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活了!没有奶茶的第28天,我终于对奶茶下手了;想喝奶茶又太贵?教你在家轻松自制奶茶
< class="pgc-img">>鸳鸯奶茶
鸳鸯奶茶的特点是奶香中融入咖啡香,奶茶中牛奶的部分用淡奶油口感更佳!红茶、奶和咖啡的最佳比例是1:1:1。
做法:
1.取一口锅,放入水煮开;
2.将红茶放入杯中,冲入沸水,泡5分钟,过滤出红茶汁;
3.将淡奶油倒入冲泡好的红茶中,充分搅拌均匀制成奶茶;
4.将纯咖啡粉倒入茶杯中,冲入沸水,搅拌均匀;
5.将调好的奶茶倒入咖啡中,再放入细砂糖混合均匀即可。
自制珍珠奶茶
材料:珍珠,红茶两小袋,纯牛奶三袋
自制珍珠奶茶的做法:
1. 锅里加水,水开后放适量珍珠,看到珍珠颜色变深,全部飘浮上来时关火,捞起用凉水冲一下备用。2.加适量的水浇开,放入两小袋红茶(我用的是立顿红茶),三分钟后捞起红茶包。3.三袋纯牛奶倒入容器中,把红茶水也倒入,再放入煮好的珍珠即可。
原味奶茶
材料:牛奶1,立顿茶包3,糖适量
原味奶茶的做法
1. 烧开水,倒进茶壶里(或者大杯子里,总之是大一点的容器),把立顿茶包丢进去,泡红茶 2.牛奶放微波炉里叮40-50秒,千万不要把牛奶给叮沸腾了 3.糖化成糖水 4.以上三种材料,混合搅拌均匀,开喝
< class="pgc-img">>冰椰果奶茶
材料
水450㏄,茉香绿茶茶包2个,粉状奶精30公克,白砂糖30公克,炼乳15㏄,椰果3大匙,冰块适量
冰椰果奶茶的做法
1.取锅,将水煮至沸腾后,将热水及2块冰块倒入准备好的杯中,待冰块融解后先将茉香绿茶茶包缓缓从杯缘放入后,再将杯盖盖上焖约4分钟。2.将作法1加入粉状奶精和白砂糖调味后,放入冰箱冷冻库中冷冻10分钟。3.将冰块装入雪克杯中至1/2高度,再加入炼乳和有糖冰绿奶茶,盖上杯盖后,上下摇匀至雪克杯杯身产生雾气。4.将椰果加入杯中,再将作法1打开上杯盖,将饮料倒入杯中,再打开过滤盖,倒适量冰块入杯即可。
< class="pgc-img">>仙草奶茶
做法:
1.先用少许凉水把仙草粉调成糊状。2.再用沸水倒入糊中,边冲边搅拌,冲入后继续加热并搅拌到煮沸后熄火,然后放入冰箱冷却成膏状后切块即可。3.红茶包用少许开水泡好后加入牛奶和炼乳调味,凉后加入仙草块即可(可以加入几个冰块味道更好)。
文 | 杨立赟
编辑 | 牙韩翔
曾经在电视上打广告说一年的销量可以绕地球三圈的香飘飘,如今已不再高调。
把奶茶粉、糖度包和椰果倒入杯中,只需要一杯热水,一分钟就能自助冲泡一杯奶茶——这家公司的经典产品曾经一度成为中国消费者在奶茶品类中的首选。创立于2005年的香飘飘在发展12年后,于2017年11月上市,当时被称为成为A股“奶茶第一股”,各方关注。
但如今无论是奶茶还是即冲热饮市场,香飘飘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变化与挑战。
根据咨询公司欧睿国际的数据,热饮市场从2013年至2017年间,市场规模从1022.7亿(人民币,下同)上升到1251.1亿人民币。市场规模扩大,但香飘飘的市场份额却逐年减小,从2013年的3.8%减少到2017年的3.1%。
香飘飘也没能向资本市场交出稳定的财报。
