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2022年3月16日上午,南安市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例,已转运至定点医院诊治。现将病例活动轨迹公布如下:
病例1:男,26岁,住梅山镇丰溪村帮溪98号,密接筛查发现,经专家诊断为确诊病例。3月9日前往泉州晋江天宫酒吧;10日到梅山镇格内村洋当;11日再往泉州晋江天宫酒吧;12日-13日上午在家中;13日下午到过梅山黄晓东汽修厂、南山坡坤际饭馆、埔仔村南山坡、光前医院核酸检测点,码头镇吾花篮街诗南路口;14日到过洪濑镇前锋村,码头镇吾花篮街诗南路口,梅山镇蓉中村东北饭店、裕景园7栋、黄晓东汽修厂、梅山菜市场、光前医院核酸采样点。
病例2:男,17岁,住南安市梅山镇埔仔村宫边58号,密接筛查发现,经专家诊断为确诊病例。3月8日到过晋江天宫酒吧,梅山镇明新锦绣山庄、杨塘垅麦茶妹奶茶店;9日到过晋江天宫酒吧、星光不夜城海底捞,梅山镇杨塘垅名尚足浴店、麦茶妹奶茶店;10日到过梅山镇芙蓉路、金龙酒店附近,后骑摩托车到过康美镇、洪濑镇和梅山镇黑桃漫生活;11日自驾前往洪濑镇、罗东镇,回家后到后山鱼池逗留,后前往晋江天宫酒吧;12日到过领秀天地、赫本蹦迪,梅山镇丰溪小学、友记餐馆、工业学校附近篮球场,洪濑镇朝阳汽车租赁;13日自驾到洪濑镇、康美镇,全程未下车,之后前往梅山镇芸塘村、竞峰村,洪濑镇朝阳汽车租赁;14日到过梅山镇格内村、杨塘垅麦茶妹奶茶店、漫时光奶茶店,洪濑镇朝阳汽车租赁,并自驾到罗东镇附近,全程未下车;15日到过洪濑镇桥头、梅山镇丰溪村。
请在上述时间、地点与上述病例有接触或轨迹交叉的人员,严格做好个人防护,立即报告所在社区、单位或属地疫情防控部门,不要外出,配合工作人员进行流调、核酸采样,按要求落实健康监测措施。对隐瞒不报者,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咨询电话:86382410(南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来源:南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场秋雨一场冷,和气温一样剧烈下降得还有奶茶店的营业额.....
.
饮品店的“淡季”比之前来得更早一些,在我们的用户群里常看到大家在讨论天气对门店生意的影响
更有用户已经开始关店、转让设备了
仿佛,在秋冬淡季,活下去是最终的目标,才能迎来明年的春夏旺季。
每到这个时候,我们也在思考什么样的产品才能真正帮助到大家!
追根到底,饮品并非刚需,天气越冷,热饮越受欢迎;天气越热,冷饮卖得越好,而在不冷不热的现在最是尴尬,冷饮太凉、热饮太热,人体不需要饮品来降温解暑和取暖。
在非刚需的季节,奶茶店要创造出新的刚需以及新的消费场景。
而吃饭是刚需,“吃”“喝”如何在饮品中融合呢?就是将本来养生或代餐的食物装进奶茶的杯子里,解放双手,达到吃吃喝喝。
< class="pgc-img">>让奶茶中含有丰富的小料,和奶茶结合之后有吃有喝,价值感足;增加咀嚼感和饱腹感,满足秋冬季获得能量的需求;一杯奶茶,就像夏天的酸奶水果捞一样分量足,不用吃晚饭,成为减肥女生的“代餐品”。
那冬季奶茶店哪些热饮最受欢迎呢?这是今天我们要探讨的话题,在哪里冬季奶茶店哪些热饮最受欢迎之前,首先我们要了解2个问题:
▲2019秋冬季热饮流行的趋势是什么?
▲成为影响饮品变化的重要因素是什么?
