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研究院全球富豪榜今日发布。榜单中,不乏餐饮业熟悉的面孔,海底捞张勇、美团王兴等人均上榜,并且排名相比去年,都有大幅提升。具体详情请看红餐网《每日热讯》。
胡润全球富豪榜发布
海底捞夫妇财富达2450亿元
刚刚,胡润研究院发布了《2021世茂港珠澳口岸城·胡润全球富豪榜》榜单。红餐网(ID:hongcan18)发现,尽管受到去年疫情的影响,但在这份富豪榜上,餐饮行业的表现,依然格外强劲。
榜单显示,海底捞的张勇和舒萍夫妇财富增长了138%,达到2450亿元人民币,位列榜单第38位。除此以外,海底捞的施永宏、李海燕夫妇,也以1160亿人民币登上全球富豪榜117位。
美团的王兴全球排名则从去年的262位上升到今年的43位,财富一年增长347%,达到2200亿元人民币。
熊猫快餐的程正昌、蒋佩琪夫妇也以445亿元进入了全球富豪榜榜单前500。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胡润研究院官网
餐饮上游企业表现同样亮眼。
比如海天味业就有14个人上榜,成为上榜人数最多的企业,上榜人数是去年的两倍。其中,海天味业董事长庞康身家2150亿元,财富增长达200%,全球排名46。
此外,李锦记集团主席李文达以620亿元的财富位列267名,排名提高了120多名。
在红餐君(ID:hongcan18)看来,餐饮大佬纷纷登上胡润全球富豪榜,意味着餐饮行业正以中国第一大产业的身份,逐渐成为资本关注和重点投资的领域。
回顾过去的2020年,尽管餐饮企业受到疫情黑天鹅的影响,但依然有资本的不断入局,餐饮业获得了更多创造产品、打造品牌的机遇。时间来到2021年,在国内疫情已逐步控制的当下,资本对餐饮行业的评估更是无限看好,餐饮企业的资本化进程正在提速。
抽成太高餐馆赔本赚吆喝?
工商联提议加强外卖佣金管理
“买流量变现就像是吸毒,一旦上瘾就停不掉了!”前不久,木屋烧烤创始人隋政军的话引起了不少餐饮人的共鸣。
近日,2021年全国两会全国工商联团体提案中,餐饮业委员会拟报送《关于加强餐饮外卖平台反垄断监管 协调降低佣金的提案》,建议加强对餐饮外卖平台的监管。
提案中指出,受疫情影响,餐饮企业面临多重成本压力,不得不上线外卖平台,以此提高人气、增加现金流,尽量弥补损失、维持运营。但外卖平台佣金居高不下,使得很多餐饮企业都是“赔本赚吆喝”,不能有效缓解自身经营上的困难。
提案中介绍,按照经营的“123法则”,房租成本占10%,人力成本占20%,货物成本30-40%,平台抽拥在10-15%区间才是餐饮企业可以接受的。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摄图网
餐饮业委员会认为,平台与餐饮企业之间应该形成互相扶持的共赢关系。餐饮企业如果无力承担高佣金比例,在难以实现盈利情况下,只能考虑将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这样带来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就是,餐饮企业、平台和消费者利益的平衡性被打破,餐饮行业和平台经济都受损失。
为了双方的良性发展,餐饮业委员会建议政府职能部门出台加强外卖平台佣金管理的指导意见,并牵头组织餐饮企业与外卖平台进行沟通协商,切实降低外卖平台的佣金费率。
时萃SECRE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以便捷式切入精品咖啡全渠道
咖啡赛道越来越热闹了!
