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10点,盛夏中太阳最毒的时候,汗水浸透了蓝色的工作服,盐花一层层地洇出来,这是外卖骑手孟炫志一天中最忙碌的时段。
“您有一张外卖派单,请尽快送达”“您有一个订单还有5分钟超时”……“叮咚叮咚”的提示音在手机上此起彼伏地响起。在城市的复杂脉络里,他迎着热浪,迅速穿越,灵活拐弯,始终保持着一路向前的奔跑姿态。
你或许曾和他在街头擦肩而过,或许曾从他的手中接过外卖,但并不知道,这位外卖骑手刚刚捧回了一个全国大奖——7月29日至30日,第二届全国网约配送员职业技能竞赛决赛在浙江嘉兴举行,7家平台共94名选手同台竞技,在这场比赛中,来自嘉兴的孟炫志斩获金奖。
“全国最强网约配送员”是怎么炼成的?骑士服里包裹着怎样的酸甜苦辣?盛夏里,我们跟着他一起送外卖、话家常,和他聊一聊生计与梦想。
输了,不过是从头再来
江苏邳州邹庄镇是有名的“炒货之乡”,北上广90%的炒货店是这个小镇上的人去开的,孟炫志就出生在这里。
今年32岁的他,做过的工作一只手数不清。初中辍学后,舅舅带着他在河北做起了炒货生意,靠着妈妈借来的8000元钱,他在廊坊开了个炒货摊,赚到了第一桶金,后来又辗转至河北石家庄、山东曲阜做炒货生意。
最辉煌的时候,他在石家庄开了3家炒货店、2家手机店。生意有起有落,炒货生意不好做,他和老婆一合计,2017年来到嘉兴,卖过一个夏天的脆皮烤肉,后来两人打算在市区文昌路开一家美容院。
令夫妻俩没想到的是,美容院刚开起来就碰到了疫情,就像巨浪扑打,这个小家庭被顷刻吞噬。苦苦支撑了2年时间,原本手头的积蓄加上从亲戚朋友处借来的四五十万元都赔了进去。
“输了,不过是从头再来!”孟炫志别无选择,庞大债务背后的人情压力,再加上一大家子的开销,让他不敢停下来。外卖这行门槛低、时间灵活、多劳多得,2020年,他选择成为一名“外卖小哥”。
不管是8元还是9元,第一天上岗的孟炫志见到单子就抢,最后细细一看,他自己都忍不住笑了:别的骑手跑的都是一个方向,他的送餐路线却成了一个五角星,四面八方都有,往往送到就超时了。
156元,这是他第一天送外卖的收入,“今天不干就会没饭吃,跑起来就不会去想乱七八糟的事情了。”他像陀螺一样,睁开眼就是跑单子,深夜回到家,累得倒头就睡。
他成了和时间赛跑的人。最拼的时候,从早上7点跑到第二天凌晨;最苦的那一天,晚上11点多才靠两块烤红薯填了肚子;最崩溃的那一刻,是一个雨天有8个单子要送,却被一辆闯红灯的汽车撞了,汽车迅速逃逸,害怕超时的他第一时间爬起来一瘸一拐送完手头的订单……
身体很累,心里却踏实多了。
1元、2元、100元、200元……跑一单就有一份钱,最多的那个月,他跑了2800多单,8000多公里,赚了2万多元。一个月210元的电瓶租赁费,每天只吃一餐,13元钱的餐费,除此以外,所有的钱一分不留用于归还欠款。
一笔一笔欠账被划掉,内心的焦灼感似乎也在慢慢释放。
是“单王”,也是“好评王”
“区域里有个跑起来很拼命的小子”,孟炫志在榜单上的排名不断攀升,饿了么城市服务商嘉兴区域经理李岗也注意到了他。
“跑单量多少、时间长短,代表着对待工作的用心程度。”李岗告诉记者,但对一名优秀的骑手来说,这还不够,“质量也是重要的评判标准,简单来说就是无差评,无交通事故,积极参加培训考试,努力提升自己。”
靠着学习和沟通能力,孟炫志在骑手大军中脱颖而出。
刚开始跑单对道路不熟悉,他晚上送完单子就跟着导航转,把路线深深刻在脑子里,2个月不到的时间,这个区域的街角巷尾他都摸得一清二楚。
午高峰,大量订单迅速涌入,不一会儿时间,孟炫志手头就有6个订单,他迅速看了一眼手机,怎样的送餐路线最顺、路上有多少红绿灯、等电梯要花多久时间,最优配送路线图在他脑中快速形成。