了解清楚这2点后,我们就能根据流行趋势和市场变化因素来判断哪些热饮是最受欢迎的,今天我们为大家整理了一份关于秋冬季热饮的菜单,希望对还没有上新或换菜单的朋友能有所帮助。
另外,菜单里包含了这个冬季,奶茶店最受欢迎的热饮哦,请拿走不谢~
1.2019秋冬季热饮流行趋势
2019年是茶饮行业洗牌的一年,今年已经过去了5/6,好像除了个杨枝甘露,没有其他的爆款新品。
的确,跟过去两年相比,今年引领潮流的新品明显减少了,从年初到现在大家都在观望。
眼下临近深秋,各饮品店已都在如火如荼的更新秋冬热饮菜单,想要要在眼花缭乱的热饮中脱颖而出并非易事!
所以,掌握了流行趋势,沿着正确的饮品方向上架新品,相对来说会更容易出流量爆品。
那么,跟着小编的脚步,用事实说话,看看今年的热饮流行趋势。
作为茶饮行业的流行指向标,今年喜茶到目前为止还没推出让人耳目一新的爆款热饮,奈雪和星巴克则选择了牛奶+巧克力,而作为第二梯队的益禾堂等品牌,大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将芋泥作为自家今年热饮的主打元素。
事出有因,事实上,芋泥饮品并非今年才火。
早在去年,由喜茶、奈雪带起的芋泥风暴就在茶饮圈蔓延,芋头的突然上位,取代了过去几年冬季的主角青稞薏米燕麦等,成了五谷届的“当红花旦”,所以今年算是延续了去年的趋势。
虽然每家的芋泥产品都有些小创新,但基本使用方法都大同小异:芋泥抹在杯壁上或打底,做成“脏脏效果”。(轻餐国际也出了一款芋泥产品,详情请看菜单哦)!
今年,秋冬奶茶经典复刻,并呈更加精细化的趋势。不同风味植脂末与茶叶之间,通过多种巧妙的搭配组合,从而开发出新的奶茶爆品。
另外,花香、果香成为奶茶新增的记忆点。奶茶风味取决于植脂末和茶叶的搭配应用,而植脂末在风味上的变化有限,因此茶香特殊的茶叶变成奶茶做出差异化的关键。
带有焙火香的高山乌龙、果蜜香的原叶红茶,以及带有花香的天香茉莉被广泛应用,给消费者带来深刻记忆点。
2.健康养生成为影响饮品变化的重要因素
芋头类继续引领新风尚:
芋头从去年冬季开始就被广泛应用,从脏脏茶延续出的芋泥挂壁、小料的进化,使得方枕形芋圆变成如珍珠般的芋圆。
芋头本身具有浓郁香气和健康属性,操作难度和成本都不高。再加上去年秋冬的市场推广,今年仍然值得期待。
今年对于芋头的要求更高,绵密细致的芋泥、追求口感的芋头丁、回归于保留甜点特色的方枕形芋圆等,芋头的应用正在持续被挖掘。
根茎类成为新的突破点:
今年秋冬季,在原材料采购方面,更多的是围绕着芋头、椰奶、芝麻和紫薯、地瓜等天然根茎类展开。
今年,在原料升级上着手寻找新的突破点,富含营养和膳食纤维的根茎类甘薯、紫薯,让具有健康意识的消费者开始发掘植物基,通过传统食材、天然根茎植物与当下流行趋势结合,创造出更具新意、健康的秋冬新品。
谷物类跨界增量:
以谷物为主的热饮,以前主要以红豆牛奶、黑桃牛奶、燕麦牛奶等一系列产品为主,辅料大多都是红豆、燕麦、紫米等;以养生为主的热饮包括银耳、红枣、桂圆等。
今年,大家在努力打造自己品牌的同时,开始尝试从品类跨界中寻找增量。大家不约而同看上了「谷物类、养生饮」。
以扁桃仁、大豆和椰子为原料的植物乳占据该类别的主导地位,花生、燕麦和芝麻等也势头强劲。
甚至,大胆创新加入了新的元素,比如酒酿、米浆等,来创造一款让人记忆点深刻的饮品。
小料火爆,让你的用户边吃边喝:
芋头紫薯紫米在去年就大火起来。今年的茶饮配料可以更丰富,围绕具备能量的五谷类产品,在形式上追求更多创新。
在燕麦、青稞、红豆、椰果等传统配料基础上,发掘更具想象力的坚果、五谷类产品,扩大配料的选择范围,另外,可以将口感好又具有能量的五谷类产品结合起来,其中就属芝麻、芋圆最能为小料带来新的趋势。
所以,我们在做秋冬季热饮的时候,可以根据健康养生的理念去打造出品,丰富小料,为秋冬季奶茶店带来新的机遇。
3.奶茶店还没上新?送你一份秋冬季热饮菜单
你的菜单还是夏季的嘛?换季你有没有遇到这样的问题:
热奶茶、热水果茶无从下手?又要考虑成本,又要考虑落地!