今年一季度时香飘飘曾录得净利润2830.1万元。但随后,这家公司上市后首份半年报中,5458.6万元的巨额亏损让外界哗然。直到上个月底发布的三季报,净利润才重新回归正数,达8400万元,同比微涨了2.65%。
幅度巨大的利润波动引起了上交所的关注。香飘飘发布半年报之后,上交所发出8连问,包括增收不增利、销售费用大幅增长等事项,香飘飘则作出了长达40页的回复。
“上半年亏损是正常现象, 上市的那一年也是亏损的,证监会是理解的。”香飘飘创始人、董事长蒋建琪在电话里对界面新闻说,香飘飘是热饮,秋冬季才是主要是销售时段。
但很显然,他也清楚季节因素并不是应对一切质疑的标准答案。
一年卖出10亿杯
生活在浙江海宁长安镇的李应妍,从香飘飘的忠实用户,到彻底抛弃香飘飘,大概花了10年时间。这10年也是中国消费习惯和市场秩序迭代的跨度——购买力提升,市场格局多元与新兴品牌瓦解大公司竞争壁垒的强大活力,都改变了所有的游戏规矩,哪怕是一杯奶茶的生意。
长安镇是五线城市海宁下辖的一个镇,与香飘飘总部湖州所在地相距约80公里,算是香飘飘颇具优势的一个典型目标市场。当2009年香飘飘刚开始“绕地球”的时候,李应妍很爱喝,天天“杯不离手”。
那是香飘飘的全盛时期。
2009年,一句“杯装奶茶开创者,一年卖出3亿多杯,杯子连起来可绕地球一圈”在全国各大地方卫视轮番播出。几年之后也 “与时俱进”地由最初的绕地球一圈,发展成了“一年卖出10亿杯,杯子可绕地球转三圈”。
与咖啡工业发展出现过几个具有阶段性的浪潮一样,中国茶饮品10年发展也同样可以就此划分。10年之间,工业饮料茶如娃哈哈与统一,和香飘飘所代表的冲泡奶茶进入市场,他们最大的特点是效率——通过规模化的工业化生产和零售领域的渠道优势,可以快速将产品生产出来,然后出现在甚至乡镇小卖部的货架上。
与此同时,更多品牌还是出现,例如周杰伦代言的优乐美奶茶,也同样通过类似的方式与香飘飘展开竞争——“爱它就把它捧在手心”也一度成为洗脑广告语。
“它们的年平均增长率高达20%,最大的特点是效率模型的复制能力非常强,以强大的效率覆盖四五线城市。”国茶实验室创始人罗军对界面新闻说。
大约在2008年左右,香飘飘销售规模达到10亿,利润大概为1亿。联合利华提出了收购,“出价10个亿,当初是比较动心的。”蒋建琪说。
心动之后,冷静下来内部商议,蒋建琪最终决定坚守自己的企业。他当时觉得,联合利华旗下的立顿也有奶茶热饮,在中国一二线城市发展不错,其短板在于“沉不下去,不接地气”,因此在三线及以下市场,香飘飘对它冲击颇大。
虽然联合利华一直表达“善意”,蒋建琪依旧难以确认对方真正的收购意图,“可能是为了渗透到下沉市场,也可能是为了消灭竞争对手。我作为创始人,不能去冒被收购之后被消灭的风险,所以没有卖掉。”他说。
但没过多久,实力强大的竞争对手出现了。
告别香飘飘
李应妍虽然一度称,“因为懒得出门,想喝奶茶的时候就靠香飘飘救急。”但是近两年,香飘飘就不再出现在她的餐桌上了。“这两年外卖太发达了,想喝奶茶的时候外卖平台下个单,很快就送到。这儿外卖店太多了,竞争激烈,不少商家甚至不收配送费,用微信点单都不用凑单。”
更重要的是,这十年间,李应妍从学生变成了公司人,社会地位转变,收入翻倍,对奶茶要求也翻倍,不是纯牛奶调制的饮品已经不在她的选择范围之内。
“奶茶店出来之后,做一杯奶茶实在是太快太高效了,香飘飘的优势和竞争力被削弱。”罗军说。