近日,便捷式精品咖啡品牌时萃secre宣布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由无锡金投领投,老股东弘晖资本等持续加注。据了解,这是时萃SECRE自2019年成立至今获得的第四次融资。
时萃创始人范若愚表示,本轮资金将主要用于线下咖啡门店拓展、品牌建设及咖啡产品研发及迭代。未来,时萃打造的完整形态能满足用户的多场景需求。“不管用户在线上和线下,不论早餐的快速自提咖啡,还是下午忙时的自冲泡便捷咖啡,或是傍晚后的特调非咖啡饮品,任何时间段都可以用时萃不同形态的产品即时满足。”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时萃微信公众号
据红餐网(ID:hongcan18)了解,时萃SECRE成立于2019年,凭借创意小甜圈挂耳咖啡在咖啡市场站稳脚跟。刚开始,时萃选择小程序渠道作为着力点,率先探索订阅制精品咖啡的模式,随后又进入天猫电商渠道。通过线上一年的品牌打造,时萃已发展到3.0阶段,线下咖啡店开拓将成为重点。
范若愚表示,时萃今年计划以华南为中心,逐步进入深圳、广州、佛山、无锡等一、二线城市,年内预计至少开出30家门店。
市场监管总局等三部门联合发声
支持促进餐饮节约相关国家标准快速立项
什么程度才算餐饮浪费?
3月1日,市场监管总局、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发布《关于以标准化促进餐饮节约反对餐饮浪费的意见》,提出支持促进餐饮节约相关国家标准快速立项。
意见要求,加快修订《餐饮企业质量管理规范》等国家标准,在标准中增加反对餐饮浪费相关技术要求。支持餐饮企业及上下游产业相关单位开展标准化试点,将促进餐饮节约作为试点创建的重要内容。
建立健全节约型餐饮标准体系,是针对整个餐饮产业链提升标准化水平,进而提升整个餐饮产业链效率。
具体到餐饮企业层面,意见提出鼓励餐饮企业在实施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基础上,建立健全覆盖食材采购、烹饪制作、餐饮服务、人员管理的企业标准体系,将节约理念贯穿餐饮企业运营、管理和服务的方方面面。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摄图网
对于该意见的发布,北京工商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表示,餐饮节约有助于推动餐饮行业升级,高质量发展。餐饮产业的升级、精细化运营和发展不仅有助于餐饮产业链条的节约,对于餐饮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也极有助益。
红餐君(ID:hongcan18)相信,此次反对餐饮浪费相关标准颁布后,制止餐饮浪费行动将有据可循,节约型餐企不再是模糊的想象,而将成为促进餐饮行业健康发展的有力支柱。
餐饮食材供应链备受关注
亚洲渔港正冲刺IPO
最近,餐饮食材供应链产业异常热闹,继望家欢、懒熊等多个食材供应链品牌宣布融资之后,主打速冻海水产品的餐饮食材供应商亚洲渔港宣布正冲刺IPO。
招股说明书显示,亚洲渔港以速冻海水食品为主,主要面向B端,供应宜家、华莱士、湊湊火锅等连锁餐饮企业。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亚洲渔港官网
值得注意的是,亚洲渔港与美团有人事、业务等多方面的交集或者合作。前几年,亚洲渔港曾向美团下属企业转让旗下餐饮食材供应链平台亚食联的股权,而美团此后在餐饮食材电商平台业务领域进行了大规模布局,成立了“快驴”餐饮食材电商品牌。
亚洲渔港方面曾表示,美团是亚洲渔港的股东,同时也是亚洲渔港重要的业务客户,从亚洲渔港和美团的业务属性出发,未来业务发展过程中如果双方能在公平的环境下共同合作发展,双方仍然会保持合作。
在知名股东的加持下,亚洲渔港能够成功IPO吗?红餐君(ID:hongcan18)将持续关注。
注:本文由红餐网整合胡润全球富豪榜、第一财经、36氪、中新网、每日经济新闻新京报、市界、信息时报、企业观察家及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标明来源。也希望广大读者在评论区留言,为广大餐饮人提供更多更宝贵的建议。
< class="pgc-img">>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餐饮业的发展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餐饮业从一个基础薄弱、传统落后的行业逐步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服务消费产业,餐饮消费成为国内消费市场的重要力量。当前随着国内疫情逐渐得到控制,餐饮行业开始逐渐复苏。
值得一提的是,最新的《2020衡昌烧坊·胡润百富榜》显示,位列富豪榜“餐饮”前十。分别为:
同庆楼(占1席):第十位,沈基水、吕月珍夫妇(37亿,新上榜);西贝(占1席):第七位,贾国龙(45亿,财富涨幅负18%);呷哺呷哺(占1席):第七位,贺光启、陈素英夫妇(45亿,财富涨幅负10%);千喜鹤(占1席):第六位,刘延云(50亿,新上榜) ;九毛九(占1席):第四位,管毅宏(105亿,新上榜) ;海底捞(占5席):第一位,张勇、舒萍夫妇(1950亿,财富涨幅63%),第二位,施永宏、李海燕夫妇(940亿,财富涨幅68%),第三位,杨利娟(125亿,财富涨幅67%),第五位,苟轶群(80亿,财富涨幅90%),第七位,袁华强(45亿,财富涨幅80%)等。
值得注意的是,火锅界的“黑马”——海底捞独占5席,并包揽前三甲,格外抢眼,大家怎么看?
