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共3058字,阅读大约需要5分钟
- 据中国烹饪协会发布《2019年度中国餐饮企业百强和餐饮五百强门店分析报告》显示,优化餐厅成本结构、重塑餐饮产业链成为疫后越来越多餐饮行业从业者开始思考的问题。
- 机器人餐厅“无人化、不接触”的设置,适应疫情期间就餐“卫生、隔离”的需求,同时降低了人力成本,能够为疫情过后餐饮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文 | 徐寅
想象一下在智能机器人餐厅中就餐的新体验:
顾客进入餐厅,由机器人带往相应餐桌;落座扫码自助点餐后,菜品经由传送带运至相应机器人处制作;菜品制作完成,又会经餐厅安装的云轨从“天”而降;期间,送餐机器人为顾客送上小菜;餐毕后,还想吃冰淇淋,还可以扫码让冰淇淋机器人制作甜筒……
6月22日上午,碧桂园集团旗下机器人餐厅综合体在广东佛山顺德正式开业。这是继2020年1月在广州试水后,碧桂园集团开设营业的又一家机器人餐厅。
当天,这家FOODOM天降美食王国机器人餐厅向顾客展示了千玺机器人餐饮集团(下文简称“千玺集团”)研发的20余种餐饮机器人,包括煲仔饭机器人、炒锅机器人、炸鸡机器人在内,其制作成果可涵盖中餐、快餐和火锅三种形态。
据了解,2020年千玺集团将量产单机机器人约5000台,碧桂园集团助理总裁兼千玺集团总经理邱咪介绍,机器人餐厅还将通过自营、合营及加盟等模式扩大规模。
千玺机器人餐饮集团副总经理肖然表示,机器人餐厅“无人化、不接触”的设置,适应疫情期间就餐“卫生、隔离”的需求,同时降低了人力成本,能够为疫情过后餐饮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1“升级”的餐厅
与1月份位于广州珠江新城的FOODOM机器人中餐厅相比,新开设的机器人餐厅进行了全面升级:
位置更大,由400平米提升到2000平方米,40余台餐饮机器人设备投入使用,可同时服务600人;出品更丰富,不仅拥有炒锅机器人、煲仔饭机器人,还配备了火锅机器人、并将汉堡机器人的制作效率由45秒/个迭代到20秒/个;服务形式更多元,除堂食外,还试水了外卖业务。
肖然介绍,疫情之前,位于广州珠江新城的FOODOM机器人中餐厅每天营业额能达6万元;疫情过后,机器人中餐厅与其他所有餐厅一样,面临客流受限、用餐人流不足的局面。
“但我们的损失与其他餐厅相比,显得没那么大。因为我们的人力成本要低。”肖然分析。
在此之前,千玺集团曾有一项市场调研表明,88%的消费者在进入餐厅后,与服务员的交流限于点菜、结账、倒水、拿餐具、指引、推荐。“而这些需求以后都能通过语音服务来解决。”肖然说。
迎宾机器人
>他分析,将机器人投入餐饮后,不仅餐饮行业能够减少人力成本,消费者关心的“卫生、安全”问题也会得到解决。
据介绍,目前机器人餐厅以“中央厨房”的模式运营,在原材料采购、清洗挑拣、半成品加工、封装保存、运输追踪和烹饪加工等环节中,能够通过溯源和自动化加工,将人工操作带来的食材污染几率降到最低,除却杀鱼、斩鸡、制作手工鱼皮饺等特殊工序外,大部分菜品都能通过机器制作完成。
2满足大众口味
“方便、快捷、大众,是机器人餐厅将来的定位。”肖然介绍说。
目前,机器人餐厅制作推出的菜品,以炒菜为主。煲仔饭机器人每次可同时制作24份煲仔饭,汉堡机器人把每一份汉堡的制作时长控制在了20秒/个,未来还希望将制作速度提升至5秒/个。“上班忙得顾不上吃饭,五分钟下楼点餐,是将来机器人的应用场景。”肖然说。
