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吴治聪 深圳报道 癸卯春节以来,深圳促消费稳步推进,多种线下消费复苏迹象明显,尤其是餐饮业实现红火开局,近期深圳不少商圈客流迅速回升,出现了就餐等位、停车排队的情况。
据银联统计,2023年春节假期,深圳全市线下共发生消费金额55.94亿元,同比上升17.55%;深圳餐饮业消费金额共达73541.37万元,同比增长25.93%;21家重点商圈假期累计客流量约342万人,同比上涨约28%。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王蕴表示,2023年一季度消费市场可谓春意融融,消费者的消费意愿明显提升,也为提振全年经济开了一个好头。一季度,消费将以加速复苏为主,同时为消费迈入高质量增长新阶段奠定基础。从中长期来看,我国消费将呈现合理增速基础上的质量更高、带动效益更突出,更可持续的增长趋势。
发放200万个餐饮数字人民币红包
今年,深圳已分两轮安排发放1亿元的无门槛餐饮数字人民币红包,共2023666个,最高金额达666元。初步统计,共有4425家餐饮商户在活动中直接获益,其中,面包新语、奈雪、八合里、星巴克、百胜餐饮、探鱼、金蝶轩、喜茶、gaga鲜语、乐凯撒等品牌位居核销榜前十名,其中部分企业门店订单增长6倍。活动期间新开数字人民币商户180家,新开数字人民币钱包60.5万个,增长率2.1%。
“随着防控政策优化调整,深圳餐饮消费回暖势头强劲,整体来看基本恢复疫情前九成以上。特别是春节以来,到店用餐客流持续火爆,商家们对市场信心更足,铆足了干劲。”深圳市餐饮商会执行会长王英知接受采访时,用“皆大欢喜”来形容当前深圳餐饮市场。她说,深圳新春餐饮数字人民币红包带动效应显著,参加此次活动的企业和商家营业额有明显提升。“这次发放的红包是专门针对餐饮消费,足见政府提振餐饮消费市场的力度、支持行业发展的决心,让餐饮行业感受到浓浓暖意。”王英知表示,餐饮消费券不仅激发消费活力,也从消费端带活整个餐饮产业链,助力经济“活”起来。
深圳13家餐厅上榜“2023黑珍珠”
2月9日,有“中国米其林”之称的“2023黑珍珠餐厅指南”在北京揭晓,深圳上榜餐厅达到13家,较前两年增加2家,Voisin Organique、粤海荟等餐厅已多年上榜。深圳也是潮州菜上榜餐厅最多的城市,占到在榜潮州菜餐厅的25%。主办方认为,深圳已成为中国精致餐饮新高地。
今年全国新上榜餐厅数量达65家,创历年最高。深圳新上榜餐厅为5家,在全球28个城市中,与北京、成都并列,位居第二,仅次于上海。从价位来看,深圳“黑珍珠”价格从人均几百到两千多元都有,上榜餐厅中,超过2000元/人有3家,低于1000元/人的有3家,最高为2767元/人,最低为571元/人。
2022年美团发布《粤港澳大湾区餐饮消费报告》显示,年轻的城市、年轻的人群,对深圳餐饮消费和餐饮产业发展带来巨大推动作用。报告显示,25-30岁的年轻群体是深圳餐饮消费的主力军,占比高达31.4%,高于粤港澳大湾区及全国餐饮大盘。
线上外卖和线下堂食迎来双增长
春节长假结束后,深圳迎来新一波返工潮。美团数据显示,近期,全国多人堂食套餐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53%。此外,春节返乡与出行旅游热潮,带动异地消费快速增长,异地消费较去年同期增长76%。数据显示,2月份以来,深圳餐饮商家外卖订单量环比增长83.7%,餐厅内线下、线上生意持续向好。
“浪漫经济”提振消费。2月14日当天,深圳餐饮业又迎来了继春节后的一个小高峰,很多餐饮品牌门店生意都不错,每天翻台率能达到四五轮,有的门店甚至早早预订爆满。深圳市南山区欢乐海岸某私房菜经理告诉记者,情人节当天能看见烟花秀的座位已经提前三天被预定,且情人节当天常规菜单不适用,仅能选择999元和1314元两种不同的双人套餐。
据美团数据,2月13日当天,深圳市数字消费交易规模同比增速为6.44%。其中,夜间消费规模同比增长17.41%;餐饮类以及休闲娱乐品类消费在全省排名第1,全国分别排名第3、第4,已提前预订情人节当天餐厅的订单量同比去年大幅增长。与此同时,一些餐饮商家纷纷通过线上推出情人节主题专属服务,结合露营、live house等元素打造新场景,为餐饮消费提振持续注入新活力。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源:北京日报
中国大概有8.6亿城市人口,一日三餐,每天大约就是25亿顿饭。最近,有商业人士据此数据预言,中国的餐饮外卖市场会越来越大。
餐饮外卖在中国“走红”已是事实。近年来,人们出于节省时间和食物丰富性的考虑,选择点外卖餐饮的频率在明显增加。从社会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餐饮外卖无疑是依托于物联网、电商和网络支付的普及而产生的新兴消费市场的一个分支,是社会化分工的一种体现。但由此带来的问题值得探讨:未来餐饮外卖是否会成为国人的主流生活方式之一?把一日三餐托付给餐饮外卖,能吃出健康吗?
