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多元化的时代,西餐厅在中国的各大城市已经遍地开花。这些曾经被视为高端奢侈行列的美食,现如今已经变得越来越平民化。而且,更多的人已经把西餐厅作为外出聚会的第一首选。
西餐是对西方餐饮的统称,大致可分为法式(西餐之首)、英式、意式(西餐始祖)、俄式、美式,地中海等多种不同风格的菜肴。此外,西菜料理与中国菜不同,西式菜很少用油盐酱醋烹饪,大多是原汁原味上桌,一般使用橄榄油、黄油、番茄酱、沙拉酱等调味料。
要知道,西餐厅进入中国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与如今各大西餐厅相比,今天,小厨娘为大家推荐的这4家西餐厅,那可都是伴随其所在的城市走过了一个世纪风风雨雨的。
快来围观吧,绝不辜负你的期待!?
天津起士林西餐厅
1901年前后
德国人开办
“起士林”是天津乃至全国最早的西餐馆。
最初的起士林是个小餐馆,以其正宗的德式西餐和面包、点心招徕顾客,生意很旺。后来,经过战争岁月,走过变革时代,现如今,主要生产经营德、俄、英、法、意五国风味西式大菜、西点、面包、糖果、饼干、咖啡、冷食等共计七大系列千余种。天津起士林大饭店曾接待过许多国家领导人、外国政要和100多个国家的外交使节、政府官员和国际友人。
............
经典推荐:罐焖牛肉、起士林红菜汤、鹅肝酱
上海雅克红房子西餐厅
20世纪30年代前
法国人开办
上海人难以割舍的怀旧情结。
沪上第一家法式餐厅,由米其林星级厨师的孪生兄弟创立。解放前,红房子西餐是是张爱玲、王丹凤、白杨等的最爱;解放后,是开国元勋周恩来、刘少奇、陈毅等品位西餐的首选之地。
............
经典推荐:罗宋汤、黑椒厚牛排、法式烙蜗牛
哈尔滨华梅西餐厅
始建于1925年
俄国人开办
哈尔滨文化的主要标志之一。
原名为马尔斯西餐茶食店,1925至1956年间,餐厅几易主人,他们中有俄国人,德国人,波兰人,捷克人和中国人,1959年公私合营后改制为国营企业,改名为华梅西餐厅。华梅西餐厅以经营俄式西餐为主,兼营法意式菜系,建筑和饮食风格被认为是富有浓郁特色的哈尔滨文化的主要标志之一。
............
经典推荐:罐焖牛肉、红菜汤、软煎马哈鱼
北京马克西姆西餐厅
1983年
最早的中法合资餐厅
马克西姆餐厅最初是巴黎上流社会年轻人经常聚会的“俱乐部”。1981年,法国著名设计师皮尔·卡丹以150万美元买下巴黎即将要破产的玛克西姆餐厅,经过改造,最后为普通百姓度身定做菜肴和价格,餐厅全天对外开放。
............
经典推荐:鹅肝、火烧冰淇淋、奶油蘑菇汤
多元化的今天,对于用筷子吃了数千年饭的中国人,在”吃“的方面上,可是有了更多的选择,但是若要从这千千万的餐厅中选择一个,那可能要眼花缭乱了。
如果你犯了选择困难症,小厨娘为大家推荐的这四家西餐厅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呦。当你置身于跨了一个世纪的餐厅中,享受味蕾上的愉悦时,小厨娘相信,你吃到的绝对不仅仅是美食,还有这个城市在时代变迁中所孕育的独特味道。
><>完这两家“中西快餐王”,我们总结了一套“提效大法”。
◎ 餐饮老板内参 白刘阳 杨守玲 发自北京
1
中式快餐里的“吉野家”
30秒出餐,日营业额近万元
▼
在星巴克赶了一上午稿子的内参君,已然是饥饿难忍,一头就扎进了一家叫“田老师红烧肉”的中式快餐店。
没想到,这家不起眼的小店,却给了内参君一个不小的惊喜。
这家店位于望京SOHO,主打各式“盖浇饭”,面积在100平左右,50个座位。中午11:30分,内参君进入这家店,11:31分,一份烧茄子盖饭套餐就已经上餐完毕。1分钟!从点餐到上餐,整个过程居然只用了不到1分钟。
从中午11:30到下午1:00,90分钟的时间,进店人数达到197人。每个顾客平均出餐时间仅27秒,一中午,翻台4次。
营业时间上,这家餐厅从上午6点一直营业至晚上22点,早中晚三餐供应。如果按照日均400人次,客单价20元计算,仅堂食的日营业额即达8000元。如果算上外卖,日营业额近万元。
在翻台率如此之高的情况下,这家餐厅只用了5个员工,人效之高可见一斑。
2
西式快餐界的“名创优品”
客单价极低,但能连续36年盈利
▼
另一家主营西式快餐的品牌“萨莉亚”,同样效率超高,而且它的客单价简直低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在出餐效率上,萨利亚虽然比不上“田老师红烧肉”,但是在西式快餐里仍然属于佼佼者。内参君前后两次前往萨莉亚探店,出餐时间都在10分钟左右。要知道,点同样的菜品,在必胜客需要的上餐时间在20分钟左右。
