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齿轮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忙着赶订单。受访者供图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 胡乐 旷昆红
株洲日报讯 3月23日一大早,高科汽配园所在的中达路两边,停满了满载货物的卡车,从车牌来看,这些货物主要来自江西、广西和长株潭地区。“两天就要跑一趟株洲,现在企业复工急需供货,我们跑运输的也忙不赢,都在这里排队等候卸货。”来自萍乡的货车司机王伟说。
天气转晴,株洲高新区也似乎按下了“重启”键——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工地上塔吊旋转、招商路上马不停蹄,一个国家级高新区满“园”的春色正迎着春光肆意绽放。
上涨的订单,排队的客户,产业链上“百花争艳”
3月22日晚9点,位于新马工业园的湖南喜来高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3000多平方米的厂房内依旧灯火通明,两条全自动生产线加足马力,工人罗师傅将莫西虫净菌素倒入全自动化生产线上的预混合机器中,5分钟后,一包净重1公斤的莫西虫净就打好包装,生产出来了。公司董事长黄国刚介绍,“疫情期间,公司借助直播,一季度还没过完,但已经超额完成销售任务了,销量同比增长20%。”
23日早上8点刚过,株洲高新区动力谷自主创新园,入园处车辆排起了长队,额温枪“滴”声不断。
在园区内,排队的还有客户。在湖南乐康防护用品有限公司的车间里,自动化的口罩生产线一天能生产30万个口罩,但仍旧供不应求。
在栗雨工业园,北汽株洲分公司复产后,更是拉动产业链上350家配套企业恢复生产。供应商株洲力慧科技有限公司,正加班加点生产电机控制器;在湘潭上班的孙玉托辞职后,成为株洲齿轮有限责任公司的供应商质量管理工程师,为节节攀升的订单提供品质保证。
数据上涨,证明经济发展形势喜人。但在高科园创旗下的嘉庚餐饮公司,有一项数据下降,却也值得高兴。
该公司主要为园区企业员工提供餐饮,在疫情期间,这家公司每天的送餐量是6000份,目前,已经下降到3000份左右,覆盖150家企业。“数据下降,就意味着园区企业需要外卖的少了,可以吃堂食了。”该公司总经理徐勇说。
目前,株洲高新区的动力谷自主创新园、新马工业园、汽配园等八大园区复工复产率近100%。
忙碌的步伐,频繁的洽谈,招商路上“马不停蹄”
园区想要“硕果累累”,还需要把好的“果农”请进来,栽下优质的“果树”。招商引资,就好比是请“果农”栽“果树”。
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株洲高新区创新招商工作方式,开展“线上”招商——打电话谈合作,送去政策和真诚;开视频会议,敲定项目落地细节等。3月13日,总投资超百亿元的20个项目集中签约落户株洲高新区,其中就有5个项目通过“线上”签约形式敲定的。
迎来了“开门红”,鼓舞了士气,也提振了信心。3月16日,株洲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朱振湘带领一支10人招商工作小分队,外出招商,开启了该区疫情期间区领导带队招商的序幕。
与以往不同的是,在朱振湘的行李中,多了一瓶消毒液和一包口罩。带着消毒液外出招商,还引出了不少笑话。过机场或高铁安检时,需要把消毒液拿出来对着打火机喷一喷,确认点不着后,安检人员才放行。
疫情期间招商要克服的困难并不少。招商工作人员都是全程戴口罩,尽量少喝水、少吃东西,减少走动;遇到航班取消,还要就地调整计划,临时增加商谈项目。
马不停蹄,兵分多路。3月17日至19日,天元区区长姚永告带领另外一支招商小分队前往南京、常州、杭州等地,拜访企业,洽谈项目。
“在疫情得到控制的第一时间,主要领导带队外出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体现了我们的真诚,也展现了高新区发展的决心,让企业很感动,他们感受到了高新区对企业和产业发展的重视。”3月20日,株洲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天元区委书记周建光带领另外一支招商小分队,赶赴深圳、东莞,开展招商。“我们在‘危机’中抢先一步,不光是夺回‘失去的一个月’,推动经济发展早日回到正轨,还要紧盯全年任务目标,下狠功夫,让更多的项目落户园区。”
