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简介
2023年2月27日晚,消费者赵先生等三人在某火锅店包间就餐半小时后,均出现头晕、呕吐等症状,后经医院诊断为一氧化碳中毒并住院接收治疗。赵先生等三人要求火锅店进行赔偿,双方就赔偿事宜协商未果,赵先生等三人向当地消协进行投诉。消协工作人员接诉后立即前往火锅店进行实地调查,发现赵先生等三人就餐包间内的排风系统存在故障,通风条件很差。
经当地消协多次沟通协调,火锅店负责人认识到其在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确有疏漏,并表示愿意道歉和赔偿,消费者赵先生等三人经治疗后,身体已无大碍,也表示了谅解。最终,在消协的调解下,火锅店向赵先生等三人支付医疗费、交通费、误工费等赔偿款共计28000元。
案例评析
山东省消费者协会律师团成员、山东德衡(济南)律师事务所联席合伙人古守志律师表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七条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第十一条规定:“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第十八条第二款规定:“宾馆、商场、餐馆、银行、机场、车站、港口、影剧院等经营场所的经营者,应当对消费者尽到安全保障义务。”
第四十九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依据上述法律规定,经营者应向消费者提供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和服务,对消费者尽到安全保障义务。
本案中,火锅店作为经营者,应当熟知木炭不充分燃烧产生的不良后果,并应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重点提示消费者注意通风等相关安全事项,保证服务场所内排风等设施正常运行,为消费者提供安全的就餐环境。因该火锅店在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未能及时检查并排除排风系统故障,致使就餐包间内通风不畅,导致消费者一氧化碳中毒,未尽到上述法定义务,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食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内容、版权和其他相关问题,请速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范志红注册营养师 原创内容 欢迎转发】
最近有条食品安全新闻,说是从「自热火锅」里检出了亚硝酸盐。
这条新闻并没有引起食客太大的情绪反应。因为经过多年的食品安全科普教育,网友们都已经建立了「剂量决定毒性」的科学理性。
从题目当中就能知道,自热火锅中检出亚硝酸盐的数量比较有限。如果真的含量很高,就不会使用「检出」这个词汇了。——「检出」这个词,现在通常用在「能测出来,但没超标」的情境下。这次检出的产品,最高的两款,亚硝酸盐含量分别为7.10mg/kg、7.95mg/kg。既没有超过蔬菜加工品的标准,也没有超过肉类加工品的标准。按这个含量,要达到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数量,就意味着至少要吃十几公斤的自热火锅食物,显而易见是不可能的。
所以,想吃自热火锅,可以继续愉快地吃。
吃自热火锅的人可能还不算多,但吃普通火锅的人却很多。
有人问我:在普通火锅里,会不会也有亚硝酸盐问题呢?我早就听说,火锅汤里不仅有高嘌呤问题,还有亚硝酸盐多的问题呢!
我查了一下文献,发现有关火锅的食品安全相关研究,主要是几个方面:
一是火锅底料中的罂粟碱等几种生物碱的含量检测,以及食品添加剂含量的检测;
二是火锅底料、火锅蘸料中所使用的油是否安全合格,是否过度氧化;
三是火锅底料中重金属物质的溶出;
四是火锅中的亚硝酸盐含量。
此外,也有关于火锅烹调中的嘌呤变化研究。因为嘌呤不属于有毒物质,和食品安全无关,只与需要关注嘌呤含量的高尿酸血症患者和痛风患者有关。
罂粟碱之类的成分,以及其他食品添加剂成分,属于人为故意添加所致,我们只能依赖监管部门严格检测把关。火锅底料和蘸料中的油脂质量,也和生产企业的自律有关,同时还涉及到储藏条件和储藏时间。如果时间过久,或储藏温度过高,则品质会不断下降,氧化酸败指标逐渐上升,风味也变差(于佳琦等,2020)。但在添加大量重口味调料的时候,消费者可能吃不出来,从而摄入较多的氧化脂肪。
重金属成分比较复杂,除了来自于底汤、底料和涮料,还来自于火锅的容器,如铜锅或陶罐。
有研究用松茸、茶树菇、香菇、金针菇等菌菇为主料,熬煮制成火锅底汤,测定其中的重金属含量,结果发现到5小时后,汤中的镉含量有超标,但其他重金属含量尚在安全范围之内(朱云龙等,2015)。
还有研究比较了紫铜、不锈钢和陶瓷3种锅体在长时间熬煮之后溶出重金属的情况(叶峻,2011)。
结果发现,用水煮时重金属几乎无溶出,但如果6小时熬煮酸菜,则紫铜锅溶出了多汞、铅和少量的镉、镍和铬;不锈钢锅溶出了较多铅、铬、镍和少量镉;陶瓷锅则溶出了少量的汞,以及微量的铅和镉。
研究者建议,在吃酸菜类火锅的时候,用陶瓷锅会相对安全一些,而且时间最好控制在2小时之内。个人认为,具体风险与使用锅体的产品质量关系较大,不可一概而论,但在熬煮酸性食物时的确要更加谨慎,不用金属容器更好。
< class="pgc-img">>这里重点和大家讨论一下火锅里的亚硝酸盐问题,再简单说说嘌呤和其他问题。
亚硝酸盐曾经是火锅食物食品安全的一个重点隐患。总体而言,在2010年之后,由于我国的食品安全管理越来越规范,因为吃火锅而发生亚硝酸盐中毒等情况已经很少发生了。虽说如此,这个问题仍然值得我们关注。因为亚硝酸盐含量增加时,还可能在长时间的煮制过程中,与肉类、鱼类、海鲜中溶出的胺类物质发生反应,合成亚硝胺类致癌物。
火锅中的亚硝酸盐是哪里来的?
