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2日晚间,新华社报道奈雪的茶多家门店存在卫生安全问题。8月3日凌晨,公司快速作出回应,对涉事门店展开连夜彻查、整改。利空消息影响下,奈雪的茶8月3日股价大幅下挫,最终收跌10.73%。而因为近期股价表现弱势,公司上市月余以来市值已缩水近半。
奈雪的茶致歉,公司股价再次大跌
新华社报道显示,记者通过随机应聘,“卧底”网红奶茶店“奈雪的茶”,发现其多家分店存在蟑螂乱爬、水果腐烂、抹布不洗、标签不实等问题。但每次上级来检查时,店员们就会临时整理地面卫生,对平日较为繁杂的后厨进行系统清理,紧急清洗各种机器。
8月3日凌晨5时许,奈雪的茶官方微博对事件公开回应。公司表示,管理层就此次卫生安全事件非常重视,第一时间成立了专项工作组,对涉事门店展开连夜彻查、整改。涉事的两家门店当天暂停营业,同时奈雪会邀请市场监督管理局上门检查,并第一时间公布检查结果。本次整改行动由奈雪的茶华北区总经理彭大诚负责。
在盘前回应媒体报道后,奈雪的茶股价仍然未能承受住下跌压力。8月3日早间开盘后,公司股价即下跌近9%,不久跌幅突破10%,虽然午间收盘前有所回升,但在午后未能止住颓势的情况下最终收跌10.73%。目前公司市值近167亿港元。
其实,这不是奈雪的茶第一次曝出食品安全问题。去年5月,南昌百盛优客城市广场店一名顾客反映草莓魔法棒中草莓变质,奈雪的茶道歉称对该顾客进行了赔偿并得到了谅解,门店涉事员工被予以警告及停班反省。
2019年6月,深圳市场监管部门执法人员对奈雪的茶进行突击检查,发现其负责配茶工作的部分员工未按规定佩戴口罩并且其门店后厨有食品储存柜的玻璃门存在故障无法锁闭的情况。未几,深圳龙华百佳华商城的奈雪门店出售的饮品被曝出现黑色虫子。
今年6月30日,奈雪的茶正式在港挂牌,成为“新式茶饮第一股”。不过,公司上市首日股价便遭遇大跌,从此呈现一路走低趋势。7月底,股价触及上市以来的新低9.1港元,较IPO价格18.86港元腰斩。
上周二(7月27日),奈雪的茶股价收盘下跌19.84%。公司当天为此发公告称,经营状况良好,并不知悉任何有关本集团而导致股份价格及成交量出现波动的情况,也并无任何根据证劵及期货条例第 XIVA部须予披露之信息。
在招股书中,奈雪的茶曾坦言因食品安全卫生问题,公司面临顾客提出责任索偿或投诉的固有风险。公司表示,有关食品安全问题的事件或报道(不论是否属实)曾严重损害餐饮行业公司的声誉。若因食品安全负面宣传、索偿或诉讼而导致客流量减少,公司业务及经营业绩可能受到严重损害。
卫生安全事件频发,餐饮痛点仍待解
后厨卫生安全管理一直是行业的痛点,奈雪的茶并非个案。近年来,餐饮业卫生问题报道屡见不鲜,各地市场监管部门也频频出手加强管理。
7月,华莱士后厨脏乱差问题曾引发关注。视频显示,华莱士北京门店后厨工作人员涉及未佩戴口罩手套制作炸鸡、汉堡,产品落湿地面后直接重新炸制,油烟机清洗剂直接滴进锅内等行为。公司表示,已对涉事的北京门店采取停业整顿措施,将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企业主体责任,迅速开展自查自纠,落实问题整改。
华莱士事件被曝光后,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根据总局指示要求,迅速组织力量对华莱士上海门店进行了专项突击检查,并约谈了华莱士上海总部。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上海市场监管部门还曾突击检查走访一点点、熊姬、茶百道、七分甜、coco五家奶茶店,发现食品标签不明确、冰箱内食物不加盖、操作区卫生不达标、员工私人物品与食品混放等问题,并进行重点回访。
蜜雪冰城同样品尝到安全质量管理不到位带来的后果。今年5月,有媒体报道蜜雪冰城郑州永安街店等旗下门店存在篡改开封食材效期、使用隔夜茶汤奶浆半成品的食品安全问题,郑州市市场监管局随后部署各开发区、区县(市)局立即组织全面检查整治行动,全面检查蜜雪冰城所有门店,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从快从严从重处罚。通报显示,该局责令35家门店限期整改,责令3家门店立即停业整改,当场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9家。
