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喝玩乐在西安#
1,前几日两个伙计说附近才开家泡馍馆,中午去人超多,都没地方坐,下午有空,刚好探个店,从门头装修风格看,跟汉城路哪家很像。
< class="pgc-img">>2,进门先买单,突然看见个声明,说这泡馍馆在当地只有这一家分店,再无分店。其实这附近不远也有一个挂这牌子的,开了一年多了,生意一直很火,也多次去吃,问了下服务员有啥区别,说一个门头上有馆一个没有。
< class="pgc-img">>3,普通牛肉泡馍25一份含两个饼,说只要一个馍,收银的妹子也没有要减钱的意思,一般的行情都是加馍收钱,减馍不退。
< class="pgc-img">>4,服务员蛮热情,一会工夫加了两次汤,这汤喝着调料味很重,应是用肉汤勾兑的。
< class="pgc-img">>5,掰馍是个细心活,一个馍用了二十分钟左右,一边掰馍一边看手机打发时间,有些人掰完还要细挑一遍,咱是一次成型。
< class="pgc-img">>6,原来想切牛肉要称,结果全凭大厨感觉,基本不差,像卖油翁一样,玩的是手感。
< class="pgc-img">>7,煮馍时间很快,这次饭型还是不错,在汉城南路吃饭,基本牛肉是在馍里埋着的,没型,闻一闻,香味足,看着也有食欲。
< class="pgc-img">>8,牛肉块很大又厚,煮的很到位,馍的味道也合口,糖蒜给的量也大,唯一不如意的是忘了自带餐纸,出门时觉得满嘴是油。#美食品鉴团#
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款来自陕西的美食--石子馍。小徐石子馍可是陕西当地非常受欢迎的一道特色美食,它的制作工艺非常独特,每一口都能吃出满满的幸福感。
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石子馍这个神奇的主角。石子馍其实就是一种烤馍,它的表面撒满了大小不一的石子,这种独特的口感可是传承了几百年的历史。吃起来每一口都能感受到那种酥脆的口感和馍的韧性,简直让人停不下来。
< class="pgc-img">>再来看看这个小徐石子馍,它选用了上好的面粉经过反复揉捏擀成薄片,再经过高温烤制最后撒上精心挑选的石子,口感更加独特。而且这个石子馍的制作过程也非常有讲究,每敲击一次石子都要用专门的工具,而且敲击的节奏和力度还不能失误,否则会影响馍的口感。
< class="pgc-img">>综合来说小徐石子馍真的是一款让人回味无穷的美食,它的独特口感和丰富的味道相信吃过的人都无法抗拒。陕西的朋友们一定要尝一尝这独特的小徐石子馍。
家核桃馍,宁强著名风味小吃“王家核桃馍”,此馍小如瓷盏,色城隍,味浓郁,入口香酥,食后每一回味,便觉余香自舌本间生。尤难得者为耐放,虽累日逾旬仍与新出堂无异,这在旧时代可以说是有口皆碑的。因其具有如许特色,所以北上西安,南下成都的旅客,慕其名者都要买上几封,或馈赠亲友或自家品尝,以增添生活中的佳趣。
美食历史
在漫长的岁月里,留下一些有关王家核桃馍的趣闻轶事。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攻破津京,慈禧太后携光绪帝逃到西安避难,地方官闻讯急奔西安参朝,曾将此馍作贡品进陈御用。此事一经传开,这馍在群众中骤然身价百倍。王家馍铺历史悠久,起初,掌案师傅姓王名培录,生于清同治五年(1866),十一二岁就在其父王文选身边学艺。文选的师傅也姓王,清乾嘉间人,开设的铺子叫“福兴老号”,专门精制各种烧饼,兼营满、汉糕点,在本县食品业中,名噪一时,文选于嘉庆年间至“福兴老号”当学徒,其师因无子嗣,平日看轻精干,料定日后必能承业自主,临终前遂将这个铺子的招牌授给文选继续使用。溯自“福兴老号” 从乾隆时代问世,至1949年解放,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文选、培录父子两代,一脉相承,专门精制各种烧饼及满、汉糕点,独具特色,传至现在,惟“核桃馍”秀中之秀,独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