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社北京8月22日电 题:这种镇咳药被列管,向滥用说“不”!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陈灏、张钟仁、杨文
右美沙芬是一种常见镇咳药,主要通过抑制延髓咳嗽中枢发挥镇咳作用。今年4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将右美沙芬等药品列入第二类精神药品目录,7月1日起施行。
“新华视点”记者调研发现,新规落地以来,虽然线下药店无法再轻易购买右美沙芬单方药,但线上私自售卖仍在继续,还出现一些替代品;一些青少年滥用右美沙芬的情况不时发生。
被滥用的镇咳药
今年7月1日起,右美沙芬正式被列入第二类精神药品目录。
多名医生表示,此次列管的对象是右美沙芬单方制剂,最常见的为氢溴酸右美沙芬片。按照规定,第二类精神药品零售企业应当凭执业医师出具的处方,按规定剂量销售,并将处方保存2年备查;禁止超剂量或者无处方销售;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
记者近日走访天津、山东等地发现,部分线下药店不再出售右美沙芬片。天津市一家药店负责人说,新规生效前夕,到药店买右美沙芬的人突然多了起来,主要是年轻人。
今年3月,记者在山东省中部地区一家药店询问购买时,销售人员没有询问处方就立刻拿出药品,并建议一次性多买几盒。
2022年底施行的《药品网络销售禁止清单(第一版)》明确,右美沙芬口服单方制剂禁止通过网络零售。记者发现,目前虽然无法在线上正规售药平台购买,但依然存在私自购药渠道。
新规实施后,微博、小红书、快手等社交平台依然存在求购或售卖右美沙芬片的帖子;部分卖家还涨价售卖,记者此前询问为15元一盒,如今价格涨到20元一盒,有卖家称“以后会越来越贵”。
此外,不少卖家开始推销、售卖右美沙芬的替代药物。记者联系到一名右美沙芬卖家,对方表示右美沙芬片已经卖完,但是愈美片、苯海拉明、巴氯芬、复方地西泮等13种类似药物有货。
“有效成分跟右美沙芬片完全一样,只多了一点点愈创甘油醚。”其他卖家也极力推销右美沙芬的替代品。
部分未成年人滥用右美沙芬
今年6月,黑龙江安达市青肯泡乡14岁初中生小聪(化名)在课堂上吞下30片处方药后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小聪透露,他此前还吃过几次右美沙芬片,都是在当地药店购买,学校不少同学也在吃右美沙芬,有的已经连续吃了1年多。
2023年2月,国家药监局等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复方地芬诺酯片等药品管理的通知》指出,我国有的地方出现右美沙芬口服单方制剂等药品的滥用问题,且滥用人群以青少年为主。
有右美沙芬成瘾史的女孩“橘子”告诉记者,上学时通过社会人员和网络了解到右美沙芬“可以解压”,便加大剂量服用;一名小红书网友也坦言,大量服用右美沙芬时未满17岁。
“我们抢救过一名16岁的男孩,他一次吃了几十片右美沙芬。”山东一家精神卫生中心的医生介绍,一些青少年接触到右美沙芬后,会分享给其他人,导致滥用药物现象扩散。
“晕晕的,飘飘的”“吃完看到手机屏幕上的字在往下跳”……在微博、小红书等平台,曾有人“晒出”右美沙芬药物滥用体验。有人说服药后昏睡两三天,还有人出现尿血等症状。
“右美沙芬长期滥用会导致成瘾。”江苏省无锡市儿童医院医师刘靖说,大量服用会导致高度兴奋、幻视幻听、意识丧失甚至死亡。
多方呼吁合力整治遏制滥用
药品安全关乎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特别是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业内人士认为,新规落地后,既需要采取措施帮助已经用药成瘾的青少年进行戒断,更需要严格药品销售流程,并堵住诱导信息,防范青少年滥用药物。
今年5月,国家药监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加强右美沙芬等药品管理的通知,对右美沙芬等精神药品的研制、生产和经营的监督管理提出具体要求。
刘靖等受访人士建议,进一步加强存在成瘾可能性药品的销售环节监管,增加对线下销售的检查频次,建立健全联网可查的追溯机制,通过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对大量购药、频繁购药等行为作出预警。
“网络平台也应履行好社会责任,避免为滥用药物推波助澜。”专家表示,互联网为药物滥用诱导信息的扩散提供了便利渠道,相关平台应自觉加强对关键词和变形词的甄别,加大信息内容审核力度,违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对违规账号采取封禁等限制措施。