园区的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产业项目建设。
火炬大道旁,奇点汽车项目工地上,30多名工人正忙着搭建车间厂房,总装车间钢构部分封顶,电池车间完成基础施工。
该项目设计和监理公司都来自湖北,位于黄冈的加工厂商更是处于停工状态。但他们很快就寻求到解决之道——从徐州调配屋面板等相关材料,并通过视频直播项目建设状况,让监理公司在线监理,争取减少疫情对项目进度的影响。
在湖南阿李动力新能源产业基地项目一期工地,工人们正在对主体工程加紧施工,尽可能地把工期进度抢回来。
目前,株洲高新区74个产业项目已全部复工建设,园区内塔吊也开始转动起来了。
< class="pgc-img">国动力谷自主创新园入口防疫站点
>株洲网讯(记者 齐卫国 通讯员 旷昆红)3月9日清晨,株洲高科物业员工赵鑫早早来到值守点。8:00刚过,陆续有人戴着口罩赶来上班,按要求,疫情期间,所有进入园区的车和人都要排队登记信息、测量体温。额温枪“滴”声不断,体温正常才允许通行。
疫情来袭,湖南高科园创一手抓好园区疫情防控,一手助力园区企业复工复产。截至3月10日,该公司服务的动力谷、新马金谷、汽配园、硬质合金园、中小企业促进园、留学人员创业园、天台金谷等七园区,除特殊情况外, 复工率超过了95%,所辖七大园区近20000名职工无一例新冠肺炎疑似或确诊病例。
勇担责任,架通政企沟通桥梁
7个园区企业复工率超过95%
2月22日下午15:00,动力谷一站式服务中心接到园区400紧急求助电话。园区某公司一名湖北籍职工春节期间在河南探亲,自驾返程途中因身份证和车牌均是湖北籍,被湖南高速防疫站拦截,进退两难。湖南高科园创了解情况之后迅速行动,协调办理各类准入手续,只用了3个小时便将这位职工安排到园区定点隔离酒店进行隔离。
< class="pgc-img">高科汽配园某职工正在办理园区通行证
>员工无法正常返岗,只是企业复工复产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更大的难题是防疫物资从哪来?政府是否有支持政策?恢复生产后,产能如何保证?
“企业的难处,就是工作突破口。”湖南高科园创总经理邓峥嵘告诉记者,“我们目标很坚定,竭尽所能助力企业正常恢复生产”。主动出击,公司成立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工作小组,及时对园区企业用工招工、防疫物资、惠企政策等方面的顾虑和问题逐一研究梳理,及时请求政府政策支持,或开通绿色通道,或放开时限,或降低门槛,或扩大覆盖面等,为企业复工复产注入一剂“强心剂”。
保证防疫物资充足是企业复工复产的基本前提。尽管一开始就为园区企业协调发放了158个额温枪和16万只口罩,但只能解一时之急。 “口罩是企业最缺乏的防疫物资,园区很多小微企业达不到口罩厂家的起订量,网购又不能保证质量。为此,我们以打包团购的方式,在省内外各地寻找优质口罩供货商,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以最低价格供应。园区企业日订购总量最高达5万只。” 湖南高科园创副总经理李治告诉记者。
主动对接需求、定制服务、24小时协调解决渠道……一系列有效措施,极大地调动了企业复工复产积极性。截至3月10日,在湖南高科园创的努力下,包括动力谷在内的7个园区的500多家企业复工复产率已超过95%。
严格落实,紧盯紧控,严控外部输入病例
24小时值守,单日测量体温人员12746人次
复工人员越来越多,园区疫情防控再升级。位于高科·新马金谷的中车株洲城市发展事业部,是高科汽配园内较早复工复产的企业之一。小蔡是中车的一名普通员工,他说,复工第一天,只是进入园区要测体温,现在最起码要3次,进入园区一次、进入单位一次、回宿舍一次,进入生产车间还要进行一次消杀消毒。“从来没觉得自己被如此关心着!”虽然有点麻烦,但他表示很理解,毕竟防控越严,大家越安全,工作起来也越放心。
< class="pgc-img">走访企业,登记企业健康动态表
>株洲留学人员创业园,高科企业公司的工作人员每天分成5组,在进入园区的各个方位设立卡点,登记信息、检测体温。这里是一个开放式园区,他们必须更加警惕。这样的场景,在硬质合金园、中小企业促进园、天台金谷等园区上演。
