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
川观新闻记者 雷倢
12月29日,“大运风味 微笑长跑”国际赛事运动员经典餐饮服务清真风味评鉴会在成都西域盛宴清真特色餐厅举行,活动以大运会运动员餐厅清真风味专场评鉴会契机,开展全流程全要素餐饮服务演练,邀请到成都大运会执委会有关负责人、专家顾问、企业代表、运动员、美食达人及媒体代表等40余名嘉宾现场评鉴,就大运会餐饮服务保障全流程环节进行评鉴探讨。
地道清真风味测评
呈现国际一流专业供餐水准
清真风味菜品由于对原材料及烹制过程的严格要求,一定程度上可尽量避免摄入有害物质和酒精,降低胆固醇和饱和脂肪摄入,进而优化免疫系统、改善新陈代谢。“由于众多国际赛事都会秉承友谊和共享初衷,尊重不同民族的饮食习惯和文化特色,清真风味是历届国际赛事运动员饮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且因其营养、健康和安全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不同国家运动员的喜爱。”成都大运会运动员餐厅餐饮服务项目负责人Richard的一场开场讲解,拉开了国际赛事运动员经典餐饮服务清真风味评鉴会活动序幕。
“一场综合性赛事的餐饮服务,影响到所有运动员的基本需求和直接体验,测试运动员餐厅菜品供应是否地道、专业也是重要演练内容。”Richard介绍到。本次清真风味评鉴会共分为六轮评鉴,精选来自黎巴嫩、印度、土耳其、印巴次大陆、摩洛、中国等各个国家地区的经典清真风味,包括古斯古斯虾球沙拉、巴基斯坦大饼、牛肉塔吉锅、老回民袈裟肉、红柳大串等众多清真菜品,全程按照国际赛事专业烹制流程一一呈现。
记者注意到,烤全羊配手抓饭、烤包子、烤馕无疑是当天的“主角”,炸得外焦里嫩的烤全羊,撒上了新疆特制孜然粉,配合改良后蓬松度极高的新疆烤馕,既酥又脆,咬一口羊肉就一口烤馕,羊排的肉汁渗入馕中,面香与肉香一起在味蕾肆意扩散,馕脆肉香,尽显原味清真诱人风味。“赛事期间面对效率更高、规模更大的供餐需求,我们会通过大量的模拟分析以精确每一道主食材和辅料配比,配合大型智能控制烹饪设备,最大化提高供餐效率同时又保证地道风味。”爱玛客(中国)卓越&供应链副总裁付飞在谈到大运会赛事供餐计划时谈到。据悉,刚刚结束东京奥运会供餐任务并且在之前已连续为16届奥运会提供餐饮服务的爱玛客,已成为本次成都大运会运动员餐饮服务商,其服务团队也将全面总结历届奥运会服务经验,为大运会提供更加专业的国际一流供餐服务。
全要素全流程演练
提升赛事供餐保障综合能力
评鉴会现场,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顾问、企业代表、运动员、美食达人及媒体代表均化身为“测评家”,各自从不同角度出发,对此次清真风味评鉴会各个环节进行打分测评。“从清真菜品应有的口味、感官体验及特色文化呈现来说,此次评鉴会呈现的菜品无疑是达到了一流专业水准,但其背后关于清真食品的严格烹制要求以及食品安全等内容更应该值得重点关注。”中国烹饪协会清真委员会主席、成都西域盛宴董事长兰萍谈到。
诚然,从赛事餐饮专业角度来看,“还原”菜品地道口味仅仅是赛时供餐工作极小一部分,其背后一套完整且系统的供餐体系建立是关键。此次清真风味评鉴会调动运动员餐饮服务全要素进行联合演练,服务商爱玛客从菜单确定到食材采购、物流运输、仓储入库,再到菜品烹制、食安监管及前厅服务,均按照赛时标准规范来执行。厨政队伍分别围绕食材精细化配餐、规范化加工切配、装饰摆盘、出餐速度控制以及团队多流线协同配合等方面,对照既定计划一一校验记录,并在活动结束及时反馈整理。
记者现场了解到,本次成都餐饮同业公会、四川省成都市饮食公司、成都世纪城会展集团、蜀九香等协会企业共组织近20名优秀服务人员参与评鉴会演练,活动前期爱玛客对其开展的短期内科学高效培训,使得临时团队基本达到了统一的服务标准,也直接检验了运动员餐厅服务商对人员培训的效率及水平。
成都大运会运动员餐厅行政总厨Wayne Hoekstra在参与全程演练后评价道,在评鉴会筹备团队的科学分工及细致安排下,团队各方参与人员均表现出专业度与执行力,各条流线有条不紊,团队协同进一步加强。
据了解,此次评鉴会由于清真菜品烹制过程的特殊要求,主办方也重点集结了民宗部门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全程介入评鉴会筹办,从食材的采购、运输、储存、加工、烹制均按照清真食品生产进行全流程把控。另外,餐饮服务领域的各项疫情防控措施也是此次重点演练内容,包括各项防疫政策提示、物理隔断设施、环境消毒、就餐模式调整等均在评鉴会现场一一检验。
据悉,此次活动已经是国际赛事运动员经典餐饮服务系列评鉴会自今年5月以来第四次举办。市场食品部相关负责人谈到,持续性的餐饮服务演练也相继显露出团队协调配合需要进一步加强、服务流程及细节保障有待优化、临时人员专业服务培训需要加强等问题,但让这些问题得以暴露,也是演练目的之一。“接下来,我们还将通过更多维度、更多场景的专项演练,针对赛事餐饮服务和食安监管,全程记录测试演练过程,准确反映薄弱环节和漏洞,扎实开展测试问题整改,以极端负责态度严细慎实做好餐饮服务筹办工作,为办成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国际体育盛会不懈努力。”
图片提供:成都大运会执委会市场食品部
