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所有文章均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一律举报
>- 首发|首席商业智慧
- 作者|首席商业智慧
引言:商人逐利,骗子驱潮,“庞氏骗局”连餐饮业也不放过?
这年头,见多了房地产暴雷、教培机构跑路、私募企业人去楼空的事情,没想到连茶饮品牌也能出“意外”。
近日,社交平台上频繁出现关于长沙知名茶饮品牌“小柠撞茶”的负面爆料。
根据红餐网的报道,小柠撞茶不仅大规模关店,而且还拖欠员工的工资和物业的租金,消费者充值的金额、购买的卡券无法使用,总部也人去楼空,老板疑似跑路,大批投资人的千万投资无法提现......
“庞氏骗局”?
投资人千万投资或血本无归
一个从长沙起步的新式茶饮连锁品牌“小柠撞茶”,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在长沙、广州、云南等地开出100多家门店。
如果不是这次暴雷事件,估计很多人都没有听过这个品牌。
根据官网资料显示,小柠撞茶主要是做檬茶系列、鲜果茶系列、原茶系列、复配茶系列,首创“撞茶”理念,目标主攻年轻人市场。
虽然概念讲得很高大上,但是无非也就是柠檬茶、水果茶和奶茶这几个花样罢了。
小柠撞茶的商标持有人为湖南小柠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小柠食品”),企查查信息显示,小柠食品2022年成立,位于湖南省长沙市。
在2022年的口罩期间,小柠撞茶敢在实体经济如此困难之际还选择做实体门店,并且能够扩张出近百家门店,还要得益于它的商业模式。
小柠撞茶进行扩张的方式并非如当下新式茶饮品牌那样需要几十万单独加盟,其采用的是“联营合作模式”,即每间联营店注册成立有限合伙企业,由合伙人共同出资。
图源红餐网
>简单来说,也就是一家联营店,有小柠撞茶所属的公司持股51%,剩下的49%分别由12名合伙人持有,相当于平均下来1位合伙人仅能拿到4%左右的股份,每投29900元。
这种模式的核心思想就是降低投资门槛,让人人都有机会当老板,只需投资不到3万元就可以成为股东并开店,并且享受后续的盈利分红,而且还不用参与门店直接经营。
只投钱等分红的这种模式,当然是大众最喜欢也最普遍接受的模式了。
而小柠撞茶恰恰就瞄准了大众的这种心理,轻投入、不用管理,还有收益,躺着就能赚钱,所以才能够快速扩张出近百家门店。
而且还有一点,小柠撞茶的合伙人中分为管理合伙人和普通合伙人,管理合伙人能够拿到的收益会比普通合伙人多,按照营业额的5%和2%的开店奖励享受收益。
如果想要成为管理合伙人,必须成功推荐至少6位新的合伙人加入。
甚至小柠撞茶为了鼓励多拉人,还推出了一个拉新的奖励方式,也就是每拉一名新人,奖励5000元。
图源红餐网
>嗯?有没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种“拉人头”的方式怎么和“庞氏骗局”那么像?
这个路数和之前暴雷的“遇见小黄鸭”可以说是如出一辙。
遇见小黄鸭就是打着投资开店的旗号,引诱投资者加入,不断开店,做大资金盘的。
它也是一个门店有12个合伙人,其中一个人是合伙人代表,还有11个人是普通合伙人。合伙人代表投资49800元占股5%,合伙人投资29800元占股4%,剩下的就是公司占股51%。
想成为合伙人代表,也是和小柠撞茶的模式一样,至少要拉6个人头和你一起干。
这种模式看似降低了投资门槛,实际上是一场庞氏骗局。最后“遇见小黄鸭”的结局就是其被通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警方已经对涉案主要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实际上,刚开始的时候,还没有人发现“遇见小黄鸭”是一场庞氏骗局,还是由于公司拖欠员工工资,相关部门进行了调查之后,才查出来这个惊天大雷。
所以,这么一看,有没有一种可能,小柠撞茶一开始就在做局?
这套路简直就是一模一样的。
不用花心思打理店铺,仅需不到3万元就可以当老板,每天还有收益提现,坐享其成安心当“甩手掌柜”,看起来是一个很不错的副业项目,只不过,天底下哪里有那么好的事都让你撞上了。
根据红餐网发布的报道,小柠撞茶的投资人超过200位,涉及的投资资金预估高达千万元。
也不知道投资人这些钱能不能拿回来了,估计是悬!