此外,小编特意搜索“餐饮富豪榜前十”相关资料给大家参考,学习,传递正能量。对此,大家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第十位,沈基水(同庆楼餐饮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 class="pgc-img">沈基水
>公开资料显示,沈基水,1969年7月出生于安徽和县,研究生学历。1987年至1997年先后在和县中医院、马鞍山市人民医院任医师,1998年至今先后任马鞍山市梦都餐饮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安徽同庆楼投资集团总经理、同庆楼餐饮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第七位,袁华强 (四川海底捞餐饮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 class="pgc-img">>公开资料显示,袁华强,1980年出生于四川宜宾市兴文县,四川海底捞餐饮股份有限公司董事。1999年步入海底捞,先从传菜员到门童、到会计,再到领班、大堂经理,最后晋级到片区经理,担任海底捞火锅董事职务。
第七位,贾国龙(西贝餐饮创始人、董事长)
< class="pgc-img">贾国龙
>公开资料显示,贾国龙, 1967年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现任西贝餐饮创始人、董事长。
资料显示,1986年9月,贾国龙考上大连水产学院;1988年,贾国龙根据市场需求做起了中餐馆; 5月,贾国龙在临河县迈开自主创业的第一步:黄土坡风味小吃店开张;1993年10月注册成立西贝餐饮有限责任公司;2001年,北京西贝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正式进入北京市场;2010年,贾国龙开始为西贝餐饮寻找品牌定位,四年时间花费几千万换了四次招牌——从最初的“西贝莜面村”,到“西贝西北民间菜”和“西贝西北菜”,再到第三版“西贝烹羊专家”,最后又回到了“西贝莜面
第七位,贺光启(呷哺呷哺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 class="pgc-img">贺光启(右三)
>公开资料显示,贺光启,1963年出生于中国宝岛台湾的桃园县,现任呷哺呷哺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资料显示,2002年5月,第一家呷哺呷哺在西单明珠大厦开了业。2004年,他一口气在北京三环之内开出10家店,到了2005年上半年,五环以外也有了呷哺的身影。之后在北京、天津站稳了脚跟,贺光启马上剑指上海。2010年9月,上海浦东店开业。2012年,呷哺的门店总数突破240家,累计接待客户4000万次,2013年呷哺的营收突破1.4亿。2014年12月17日,中国领先的快速休闲火锅品牌经营商呷哺呷哺餐饮管理(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于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隆重上市。
第六位,刘延云(河北千喜鹤集团董事长)
< class="pgc-img">刘延云
>公开资料显示,刘延云,1967年1月出生,河北省南宫市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1990年参加工作,现任千喜鹤集团、禧云国际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
资料显示,刘延云于1983年—1986年 河北省南宫中学学习;1986年—1989年 张家口农业专科学校农学专业学习;1990年—1993年 河北省南宫市纪委秘书;1993年—1998年 创办正义粮油公司、亿隆房地产开发公司;1999年—2001年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班学习;1998年—至今 创建千喜鹤集团,任董事长。
第五位,苟轶群(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股东)
< class="pgc-img">苟轶群
>公开资料显示,苟轶群, 1972年8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蜀海(北京)供应链管理有责任公司董事长,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股东。
