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带着波波灵感
喜茶推出奶茶波波冰系列
喜茶奶茶款,终于回归了!
< class="pgc-img">>流线型的杯身,触手有逼格
暖色系奶茶的映衬,更显温润
入口时席卷着颗颗黑糖波波
冰爽丝滑,口感多变
这个春日,因为某些美好的回归
变得有那么些许不同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都说时尚是一个圈,来来去去总会风靡。波点元素如此,喜茶的奶茶系列依旧如此。兜兜转转,时光仿佛回到那个江边小巷,却又不仅仅是这样。
< class="pgc-img">>- 冰淇淋球和进口锡兰红茶做底 -
< class="pgc-img">>奶茶选用进口锡兰红茶与鲜奶制作,茶香醇厚,入口丝滑,有了奶香冰淇淋球的加持,口感更显绵密。
< class="pgc-img">>- 奶茶波波冰 -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黑糖波波颗颗香甜Q弹,作为新品的C位所在,堆叠在细腻的冰沙上,颜值又创新高。
< class="pgc-img">>搅匀后的黑糖波波在杯壁边若隐若现,勾得人心里直痒痒,只想吸管呈上,吸溜吸溜全部囊括在嘴里。
< class="pgc-img">>- 奶茶波波双拼(奥利奥) -
< class="pgc-img">>小仙女口味刁钻也不畏惧,奶茶波波双拼版有奥利奥加持,不经意间散发着撩人气息,还怕你不上钩?
< class="pgc-img">>黑糖波波依旧是C位主打,率先藏于杯底,紧接着便是浓郁的奶茶冰沙,奥利奥碎倾洒其上,一波行云流水般的操作收获迷妹无数。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刚做好还透着冷气的奶茶波波双拼,有着层层叠加后的殷实感。轻挖一勺,从外到里的冰爽侵袭着舌尖,再而触及到Q弹波波,又让人忍不住喟叹。
< class="pgc-img">>- 奶茶波波双拼(奶冻) -
< class="pgc-img">>奶冻版的双拼,口感更加绵柔。尚有形状的奶冻浮在奶茶里,不管是用吸管还是勺子都能轻松吃到。
< class="pgc-img">>萌系cp奶冻和黑糖波波,不仅颜高,入口的时候更觉般配。Q弹的波波调皮逗弄着唇齿,奶冻的醇香绵柔稳稳地俘获高地,一静一动,这滋味令人意犹未尽。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焦糖海盐冰淇淋 -
< class="pgc-img">>逐渐回温的天气少不了春燥,一根焦糖海盐冰淇淋必不可少。
< class="pgc-img">>冰淇淋有常规版和mini版,不管是嗜凉的大可爱,还是惧冰的小仙女都能轻松get。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轻抿即化的冰淇淋,入口缠绵。焦糖的甜香经过海盐提点,搭配嫣红茶底冰淇淋,“盐”值满分,沁凉舒爽。
< class="pgc-img">>- 升级版的多肉葡萄 -
< class="pgc-img">>多肉葡萄升级后依旧是去燥小能手,精选紧致饱满的夏黑葡萄,搭配清冽云峰茶底,口感更加鲜爽清甜。
< class="pgc-img">>依旧是厚度感人的绵密芝士做顶,沁人心脾的舒爽感一入口,清新得一塌糊涂。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旋转楼梯?淡雅茶色?这装修貌似不是喜茶吧?不不不,这当然是喜茶,但不是我们以为的那个喜茶。
< class="pgc-img">>恨不得一日三餐全打卡的喜茶,在这个春天也带来了一个小惊喜,那就是喜茶郑州新田360广场店开业了!
