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日报
清光绪年间普洱贡茶
清光绪年间的普洱金瓜贡茶
清康熙、雍正年间的普洱贡茶奏折
清代普洱茶作为皇朝贡品,起始于何年有待进一步考证,据史料记载,至迟在清雍正四年(1726年)鄂尔泰在云南推行“改土归流”时期,应已每年向朝廷进献(岁贡)。北京茶叶专家王郁风先生对普洱贡茶做过考证研究,他曾于1993年4月在思茅举行的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交流研究成果。本文现从“贡茶品种”“贡茶受宠”“贡茶采办”“贡茶国礼”“贡茶影响”等方面,据笔者所知分述之。
普洱府贡茶品种
清代雍正年间以来,宫廷将普洱茶列为贡茶,视为朝廷进贡珍品。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规定普洱府上贡茶4种:团茶、芽茶、茶膏和饼茶。其后,清政府又规定,贡茶由思茅厅置办。清《普洱府志》卷十九载,每年贡茶为4种:团茶(5斤重团茶、3斤重团茶、1斤重团茶、4两重团茶、1.5两重团茶)、瓶盛芽茶、蕊茶、匣盛茶膏共八色。另外,作为贡茶的还有景谷民乐秧塔白茶,即“白龙须贡茶”和墨江的“须立贡茶”。
思普区(今称普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在唐南诏时称银生节度地)的茶叶,唐宋以来销往西藏。清《普洱府志》载:“普洱古属银生府,则西蕃之用普茶已自唐时。”唐代以后历代皇朝常用云南普洱茶同吐蕃交换马匹,即“茶马贸易”,茶名可能当时称“银生茶”。茶马贸易使云南普洱茶有了稳定的销路,需求增多,从而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普洱府六大茶山,声誉远播。明代万历年间,谢肇淛在《滇略》中,第一次提到“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普茶”即“普洱茶”,此后各种史料亦见有普洱茶名记载。
清雍正四年(1726年),云贵总督鄂尔泰在少数民族地区推行“改土归流”的统治政策,废土司,设官府,置流官,驻军队,加强行政统治。雍正七年(1729年)设置“普洱府”治,雍正十三年(1735年)十月,设“思茅厅”,辖车里、六顺、倚邦、易武、勐腊、勐遮、勐阿、勐笼、橄榄坝9土司及攸乐土目共8勐地方,裁思茅通判,攸乐同知移往思茅,改称思茅同知,六大茶山均在思茅厅辖区内。于是普洱府的思茅厅成了六大茶山茶叶购销集散中心,集市贸易十分繁荣。同年,奏经朝廷批准征收茶捐,《大清会典事例》称:“雍正十三年题准,云南商贩茶,系每七团为一筒,重四十九两(折合现在的3.6市斤),征收税银一分,每百筋(即斤)给一引,应以茶三十二筒为一引(折合现在的105.2市斤),每引收税银三钱二分。于十三年为始,颁给茶引(执照)三千(折合现今3582担)颁发各商,行销办课(税收),作为定额造册题销。”
清政府为进一步控制普洱茶的购销,鄂尔泰总督于雍正七年(1729年)即在思茅设立官办的茶叶总店,指派“通判”官员亲自掌管总茶店,推行变相的茶叶统购专卖政策,不许私自买卖,以独垄其利,同时推行岁进上用茶芽制,选取最好的普洱茶进贡北京,以图博得皇上欢心,岁岁如此。云贵总督和云南巡抚“按例恭进”的贡茶有:普洱小茶400圆,普洱女儿茶、蕊茶各100圆,普洱芽茶、蕊茶各100瓶,普洱茶膏100盒。故精制上好的普洱茶珍品即成了岁进皇宫的贡茶,普洱茶之名也因是贡茶而在海内外享有更高声誉。
普洱府贡茶受宠缘由
普洱茶作为贡茶进入北京清宫,皇室成员都要品尝,经过与各地送来的贡茶比较,发现普洱茶茶味与茶性都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小叶种茶,因而深得皇室青睐。究其原因,在于普洱茶是深山老林原始大森林中的云南大叶种茶,具有茶味特别浓厚的特殊品质,帮助消化的功力最强,并有治疗、保健的作用。普洱茶的这些特性,明清时代的人士早有体验,并有多种文字记载。明代崇祯进士、懂医学的学者方以智在《物理小识》中写道:“普洱茶蒸之成团,西蕃市之,最能化物。”