也有吃5—6个,满满酱骨都是肉吃到后面有点儿腻。啃完大骨吃火锅!让服务员加汤,开始涮菜,丸子、蔬菜、泡面、冰棒冷饮…也都是全部无限量!涮菜在酱锅里煮过,吸饱了汤汁,真的特别的好吃入味。
< class="pgc-img">>还有自助水果、凉菜、可以解腻。一口啃骨头,一口饮料,不要太舒服呢。看到隔壁桌,有小伙子一口啃骨头,一口就着大蒜,天哪,这操作太厉害了!这是哪里的吃法呢?
小霖探店:新店开业不久,老板宣传的到位,真的是每天都人满为患,要吃到第一波,那4点多就要去占位置啦。酱骨头是真的好吃,且不管他是否冰冻还是新鲜,永辉的冰鲜筒骨都12块一斤啦,人均56块钱任意吃酱骨,还有饮料配菜水果,全部无限量自助。真的随便吃都回本了。就这样的性价比真的是爆表。食肉者们冲啊!
店门口还有零食、水果供给等待的客人,来晚了就坐门口聊天吧。
生活给了我很多次长胖的机会,我都一一成功的抓住了!关注我,和你分享福州大大小小的美食。
源:广州日报
陈皮炖水鸭
陈皮可为烧鹅添味
陈皮番茄
陈皮雪梨水
它其貌不扬,又皱又黑,仿佛经历过说不尽的沧桑,却是广东人珍藏的“宝”。俗话说广东有三宝——陈皮、老姜、禾秆草。它就是这三宝之首,陈皮。陈皮数新会陈皮最出名,它入药入馔皆可,是老广家中常备之物。它能派生出无数道广府料理,呵护广府人健康之余,还能满足口腹之欲,带来极好的味蕾享受。
陈皮理气健脾化痰有奇功
当广东人谈起陈皮时,绝大多数时候讲的是新会陈皮,它又被称之为“广陈皮”,这是历史贸易中给予它的称法,有别于其他省份所产陈皮。实际上,产陈皮的地区不止广东,云南、四川、江西等地也有。在宋代,广陈皮是南北贸易的“广货”之一。《本草纲目》载:“柑皮纹粗,黄而厚,内多白膜,其味辛甘……今天下以广中(即今新会)采者为胜。”它既有收藏价值,又有药用与实用价值。据《中国药典》记载,陈皮可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据行家介绍,新会陈皮须用当地所产的茶枝柑制作,鲜果皮打开成三瓣,再进行一年以上的陈化。通常来讲,陈化3年以上的才能称之为陈皮。年份越高的陈皮价值越高。每年9月是茶枝柑盛产之季,在当地常常能见到在太阳底下懒洋洋晒着的柑皮。据了解,新会种植果柑的历史已超千年,加工陈皮也有700多年。
陈皮在广府美食中的应用极其广泛,从汤到酒,从凉菜到热菜到饭后甜点。每一位广州人的童年里都少不了一碗陈皮红豆沙。陈皮有着特殊的香气,为粤菜师傅们所青睐。据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观察,粤菜师傅们或将其泡水,取陈皮水烹制菜肴;或将其打成粉,撒在菜品上调和味道;或将陈皮切碎粒,应用到菜品中,提升菜品的风味。它的搭档无数,可以是鱼、鸭、猪骨,甚至是水果一类。但是,量需要把控好,否则芳香不达反成苦。
饮:糖水汤水两相宜
陈皮既能入糖水,也能入汤。广州富力君悦大酒店梁志坤师傅专程到江门新会寻找陈化时间15年以上的靓陈皮,无意中发觉当地陈皮炖水鸭的吃法,他也效仿之,在酒店中餐厅空中花园里炖出高阶版“陈皮炖水鸭”奉予食客。如何高阶?用3斤肉料炖出1斤半的汤汁,浓缩出精华。江海边上放养的野生水鸭,15年的陈皮,炖上4个小时,清而有肉味。
