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是一道数学题?这话怎么说?
举例,随着时代变更,从一开始资金占为主导,所以按出资分股权,现在人力、资源、技术也开始主导,不管怎么变化,本质在于找到影响股权变化的关键要素,然后罗列出来,评估各要素权重,最后通过数学公式计算出来。
一般影响股权几个重要因素有:资金、人力、技术/专利、资源,然后权衡各个要素在你所在的行业的权重。
< class="pgc-img">>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例如餐饮行业,启动一家门店要投资100万,3人出钱,;老大出资50万,老二出资30万,老三出资20万,股权比例为:50%:30%:20%,只考虑一个资金因素,所以后续肯定会出现问题。
几乎餐饮行业没什么技术含量,和资源优势一说,很明显就资金和人力很很重要
资金和人力,哪个重要,要用占比来算,例如餐饮行业是重人力的行业,比例定为人力股:资金股=6:4=60%:40%
< class="pgc-img">>(人力进一步又分创意来源、经验能力、全职或者兼职等等,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三人初步商量,并达成一致
老大是CEO,有餐饮行业10年经验,操盘过餐饮项目,占70%
老二是财务,并负责营销推广,占30%
老三是投资,什么活都不干,占0%
< class="pgc-img">>三人出资100万,资金占比40%,则项目估值=100÷40%=250万,三人股权分配如下:(公式:股权=资金占比*资金权重+人力占比*人力权重)
< class="pgc-img">>- 老大的股权=资金股+人力股=20%+42%=62%
- 老二的股权=资金股+人力股=12%+18%=30%
- 老三的股权=资金股+人力股=8%+0%=8%
你看,转化成数学题是不是一目了然,然而公式可算,人心不可测。
股权最难的权衡影响股权的占比,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所以如果真心想合伙的企业,合伙人必须坐下来谈谈,把每个影响股权变化的因素给解释清楚,设计出大家满意的股权比例。
这是餐饮行业的,那其他行业怎么权衡?这里总结了三种情况的,具体情况还需要具体分析:
1、 人力驱动型
比如,轻资产投入门店,像餐饮、美业等,价值创造主要来自人力,所以人力占大股。分配机制是人力为主,资金、技术和资源为辅。
2、 资金驱动型
比如,重资产投入门店,像工厂,价值的创造主要来自资金,所以,资金占大股。分配机制是资金为主,资源、技术和人力为辅。
3、 资源驱动型
比如,区域性垄断门店,像4S店、医院等,价值的创造主要来自资源,所以,资源占大股。分配机制是资源为主,技术、资金和人力为辅。
等等....
以上是公司层面的,如果是门店层面也是同样道理。
连锁企业涉及到很多行业,例如餐饮酒店、美容美发、艺术教育、大健康、零售等等,所以要根据门店的组织架构来划分,然后设计门店合伙,例如:
门店:1人合伙
轻人力型门店,比如水果店、小吃店、服鞋店等,组织结构简单,重点就是做好产品销售,只需要对店长进行单线激励。
门店:2人合伙
中人力型门店,比如餐饮店、美容院等,销售和技术这两条线都比较重要,必须进行双线激励,比如餐饮店的店长和厨师长。
门店:多人合伙
重人力型门店,比如酒店、艺术学校等,这种门店的经营是高度组织化的,需要多个部门协同合作,最好的方式就是对各部门长进行多线激励。
例如:XX餐饮公司,准备启动连锁门店合伙模式,准备先以一个片区当试点,激励对象是店长和厨师长,条件是入职满一年,没有重大错误,认可公司价值观。
假设,有一家门店去年赚100万,老板控股100%,现在店长可入股10万,厨师长可入股5万,资金股:人力股=5:5。
则计算如下:
< class="pgc-img">>- 店长占股:资金权+人力股=15%
- 厨师长占股:资金权+人力股=7.5%
- 公司占股:资金权+人力股=77.5%
那分红怎么分?