因为今年5月中旬,就有小柠撞茶员工到长沙总部了解情况,结果却发现总部大楼大门紧闭,已经人去楼空,颇有一种卷钱跑路的前奏了。
图源红餐网
>拖欠员工工资十几万
消费者卡券无法核销
不止骗投资人,还骗消费者和员工,谁说一开始小柠撞茶就不是在做局呢。
在社交平台上,就有大量消费者发帖表示,券还没用完,奶茶店竟然倒闭了。
听说过买衣服充值,剪头发充值的,没听说过喝奶茶竟然也要充值的。
只能说,现在做生意的人,“聪明”多了,只不过这个“聪明”是用在歪道上了。
小柠撞茶的充值模式就是搞优惠活动,吸引用户充值,但是这个充值并不是直接冲到卡里的余额,而是把它转换成消费券,而这种消费券,不是余额,所以不能申请退款。
小柠撞茶小程序显示,目前其支持到店取餐的门店一共有39家,其中37家均显示“已休息”,剩下的2家店为推广店和测试店,显示“当前门店暂无可售商品”。
除此之外,社交平台上也出现了大量小柠撞茶员工的维权帖,大家都被小柠撞茶拖欠了数月工资,而且完全没有人出来处理。
“3月份开始拖欠工资,人事财务发消息已读不回,总部高层离职的差不多了,老板疑似跑路了......”
竟然连打工人也要坑,这都是人家辛苦的血汗钱,每天勤劳上班,合着是白给资本家打工了。
加盟奶茶店,小心“快招公司”的陷阱
其实,套路颇深的奶茶店加盟骗局,又何止与此,小柠撞茶只是万千的缩影罢了。
涉案7亿元、5800名加盟商被骗4.4亿元、69人获刑、主犯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
这些关键词共同组成了“茶芝兰加盟诈骗旧案”。
当年这个“茶芝兰加盟诈骗案”也是闹得沸沸扬扬,这个所谓的“茶芝兰”其背后就是一家快招公司,旗下拥有超20个虚假的奶茶品牌,这一类公司骗的就是加盟商的钱,并非真的卖奶茶做品牌。
他们在一系列品牌包装后,通过设计好的招商加盟网站,发布带有“知名品牌加盟”字样的招商广告,伪造授权书等手段骗取众多加盟商费用。
甚至为了“以假乱真”,还雇了一堆人在门口排队,制造品牌热火朝天的假象。还找了知名女明星背书,让加盟商放下戒备。
这一系列的操作,可谓是炉火纯青,骗的加盟商团团转。
就当加盟商们以为自己找到了一条致富路之后,交了钱开了店才发现,什么所谓的后续扶持、一条龙服务等等全部都是假的,交了钱就不管,让加盟商自生自灭,导致很多加盟商生意惨淡,最后亏钱关门。
更不要脸的是,有些人交了钱,这些骗子甚至连敷衍一下都不愿意,交了钱直接跑了,连店的踪影都看不到。
投资需谨慎,脚踏实地才是王道
如今的新茶饮赛道可以说是热火朝天,骗子们也开始盯上了这个赛道。
再加上当下大环境不好,很多人都想要有一个可以坐享其成的副业项目,这也就给了很多骗子去行骗的机会。
而且市面上很多知名的新式茶饮的加盟门槛都不低,没有几十万加盟不下来一家店,而且竞争大,短期内很难回本。
因此,这种靠“拉人头”模式的方式,就吸引了很多想要开店在新式茶饮赛道分一杯羹的人,这也导致了一些品牌利用这种方式来圈钱。
毕竟当下的茶饮市场除了营销和圈加盟商的能力外,似乎没有太高难度和科技含量,在这种背景下,一些靠营销包装出来的网红品牌,借着茶饮圈钱的概率也越来越大。
不要被所谓的诱惑蒙蔽了眼睛,不要羡慕任何快钱,对于投资者而言,在投入资金的时候,要保持理性和警惕,天下不会掉馅饼。
此外,在投资之前,也要深入了解这个品牌的口碑和真实实力,产品是否有壁垒,品牌是否有护城河,避免被表面的繁荣所迷惑。
而且不要太贪心,该收手的时候就收手,人性贪婪迟早会出事。
每一个人都应该守好自己的钱袋子,保持理性,莫要贪心,脚踏实地,最后还是那一句老生常谈的忠告,理财投资需谨慎。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发表您的意见或者看法,谢谢。
#头条创作挑战赛#
< class="pgc-img">>国内运营最早的财经自媒体,百万商界精英的必备读本,聚焦每日热点事件、财经人物、创投故事、财富商机等内容!每日为您提供更真实、更专业的商业报道,欢迎关注@首席商业智慧
茶口感浓香,价格适中,广受人们的喜爱,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就已经成为了一种全球的畅销饮品,