路上一个颠簸,一份即将送达的外卖倾洒了一部分。“您好,我是饿了么骑手,不好意思,您的外卖有些洒出来了,给您添麻烦了。”孟炫志的一番主动致歉,安抚了顾客情绪,“要不我把钱退给您,或者去商家更换一份?”提供两种解决方案供选择,他顺利取得了顾客的谅解。
习惯于换位思考、将心比心的他,总能和商家、顾客维持良好的沟通。
采访当天是立秋,因为网络上“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热梗,不少奶茶店出现爆单情况,记者和孟炫志约在经开龙鼎万达广场碰面,中午送完餐后,他还在店里帮助店员梳理订单,提升送餐速度。忙完后,他在一家店铺的户外餐区坐了下来,记者注意到,他会先仔细地把餐区周围的包装袋清理好扔到垃圾区。
从上不了榜,到榜单前100、前30,再到稳定在前10……一年左右的时间,他迅速成为区域内的“单王”。更不容易的是,一年20000多个订单,几乎无差评,他成了区域内的“好评王”。
生活不会辜负努力的人,2023年3月20日,他依然清晰地记得那一天,他还掉了最后一笔欠款,从来不喝酒的他,那天喝得不省人事,“瞬间感觉人特别轻松!”
决胜赛场,找到新的奋斗坐标
走过寒冬,总能与春天温暖相拥。
身兼“单王”和“好评王”的孟炫志,常常代表区域出战各类比赛。
作为网约配送员代表,他在省、市的职业技能大赛中都获得了好名次,并荣获“嘉兴市技术操作能手”称号,获得网约配送员职业技能等级二级证书。
跨过泥潭,孟炫志也迎来了事业上的新机遇。在第二届全国网约配送员职业技能竞赛决赛上,他代表浙江出战,表现抢眼,S弯、8字线、独木桥各种场景,骑行技能“丝滑流畅”。
在异常情况处理方面,他的表现更为亮眼。考试时,一取餐他就发现原本单子上的冷咖啡变成了热咖啡,数量也从2杯变成了1杯。“您好,麻烦您换成冷咖啡,订单的数量也不对。”当场和商家沟通后,他及时化解了这一异常情况。
决胜在赛场,功夫靠平常。日常配送中,孟炫志就是一个细心的人,在细节处,他会仔细琢磨,这也成为他制胜的关键。考试中,在帮送场景取物时,通过仔细进行物品验视,严格按照日常规范操作,他成功检出违规物品并进行处理,同时注意到奢侈品没有保价的情况,因而获得高分。
比赛结束后,孟炫志没有停下学习的步伐,他在学习如何从一名骑手成为一名团队负责人。除了依然奔跑在大街小巷,他也希望能转型成为一名管理者,如今“孟炫志战队”已经拥有57名骑手。
“坚持学习,是通往成功最近的道路。”遍尝生活的酸甜苦辣,三十而立的他更明白学习和成长的可贵。
“知足”是他当下最深的感受。今年,他们一家六口在嘉兴团聚,买了房,安定了下来。尽管现在有了新的欠款——每个月6000元的房贷,但对他来说,这是“甜蜜的负担”,也是奔跑的动力。
晚高峰送餐结束,街上已经不像白天那么炎热,骑着电动车,孟炫志黝黑的脸庞被晚风吹拂着,能够感受到一丝清凉,好似这座城市在轻轻地拥抱他。
在这座城市,他有了家的方向,有了奋斗的坐标,家人闲坐、灯火可亲,这是他一天中最幸福的时刻。
作者:谭罗敏、闫拥洲
来源: 工人日报
湃新闻记者 邵冰燕 实习生 顾轩菁 魏启轩
最低优惠价继续下探,现制茶饮或进入“十元时代”。
近日,澎湃新闻记者梳理发现,多家新茶饮品牌近几个月来陆续推出9.9元甚至更低的优惠活动,其中包括一些限时优惠,也有长期的固定套餐,总体活动定价纷纷瞄准10元以内市场。
据万联证券6月底发布的研报显示,受高端消费疲软影响,部分新茶饮品牌存在一定的降价趋势,反映出消费者对价格愈加敏感,高性价比产品将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低价策略或成现制茶饮营销新风向。
连锁新茶饮品牌
“价格战”变相开打?