资料显示,苟轶群于1990年9月至1993年7月,就读于陕西商业专科学校商品经营专业;2001年9月至2004年7月,就读于西安财经学院会计学专业;2007年9月至2010年6月,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专业。1993年8月到2000年8月,就职于西安财经学院担任助教、讲师;2000年9月至2009年8月,就职于四川海底捞餐饮股份有限公司任财务负责人;2009年9月至2014年8月,就职于四川海底捞餐饮股份有限公司任财务总监;2009年9月至今,就职于四川海底捞餐饮股份有限公司任董事;2011年6月至今,就职于蜀海(北京)供应链管理有责任公司任董事长;2014年12月至今,就职于颐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任董事长。现任北京优鼎优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任期三年(2016年11月13日至2019年11月12日)。
第四位,管毅宏(九毛九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
< class="pgc-img">管毅宏
>公开资料显示,管毅宏,1969年出生,获企业管理专业学士学位和EMBA学位。现任九毛九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行政总裁
资料显示,1990年9月至1995年9月,管毅宏先生分别任职于山西纺织印染厂、联想集团山西分公司和海南神龙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10月至2005年8月,经营多家面馆;2005年8月,成立广州麦点并经营运作该公司,为该公司的实际控制人;2012年11月至2015年10月,任九毛九有限董事长,2013年5月起至今兼任荞掌贵执行董事与总经理。2015年10月至今,担任发行人董事长。于2019年2月1日委任为九毛九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于2019年11月29日委任为九毛九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行政总裁。
第三位,杨利娟(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首席营运官)
< class="pgc-img">>公开资料显示,杨丽娟,1978出生,四川简阳人,大学学历,现任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首席营运官,海底捞餐饮股份有限公司集团总部总经理及法人代表。
资料显示,杨利娟于二零一八年一月十七日获委任为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首席营运官。彼主要负责监督集团的营运。彼亦于二零一五年七月至二零一八年一月任公司董事。杨女士于一九九七年六月至二零零一年三月任四川海底捞经理。自二零零一年四月起,彼任四川海底捞董事,并于二零一八年一月调任非执行董事。
第二位,施永宏(海底捞集团联合创始人)
< class="pgc-img">施永宏(左)
>公开资料显示,施永宏,1970年3月出生,四川成都简阳人,海底捞集团联合创始人,现任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颐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资料显示,施永宏1985年9月至1988年6月就读于四川空分集团技工学校机械专业。 1988年7月至1994年3月,就职于四川空气分离设备厂任电焊工;1994年4月至2001年3月,就职于四川海底捞餐饮股份有限公司任副总经理;2001年4月至2009年6月,就职于四川海底捞餐饮股份有限公司任监事;2009年7月至今,就职于四川海底捞餐饮股份有限公司任董事;2016年7月至今,担任公司董事。
第一位,张勇(海底捞餐饮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 class="pgc-img">张勇
>公开资料显示,张勇,1971年出生,四川成都简阳人,国籍新加坡,海底捞集团创始人,被外界称为“中国火锅大王”,现任海底捞餐饮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资料显示,张勇于1994年4月至2001年3月担任四川海底捞的总经理。2001年4月至2009年6月,张先生担任四川海底捞的执行董事兼总经理。自2009年7月起,张先生担任四川海底捞的董事兼董事长。张先生亦于颐海国际的控股股东联系人担任董事及高级管理层成员;张勇分别于2011年10月及2012年8月分别完成长江商学院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课程及长江商学院金融工商管理硕士课程。自2015年12月起担任颐海国际董事,主要负责参与作出公司的重要决策;2016年3月7日获委任为颐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的非执行董事;2018年5月2日担任海底捞的执行董事。
020年,《新财富》公布了“2020年深圳创富百人榜”,上榜的100位富豪合计创造了27030.46亿元的财富,平均身家高达270.3亿元,总财富超过了深圳全年的GDP总值。
这些富豪来自各行各业,房地产、互联网、医药生物、金融服务、餐饮......