他把在2006年至2030年这个阶段称为“中国茶饮的黄金年份”,在这一阶段,消费者渐渐不再满足于工业品,开始排斥工业香精等用料,工业属性过强的产品开始碰壁。
“Coco都可、蜜雪等调饮茶品牌全面下沉,发源于浙江南部的古茗奶茶承诺10元的产品用是安佳牛奶,可以完全摆脱奶精。即便在县城小镇,4元到10元就能喝到一杯现调的品质不错的奶茶,使得香飘飘5元以下的产品不具有竞争力了。”罗军说,尤其是2015年鲜果茶出现之后,连果汁都不够高级了,有些高端茶饮店的用料已经升级到新鲜水果。
蒋建琪承认,高端产品和奶茶店的出现对香飘飘产生了一定影响。但高端茶饮品牌角逐的一二线城市从来都不是香飘飘的主要城池。“三四线以下城市,大品牌的奶茶店其实开不进去,多是杂牌的,加盟运营,或者是小作坊形式的,相比之下,香飘飘具有品牌优势,有严格的品控措施,不会出现食品安全问题。”他说。
但不可否认的是,虽然喜茶这些茶饮品牌还未下沉到低线城市,但在社交网络的影响下,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理念改变了。
远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乌兰察布市的赵文,在结束中学时代之后,也告别了香飘飘。
最近一年吸引她的是有一层厚厚芝士奶盖的奶茶,虽然她在竭力控制热量摄入,偶尔还是会光顾奶茶店。乌兰察布的街头有一种网红“占卜奶茶”,她很享受喝一杯奶茶之余的小趣味,虽然价格都在16元以上,比一杯香飘飘高出四倍不止。
做高端,不简单
香飘飘也开始推出更多的选择来迎合市场需求。
它在3.5元的经典产品基础上升级出“好料系列”,分别加入雪糯椰浆、芝士燕麦、蓝莓、红豆等不同配料。为填补二三季度杯装固体粉冲奶茶淡季对业绩造成的季节性波动,香飘飘在2017年4月推出了液体奶茶,包括“MECO”牛乳茶和“兰芳园”丝袜奶茶,其中“兰芳园”是经香港方面授权的老牌港式奶茶;今年7月又试水果汁市场,推出“MECO蜜谷”杯装果汁茶,有金桔柠檬、泰式青柠、桃桃红柚三种口味。
这些产品定价在8.5元至十几元不等,主要消费场景包括学校、白领喜欢光顾的便利店、办公楼内。“绕地球”的广告语,也换成了“小饿小困,就喝香飘飘”,巨额的广告投入也从简单粗暴的电视广告,逐渐转移到网台联动的综艺节目和热播电视剧,今年夏天在腾讯视频《如懿传》中获得独家冠名。
“即饮产品不仅补充了夏季市场,对经销商团队、终端门店都有好处——原本香飘飘只卖一季,现在就能12个月持续沟通终端,利益链上的这两个群体对香飘飘的黏性也会增强。”蒋建琪说。
他看好这个策略,甚至把手机铃声也换成了“MECO”牛乳茶的广告音乐。
“MECO牛乳茶不同渠道分配到的价格大概是7至12元,在二三线城市,调饮茶可以替代它。”罗军却对香飘飘夏季饮品的策略提出怀疑,而且过去香飘飘专注于一种产品,规模效应大,议价能力强,能够挑战雀巢和立顿;当它开发出多个产品,会分化生产和营销效率。
但蒋建琪称,液体饮料从生产线角度、供应链角度,和已有的产品“一模一样,只是配方不同”;而要重新下功夫的是渠道推广。
香飘飘过去的销售团队、经销商结构偏重大流通,强项在于销售5元左右的产品,需要加强的是高端产品的渠道服务。蒋建琪打了个比方,“奢侈品品牌的包,没有陈列好,也卖不出身价。低端产品放在货架上就完事了,高端产品得靠陈列的形象效果,这就需要地面人员跑得勤快、多花心思。”