清乾隆年间学者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云:普洱茶“味苦性刻。解油腻牛羊毒,虚人禁用。苦涩。逐痰下气。刮肠通泄……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绿色者更佳,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在该书卷六《木部》又云:“普洱茶膏能治百病,如肚胀、受寒,用姜汤发散,出汗即愈。口破喉颡,受热疼痛,用五分噙口过夜即愈。”《思茅厅采访》云:普洱茶“帮助消化,驱散寒冷,有解毒作用”。普洱茶的这些茶性,非常适合清宫贵族们的生活需要,因而使普洱茶成为皇室饮茶首选。
清代皇室饮用普洱茶的风尚
清皇朝祖先是中国东北地区的游牧民族,饮食结构中肉食占比较大,进入北京成为帝王贵族后,养尊处优,珍馐佳肴无所不及,因此需要一种消化功力大的茶叶饮料。而普洱茶正好具有这种特性,于是上贡的普洱茶、女儿茶、普洱茶膏,深得帝王、后妃及贵族们的特别赏识。宫中以饮普洱茶为时尚,有用于泡饮的,有用于熬奶茶的,尤其每年冬季北方气候干燥,例须多饮普洱茶。上有所好,下必效焉,于是云南普洱茶在清代北京名声大噪,社会咸闻。经历代地方官吏“认证”和民间品评,云南普洱茶确为我国后发酵茶中的极品,从清雍正初年一直延续到清末,历时近200年,成了皇室钟爱的佳茗。
清代大文学家曹雪芹对普洱茶有所见闻,他在描写贵族生活的巨著《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 死金丹独艳理亲丧”中,描写到喝普洱女儿茶助消化的事。那是贾宝玉生日之夜,八位姑娘为宝玉做生日,很晚没睡,荣国府女管家林之孝家的带着几位老婆子来怡红院查夜,见大家没睡,催促早睡。宝玉说:“今日吃了面,怕停食,所以多玩一回。”林之孝家的又向袭人等笑说:“该焖些普洱茶喝。”袭人、晴雯二人忙说:“焖了一茶缸女儿茶,已经喝过两碗了……”女儿茶亦为普洱名茶,清人阮福在《普洱茶记》载:“小而圆者名女儿茶,女儿茶为妇女所采,于雨前得之,即四两重团茶也。”由此可见,普洱茶在清代上层人士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清宫钟爱普洱茶的风尚传到贡茶产地云南,故清人檀萃在《滇海虞衡志》中有“普(洱)茶,名重于天下”之说,清人阮福在《普洱茶记》中有“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之”的记载,反映出清代当时的实际情况和饮茶时尚。
清代宫廷皇族和社会上层人士之家爱饮普洱茶的风尚,代代相传,直到晚清、民国以至20世纪60年代。对此,清亡后,一些出宫的太监、宫女们所述宫中见闻中也有反映。曾经伺候慈禧太后日常生活8年的宫女金易、沈义羚在《宫女谈往录》一书中说:“老太后(慈禧)进屋坐在条山炕的东边。敬茶的先敬上一盏普洱茶。老太后年事高了,正在冬季里,又刚吃完油腻,所以要喝普洱茶,因它又暖又能解油腻。”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也证实,云南普洱茶是清朝皇室成员心目中的宠物,拥有普洱茶是衡量皇室成员显贵的标志。后来当了全国政协文史委员的溥仪先生和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同是满族人,两人交往颇深。1966年在参加孙中山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中,两人常在一起工作,任务完毕,老舍亲自送溥仪回府,溥仪则留老舍小憩,品茶叙谈。一次老舍问及溥仪,你当皇上时喝什么茶?溥仪告知:清宫生活习惯,夏喝龙井,冬喝普洱,皇帝每年都不放过品茗普洱头贡茶的良机。由此可见,皇帝也爱品饮云南细嫩芽叶制成的小而圆的普洱茶,以延年益寿。清宫能够妙用普洱茶,这在养生之道上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黄桂枢 作者单位:普洱市文物管理所)
<>月5日,有媒体暗访北京“甘茶度”奶茶店,发现有店员手抓垃圾徒手切水果、烂芒果好坏掺着用、臭香蕉直接榨汁......