火锅不会凭空产生亚硝酸盐,不是原料中带进来的,就是从硝酸盐转化而来的。
因为亚硝酸盐广泛存在于多种食品中,包括蔬菜和肉类加工品中。火锅中有肉类,有海鲜,有蔬菜。因为亚硝酸盐易溶于水,这些食物中的亚硝酸盐,就会随着煮制跑到火锅汤里。
1 新鲜蔬菜
新鲜蔬菜的亚硝酸盐含量非常低,通常会低于4mg/kg。但是,叶类蔬菜和根茎类蔬菜当中,都含有很多硝酸盐。它们本身没有毒性,但可以提供制造亚硝酸盐的原料。
蔬菜采收之后,毕竟还要运输、销售,被餐饮企业购买之后,也不一定当天吃掉。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生蔬菜当中的亚硝酸盐的含量会逐渐升高。即便在自己家里,放在冰箱冷藏室中,也会缓慢增加,比如从每公斤几个毫克升高到十几个毫克。何况,在很多餐饮店里,它们可能根本没有放在冷藏条件下。
< class="pgc-img">>不过,如果你取出蔬菜烹调的时候,看到蔬菜的状态良好,没有萎蔫、发黄、掉叶甚至水渍化(像是水泡过)的情况,那么亚硝酸盐过高的风险还是微乎其微的。一旦到了掉叶乃至水渍化的状态,亚硝酸盐的含量就失控了,万万不可再吃!从这一点来说,火锅店的蔬菜通常都做得比较好,能够保证「卖相」,而家里的蔬菜反而有可能萎蔫掉叶了还舍不得扔...
不过,即便叶类和根茎类蔬菜看起来新鲜,其中所含的硝酸盐,在溶入火锅汤之后,经过反复的翻滚煮制,也会有一部分转变成亚硝酸盐(中学化学课上就学过这个反应了)。大白菜和娃娃菜、各种绿叶菜、萝卜这些涮锅里的常见蔬菜,都属于硝酸盐丰富的食材。所以,煮过大量蔬菜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火锅汤里的硝酸盐含量是会逐渐上升的。
2 经过加工的蔬菜
火锅里也可能会放入一些酸菜、泡菜,干制的蘑菇木耳,乃至罐头蔬菜和速冻蔬菜之类的蔬菜加工产品。
按我国食品安全标准,蔬菜类加工产品的亚硝酸盐含量应低于20mg/kg。比如泡菜啊,酸菜啊,盐菜啊,酱菜啊,速冻蔬菜啊,蔬菜罐头啊,都需要遵循这个标准。
合格的蔬菜加工品,其实是相当安全的。经过焯烫、煮制等过程,原料当中的硝酸盐含量已经降下来了,再产生大量亚硝酸盐的风险极小。
蔬菜干货类要经过泡发,其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都会在泡发时大部分溶出,所以也没有产生大量亚硝酸盐的风险。
但是,餐馆在供应酸菜、泡菜等发酵蔬菜时,如果自制产品的工艺不合理,有杂菌污染,也没有达到20天以上的发酵时间,那么也非常容易引入过多的亚硝酸盐。
< class="pgc-img">>3 鱼肉海鲜等动物食材
肉类鱼类等新鲜食材当中也是天然含有亚硝酸盐的。不过也很低,每公斤中也就几个毫克的水平。但是,不新鲜的鱼虾,以及各种肉类加工品当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就要高多了。
比如香肠、火腿、培根、午餐肉等,哪个都会含有亚硝酸盐,我国许可的残留量是30~70mg/kg(因具体产品而异,有些国家甚至放宽到100mg/kg)。这可比自热火锅里测出的含量高多了......你还要不要吃呢......