在2018半年报中,香飘飘表示,液体奶茶业务计划在136个重点城市进行主流渠道、主流门店的精准铺货,挖掘液体奶茶的卖点,提高液体奶茶销售表现。
香飘飘液体奶茶在今年前三季度营收为1.59亿元,同比增长8.12%,占整体营收的9.4%。
然而,中国无菌灌装液体奶茶市场热闹不已,饮料巨头都已投身其中。包括统一、康师傅、麒麟、娃哈哈、三得利在内的5家公司占据了该市场近四分之三的份额,作为后入者、香飘飘想要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并不容易。
好在香飘飘曾经的品牌印记,还是让一些有黏性的消费者选择尝试新产品。
广州26岁的工程师王芒现在仍然在喝香飘飘,“价格比外面现做的便宜,还可以屯一堆,想喝的时候立马就能喝了。”作为香飘飘的忠实粉丝,“兰芳园”丝袜奶茶一上市王芒就尝了鲜。
“挺好喝的,但可能里面的茶碱含量太高,只要是中午以后喝,晚上就会失眠。”她说。
香飘飘的未来仍在低线城市
不过留给香飘飘探索新模式的时间并不多,如果高端产品不能尽快做起来,它可能会面对经销商比消费者跑得更快的潜在危机。
“这一两年,香飘飘的生意越来越不好做。”陕西某市的经销总代理陈飞对界面新闻说,连一个杯子、一个盖子成本都增加了,从总部拿货越来越贵。“但是在零售终端市场,毕竟还是“吃榨菜”的消费者比较多,他们喜欢5元以下的基本款,且不接受提价。”
因为对于大多数消费者而言,他们对于香飘飘的认知原本就是一种性价比的选择。因此对于价格有一定的敏感性——如果香飘飘都涨价了,为何不去选择手工调制的奶茶?
因此经销商的利润被两头挤压,外加上销量还不如从前,周转率又比过去低,陈飞说自己“做得很累”——每年从香飘飘拿几百万元的货,他正在考虑或许在一两年后,把这笔资金投入其他周转率更高的项目会更划算。
蒋建琪对终端的这种情况似乎心中有数。“原材料成本上涨,逼迫企业对产品提价。但消费者不接受。”他调侃道:“消费升级的意思是,消费观念升级,消费者的钱包并没有升级。”
为了“合理涨价”,香飘飘进行一些产品创新。比如,通过添加高温杀菌、不含防腐剂的红豆、青豆等配料,把基础款的升级版提价到5.5元,避免硬生生涨价导致消费者的抵触。
另一方面,香飘飘逐渐把销售渠道从收费颇高的线下卖场转移到线上电商。“我们在营销方面确实不如三只松鼠这种基因中就有电商的企业,我们在往这方面转型。”蒋建琪说,前几年香飘飘在杭州设立营销中心时,特意选址在阿里巴巴总部旁边,目的就是吸引电商人才——香飘飘真的从阿里巴巴挖走一个员工,成为现任电商负责人。
“其实最简单的办法是收购一个电商。”蒋建琪表示,尚未做足准备,但在观察考虑。
在可预见的未来,香飘飘的利润将依然来自于三线以下城市。“三线以下城市赚利润,去补贴一二线城市”,蒋建琪道出这么多年来香飘飘的真相。“中国的一二线城市,渠道终端的门槛高,费用大,货流能力较差,赚不了钱。比如上海,我们说它是一块又香又硬的牛肉干,很难啃,直到去年才开始盈利。”
罗军则认为,香飘飘应该正视拼多多带给中国企业的启示,“奶茶店只能在全国开100家、1000家,但香飘飘解决的是10万家的问题。奶茶店进不去、国外品牌不理解的市场,才是香飘飘的地盘。”
“五环外才是中国消费市场的基本面。”他补充说。
那么香飘飘能再一次把握住机会吗?