高性价比饮品似乎逐渐成为新茶饮市场主流。
澎湃新闻记者发现,多家主流现制茶饮品牌近几个月来,集中推出9.9元相关促销活动,中高端新茶饮平均两位数的价位开始不断下探。
中价格带方面的品牌,例如茶百道通过第三方平台推出9.9元中杯6选1优惠,小程序添加社群后可领取一个月9.9喝指定饮品券,对部分商品有效;沪上阿姨进入社群每日9.9元喝指定商品;书亦烧仙草于6月底推出新品9.9元促销。高价格带方面的品牌,喜茶于7月中旬在全国上海、杭州、青岛等地多家新店开业,集体推出9元喝喜茶及抽奖活动;奈雪的茶通过第三方平台推出咖啡系列9.9超值早餐活动。
但也有部分新晋高端茶饮品牌并未参与“10元价格战”,例如霸王茶姬中杯均价在15元至16元左右,大杯在20元左右,多个平台上的优惠价格普遍在九折左右。
随着近年来茶饮行业的内卷,原本处于20元以上价格带的喜茶、奈雪的茶等高端茶饮品牌不断通过推出轻果茶、轻乳茶等新品,抢占更低价格带。如今,大部分高端茶饮品牌的产品价格已下探至16元左右。这也意味着,10元至18元价格带的玩家正越来越多。
此前,喜茶、奈雪的茶等品牌就进行过大范围调价降价。2022年,喜茶发布公众号称完成调价,芝芝芒芒、芝芝莓莓、芝芝多肉青提由32元调整为29元,使茶饮菜单上再也没有3字开头的饮品;且保证2022年内将不再推出29元及以上的饮品。奈雪的茶2022年称,原均价20元以上的奶盖产品推出轻松系列,下调部分产品价格,全线产品告别30元,并承诺不超20元的茶饮每月都上新产品。
主打性价比的蜜雪冰城凭借2元至8元的低价格带,多年来不断占领下沉市场。随着今年暑期的到来,低价柠檬水也成为行业新宠,瞄准低价策略蜜雪冰城于7月3日上新1元冰杯,开启与便利店的冰杯价格战,其经典产品柠檬水通过团购可降至4.6元;相同类型的低价策略品牌甜啦啦,其产品4元柠檬水对标蜜雪冰城;书亦烧仙草金桔柠檬水平台团购价格4.9元直逼蜜雪冰城。
似乎无论哪一个价格带的茶饮品牌,都在进行不同程度的降价或是促销。据华安证券5月底发布的研报显示,过去三年,平价茶饮增速快于中价、高价,茶饮品牌10元以下消费占比从7%提至30%,而20元以上占比从33%跌至4%。
“如果不是有蜜雪冰城的超低价现制茶饮推动,估计近年来的现制饮品的价格就奔着二三十去了,或者更高。当前连锁现制茶饮市场竞争太激烈,优惠套餐、变相降价已成了一种常用的促销手段。”近日,一位知名连锁茶饮加盟门店店长这样告诉澎湃新闻记者。
不过,该店长进一步介绍,市场上不少低于10元/杯的套餐,通常在线下门店或官方小程序上无法直接买到,普遍是投放在第三方平台上的优惠,“优惠陆陆续续一直有,不过普遍呈现新茶饮市场集体推出大力度的优惠或降价可以说是近年来首次。尤其是很多新开门店,不少高价格带的品牌也在以‘9.9元’为噱头吸引客流。”
密集促销的背后,和当前中国现制茶饮店市场竞争激烈有着密切的关联。华安证券发布的研报显示,高价奶茶品牌由于底部崛起被倒逼降级,如当前奈雪的茶、喜茶纷纷降价进入大众市场(最低10元)并开放加盟,梯队竞争日趋激烈。
前述店长也向澎湃新闻透露,据其了解,对于加盟商而言,现制茶饮行业的毛利普遍较高,有的能达到八成以上。近年来不少新晋品牌纷纷进入该赛道,市场竞争加剧,“以我所在地区的商业街为例,已云集了十几家茶饮品牌”。
该店长也进一步指出,激烈的市场竞争、食品安全负面事件的增加以及一些网络热门事件等多因素影响下,其多家门店的销售量受到了一定影响,“我现在所在的地区,两家门店工作日日均净营业额为两千元左右,周末能达到三四千元,相对今年年初,销售额有下滑趋势。”
为了减少行业食品安全负面事件对品牌的影响,该店长也表示,今年315后总部对门店的检查也趋于严格。以其加盟品牌为例,就设有三级稽查,包括抽查、飞行检查和外部评测等。
9.9元一杯能赚钱吗?