业内人士指出,餐饮从业者薪资收入低,工作时间长、强度大,人员流动性高,很多时候需要依赖门店负责人强化管理。“普通工作人员一般还是比较担心食品安全,毕竟客人身体出现问题了更麻烦,但细节上往往容易产生漏洞,尤其是在高峰期。”曾在上海一家星级酒店从事后厨工作的小刘告诉记者,如果管理人员不够严格,卫生状况确实难以避免。
北京某知名酒楼原厨师孙先生认为:“正规管理的连锁餐饮店,只要采购源头过关,卫生安全基本都有保证,加盟店出问题的概率更大。奈雪的茶均为直营,此次出现问题可能是个别现象,但也说明后厨卫生管理需要更加重视。”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0年12月,奈雪的茶已遍布全国70个城市,近500家门店。
上海市场监管部门此前发文表示,监督只是手段,更重要的是检查过后的常态管理。商家不仅要维护好品牌和产品“面子”,更重要的是要做好后厨管理的“里子”,各大商圈也要发挥好协同责任,与政府监管部门共同守牢食品安全的底线。
< class="pgc-img">>年来,各种餐厅后厨不忍直视的问题被媒体纷纷曝光,有拖把直接放在洗菜池里的,有员工踩在切菜的案板上走路的,还有的蔬菜不洗直接下锅、菜品直接和垃圾放在一起……此处省略,自行脑补!
而且被曝光的这些餐厅,都还不是什么小店,而是全国连锁的大品牌,像外婆家、西贝这样的。连他们都这样,那些没什么名气的小店的后厨,岂不是更不能看?
难怪,餐厅的后厨都会标上:厨房重点,闲人免入!的确是不能看啊!
有朋友问小编,中餐馆后厨本来就管理比较难,因为原材料种类多,还有很多内脏什么的,一不小心就脏乱差了!而美国众所周知对卫生管理一向都很严格,美国对餐厅的卫生监管是怎么做的?
华人老板吐露心声:在美国开家餐馆有多不容易
小编有很多在纽约开餐馆的朋友,他们经常抱怨说美国餐馆监管太严格,开店营业期间总会有猝不及防的安全检查。很多在美国开餐馆的华人老板都曾吐过苦水,说在美国开餐馆表面看起来赚钱多,但其实都是辛苦钱,要把大部分精力放在餐厅卫生上,就怕一不小心上了黑名单。
美国政府如何监管餐厅美国每个州都有自己的卫生部门,负责监督餐馆和其他餐饮服务机构,每个地区标准不一样,但都很严格就是了。而且最变态的是,他们经常会不定期突击检查,还时不时会有工作人员装作食客“卧底”检查。
如今中餐在美国很多地方都很受欢迎,连带着发展出来一些“在美国才有的中国菜”。开的人多了,竞争也非常激烈,除了卫生问题外,更多经营上的问题需要去解决,比如:员工管理、食客服务,所以, 在美国开家餐馆是真心不易啊!
< class="pgc-img">>美国卫生部360°无死角卫生检查有多变态
卫生部门会突击检查Health Inspections,检查清单很长涉及项目繁多,堪称360°无死角。
根据LA洛杉矶某餐厅亲历的检查过程,总结了一下卫生部门上门突袭究竟要查些啥?如下:
1、食物储存
食物存放温度是否合适,尤其是生鲜类食物不能在过高温度下储存,检查员会掏出温度计(的确就是掏出温度计)去测量鱼肉的温度。
冷藏食品的冰箱温度也需要在规定范围内。
化学物品要和食物储存的地方分离。
< class="pgc-img">>2、食品准备
员工要用手套、干净的手或者餐具来处理食物。
确保刀、砧板、手要和即时的食品分开。
厨房使用的所有加工和预制成分来自经批准的来源。
食物要加热到正确的温度,避免细菌。
< class="pgc-img">>3、卫生设备
洗碗要有洗,冲,消毒三个区域。
干净的餐具要被盖好,储藏室要避免灰尘和污染。
检查有毒清洁产品的储存和标签。
食物的准备区域,橱柜等都要保持干净整洁。
给厨具消毒时,水温要加热到正确的温度。
餐厅厨房不能出现老鼠蟑螂。
4、垃圾处理
生活垃圾和回收物品要正确分类处理。
垃圾需要及时情况。
垃圾箱周围要保持干净,不能有虫害。
5、员工卫生
员工处理食物时戴口罩和手套是必须的。
员工出现咳嗽、喷嚏情况,或是用手摸头发后都要洗手,重新戴上手套。
如果手上有伤口,处理食物前要包裹好,并保护隔离食物。
< class="pgc-img">>检查结果定期公布一目了然
美国负责监督餐馆和其他餐饮服务机构的检查标准会公布在网站上,所有居民都能看到,哪家店检查不合格一目了然。
美国餐厅安全标准严格且公开以旧金山地区为例,环境卫生科设有一个公开的食品数据库,其中包含食品检验结果。在线检查数据库每周更新一次。