< class="pgc-img">>禅意运用到空间设计中,进门映入眼帘的旋转楼梯,把空间一分为二,一半温暖,一半私密。
< class="pgc-img">>从有到无、从深到浅,丰富的茶色渐变布满整个空间,柔和的光线既设计感满满,又给人舒心感,闲暇时光不妨来品茶。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春日里,喜茶不仅迎来了老朋友
也迎来了新朋友
以后不仅可以在正弘城喝到喜茶
国贸店也能看到它的身影哟
生活不只在别处,还在每一杯喜茶里
福利一
根据话题留言
10杯新品奶茶波波冰送给幸运宝儿
#互动话题#
“说说你第一次喝喜茶的感受”
小编将在留言区中
随机抽选10位幸运粉丝
每人送出一份新品奶茶波波冰
福利二(仅限国贸店)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店铺信息
< class="pgc-img">>◎正弘城店
地址:东风路正弘城一层
营业时间:上午10:00-晚上22:00
>华社北京8月21日电 题:共创智慧新动能——2018世界机器人大会新观察
2018世界机器人大会刚刚落下帷幕。从“量”到“质”,机器人市场有哪些新变化、新趋势?“智能加持”,机器人会给人类生活带来哪些新影响?
2018年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的“北京8分钟”文艺表演(2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观众在2018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参观一款工业机器人(8月15日摄)。 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从“量”到“质”:“新一代机器人”呼之欲出
2018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24块“冰屏”的精彩表演让人记忆犹新,它们和24个舞蹈演员合力完成的“北京8分钟”表演,引发了全球观众的惊叹。它们的真实身份是由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24台移动机器人。在2018世界机器人大会的展厅里,人们有幸能当面领略这些“冰屏”的风采。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曲道奎表示,“冰屏”拥有多项创新技术,其同时具备激光、视觉、自然轮廓三种导航方式,定位精度能达到正负0.01毫米,因而能在舞台上完成直线、侧移、曲线、旋转等多变路径运动,并且通过增强现实技术,实现了移动机器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与协作。
华数机械臂犹如“雕刻师”,可定制雕刻纪念章;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研制的空间机械臂变身“奶茶机器人”,1至2分钟制出一杯个性化奶茶;德国费斯托公司研制的仿生水母有8根触手,可应用于航空领域;新一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实现了术中成像的画中画技术,帮助医生更精确、安全、高效地完成微创手术……那些让人耳目一新的机器人正在到来。
中国电子学会发布的《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8》指出,工程材料、计算机、生命科学等全球机器人基础与前沿技术正迅猛发展,大量学科相互交融促进,人机协作、人工智能和仿生结构等成为技术创新趋势。
身长约2米、重量约40千克,可潜至300米左右的水下……作为新一代水下机器人,博雅工道(北京)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水下仿生机器人,具有鲨鱼的外形以及视觉传感器、声呐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使其更好地融入周围的生态环境,能够识别、躲避海底礁石和生物,调节潜水深度,制定返回路线等,目前正承担着海洋测绘、海岸线地图扫描、水下科考等任务。
近年来,我国传统机器人用户企业纷纷通过自主研发、投资并购等手段介入机器人行业,并通过综合应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智能服务机器人,涌现出大疆、科沃斯、小i机器人等一批创新创业型企业。
作为科技变革的重要领域之一,机器人对人类社会的生产模式和生活方式将产生深刻影响。《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8》显示,2017年全球机器人产业规模已超过250亿美元,预计2018年将达到近300亿美元。
