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叶底
按三叶开面标准采摘的茶青
用匠心做好茶
手工专业挑梗,严把质量关。
茶人忙于茶叶审评
顶尖好茶一字摆开接受审评
茶人们信心十足,收购完茶叶一起品茶。
爱茶人在乡镇的茶事活动上喝茶
茶人们聚在一起研茶
十月的茶乡安溪,到处弥漫着秋茶的香气。在这收获的季节,人们热火朝天地各自忙碌着:茶农忙着采制茶叶;茶商忙着收购、拼配、包装茶叶,人人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茶乡各级政府和企业、商会也争相举办茶王赛等各种茶事活动,为茶乡这片热土再添一把火。□本报记者 谢伟端 陈小阳 通讯员 许艺燕 张倩 文/图
从采摘开始 严格按三叶开面标准
无论是茶叶制作还是收购、拼配茶叶,茶农、茶商、茶人都非常认真,匠心做好茶的观念深入人心。
近日,记者来到安溪县湖上乡长林村产茶大户苏维金家,临近中午,当天第一批从山上采摘下来的鲜叶刚刚运抵加工厂,苏维金马上让农户把茶青倒在布上面平铺开来。他蹲下身子仔细查看茶青,“这片叶子不是三叶开面,要清出去,不能用。马上通知山上的采茶工,要严格按照三叶开面的标准采摘。”他一面说,一面指挥。苏维金从15岁开始做茶,至今已经40年,他认为,茶叶是有灵性的,你对它好,它就会回馈你。因此,他坚持用心做茶,以质取胜,渐渐小有名气。想做出一泡好茶,茶青是基础。这几年,他更是专注于管好茶青。“有5户茶农跟着我,我让他们按照我的标准管理茶园,如果他们做到了,3年内我就奖励他们1万元。”现在3年过去,5户茶农都如约收到了奖金。“对于他们管理的茶园,茶青我实行保底价收购,今年的茶青保底价是每斤11元。”今年秋茶,苏维金一共收购了2万多斤茶青,做出了4000多斤毛茶,毛茶均价达到150元,深受茶商喜爱,今年制作的毛茶已售罄。
茶农用心做茶,茶商用心收茶,用心精制加工。10月17日,在安溪茶都冠和茶业的精制加工室内,二三十名拣茶工正在紧张地拣梗。冠和茶业有关负责人吴世能在拣梗室内来来回回巡视,密切注视着拣出的茶叶,如果个别茶叶拣梗出现瑕疵,他都会第一时间向拣茶工指出来,以确保每颗茶叶都圆润肥厚。从10月1日到17日,吴世能已连续奋战了17天,每天仅睡3个小时。前些天主要奔走于各合作农户家里,收购茶叶,后面几天则忙于加工拼配。
安溪居民谢先生是一家小型茶业公司的老板,今年秋季仅收购900斤毛茶,能拣成400多斤净茶。他的公司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我公司的清香型铁观音有4个档次。”谢先生说,每个档次的茶叶都对应着不同的消费人群,一旦一个档次的茶叶质量把关不好,就极有可能走失客户。“我是有惨痛教训的,前几年,他最高峰时,每年可以销售2000斤茶叶。后来,因为过于依赖合作基地,把茶叶的采制和加工都交给合作基地完成,自己疏于把关,导致产品出了问题,流失了很多大客户。如今一年的销售量仅剩五六百斤。”今年秋茶,谢先生痛定思痛,对每个档次的茶叶都非常认真应对,今年秋茶,他已经3次前往安溪祥华的基地。对合作基地提供的茶样,不再直接采信,而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进行比对,好中选优,往往一个档次的茶要比对10多个茶样。有好几个晚上将近12点,合作基地的茶样刚刚送到安溪县城,他就立马赶去审评。“往年合作基地拣梗结束后,我就直接卖了。”谢先生说,今年在合作基地拣梗的基础上,他又安排工人再拣掉20%—30%的‘赤片’等影响茶叶品质的物质。近日,当他把茶样送到客户手中时,得到客户的一致好评。“丢掉一个客户很容易,但想要再发展一个客户却非常难。一定要用匠心做好茶。”
把烘焙研透 缺点火候都不行
好茶也要找到好的买家,今年茶商的信心提升了,到安溪的客商多了,客商进的茶多了,囤的茶多了。