本文来自【四川日报-川观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国江西网讯 通讯员余霞报道:12月20日,经过一个月的投票考核,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后勤服务集团餐饮中心开展的“微笑服务之星”评选活动圆满落下帷幕。
此次“微笑之星”评选活动通过“现场投票”“网上投票”“专项投票”“规范考核”四个环节展开。活动得到了全校师生的大力支持,学校近千名师生参与了投票活动,并给学校餐饮工作提出了宝贵意见。通过综合评选,一餐厅曹大林、百景园周小云、馨园陈海萍、舒雅园毛菊梅、卡务中心陶梅等五名同志获得“微笑之星”荣誉称号。此次评选活动首次将师生监督和餐饮中心员工自我检验引入优质服务工作中,使评选结果更具真实性,也开拓了师生对餐饮服务工作提出意见与建议的渠道,拉近餐饮服务与师生之间距离的同时提升了满意度。
此次活动树立了各餐厅的服务模范典型,进一步激励员工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用真诚的微笑打动师生的心,用更加优质的服务换来更多师生的信赖。餐饮中心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逐步推进开展各类优质服务评选,提升餐饮中心整体服务水平。
报记者 徐妍斐
最近,《2017年上海市食品安全状况报告》发布。根据报告,2017年本市全年共报告发生集体性食物中毒3起,中毒人数142人(无死亡),中毒发生率为0.59例/10万人口,继续保持较低水平,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全市食品安全总体状况继续保持有序、可控、稳中向好的态势。 餐饮服务许可证增23.3%
目前,全市有效的食品生产、经营以及食品相关产品等许可证共205098张,同比减少18.3%。在食品生产、食品销售、餐饮服务、食品添加剂生产、食品相关产品生产许可证中,除餐饮服务许可证增加23.3%、食品相关产品生产许可证增加3.9%外,其余各领域许可证均呈减少趋势。
全市食品生产企业全部实行分级监管:A级企业(守信)为52.2%,同比增加22.3个百分点;B 级(基本守信)为41.6%,同比减少16.9个百分点;C级(信用缺陷)为6.2%,同比减少5.4个百分点。
外出就餐,看餐厅的“笑脸”“哭脸”“平脸”等级已成为越来越多市民的习惯。2017年,对全市74906户持证餐饮单位中处于经营状态的69580户餐饮单位实施了动态分级评定和监督结果公示:A级企业(笑脸,良好)占35.4%,同比增加2.7个百分点;B级企业(平脸,一般)占61.5%,同比减少3.3个百分点;C级企业(哭脸,较差)占3.1%,同比增加0.6个百分点。
报告集体性食物中毒3起
2017年全市共报告发生集体性食物中毒3起,中毒人数142人(无死亡),中毒发生率为0.59例/10万人口,食物中毒起数、人数和发生率同比分别下降57.1%、75.0%和37.9%,中毒发生率继续保持较低水平,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从中毒发生时间分析,3起食物中毒分别发生于1月、7月及10月;从中毒肇事单位分析,2起肇事单位为公共餐饮,1起为中央厨房; 从中毒致病因素分析,2起为副溶血性弧菌,1起疑似沙门氏菌。按发生原因分析,1起为从业人员带菌操作污染食品;1起为超出许可核准范围加工即食食品,加工过程中受到交叉污染,配送至门店制作冷加工糕点;1起为食品操作环节交叉污染。
投诉“餐饮食品”占首位
全市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共接到食品类投诉、举报和咨询130699件,同比增加22.2%,按时答复率100%,举报案件查实率50.2%,年内办结率96.0%,平均办结时间20天。落实有奖举报件1037件,奖励金额77.91万元。
投诉举报反映前五类的食品为:餐饮食品,主要是投诉就餐后不适、餐饮店卫生情况差、菜品内有异物或变质等,举报餐饮店无证从事餐饮服务、控烟不力等;肉制品,主要是投诉肉制品变质或有异物、包装标识不符合规定,举报无证经营肉类、无证加工肉制品、销售未经检验检疫肉类等;粮食加工品,主要是投诉粮食加工品内有异物或变质、食用后不适等,举报无证制售早点等;食用农产品,主要是投诉农产品变质、食用后不适,举报无证制售农产品等; 糕点,主要是投诉糕点变质、有异物、过期、涉嫌使用非普通食品原料等,举报无证经营糕点、无证加工糕点等。
咨询较集中的问题包括:查询及核对保健食品批准文号等产品注册信息; 咨询《食品生产许可证》及《食品经营许可证》等证件办理事宜; 咨询消费维权相关事宜;咨询新政策的相关举措和实施办法,如小型餐饮备案政策等。
报告也对2018的食品安全工作提出了目标。年内,主要食品安全监测合格率达97%以上;确保不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集体性食物中毒事故年报告发生率控制在5/10万以下;市民及中小学生食品安全基本知识知晓度评分达到85分以上,市民对本市食品安全状况总体满意度达到80%以上;主要食品品种信息追溯覆盖率达到90%以上; 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每人每年接受食品安全集中培训不少于60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