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前,嘉吉中国联合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共同发布《2023中国煎炸菜品趋势报告》。据报告,年度热推菜品中,薯条作为一个西餐经典菜品位居第二,甚至超过了炸鸡。由此可见,薯条在我国的受欢迎程度。
冷冻薯条作为薯条的原料,在我国也经历了从西餐标配到中西兼顾,从进口为主到国产为主,从产能不足到产能过剩的“大变脸”。
冷食传媒 | 吕翠平
-1-
渠道:
从西餐标配到中西兼顾,BC端并进
曾经,提到薯条,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和汉堡搭配在一起售卖。但其实,薯条的应用场景早已突破了这种刻板印象。
作为一个卖了十几年冷冻薯条的老经销商,唐山双庆科技有限公司邢经理见证了薯条在中国渠道变化的全过程。
回忆刚开始经营薯条时,邢经理说,当时国内做薯条的工厂并不多,但是,她分析认为,随着越来越多的西餐品牌进入中国市场,人们对于汉堡、薯条的接受度将逐渐提升。再加上伴随西餐长大的90后、00后成为消费的主体,未来薯条的市场将越来越大。
事实证明,她的判断是正确的。这十几年中,她代理的薯条销量确实越来越高。
不过,也有一些事情的发展出乎了她的预料,比如薯条渠道的变化。
△图片来源:网络
薯条早期主要是西餐的标配,但2016年后,薯条在中餐中也找到了“用武之地”,经典菜品“干锅香辣虾”就用上了薯条作为配菜。还有毛血旺,通常的做法是用一些性价比高的菜如豆芽、芹菜等作为打底,标准化程度和效率都很低。后来,一些中餐渠道尝试用冷冻薯条代替,性价比高,效果非常好,这为薯条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市场。
据了解,为了更好地服务中餐渠道,雪川食品河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雪川食品”)针对外卖渠道推出了咔滋脆系列,保脆时间长达30分钟到40分钟,让消费者在家拿到外卖薯条的时候仍然口感酥脆;还针对堂食消费场景,推出雪峪剑系列,炸后松脆不变软,外形出众,口感饱满。
中餐渠道的开拓,让薯条在国内的销量开始迅猛增长。此外,家庭渠道也正在拉动薯条的销量。
△图片来源:网络
据邢经理介绍,疫情期间人们不得不居家消费,薯条在家庭的销量开始增加。疫情结束后,家长担心外面炸薯条用的油不健康也会选择在家做。而空气炸锅等小家电的出现,让薯条居家烹饪变得非常便捷,因此,薯条在C端的销量开始上涨。这集中体现在以多多买菜、美团优选、抖音等为代表的新型电商平台上。
在多多买菜上,冷食君就见到雪川食品等多个品牌的冷冻薯条正在团购中。
其中,雪川食品的冷冻薯条等产品截止6月4日已经有5.7万人买过。在评论区,有位复购了3次的用户评价说:“好吃,孩子们很喜欢,已经是第二次购买了。空气炸锅180度15分钟就可以吃,很方便。”
在抖音上,一家名为暖食厨房的店铺,勤泽牌子的薯条销量达到了13.9万单。
薯条正在通过新型电商平台走进千家万户。
-2-
生产端:
从进口为主到国产化
已有雪川、凯达等知名品牌
薯条,作为一个舶来品,曾经主要来自进口。据媒体报道,2018年,我国进口冷冻薯条19万吨,同比增长54%,进口额为2亿美元,同比增长41%,占薯制品进口总额的76%。
这既说明我国对于冷冻薯条的需求量在急速增加,也表明我国自产冷冻薯条的缺口巨大。资料显示,2018年之前,我国冷冻薯条生产线不到10条。
而雪川食品就是这其中之一。
据一位业内人士刘强(化名)介绍,雪川食品成立于2012年,是国内最早做冷冻薯条的企业之一。它早期是一家中外合资企业,2018年转型成为中方独资控股的马铃薯加工企业。“雪川启动时,我国薯条市场90%都被国外的品牌占据着,它们或在国内建工厂,或从国外进口在国内分装。后来,随着雪川、凯达等民族品牌的崛起,国产薯条的占比开始逐渐提升。雪川还从国外品牌手里抢下了肯德基在多个区域的供给权。”