根据目前的复工情况,高科物业仅工业园区平均每天到岗上班人员287人,含8名消杀人员,登记入园车辆2521台/次,测量体温12746人/次,使用84消毒液约150斤,消杀面积13万平方米。一站式服务中心和所有的企业客服管家24小时待命,不漏服务对象的任何一个求助电话和短信。
防疫工作没有“死角”,为了实现“厂区即安全区”的目标,他们还配合高科企业公司和园区管理事业部,按照天元区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发放宣传资料、防疫物资,指导、协助园区企业建立、完善疫情防控体质机制。用24小时的坚守,一份份详实、量大、精准的数据和负责的态度,在园区疫情防控前沿筑起了一道墙。
安全为本,咬住细节,保障人员“医食住行”
3餐供应,单日送餐近6000份,30多道菜可选择
“土豆烧排骨、酸辣鸡杂、红烧鲫鱼、花菜炒肉......今天的菜很丰盛,请你提醒大家来吃饭,就热吃啊!3月6日中午,嘉庚餐饮公司的运餐员韦作行、银启鹏准时将50份热气腾腾的午餐送到了订餐企业门岗。简短的寒暄后,送餐车重新启动,驶向下一家单位。
打餐、运送、分餐……像韦作行、银启鹏这样的运餐员有20人。为了保证客户吃上热腾腾的饭菜,必须分批次在规定时间内送完配餐,常常忙到自己不能按时吃上热饭。
“目前7个园区每日送餐量接近6000份/次。”嘉庚餐饮公司总经理徐勇介绍,为了保证员工就餐,公司100多人复工以来一直坚守在岗位,从最初提供一餐到现在的三餐,保障卫生、安全之外,还尽量注意营养搭配、现在每日可提供30多种菜品供选择。
< class="pgc-img">园区免费通行车,发车间隔1小时
>吃得放心之外,还要让大家住得舒心、出行顺心,就医安心。高科物业还在园区设立了隔离点,应急分队随时待命,发现体温异常者,立即送往天元区定点隔离救治医院做检查;园区开往神农城、工业大学和美的城的通勤车也免费开通;公寓实行封闭式管理,凭通行证进入。
疫情之下,湖南高科园创用心、细心、暖心的服务,消除了复工人员的后顾之忧,园创的防疫工作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的认可和配合。他们纷纷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株洲渌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为保证园区一线防疫人员的安全,将自家生产的杀菌产品捐赠出来。渌珀新材料董事长陈庆华告诉记者:“园区防疫工作艰辛、但是成效非常好,作为园区一份子,我愿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编辑:张倩钰(实习)
标题:
【奋战一百天 冲刺双过半】株洲高新区满“园”生产赛春风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 胡乐 旷昆红
3月23日一大早,高科汽配园所在的中达路两边,停满了满载货物的卡车,从车牌来看,这些货物主要来自江西、广西和长株潭地区。“两天就要跑一趟株洲,现在企业复工急需供货,我们跑运输的也忙不赢,都在这里排队等候卸货。”来自萍乡的货车司机王伟说。
天气转晴,株洲高新区也似乎按下了“重启”键——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工地上塔吊旋转、招商路上马不停蹄,一个国家级高新区满“园”的春色正迎着春光肆意绽放。
上涨的订单,排队的客户,产业链上“百花争艳”
< class="pgc-img">>▲湖南喜来高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销售增长20%,已超额完成一季度任务。 受访者供图
3月22日晚9点,位于新马工业园的湖南喜来高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3000多平方米的厂房内依旧灯火通明,两条全自动生产线加足马力,工人罗师傅将莫西虫净菌素倒入全自动化生产线上的预混合机器中,5分钟后,一包净重1公斤的莫西虫净就打好包装,生产出来了。公司董事长黄国刚介绍,“疫情期间,公司借助直播,一季度还没过完,但已经超额完成销售任务了,销量同比增长20%。”
23日早上8点刚过,株洲高新区动力谷自主创新园,入园处车辆排起了长队,额温枪“滴”声不断。
在园区内,排队的还有客户。在湖南乐康防护用品有限公司的车间里,自动化的口罩生产线一天能生产30万个口罩,但仍旧供不应求。