煲仔饭机器人
>“稳定、统一。”千玺机器人餐饮集团菜品研发总监马惠良对机器人出品菜式作如是评价。
马惠良介绍,菜品研发团队控制菜式从采购到呈现的每一个环节。工程师将每一道菜所需的流程、步骤、原料比例输入程序,机器要做的就是生产和展示。
在此之前,多位顺德名厨曾提出,随着厨师行业的人越来越少,把经典菜式固定下来用机器人去传承,是个很正常的思路。顺德名厨林潮带对此也表示赞同,他特别希望自己的手艺能够传承下去,而使用机器人来延续手艺传承很有合理性。
但马惠良同时承认,目前团队能够实现的,仅仅是“从0到1的环节”。未来在菜品研发、口味适配上,机器人还有更大的发挥空间。“但现在的菜品已经能呈现我们九成的功力了。”马惠良说。
尽管由机器人餐厅出品的菜式在上市之前,都通过了餐厅试菜环节的“双盲测试”,与厨师出品几无二致。但在菜式口味多样化的选择上,还不能实现顾客咸与淡、辣与不辣的个性化选择。千玺机器人餐饮集团助理总经理戴相录希望后续迭代升级的机器人能满足顾客这些多元化的需求。
“我们还计算出了每道菜的热量值,希望今后能在餐厅中给消费者呈现它的热量和营养元素,甚至还希望上线扫描系统,判断每个顾客的身体状态,提供产品推荐。让大家能够吃得更精确、健康。”戴相录说。
3寻找技术“最优解”
如何给未来餐饮多变的需求提供支撑?
戴相录介绍,目前他所在的机器人研发团队有近400人,占据千玺集团近4成人员规模,近两年时间里,团队同时还与各大高校开展科研合作,在餐饮机器人的专利申请和应用研发中,已立项80多个项目,累计提交超500项专利申请。
目前,每一款应用到餐厅中的机器人,都有其核心技术。“人与机器人之间的控制和交流是技术应用的核心。”戴相录解释,研发团队的核心,是要发现不同元件、结构之间的排解“最优解”,找到性价比最高的方案。“每平米餐厅与每平米的工厂,在租金上有天壤之别。因此提升机器人的效率,可以为餐饮机器人规模化探路。”他说。
< class="pgc-img">
火锅智能配餐机器人
>为什么需要改变?
一位餐饮业人士介绍,目前我国传统餐饮行业仍属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些年普遍存在人员流失率高、标准化程度低、管理效率偏低、运营成本企高,让利消费者空间有限的现状。未来餐饮业的发展,将侧重数字化、智能化、精细化的升级。
而根据中国电子学会发布的《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9》显示,2018年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增速保持在30%左右,明显高于工业机器人增速。餐饮行业对机器人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
2019年初,碧桂园开始布局地产、现代农业和机器人三大主业,业内人士看来,此次FOODOM天降美食机器人餐厅综合体开业,“是碧桂园进军高科技领域的重要里程碑。”
肖然介绍,目前千玺集团前期对智能餐饮的研发,已经呈现“领先之势”。“积累下来的专利和数据都成为了宝贵的资源。”
近年来投入研发的煲仔饭机器人、冰淇淋机器人和汉堡包机器人都在2020年实现量产。“更多合作企业、展会、景区开始向我们订购机器人。”戴相录说。
4智能化餐饮是新趋势?