智能生活新姿态:“TA”比过去更懂你
萌萌的Hello Kitty、呆呆的“小胖”、幽默的“优优”、睿智的“贤二”……2018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一大波可爱俏皮的机器人闪亮登场,蓦然回首发现,“TA们”已逐步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展现了以往所无法想象的智能生活图景。
未来,“TA”无疑会比过去更懂你。在《未来简史》一书中,作者为人们描绘了这样一幅场景:“人工智能从你出生那天就认识你,读过你所有的电子邮件,听过你所有电话录音,知道你最爱的电影……”
医生、厨师、钢琴家……机器人正胜任更多精细工作:去年首次参加国际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就获得496分的科大讯飞机器人“小医”今年已经在合肥正式上岗,目前看了300多种常见病,完成了4000多人次的诊断。
顾客准备进入天津中新生态城京东无人超市(6月29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一名小朋友在2018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与机器人进行互动(8月16日摄)。 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商品智能展示推荐、购物车智能跟随、无排队自动智能结账……超市也开始变得“聪慧”起来。目前,不少企业正集合并运用视觉识别、重力感应、深度学习及机器学习等技术,逐步布局无人超市、无人便利店。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庆峰认为,如今机器人的理解、预测、决策以及交互能力都在增强,正面的人脸识别准确率已超过99.9%,语音识别超过最好的速记员,甚至可看到紫外线、红外线之外的内容,听到超声波、次声波之外的内容,智能感知方面已越来越接近甚至超越人类。
日本软银集团的Pepper情感陪护机器人就是一款懂得“察言观色”的机器人,它配备了语音识别技术,分析表情和声调的情绪识别技术,并以机器视觉能力探知周围环境,可通过判断人类的面部表情和语调方式,感受人类情绪并做出反馈,相当于装上了“智能大脑”。
就像工业化时代机器取代了人类很多体力劳动一样,人工智能未来将取代人类很多脑力劳动。然而,这一天还并没有完全到来。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曾表示,智能世界是系统性的,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特别是大数据的分析,机器可能将比人类更了解人类。
核心技术新突破:关键短板加速攻关
三名少年在2018世界机器人大会一处展台体验编程机器人(8月15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孩子们在2018世界机器人大会上跟随一款四足机器人(8月15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2017年工业机器人生产超过13万台,较上年增长68.1%,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迅速,如今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业内人士指出,在机器人从“增量”到“提质”的转型过程中,补齐关键短板、实现核心技术的新突破仍是我国机器人研发的首要目标。
一方面,国内厂商攻克了部分关键核心零部件领域的部分难题,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的趋势逐渐显现。
苏州绿的谐波减速器完成了2万小时的精度寿命测试,超过了国际机器人精度寿命要求的6000小时,2018年新生产基地投入使用后将年产量进一步提升至50万台。
另一方面,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技术创新不断加快,特别是计算机视觉和智能语音等应用层专利数量快速增长,催生出一批创新创业型企业。
深圳旗瀚科技自主研发的金刚机器人拥有两百多项自主研发核心专利和先进的语音识别方案,在室内复杂环境里自如行走的速度最高可达5米/秒,远超同类产品平均不足1米/秒的移动速度。
然而,我国机器人领域在关键技术、基础算法、核心设备、专业人才等方面还存在短板,面临技术挑战,亟待弥补不足。
