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Bigger南京
< class="pgc-img">>过两天就是六一儿童节,大朋友也在这天借口变回小朋友。关于童年的美好回忆,大多数与美食相关。
鸡蛋仔、笑脸蛋糕、蜂蜜脆皮面包、蒸儿糕、炸鸡柳……也许没有高级的食材,看起来简单质朴,但却能换来我们一天的好心情。
现在想想,快乐其实就这么简单!
< class="pgc-img">>● #01.
小时候总觉得上学早起是苦涩的,但一份热乎乎的蒸儿糕却能带给我们一早上的甘甜。
● #02.
蒸儿糕,是童年里的甜蜜记忆。那时候能看见挑着担子卖糕的小贩或是那种流动餐车,小小的木头模具在手里上下翻飞,没等你反应一块蒸糕就出炉了。
● #03.
如今这种已经越来越难寻,好在在城南的棉鞋营南巷里还有一家。
< class="pgc-img">>● #04.
从挑担到餐车,经历了三代人的光阴。米粉的清香混杂着黑芝麻的香甜,唇齿间满满幸福滋味。
● #05.
小时候每次路过摊子,都被神奇的“魔术表演”所吸引,最后总是没能揭秘其中奥秘。
● #06.
对于那时候的我们来说,蒸儿糕是附着哆啦A梦滤镜的专属甜品。
< class="pgc-img">>● #07.
形似葫芦,声如奔雷,操作硬核,全名“老式手摇爆米花机”。
● #08.
“嘭”得一声响,空气中开始弥漫一丝甜味,每次听见这个声音都要用双手捂住耳朵,满怀着又紧张又期待得心情。
● #09.
过去没那么“物欲”,一捧香甜的爆米花就能换一个开心的下午。除了爆米花,还有炒米、猫耳朵,那时候只要几毛钱一袋。
< class="pgc-img">>● #10.
美满吉是过去,也是怀念。嗦着十几块钱的鸡锁骨,那是那年上学的记忆。
● #11.
平易近人的价格,它让那时零花钱有限的学生时代,拥有无限的快乐。和亲密伙伴在回家的路上分食着醇香的鸡锁骨,狼吞虎咽地啃掉汉堡到家前还没擦掉残留嘴角的沙拉酱,奶奶9.8元买了两只炸鸡腿准备去接孙子放学……
● #12.
在南京,有无数的“学校门口”,美满吉曾八风不动的守在那里。让我们的青春有了同样模样。
< class="pgc-img">>● #13.
老式的笑脸娃娃蛋糕,吹醒了谁的童年。
● #14.
绵软的蛋糕里夹上厚厚的香甜奶油,再用巧克力酱画上经典刘海和弯弯的笑脸,自带回忆滤镜。
● #15.
软微韧的蛋糕胚甜丝丝的,带着薄薄的巧克力涂层一起入口会更好吃,小时候总是无法抵挡它的魅力~当然同样怀念的还有蜂蜜小面包。
< class="pgc-img">>● #16.
水西门西止马营101糕点店,韩家苑幼儿园旁,属于爸妈那辈私藏推荐的小店。
● #17.
传统的老式糕点,橘红糕、蜜三刀、羊角蜜、馓子酥、绿豆糕、沙琪玛……承载着南京老一辈人的甜蜜回忆。
● #18.
这口茶食的甜,早已在刻在了70、80后的味觉DNA里,对于老南京人没啥抵抗力。
< class="pgc-img">>● #19.
京客三块钱的中杯,五块钱的大杯,是“网红”点单给不了的满足感。
● #20.
浓郁的奶粉冲泡感,搭配经典椰果,珍珠QQ弹弹。每一种口味都好喝,当然首选还是原味,你还可以香芋加红豆,哈密瓜加椰果。
● #21.
现如今三块钱的奶茶去哪里找,就连雪王都拯救不了。
< class="pgc-img">>● #22.
小时候大人越不让你吃什么,你就偏要偷摸着吃。苏阿姨馄饨,拆迁废墟里的小店。
● #23.