其店员表示:白给我奶茶,我都不喝!
靠奶茶“续命”的你,还想再喝吗?
卧底知名奶茶店:烂芒果、隔夜茶,店员称白给都不喝
水果臭了也要用
手抓垃圾后徒手切水果
据媒体报道,记者在卧底知名奶茶品牌“甘茶度”北京角门银泰百货加盟店后厨期间,发现存在 店员手抓垃圾徒手切水果、烂芒果好坏掺着用、臭香蕉直接榨汁、使用隔夜的茶等情况。
视频显示,记者卧底的后厨内将抹布和工具一起摆放,店员用摸完手机的手切水果,用来榨果汁的芒果和香蕉已经发黑,果肉散发出了不新鲜的味道。面对着发臭的水果,某店员表示:“臭了也要用,不让我们浪费。”她告诉记者,在榨汁前要先“冷藏去味”。
当记者向店长确认是否要用发黑的芒果榨汁时,店长拿出了一个较为新鲜的芒果,要求记者切开,“一样分一点”,“好的坏的分匀”。在记者要将切烂果肉的案板洗干净时又被店长制止,并将上面残留的汁水倒入了要卖给顾客的饮料杯中。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视频截图
在视频中,有店员透露,想拿新鲜的水果给小孩吃,但店长还是换成了几天前的水果。对此,该店员表示有“罪恶感”:“良心过不去!”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奇异果都发黑了(视频截图)
< class="pgc-img">>香蕉的皮发黑(视频截图)
记者发现,每天冰箱内剩下几十杯切好的水果没有卖完,这些水果都会在第二天甚至几天后出售。此外,隔夜的茶、果汁等原料也会在第二天继续出售。
“我以前可喜欢喝奶茶了,现在白给都不喝。”某店员对记者表示。
官微发文回应
该店停业关店调查
视频一经发布便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有愤怒的网友质问:“这是甘茶度还是泔水?”有媒体评论:“食材令人作呕,加上‘教科书’式的作假,就是货真价实的作恶。在‘四严’守护舌尖安全的当下,这种丧心病狂的恶,不仅缺德,还涉嫌违法犯罪。而该挨法律板子的,仅是相关店员吗?”
对此,“甘茶度”官微7月5日上午9时回应称:
< class="pgc-img">>7月5日中午,甘茶度回应表示,媒体报道的涉事门店为北京角门银泰百货加盟店。公司觉得非常痛心及自责。对于发生这样的事情,公司认为不管是公司还是门店店员都是不可饶恕的。公司在此愿意承担一切法律责任及行政处罚。
公司表示,甘茶度北京角门银泰百货加盟店即刻停业关店、全面彻查。公司立即派专人对该门店各项卫生及操作问题进行排查,感谢广大群众的监督及指正。
< class="pgc-img">>网友评论:
< class="pgc-img">>这是奶茶,还是泔水?
商家的良心不会痛吗?
