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餐饮,除非退场,否则你没有资格躺平!”
这句话听上去很扎心,但很真实!疫情当下,餐饮行业已经困难到让人窒息,普通的餐饮创业者根本无法承受。
近段时间的直播间里,绝大多数餐饮人是对生意的抱怨,偶尔遇到一个说自己生意还不错的老板,就足以让很多人感到欣慰。
餐饮这么难,内卷这么严重,我们到底该怎么办?
< class="pgc-img">>01 关注餐饮行业的变量,根据变量调整经营思路
就餐饮这门生意而言,我们无非会关注三个方面的因素:自身、顾客和竞争对手。
我们先从顾客这个变量说起,站在消费端思考问题。当然,这也是从商家思维到客户思维的转变,是餐饮人做好餐饮这门生意的思维起点。
< class="pgc-img">>消费者有两个变化:一是没钱了;二是外出就餐频次降低了。
消费者没钱了,这个是普遍现象,而且你一定感触很深。受疫情的影响,全国有将近八亿人负债,也就是说14个人中,有8个都是背负着债务的,今年还将会有2.7亿人失业,也就是说“没钱”这种现象,还有可能继续加剧。它直接影响的是什么?是消费能力!能不消费的就不消费,能少付钱的就少付钱。
对商家意味着什么?降价!降价!高性价比!高性价比!要么是填饱肚子的刚需,要么是猛搓一顿的大餐,不痛不痒可有可无的消费会变得越来越少。
没钱,加上出于安全的考虑,外出就餐的频次自然会降低!外出就餐的频次降低,是不是大家就不消费了呢?外卖不是,外卖会越来越受欢迎。
那么自身怎么调整呢?小店模式、堂食外卖兼顾、打破价格带、突破品类局限!这些调整都是缘于消费者的变化。
外出就餐频次降低,大店满座率很难满足,大店自然往小店模式改,八桌客人,我为什么要提供十张桌子招待客人呢?店铺面积变小,各项费用会降低,效率反而会增高,何乐而不为呢?
< class="pgc-img">>由于外卖消费方式的盛行,不管你是快餐、正餐,都应该规划堂食+外卖两种菜品。
没钱,会让消费者对价格更加敏感,通过改小盘子改小碗改小分量,直接拉低价格,打破原来的价格带,做出高性价比的样子,会让收获更多消费者的芳心。
最重要的一点是突破品类局限,这一点对具有品类定位思维的餐饮人来说很难!都在讲聚焦,都在讲细分,为什么还要突破品类的局限呢?老乡鸡玩了个四不像,南城香做馄饨、做饭,又做烤串,无非是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进行改变。
当然了,凡是不能一概而论,还有个关注的变量是竞争对手!当竞争对手很多,竞争惨烈的时候,我们会细分会聚焦;当竞争对手相对少的时候,我们反而追求品类融合,满足消费者的多样需求。就目前的形势而言,有不少餐饮人扛不住了,竞争对手自然而然会减少,突破品类局限,实现多品类融合,满足顾客多样需求,是有效的经营策略。
02 裁员、关店、调整产品、拓展营收渠道,不”躺平“就是正确方法
餐饮人没有资格”躺平“,要么瘦身自救,要么关店退场!
昨天直播间里,一位餐饮老板很伤心地说:三家店,全部关了!
面对疫情,关店退场,及时止损,何尝不是正确的选择呢?
我们也看到有不少的餐饮品牌,裁员、关闭部分门店、调整产品结构,积极瘦身,也是积极应对疫情困境的有效方法。珠海的陈老板,裁掉了部分服务员,厨房只保留一名大厨,精简产品结构,还能保持一线生机,这样的举措可取吗?可取,毕竟活下来是第一要义。
今年年初茶颜悦色关闭部分门店,遭受质疑,我倒是觉得是明智之举。刚过去不久的长沙一小波疫情,更证明了茶颜悦色关闭部分门店的正确性。
< class="tt-column-card" data-content='{"url":"","content":"","thumb_url":"https://p1.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e6fe4cbd086a4564826e9f36464b41a1","title":"118套餐馆营销术","author_description":"餐创内参","price":199,"share_price":79.6,"sold":93,"column_id":"6833547842670297357","new_thumb_url":"https://p1.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e6fe4cbd086a4564826e9f36464b41a1"}'>>当然,更积极的办法是拥抱疫情、拥抱不确定性、拥抱变化,在危机中拓展新的营收渠道,是一种值得大部分餐饮人去尝试的方法,逆流而上,应变而生,跑出来就是一匹黑马。关于拓展营收渠道的方法,我们就不再赘述,请查看往期内容《疫情之下,餐饮这么难,普通人该如何自救?》。
最后,我想真诚地告诉大家,疫情总会过去,餐饮的繁荣时刻一定会到来。餐饮人除了想着要活下去,而且还要活得更好!怎么让自己活得更好?回归餐饮本质!在我们的新课程《餐厅精准营销的八步法》里,详细讲述了如何打造一家好生意餐厅的八个步骤,也是我们做线下门店盘活的八个关键步骤。如果你想做好一家餐厅,或者让一家店扭亏为盈,不妨抽出一个半小时,把这门课程给学习一遍,按照步骤一步一步调整自己店铺,生意一定得到极大的提升。
< class="tt-column-card" data-content='{"url":"","content":"","thumb_url":"https://p1.toutiaoimg.com/large/tos-cn-i-jcdsk5yqko/85d06fb2d4a646838070232d365aa801","title":"餐厅精准营销的八步法","author_description":"餐创内参","price":298,"share_price":71.52,"sold":4,"column_id":"7072178380753338624","new_thumb_url":"https://p1.toutiaoimg.com/large/tos-cn-i-jcdsk5yqko/85d06fb2d4a646838070232d365aa801"}'>>好了,今天就分享到这里,我是餐创内参侯守宪,专注餐饮品牌全案策划和门店生意盘活,关注我,一起学习更深度的餐饮知识。