△图片来源:网络
2019年,雪川食品推出的主打中国风的雪峪剑系列,更凸显了国有品牌在薯条生产上的民族自信。“在薯制品行业中,本土全产业链品牌稀少,雪川食品希望打造一个薯业民族品牌。”雪川食品总经理王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内蒙古薯都凯达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达薯业”)也是我国较早涉足冷冻薯条生产的企业之一。
资料显示,凯达薯业成立于2016年,2017年一期竣工投产,它引进了当时国际最先进的设备,年加工马铃薯20万吨,年产法式薯条10万吨。凯达薯业二期和三期全部投产后,年加工马铃薯可达60万吨,年存储鲜薯50万吨、冻品15万吨。
△图片来源:凯达官网
在国内企业不断加码薯条加工产业的时候,2020年疫情爆发,薯条的进口受阻,这给国内品牌抢夺市场提供了机遇。
“当时,国内薯条紧缺,只要你能生产出来基本都不愁卖。最疯狂的时候,经销商都是拿着钱把车开到工厂门口抢货。”邢经理这样形容当时的盛况。
一场疫情改变了国内薯条产业的格局,“前些年是国外的占比8成,现在刚好反过来,国内的占比达到了8成,已经出现了雪川、凯达等多个知名的品牌。”安徽泰德康科技有限公司销售总监王飞说。泰德康是一家专门为薯条生产企业提供薯条薯片切割水淀粉回收系统的企业,曾为好丽友、蓝威斯顿、雪川等多家公司提供服务,对于国内薯条生产加工企业十分了解。
-3-
从产能不足到产能过剩
我国薯条产业将进入洗牌期
据王飞介绍,现在国内生产冷冻薯条的企业确实很多,“山东、内蒙古、甘肃等地都分布着不少的冷冻薯条生产企业。”
除了国内的企业外,还有一些国外的品牌也在加码中国市场。比如,麦肯自1994年进入中国后,2004年就在哈尔滨建了一个工厂,2020年又投资在陕西建了第二个生产基地,且产能挺大。
△图片来源:网络
这和刘强了解的情况一致,他认为,国外薯条巨头在我国建厂是一种必然。“中国市场巨大,疫情之前,由于薯条出口国生产技术成熟且规模化效应明显,产品价格很有竞争优势。但是,疫情爆发后,由于出口业务受阻,出口国自己又消化不了那么多产品,导致薯条滞销,一些农户就放弃了马铃薯种植。疫情结束后,尽管我国进口薯条的业务恢复了,但是物流仍不是那么通畅,再加上出口国产能减少,价格上涨,出口到我国的薯条价格优势就不明显了。因此,很多国外的工厂开始在国内建厂。”
与众多企业加码薯条产业相对的是,疫情过后,很多人预测的消费反弹并没有出现,反而是自去年就开始呈现出消费疲软的态势,这让并非生活必需品的薯条行业形势快速发生了变化,迅速地从卖方市场转向了买方市场,从产能不足进入了产能过剩的状态。
一方面是不断增加的产能,一方面是疲软的消费市场,在刘强看来,这必然会让行业在未来两三年内快速地进入洗牌期。
“部分企业可能刚投产就面临滞销的情况,为了争夺市场,他们一定会进行价格战,然后经过一轮惨烈的洗牌后,可能会有一批跟风进入的企业出局,最后会剩下一到两家企业头部品牌。”刘强说。
他同时提到,在国内企业互相卷的时候,国外的企业相对比较理性,它们因为有强大的资金实力做支撑,一般不会参与价格战,即使一时丢了市场也不会太在意,可能会等到国内企业价格战结束后收购国内企业,继续角逐中国市场。
互动
你看好冷冻薯条吗? 评论区一起聊聊~
疫情这几年,有不少品类或者是单品因为消费场景的变化,迎来了快速发展。
那么,2024新市场环境下,冻品行业还有哪些新机会?
8月8日-10日,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冻立方·第十七届中国冷冻冷藏食品展给你答案!