在餐馆吃涮锅的时候,要特别小心观察一下,涮的肉类是否添加亚硝酸钠腌制。
有些店家为了让肉类不容易腐败,涮熟之后呈现粉红色卖相好,以及吃起来有火腿风味,有可能添加亚硝酸钠腌制。为了让肉类变嫩,使用嫩肉粉处理肉类,而嫩肉粉产品中也有可能添加了亚硝酸钠。这些腌制时添加的亚硝酸钠,都可能从肉中溶出跑到汤里。
甘肃省疾控中心有文献报告,对24个城乡火锅店的45锅火锅汤进行了检测(吴小平等,2019)。结果发现,亚硝酸盐的检出率为74.4%。比较头汤(刚开始吃时的汤)和尾汤(进食结束时的汤)的含量,发现在涮食荤素食材之后,尾汤里的亚硝酸盐含量会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增加幅度最高的可达头汤的116倍。头汤的含量平均值是1.4mgkg,最高是4.0mg/kg,是相当安全的;尾汤的亚硝酸盐含量平均值是5.1mg/kg,总体不高;但最大值是58mg/kg,这个浓度已经令人担心了,不适合再喝了。
4 其他来源
此外,火锅底料中也自带少量亚硝酸盐,不过其含量通常都符合国家标准(黄姝等,2019)。火锅调料中,添加的韭菜花、葱花、香菜碎等,如果原料不新鲜,都可能引入少量的亚硝酸盐。不过,毕竟吃得总量不多,基本上不用担心中毒风险。
顺便说一句,亚硝酸盐属于有毒物质,但并不是「剧毒」物质。如果是剧毒物质,几个毫克就能要人命,比如砒霜,比如黄曲霉毒素,比如米酵菌酸等。亚硝酸盐呢,要一次吃进去上百毫克才有可能出现中毒反应。
< class="pgc-img">>再说说火锅里的嘌呤问题。
汤里不会凭空产生嘌呤,是汤底中含有嘌呤,或者是食材中的嘌呤溶出来跑到了汤里。
火锅汤中的嘌呤含量,可能受到几个因素的影响:
1 用了什么汤底。
用海鲜汤底、肉汤汤底,那么其中的嘌呤含量就比较高。如果用白水作为汤底,那么刚开始吃的时候,汤里的嘌呤的含量会很低。
2 加入了多少鱼肉海鲜。
如果只是涮青菜,是不会产生很多嘌呤的。即便涮蘑菇,也不会有很多嘌呤,因为鲜蘑菇中的嘌呤含量比肉类还要低,所谓蘑菇高嘌呤的说法,是来源于干蘑菇的数据。谁会吃那么多干蘑菇呢?水发后含量就会大大降低的。
随着涮入鱼、虾、肉类,汤里的嘌呤含量会不断上升。开始在汤里涮肉之后,肉中的嘌呤含量会下降。但随着汤越来越浓,嘌呤含量越来越高,到后来,汤里的含量甚至会超过肉里的含量。这时候,涮过的肉中,嘌呤含量完全不会下降。甚至在汤里涮的蔬菜,也因为汤里的嘌呤进入到菜里,嘌呤含量变得更高......
3 汤的煮制时间和浓缩情况。
如果加水较多,汤就会被稀释。如果加料多、加水少,汤里的含量就会升高。
< class="pgc-img">>结合营养问题一起考虑,要想安全又健康地吃火锅,有几个要点需要注意:
1 涮锅的时间别太长。时间越长,蔬菜中部分硝酸盐变成亚硝酸盐的风险就越大,溶出重金属的风险也越大。1小时之内吃完最好。
2 控制鱼肉类的总量不要过多,鱼肉类和蔬菜类的比例以1:1到1:2为好。这样既能获取足够的维生素C和抗氧化物质,有利于减少亚硝胺类致癌物形成,又能保持营养平衡。
特别是吃自热火锅时,因为其中的蔬菜非常有限,也不够新鲜,最好还是自己配上一些水灵灵的绿叶蔬菜,或加两个番茄。这样既没有亚硝酸盐的担心,又能增加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改善营养平衡。
3 煮蔬菜的时间不要太长,要及时捞出食用,以免维生素和抗氧化成分过度损失。
4在汤已经含有大量脂肪的情况下,再放入蔬菜,可能会裹挟汤表面上的脂肪。所以不妨把表面的浮油撇去再加入蔬菜。
5 注意各种食材的新鲜度,也要注意肉类食材是否添加了亚硝酸钠。添加亚硝酸钠后的肉类,涮熟之后会呈现粉红色,而不是浅褐色或白色。
6 最好选择清汤锅,盐和脂肪的起始含量较低。
7 注意火锅底料和蘸料的新鲜度。如果感觉味道不新鲜,下次就不要再吃这家店啦。
如果需要控制血尿酸水平,那么就要少涮些鱼肉海鲜,更要避免喝久涮的火锅汤。想喝汤的话,就在嘌呤含量还没有上升之前早点喝。想吃肉,也要在刚开始涮的时候吃,这时涮了之后的肉嘌呤含量还能少一些。不妨多吃蔬菜少吃肉。
最后,有一个研究结果值得提一下。有硕士论文研究发现,晚上吃一顿火锅之后,受试者血浆中的皮质醇水平会显著上升,可能会对第二天的压力激素水平有影响。这提示我们,吃火锅一时爽,但第二天可能会更加紧张压力......