奶茶行业成为了创业者们争相投资的热门项目。
要加入到奶茶这个行业当中,在这个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品牌的效益无可厚非,最好最快捷的方法便是做品牌奶茶的加盟。
< class="pgc-img">>有效的商业模式
作为一种快速的消费饮品行业,奶茶行业要做的就是时尚、流行。喝奶茶的大部分都是年轻群体,而年轻人都是追求时尚潮流,都追求新鲜的事物。
所以奶茶店的产品要不断的推陈出新,开发出新的饮品,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来光顾,因此奶茶店创业计划中。
奶茶店的选择,最好是大学校,商业街等人流量大的地方,能够保证客人的人流量,保证一定的经济效益。
有一家奶茶店拥有两家实体店,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彻底改变了以前不温不火的状况,每天用户都是排队购买奶茶,最为关键的是这一切都没有花一分钱做营销!
当然了,这都源于王阳导师的指导。经过王阳导师的指导,终于改变了原来的现状,奶茶店大热!
< class="pgc-img">>缜密的思维逻辑
奶茶店这么多,凭什么他火了?有两个主要原因:第一创意好,第二平台好。
我们先说第一个好创意,一杯可以占卜的茶。
把占卜行业和茶两个行业结合起来玩,是不是很有创意呢?
在奶茶上面写下你的问题,然后开盖就能得到答案。
比如问“我这辈子有可能赚一个亿吗?”,
答“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就像以前的星座奶茶一样,但这种玩法更加的好玩。因为喝奶茶的都是一些年轻人,而年轻人好奇心比较强,往往让这些用户做出决定的不一定是你的产品,而是你的创意,大家认可吗?
< class="pgc-img">>巧妙的方案细节
也就是说为创意买单,为好奇心买单。
当然了,你的产品也不能太差对吧,这个产品的品质是决定用户重复消费的重要的因素。不信你可以去问一下,基本上都不用过脑子都知道,这一帮人都是奔着好奇心去的,有了好创意就能好吗,就能赚大钱吗?
并不是的。因为就像也怕巷子深,所以这个时候你需要造势让,更多的人知道。
怎么做?借力、借力平台聚集用户,让用户帮你免费传播。
当前最火最搞笑的是什么平台?抖音。现在很多人都为这个平台中毒了,不管男女老少,上到80岁的老人,下到8岁的小孩子。
这个奶茶店就借助抖音这个平台在上面录制一些短视频,2018年才开始玩,虽然目前只有35万的粉丝,但是点赞量超过110万,播放量几千万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0成本营销,没花一分钱,通过抖音短视频让这个品牌火了,吸引了大批量感兴趣的用户。
那一天的店门口排队购买奶茶公司门口排队加盟,这是什么概念?
在短短的两个多月,就招到了250多家的加盟店,为什么?
其实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抖音上面的用户和奶茶店的用户高度重合,所以通过抖音就能吸引大量的用户到实体店消费。
而开一家奶茶店也是很多年轻妹子的梦想,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有这么多的加盟商加盟也不奇怪。但是如果你换成是饭店或者其他的,估计效果并不会有这么好,这就是内容营销的魅力。
< class="pgc-img">>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因为内容营销本身就具备一个自带传播的功能,好的内容用户会帮忙传播。但是如果你的是广告,你觉得有多少用户会帮你传播,这就是为什么他们能在短时间内火起来的原因。
一杯可以占卜的茶本身就是一个传播的话题,让用户眼前一亮。在这个产品过剩,精神缺乏的年代,给予产品一种自带社交货币的功能,给用户制造一个话题,比你做很多的因素,产品功能的同时也能满足用户的精神需求,让产品有了新营销更加的轻松。
还想知道更多吗?