可以把年度利润分为三大板块进行分配:门店股权比例分红、年度奖金分红、预留发展基金,如下图:
< class="pgc-img">>1、 门店股权比例分红(80%)
净利润100万的80%是80万,店长和厨师长资金股为15%和7.5%,分别分得12万和6万。
2、 年度奖金分红(10%)
净利润100万的10%是10万,店长和厨师长是主要的组织管理者,这10万用于这二人分配,店长分得50%即5万,厨师长分得50%即5万。
3、 预留发展基金(10%)
占比年终总分红的10%。也就是10万元预留不分配,上线是100万,发展基金有两个用途:用于日常资金的周转和下一家店的投资。
并且当发展基金投资新门店时,店长和厨师长还可享受下一家门店的分红权,这样就实现了留人和激励的双层目的。
分红不一定要一次性发放,老板要倒推员工的薪酬需求,还有对比当地行业薪酬更。
所以可以设置分期分红,例如:
分3年成熟,每年成熟三分之一
比如,店长有10%的人力股,接下来3年,若当年考核达标,当年可成熟3.33%,若当年考核不达标,就只能成熟3.33%的一部分。
分4年成熟:全职2年才成熟,后3年按批次532
全职满2年才开始成熟,成熟50%,第3年成熟25%,第4年成熟25%。
那怎么退出?有三种回购可以借鉴:
按照原始购买价的溢价回购
比如,每年溢价10%,也就是说,若店长满1年后退出,此时已成熟5万股权,那么,需按5.5万的价格回购。
按照门店净资产的溢价回购
比如,约定溢价10%,若门店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后的净资产为100万,溢价后的资产为110万,店长已成熟股权为5%,那么,退出时的回购价格为5.5万。
按照门店新估值的折扣回购
比如,约定第1年退出折扣为5折、第2年退出折扣为6折,以此类推。若门店最新估值为200万,店长第1年已成熟股权为5%,那么,退出时的回购价格为5万。
所以说科学的股权分配,应该根据门店所属类型来分配,既要对资金定价(股东历史贡献),也要对资源定价(股东关键贡献),更要对人力定价(股东未来贡献)。
回顾本文:
分析了股权的分配方法:
- 第一步:罗列影响股权的要素
- 第二步:权衡资金和人力的占比
- 第三步:权衡各人员的人力情况
- 第四步:计算股权数学题
以及各行业影响股权的关键要素,他们各自如何权衡比重,这是从公司层面的,还有从门店层面的股权:如何进入,如何分红,如何退出等等。
连锁股权是一道数学题,但更是关于人性的数学题。
最后:福利赠送(转发文章即可获得5份合伙协议)
门店合伙人的设计到具体落地措施,涉及到5份合伙协议:
- 防止退股纠纷《门店合伙经营协议》
- 防止泄露机密《商业保密协议》
- 防止干同行《竞业禁止协议》
- 防止考核纠纷《有条件分红协议》
- 防止劳动纠纷《自愿参与股权激励承诺书》
< class="pgc-img">>门店达到一定规模,连锁企业通常会遇到几个问题:战略不清晰、模式选型不明确、标准化体系不懂梳理、不敢放开做加盟,还有关于机制的问题:连锁股权的布局问题。
今天通过5种模型,来讲讲企业想扩张成连锁店,股权如何操作?
先做直营再变加盟
很多连锁品牌的套路都是先做一两家直营旗舰店,然后就开始大力推广自己的品牌加盟服务。
一开始严格按照品牌标准化流程来运营,待直营旗舰店运营良好和数据客观后,开始将店面的股权100%的卖给投资人,附加条件是投资人要全部委托经营托管!
典型的案例有:肯德基和麦当劳。
采取此类模型迅速扩张开店,同时解决现金流不足以及经营管理的一致性。这个模型适用于标准化程度高,总部运营能力强,同时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的餐饮企业。
< class="pgc-img">>先加盟再变直营
有些餐饮企业为了快速的开店,同时也有迈进资本市场的目标,阶段性运用加盟和直营模式,成为一种路径。
发展初期为了裂变店面,用更多的店面来迅速占有市场和打开品牌知名度,就不断地开展加盟店,让加盟商独自运作,来实现店面的存活率。
作为品牌方可在同里提前约定:加盟商实现店面盈利并达到总部合并财务报表的标准时候,品牌方有权回购其51%股权实现控股!
星巴克当年在郑州开店的时候用的就是这个模型,从而到达了迅速开店的计划!这个模式适合总部运营能力乏力的餐饮企业,不仅解决资金,同时能快速开店,为未来谋求资本市场的时候打通入口!
< class="pgc-img">>对赌开店
如果餐饮企业自身的运营能力很强,同时品牌的议价能力很高,但不想加盟,可选择对赌开店的模式。
具体操作:假设单店投资30万,12个月回本。投资人出资30万占单店股权25%,品牌方不出资占75%。
单店分红比例为:品牌方25%,投资人为75%,如满足投资人分红收回成本,并盈利翻倍时,下一年开始分红比例按照各自股权比例分配!