塑料包装盒上的数字门道儿多
吃外卖能让人放心吗?这个“放心”指的是餐饮外卖是否卫生和安全,也指是否符合和满足人体对营养的需求。
我们先来了解一个时常被忽略的问题——饭盒安全。
外卖餐饮的必备工具是饭盒。随着外卖餐饮的兴盛,外卖包装盒、包装袋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花样也不少。现在市面上盛放外卖餐饮的器皿大部分是塑料制成的。细心的人会发现,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塑料盒上有数字标识,这些数字代表什么呢?它们代表的是塑料的不同材质,一般以数字01至07来表示。
01代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常用于制作矿泉水瓶、碳酸饮料瓶等,这种材料耐热70℃。
02代表高密度聚乙烯(HDPE),常用来制作盛装清洁用品、沐浴产品等的塑料容器,可耐110摄氏度高温,标明食品用的塑料袋可用来盛装食品。
03代表聚氯乙烯(PVC),常用于制作建材,属于有毒塑料制品。“有毒”主要是指生产过程中没有被完全聚合的单分子氯乙烯,以及增塑剂中的有害物。这两种物质在遇到高温时容易析出。
04代表低密度聚乙烯(LDPE),常用来制作保鲜膜、塑料膜等,耐热性不强,在温度超过110℃时会出现热熔现象,留下一些人体无法分解的塑料制剂。因此,用这种保鲜膜包裹食物进行加热,食物中的油脂很容易将保鲜膜中的有害物质溶解出来。
05代表聚丙烯(PP),常用于制作微波炉专用餐盒,可耐130℃,是唯一可以放进微波炉的塑料盒,在清洁后可重复使用。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一些微波炉专用餐盒,盒体以05号PP制造,但盒盖以06号PS制造,PS透明度好,但不耐高温,不能与盒体一并放进微波炉。
06代表聚苯乙烯(PS),常用来制作碗装泡面盒、快餐盒,又耐热又抗寒。但它不能放进微波炉,以免因温度过高而释出化学物,并且不能用于盛装强酸、强碱性物质。
07代表其他类塑料(PC),其中含有有损健康的双酚A。
上面介绍了01至07材质的塑料,内容看起来有些专业,但了解清楚它们各自的用途后你就会明白,只有02、05、06,即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制作餐盒是相对安全的。
纸质包装盒安全吗
除了餐饮用的塑料包装盒外,大家还常常见到纸质包装盒。外卖餐饮的纸质器皿,目前主要有两类。一是淋膜纸餐盒,即纸盒上有一层薄薄的聚乙烯塑料涂层,相当于一层塑料薄膜覆盖在纸面上。这种纸餐盒能耐受90℃左右的高温,适用于热饮和冷饮,能起到很好的隔水作用,成本高于塑料餐盒,成本价大都不超过1元。 另一种是铝箔餐盒,质量优于淋膜纸餐盒,其原料无毒,方便加热,且加热后不产生有害物质;耐高温,最高可达660℃;方便密封,阻隔性强,密封后可保护食物原味,并延长食品保质期;可以高效回收再利用。 铝箔餐盒现在航空、高铁和中小学校推广使用。但是,由于成本较高,外卖餐饮商家较少使用。
目前我国对食品包装用塑料制品、纸质食品包装均有国家标准,上海等地还出台了外卖送餐纸质包装盒的安全标准。
但鉴于市场上的各种快餐包装盒层出不穷,大家点餐饮外卖时务必关注塑料盒上的数字标识,做到心中有数。
外卖餐饮难以避免“三高”
即便是经常点外卖的人,聊起食物本身,他们也不会觉得长期吃外卖对健康有利。大家普遍认为外卖“不好”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可能不干净,二是可能没营养。第一个考验的是商家的良心与守法意识,第二个其实要看顾客点的是哪种做法的食物。
味美是餐饮外卖吸引人的首要条件。为了让食物好吃,难免重口味,常常是高盐、高油、高糖和放入多种调料。
今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其中针对中国人的健康行为细化了15项行动,包括实施合理膳食行动,鼓励全社会参与减盐、减油、减糖。之所以要鼓励减盐、减油、减糖,是因为大量研究结果证明,高盐、高油、高糖饮食不仅是肥胖的罪魁祸首,也是引发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癌症等的重要原因。同时,有大量研究已经证明,中国多数居民食盐、烹调油和脂肪摄入过多,导致了相关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