陈伟福祖籍安溪,现在在海南省三亚市经营绿上淳茶业,已经好多年没有在秋茶上市季回安溪了。“往年我都是让安溪的批发商给我寄茶样,双方议定好价格,我再让批发商成批寄给我。”今年秋茶季,他回到安溪,一待就是10天。每天白天,他都在有经验的茶师傅的带领下,深入感德、祥华的茶农家中收茶。“每天收购的量不多,大概100斤毛茶。”晚上回到安溪县城,他又和茶师傅研究烘焙,一直研究到深夜。“前几年,我回到安溪学习过烘焙,但总感觉缺少点火候,这次我一定要把烘焙学到家。”陈伟福说,如今,三亚那边喝浓香型铁观音的客户越来越多,浓香型铁观音不仅好卖,价格也比较高。
在湖上乡沙堤村,安溪铁观音名匠陈繁荣的茶叶加工厂已运作起来。陈繁荣从今年春茶开始,就成立双旅茶业公司,并开始招募投资者入股,投资者按每股2万元核算,目前已有38人入股。当时约定,项目运营后第一年,如果卖出茶叶,投资者就收回本金和分红;如果卖不出茶叶,则由公司按每股300斤毛茶的标准提供给投资者(视为投资者收回投资成本),再从第二年开始分红。“今年秋茶,我们做了3000多斤毛茶,每斤毛茶均价将近200元。”陈繁荣说,公司平时由安溪铁观音大师刘协宗,安溪铁观音名匠陈宁石、刘协明、陈繁荣等人对茶农进行管理,茶季时指导茶农做茶,品质相当好,因此实现了“日日清”,一点都没剩。采访现场,记者见到几位该公司的股东,其中一位股东在北京已经经营茶叶生意十来年。前几年,茶叶生意不景气,他把北京的店面从5家关到剩下1家。“今年,我又重燃了信心。我既是双旅公司的股东,也是双旅公司的客户,今年秋茶我就收购了上千斤。”他表示,股东中有不少人以前都有各自的小品牌,以后他们都会统一使用“双旅”品牌,抱团发展。
记者了解到,不少茶商今年囤货量较往年增加了。冠和茶叶收购量增加了30%,祥华春色满园茶叶专业合作社收购量也比往年增加,并有望得到安溪大型茶企的采购订单。
众口来品评 茶事活动中脱颖而出
从10月20日起,各种茶事活动接踵而至,让人目不暇接。今年各级政府和商会、企业举办的茶王赛数量为历年最多。
10月20日,安溪县剑斗镇党委政府举行“富硒茶、健康品、万人饮”活动。今年以来,剑斗镇万铁茶业负责人兰培生在剑斗镇党委、政府的积极引导和大力支持下,与中国农业大学和西北农业科技大学专家密切合作,以安溪铁观音茶种生态嫩芽为原料,借助含硒肥料对茶园土壤进行改造,使基地茶叶大幅提升硒元素含量,生产出兼具传统工艺特色的安溪富硒茶,受到了许多茶人的喜爱和业界的广泛关注。在此基础上,他还大力探索茶农包销合作模式,致力以茶叶生产工艺创新,带动周边茶农因茶兴业、以茶致富,助力安溪县脱贫攻坚、教育扶贫和乡村振兴。据介绍,近年来,在全民健康理念的影响下,健康茶饮风尚正在各地流行。具有一定降脂减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防癌和抗毒灭菌功效的富硒茶,受到不少爱茶人士的青睐。富硒茶此前常见于湖北恩施、梅州蕉岭等地。如今,一些富有前瞻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新时代安溪茶人,在秉承传统制茶技艺的同时,敏锐觉察到富硒茶的健康价值和产业前景。同日,感德镇政府举办“感德茶馆杯”2020年秋季铁观音茶王赛,次日,又举办秋季茶王品鉴会系列活动。
连日来,茶乡安溪几乎每天都有茶事活动。安溪县政府以及安溪各茶叶主产乡镇几乎都举办了茶王赛,有不少乡镇在排定茶王赛日期时,不得不对照日程表,考虑怎么与其他乡镇错开。商会、茶企、民间组织承办的茶王赛也很多。企业组织的茶王赛和斗茶赛如八马茶业秋季茶王赛、知茗直播基地举办的2020年秋“知茗杯”安溪铁观音(清香型)斗茶赛;民间斗茶赛如安溪民间斗茶交流协会举办的2020年“茗王星”杯安溪铁观音(清香型)民间斗茶赛。