青岛市市立医院主任医师贾楠说,相关部门应密切关注被列管药物的替代品;学校和社区加强滥用药物危害的科普性宣传,帮助未成年人形成正确认知,多方合力对药物滥用说“不”,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这下好了,在家门口就能吃上热乎饭,真是方便又实惠!”花园路街道小关社区的张大爷高兴地说。
近日,记者来到易亨环星科创园内
实地探访了这家新启用的“共享食堂”
据了解,“共享食堂”约350平方米
工作日供应一日三餐
< class="pgc-img">>进入食堂,内部装修简洁大方,桌椅摆放整齐有序,地面干净整洁。记者看到,自助称重计价区摆放着各式各样的菜品:有色香味俱佳的家常小炒、营养丰富的时令蔬菜,还有品类多样的特色小吃……每一道菜品都新鲜可口、令人食欲大增。中午11点40分,不少选择堂食的居民已经在用餐了。
< class="pgc-img">>据介绍,花园路街道小关社区共管辖6个小区,11栋居民楼及20间平房,其中老旧小区居民楼5栋,商品房居民楼5栋,回迁房居民楼1栋,总计2032户,常住人口4611人。社区“乐老汇”空间有限,只能做配餐服务,正常用餐受限,于是许多居民提议增设社区食堂,解决用餐问题,提出需求的人群既有老年人也有上班族。
针对这一提议,花园路街道小关社区党委书记郑晓冉提出增设便民食堂这一居民需求,环星片区两新组织综合党委书记衣德彬表示全力支持,并提出将现有的易亨环星科创园内的食堂打造为“共享食堂”,为周边居民提供就餐服务。同时,与街道、社区、园区共同推进“共享食堂”合作新模式。
< class="pgc-img">>社区与园区共同携手
对“共享食堂”的每一个细节
都进行了精心设计与打磨
从就餐卡的设计到共建协议的签订
从宣传册的编制到实地考察餐饮公司
每一步都凝聚着双方的心血与智慧
< class="pgc-img">>经过多次协商、沟通、优化、实地考察三家餐饮公司,对比菜品、运行模式、价格制定,经过多轮协商、沟通与优化,最终达成了“共享食堂”的初步模型。
< class="pgc-img">>除了环境和菜品之外,“共享食堂”的服务也是一大亮点。工作人员热情周到、微笑服务。北京味升味美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经理高跃泉介绍:“我们致力于惠民、为民的服务精神,保障‘共享食堂’环境舒适干净、食材新鲜保质、菜品丰富多样,让园区、社区居民及周边单位员工就餐‘暖心暖胃更安心’。”此外,“共享食堂”的自助称重计价方式满足了就餐人员的选择自由和菜品多样的需求。
< class="pgc-img">>在这里,无论是忙碌的上班族还是老年人,都能享受属于自己的美好“食”光。徐悦熙小朋友兴奋地分享着她的就餐体验:“现在我可以自己打饭拿回家吃了,爸爸妈妈都很放心,饭菜也很好吃。”
“让我们老年人省心又省力。”
“真是太方便了。”
“菜品丰富又实惠。”
居民们纷纷赞不绝口
郑晓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共享食堂’不仅是一项便民利民的服务举措,更是社区与辖区单位深度合作的体现。这一平台的搭建,充分发挥社区党建引领作用,能够有效提升社区的整体服务水平,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满意度,同时也为辖区单位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
一日三餐,四季烟火
小饭碗里装起大民生
如今,花园路街道小关社区的
“共享食堂”已正式运营
小关社区的“共享食堂”正以其独特魅力
成为居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书写着属于这个社区的温暖与幸福
供餐时间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早餐时间:7:30-9:30
午餐时间:11:30-13:30
晚餐时间:17:30-19:30
共享食堂地址
< class="pgc-img">>记者:索悦
编辑:张楚佳
合了27家分布在中轴线上的知名餐企“美食快闪”、收录了100家中轴线上的老字号、黑珍珠、年度星级餐厅以及特色商户的美食地图……8月28日,第三届“百味千店妙中轴——2024北京中轴线美食文化节”(以下简称“2024中轴线美食文化节”)在鼓楼脚下的淮扬府餐厅正式启动。2024中轴线美食文化节将持续至9月17日,大众点评将同步上线“百味千店妙中轴”特色美食专区和“2024北京中轴线美食地图”。
27家知名餐企玩“快闪”,中轴线特色餐厅地图发布
护国寺小吃的豌豆黄、山楂糕,南来顺的姜丝排叉、大麻花,便宜坊的烤鸭、都一处的烧麦,传统的小吃彰显了了北京中轴线美食的京味儿十足;老字号萃华楼把中轴线上的建筑做成了口味各异的慕斯点心,精致到让人“不忍下口”;淮扬府的红烧肉、八宝葫芦鸭、陈年花雕熟醉蟹、松鼠桂鱼等经典淮扬菜品,用“美食地理”诉说着北京大运河与北京中轴线交汇之处的魅力。