榜单上,年纪最小的富豪是喜茶的创始人聂云宸,90后的他以40.92亿的资产排在了第八十一位。
榜单公布时,网友们炸开了锅,戏称聂云宸是“现实版霸道总裁”。
< class="pgc-img">>但也有不少人十分好奇聂云宸的发家史:没学历没背景,这个年轻人到底凭什么?
01初次创业,另辟蹊径
1991年,聂云宸出生在江西的一个工程师家庭,父母都是监理工程师,负责工程的监管。
从小,聂云宸就十分活泼好动,善于思考。
初中时,由于父母工作变动,聂云宸跟随父母来到广东省江门市定居,他成绩一般,高考时没能考上本科院校,2007年,聂云宸进入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人文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就读。
2010年,大学刚刚毕业的聂云宸开始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创业。
那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iPhone4刚刚上市,智能机在大江南北开始逐渐流行起来,掀起了一股从功能机到智能机的换机潮。
受乔布斯的影响,聂云宸觉得手机行业会有很大的潜力,细思之后,他决定在广东江门开一家手机店,专门售卖智能手机及相关配件。
由于资金有限,手机店的选址比较偏僻,人烟稀少,再加上手机行业竞争激烈,聂云宸的手机店生意并不好,几乎无人问津。
聂云宸并没有坐以待毙,他决定做点什么来吸引顾客上门。
通过观察,聂云宸发现,当时手机行业乱象环生,大量装有流氓软件的山寨机涌入市场,很多人都需要刷机,为了招揽生意,聂云宸决定把店里的付费刷机服务改为免费,通过免费服务吸引顾客。
在后来的采访里,聂云宸谈起这段经历时说:
“顾客不来,这不是他们的错,而是我们的错,我们没有打开知名度,现在他来这里受到免费服务了,说不定以后就有机会成为我们的客户了。”
< class="pgc-img">>聂云宸这招“免费刷机”顺利地为手机店打开了知名度,不少顾客纷纷奔着免费服务上门,而大多数时候,顾客们刷完机都不好意思空手而归,一般都会在聂云宸店里买一些手机壳、充电器之类的配件。
靠着顾客相互介绍,聂云宸的手机店渐渐开始扭亏为盈。
但是好景不长,随着手机行业的发展,山寨机渐渐被淘汰,来找聂云宸刷机的顾客逐渐减少了,再加上电商崛起,几乎所有线下的实体店都受到了冲击,生意越来越难做。
手机店开了一年多后,聂云宸还是决定关闭店铺,寻找新的出路。
02开创中国茶饮时代
2011年,关闭了手机店的聂云宸在闲逛时,突然发现,街边有很多规模较小的奶茶店,这些奶茶店都有着共同的特点:价格便宜,味道一般。
那时候,大部分奶茶店卖的奶茶都是由含代可可脂的奶茶粉冲泡而成,奶茶里没有真茶,更没有真奶,口感不好,也不利于身体健康。
聂云宸敏锐地意识到:中国的奶茶行业乱象丛生,顾客买不到真正好喝健康的茶饮。
“开奶茶店的门槛不高,它可大可小,往大可以把中国的茶饮做起来,往小了可以从一个小档口做起。”
抱着这样的想法,聂云宸决定用之前经营手机店赚的20万块投资开一家奶茶店。
当时的聂云宸对于茶饮其实也并不了解,但是他却认为,想长久地将奶茶店经营下去,要做好两件事:
一是要货真价实,把真正的奶茶做下去,第二则是针对目标客户,将茶饮年轻化,打造年轻人爱喝的茶饮。
2012年5月,一家名为“皇茶”的奶茶店在广东江门横空出世。
< class="pgc-img">>可惜的是,尽管想法很好,但是实施起来却是有一定的难度,开业初期,奶茶店生意冷清,鲜少有顾客上门,最糟糕的时候,店铺一天只有20块钱的营业额。
这个时候,聂云宸意识到,对于奶茶,自己的经验其实还很不足,有些急功近利,想要留住顾客,还得改进产品的质量。
为此,聂云宸整整花了半年多的时间钻研奶茶,从包装、口感、原料等方面做出了改进。
改进产品之后,生意果然比之前好了不少,尝到甜头后,聂云宸趁热打铁,又在广东省江门市和中山市开了几家分店。
2016年是“皇茶”发展最为关键的一年,细思之后,聂云宸决定注册商标,并将“皇茶”改名为“喜茶”,改革产品包装,开了第一家百平米的极简风门店。