业内人士表示,今年秋茶季是近年来举办茶王赛最多的一次。茶王赛的奖金不断刷新纪录,由安溪县人民政府主办、泉州市泉安企业商会承办、安溪县茶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协办的首届“泉安杯”秋季清香型铁观音茶王赛金奖奖金高达188888元,独占鳌头。该茶王赛将于11月2日和3日收样,11月5日和6日初赛,11月29日总决赛和颁奖。
记者了解到,目前,“泉安杯”茶王赛的前期筹备工作进展顺利。筹备期间泉安企业商会会长谢贵林多次到安溪沟通协调,安溪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也高度重视,安溪县委书记高向荣、安溪县政府县长吴毓舟批示同意举办,安溪县委副书记、安溪县茶业管理委员会主任庄稼祥担任茶王赛领导小组组长,安溪县政府副县长肖印章担任常务副组长。“作为在泉州发展的安溪人,我们有责任进一步繁荣泉州地区安溪铁观音老市场,辐射周边县市安溪铁观音市场。”谢贵林表示,这也是商会承办茶王赛的初衷。与此同时,茶王赛的举办还能弘扬安溪县委、县政府“四心、四化”的兴茶理念,加强安溪铁观音宣传推介,助推安溪茶产业健康发展。
来源:泉州晚报
前,备受年轻白领喜爱的兰芳园无糖港式茶走奶茶,荣获世界品质评鉴大会(Monde Selection)银奖,并成功入围iSEE创新奖“创新力百强榜单”。据了解,这两个奖项在业内颇有影响力。
其中,世界品质评鉴大会创立于1961年,是当今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权威的国际食品质量评鉴机构,被誉为“食品届的诺贝尔奖”。尽管受全球疫情影响,今年大会仍吸引了来自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的,三千多种产品评鉴申请。经过一系列严格的评估和测试,兰芳园无糖港式茶走奶茶在包装、气味、味道、原料、质地和口感6个产品维度,受到专业评审团一致认可,成功斩获第60届世界品质评鉴大会银奖。
< class="pgc-img">>据悉,为了顺应市场健康饮食、优质消费的大趋势,兰芳园经过上万次原料的反复试验,推出无糖港式茶走奶茶,0糖0代糖,好喝无负担,真正满足消费者对口感和健康的双重追求。
兰芳园无糖港式茶走奶茶选用优质乌龙茶及生鲜牛乳,采用传统的港式“茶走”工艺调配,还原奶茶的醇香丝滑。消费者在享受“真奶真茶真港味”的同时,产品丰富的茶多酚,还能带来健康提神的功效。同时,兰芳园自有的“十万级空气净化”生产车间、无菌灌装设备及高端前处理设备,也为这款杯装即饮奶茶提供了最完善的品质保障。
< class="pgc-img">>品质与创新并驾齐驱,是兰芳园在食品饮料行业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成功抢占消费者心智的致胜法宝。
据悉,此次兰芳园无糖港式茶走奶茶入围的iSEE创新奖百强榜单,由Foodaily每日食品和《哈佛商业评论》共同打造。经过产品创新力、消费洞察力、用户体验感、科技领导力、消费者价值、商业表现力6大维度的综合评审,兰芳园无糖港式茶走奶茶从全球196家优秀品牌的400+创新产品中突出重围,入选百强榜单,充分彰显了其作为行业先锋者的硬核实力。
< class="pgc-img">>作为港式奶茶始祖,兰芳园始创于1952年,享誉香港半个多世纪,始创丝袜奶茶和鸳鸯奶茶。创始人林木河先生匠心经营兰芳园69年,沿用独家秘方、采用优质配料,使兰芳园奶茶茶香奶滑,口感纯正,俘获众多消费者。美食家蔡澜更是对此由衷感叹:“不喝兰芳园,白来香港”。
近年来,兰芳园不仅传承港式奶茶经典配方,还结合时下消费新需求,对历史味道进行创新,推出了樱花季鸳鸯、海盐芝士鸳鸯及太妃榛果鸳鸯等季节限定款奶茶。相信未来,兰芳园将继续用匠心为消费者带来更多惊喜产品。
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梁施婷
春天的第一杯奶茶你喝上了吗?