产品一样一样试,成本太高,效率太低,迟迟没有结果?买回来的物料都搁置了!
看到别人推新品,自己干着急,都是老一套,做不出特色?
总之一个字:难!关于产品的一切难题交给轻餐国际。
轻餐国际茶饮冬季热饮菜单重磅来袭!一次给你4大系列、21款产品,包括:「养生五谷系列」「鲜果茶系列」「暖心奶茶系列」「卷卷云系列」。
其中,这几款是我们推出的秋冬季爆品,话不多说,有需要的直接存图吧~
(花生核桃卷卷云)
(暖暖杞子姜马蹄)
(椰谷紫米爆爆果)
(紫薯燕麦爆爆果)
另外,各位老板在推出秋冬热饮时还必须要注意这三个问题:
冬季最大的可怕不是寒冷,而是不确定性:温度不确定、趋势不确定、创新不确定。小编也特意咨询了我们的研发部,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意见:
▲温度:茶水55-65度,出杯50~60度为宜
高温最大的难题还是集中在水果茶身上,对此,轻餐国际研发部提出了一些建议:
温度过高,水果烫熟,果粒失活,容易导致果汁酸甜分离,酸特别彰显,有的水果则会因为温度过高表现出苦味明显,比如红西柚。
水果茶对热水要求更高。温度过低,果香无法散发,且温温的滋味也会使入口愉悦度打折。
一般情况下,建议茶水温度保持在55-65度左右,出杯温度控制在60度的范畴。
当然,也可以通过调整食材加入的顺序减少温度的影响,比如果汁果酱果糖先用冷水搅拌均匀,再倒入茶水,最后加入鲜果,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高温影响,这样做出来的热水果茶就不会反酸。
▲趋势:抓住健康不会错
行业期盼热点,也害怕热点,生怕热点来了没有跟上,所以对趋势会格外在意。
总体来讲,健康低脂、低糖、低卡一定是饮品业永恒的追求。看看那些让消费者谈糖色变的新闻,就知道他们最想要的了。
结合冬季特色,谷物类小料的使用,豆奶、椰奶、杏仁奶等植物乳品的应用,是一直不变的需求。需要划重点的是,在这些类别的产品里,抖音上最近走红了鲜芋奶茶及鲜芋波波奶茶,正是暗示了芋泥的爆发(可以加微信qingcanguoji8,我们也有芋泥波波奶茶配方赠送哦)。
▲创新:不必刻意追求,微创新足够
我们不需要为了创意而创意,创新的东西很难,做到微创新就足够了。比如把握住网红脏脏茶,将黑糖升级为抹茶、紫薯等,就是不小的创新。
所以,你可以考虑将自家店夏季热销的一两款爆品稍作改良,让其成为一款四季适配的产品,也是个不错的思路。
毕竟,与刻意的创新相比,打造出几款高口碑的经典款更有价值。
实在不知道推出怎样的秋冬季产品,也没关系,拿走以上轻餐国际为大家准备的菜单,生意一样爆火哦。
想要知道冬季奶茶店哪些热饮最受欢迎,就要先了解趋势再了解饮品变化的因素,这样才能快、准、狠的抓住消费者。
>相信,这条堪称朋友圈人口普查机的广告,你绝对见过….疯狂的点赞,离谱的回复,这朋友圈的盛世如你所愿。
图片:一位网友的截图
到今天也想不明白,Wonderlab朋友圈广告底下为什么能有100多个人各自聊天…
近期, Wonderlab公司在资本市场又更新了动态。2021年8月,Wonderlab完成新一轮的战略融资,投资方为淡马锡。
事实证明,你嘲笑他广告土,人家却在利用社交快闪,悄咪咪地扩大商业版图…
1
社交快闪,快速出圈
Wonderlab ,成立于2017年11月,是一家营养代餐食品品牌,以减脂增肌的主食沙拉和瘦身的代餐奶昔为切入点。
图片:网络
上线第一年其电商的销售额就为6000万,2019年天猫最受女性欢迎的瓶装代餐奶昔品牌中其位列TOP1,2020年12月,代餐奶昔单月就售出3000万瓶。
这销量意味着,其投放在朋友圈的广告虽然备受人们的嘲讽,但你的朋友,却背地里在偷偷买它!