“不会赔本赚吆喝,9.9元促销活动对门店的营业额有一定的提升作用。”该店长表示,优惠是为了拉新也是为了让更多老顾客复购。通常品牌也会平衡饮品的销量和成本,在定价中等的畅销款饮品中进行优惠,“我负责的两家门店,9.9元优惠券的核销率日均占到总订单的两至三成,有时能达到四成左右,还是比较火爆的。”
随着市场竞争愈加激烈,该店长也预计多家茶饮品牌的限时优惠可能会演变成长期的促销举措。茶饮品牌的集体降价趋势,可能还会持续一段较长的时间。
新茶饮纷纷
寻找业绩新增长点
此前曾有茶饮品牌的招股书中披露,以2023年零售额计算,前五大参与者市场份额合计占据超四成。随着行业竞争加剧,扩张门店网络并加速开店成了连锁茶饮品牌拓展市场份额的主要手段。现制茶饮的扩张趋势,也体现在下沉市场之争中。
此前,喜茶、奈雪的茶、乐乐茶已相继放开加盟,多家新式茶饮品牌宣布开店计划。万联证券发布的研报显示,高端消费景气度下滑,性价比茶饮消费增长迅速,各赛道连锁化趋势步伐加快,平价市场品牌依托加盟模式快速扩张,加速抢占下沉市场。
前述连锁茶饮加盟门店店长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除了直接或者变相降价外,“卷”研发、“卷”品质、“卷”科技、“卷”联名也很重要。其中,加盟商能最快享受到是品牌联名带来的流量。如何找到品牌差异化之处,在市场中争取较大份额还需各品牌的营销研发多方发力。
“智能设备作为新茶饮行业的新质生产力,其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有望将新茶饮行业的门店自动化水平提升至与现代咖啡连锁品牌齐平。”技术方面,喜茶方面曾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得益于自主研发的智能化、自动化设备的成熟,喜茶全球门店的出品一致性和食安的稳定性得到保证,在产品操作培训方面的成本更大大降低,有力支撑了喜茶在2023年全年超过2300家门店的增长,未来也将全面加速出海业务的发展。
“目前行业里的制茶机还未大范围推广,预计两年内会在大部分的门店普及。”前述一位店长向澎湃新闻记者指出,总部一直在发文件,鼓励加盟商采购相关制茶机,“一方面,门店被投诉的主要原因包括制作中配方或加料的错误等,制茶机的使用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另一方面,茶饮机可以减轻人工记忆茶饮配方的压力、确保品牌配方不外泄。”
回归到茶饮产品本身,当前越来越多的茶饮品牌推出健康茶饮标准,向消费者提供更健康的茶饮产品。如对于新茶饮产品的定义,喜茶在标准中明确提出为“经现场调配加工制作的不添加香精、奶精(植脂末)、氢化植物油、速溶茶粉、果葡糖浆,不含反式脂肪酸的现制饮品”。而此前一些机构发布的相关标准中,把新茶饮产品定义为可以添加植脂末、果葡糖浆的现制饮品,也导致了当前市场上关于健康茶饮产品界定的混乱。
“新中式茶饮在不同阶段,KPI的核心指标不同。其中在初始时期,可能更多关注品牌效应、品质效应;在第二阶段更多追求规模效应以及供应链建设;第三阶段则会追求集约化效应、抗风险能力、综合实力等。”此前,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新茶饮赛道竞争逐渐进入下半场,头部玩家之间已经到了需要比拼供应链基本功的时刻。而供应链能力的建设没有捷径可走,需要品牌从战略高度给予足够的重视,投入真金白银来一点一滴地把基础打牢。
来源: 澎湃新闻
源:澎湃新闻
最低优惠价继续下探,现制茶饮或进入“十元时代”。
近日,澎湃新闻记者梳理发现,多家新茶饮品牌近几个月来陆续推出9.9元甚至更低的优惠活动,其中包括一些限时优惠,也有长期的固定套餐,总体活动定价纷纷瞄准10元以内市场。
据万联证券6月底发布的研报显示,受高端消费疲软影响,部分新茶饮品牌存在一定的降价趋势,反映出消费者对价格愈加敏感,高性价比产品将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低价策略或成现制茶饮营销新风向。
连锁新茶饮品牌“价格战”变相开打?