(文中李应妍、赵文、陈飞、王芒均为化名。)
国袋泡茶市场早已不是立顿的天下。国内茶行业散乱非标局面被改变,更专业化、多样化、品牌化的全面竞争时代已来临。
< class="pgc-img">>作者 | 王吨吨
编辑 | 紫苏
来源 | 观潮新消费(ID:TideSight)
杯中放入蜜桃乌龙茶包,注入热水,Lily开启了新的一天。在她的抽屉里,从普洱、大红袍到桂花乌龙、红枣茶,从茶叶到袋泡茶、水滴茶,应有尽有。
当茶变得越来越「潮」,口味和形态越来越多元化,年轻人逐渐爱上了喝茶。
中国茶文化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但一直都没有特别知名的全球性品牌。立顿进入中国30年,培育了袋泡茶市场,但也没摆脱被卖的局面。不过,今年茶领域里的变化格外明显。
在天猫9月发布的新中式茶饮赛道榜单中,CHALI茶里、茶小空、TNO、茶颜悦色和奈雪的茶一同进入热度榜前五。传统茶品牌大益、八马、正山堂等,也陆续推出贴近年轻人的产品线或子品牌。
就连喜茶、茶颜悦色等线下茶饮连锁品牌在快速扩张的同时,也相继推出茶包产品;时萃等新咖啡品牌甚至推出茶叶和咖啡结合的产品;永璞咖啡日前推出了茶饮品牌喜鹊原野,上线浓缩原液茶。
曾经“七万家中国茶企打不过一家立顿”的场景已经成为历史。袋泡茶江湖风云再起,谁又会是下一个“立顿”?
01 立顿失宠“被弃”
立顿成立至今已有131年的历史,在全球饮料品牌中的影响力仅次于可口可乐。
1850年,汤姆斯·立顿出生在苏格兰格拉斯哥一个贫穷家庭。一次偶然出游,立顿来到了著名的红茶产区锡兰。
锡兰红茶是英国人非常钟情的饮料,但由于售价高昂,只有上流社会才能享用到。立顿敏锐地意识到,如果能把红茶引入大众的日常生活,则必然能成为一门好生意。由此,开创性的发明了袋装茶的销售模式。
1890年,立顿红茶正式在英国推出,随即风靡一时,成为人们饮用红茶最普遍的方式。两年后,立顿开始了全球化运动,先是在美国设厂,接着又在印度开设分店,快速打入远东市场。1898年,立顿被英国女王授予爵位,得到“世界红茶之王”的美名。
1972年,立顿向全球扩张80年后,发生了历史性转折——被联合利华收购。从此,立顿登上巨轮,开始了更为强势的野蛮扩张之路。
结合立顿和联合利华的营销经验,立顿茶叶类产品如今行销于全球110个国家和地区。无论是知名度还是销量,立顿均是全球第一大茶叶品牌,比第二大品牌的销售额高出至少一倍。
1992年,立顿进入中国。短短5年之后,立顿就在中国百家商城系列调查中获得茶包销售额第一、市场占有率第一的成绩。
在红茶包深受消费者认同之余,立顿也在推出了全新的绿茶包和茉莉花茶包等符合中国消费者口味的茶包。并在2004年推出了包括奶茶和柠檬茶在内的速溶茶系列。2005年又推出袋泡草本茶系列。
经历了百年的“攻城略地”,立顿脚步也慢了下来,第二次历史性转折发生了。
2021年11月18日,联合利华宣布以45亿欧元的价格将其全球茶叶业务ekaterra出售给欧洲私募机构CVC,预计完成交易时间为2022年的下半年。
资料显示,ekaterra旗下共有34个茶叶品牌,包括立顿(Lipton)、倍立芙(PureLeaf),以及近几年收购的高端茶品牌T2、有机草本茶品牌Pukka等,并在2020年创收20亿欧元。
从2018年开始,联合利华就在全球茶类公司中遥遥领先。据欧睿国际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茶市场的零售销售总额为437.07亿美元,联合利华以10.2%的份额排名第一。排在其后的四家公司分别为印度的塔塔集团(2.5%)、川宁母公司英联食品(2.4%)、Greenfieldtea(1.7%),以及德国公司Teekanne(1.6%)。