图片:网络
事实上,凭借微信朋友圈玩梗文案的顺利出圈,尝到甜头的它们,除了铺设媒体渠道,还很懂利用其他产品的优势,打造自己的流量。比如与喜茶、QQ、超级猩猩搞联名,与顶级流量网红薇娅互动,怒刷存在感。
图片:网络
这种快闪式社交、狂欢式玩梗,人们很容易不知不觉就陷入其营销的钩子当中。事实证明,全方位的广告轰炸,就算你逃得掉朋友圈,也逃不掉Wonderlab投放在小红书、抖音、搞联合等全媒体的天量广告。
能够玩转沉浸式营销与其创始人的从业背景或许脱离不了干系。
WonderLap的掌门人刘乐、肖国勋均为连续创业者。好色沙拉也由他们二人创立,同时肖国勋为前宝洁区域市场负责人。
很明显,创始人把快消品营销门道,互联网思维用在了他们的新产品Wonderlab的上。
通过铺设渠道,全面撒网重点培养,构建品牌的独特性资产,最后精准定位,细化用户画像,像极了网红产品+宝洁营销的那套打法。
当然, WonderLab玩的起这样天量投放的,背后没几个实力派的投资人,谁禁得住这么烧钱做宣传?
没错,相对年轻的Wonderlab,截至目前已经获得5轮融资。投过周黑鸭、百果园、小红书的天图资本、专注新零售+的黑桃资本、还有凯辉基金、IDG资本等众多机构纷纷为其站台。最近一次就在8月17日,投资方为淡马锡。
很明显Wonderlab有些资本缘。
既然被聪明的钱看中,自然是在行业中做对了些什么…
2
千亿规模是泡沫?
民以食为天,吃绝对的是人类的刚需,实际上,在闹饥荒那个年代,就连啃树皮都是难得的美味。所以,人们不会轻易对得来不易的美食,Say no 。
现在的需求,不是吃不饱,而是吃饱后不会还能继续瘦下去。故此,不好好吃饭成了资本垂涎的生意。
代餐的崛起是经济与情绪共同积累的结果。这也利用了年轻人矛盾心态和消费理念,在颜值即正义的时代,满腔热血的减肥斗士,队伍及其庞大,这背后的痛点也将一一被挖掘。
说到这里,我得和大家聊一聊代餐这个行业空间是怎么形成的。
有一说一,首先,“管嘴、迈腿”能减肥是真的,但正经人谁这么干?