在一般的餐厅,服务员和厨房工作人员的工作是分开的,因此需要招收更多的员工,但萨莉亚的做法则更加灵活,服务员除了做下单、收银、上菜的工作之外,还会帮厨师分担一些简单的料理工作,比如拌沙拉,大大提升人力效率,也提升了出餐效率。
在人效上,萨莉亚与田老师相比更是不遑多让。比如,在250平左右的四元桥店,萨莉亚前厅和后厨仅用4个工作人员。在工作量较大的周末,也最多配置10个工作人员。
而在同样面积的西餐店,人员配置上仅为一般店面的一半。按照每人每月4000元的标准,单单是人员一项,萨莉亚就省去了近24万成本。
相比于一般的西餐厅,同类产品情况下,萨莉亚的价格仅为一般西式快餐品牌的一半左右。以意式肉酱面为例,必胜客的价格为35元,萨莉亚仅售13元。再比如,必胜客的9寸熏香培根披萨价格59元,萨莉亚仅售24元。
萨莉亚的价格之所以能控制到如此之低,原因之一恰恰正是通过效率管理来严格降低成本,
据了解,萨莉亚内部有一个专门研究工作科学化、排除浪费的部门。他们通过研究如何排除浪费,节约经费,从而达到以更低的价钱提供更好料理的目的。
截止到2016年,萨莉亚已经拥有了1000多家门店,而在中国拥有近200家直营店。
到2008年,萨利亚已经实现了连续36年盈利,单品利润率达到8.9%。
3
这两个品牌,是怎么“快”起来的?
▼
餐饮行业虽然有其特殊性,但是本质上仍然逃脱不了基本的商业逻辑。在合理合法、符合品类要求的情况下降本提效,最大化的赚取利润仍然是每个餐饮企业的本质追求。
在降本提效上,这两个品牌的做法或许值得你借鉴:
快餐产品选型,以易操作、易半成品化为准则
快餐这一行,想要提高效率,后期的管理只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究其根本,还在于最开始的产品选型。
有些产品先天不足,比如面条类,无论怎样改进流程,出餐效率也不会太高。
在产品选型上,易于半成品化、易于操作的品类具有先天的高效基因。
比如,田老师红烧肉以“盖浇饭”为主打,其本身就是一个极易标准化的产品。
真功夫、乡村基、永和大王纷纷选择相似品类的原因也是如此,无论是米饭还是菜品,都可以提前进行制作,并且口感的变化没有面条类产品大。
再比如,中式快餐黑马蒸小皖,选品时以当地的特色蒸菜为主,这也是一个具有高效基因、极易标准化的产品。
基本盘上的优化,好过催促服务员“小跑”
这个基本盘,指的就是产品的制作步骤。
以田老师红烧肉为例,店内90%的产品都是事先在中央厨房加工好的半成品。中央厨房的半成品运至门店以后,只需要简单加工,放入提前准备好的保温桶。
顾客点餐的时,员工只需要将顾客所点的菜品盛入盘子即可。大量的产品制作步骤,都已经提前在中央厨房做好。整个门店所做的工作非常简单,只需要复热和盛盘。
萨莉亚亦是如此。萨莉亚把能够前置作业的程序都放入了工厂,集中进行定制化、规模化运作,将分店的厨房作业上移到工厂解决。比如意大利面采用的是提前煮好的半成品,焗饭半成品用烤箱烤几分钟就行,沙拉使用切好的袋装沙拉。
所以,萨莉亚曾经对外宣传:“厨房里没有一把菜刀”。
仿肯德基式的动线:竖向排队、横向取餐
动线和点餐台设计,是影响餐厅运营效率的最直接因素。
田老师红烧肉将西式快餐的运营方法,运用到了中式快餐的打法上。
比如,在动线和点餐台设计上,田老师采用了类似肯德基的竖向排队、横向取餐的点餐流程。顾客点餐付款完毕以后,直接将菜品取走,省去了服务员送餐到桌的过程。除了点餐,服务员只需要在顾客完成就餐后取回餐具即可。
在动线设计上,田老师采用“回”字形设计。排队人群和就餐人群、服务员和顾客互不影响,高效并且便捷。
不要忽视“收餐”这样的细节
萨莉亚的做法非常细致。比如,整个收餐过程都不用托盘。萨利亚曾经做过一个现场对比试验,将一桌的杯碟收拾干净,没有托盘的服务员只花了18.2秒,而使用托盘的服务员却花了26.8秒。
有人观察到,萨莉亚有的服务员,送餐回去的路上会顺便收齐沿途餐桌上的空盘,充分利用每一分每一秒。
核心岗位采用年轻人
餐厅的运行效率都要仰仗人的执行。内参君发现,在一些需要快速反应的重要岗位上,这两家都采用了年轻人。
比如,在田老师红烧肉店内,点餐收银和盛菜岗位,都是采用年轻人工作。这些岗位需要快速运转,尤其是高峰期用餐人多的时候,年纪大的员工效率方面会跟不上,所以要用年轻人。
在收桌和服务方面,田老师会采用年纪稍长的员工。一方面这些岗位不需要太快的反应速度,另一方面,年纪稍长的员工服务员心态较为平稳,在处理矛盾和一些难缠顾客的时候较有优势。
小 结
餐饮行业已经从手工作坊式的“饭馆时代”,迈入了集效率、管理、科技各方面因素于一体的“公司时代”。
如果说金钱是商品的价值尺度,那么效率就是公司的价值尺度。一个缺乏效率的公司,没有机会跑进未来。
对于如何提高餐厅运营效率,你有什么看法?来评论区亮出你的观点吧!