尽管当下,人性化的服务仍是不少餐饮企业经营的特色和亮点,但疫情过后,餐饮行业也在反思目前租金和人力占据较高运营成本的局面。
据中国烹饪协会发布《2019年度中国餐饮企业百强和餐饮五百强门店分析报告》显示,2019年餐饮业用工压力持续加大,人力成本与房租成本增速高于餐饮行业百强销售利润率,其中人力成本成为餐饮经营成本费用增速最快的一项,达24.4%,房租成本增速为14.4%,报告分析,今后优化餐厅成本结构、重塑餐饮产业链成为疫后越来越多餐饮行业从业者开始思考的问题。
< class="pgc-img">
6月22日,天降美食王国机器人餐厅开业,嘉宾参观展出的机器人
>除千玺集团的机器人餐厅,目前部分企业也开始关注智能化餐饮:饿了么关联公司上海拉扎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公开新增授权专利,该专利名称为“一种调料添加设备和炒菜机”,而海底捞在北京的智能餐厅数量也已上升至10家。
中国烹饪协会会长姜俊贤表示,疫情后,餐饮业的科技理念将会提升。未来,科技对餐饮业的支持力度也会加大。在移动互联深入应用的情况下,经营过程中采用智能化减少人工成本,依靠标准化降低风险的模式会引领行业的创新发展,加快领军企业的发展速度。智能炒菜机、机器人送餐、全自助无人服务餐厅等智能化经营方式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餐饮服务中。
据介绍,千玺集团未来供应的餐饮机器人单机设备,将应用于酒店、景区、医院、社区、学校、写字楼等公共区域;线下开设的FOODOM机器人餐厅,将以中餐、快餐、火锅为三大主营业态;除此以外,集团还将为机关单位、大型企业食堂等提供传统餐饮空间智慧化改造的整体解决方案,以满足后疫情时代无人化送餐、机器人烹饪、标准化制作等需求。
(专题)
金嘉年华酒店刚开的时候,我去吃过一次他家的广式茶点任点,当时觉得不大理想,时隔一年多,这家餐厅调整了菜品,成了主打炒菜的任点自助,今天点评下。
店名:广州故事,位置在浅金嘉年华酒店6楼。
< class="pgc-img">>某团和某音的的价格是88元一位,扫码点菜,4人以上有额外的位菜(扬州狮子头)。餐厅环境和去年没区别,挺舒服的。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菜单大概有20-30道菜吧,我想点的大概不超过10道。因为是单人就餐,点不了太多,虽然菜单里大部分菜可以点半份,但分量也不算很小。
最值得点的可能就是萝卜牛腩了,尽管萝卜占比超7成,但牛腩味道还是不错的,肉偏咸,萝卜偏淡,这俩可以对冲一下子。
< class="pgc-img">>滑蛋虾仁,也偏咸,虾仁是比较明显的冻货,几乎没有虾仁的味道。菜名叫滑蛋虾仁,口感上属实滑不了一点。
不过这道菜的味道调的还行,挺下饭的。
< class="pgc-img">>干锅香辣鸡,不是传统味道,鸡肉是新奥尔良味儿的,我个人不怎么喜欢这种风格。
< class="pgc-img">>例汤是鸡汤,中规中矩。
< class="pgc-img">>杏鲍菇牛仔粒,牛肉应该是用合成牛排做的,能吃。
< class="pgc-img">>唯一的位菜是辽参扣饭,这个海参年龄小了点,但它拉回了一些印象分。
< class="pgc-img">>最后还是要吐槽下,大部分菜真的太咸了,逼我点白饭。
< class="pgc-img">>石家庄现在没有小南国了,那个品牌也出了任点自助,128元一位,我拿来对比一下。虽然小南国的自助也谈不上优秀(1-2颗星的水平),但和庄里这家一比,尽管贵了40块,但体验感远超那差出来的40块。
总结下,这家餐厅从广式茶餐厅放题改成了炒菜放题,依然体验不算理想。首先,菜品味道偏咸;其次,菜品的用料一般;最后,饮品选择范围小。
无评星。
如果让我给餐厅提建议的话:要么取消位菜,把价格下调到48-58元这个档;要么直接把品质提升,价格调到128元这个档。
< class="pgc-img">>. 行业形势:
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是人们每天生活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古代,人们自行烹饪食物来解决吃饭问题,那时还没有餐饮这个行业。自秦汉以来,为方便官差长跋涉传送文件,驿站开始出现,提供休息住宿与餐食服务,这就是中国餐饮业的雏型。西方餐饮业因商旅活动频繁而出现了小客栈这种小规模餐饮店。但在古代,出外就餐毕竟只是少部分人,并不是普遍现象,餐饮业的规模很有限。
到了1978年,中国餐饮业销售额仅为54.8亿元,人均餐饮消费不足6元。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餐饮业才真正开始起步发展。90年代后,餐饮店和从业人员迅速增加,并随后进入了连锁规模发展阶段。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中国餐饮业发展迅猛,进入了品牌化阶段。2013年后,中国餐饮业进入大众化时代,出外就餐成为大众每天生活的一部分。中国餐饮业营业额从2011年的2万亿跨越到2015年的3万亿,而2016年达到3.6万亿。近30多年来,中国餐饮业基本保持了持续两位数的增长。近几年经济低迷,实体商业不断下滑,但是餐饮店在城市里不断兴起的商业体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占据了很大的比重。目前餐饮业是最受大众欢迎的行业,被称为是中国的黄金产业,属于为数不多的传统行业中的蓬勃发展的朝阳行业。烹饪这一最古老而每个人日常生活都离不开的工作在经济高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之后逐渐被分离出来,走向专业化。餐饮业近些年的高速发展实际上也是社会分工深入化的体现。
中国餐厅数量达到了507万多家,预计未来餐饮业仍将保持11%以上的速度发展,2020年中国餐饮市场规模将达到5万亿。除了餐厅在全国遍地开花,餐饮O2O近几年更是超高速发展,2015年餐饮O2O市场规模为1615.5亿元,占餐饮业总体的比重为5.0%,同比增长45%,远远高于整个餐饮业的增速,预计2018年餐饮O2O市场将达到2897.9亿元。
二. 行业本质:
餐饮的本质就是解决吃喝的问题,满足人类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因为人类对味觉享乐的追求,餐饮不断发展,美味佳肴不断推陈出新。随着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不但追求色香味俱全,同时还讲究干净卫生,健康营养。
三. 创新趋势:
1. 群体: 厨师,服务员,收银员,女性,单身,老年人
中国餐饮业的高速发展,短期内必然会带动餐厅的厨师、服务员等工作。目前的餐饮业主要还是人工生产和服务的方式,虽然有了各种烹饪工具,但行业效率仍然比较低。如果采用制造业的规模化生产方式来运作餐饮业,将会大大提高效率。例如现在的中央厨房,就可以进行食物的集中式和批量化生产,而不再依赖单个的厨师手工进行,这样可以保证食物口味的标准化。尤其对于连锁快餐行业来说,中央厨房集中配送食物,可以省去快餐厅厨师的工作,餐厅不再烹饪食物,而专注于提高服务。随着中央厨房的普遍应用,小餐厅、快餐店以及连锁店等,会将厨房的功能外包出去,厨师的工作将减少。
餐厅服务员的工作,如果只是端茶送菜的话,是很容易被取代的,例如有的火锅店、寿司店采用了回转传送带进行送菜,减少了服务员的工作量。自动送菜的方式必将会在餐饮业逐渐普及应用。更进一步,送菜机器人也已经面市,10年内,当送菜机器人普及的时候,那么服务员都还能做什么呢? 实际上,现在已经有餐厅开始了无人化,从厨师到服务员,到采购员都是不需要人的。
厨师和服务员的工作是非标准化,都容易被取代。那么收银员这种简单重复的工作就更不用说了。随着电子支付以及在线下单的普及,餐厅的收银员就显得多余了。