< class="pgc-img">>▲株洲齿轮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忙着赶订单。受访者供图
在栗雨工业园,北汽株洲分公司复产后,更是拉动产业链上350家配套企业恢复生产。供应商株洲力慧科技有限公司,正加班加点生产电机控制器;在湘潭上班的孙玉托辞职后,成为株洲齿轮有限责任公司的供应商质量管理工程师,为节节攀升的订单提供品质保证。
数据上涨,证明经济发展形势喜人。但在高科园创旗下的嘉庚餐饮公司,有一项数据下降,却也值得高兴。
该公司主要为园区企业员工提供餐饮,在疫情期间,这家公司每天的送餐量是6000份,目前,已经下降到3000份左右,覆盖150家企业。“数据下降,就意味着园区企业需要外卖的少了,可以吃堂食了。”该公司总经理徐勇说。
目前,株洲高新区的动力谷自主创新园、新马工业园、汽配园等八大园区复工复产率近100%。
忙碌的步伐,频繁的洽谈,招商路上“马不停蹄”
园区想要“硕果累累”,还需要把好的“果农”请进来,栽下优质的“果树”。招商引资,就好比是请“果农”栽“果树”。
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株洲高新区创新招商工作方式,开展“线上”招商——打电话谈合作,送去政策和真诚;开视频会议,敲定项目落地细节等。3月13日,总投资超百亿元的20个项目集中签约落户株洲高新区,其中就有5个项目通过“线上”签约形式敲定的。
< class="pgc-img">>▲3月16日—19日,朱振湘一行前往海口、宁波、南昌等地,走访联络汉地集团、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宁波菲仕电机技术有限公司和江西联创致光科技有限公司。图源:株洲新区发布
迎来了“开门红”,鼓舞了士气,也提振了信心。3月16日,株洲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朱振湘带领一支10人招商工作小分队,外出招商,开启了该区疫情期间区领导带队招商的序幕。
与以往不同的是,在朱振湘的行李中,多了一瓶消毒液和一包口罩。带着消毒液外出招商,还引出了不少笑话。过机场或高铁安检时,需要把消毒液拿出来对着打火机喷一喷,确认点不着后,安检人员才放行。
疫情期间招商要克服的困难并不少。招商工作人员都是全程戴口罩,尽量少喝水、少吃东西,减少走动;遇到航班取消,还要就地调整计划,临时增加商谈项目。
< class="pgc-img">>▲3月17日—19日,姚永告一行前往上海、南京、杭州等地,走访联络新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德力西集团有限公司、深圳蜂巢互联(南京)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等企业。
马不停蹄,兵分多路。3月17日至19日,天元区区长姚永告带领另外一支招商小分队前往南京、常州、杭州等地,拜访企业,洽谈项目。
“在疫情得到控制的第一时间,主要领导带队外出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体现了我们的真诚,也展现了高新区发展的决心,让企业很感动,他们感受到了高新区对企业和产业发展的重视。”3月20日,株洲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天元区委书记周建光带领另外一支招商小分队,赶赴深圳、东莞,开展招商。“我们在‘危机’中抢先一步,不光是夺回‘失去的一个月’,推动经济发展早日回到正轨,还要紧盯全年任务目标,下狠功夫,让更多的项目落户园区。”
园区的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产业项目建设。
火炬大道旁,奇点汽车项目工地上,30多名工人正忙着搭建车间厂房,总装车间钢构部分封顶,电池车间完成基础施工。
该项目设计和监理公司都来自湖北,位于黄冈的加工厂商更是处于停工状态。但他们很快就寻求到解决之道——从徐州调配屋面板等相关材料,并通过视频直播项目建设状况,让监理公司在线监理,争取减少疫情对项目进度的影响。
在湖南阿李动力新能源产业基地项目一期工地,工人们正在对主体工程加紧施工,尽可能地把工期进度抢回来。
目前,株洲高新区74个产业项目已全部复工建设,园区内塔吊也开始转动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