经营对赌条件为:经营过程中亏损算品牌方的,如三年投资人未收回成本或者店面连续两年亏损,则品牌方的控股股东有义务按照每年24%的价格,加上具体的年数回购投资人的股权!
此类模型,解决了快速开店的资金问题,同时也解决了管理问题,最重要的是借别人的鸡下了一颗属于自己的蛋!当然,此模型非常考验品牌方单店运营能力和盈利水平,如果单店投资回报率太低,则很难吸引投资人投资!
< class="pgc-img">>共同合伙创业
现在开店不仅仅只有资金问题,还有选址、人员管理、运营运作等等系列问题。
比如:有创业者准备有丰厚的资金问题,但是遇到选址难关?店铺资源者想合伙,怎么做?
此类模型可以这样来做,品牌方股东出资40%,店面经营团队出资40%,资源出资20%,共同创业!华莱士就是采取这种投资模式迅速开出了上万家的店面!
当然,此模式的个体户参与者较多,总部除了合伙制清晰,对于总部如何有效锁住管理,保障所有店面运营的标准化复制也是重要考核的!
< class="pgc-img">>平台内裂变
任何一个餐饮品牌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会逐步孵化很多优秀的店长,以及更高层级的管理者,如果都基于升官来实现个人价值,不如在平台内共同创业才是实现价值的最大化体现,共赢共和!
每个优秀的店长以及更高级别的管理者,晋升通道就是开疆扩土走出去开店!
具体操作:单店经营团队以店长为核心单店投资35%,总部赋能支持部门的老大都必须强制跟投,合计14%,剩余51%总部托底跟投!
店长愿意出去开店的,需要完成内部的融资,说服总部和赋能部门相信其开店的运营方案!对于总部及赋能部门看到有店长愿意出资,并且有能力开店的要跟投开店!
如此,优秀的店长可实现各个店面都有投资,年入千万不是空穴来风了!
此类模型适合已经储备很多优秀人才,苦恼没有上升空间的企业!为了防止优秀人才为他人所用,需要给公司变成一个平台化公司,孵化内部人创业!海尔集团的转型就是依托类似的模型,实施平台内创业!
< class="pgc-img">>· 结语 ·
企业连锁规模化,需要股权来撬动各种优秀人才、资源、资金的、只有如此才能快速裂变,实现连锁店面的第一个新高度,实现100家连锁店面!
重视顶层设计和布局
小武股权服务过很多连锁行业,发现连锁门店有个体户、有加盟店、合伙店等各种模式存在,导致很多连锁企业发现原有模式无法满足现在的扩张需求,无法引进更多的投资人投入更多资金做大整个产业,也无法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加盟做事业。造成这些的原因,则是创始人一开始不重视股权顶层设计和布局。
因此,连锁门店的股权架构设计,不能仅局限于单店的估计,而应统筹布局,长远考虑十店、百店规模级别,从顶层做好架构设计,避免扩张过程推倒重来,白白浪费时机和财力。
< class="pgc-img">>多企业在发展中有这么一个困惑:直营扩张慢,加盟管控难。导致直营给大家普遍一个印象:慢!
其实直营≠慢,本质在于机制!
如果说木屋烧烤的200家全是直营门店,值得称赞的话,那西贝莜面村的400家直营,简直是逆天:集团60亿的营收,平均每家门店单店营收1500万。
圣人畏因,凡夫畏果,让我们揭开层层迷雾,找到本质。
西贝集团是如何实现门店复制,内部裂变的?
首先西贝莜面村是经历了两个阶段:复制+裂变
- 能复制是因为具备复制的前提:能力系统——可盈利复制的标准化
- 可裂变是因为具备裂变的系统:机制系统——全国15个创业分部+赛马制
即:标准化(前提)+机制(加速)
▼ 西贝莜面村的复制与裂变
< class="pgc-img">>上次分享了西贝的《门店运营标准》PPT,深受读者的喜欢,今天不讲标准化这个板块。
西贝莜面村丨52页《西贝单店标准化》PPT(纯干货)(点击回顾)
今天剖析西贝集团的连锁股权布局及内部合伙机制,看看西贝集团连锁之路是怎么走的。
这是西贝集团的股权布局图:
< class="pgc-img">>内蒙古西贝餐饮集团是有9个股东持股,其中包括了:
- 2个自然人:贾国龙、张丽平
- 2家有限公司:北京西贝企业、北京静衡投资
- 5家合伙企业:呼和浩特人生喜悦、北京千城、北京万店、杭州静衡圆觉、青岛静衡成长。
这里跟其他公司有什么不一样的?