现在有的美发店就是专门针对女性的,拒绝接受男性客户。那么餐饮店呢,当然也会出现这样的细分市场,只针对女性的餐厅。当然这样的餐厅提供的菜品更应该符合女性的需求和口味,例如菜品以美容养颜塑身为主的,营养更符合女性的身体需要,热量和脂肪含量少。除了菜品之外,当然整个的装饰风格都是专为女性准备,而且还可以提供一些女性的增值服务,例如美甲、美颜SPA等。
单身群体的增多,对于单身人士来说,去餐厅吃饭经常有些为难。那么针对这一庞大的人群,推出针对单身群体的餐厅是否会有市场呢? 单身餐厅的菜品更符合单人就餐的需要,而且餐厅会更注重社交功能,推出一些加强就餐单身人士的社交游戏或者活动,方便单身人士就餐的同时认识新朋友。当然,随着90后和95后主导的新的消费时代即将来临,单身餐厅就需要考虑这一年轻群体的个性爱好了。
虽然老年人在外就餐不算多,但是在老龄化社会,老年人数量庞大,而且现在的中老年人都越来越注重健康了。所以,针对中老年人的餐厅也是不错的细分市场,餐厅提供的菜品主要以养生保健,延年益寿为主,更符合中老年人口味清淡的需求。
2. 场景: 社区,机场,餐馆,酒店,咖啡馆,景区
虽然城市里的餐厅遍地都是,社区的商业店铺一般也都有餐厅,但是现在在外面吃饭的人越来越多,社区的餐厅很显然饭菜品种有限,也不大适合社区居民每天都去吃饭。所以社区餐饮是非常值得发展的市场。针对社区的居民,提供从早中晚餐,从种类繁多的炒菜到自助餐,从饮料到甜品,从平价到中端消费的美食广场可以一站式解决整个小区的餐饮需要,可以大大方便社区居民的一日三餐。
机场的餐饮店给大家的第一感觉不是食物的美味,而是价格昂贵,当然还因为时间仓促的原因,所以只有小部分人会选择在机场就餐。针对机场推出自动速食售卖机,无人自助速食餐厅,价格更加实惠,应该会吸引更多的乘客就餐。
现代人去餐馆吃饭,除了菜品的口味,还愈加注重餐厅的环境。虽然现在的餐厅装修越来越美观,各种新式餐厅层出不穷,但是餐厅的创新空间仍然非常大。例如各种特色餐厅,各国以及民族餐厅,针对不同群体的细分餐厅,提供各种增值服务的餐厅,24小时营业的餐厅,全自助无人餐厅,菜品种类齐全的美食中心。
传统的酒店既提供住宿也可以提供餐饮。吃住是密不可分的。那么将来的酒店仍然可以突出这两个功能,但是会有所侧重。酒店仍然提供住宿和餐饮,但是有的酒店以住为主,提供简单的餐饮服务或者通过配套的外卖提供;而有的酒店以提供餐饮为主,但是也可以吃完之后,提供短时间的休息服务。或者是两者的集合,吃饭的餐椅本就设计成适合吃饭,也可以用于短期的休息,就如现在的包夜网咖。这种酒店更适合既需要吃饭又需要短期休息的消费者,例如商务出差等人群,这种酒店在火车站以及机场比较适合。
咖啡的利润虽然很高,但是咖啡馆本身经营好的并不多,因为单纯靠咖啡饮品的话,消费者还比较有限。如果咖啡馆也提供餐饮服务,则是不错的营收来源。当然现在很多咖啡馆也提供简餐,但似乎客户仍然有限。咖啡馆的环境比一般的小餐厅更好,其实应该更适合就餐。
如果能够如连锁餐饮店一样,通过中央厨房配送菜品,既减少了咖啡馆的的工作量,同时又能保证菜品的种类丰富,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式。当然咖啡馆还可以引入更多的自动食品设备,可以很方便的制作出各种甜品和食品也是不错的选择。当然,咖啡馆的主题化和特色化会更能吸引客户。
全国各地都在发展旅游,旅游景区不断增多。对于出游的人来说,在景区吃饭是一个问题。
自动饮料售货机可以提供饮料。而自动食品售货机也非常适合于景区,当然还有小型无人自助餐饮店都是非常好的给景区游客提供食品。当然随着无人机的应用,通过手机预订外卖,无人机送餐也是非常不错的方式。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景区以及户外的配套设施和服务的不足。
3. 行业: 商业地产,物流,服务业,零售业,制造业,农业
对比餐饮业的高速发展,实体店因为受到互联网的冲击而持续低迷。过去,城市商业综合体中购物、餐饮、娱乐的比例通常为7:2:1。而如今,购物、餐饮、娱乐的比例已经转换成了5:3:2,甚至有的餐饮占到了整个业态的40%至50%。从中可以看出,购物的比例在下降,而餐饮的比例在大幅提高。当然不仅商业体有这样的变化,城市的店面也都随之变化。实体店的这一变化必然会对商业地产造成影响。对于人流量大的地段,餐饮可以带动商业的发展。而对于人流量不足的商业地产,餐饮也未必能够发展好,商业必然也难以发展起来。商业地产需要更多的考虑餐饮、娱乐等体验性强的业态布局。