但早在2019年,市场便有联合利华打算剥离立顿等茶叶业务的传言。寻找了2年的买家,此次售卖也意味着,联合利华将告别“全球最大茶饮料生产商”的称号。
卖掉茶叶业务并不意外。在增速明显放缓的情况下,联合利华力图在其他领域寻求更高增长机会。联合利华首席执行官艾伦·乔普曾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把资产组合调整到更高增长领域的决定,是联合利华增长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欧睿咨询的数据显示,2015~2019年的五年时间里,英国、美国和俄罗斯市场的红茶零售交易量下降了10%。立顿在全球的销量也开始下滑。
联合利华因为多元化与全球化的扩张收购了立顿,虽然后者仍然贡献着茶业务中的绝大部分收入,但如今也一同被放弃了。
02 日销10万袋,超越立顿的新秀
立顿“失意”的同时,国内以CHALI茶里为首的袋泡茶新品牌,正不断涌现并逐渐高频出现在年轻人的杯中。
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袋泡茶新品牌CHALI茶里。相关数据显示,发展至今,CHALI茶里在全网已经拥有超过1000万+粉丝,8年累计销售超8亿个袋泡茶包。
有业内人士对观潮新消费(ID:TideSight)透露,2021年,CHALI茶里国内销量已赶超立顿。
< class="pgc-img">>CHALI茶里创始人谭琼在一个“茶叶B2B交易平台调研项目”中接触到了茶,经过4个月的调研,她发现茶叶在中国是一个标准化程度非常低的产品,产品形态、品质、价格都无法进行数字量化,B2B交易还跑不通。
正因如此,谭琼看到了茶行业的空白市场,于是从简单便捷的袋泡茶切入,创立了CHALI茶里。根据年轻消费者的习惯,CHALI茶里将消费场景的细分化作为发力点,注重产品和消费场景的匹配,上线每日茶、晚安茶等产品。
目前,CHALI茶里线下已进驻洲际、万豪等7000多家高星级酒店、5000+企业茶水间、2000多家连锁餐饮,还有OLE、盒马、名创优品等连锁零售新物种,并围绕大湾区开设了三家直营品牌零售体验店。
值得一提的是,CHALI茶里目前在酒店、办公和餐饮等B端渠道市场占有率约为24%。
在口味上,CHALI茶里一直没停止探索。从2020年开始,创新推出了诸如奶茶棒、山河锦绣12款春茶、胶原蛋白茶冻,超即溶果茶块、冰果茶萃浓缩液、冷泡茶系列等等。
GGV纪源资本合伙人李浩军在投资CHALI茶里时表示:“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作为全球最大的茶生产国和消费国,茶作为消费品却一直标准化和规模化程度较低。我们看好CHALI茶里以高品质袋泡茶为切入来提升行业的标准化和规模化程度,并不断通过创新型的茶产品研发来不断提升消费体验,最终成为中国茶的一张新名片。”
谈及目标,CHALI茶里CMO林川曾表示:“中国茶市场空间巨大,如何获得消费者信任,构建最短抵达消费者的距离,将是快消茶品牌运营的核心。在中国茶品类,大家都正处在同一起跑线上。CHALI茶里的目标是基于中国茶文化成长为世界的CHALI茶里,而非做中国版立顿。”
不是年轻人不爱喝茶,只是立顿太老且不变。
03 当年轻人爱上喝茶