“走出低端化、向中高端发展,是我国工业机器人下一步发展的重点,加强机器人软件能力的建设未来可能会决定我国机器人的附加值。”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所长赵杰说。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飞跃认为,从人工智能“大国”走向“强国”还需迈过“人才关”。要扎扎实实抓住重点项目,将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同时大力加强教育,培养更多机器人领域发展所需人才,努力提升国民教育水平,适应机器人时代的新要求。
“可以看到,新一代机器人形成了一种新生态系统。今天的机器人更加注重柔性、智能和对环境的自主适应性,和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紧密结合,需与相关技术共同进步。”曲道奎说。
把复杂的世界简单化,让人类生活更美好。随着AlphaGo不断战胜人类棋手、美剧《西部世界》热映……放眼全球,“人会不会被机器人取代?”的讨论不绝于耳。
美国未来学家雷·库兹维尔在《奇点临近》一书中预言,人工智能既会超过人类智能,又能和人类紧密结合,形成人机系统,并称“本世纪40年代中期,这样人机融合的奇点时刻就会来临”。
面对人工智能的壮大,人类无疑也应提早妥善应对道德伦理和法律法规方面提出的新问题,趋利避害,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共同携手应对诸多挑战。
< class="pgc-img">>|杨泥娃
编辑|斯问
你喝的奶茶,捧出了“第一股”。
6月30日,奈雪的茶正式登陆港股,以新式茶饮代表的姿态,拔得“第一股”的头衔,这在中国甚至全世界都尚未有参照的对象。
但开盘即破发,截至收盘下跌13.54%,对比发行价19.8港元来计算,市值蒸发45.94亿港元。虽然更新的招股书显示,2020年奈雪经调整的净利润为1660万元,成功扭亏为盈,却依然没受到资本认可。
透过奈雪的招股书,也揭开了网红奶茶的“神秘”面纱:无论是对标星巴克的第三空间,做“中国分克”,还是像海底捞铺设点位提升规模效应,瑞幸的多元商品售卖于一身。归根结底还是为了维持高端新式茶饮的品牌调性,扩大市场份额。
要做到这些,需要颇高的成本投入,16%的利润率让市场真的相信奶茶赚钱并不容易。而在奈雪的周围,能报的上号的对手实在太多,喜茶的新一轮估值已到600亿,“下沉之王”蜜雪冰城在规模上更是傲视群雄,中端更是挤满性价比品牌。
奈雪需要新的故事,一边是以PRO店模式来提高坪效,另一边在新零售端不断试探,至少从实物商品的SKU数量来看,奈雪是走在了前面。
资本是嗜甜的,在奈雪上市后,各项财务数据都将放置到聚光灯下,要避免未富先衰的场面,前提是要找到持续幸福感的生意模型。
奈雪向左,喜茶向右
总有人把奶茶行业比作“长坡厚雪”,毕竟作为同样让人上“瘾”的饮品,满足中国人喝奶茶的需要,总比教会中国人喝咖啡更有想象力。在许多行业分析数据中,奶茶行业的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
但从解析商业模式的角度来看,奶茶行业并不复杂,以单价划分的市场卡位成了分级标准:高端现制茶饮比如喜茶、奈雪,中端品牌1点点、茶百道等和面向下沉市场的蜜雪冰城们。
具体来看,低端品牌恰恰是规模最大的一批,以蜜雪冰城为代表的下沉王者,已经开出13000家店;而中端市场是现制茶饮行业最大的细分市场,2020 年市场规模占比达 49%,却聚集了包括书亦烧仙草、CoCo、古茗、茶百道等 10 余个品牌门店数在千家以上,并且新品牌迭出,目前 CR3(业务规模前三名的公司所占的市场份额)约50%。
高端品牌市场的规模算不上大,却是网红和资本属性最强的赛道。无论是从市场规模还是品牌定位,奈雪与喜茶都是可以拿来相提并论的两个品牌。
但随着上市揭开的面纱,我们发现奈雪的茶和喜茶讲的并不是同一种故事。
奈雪一开始就打出了“欧包+奶茶”的概念,这也对店面空间面积提出更大要求,因为要留出烘焙房的面积以及人员配置。喜茶早期并没有推出烘焙,是从奶茶和营销手法上破圈,更偏重在潮流文化的IP属性上。
(喜茶开始增设自提冰淇淋窗口)
>同样都是走直营门店路线,相比起来,奈雪的标准店面积大多在200平方米,新晋的Pro店收缩在130-150平方米,而喜茶的标准店在150坪,GO店以自提为主只布局了60-80坪左右。
这直接关联到成本投入,虽然看不到喜茶的成本分配,从奈雪的招股书来看,大门店和相应更高的人员管理带来了更高的成本压力。从2018-2020年期间,每卖一杯奶茶,人工成本都要占到30%左右,和原料成本差不多。
在东吴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测算,同样的标准店坪效,喜茶是10-15万,乐乐茶是15-18万,蜜雪冰城是5-6.7万,而奈雪仅为4-5万。