咨询我即可免费学习我价值398元的商业模式课程,前30名报名2980元的用户更可以获得一对一的企业免费诊断。
时代已变,商业模式也在变。跟随我,去追逐商业的更高峰!
< class="pgc-img">>一网红奶茶被市场抛弃了?
本文由红餐网(ID:hongcan18)原创首发,作者:简煜昊;编辑:景雪。
台湾奶茶品牌麦吉machimachi,在中国内地市场的发展正遭遇困境。
企查查信息显示,3月25日,上海麻吉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新增一则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95万元。
而上海麻吉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麻吉公司”)正是麦吉machimachi(以下简称“麦吉”)在内地的独家合作运营商,负责麦吉在内地的全部运营事项。
2019年,麦吉因在周杰伦的歌曲MV中亮相而一夜爆火,成为大热的“网红奶茶”,一杯奶茶一度被黄牛炒到800元天价。
麦吉官网披露的信息显示,品牌高光时期曾在内地开出23家门店。然而发稿前,红餐网登陆麦吉内地的官方小程序“麦吉会员”发现,其内地在营门店已经仅剩5家。
< class="pgc-img">>门店仅剩5家,
台湾网红奶茶在内地发展遇阻
2018年9月,第一家“麦吉 machi machi”在台北开业,主打芝士奶盖和手摇茶,凭借可爱的包装设计、Ins风的装修风格以及烤布蕾奶盖等特色产品出圈,得到许多台湾年轻人的喜爱。
2019年,周杰伦发布新歌《说好不哭》,麦吉在歌曲MV中出现。此外,周杰伦还曾多次在社交媒体中晒出打卡该品牌的图片。就这样,麦吉成了优乐美之后,第二个被周杰伦“捧”红的奶茶品牌。
2019年,麦吉开始攻入内地市场,且选择了麻吉公司作为其大陆地区唯一的代理运营商。
作为麦吉大陆地区唯一的代理运营商,麻吉公司近年来遇到的麻烦可不少。
今年1月,上海麻吉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因委托合同纠纷成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47.35万元,执行法院为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2月,该公司因买卖合同纠纷被限制高消费,再次被列为被执行人;3月25日,该公司又因特许经营合同纠纷,被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法院列入被执行人名单。
根据企查查的统计,2023年至今,麻吉公司被列为执行人或失信执行人多达10次,截至2024年3月26日,该公司的被执行金额已经达到 152.22 万元。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企查查
再往前,麻吉公司还曾多次因拖欠货款和宣传服务尾款被起诉。红餐网搜索中国裁判文书网发现,在2023年的1月和7月,麻吉公司曾分别两次被上海市普陀区税务局发布欠税通知,增值税欠税金额分别为35.5万元和36.3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从麻吉公司的“知识产权”信息来推断,在食品经营、餐饮管理领域,麻吉仅运营了“麦吉”这一个品牌。
而麻吉公司遇到的问题,也影响到了其运营的奶茶品牌麦吉。
2019年6月,麦吉内地第一家门店在杭州皇后公园开业,此后又陆续在上海、宁波、广州等城市开店扩张。据当地网友透露,麦吉杭州首店开业便大火,最高排队时长一度超过了5小时,大众点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该门店一直都位于杭州饮品店热门榜的榜首。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麦吉杭州首店热度最高时,一杯28元的奶酪奶茶一度被黄牛炒至800元。为了杜绝黄牛,门店甚至制定了消费者取到商品后需要现场喝一口的规则。
此后几年,麦吉在内地加快开店。2022年,品牌门店最多时达到了23家,但这样的风光并没有持续太久。
根据都市快报的报道,2022年6月,麦吉在杭州开出的3家门店中,就仅剩下龙湖滨江天街店在正常营业,此后一年之内,杭州最后一家店也迎来关闭。同时,深圳、广州等地的门店也相继被曝关闭。
截至发稿前,麦吉内地在营门店已经仅剩5家,分别位于上海、深圳、南京、合肥、苏州,这5个城市各有1家门店。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麦吉machimachi官方ins账号
除了关店外,麦吉目前在营的门店,生意较高光时期也明显下滑,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压根不用排队了。
3月29日,红餐网实地走访麦吉深圳壹方天地店,当日下午四点,店内仅有零星几位顾客,并不需要排队点单。该店店员表示,门店目前的日均订单量不到20杯,整个3月以来门店的总体订单量也不到400杯。
红餐网拨打了位于上海、南京等地还在营的麦吉门店电话,几家门店店员的回复也基本一致:都是接单即做,不用排队等待。
< class="pgc-img">>屡遭山寨,重现“鹿角巷”悲剧?