他们家的炸串比馄饨更值得一提,白糖年糕、油炸小馒头、炸里脊、炸豆皮……儿时的回忆瞬间被填满。
● #24.
年糕在油锅里快速炸过后捞起,蘸上白糖和芝麻,白糖淡淡的甜混合着年糕的奶香,一口下去外酥里嫩,两个字:好吃。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25.
菌菌还极其推荐他们家的油炸小馒头、豆皮和炸里脊肉,绝对能排得上TOP3。
● #26.
可惜的是来的时候有点晚,没吃到灵魂鸭血。
● #27.
谁没有在小卖部买过5毛钱一包的零食,那时,一枚金光闪闪的5毛硬币≈快乐。
< class="pgc-img">>● #28.
南京板鸭、香菇肥牛、辣条辣丝、爆炸果汽、戒指糖……哪一个你没吃过,在那时候绝对out。
● #29.
揣着5块钱放学都得横着校门口的小卖部,后面必定跟着一群“小跟班”。几人一起分食一包辣条,虽然哈斯哈斯但嘴却没停。
● #30.
干脆面的三巨头还是小浣熊、小当家和魔法士。水浒108将不知道吃多少包才能集齐。
< class="pgc-img">>● #31.
校门口的萝卜丝饼和臭豆腐还冒着热气,放学后的小摊总是围着一圈人。
● #32.
一个萝卜丝饼一串臭豆腐一群结伴而归的小伙伴,充实着每天放学的回家路。
● #33.
微软中带点脆爽,条条分明的萝卜丝一掰还能拉丝,散发出纯粹的咸甜~
< class="pgc-img">>● #34.
最好吃的炸鸡柳肯定还是你校门口的那家。
● #35.
2.5一两,吃多少称多少。放进油锅里炸的金黄酥脆放上调料在装进口袋。
● #36.
普普通通的一辆小推车,成全了我们囊中羞涩学生时代的“炸鸡自由”。
----------------------
< class="pgc-img">>越长大才发现越想变回小孩子。
儿时的味道总让我们魂牵梦绕,那时的快乐简单纯粹,如今回想时回不去的曾经。
但只要童年的美食还在,曾经的那份快乐就依然在。
< class="pgc-img">>于童年的美好回忆,大多数与美食相关。
鸡蛋仔、笑脸蛋糕、蜂蜜脆皮面包、蒸儿糕、炸鸡柳……也许没有高级的食材,看起来简单质朴,但却能换来我们一天的好心情。
现在想想,快乐其实就这么简单!
● #01.
小时候总觉得上学早起是苦涩的,但一份热乎乎的蒸儿糕却能带给我们一早上的甘甜。
● #02.
蒸儿糕,是童年里的甜蜜记忆。那时候能看见挑着担子卖糕的小贩或是那种流动餐车,小小的木头模具在手里上下翻飞,没等你反应一块蒸糕就出炉了。
● #03.
如今这种已经越来越难寻,好在在城南的棉鞋营南巷里还有一家。
● #04.
从挑担到餐车,经历了三代人的光阴。米粉的清香混杂着黑芝麻的香甜,唇齿间满满幸福滋味。
● #05.
小时候每次路过摊子,都被神奇的“魔术表演”所吸引,最后总是没能揭秘其中奥秘。
● #06.
对于那时候的我们来说,蒸儿糕是附着哆啦A梦滤镜的专属甜品。
● #07.
形似葫芦,声如奔雷,操作硬核,全名“老式手摇爆米花机”。
● #08.
“嘭”得一声响,空气中开始弥漫一丝甜味,每次听见这个声音都要用双手捂住耳朵,满怀着又紧张有期待得心情。
● #09.
过去没那么“物欲”,一捧香甜的爆米花就能换一个开心的下午。除了爆米花,还有炒米、猫耳朵,那时候只要几毛钱一袋。
● #10.
美满吉是过去,也是怀念。嗦着十几块钱的鸡锁骨,那是那年上学的记忆。
● #11.