值得注意的是,奈雪的大店布局虽是为了给烘焙留出制作和展示空间,可是烘焙本身带来的收益并不明显,从数据来看,支撑销售大头的仍然是奶茶。
于是从去年开始,奈雪主攻Pro店模式,并在招股书中提及,未来70%的门店将是Pro店。Pro店最大的变化在于:更小的门店,更多的商品SKU,以及更突出的社交空间。
战略上,奈雪将以Pro店作为核心,这势必考虑到了大店所带来的成本压力,并且烘焙带来的投入转化比并不算高。当然,也和奈雪一开始就突出社交与女性偏好的品牌定位有很大关系,不断强化这部分属性,也成了它与喜茶有所区隔的重要原因。
做星巴克中国分克
去年开始,奈雪在门店上没少下功夫,创新出了奈雪酒屋BlaBlaBar、奈雪梦工厂和奈雪Pro店,而奈雪Pro店将承担起接下来的核心方向。在去年的发布会上,奈雪强调新茶饮“第三空间”的“空间进化”概念,在店铺设计上补充了更多的商务和社交元素,向星巴克的商务模式学习。
奈雪也由此得名“星巴克中国分克”,从理念上看,奶茶“第三空间”概念的确新颖,毕竟绝大多数奶茶店都是即买即走,即便有些店内铺设了桌椅,很多也只是为了给等单的消费者歇个脚。
「电商在线」在杭州一家奈雪Pro店发现,店内外的桌椅板凳占据了一半以上空间,不像很多奶茶店是一桌一椅的形式,Pro店都是一桌配3-4张椅,明显更突出社交的需要。店内的环境更温馨明亮,与点单和商品区有区隔划分,也能够满足商务办公的需求。
(Pro店的招牌会突出Tea&Coffee)
>饮品上,增加了咖啡品类,在大众点评搜索店铺的热门单品,咖啡已经排在前列,但从记者的实际观察来看,消费者还是以买果茶为主。
最大变化在于商品售卖的种类,相比奈雪的茶标准店里,新鲜出炉的欧包会摆在显眼位置,Pro店的欧包都是中央厨房出品,减少了种类,但相应增加了冰柜里的甜点款式。进店核心位置陈设了奈雪茶包和饼干、酸奶块等零售商品。
“1天的营业额大概在1万多。”一位店员向「电商在线」透露。而从招股书显示,新一线城市的日均销售额在1.9万,这家Pro店的经营收入确实未到平均值。
< class="pgc-img">>当然,作为新开店铺,实际销量还需要时间跑出来。但从这家店的选址来看,未来经营压力不小。虽然处在公司园区附近,但仅2公里的范围内就盘踞了包括喜茶、茶百道等在内的近10家奶茶店,如果从“第三空间”的角度看,还有星巴克、Tims咖啡等——这也是目前茶饮市场的普遍现状:核心地段盘踞了许多奶茶品牌,为了持续追求规模效应,同一城市的同品牌也在“内卷”。
从其招股书的数据来看,单店利润呈下滑状态。其解释称,这主要是由于奈雪的茶继续在整个网络中开设新店,令现有店铺的访客量及订单分布更平均。也就是说,随着奈雪门店数量的增加,门店密度增大,单店的订单数会被平摊。那么规模效应能否成立,也得打上个问号。
新零售的想象空间
实际上,奈雪的茶更像是整个奶茶行业的侧写。相比起计算卖一杯茶能赚多少钱,通过奶茶而圈起品牌粉丝,再看这个沉淀下来的品牌资产未来能撑起多大的空间,或许才是奶茶品牌最大的想象力。
一边持续开店,一边扩充商品种类的奈雪,显然是想要更多触手来发挥品牌的价值。
< class="pgc-img">>「电商在线」梳理了目前天猫旗舰店进驻的奶茶品牌,从SKU布局上看,奈雪的茶都是最多的。一周好茶是其最大的爆款,也是最早的线上货品,主打组合的一周主题装,后期又根据线上的消费者数据和喜好,又开发了一周花茶和一周果茶。
“在花草茶里,他家现在是把经典的口味都包含起来,做成一周装,用自己的视觉和传播。”一位电商分析者对「电商在线」说。
实际上,从今年大热的“玉油柑”、“牛油果生椰斑斓”看,奈雪是善于做爆款收割的品牌,它把这种能力也延续到了包装制商品上。上述分析者认为,对于花草茶品类来说,颜值托底、品质复购、以及情感串联是三个必要元素。
而线下门店就是重要的情感连接场景,尤其对于奶茶这种社交属性很强的品类来说,线下门店和空间是品牌与消费者的重要连接点,这也是为什么新式茶饮品牌们都选择了直营门店,并且顶着高成本的压力也要不断开店的重要原因。
在用门店建立了品牌心智外,线上平台成为聚集复购人群的场域。无论是奈雪还是喜茶,都搭建了小程序入口以及天猫店铺,「电商在线」了解到,奈雪和喜茶都正在天猫搭建全域的线上会员,为会员体系做效率提升同时实现拉新。
这样的考虑不难理解,通过微信小程序点单的入口,确实是积累品牌会员的直接方式,但天猫更多样化的会员运营工具,以及消费者标签,能够在运营会员的同时,为后续产品研发和拉新上带来更多确定性。
奈雪的茶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彭心在上市仪式现场表示,上市对于奈雪的茶来说只是一场马拉松途中的加油补给站,尚未到终点,未来的路或许更加崎岖但不能停下。的确,从打造爆品到全域营销的逻辑上看,奈雪与喜茶仍将短兵相接,而新零售这块飞轮能否撑起接下来的成长,留有很大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