· end ·
轮值主编|笑凡 视觉|刘晶晶
><>餐要怎么吃?千万要注意这些细节!最全西餐礼仪攻略
平时工作应酬去西餐厅,必然会点两瓶双方喜欢的红酒,然后配上几道西餐。美酒配美食,这才不会辜负自己的味蕾。
但是如何表现得令人感觉自己对西餐很在行呢?
在面对各种西餐餐具的具体用途和用餐礼仪,往往让我们十分头痛。
今天,小沃就来教大家,如何优雅地享用一份西餐。
首先,我们应先了解在正式用餐时,各种西餐餐具的摆放位置,以及具体用途和使用顺序。
- 首先是在距离桌边一英寸的位置摆放餐盘,盘子上会有沙拉盘以及餐巾和座位牌。
- 餐盘左侧放两把叉,较短的是色拉叉、较长的是主餐叉,这会根据你点的菜品而定,菜品不同所使用的叉子也不同。而餐盘右侧会放两把刀和两把勺,从靠近餐盘的那一侧开始,依次是主餐刀、色拉刀、茶匙和汤匙……正前方则是蛋糕叉、甜点勺子等等。餐盘左上方是黄油盘和黄油刀,用来吃餐包的。
- 餐前酒和小食:餐前酒是一餐开始的标志,会和小食搭配在一起,吃小食的时候不宜用叉子,直接用手拿就好。头盘和汤类:头盘分冷头盘和热头盘一般有开胃沙拉、鹅肝酱、鱼子酱、焗蜗牛;同时汤类也可以算作前菜进食,可以分为清汤,奶油汤,蔬菜汤和冷汤四类。
- 喝汤时用勺子从内向外或从外向内舀汤,不宜盛满,要汤匙接近嘴而不是用嘴接近汤匙,喝汤底要端起。 甜品:甜品要注意叉子叉硬食物,勺子舀软食物。
?
顺序:餐前酒,头盘、汤、副菜、主菜、沙拉、甜品。
这些就是我们一般去吃西餐的上菜顺序,它们通常不是一起上的,而是按照顺序 ,吃完一道会有服务员撤下来,然后换下一道菜。
下面讲一些关于一些小细节的干货:
用餐前:
√ 入座时从一定要从座椅的左侧入座。
√ 坐下的时候,最好和椅背保持约5cm的空隙,不可以紧贴。
√ 坐下后,将餐巾对折,平铺在腿上,防止用餐时溅落油滴。
用餐时:
√ 餐前面包就近用手拿取,放在面包碟中就好,不要用叉子。
√ 然后将面包放在碟子里撕成小块,你可以抹上黄油,也可以沾着橄榄油吃。反正禁止直接咬。另外,不宜在餐前吃餐包,那样看起来你很饿,也不宜在餐后吃,那样看起来你没吃饱,而是应该在每道菜交替的过程中吃。
√ 闭嘴咀嚼食物,并且保持细嚼慢咽。
√ 左叉右刀,当然前提是如果你不是左撇子的话。然后握住后将双手的食指搭于刀叉上。
√ 用餐时,手臂要轻轻垂下,不要扬起,更不要将手腕置于桌上。
√ 用餐时后背需保持挺直。
√ 手由内至外舀着喝汤。
√ 吃牛排的时候,切割时不能发出声音,吃一口,切一口。
√ 切牛排时要从外向内侧切,不能用拉锯的方式,更不要拉扯。
√ 如果中途需要离席或是去卫生间时,可以将餐巾平铺在座位上。
用餐后:
√ 用餐结束后,将餐巾叠好,放在坐椅上,然后离开。
如果能注意到以上这些细节,
那么,我们在吃西餐时就会显得很在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