一长假即将来临,回想下今年五一的长沙,长沙火爆场景已浮现在脑海。
< class="pgc-img">>△长沙网红墙游客排长队合影
文创,让这座城市成为了培育新消费品牌的引擎。排队8小时的茶颜悦色、排号4万的超级文和友,仅6家店估值就达20亿左右的墨茉点心局,A轮融资尚未结束,已有投资机构排队等接下来的两轮……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得流量,得天下。茶颜悦色、文和友、费大厨、炊烟等品牌插上文创的翅膀,便是流量“收割机”,频频登上微博热搜,抖音、小红书上的热度居高不下。
大品牌深谙文创之道,文创+新媒体这个利器,让品牌加速,但对于大部分餐饮人,尤其是初创品牌来说,新媒体之路却有着“两高一低”的拦路虎:
< class="pgc-img">>其实,这个“两高一低拦路虎”只是纸老虎,餐创品牌完全可以通过新媒体低成本打爆品牌,实现开业即爆店!
01协尔餐饮新媒体中心,启动湖南文创餐饮“发动机”
一切生意的本质都是流量,新媒体是当下最大的流量入口,没有之一。
不同新媒体媒介平台间沟通与中转、媒介错配是最大的损耗。
整合一手新媒体资源,才能更好主导流量。协尔餐创此前便联合西瓜传媒、湖南都市频道、风驰文化、创研股份四大传媒公司组建了新媒体联盟,顶尖资源汇聚一处。近期又与140W粉丝平台榭笛传媒强强联手,升级为餐饮新媒体中心,探究实效方法论,打造餐饮类专家型网红,全方位为餐饮连锁品牌创作内容和引流。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餐饮新媒体中心,目前已经集结了100+网红博主,与30+主流媒介平台进行深度合作,打通小红书、抖音、视频号、头条、B站等主流媒介平台,获得湖南日报、红网、网易湖南等本土权威媒体支持,更有红餐网、内参等行业专业媒体平台助力。只为助力湖南文创餐饮加速出圈。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02餐饮文创品牌从湖南走向世界
湖南市场可以说是新媒体推广新品牌的沃土,因为这片土地的人“敢为天下先”,天生热爱新事物、并勇于接受新事物。
近期湖南两个迅速火爆市场的品牌螺小仙擂,曾是名不见经传的初创品牌,在协尔餐创新媒体中心的帮助下通过挖掘品类文化,塑造IP形象,借势新媒体迅速火爆网络,成了新晋“网红”品牌。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做新媒体,其实就是做内容,而内容的根源在于文创,那么品牌IP便是最好的内容。螺小仙以田螺姑娘为原型创作出了一个年轻靓丽的国潮仙子IP形象,轻松俘获年轻女性的心。
这样的品牌IP等文创内容,在抖音和大众点评等新媒体矩阵上一经传播,就迅速引发全网打卡热潮,目前这个品牌门店数均已突破100+家,走出湖南,并且仍在快速发展。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03新媒体本质:文创内核 内容为王
新媒体及作为新的媒介是内容的载体和渠道,通过各种形式触达到受众,而内容的根,源于文创,文创是一个品牌的内核。文创中的IP形象是文化载体,通过各种形式的内容,代表品牌去传递价值主张。IP是一个餐饮品牌内容输出最好的载体”这是业界近期的流行语。一个好的IP是一个品牌的灵魂,他能够自己玩起来,与用户玩起来成为朋友,同时将品牌文化延展、丰富和加深,衍生出更多好的内容。有了内容,就有了故事,有了故事就有了传播,有了传播就有了品牌。
随着湖南餐饮不断受到资本的追捧,相信在不远的未来,更多的湖南本土餐饮品牌借势文创和新媒体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学生创业是一个热点话题,高达99%的死亡率。新东方和洪泰基金创始人俞敏洪更是直言:我不主张大学生创业,我从不投大学生创业项目。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
但是,有一个大学女生,从进入大一就开始创业,从开花店开始、再到礼品店,在大学期间,她的店铺有十几家,把清华大学的东门都包围了。2008年,当饿了么创始人张旭豪还没有想到要送外卖,美团外卖的创始人王兴还深陷饭否网的泥潭时,她的外卖已经送达了千家万户。到2017年,她的外卖年销已经达到了2.8亿,她开的餐饮连锁嘉和一品已经在全国开了162家店,她就是嘉和一品创始人刘京京。
嘉和一品创始人刘京京
一、用2000块押岁钱创业,大学就开店16家
1992年,刘京京刚考入首都经贸大学,就被各种创业的思潮打动。当别的女生进入大学都开始花前月下时,她却悄然拿出了几年来攒的2000块押岁钱,盘下了一家只有两平米的花店,没白没黑的干了起来。没想到短短一年多时间,花店给她来了意外的惊喜,攒下了十几万。她又瞄准了消费升级,做起了精品店,大学毕业时光精品店就开了8家,与此同时,还有台球厅,美发店。在清华东门外,她的店面有十六家之多。
嘉和一品门店
二、天灾来临,她贷款给员工发工资,共度时艰
2003年,危机来了。非典肆掠。她的门店都被迫关闭。十几家店,三百多员工,需要发工资。很多人劝她把员工遣散了,刘京京说:"既然是你自己选择,就不要把困难转嫁给别人,就算自己这次赔光了也不怕,大不了重头再来。"她咬牙,从银行贷款,也把员工的工资发了。她相信,困难总会过去。
她的勇气和毅力感动了很多员工,很多员工一直跟随她干到现在,在嘉和一品,工作十年以上的员工比比皆是!