关于健康吃火锅,您或许还想看:
吃火锅容易胖?还真不一定!营养师奉上「瘦身火锅」的3个秘诀
吃想火锅又怕升高血尿酸?八招让你吃的更健康
了解这几个火锅汤底的秘密,涮出冬日美味新高度
相关文献:
于佳琦, 王俊林, 双全, 等. 火锅蘸料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规律研究. 中国调味品,2020, 45(04):29-33
夏玲. 火锅底料熬煮过程中镉、铅、铬、砷形态分布研究.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朱云龙, 王荣兰, 左俊英. 食用菌火锅底汤的安全性研究. 食品科学,2015,36(18):182-185
叶峻. 烹饪火锅用容器重金属溶出比较研究.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1,46(03):156-160
黄姝, 仇朝, 颜春. 食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测定——以火锅底料为例.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9, 44(05):73-75, 83
吴小平, 石振银, 王玉明. 甘肃省火锅头汤与尾汤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分析.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19, 35(09): 961-963+969.
张晓红. 唾液皮质醇正常参考值的建立及2型糖尿病和进食火锅对皮质醇水平变化的影响研究. 川北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016
欢迎关注:头条号【范志红注册营养师】
第一时间get最实用的营养干货,和家人一起吃出健康。
范志红
北京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高精尖创新中心岗位科学家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
中国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协会理事
中国科协聘营养科学传播首席专家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博士
源:【遵义市广播电视台】
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直播遵义”
冬季天气寒冷
各种各样的取暖行为
导致一氧化碳中毒事件高发
意外一旦发生
常常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这些事故案例
一起来看
案例一
12月22日
河南安阳白璧镇一餐馆内
6名男子在吃火锅过程中
3人不幸身亡
另外3人被送医急救
经初步了解
几人系一氧化碳中毒
案例二
12月4日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一住宅楼中
一对夫妻煤气中毒
事故起因是二人在家做饭时
使用煤气罐操作不当
导致煤气泄漏
事故造成1人死亡
案例三
11月25日
浙江杭州某小区一房屋内
有4人一氧化碳中毒
致2死2伤
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称
此次事故是由于烧炭取暖引发
什么是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察觉。血液中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的结合能力比与氧的结合能力要强200多倍。而且,血红蛋白与氧的分离速度却很慢。所以人一旦吸入一氧化碳,氧便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使组织细胞无法从血液中获得足够的氧气,致使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
一氧化碳中毒的主要症状
1
轻度中毒:最初感觉头痛、头昏、恶心、呕吐、软弱无力、头痛晕、心悸、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甚至出现短暂晕厥。一般神志清醒,吸入新鲜空气脱离中毒环境后,症状消失。
2
中度中毒:出现多汗、烦躁、走路不稳、皮肤苍白、意识模糊、困倦乏力、虚脱或昏迷等症状,皮肤和呈现一氧化碳中毒特有的樱桃红色,大部分病人迅速发生抽搐、昏迷、前胸皮肤呈樱桃红色等症状。
3
重度中毒:神志不清、呼之不应、大小便失禁、四肢发凉、瞳孔放大、血压下降、呼吸微弱或停止。大多数会遗留后遗症如痴呆、癫、肢体僵硬或瘫软或心律失常。
贵贵提醒
大家在保暖同时
也要提高安全意识
防范一氧化碳中毒事故的发生
这些常见误区和潜在风险要警惕
如何正确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中毒紧急处理原则
更多内容请关注直播遵义视频号
↓↓↓
更多新闻
市人民政府最新人事任免
7天!遵义救援队完成任务,平安归来
遵义一地最新人事→
正在公示!遵义这家医院达到三级甲等标准
?
来源:贵州消防
编辑:何祖嘉?
责编:伍韵
编审:龚琴
转载请注明来源
直播遵义热线电话:0851-27396188
直播君微信:zbzy-zbj
抖音号:搜索“直播遵义”
在看的你最美!
本文来自【遵义市广播电视台】,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