平易近人的价格,它让那时零花钱有限的学生时代,拥有无限的快乐。和亲密伙伴在回家的路上分食着醇香的鸡锁骨,狼吞虎咽地啃掉汉堡到家前还没擦掉残留嘴角的沙拉酱,奶奶9.8元买了两只炸鸡腿准备去接孙子放学……
● #12.
在南京,有无数的“学校门口”,美满吉曾八风不动的守在那里。让我们的青春有了同样模样。
图源:大众点评@糖糖爱吃芒果MG
● #13.
老式的笑脸娃娃蛋糕,吹醒了谁的童年。
● #14.
绵软的蛋糕里夹上厚厚的香甜奶油,再用巧克力酱画上经典刘海和弯弯的笑脸,自带回忆滤镜。
● #15.
软微韧的蛋糕胚甜丝丝的,带着薄薄的巧克力涂层一起入口会更好吃,小时候总是无法抵挡它的魅力~当然同样怀念的还有蜂蜜小面包。
● #16.
水西门西止马营101糕点店,韩家苑幼儿园旁,属于爸妈那辈私藏推荐的小店。
● #17.
传统的老式糕点,橘红糕、蜜三刀、羊角蜜、馓子酥、绿豆糕、沙琪玛……承载着南京老一辈人的甜蜜回忆。
● #18.
这口茶食的甜,早已在刻在了70、80后的味觉DNA里,对于老南京人没啥抵抗力。
● #19.
京客三块钱的中杯,五块钱的大杯,是“网红”点单给不了的满足感。
● #20.
浓郁的奶粉冲泡感,搭配经典椰果,珍珠QQ弹弹。每一种口味都好喝,当然首选还是原味,你还可以香芋加红豆,哈密瓜加椰果。
● #21.
现如今三块钱的奶茶去哪里找,就连雪王都拯救不了。
● #22.
小时候大人越不让你吃什么,你就偏要偷摸着吃。苏阿姨馄饨,拆迁废墟里的小店。
● #23.
他们家的炸串比馄饨更值得一提,白糖年糕、油炸小馒头、炸里脊、炸豆皮……儿时的回忆瞬间被填满。
● #24.
年糕在油锅里快速炸过后捞起,蘸上白糖和芝麻,白糖淡淡的甜混合着年糕的奶香,一口下去外酥里嫩,两个字:好吃。
● #25.
菌菌还极其推荐他们家的油炸小馒头、豆皮和炸里脊肉,绝对能排得上TOP3。
● #26.
可惜的是来的时候有点晚,没吃到灵魂鸭血。
● #27.
谁没有在小卖部买过5毛钱一包的零食,那时,一枚金光闪闪的5毛硬币≈快乐。
● #28.
南京板鸭、香菇肥牛、辣条辣丝、爆炸果汽、戒指糖……哪一个你没吃过,在那时候绝对out。
● #29.
揣着5块钱放学都得横着校门口的小卖部,后面必定跟着一群“小跟班”。几人一起分食一包辣条,虽然哈斯哈斯但嘴却没停。
● #30.
干脆面的三巨头还是小浣熊、小当家和魔法士。水浒108将不知道吃多少包才能集齐。
● #31.
校门口的萝卜丝饼和臭豆腐还冒着热气,放学后的小摊总是围着一圈人。
● #32.
一个萝卜丝饼一串臭豆腐一群结伴而归的小伙伴,充实着每天放学的回家路。
● #33.
微软中带点脆爽,条条分明的萝卜丝一掰还能拉丝,散发出纯粹的咸甜~
● #34.
最好吃的炸鸡柳肯定还是你校门口的那家。
● #35.
2.5一两,吃多少称多少。放进油锅里炸的金黄酥脆放上调料在装进口袋。
● #36.