三 选择了正确的品类,东山再起
非典过后,刘京京痛定思痛。她意识到整个市场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竞争已经升级,需要专注和专业了。
她开始研究自己的各个门店,最终她选择了餐饮。
刘京京有个习惯,做决策之前,她一定会亲自做一份详细的可行性分析报告,把每个问题想得透透彻彻。对餐饮也一样,她认为首先就要选好品类。
她研读了包括《黄帝内经》在内的大量餐饮相关书籍,发现自古以来,"喝粥"是最为认同又有效易行的食补养生之道,而且市面上以粥为特色的餐饮店不多,这是个很好的商机。
说干就干,她立即关闭了其它所有门店,嘉和一品诞生了。由于品类选的好,她的粥店开业即火爆!
四 匠心品质,营养配餐
刘京京的目标就是要打造一个品牌,粥类的第一品牌。所以,取名"一品"。要用匠心品质,打动消费者。
豆
由于意识到了健康养生是餐饮的发展大趋势,刘京京在粥品开发上,就特别的注重营养搭配。当别的都要讲保质期的概念时,她坚持的标准是最佳营养期,最佳口感期。每一碗粥,各种食材精确到克,烹制时间精确到秒。有一次,她听说自家的八宝粥用的是一级红豆,一级的红豆虽然已经很好,但还有特级的红豆,她坚持要换特别的红豆,虽然消费者吃不出来,喝然这一个动作,全公司一年要多花几十万,但她认为,这是必须花的钱,这是对品质的不懈追求。
中央厨房
为了保证品质,当只有6家店时,她就想建中央厨房,因为她认为,建立品牌的基础是日积月累的始终如一的品质。只有建立中央厨房,才能保证"百店一味"。但她测算,一建中央厨房,必然会亏损,只有到20家店时才能赢利,但她立排众意,一意孤行,建立了中央工厂。
嘉和一品的品质,不但赢得了消费者的胃蕾,而且赢得了消费者的心,在北京嘉和一品迅速崛起,成为粥类的第一品牌。
五、站上外卖风口,逆风飞扬
2008年,刘京京敏锐得注意到了北京的白领午餐是一个大问题。很多白领一到中午吃饭就发愁。她立即投入到了外卖产品的开发中,这个时候,饿了么还在大学宿舍打游戏,还没有想到做饿了么送餐平台,王兴还困在饭否网不知明天会怎么样,外卖平台都还没有创立。
智能保温柜
她把外卖的核心痛点归结为两条:即时性、保温性。
她从京东的发展上看到,送货上门最核心的一条,就是要保证即时性。
她和乐栈联合开发了智能送餐保温柜,能保证当餐品送达到顾客时,还能保持60度以上,让消费者吃到热气腾腾的菜品。
嘉和一品粥
外卖平台起来后,她果断与平台合作,她认为,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自己专心把产品和营销做好就可以。由于粥这个品类在外送过程中,温度和口感不容易流失,特别适合做外卖,2017年,嘉和一品仅外卖就做了2.8亿,成为粥品类当之无愧的老大。
六、构建学习型组织,让员工和企业一起成长
刘京京立志要打造一个有幸福感的企业,员工最大的幸福是什么?用管理大师德鲁克的话来说,就是有要成就感。让员工能力不断增强,随着企业做大做强,共同成长才会有成就感。
刘京京不但建立了1000平米的培训中心,而且还每年派大量的员工外出参加各种学习和培训,构建一个能让员工持续成长的企业。2018年,外卖进入下半场,竞争白热化,她连续三期派公司外卖高管团队参加了外卖爆单实战营的学习,提升外卖的整体竞争力。
有了这些绝招和布局,嘉和一品未来三年门店数要增加到300家。
关注更多外卖、餐饮创业、品牌打造干货,请点击下方精品课程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