< class="pgc-img">>在这个网站上,我们可以查到近期卫生部门对每个餐厅的评分,根据指数我们可以清楚的判断出一个餐厅是否卫生。
< class="pgc-img">>安全指数分类标准:
> 90分:优秀
86-90分:合格
71-85分:存在部分违反规定行为,需改进
≤70分有严重违规或多次违规、仍在观察
分数越高说明卫生方面越放心,反之太低的,食客就会自动将其纳入黑名单。
一言不合就罚款、停业
要知道美国卫生局的检查员可不是走马观花,整个检查过程要持续1-2个小时,大型宾馆的餐厅会达到4小时。不合要求,直接罚到关店美国餐厅如果被查,及时没有被媒体曝光,也照例扣分、罚款、停业。绝对不是一封道歉信就能搞定的。
1、一言不合就罚款
据纽约某酒楼负责人透露,卫生检查人员发现鸡蛋有一个小裂缝,直接开出200刀的罚单。
2、严格的扣分机制
擦桌子的抹布没有放入规定浓度的消毒液中,洗洁精用完没有及时添上,擦手纸没有换上,洗碗水温度不够,都是造成直接扣分的因素。
< class="pgc-img">>3、实在不行就勒令停业。一般来说对于评分越低的餐馆检查的频率是越高的,直到检查合格或者关门为止。
锁餐饮店因口碑好、味道佳,备受消费者青睐。炎炎夏日,这些连锁餐饮店的食材质量、后厨卫生、餐饮操作规范究竟如何呢?本期“月月十五查餐厅”行动,厦门市食安办组织食安特勤队员、检测机构工作人员和媒体记者等一同走进同安宝龙商场,抽查了两家连锁餐饮店,看看他们的卫生情况如何。
水果蔬菜混放存在交叉感染风险
昨日上午10点半,检查人员来到商场三楼的醉得意餐厅。该餐厅每逢周末节假日时,接客量一天能达800—900人。执法人员详细检查了后厨环境卫生、人员健康证、食材原料存储、餐具清洁消毒等情况。检查发现该店整体操作规范、卫生情况较好,但也发现了一些小问题:切好的水果和蔬菜、生食混放在一起,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执法人员要求店家立即整改。此外,店家对刀具采用84消毒液进行浸泡消毒,但却没有标明该消毒液的浓度配制比例,消毒完的刀具如果清洗不到位,也会存在食安隐患,建议店家设置专门的刀具消毒柜。
此后,执法人员来到老茶头牛腩煲餐厅,重点对该店后厨操作间进行了检查。执法人员发现后厨有做油炸产品,但是没有油温和更换油的时间记录。店家声称两天换一次油,并不存在反复利用。执法人员要求制作表格清晰记录,做到有据可依。在餐厅的墙壁上,虽挂有灭蝇灯,但眼尖的执法人员发现,非托盘式的灭蝇灯很容易导致蝇虫掉落。
昨日的行动中,第三方抽检机构的工作人员还随机对两家餐厅的螺丝椒、上海青、四季豆、油桃、生菜、娃娃菜等6种食材进行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结果均合格。
“红黑榜”监管机制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据悉,为进一步督促餐饮单位主动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同安区市场监管局于2022年在餐饮行业推行“红黑榜”监管机制。同安区市场监管局食品科科长颜明旭介绍,每一期市场监管人员都会对食品经营单位食品安全状况及管理水平等方面进行考核,评出“红榜”和“黑榜”食品经营单位名单,再通过媒体形式进行公示。被列入“红榜”的食品经营单位要继续保持规范经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而对于“黑榜”商家,将列入重点监管单位,必须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整改,未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同安区市监局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依法予以查处。其目的是督促餐饮单位主动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强化食品安全社会共治,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截至目前,该局已公布15期“红黑榜”名单。
来源:海峡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