普普通通的一辆小推车,成全了我们囊中羞涩学生时代的“炸鸡自由”。
越长大才发现越想变回小孩子。
儿时的味道总让我们魂牵梦绕,那时的快乐简单纯粹,如今回想时回不去的曾经。
但只要童年的美食还在,曾经的那份快乐就依然在。
天凌晨三点开始,大白城主城区无疫小区居民可凭身份证、通行证(不分颜色)和吉祥码出小区,这意味着,相比单双号下楼,我们得到了进一步的自由,那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什么奥密克戎,正在滚蛋。
我因为八点要开始一项工作,所以赶在七点出小区。经门口市社人社局的下沉干部打电话层层请示,在小区门口等了十九分钟,才被放行。
整整二十六天没出小区了,我觉得此刻自己走路都带风,敞开的衣襟浪漫得像翅膀。
?
< class="pgc-img">>?路上车辆不多,偶尔能看见一辆大货车。行人只看到一个带着红帽子的老妇人。走到安静无水的运河边,匆匆看一眼,表示我很想念它。
?
< class="pgc-img">>?返回时路过小区北门附近京客超市,问门口戴工作牌的男士有没有营业,有没有草莓。
他郑重点头,大声问里面:“有草莓没有?”
超市深处传出一个声音,说有。
我就扫码进去。所有的货架都空空荡荡,已经二十五天不营业了,新运来的蔬菜水果还没有上架。导购员大姐特别搬出一箱草莓供我挑选。
我拿了一盒草莓,又随手拿了一只小苹果。因为只吃西红柿和草莓,所以除了西红柿,我已经整整二十多天没有吃任何水果了。
结账出来,发现草莓和春节时一个价,那只小苹果四块多钱。进小区时,我一边举着小苹果一边开锁,下沉干部问:“买水果啦?”
我笑着说:“买了一只苹果,四块多钱,那也买!”我不吃苹果,所以买的不是苹果,买的是开心和自由。这是自由莓和自由果。
他笑起来,远处另一位干部也跟着笑,笑得太响,一只百灵鸟叫一声飞扑棱一下走了。
孩子们都出动了,他们又笑又叫,又跑又跳,一下子就让小区沸腾起来了。
回到家,把洗切好的草莓仔细摆盘。这草莓品质好到根本不用像《爱情神话》里的徐峥那样要把又生又硬的底座切下去。用纯牛奶和普洱自制一杯奶茶,这样一整天都头脑清醒。
?真的,我还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草莓。它带着牛奶般的浓香,直入喉舌,让人甘心做了它的俘虏。我也从没喝过这么好喝的奶茶,没有糖,却有真的奶和真的茶。
?吃完草莓我就开始工作,镜头里看到久违的学校,感觉格外亲切,我已经五十多天没有见它了。收工时,一个同事告诉我:“按捺不住我心里的小心情,有些激动啊。终于能为学校做点什么了。”
一个朋友发来微信段子,我看了又笑起来。“拿到了小区出入证,兴奋地站在小区门口,去哪儿呢?看着眼前的街景,商店没开门,饭馆门关着。让出去了,咋就不想出去了呢?屋子里呆久了,感觉适应了耶,腿已经不会走路了。不知道啥东西是肉,啥东西叫酒;只会穿内衣,外衣都找不到了。见不得太阳了,见光就流泪;经不得风了,经风就抽风;见不得车了,见车就心慌;更糟糕的是见不得人了,见人就害怕,贴墙根儿躲着走……唉,还是继续回屋里呆着吧,不知不觉就走回了家,情不自禁地推开了案板,发面蒸馒头……别的啥也不行了,就会做饭了。”
也是实情的白描。没有外卖,不能堂食,人人都变成了厨房哲学家。一边切菜揉面颠大勺,一边思考人生。我自己也是,好像每天都在烙饼包饺子烤披萨。
为了庆祝小区开封重获自由,我又开始包饺子。韭菜、西葫芦、鸡蛋、木耳、香菇、粉丝、猪肉、牛肉……请问都有什么是不能包进饺子里的么?都有什么烦恼是饺子不能解决的么?
?有难得的自由,难得的快乐,相信一切很快会好起来的。这一天,注定是美好的一天。我同时坚信,在此情境之下,没有人能驳倒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