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创策文旅的第 206 期分享
作者 l 小利
来源 l 创策文旅
旅游虽然有淡季旺季,但是旅游的能量永不消失,只是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
今天给大家分享农文旅闷声发财的一个案例,四川一个乡村旅游小景区餐饮,走轻资产线路,用很少的投入,将旅游、娱乐和餐饮结合起来,抓鱼划船游乐+餐饮,月收益在300w+,对小景区开发的朋友来说,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其实做文旅天时、地利、人和非常重要,夏天有夏天的生财之道,冬天有冬天的盈利模式。
文旅开发最好和市场的刚需结合,先找准盈利点在哪里。刚才说到天时地利很重要,夏季炎热,又是孩子们暑期放假的季节,城里人有避暑遛娃的刚需,而清新凉爽的山水环境则是地利,产品打造和运营则是人和。
只要凉爽,有吃喝玩乐,大人小孩都有耍事,即便简单粗犷,也有市场,只是这样的市场更多的是天时造就的,是老天助力,只有两个月的时间,只要整合营销好,商家在这两个月中就赚得盆满钵满了。
怎么整合营销呢,就是把山水清凉与吃喝玩乐打包在一起卖,吃喝玩乐一天一个人多少费用,比如大人169元,小孩89元、这样游客购买就比较方便,也节约管理成本。人来了,有的也有住宿需求,晚上的帐篷野奢酒店299元。
由盈利模式去倒推产品构架,然后再去规划设计,选址最好在有树林和小溪的地方,规划一些野外游乐活动,如小孩摸鱼区、捉螃蟹游玩区、无动力游乐区、划船区、垂钓区、水战区、沙滩寻宝区、亲子手工活动区、棋牌区等等,这是游乐区。
再是餐饮区的设计,为了节约人力成本,以游客自助烧烤为主,每组客人有独立营位,营位设计也是极简风格,一般以木棒加帆布,再配备20种左右的荤素菜品及小吃点心、解暑汤饮、茶品等。
给游客配备的菜品饮料大约300元左右,而游客付出的仅仅是169元菜品打折后的费用,这样在餐饮上游客就感觉占了便宜,而且还可以享受那么多的游乐项目,这时候游乐成了附加值,这比起收游乐门票来说,顾客感觉要划算一些,其实羊毛还是出在羊身上。
营销也基本是通过抖音团购和美团团购,特别是抖音团购和直播,这个项目其实是文旅式餐饮,虽然文化氛围并不强,比起抖音团购上的类似产品,要么纯餐饮、要么纯文旅,处于市场的空窗期,所以这一两年的流量和利润都比较高的,但是并不容易长久。
因为简单、易复制、很快市场上会涌现出一批新的同类产品。我今天分享这个案例的目的就是给大家分享一个思路,就是文旅的整合营销,特别是中小型文旅景区的整合营销,还有文旅与餐饮的结合是市场刚需。写到这里,突然想起曾经去考察的一个樱花主题景区,樱花的花期是很短暂的,只有一两个月时间,那么景区剩下的十个月怎么吸客呢,就是做餐饮加活动。
其实文旅的市场是很大的,只是季节性较强,有时候有的景区运营艰难可能是没有触碰到顾客的刚需,如果你那里不适合做夏天的文旅市场,可能适合做春天的、秋天的、冬天的文旅,然后把游乐和特色餐饮怎么融合在一起,这是最简单最粗野的整合模式,比如冬天可以卖烤羊肉之类的。
虽然现在有些景区或餐饮没做文化创意开业前期也有很多人流,但不容易持久,很容易被复制超越,这就是我们常看到的很多餐饮或文旅景区开业半年或一年很火爆,但是第二年,第三年就不行了。以上项目追求短期效益还可以,若要长期发展,还是要有文化的魂在里面,或者有自己独特的产品,有更多的创意、活动及服务。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少文旅景区是靠天吃饭的,淡旺季分明,很有季节性特点,商机转瞬即逝,不过只要抓住一年中一两次旺季机会,也有很好的营收,一切机遇都给有准备的人。比如,现在是旅游淡季的地方,这个时候就要准备秋冬旺季的场景打造和活动策划了。如果一个景区能够创造一些独一无二的文旅产品,淡季就要好过一些。
永远保持对市场的敬畏。
好了,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大家周末愉快。
大河财立方 记者 赖苏婷 北京报道】国内旅游回暖明显,2023年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4.91万亿元,比上年增加2.87万亿元,同比增长140.3%。
旅游需求得到持续释放,旅游消费成为热点。根据同花顺inFinD数据,截至目前20家旅游景区上市企业中,18家企业已经公布年报。当中,15家在去年实现盈利,3家亏损,盈利比例近八成。
从最新财报看,旅游景区上市企业发展分化明显,有7家企业实现了去年和一季度的盈利,而3家亏损企业则扭亏仍面临巨大挑战。
“在旅游全面复苏的市场环境下,旅游企业亏损的原因更多是内部管理的问题。建议旅游企业选择差异化的发展路线,尤其是亏损企业要努力化解内部管理的难题,扭转不利局面。”国家高端智库CDI研究员宋丁在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说。
整体分析:结束三年亏损,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55.56%
根据同花顺inFinD数据,20家旅游景区上市企业中,18家企业已经公布年报。其中,15家在去年实现盈利,3家亏损,盈利比例约八成。20家企业去年营业收入合计253.28亿元,净利润合计17.71亿元。
整体看,在去年旅游行业强劲复苏下,旅游景区企业盈利能力大幅增长,营业收入同比增幅为82.9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55.56%,结束连续三年亏损态势。截至目前,20家企业总市值1213.08亿元,平均市值60.65亿元。
*ST凯撒吸金能力位列第一。2023年,*ST凯撒营业收入约5.82亿元,同比增加89.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6.07亿元;基本每股收益0.3788元。
此外,来自安徽黄山、四川乐山的企业位列二三位。