专属于冻品人的年中盛会,龙头企业齐聚,新品、爆品亮相,让你及时把握行业风向,洞察商机。同期还将举办中国预制菜健康发展大会暨中国预制食材展览会、第十七届中国餐饮食材展,业内大咖云集,解码行业趋势,探讨发展新思路。
统筹丨王晓玲
编辑丨邱思思 美编丨何孟华
——声明 ——
本公众号凡标记【原创】的文章,
转载请联系获得授权,并按要求注明来源
本公众号另有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合作丨转载丨爆料 —
电话/微信 18638259395
(加好友请务必备注:姓名+公司+职务)
年来,薯条这一传统快餐配餐在餐饮市场中的地位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从快餐店的配角,到专门店的主角,薯条的变革不仅体现了市场消费需求的演进,也预示着相关供应链和产业的发展潜力。
市场新趋势
一方面,消费者对于薯条的品质和口味有了更高的期待,这推动了薯条专门店的兴起。这些店铺不仅提供多样化的薯条产品,还通过创新的营销策略和社交媒体运营,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
另一方面,政策的推动和上游产业的发展也为薯条产业的增长提供了动力。中国政府推动马铃薯主食化,扩大种植面积,提高产量,同时,国内冷冻薯条生产能力的提升,使得中国从进口大国转变为出口国,这都为薯条专门店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产业机遇
随着消费者对薯条需求的增长,相关供应链企业如Potato Sets等也开始向终端市场扩张,这不仅提升了马铃薯产业的可见性,也打破了传统的马铃薯餐饮应用模式。
挑战与前景
尽管薯条专门店市场前景广阔,但也面临诸多挑战。如何保持产品品质、控制成本、以及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品牌优势,都是薯条专门店需要解决的问题。
总之,薯条市场的变革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视角,不仅关注快餐巨头的动态,也应关注这一细分市场的发展潜力和相关产业链的投资机会。
和讯自选股写手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作为作者或者嘉宾的观点,不代表和讯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和讯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和讯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和讯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领和讯Plus会员,免费看更多独家内容:8大财经栏目,最新最热资讯干货独家行情解读,快人一步掌握市场投资风向。
天,巴黎奥运村开门迎客。作为各体育代表团在奥运期间的大本营,奥运村主打绿色低碳理念,睡的是纸板、渔网等回收材料做的床,吃的一半以上是素食,为大赛结束后的资源再利用做好了规划。
图说:巴黎奥运村开门迎客
睡过的床,还能再用
奥运会期间,巴黎奥运村将接待超过14000余名运动员和工作人员。为了方便运动员前往赛场,奥运村建在巴黎北部的塞纳河畔,横跨圣德尼、圣旺和利勒圣德尼三个地区。人数庞大的奥运村总共提供了14250张床位,分布在3000套公寓内。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床均由可回收材料制成。一张长2米、宽0.9米的纸板床,承重达到250公斤。奥运村的工作人员做过测试,站在床上蹦跳,完全没有问题,再大块头的运动员也能睡安稳。奥运会结束后,床架将被回收,床垫和枕头则捐给学校和社会机构。
纸板床东京奥运会就开始使用,有意思的是,巴黎奥运村纸板床的供应商也来自日本,主打一个“致敬东京”。当然法国人也有创新,这次的床垫由回收的渔网制成。等大赛结束后,材料还能回收,做到再循环利用。
图说:奥运村里的纸板床 新华社图
另一个话题是已经炒得很热的空调。针对各方质疑,巴黎奥组委解释,利用自然条件,奥运村完全可以在7月至8月间提供一个舒适的温度。法国人的做法是从附近地热发电厂70米的深井中获取冷却至4℃的水,将其输送到奥运村每间公寓地板下的管道中,这些冷水能够使建筑物的温度比室外低上6至10℃。
另外,公寓三分之一的屋顶都装有太阳能电池板,另外三分之一的屋顶建有花园。建筑物之间还留有通向塞纳河的开口,将新鲜空气尽可能地输送到奥运村内。不知道,上述设计能不能让那些坚持要自带空调进奥运村的代表团打消念头。
图说:奥运村建筑屋顶装有太阳能电池板并栽上植物
没有薯条,多吃素食
讲完“住”,再来讲讲奥运村的“食”。巴黎奥组委刚刚公布了餐饮安排,将为参赛运动员提供结合环保理念和法式美食的菜肴。其中,奥运村的运动员餐厅将不提供炸薯条,取而代之的是扁豆菜品。
炸薯条曾是奥运会最受欢迎的小食之一,但很抱歉,在巴黎奥运村,你只能一边想念一边流口水。“由于技术原因,我们无法提供炸薯条。”餐饮供应商、法国索迪斯集团奥运村餐饮部副主任拉莫特解释,运动员餐厅设在电影城内,而电影城的前身是一家发电站,“为杜绝火灾隐患,餐厅的临时厨房不允许使用深油炸锅。”
为此,奥运村开发了一款据说可以替代薯条的美味小食——扁豆炖菜。意思已经很明显,在巴黎奥运村,请多吃点素食,这也是降低碳排放的重要方式。
图说:奥运村将提供更多蔬菜 新华社
奥运村共有6个就餐区,运动员餐厅提供3300个座位,每天将提供6万份饭菜。按照巴黎奥组委的安排,每天总共50个菜品中,一半是素食,这将使每一餐的碳足迹平均减少一半。而且,素食之风刮到了奥运村外的地方,像比赛场馆提供的食物,60%以上均为素食。在举办滑板、小轮车、霹雳舞等极限运动项目的协和广场,餐馆完全找不到肉的影子。
巴黎奥组委主席埃斯坦盖说:“我认为我们在提供适宜温度和减少碳排放之间找到了一个良好的平衡。这是巴黎奥运会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巴黎奥组委已经承诺,本届大会碳排放将比2016年里约奥运会和2012年伦敦奥运会减少一半,要兑现承诺,餐饮自然是重中之重。奥组委食品相关负责人贝舒喊出口号:“巴黎奥运会,素食无处不在。”(新民晚报记者 金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