来源:北京头条客户端、BTV《生活这一刻》、@人民日报、@甘茶度、新浪微博等
>日,喜茶发布的“四真七零”产品标准引发关注。
喜茶最新提出,健康真茶饮应该是以“真茶、真奶、真果、真糖”为原料,产品符合“0奶精、0香精、0果葡糖浆、0植脂末、0氢化植物油、0反式脂肪酸、0速溶茶粉”的要求。
这一标准相比此前其他头部茶饮品牌的健康化饮品指标更加细化、严苛,对此,有行业内人士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喜茶这一标准具有风向标作用,但是受限于规模、利润等现实因素,中小企业会很可能无法快速响应并跟进,长期以往将会不适应行业整体发展而面临淘汰。
与此同时,也有专家向记者指出,喜茶之所以推出这个新标准,主要是在茶饮价格战打得过于惨烈后,其找到了所谓的“新差异化”的卖点。但是,在健康、好喝、价格之间,消费者很可能会倒向好喝和便宜。
喜茶重新定义“新茶饮”
提出“四真七零”新茶饮标准
近日,在中国标准化协会的技术指导下,喜茶发布了以“四真七零”为基础的《新茶饮 现制茶饮》企业标准。
在这个标准中,喜茶将“新茶饮 现制茶饮”定义为“以茶叶、饮用水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食糖、乳及乳制品、水果及水果制品、淀粉制品、果汁、果冻、炼乳等食品原辅料,经现场调配加工制作的不添加香精、奶精(植脂末)、氢化植物油、速溶茶粉、果葡糖浆,不含反式脂肪酸的现制饮品。”
这一定义,即是“四真七零”产品标准:以“真茶、真奶、真果、真糖”为原料,0奶精、0香精、0果葡糖浆、0植脂末、0氢化植物油、0反式脂肪酸、0速溶茶粉。根据喜茶方面提供的资料,喜茶在2012年就坚持了“真茶、真奶、真果、真糖”的产品品质标准,现在其将真品质要求进一步明确为“四真七零”。
在喜茶的企业标准中,其对茶叶、果汁、食糖、奶等关键原辅料进行了明确的规范要求。比如要求茶叶、果汁不添加香精。喜茶表示,虽然茶叶国标中明确规定茶叶属于不得添加香精的食品,但是,目前茶饮行业中依然存在广泛使用各类香精茶底的情况,这也导致在风味上无法给消费者带来天然风味的茶香体验,过多地摄入香精也存在一定的健康负担。
“四真七零”标准是否会导致喜茶的生产成本上涨,就此,南都湾财社记者向喜茶了解情况,喜茶方面否认了成本会增加。喜茶相关负责人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四真七零”健康茶饮标准是喜茶一直坚持的原料和产品的品质要求。本次对外公开该标准,也是为了让顾客对喜茶的产品健康品质更加了解,为消费者提供更清晰的健康茶饮消费参考,同时以该标准推动行业的品质提升。
霸王茶姬书亦全线产品健康化升级
茶百道古茗甜啦啦部分产品升级
除了喜茶外,多个新茶饮品牌也在推动饮品健康化。
南都湾财社记者梳理了头部品牌们在饮品升级健康化的动作后了解到,相比喜茶最新发布的“四真七零”标准,目前其他品牌提出的标准确实不如喜茶严苛。
霸王茶姬在2023年就完成了产品全面升级,目前的饮品为0添加人工香精、0反式脂肪酸和0奶精,同时霸王茶姬也公布了产品的热量;书亦烧仙草同样在去年完成全线产品0氢化植物油、0植脂末、0反式脂肪酸的健康升级,并称拒绝奶精只用真奶。
茶百道、古茗、沪上阿姨、益禾堂、甜啦啦、奈雪则是仅有部分产品实现了“三无”。
2023年8月,茶百道推出了4款真鲜奶茶,这些奶茶0植脂末、0反式脂肪酸、0奶精,而目前其部分奶茶饮品也提供“加3元换鲜奶”的服务;沪上阿姨在2023年11月开始就断断续续推出了几款0植脂末、0反式脂肪酸、0氢化植物油的饮品;益禾堂在去年9月推出“中国红·轻乳茶”时也强调0植脂末、0茶粉、0反式脂肪酸;甜啦啦在去年11月推出了“0植脂末、0香精、0茶粉、0反式脂肪酸”的清风茉白鲜奶茶,据悉,目前甜啦啦的鲜奶茶系列都是沿用同样的标准;奈雪在去年8月也推出了一些0植脂末的饮品。
古茗则在今年7月15日推出了0植脂末、0反式脂肪酸、0氢化植物油的原叶鲜奶茶。古茗方面透露,对于轻乳茶类别的产品,企业今年升级了配方原料,目前门店中轻乳茶全品类产品均为0植脂末、0反式脂肪酸、0氢化植物油。
在头部品牌中,蜜雪冰城则从来不参与这个话题的“讨论”。
相比其他品牌的健康饮品指标,喜茶最新的“四真七零”标准还强调了“0香精”“0果葡糖浆”“0速溶茶粉”。