复盘麦吉从爆红到关店的遭遇,山寨或许是阻碍麦吉在内地发展的一个关键原因,同时这也是麻吉公司近几年疲于解决的一大难题。
据了解,由于麻吉公司没有及时注册相关的品牌商标,2020年起,市场上就涌现出一大批山寨的麦吉奶茶。
据界面新闻报道,山东、江西、江苏等省份均出现了以“麦吉奶茶”命名的实体奶茶店铺,有的甚至打着麦吉的旗号开始招商加盟。
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麻吉公司都忙于打击山寨。比如,通过官方微博和公众号等渠道发文强调,品牌只以直营方式经营。同时,麦吉官方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更新品牌最新的门店数,且特别声明“除上述餐厅外无其他分店”。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麦吉machimachi官方微博
2020年12月,麻吉公司起诉了上海达橙实业有限公司等三家公司,案由为商标侵权导致的不正当竞争纠纷。最终,法院判决三家公司向上海麻吉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赔偿经济损失及维权合理开支合计60万元。
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3月26日,麻吉公司相关的195起案件中,近80%的案件,麻吉都是作为原告,而这当中,大部分又都是别人侵害了其商标权所致。
这也不禁让人联想到另一个台湾网红奶茶——鹿角巷。同样是在内地开业大火,同样也被山寨现象拖累,最终导致品牌发展失势。
2019年,鹿角巷创始人邱茂庭就曾向红餐网表示,山寨问题是他在内地市场收获的最惨痛的教训。据其所说,当时鹿角巷的正牌门店只有100来家,可全国的山寨店却高达7000家。而光是在打假山寨品牌这件事上,鹿角巷的支出就超过1个亿。
庞大的维权成本和长时间的维权拉锯战让鹿角巷元气大伤。最终,鹿角巷错过了在内地发展的最佳时期。
< class="pgc-img">>经营策略落后,产品性价比低
终将沦为茶饮市场“炮灰”?
当然,困扰麦吉在内地发展的不仅仅是山寨问题。从近几年茶饮行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来看,麦吉的经营策略也显得比较落后。
产品方面,麦吉更偏向传统台式奶茶,门店招牌的奶酪奶茶和烤布蕾奶茶都是以奶茶小料和芝士奶盖作为最大卖点。多年以来,产品菜单并无太大的创新。
另外,红餐网从其门店店员口中得知,麦吉店内目前很多产品中也会用到植脂末。
相较之下,其它新茶饮品牌早已推出了果茶、花香茶等一众创新单品,且很多品牌都已经用真奶取代了植脂末。同样来自台湾的奶茶品牌一点点也在去年推出了牛乳茶系列,一改所有产品都使用植脂末的产品模式。
在价格方面,麦吉也没有优势。如今,消费者愿意为一杯奶茶支付的价钱正在下滑,新茶饮客单价普遍降低,喜茶、奈雪的价格已经下探到20元左右,沪上阿姨、茶百道等品牌的价格则在15元左右,更别提蜜雪冰城、甜啦啦等价格更亲民的品牌了。
相比之下,麦吉的产品价格大都仍在28-30元之间,相当于降价前的喜茶、奈雪,性价比并不高。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麦吉machimachi官方小程序
历经十余年的高速发展,整个新茶饮赛道早已进入红海竞争。赛道内的玩家为了突围,纷纷在价格、加盟、供应链、产品、营销等多个方面变革、升级。
在如此竞争白热化的局面下,麦吉这些年似乎却一直停留在原地。由此来看,品牌的发展在明星光环消退后受阻,也在情理之中。
封面图来源:麦吉machimachi官方ins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