高性价比饮品似乎逐渐成为新茶饮市场主流。
澎湃新闻记者发现,多家主流现制茶饮品牌近几个月来,集中推出9.9元相关促销活动,中高端新茶饮平均两位数的价位开始不断下探。
中价格带方面的品牌,例如茶百道通过第三方平台推出9.9元中杯6选1优惠,小程序添加社群后可领取一个月9.9喝指定饮品券,对部分商品有效;沪上阿姨进入社群每日9.9元喝指定商品;书亦烧仙草于6月底推出新品9.9元促销。高价格带方面的品牌,喜茶于7月中旬在全国上海、杭州、青岛等地多家新店开业,集体推出9元喝喜茶及抽奖活动;奈雪的茶通过第三方平台推出咖啡系列9.9超值早餐活动。
但也有部分新晋高端茶饮品牌并未参与“10元价格战”,例如霸王茶姬中杯均价在15元至16元左右,大杯在20元左右,多个平台上的优惠价格普遍在九折左右。
随着近年来茶饮行业的内卷,原本处于20元以上价格带的喜茶、奈雪的茶等高端茶饮品牌不断通过推出轻果茶、轻乳茶等新品,抢占更低价格带。如今,大部分高端茶饮品牌的产品价格已下探至16元左右。这也意味着,10元至18元价格带的玩家正越来越多。
此前,喜茶、奈雪的茶等品牌就进行过大范围调价降价。2022年,喜茶发布公众号称完成调价,芝芝芒芒、芝芝莓莓、芝芝多肉青提由32元调整为29元,使茶饮菜单上再也没有3字开头的饮品;且保证2022年内将不再推出29元及以上的饮品。奈雪的茶2022年称,原均价20元以上的奶盖产品推出轻松系列,下调部分产品价格,全线产品告别30元,并承诺不超20元的茶饮每月都上新产品。
主打性价比的蜜雪冰城凭借2元至8元的低价格带,多年来不断占领下沉市场。随着今年暑期的到来,低价柠檬水也成为行业新宠,瞄准低价策略蜜雪冰城于7月3日上新1元冰杯,开启与便利店的冰杯价格战,其经典产品柠檬水通过团购可降至4.6元;相同类型的低价策略品牌甜啦啦,其产品4元柠檬水对标蜜雪冰城;书亦烧仙草金桔柠檬水平台团购价格4.9元直逼蜜雪冰城。
似乎无论哪一个价格带的茶饮品牌,都在进行不同程度的降价或是促销。据华安证券5月底发布的研报显示,过去三年,平价茶饮增速快于中价、高价,茶饮品牌10元以下消费占比从7%提至30%,而20元以上占比从33%跌至4%。
“如果不是有蜜雪冰城的超低价现制茶饮推动,估计近年来的现制饮品的价格就奔着二三十去了,或者更高。当前连锁现制茶饮市场竞争太激烈,优惠套餐、变相降价已成了一种常用的促销手段。”近日,一位知名连锁茶饮加盟门店店长这样告诉澎湃新闻记者。
不过,该店长进一步介绍,市场上不少低于10元/杯的套餐,通常在线下门店或官方小程序上无法直接买到,普遍是投放在第三方平台上的优惠,“优惠陆陆续续一直有,不过普遍呈现新茶饮市场集体推出大力度的优惠或降价可以说是近年来首次。尤其是很多新开门店,不少高价格带的品牌也在以‘9.9元’为噱头吸引客流。”
密集促销的背后,和当前中国现制茶饮店市场竞争激烈有着密切的关联。华安证券发布的研报显示,高价奶茶品牌由于底部崛起被倒逼降级,如当前奈雪的茶、喜茶纷纷降价进入大众市场(最低10元)并开放加盟,梯队竞争日趋激烈。
前述店长也向澎湃新闻透露,据其了解,对于加盟商而言,现制茶饮行业的毛利普遍较高,有的能达到八成以上。近年来不少新晋品牌纷纷进入该赛道,市场竞争加剧,“以我所在地区的商业街为例,已云集了十几家茶饮品牌”。
该店长也进一步指出,激烈的市场竞争、食品安全负面事件的增加以及一些网络热门事件等多因素影响下,其多家门店的销售量受到了一定影响,“我现在所在的地区,两家门店工作日日均净营业额为两千元左右,周末能达到三四千元,相对今年年初,销售额有下滑趋势。”
为了减少行业食品安全负面事件对品牌的影响,该店长也表示,今年315后总部对门店的检查也趋于严格。以其加盟品牌为例,就设有三级稽查,包括抽查、飞行检查和外部评测等。
9.9元一杯能赚钱吗?