支付宝数字生活平台发布的春季奶茶消费报告显示,随着3月天气回暖,消费者出门逛街增加,奶茶门店的人均消费也增长了2杯,线上购买奶茶也多了1.5杯。
“奶茶真香”是消费者心中公认的真理,但支付宝的调查也发现一个新的现象——奶茶在中老年人群体变得越来越受欢迎。与此同时,一度被认为是奶茶消费“洼地”的东北地区,也开始被视为有发展潜力的消费市场。
奶茶每天喝,喝到老
报告显示,大多数年轻人都对奶茶“上瘾”,平均一周能喝掉3杯。《2020新式茶饮白皮书》的用户调研数据显示,90后与00后消费者是新式茶饮的主流消费人群,占整体消费者数量近7成,其中近3成的90后与00后购买新式茶饮的月均花费在400元以上。
年轻人爱喝茶饮早已是见惯不怪,但调研数据还指出,奶茶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属饮品,中老年人也逐渐爱上奶茶。3月上旬,在支付宝上,中老年人奶茶消费整体上涨10%,其中在支付宝小程序里领取优惠券线上点饮品的中老年人增长了25%。
在佛山的70后李阿姨基本一周会喝一次Coco都可奶茶,因为商场的出口附近就有奶茶店,这里也成为李阿姨平时喝茶休憩的好地方。
不止李阿姨,生活在广州的60后张阿姨更是一名资深的奶茶爱好者,平均一周会点两次奶茶外卖,出门逛街更是奶茶不离手。“最爱喜茶,奈雪一般,不喜欢一点点,都没喜茶好喝,”张阿姨已经总结了自己一套喝奶茶的“心得”。
张阿姨对奶茶的入迷要追溯到近几年多家标榜高品质的茶饮品牌的兴起。之前,对于以奶精和奶茶粉为主要原料的平价茶饮,她是一点也“不感冒”。中老年人的奶茶消费更注重配料,以张阿姨为例,点奶茶时会留意有没有用新鲜水果,是用牛奶还是奶粉,以及可不可以换低糖。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不过,与其说中老年人变得爱喝奶茶,不如说奶茶的魔力让人无法抗拒。“感觉人人都喜欢喝奶茶呀,只是有的人因身体原因不敢喝而已。”张阿姨透露,在其供职公司的下午茶会上,3个60后、1个70后和1个80后经常聚在一起点奶茶。
90后的静瑶则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如果不胖的话,我现在可以每天喝奶茶,老了以后也是”。
中信建投曾经对目前新式茶饮的消费者做过一次用户画像。50%以上新式茶饮消费者月均可支配收入在8000元以上,82%的消费者具有高等教育背景。这部分消费群体品牌忠诚度更高,且更加重视健康营养等元素,对产品价格敏感度较低。
智研咨询的报告也指出,健康化将成为茶饮品的主流,同时也预示着市场未来将以高端路线为发展方向。
东北成奶茶品牌新疆土
报告数据还反映了另一个有趣的现象——南方人比北方人更爱喝奶茶。广东地区的奶茶消费位居全国第一,浙江、江苏等紧随其后,而北方仅山东、山西和河南上榜。
西部证券在对本土茶饮行业进行研究时曾指出,市场上的现制茶饮主要起源于中国台湾地区创制的珍珠奶茶,即在传统茶中加入奶以及木薯球。珍珠奶茶随着20世纪90年代中国台湾娱乐文化的输出而红遍亚洲,并推动了现制茶饮在大陆市场的培育和发展。
大部分茶饮品牌起源自南方。(图片来源:时代周报记者梁施婷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时代周报记者查询目前市面上较为流行的8家茶饮品牌时发现,其中6家都诞生在南方地区。在距离南方遥远的东北地区,不仅是奶茶消费的“洼地”,同时也是奶茶品牌的“洼地”。
作为新式茶饮中的品牌之一,奈雪的茶于2019年1月才在沈阳万象城开出东北首店。紧随其后,喜茶也在沈阳布局了东北市场的首家门店。
但对于头部茶饮品牌而言,东北地区似乎并不是他们重点布局的市场。奈雪的茶在今年的招股说明书上曾透露,公司门店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湖北、北京经济发达地区。从城市分布看,2020年Q3公司门店在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数量占比分别为37%、35%、23%,门店数量增长最快的区域为新一线城市与二线城市。
对于东北人民而言,他们目前似乎更喜欢本地的奶茶品牌。
时代周报记者在外卖平台上查询发现,哈尔滨市销量最高的是一家名为“皇禧贡茶”的奶茶店,月销量达到8027单,登顶哈尔滨奶茶热销榜第1名。而同样在哈尔滨,奈雪的茶的4家门店月销量只是在2000单的水平。
图片来源:外卖截图
一位全国连锁的平价茶饮品牌的高管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大品牌不愿意在东北开店,主要是因为当地人口密度还达不到要求,只有比较接地气的品牌才敢过去。但对比起其他市场,他认为东北的优势压力在于竞争没有中原以及南方地区大。
远识资本董事杨宁也认为,东北虽然不是奶茶加盟品牌的首选阵地,但由于当地居民的消费能力强,是非常好的扩张疆土。“本土小姑娘没什么经济压力,实际可支配收入比一线‘精致穷’的女孩更高。”杨宁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说。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0年辽宁省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国31个省份中排名第9。人均住户存款也达到了97891元,位列全国第四,超过了江苏、广东等经济大省。
尽管东北人民在奶茶消费上还有巨大的消费潜力,但上述奶茶品牌的高管也表示,在东北和西北地区,消费者的消费状态、决策因素、购买的心理需求,和南方是完全不一样的。“南北差异的确会有,比如北方奶茶比较浓,南方比较淡,所以南方品牌在北方发展得比较好的只有一个Coco都可。”
中国现制茶饮店现制茶饮产品规模及结构。
目前一二线城市的新式茶饮门店密集分布,而三四线城市的新式茶饮门店则相对少,且规模小、运营效率低。与明显不足的供给端相对应的,是三四线城市消费升级后崛起的消费需求。对此,艾媒咨询的分析师认为,在一二线城市新式茶饮市场已基本饱和的情况下,各品牌需转向下沉市场寻求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