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云南普洱、武夷大红袍……各地都有知名的茶,但却鲜少跑出知名的茶品牌。
多年来,中国茶行业都没有品牌意识,民间市场大部分都是自给自足。
直到1992年,中茶总公司改制,四家省茶公司——云南、福建、广东和湖南,脱离总公司实行民营化,茶行业迎来了分水岭。
1992年到2012年,是中国茶行业发展的新阶段,目前较大的茶叶品牌都是在这20年里出现的,但因为种种限制难有大规模的发展。随着八马茶业突然中止IPO,至今中国茶叶市场上尚没有一个上市品牌。
对于茶行业“有品类无品牌”的原因,CHALI茶里CMO林川曾在采访中表示,主要原因在于中国传统茶行业的“三段非标”。前两段非标是指中国茶叶主要依靠人工种植、采摘以及炒制,最后一段非标则指在流通环节,茶叶因本身的等级、产地、分量等原因,价格千差万别。
随着年轻群体消费习惯的转变、低端袋泡茶市场的触顶,以及技术升级的推动,养生茶、花草茶、水果茶等品类,开始备受年轻消费者喜爱,茶行业随之发生了巨变。
据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7月9日,我国在业/存续“茶叶”相关企业共有149.1万家(包含个体户)。2010年“茶叶”相关企业注册量仅为4.15万家,到了2020年,这一数字增长为32.84万家。
观潮新消费(ID:TideSight)根据公开信息不完全统计,近一年,新锐茶品牌持续获得资本的青睐。CHALI茶里、TNO、茶小空、tea’stone、willcha等都连续获得2轮融资。CHALI茶里和茶小空都拿到了亿级别的大额融资。
< class="pgc-img">>据企查查数据显示,仅今年上半年,茶行业就发生了超过20笔的投融资,其中不乏凯辉、淡马锡、嘉御等知名投资机构的身影。
相比国外的品牌,国内崛起的新锐品牌更懂年轻人的口味和喜好。他们都是将中国传统茶艺与现代潮流文化、新消费需求相结合,打造出了符合新消费人群的有调性的茶饮文化。
TNO创始人王骏桃在《2021国潮新消费大会》上表示:“茶与咖啡很多方面是互通的。现在的年轻人有一个非常大的痛点,就是生活节奏加快。在传统的茶饮行业里,其理念都是守着源头做生意,或是像小罐茶做了高端的礼品,尽管也有基于速溶层面开发出的茶饮产品,但仍存在很大的市场空缺。”
TNO利用冻干、冷萃技术革新了茶的形态。除了水滴茶外,TNO还结合现代茶饮文化和生活方式,围绕袋泡茶做了升级版本,推出了棒棒茶,满足年轻人不同的需求。
宽窄创投副总裁王昕沂指出:“不管是咖啡还是茶都具备几个特征——有文化属性及社交属性,利于传播、毛利较高、利于品牌和产业的建立。它们有层级,作为文化属性代表,让消费者持续对细分品类升级有所追求。最重要的一点是,还具有成瘾性,有复购需求。市场规模也足够大,是非常好的品类。”
里斯战略定位咨询发布的《4000亿增量背后的品类创新机会——2021中国茶饮市场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茶饮市场规模达4033亿元,近五年复合增长率7.2%,主要由原叶茶及现调茶饮贡献。预计到2025年,茶饮市场总规模将达到7645亿元。
中国不缺好茶,缺的是符合时下消费者需求的好产品。
如今,一个时代结束了。中国袋泡茶市场早已不是立顿的天下。国内茶行业散乱非标局面被改变,更专业化、多样化、品牌化的全面竞争时代已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