“不会赔本赚吆喝,9.9元促销活动对门店的营业额有一定的提升作用。”该店长表示,优惠是为了拉新也是为了让更多老顾客复购。通常品牌也会平衡饮品的销量和成本,在定价中等的畅销款饮品中进行优惠,“我负责的两家门店,9.9元优惠券的核销率日均占到总订单的两至三成,有时能达到四成左右,还是比较火爆的。”
随着市场竞争愈加激烈,该店长也预计多家茶饮品牌的限时优惠可能会演变成长期的促销举措。茶饮品牌的集体降价趋势,可能还会持续一段较长的时间。
新茶饮纷纷寻找业绩新增长点
此前曾有茶饮品牌的招股书中披露,以2023年零售额计算,前五大参与者市场份额合计占据超四成。随着行业竞争加剧,扩张门店网络并加速开店成了连锁茶饮品牌拓展市场份额的主要手段。现制茶饮的扩张趋势,也体现在下沉市场之争中。
此前,喜茶、奈雪的茶、乐乐茶已相继放开加盟,多家新式茶饮品牌宣布开店计划。万联证券发布的研报显示,高端消费景气度下滑,性价比茶饮消费增长迅速,各赛道连锁化趋势步伐加快,平价市场品牌依托加盟模式快速扩张,加速抢占下沉市场。
前述连锁茶饮加盟门店店长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除了直接或者变相降价外,“卷”研发、“卷”品质、“卷”科技、“卷”联名也很重要。其中,加盟商能最快享受到是品牌联名带来的流量。如何找到品牌差异化之处,在市场中争取较大份额还需各品牌的营销研发多方发力。
“智能设备作为新茶饮行业的新质生产力,其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有望将新茶饮行业的门店自动化水平提升至与现代咖啡连锁品牌齐平。”技术方面,喜茶方面曾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得益于自主研发的智能化、自动化设备的成熟,喜茶全球门店的出品一致性和食安的稳定性得到保证,在产品操作培训方面的成本更大大降低,有力支撑了喜茶在2023年全年超过2300家门店的增长,未来也将全面加速出海业务的发展。
“目前行业里的制茶机还未大范围推广,预计两年内会在大部分的门店普及。”前述一位店长向澎湃新闻记者指出,总部一直在发文件,鼓励加盟商采购相关制茶机,“一方面,门店被投诉的主要原因包括制作中配方或加料的错误等,制茶机的使用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另一方面,茶饮机可以减轻人工记忆茶饮配方的压力、确保品牌配方不外泄。”
回归到茶饮产品本身,当前越来越多的茶饮品牌推出健康茶饮标准,向消费者提供更健康的茶饮产品。如对于新茶饮产品的定义,喜茶在标准中明确提出为“经现场调配加工制作的不添加香精、奶精(植脂末)、氢化植物油、速溶茶粉、果葡糖浆,不含反式脂肪酸的现制饮品”。而此前一些机构发布的相关标准中,把新茶饮产品定义为可以添加植脂末、果葡糖浆的现制饮品,也导致了当前市场上关于健康茶饮产品界定的混乱。
“新中式茶饮在不同阶段,KPI的核心指标不同。其中在初始时期,可能更多关注品牌效应、品质效应;在第二阶段更多追求规模效应以及供应链建设;第三阶段则会追求集约化效应、抗风险能力、综合实力等。”此前,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新茶饮赛道竞争逐渐进入下半场,头部玩家之间已经到了需要比拼供应链基本功的时刻。而供应链能力的建设没有捷径可走,需要品牌从战略高度给予足够的重视,投入真金白银来一点一滴地把基础打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