烹:百变陈皮宴万千精致
陈皮也被当作一种香料使用,在“古法陈皮鲍鱼烧鹅”这道菜肴中它充当的正是这样的角色。
梁志坤师傅将出炉的烧鹅正向提起,令烧鹅“站”起,将底部的针一拉,烧鹅腔内汁水如泉涌倾泻而出,这里头就有陈皮的风味。烧鹅内有乾坤,一个个鲍鱼像小宝宝似的相继溜出来。这是鲜鲍,它也深深烙着陈皮之香。鲍鱼的汁、烧鹅的汁融为一体,这兴许是风味最独特的烧鹅了。
无独有偶,在海航威斯汀酒店,中餐主厨吴天荣师傅用陈皮做了一席陈皮宴,同样是用15年的陈皮,他烹出陈皮雪花牛肉、陈皮虎虾、陈皮骨等精致菜肴。陈皮雪花牛肉巧妙别致,一层虾饺皮包裹着雪花牛肉,老陈皮的风味藏在牛肉里。吴师傅用澳大利亚谷饲牛,取牛腿位置,用陈皮水浸过,再裹上虾饺皮。趁热,就着意大利黑醋,丰美与清新并存。
素:清雅素净更健康
陈皮番茄和陈皮石榴球是吴师傅的两道陈皮精品小肴。番茄采用的是本地大肉番茄,凭师傅精妙的刀工,切开雕成红棉花状,撒上陈皮末与陈皮粒,加上陈皮水的浸润,番茄生发出别样的芳香,这是一道开胃的餐前小吃。而陈皮石榴球,是以木耳丝、菇丝、白菜丝等为馅,腐皮包起蒸,陈皮水调芡,菠菜一同埋芡,为清雅素食,得健康人士之青睐。
居家做一做:陈皮雪梨水
广州气温骤降,初霜浮现,天气已冷,人体容易犯呼吸道等疾病,此时的养生关键在于养阴、润肺和防寒。陈皮雪梨水,就是润肺开胃的一道良品。本期,广州富力君悦大酒店行政副总厨梁志坤师傅将带领大家一起制作陈皮雪梨水。记得,一定要用雪梨,不能用香梨哦。梁师傅说,香梨的肉薄,雪梨肉厚软,更适合用来炖。
材料:
雪梨1个,陈皮2克,冰糖100克,纯净水500克。
制作:
1.冰糖加水煲,其间要用勺子不断搅拌到冰糖完全融化。
2.取半碗炖好的冰糖水,晾到45℃,用来浸洗干净了的陈皮,大约浸20分钟。
3.将雪梨切去顶盖,留起备用。用勺子挖去雪梨心,一定要把心挖干净,以此减少酸度。
4.将浸好的陈皮连水一同倒入雪梨中,再舀适量冰糖水浸泡雪梨,大约到雪梨一半高,再盖上顶盖,隔水炖两个半小时。(文/曾繁莹 图/王维宣、曾繁莹)
世纪80年代,老人李瑞离休回到河北省邢台市平乡县丰州镇窦冯马村。看到村中法律意识的淡薄,他决定开办一所普法夜校。
没学过法律?那就边学边讲。
一个人忙不过来?那就把几个儿子拽来一起上阵。
怕村民不积极?那就自掏腰包奖励优秀学员......
如今,李家第三代人,也在大学毕业后毅然返乡,接过了家族的“普法衣钵”——
李瑞老人
60岁老人自学法律,
还在自家开起普法夜校
一名村民跑到邻县偷了一头耕牛,当晚就宰杀卖完躲了出去。被盗者多次来到偷牛者住的村里,找村干部讨说法。最后,村干部让偷牛者拿出600元钱作为赔偿,事情得以私了。
1983年离休回乡后不久,李瑞听村民说起这件事情,触动很大。
他认为,村民不守法,村干部也不懂法,这件事的处理还在沿用传统习俗,看起来是保护了村民,但长此以往,坏人坏事得不到惩处,甚至还得到保护支持,村里的风气一定会变坏。
村民不知法不守法,以后哪有好日子?