在2024北京中轴线美食文化节上,27家老字号和知名餐饮企业开启中轴美食“快闪”,萃华楼创意制作的以中轴线上建筑为灵感的慕斯点心,深受现场观众的喜爱。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北京的中轴线是历史文化之轴,也是美食之轴、生活之轴。在活动现场,27家中轴沿线上的老字号和知名餐饮企业的美食“快闪”,浓缩了“舌尖上的中轴”,让现场的观众一站式体验到了中轴线餐饮的传承、创新和发展。
本次美食“快闪”活动上,有来自全聚德、仿膳、来今雨轩、烤肉季、锦芳小吃、南来顺、都一处、护国寺小吃、茶汤李、萃华楼、马凯餐厅、北京稻香村等27家中轴线餐饮商户,带来了上百种特色美食以及非遗技艺的展示。都一处和南来顺的传承人现场表演了擀烧麦皮、面点小吃制作绝活,不少人也在传承人的指点下上手一试。多国驻华使节、商业代表和嘉宾体验了吹糖人、捏面人等传统技艺。
收录了中轴线上的老字号、黑珍珠、年度星级餐厅以及特色商户的“北京中轴线特色餐厅推荐”地图在启动仪式现场发布。地图将百家商户分类为老字号、特色商号、年度星级餐厅、2024黑珍珠,同时还标注了“景观餐厅”和“必吃套餐餐厅”,“逛吃Tips”也会帮助消费者探店美食的同时,了解中轴线沿线餐厅的背后故事及魅力。
中轴线美食地图。主办方供图
8月28日,大众点评将同步上线“百味千店妙中轴”特色美食专区和“2024北京中轴线美食地图”,串联27个地标、百家特色餐厅,为消费者提供北京中轴线专属美食指南。用户打开大众点评,搜索“中轴美食”即可进入专区,也可下单品味中轴线餐厅的必吃套餐。
今年前7个月“中轴线”搜索热度同比提升58%
2024中轴线美食文化节由北京市商务局、北京市文物局指导,北京烹饪协会、美团主办,北京老字号协会、北京国际和平文化基金会、北京银锭淮扬府餐饮有限公司、燕京啤酒集团等单位协办。北京烹饪协会会长云程表示,近日,中轴线申遗成功引发广泛关注,北京建设国际美食之都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轴线沿线汇聚了各地方和各民族的特色美食,拥有众多老字号和非遗美食,成为北京美食文化的代表和符号,也是今天北京餐饮业的中坚。
云程表示,通过北京中轴线美食文化节,将进一步挖掘和展示中轴线饮食文化的魅力,推动餐饮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同时随着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深入推进,中轴线餐厅不仅是展示北京美食文化的窗口,更成为促进国际交流合作的平台。
根据美团的相关统计,目前,活跃在中轴线上的餐饮门店有近万家。2024年上半年,北京生活消费规模在全国各省市中排名第一,累计服务外地来京消费者接近1亿人次,较2023年上半年增长了35%。北京启动中轴线申遗工作以来,社会大众对于北京中轴线的关注度在持续提升。2024年1至7月,美团平台上“北京中轴线”的搜索热度同比提升了58%。2024年上半年,美团平台上外来消费对北京市餐饮和休闲娱乐消费的贡献率分别达到了10.5%和12.3%。此外,北京中轴线缓冲区生活服务业线上交易额在2024年1至7月的同比增速约是城六区的两倍。外地游客的接待规模增速、消费拉动效果也都领先于全市总体水平。
名厨、传承人、学者共同发起传承中轴美食倡议
去年,北京烹饪协会与餐饮商户联合发起了《北京餐饮商户为“中轴线”增光添彩倡议书》,呼吁行业和消费者共同支持北京中轴线申遗。在2024中轴线美食文化节的启动现场,为保护非遗美食、传承中轴文化,10位传承人、名厨以及餐饮企业、消费者、学生和文化界代表共同发起了“中轴美食,传承有我”倡议。倡议提出,要匠心传承技艺、诚信守法经营、传递中轴文化、热爱中轴美食、赓续文化脉络。
在现场发起倡议的10位名厨中,包括了全聚德集团烤鸭技术第六代传承人吴玉波,都一处烧麦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吴华侠、东来顺涮羊肉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陈立新、马凯餐厅技艺传承人陶然、同和居技艺传承人武根深、护国寺小吃老北京小吃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李秀云等多位非遗传承人,以及淮扬府、萃华楼、茶汤李、老西安饭庄等中轴线餐厅的工匠代表。传承人和名厨在现场推介了挂炉烤鸭、炫彩烧麦、涮羊肉、三不粘、芙蓉鸡片、杏仁茶、驴打滚等经典美食。
新京报记者 王萍
编辑 王琳
校对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