其中【呼和浩特人生喜悦(有限合伙)】有34个合伙企业;
这34个合伙企业中都是什么人?
是跟贾国龙一起创业奋斗的高管和员工们,即【人生喜悦合伙公司】是西贝的员工持股平台。
但是控制权还是牢牢在贾国龙手里,因为北京西贝作为GP(普通合伙人)控制【人生喜悦合伙公司】,持有份额非常少,只有0.0003%。
< class="pgc-img">>同样地,还有四家合伙企业:北京千城、北京万店、杭州静衡圆觉、青岛静衡成长,也是预留了股权,以后可以成为员工激励的持股平台。
目前这4家合伙企业都是贾国龙持股,还没有分出去,以上是股东持股的层面,下面来看看西贝集团都投资和控股哪些公司?
主要分为两类:
< class="pgc-img">>一类是100%持股的食材、牧场供应链的公司:餐饮连锁的布局,肯定离不开供应链的整合,一个是为了稳定菜品的品质,一个是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不管是海底捞、正新鸡排、麦当劳、肯德基都是如此。
同时还有贾国龙投资的【贾国龙功夫菜】,这是比西贝更大的机会,西贝的正餐业务最多是100亿,但是贾国龙功夫菜的市场份额可以上到1000亿。
一类是持股60-75%的餐饮子公司:共有100多家,是开展西贝门店业务的,100多家子公司开展了全国的400多家门店,这就是西贝餐饮稳定的现金流。
那这400多家是怎么开起来的?一般公司是公司直接开门店,而西贝的秘诀:创业分部+赛场制合伙人计划。
< class="pgc-img">>1、创业分部
海底捞的合伙是师徒制,是门店层或者区域层,抱团取暖,而西贝是公司层的合伙,权限更大,因为西贝跟分部既是品牌授权关系,又是投资关系,而且每年15个创业分部排名竞赛,用机制激活门店持续盈利。
什么叫创业分部?
举例:北京西贝龙之梦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 class="pgc-img">>该公司的股东结构是:
西贝集团:持股60%
北京莜品餐饮合伙企业:持股40%
其中【北京莜品餐饮合伙企业】有4个自然人股东,高泽平占股67.5%,是西贝的内部创业人员,而这个【北京莜品餐饮合伙企业】就是创业分部。
那西贝集团和创业分部如何分工?
- 西贝集团:提供西贝的经营牌照,即品牌授权,还有3个月的开店资金,和软硬件设施。
- 创业分部:3个月内必须盈利,同时要有考核指标,例如客户评价、用餐环境、菜品创新等等,有权按持股比例分红。
我查了一下,这个创业分部一共投资了6家公司,分别是:北京西贝龙之梦,天津西贝泽平、西贝印象、西贝人家、西贝情,还有广州西贝泽平,共开了20家西贝直营门店。
< class="pgc-img">>一个创业分部就开20家门店,据了解,全国一共有15个创业分部,你以为这就结束了?西贝贾国龙又做了另外一个机制:赛场制。
2、赛场制:全国大排名
什么叫赛场制?
在全国范围内做排名对比,在利润、客户评价、用餐环境、菜品创新,各个团队进行比较,在赛场制下就会出现马太效应,排完名之后,排在后面的30%的团队,要收回牌照,团队重组(要么打散、换人、调岗),提供二次开店机会。
收回牌照后,交给排名靠前的团队,继续开店。
< class="pgc-img">>从西贝集团母公司的股权设计来看,优势在于:
第一,规避风险以及提高融资能力:
西贝集团,底下投资供应链、食品研发、产品销售公司,如子公司发生经营风险,母公司将股权进行转让,可有效规避风险。
同时西贝集团又投资其他品牌,多品牌的投资凸显母公司品牌价值,投资者可选择不同主体不同层级进行投资,有效提高融资能力。
第二,掌握控制权和激励奋斗者:
合伙企业北京千城、北京万店等作为持股平台,可保证公司股权的稳定。持股人发生变化,只需在合伙企业中进行股权变更操作。
独立设立外部投资者持股平台与员工持股平台,有利于两个不同作用持股平台的估值核算及管理方式的制定。
< class="pgc-img">>从创业分部和赛场制计划来看:
不管是合伙计划也好,还是股权激励也好,这个制度都会遵守基本原则:尊重人性。
什么是人性?
员工进入公司工作,都有一个诉求: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上升通道,活得有尊严。
这个就需要老板思考有没有相应的制度,能让员工发挥出真正的价值,好的机制是能够激发人性的光辉。
希望对你有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