如何吃得健康因人而异,但基础要素无外乎盐、油、糖这三类。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最新版的推荐,成人每天食盐不超过6克,每天摄入烹调油25-30克,每天摄入糖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
但膳食指南需要人主动认可,不具有强制性。除了极少数为了健身、减肥等人群提供的简餐类餐饮外,绝大多数餐饮店为了口味好,还很难离开高盐、高油、高糖。因此在现有条件下,把自己的饮食完全或长期托付给外卖餐饮业,的确无法保证饮食的健康需求。
能否既要外卖又要健康
从另一个角度看,外卖实际上是超加工食品。超加工食品是巴西一位儿科医生在研究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意指过分加工的食品,或者是加工成熟配有各种调料和添加剂随时可食用的食品。
超加工食品只是一个初步概念。比如,添加糖和其他“风味”的酸奶,就属于超加工食品。对预包装食品来说,一般判断是否为超加工食物有个简单方法:看配料表中是否含糖、果葡糖浆、精炼植物油等成分,以及那一连串你不认识的物质名称。
超加工食品由于添加了较多的辅料,一直被卫生专家和营养学家指责,认为它们促使人类越来越肥胖。但也有研究表明,超加工食品是改善营养状况和营养素摄入量的一种可行方法。食品加工也可以减少食物浪费,并使乳制品和小麦等食品可以食用和可口。此外,经过加工可以提高食品质量,去除潜在的天然毒素,提高营养物质的生物利用度。
另一个有深层次意义的事是,外卖食品可以把女性从家庭烹制食品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来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女性参与工作率(劳动参与率)超过70%,是世界第一,但在中国的家庭中,无偿的家务劳动主要由妻子(65%)和老人(23%)承担。中国男性家务参与率仅位于全球倒数第4位。因此,外卖餐饮的良性发展,意味着可以减少女性在家做饭的时间,这对她们是一种劳动解放。
同时,支持餐饮外卖的人认为,餐饮外卖完全可以兼顾节省时间和卫生营养,比如,按照食客的需求提供少盐少油少糖的食物。事实上,这几年有越来越多的餐馆响应政府号召,以“阳光厨房”的形式公开烹制食物的过程,并且为一些菜品打出少盐少油少糖的标签。还有个别餐馆为了让点外卖的顾客吃得放心,推出了手机视频观看后厨餐饮制作过程的服务。
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有一天,整个餐饮业都能做到“阳光厨房”、讲究膳食营养,相关的健康疑虑便很有可能被打消。届时,不仅能吃得放心,外卖也有足够潜力成为国人的主流生活方式之一。
>广网北京1月31日消息 据深圳市商务局官方微信消息,近日,深圳市政府安排发放极具寓意的2023666个累计1亿元的餐饮数字人民币红包,红包额度最高达666元,更好满足市民餐饮消费需求。
据了解,目前,第一轮红包已于1月23日发放结束。第二轮餐饮数字人民币红包活动于1月31日0点正式开放报名。
第二轮餐饮数字人民币红包活动活动采取“预约报名、抽签摇号”方式进行,用户通过“深圳新春红包”小程序报名活动后,将在公证处监督下从报名用户中随机抽取中奖对象,随机发放28元、68元、168元和666元四种金额无门槛餐饮数字人民币红包。
本轮数字人民币新春红包报名时间为1月31日0点至2月2日中午12点,红包使用有效期为红包到账之日起至2月14日23:59:59,逾期将被收回。2月4日14:00前,“深圳新春红包”微信小程序会以微信消息的形式通知中奖用户。数字人民币红包最迟将于2月4日18:00前发放至用户报名手机号绑定的数字人民币钱包中,具体红包到账时间以机构发放为准,活动期间每人仅限获得一个红包。
本轮数字人民币红包可在深圳地区开通数字人民币支付且已报名参加本次活动的餐饮门店核销,具体门店参见“深圳新春红包”微信小程序页面。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