城市商业体业态的变化,餐饮O2O的兴起,今后中央厨房的普及,专业的餐饮物流就变得非常有必要了。如何能够保证各种食物尽快送达,并保持新鲜可口都是物流需要去解决的。
餐饮业属于服务业,但是目前的服务效率是有待提高的。中央厨房可以减少厨师的工作,而今后自动化送菜设备,电子支付等让服务员的普通服务变得意义不大,那么餐饮业就更需要提高服务能力了。例如音乐餐厅让消费者就餐时还能聆听音乐,艺术餐厅可以让就餐的同时欣赏字画等艺术品,单身餐厅加强就餐者的交流等等,这都需要餐饮业去提高服务意识和水平。
今后自动食品售货机的应用,会让一部分餐饮变成零售业,这就如现在的便利店直接销售各种盒饭和快餐等食品。对于采用中央厨房配送的连锁快餐店,其实也只是在零售食物而已。
中央厨房实际上就相当于食品的加工厂,是为餐饮服务的制造业。今后,更多的食品工厂也会出现,直接生产加工各种熟食,配送给餐馆、咖啡馆、便利店等。采用规模化、标准化的方式进行食品的生产,极大的提高了餐饮业的效率。
餐饮业所提供的食物,其实最终还是源自于农业、畜牧业、渔业等。我们经常看到,很多地方的农产品、水果等极其低价都卖不出去,只得放着烂掉。一方面,城市里面的菜价越来越贵,这主要就是供需没有很好的对接好。如果能够将农产品货源与餐饮业很好的对接,减少中间环节以及信息不对称,将会让农产品的销路更畅通, 餐饮业的食材采购成本将会降低,消费者就餐也会吃得更放心。
4. 科技 : 电子支付,电子菜谱,食品识别,智能厨房,机器人,3D打印
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等电子支付方式短短几年就普及了,不仅网上购物如此,线下的实体店面也都基本支持,就连公交车也支持电子支付了,想必火车、出租车等也不远了。想想,我们的衣食住行,还有哪些地方不支持电子支付呢?不久的将来,现金的存在意义估计就不大了。
去餐馆吃饭,下单点菜是前提。所以餐馆都会提供菜单,原来的菜单都是纸质,很多菜单制作的非常精美。而现在,越来越多的餐馆开始采用PAD提供电子菜谱,甚至通过扫描二维码来直接手机上看菜单点菜,连PAD都不需要了。电子菜谱必将会不断普及。不论是纸质菜谱还是电子菜谱,基本都只有文字和图片,还不够生动,电子菜谱完全可以加入每一道菜的制作视频或者菜品的介绍,这不但会激发消费者下单的欲望,也是让消费者在吃的过程中加深了对菜品的了解。通过电子菜谱非常方便的查看每道菜的上菜进度和时间也是非常好的用户体验。
食品的卫生安全现在是很大的问题,受到大众的普遍关注。但是凭我们的眼睛是很难辨别食品的干净卫生的。对于吃饭讲究的人来说,希望能够清楚的知道所吃食品的营养成分和热量等。那么食品识别就显得越来越重要,通过手机或者食品识别机对食品进行拍照或扫描,然后得到评估信息,对卫生情况,食品营养成分一目了然,这样吃起来就放心了。
智能化的到来,智能设备不断涌现,当然厨房也应该智能化了。例如现在的自动炒菜机,自动洗碗机可以大大减少在厨房的工作量。当然这些都只是局部的,浅层次的自动化,如果厨房能够更加智能,完全根据人们的需要制作美食,然后自动清洁,甚至食材的采购也是自动完成的,那么今后我们就不需要进厨房,厨房只是一个食品的智能终端。当人们需要任何食品的时候,都直接输出即可。
要达到智能厨房这种智能程度得很多年之后,对于越来越多的不愿意做饭的人来说,由机器人来完成食物准备以及厨房的各种杂事是更容易更快实现的。当然不一定由机器人来完成烹饪,机器人更像是厨房管家,根据人们的需要来使用各种自动厨具来制作美食,或者直接采购。
例如食品3D打印机在将来会是非常普及的自动制作美食的厨具,它会比任何其它厨具应用更广泛,因为它可以自动制作出任何形状,任何口味的任意美食,而只需要装上各种口味的食材即可,彻底颠覆了传统的食物烹饪方式。当然这一天的到来估计得10年之后了。
5. 应用: 特色,慢食,美食中心,自助,社区厨房,共享厨房