对此,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营养科主治医师欧俏文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香精”“奶精”“植脂末”都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会对心血管有不良影响,会加大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但“0香精”和“0反式脂肪酸”强调的结果其实相似;而茶粉涉及添加剂问题,如果在合理的范围内,对人体通常不会有太大影响。不过,欧俏文认为喜茶提及的“真糖”或并不规范,其称,目前行业里并没有“真糖”的定义标准,果糖来源于水果,果葡糖浆和蔗糖没有优劣之分,而糖摄入过多会引起肥胖等问题。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治医师曾婷则向南都湾财社记者指出,蔗糖和果葡糖浆的结构不同,蔗糖是一半果糖一半葡萄糖,果葡糖浆里面果糖比例高于葡萄糖糖,和蔗糖相比,果葡糖浆不容易有饱腹感,人体代谢时肝脏负担更大,但是两者都是高热量,容易引发肥胖,最好还是少加糖。而香精如果是在合理范围内使用、用量没有超过国家标准,对人体不会有明显的影响,但可能会刺激食欲,或者掩盖食材本来的品质。速溶茶粉的品质有好劣之分,同时茶粉的咖啡因含量可能会较高,人体喝了之后可能会难以入睡。
专家称,喜茶的新标准有风向标作用
也有观点称,其是在价格战下寻找差异化卖点
除了饮品升级外,头部茶饮品牌们在健康化的方向越来越多。
就在去年9月,霸王茶姬就上线了热量计算器2.0功能,该功能公开了饮品的配料信息、营养成分、产品热量和第三方检测报告,而在去年11月,喜茶也公布了在售产品的配方原料、原料溯源、营养成分等信息;而到了今年3月,上海开始试行饮料“营养选择”分级标识,根据非乳源性糖、饱和脂肪、反式脂肪及非糖甜味剂含量,饮料产品被分为A至D四个等级,霸王茶姬和奈雪成为首批试点品牌之一。
此次喜茶提出更为严苛的新茶饮标准,往健康化方向更进一步,会否引发其他品牌效仿或跟进?
对此,餐宝典研究院院长汪洪栋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喜茶作为茶饮头部企业,其发布的这一标准具有风向标作用,将指引相关茶饮品牌逐渐跟进,有助于推动茶饮行业升级发展。而受限于规模、利润等现实因素,中小企业无法快速响应并跟进这一健康标准,长期以往将会不适应行业整体发展而面临淘汰。不过,茶饮并非垄断行业,茶饮讲求充分竞争,企业往往很难具有垄断优势。追求健康成为近些年来的热门消费需求,将成为茶饮品牌形成独家优势的重要赛道。
广东省餐饮协会秘书长程钢认为,喜茶提出的新标准尚且属于企业标准。消费者购买茶饮类产品,最初的需要是解渴,后来转变为时尚等各类功能性需要。但是,绝大多数功能性不是消费者的本真需要,花样百出的功能概念只是商家为了提升销量、扩大市场份额的巧立名目。至于健康,其实不是功能化,而是去功能化,目的在于回归消费者“饮用”这个最原初的、最本真的需要。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喜茶提出的标准,其实是非标准、非功能,而是为消费者提供切实的“饮用品”。“如果有其他企业跟进,是一件好事,未来可以上升至真正意义上的行业标准,但如果其他企业无力或无意跟进,也是正常的。”
青菁资本创始人葛贤通则持有不一样的看法。他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喜茶之所以推出这个新标准,主要是在茶饮价格战打得过于惨烈后,其找到了所谓的“新差异化”的卖点。这个新标准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不会很大。消费者肯定想要更健康的饮品,但是当一杯更健康的饮品卖30元,一杯饮品卖15元但是好喝且方便,“你看他怎么选”。
葛贤通认为,其他品牌不一定会跟进喜茶的健康化动作。“一是其他品牌不太容易跟进,主要是供应链成本问题,不少品牌的价格带被锁死了,可操作空间较小,而且产品迭代对门店操作都有要求,想升级没有那么容易。另一方面,还有一种可能,有些竞品公司研究之后,觉得也没必要跟进,去找别的能力补齐就好了。”在茶饮行业,“更健康故事”是一个确定的方向 但是,不是现阶段奶茶市场的决定性因素,现在茶饮品牌都在根据自己的特点选,努力讲一些差异化的故事。
针对喜茶提出的新标准对行业的影响以及是否会有更多健康化的动作,南都湾财社记者向多个头部品牌了解情况,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詹丹晴 实习生 薛博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