李瑞坐不住了,他决心给村里人普法。老人先自费在家里办起普法阅览室,订阅报纸、刊物等,发给村民、企业去学习。看到大家越来越迫切的学法需求,1986年4月,经与大家商量,李瑞决定利用晚上时间,在自家为村民开办一所普法夜校。
李瑞老人的长子李林章回忆,父亲之前从未专门学过法律,为了讲好普法课,他先自学法律,普法夜校开办后,他边学边讲。
“我父亲当时已经60多岁了,硬是以蚂蚁啃骨头的毅力,学完了河北省法律自修函授的全部教程。”李林章说,父亲讲课时,尽量把法律名词术语口语化,让乡亲们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李瑞老人普法用过的书籍
普法夜校开办后,来听课的村民越来越多。
李瑞一个人忙不过来,就把几个儿子拽来一起上阵:大儿子李林章是平乡县法院法官,法律知识懂得多、课讲得好,李瑞让他在夜校当兼职教师;三儿子李林辉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群众威信高,就让他跑前跑后组织;小儿子李林谦也没闲着,打扫卫生为学员搞好服务工作。
普法夜校的第一期学员从1986年4月学到1987年底,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们学习了宪法、刑法、民法通则、婚姻法、继承法、兵役法、治安管理条例等法律知识。
普法夜校的诞生,为窦冯马村带来了浓厚的法治气氛,村民们都以懂法律知识为荣。
上世纪80年代,平乡县出现组装倒卖假冒自行车之风,假冒自行车泛滥以致“端了县委的班子,踢了市场的摊子”。然而,作为平乡自行车产业核心区域的窦冯马村,却没有一人搞冒牌。
“什么是孝敬?把父亲这所普法夜校办下去就是最大的孝”
李瑞老人获得的普法勋章
1998年,李瑞因病去世。
普法夜校是停下来还是办下去?李林章兄弟几人专门商议起来。
三兄弟一致表态,夜校应该办下去。“什么是孝敬?把父亲这所普法夜校办下去就是最大的孝,普法课不能停!”
2001年,从平乡县司法局退休的李林章回到窦冯马村,专门协助两个弟弟办好普法夜校。
李林章讲授普法课
李林章的口才好,讲起课来生动形象、深入浅出,能把枯燥抽象的法律知识讲得通俗易懂、引人入胜。
在兄弟三人的努力下,普法夜校由过去的一周一开课,变为一周两开课;课堂从自己家发展到村小学和乡里的中学;参加夜校学习的学员也从本村村民,扩展到六七个周边村子的村民。
如今,李林章已年近80岁,除继续为乡亲们普法外,还经常受邀外出讲课。现在他还学会了用微信、微博,对于网上普法也不陌生。
如今,李林辉被平乡县直部门聘为法律顾问。李林谦也成为了调解行家能手,被丰州镇政府聘为人民调解委员会副主任。
“回村任教是对爷爷许下诺言”
从很小的时候起,爷爷、叔伯和爸爸围坐在一起讨论关于法律、在家里开课普法的景象就深深印在了李泽晓的脑海里。
作为李家的第三代人,李泽晓考大学时就报考了法学专业。毕业后,他毅然决定回村做了一名教师。
当时很多人不理解地问他:“凭你的能力,找个大城市好单位、好岗位,理所当然,怎么就回村了?”
李泽晓说,回村任教是他曾对爷爷许下的诺言。
就这样,李泽晓成为家里的第三代普法人。他在继承祖辈、父辈对普法的执着、严谨、认真的基础上,对于普法宣传有自己的想法和创新。
李泽晓讲授法治课程
在李泽晓看来,普法宣传一定要适应新时代的要求,符合新时代受众的特点。
为此,他在普法夜校继续授课普法的同时,开辟了网上普法途径。李泽晓建立了“李瑞普法”微信群,将村民们拉进群,方便他们通过微信在手机、电脑上学习法律知识。为了让村民们对学法产生兴趣,他还制作短视频以案说法。
李泽晓在给孩子们上普法课
在普法的同时,李泽晓还在父辈的指导下,为村民做一些调解工作。2019年,他被聘为窦冯马村人民调解员。
李泽晓调解村民纠纷
从夜校正式开课算起,“李瑞普法”已经持续34年。30余年,这里走出了 2名博士生、5名硕士生、13名本科生,还有18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019年国庆节前夕,“李瑞普法”家庭被平乡县评为“普法模范家庭”“平乡好人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