全国各地,几乎每个地方都有特色小吃或者美味佳肴,通常只有去当地才能吃到。对于广大吃货们来说,显然觉得吃不过来。如果能够将全国各地的特色美食,当然还有各国美食,进行标准化、商品化,每种美食都配上文化内涵和制作工艺的介绍。这样可以在任何地方制作或者购买品尝,这样是不是就可以不用去当地才能吃到了。例如天津包子,上海生煎包很多地方都可以吃到,而武汉热干面已经做成方便装,可以直接很容易的制作出来。中国的美食和文化博大精深,通过这种方式非常适合流通和传播到全球各地。当然对特色美食,针对全球各地人的饮食习惯,需要做些口味的改良等。
快餐的特点就是快,而品茶的特点就是慢。餐馆推出慢食,就如品茶般,对于就餐追求意境,或者需要静心,或者需要长久畅谈的人倒是不错的选择。
美食中心近年来不断增多,大大方便了城市人的就餐。但是规模普遍不大,而且菜品种类很有限的,有不少的发展空间。尤其对于城市大型社区,都是美食中心值得进入的市场。
去户外烧烤,大家都是自助的,其实更加开心,而不论做得美味与否。其实去餐馆吃饭同样如此,都是一种体验。如果餐厅提供条件让消费者能够自助烹饪,在朋友面前体验下厨的乐趣,估计会受一部分人的欢迎。其实火锅和烤肉就相当于半自助了,自助餐厅只是让消费者能够烹饪其它更多样的美食而已。
除了社区美食中心可以解决社区居民的吃饭问题,其实社区厨房也是一个不错的方式,相比每个家庭自己的厨房,空间不大,烹饪工具有限。而 社区厨房提供完善的各种烹饪工具。可以让居民随意去烹饪食品,其实这就相当于社区的共享厨房。
当然除了社区共享厨房,对于数量众多的餐饮店,以及希望自己做大餐,但是没有条件的人,共享厨房都是不错的选择。
6. 感知: 标准化,开放式,娱乐化,社交,主题,定制
麦当劳、肯德基等西式快餐在中国最先发展起来,相比起来,中式快餐起步较晚。即使是现在,中国西式快餐的规模更大。实际上,中餐更符合中国人的口味,是每个人每天都需要吃的,而不像西式快餐,只会偶尔吃。所以中式快餐的市场空间会巨大得多,而这些年没有发展起来的主要原因就是中式快餐很长时间没有解决标准化的问题。随着中式快餐的标准化逐渐解决,真功夫、永和等中式快餐近些年快速发展起来。如果对普通的中餐都能够解决标准化的问题,实际上非常容易进行中餐馆的快速连锁化的。中国餐饮连锁化率0.7%,而美国13.7%,可见中国的连锁餐馆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烤肉店、烧烤店现做都是现做现吃,一是确保新鲜,另外当着消费者的面制作会是不一样的体验。现在不少餐厅逐渐将厨房透明化或者开放化,消费者可以直接看到厨师的忙碌,其实这对消费者来说,亲自看到所吃的食物被烹饪出来,会吃得更加放心。相信,将来会有更多的餐厅采用开放式厨房,让消费者吃饭的过程中观看食物的烹饪也是一种卖点。
上餐馆吃饭,除了吃得美味,当然大家都希望吃得也开心。现在的年轻人更加追求娱乐至上,所以要留住消费者,餐饮业的娱乐化也是一个必然趋势。如何让消费者能够开心而来,吃得爽快,愉悦而归会更加受欢迎。
除了娱乐化,社交化也是增加消费者体验的方式。对于单独吃饭的人,有时会显得孤单,那么餐厅增加社交会让大家吃得更加开心。例如餐厅主动发起团餐优惠的活动,让陌生人在一起吃饭,加强交流和学习是不是很有意思呢。
餐厅的数量已经非常庞大了,种类也很多,但是让大家能够马上想起主题的似乎不多。餐饮业越来越注重品牌,实际上如果能够对餐厅进行主题化,是非常好的品牌战略。这就如酒店从原先的星级到连锁快捷,正逐渐兴起主题酒店一样的。餐厅的主题可以多种多样,例如音乐主题,艺术主题,动漫主题,电影主题,环保主题等等。
虽然餐厅的饭菜都是厨房专门为每个消费者烹饪的,但是实际上也是属于标准化方式生产出来的。正所谓众口难调,每个人的口味都不一样,所以就很难让所有人满意。但是如果能够针对消费者推出美食定制,是不是就可以满足每个人的口味了呢。这种餐厅主要针对高端消费者。让消费者在电子菜单上自行选择食材、口味、风格等,然后厨师根据每个消费者的订单进行烹饪,这个服务是不是太周到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