< class="pgc-img">>喜茶开业后,迅速走红网络,成为火遍大江南北的网红茶,门庭若市,甚至还涌现了许多黄牛,“千金难求一茶”。
< class="pgc-img">>喜茶的走红也引起了投资人的注意,2016年,聂云宸获得了由IDG资本和天使投资人何伯权的一亿融资。
获得融资后,聂云宸迅速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开设门店,占领市场。
随着门店数量的增加,喜茶也越来越火,几乎是开哪爆哪,那间小小的奶茶店彻底从江门走出,迅速成为引领时尚的潮流。
而聂云宸也成为了中国茶饮的领导者,开创了中国新式茶饮的先河。
从开手机店到喜茶CEO,聂云宸用他超乎常人的商业嗅觉一步步脱颖而出,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他走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自然也就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当第一个店开成功之后,他没有固步自封,在获得投资之后迅速扩大规模,占领市场,自然也就夺得了先机。
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恩格尔指数逐渐降低,花费在娱乐消遣这方面的金额逐渐增多,消费升级,就带动了产业的发展。
而聂云宸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敢大胆创新奶茶,并提高价格,又在装修、包装上戳中年轻人的“要害”,使喜茶一跃成为火遍大江南北的网红茶。
03加固城墙,不敢懈怠
喜茶成功以后,一夜间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很多高端奶茶品牌,大多都是直接复刻喜茶,走同样的“网红风”。
这并不是一条容易走的路,前期有很多炒起来的网红奶茶店都因各种原因倒闭,成了昙花一现,如鹿角巷、仙踪林等。
但是也有不少奶茶崛起,如益和堂、奈雪的茶等,这些成功做起来的奶茶店或多或少都有走过喜茶曾经走过的老路。
喜茶开创了“奶茶新时代”后,虽先下手为强占领了市场,但之后冒出来的奶茶品牌都想来分一杯羹,如何保住自己“大哥”的地位,成了聂云宸如今面临的最大问题。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喜茶从根源上出发,拒绝加盟,并不断地对产品进行更新、改进。
聂云宸曾说:
“对我们而言,追求的永远是better(更好)而不是different(不同)。”
在产品研发上,喜茶为了不完全依赖供应商,做出了不少“自主实验”。
喜茶在贵州开辟了自己的茶园,花费了5年以上的时间改良了茶树的种植土壤,又与大学、研究机构一起合作培育新的茶树品种。
为了方便顾客购买,2018年,喜茶上线了外卖服务,启动小程序“喜茶GO”,短短两年时间里,用户达到了2600万,通过小程序下单数占总订单比例的百分之八十,月复购率也超过了百分之三十六。
2020年,喜茶推出子品牌“喜小茶”,推出了两个全新品牌“喜小茶饮料厂”和“喜小茶瓶装厂”。
喜小茶饮料厂主要做低端奶茶,被称为“低配版喜茶”,当然,价格也仅仅只要喜茶的一半,同样的,喜小茶饮料厂也不接受加盟。
< class="pgc-img">>而喜小茶瓶装厂则推出了无糖零脂汽水,喜茶正式进军瓶装饮料业,正面pk
行业老大元气森林。
< class="pgc-img">>其实,不管是开设茶园或是推出子品牌喜小茶,这都是聂云宸为了保住市场份额,扩大公司规模所做出的尝试,不难看出,聂云宸想最大程度化利用喜茶这个IP,开创更大的市场。
之前,杂志《经济学人》曾形容喜茶为“中国的星巴克”,称两者可以媲美。
对此,聂云宸不以为然地回应道:
“为什么一定要做成星巴克,说不定可以比星巴克更好。”
这个年轻人野心勃勃,带着想把中国茶饮带到全世界的心持续前进。
. END .
【文| 啊可】
【编辑| 歌】
【排版 | 王大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