于是,鸡贼的商家,利用“懒人瘦身”的方式,很多减肥产品便横空出世了,什么酵素、减肥茶、0卡轻食等等,几乎在过去几十年,都是在减肥界的泥石流,虽然都是过去式,但随着需求和消费水平的提升,懒人经济再次蓬勃发展。
这种加水就能管饱食物——代餐奶昔,就成了新消费行业中一匹黑马,不管是不是智商税,消费市场和资本市场都给予了支持。
实际上,有公开数据表明,代餐食品本身并不能让你瘦,它只是让你不饿,并且补充足够的营养,通过“热量差”来达到减肥效果。更加重要的是,代餐的诞生其实和减肥无关。
代餐,这个玩意最开始发明出来并非为了减肥,而是当时作为军粮,为了提高吃饭的效率,所以才衍生出这样的代餐食品。
类似于压缩饼干,健身用的蛋白棒一样的食品。虽然能够提供人体需要的热量,补充能量,增加饱腹感,但是非常难吃。
再后来的代餐,随着消费的升级,变成了一种的减肥产品。可是人类的需求怎么会止步于此。虽然能够增加饱腹,但是耐不住难吃。
一时间,好吃和管饱,才是竞争的门槛之一。所以,Wonderlab选择奶茶改善口感,增加粘稠感或者是增加可咀嚼食物,传递饱腹的信号,增强饱腹感。
图片:网络
虽然,消费者对代餐这个行业的评价褒贬不一,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行业正在加速发展。
据Euromonitor欧睿国际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代餐市场达到661.6亿美元,其中美国达到246亿美元,预计美国2022年将达到300亿美元。
虽然中国市场起步晚,但中国市场目前是全球增速最快的代餐市场,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将达1200亿元,这意味着近两年就有千亿级的市场空间爆发增长。
加之2020年疫情的突发,健康也再次成为了消费者首要需求,关注亚健康减肥的产品,需求端的迅速增长,垂直领域代餐食品也迎来了品牌的推广,提高知名度的重要时间。
高增长的赛道,自然会吸引热钱,众企掘金,资本也纷纷下场小试牛刀。
3
代餐食品的AB面
代餐奶昔赛道的火热,一场涉及代餐的消费狂潮正席卷而来,传统食品巨头也选择跨界入局代餐领域,城市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例如旺旺发布旗下的健康零食品牌Fix Body,康师傅的“阳光优纤”的代餐棒,雀巢的Optifast代餐粉,良品铺子在官方线上商城推出了“良品飞扬”蛋白代餐奶昔,百事也发布了一款桂格品牌的代餐奶昔产品“抵卡控,纷纷抢占市场,收割品类红利。
图片:网络
瓜分消费市场也不太一样,有的企业会选择以线下渠道为突破口,有的则选择通过数字化,从线上向线下沉淀。
实际上,这样也很大程度造成了网红新品牌的壁垒还没完全建立,另一边传统流量大户入局,天花乱坠。
目前看,代餐领域产品品类十分分散,纵观市场上的代餐奶昔产品,主要营养素为蛋白质、膳食纤维及维生素、矿物质等其他营养素,通过采用代糖、糖醇等制造甜味,增强口感,但由于添加的食物类似,也造成代餐食品产品同质化严重,配方相似,口味相似。
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相关的行业标准,代餐产品在生产时只需要达到食品安全标准即可,而针对产品的肥等功效并没有明确的数据标准,部分产品存在配方不科学,以及在宣传中夸大功效的问题。
导致乱象频出,有关数据显示,仅在去年,湖北12315平台共接收涉及代餐食品的投诉45件,代餐食品虚假宣传,虚标营养成分,以“假全麦”、“假无糖”、“假低脂低卡”的噱头欺骗消费者等。
代餐奶昔在中国市场起步较晚,由于目前也没有确切的品类,大多数品牌鱼目混珠,仍然处于一个较为概念化的状态,规模化更加是无稽之谈,这样也会导致,消费者日常消费场景中出现频率低,不利于提高代餐行业的渗透率,因此,持续且大面积的进行品牌营销,在消费者眼里混个脸熟,就成了代餐品牌的头等大事
如果仅仅是依靠资本,持续打造爆款营销,没有实质性研发能力的提升,消费者的心智,其实很难形成,复购率也不高,也容易被其他食品替代。
反映到品牌层面,就是没有独属于自己的护城河,难以形成竞争优势,抗风险能力也比较低。Wonderlab实际上,主要还是依靠在媒体上的天量投放获取用户,营销代餐概念出圈,并没有成为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头部品牌。
与此同时,消费层面看,由于代餐奶昔售价集中在8-15消费区间,对于消费者而言,同样20块钱的消费,你会吃口感不好的代餐还是选择购买轻食呢?
答案显而易见。
4
结尾
代餐的资本故事并不好讲,目前Wonderlab处于成长期,虽然是资本的宠儿,被不少机构看好,但是,这个离不开营销,离不开资本“催熟”的代餐食品,想要在这个复杂的环境下,将生意做大,或许不是拿钱就能做好的事。
本文源自格隆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