2023年,黄山旅游实现扭亏为盈。去年企业营业收入19.2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1.29亿元,增幅141.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5.53亿元。公司业务涵盖景区、索道及缆车、酒店和徽菜业务等,服务的景区主要是黄山景区、花山谜窟景区及太平湖景区。
2023年,峨眉山A实现营业收入10.45亿元,同比上升142.33%;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2.276亿元,实现扭亏为盈;净资产收益率9.58%,同比上升15.78%,公司资产总额32.54亿元,归属于母公司净资产24.90亿元,负债总额8.50亿元,资产负债率26.13%。
截至目前,有7家企业在去年和今年一季度实现盈利。
以今年一季度利润排名前三名的企业为例,今年第一季度,峨眉山A实现营业收入2.53亿元,同比增长6.64%;净利润7441.78万元,同比增长6.08%。
丽江股份营收约1.8亿元,同比减少0.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5581万元,同比增加1.11%;基本每股收益0.1016元,同比增加1.09%。
九华旅游营收约1.8亿元,同比减少6.1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5208万元,同比减少15.8%;基本每股收益0.47元,同比减少15.8%。
市场复苏盖不住亏损漏洞:张家界连续亏损四年,云南旅游被子公司拖累
从财报披露信息看,虽然市场复苏明显,但由于旅游景区企业此前战略布局,企业依然难以扭转亏损局面。
截至目前,在去年亏损的3家旅游景区上市企业分别是云南旅游、张家界和宋城演艺,亏损金额分别为4.27亿元、2.39亿元、1.10亿元。
财报显示,云南旅游子公司亏损严重。以云南旅游的主要子公司及对公司净利润影响达10%以上的参股公司情况为例,2023年,云南旅游子公司深圳华侨城文化旅游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净亏损约3.73亿元;子公司云南旅游汽车有限公司净亏损约2576.42万元;子公司云南世界恐龙谷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净亏损约1868.38万元;参股公司肇庆华侨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净亏损约3.46亿元。
大庸古城的开发使得张家界延续第四年的亏损。数据显示,大庸古城总投资额超过22亿元,相比于张家界25.46亿元的市值,大庸古城投入巨大。去年底,张家界在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大庸古城项目是公司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大庸古城投资重,建设周期长,加上三年的持续影响而拖累了上市公司,并表示“化解危机还要点时间”。
陷入相同命运的还有宋城演艺。去年,宋城演艺营收增长超三倍,而亏损翻番。宋城演艺表示,公司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大幅下滑并亏损主要系计提花房集团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8.61亿元所致。
据了解,花房集团(03611.HK)是公司联营企业,此前花房集团参股企业遭警方调查一事,导致花房集团一直处于停牌状态。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因花房集团业绩亏损,宋城演艺也曾计提11亿元,导致公司当年业绩也大幅亏损。
曲江文旅从盈利变亏损过亿元,低空经济催生西藏旅游“三个涨停板”?
在20家旅游景区上市企业中,曲江文旅上演最“抓马”剧情。在企业将业绩从盈利修改成亏损近两亿元后,迅速收到监管部门问询。随后,公司董事长被监管部门留置的消息传出。
1月30日,曲江文旅发布2023年年度业绩预盈公告。公告显示,预计公司2023年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约为1700万元至2300万元,同比扭亏为盈。两个月后,曲江文旅将2023年最高预盈2300万元下调至亏损1.95亿元。同日,上交所就曲江文旅业绩预告更正相关事项下发监管工作函,涉及对象包括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中介机构及其相关人员。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4月26日,曲江文旅表示,公司收到商洛市商州区监察委员会签发的《立案通知书》和《留置通知书》,对公司董事长耿琳实施留置。
同样引发市场关注的还有西藏旅游。4月26日,西藏旅游盘中涨停,连收3个涨停板。市场人士认为,股价异动或受到“低空经济概念”影响。
此前公司曾透露,通过自有资金、非公开发行股票融资和银行借款等方式,投资建设了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并推出观光大巴、江面游艇、低空飞行和温泉康养等特色旅游项目。4月16日公司向投资者表示,公司雅鲁藏布大峡谷景区内运营有观光热气球等体验项目。
4月26日,西藏旅游发布公告表示,公司“低空经济”广受关注,经自查、核实,公司景区内经营的热气球为旅游项目,不涉及低空经济。除此以外,公司未发现其他需要澄清或回应的涉及市场热点概念的媒体报道或市场传闻。
业内:具有核心风景资源的上市企业获得强劲客流
今年国内旅游市场继续保持火热态势。
途家民宿发布的《2024五一民宿出游预测报告》显示,截至4月24日,全平台热门城市预订量平均同比去年增两成,成为民宿最火五一。
此外,中国旅游研究院预计,2024年全年国内旅游人数将超过60亿人次,入出境旅游人数合计有望超过2.6亿人次。
业内人士认为,具有核心风景资源的上市企业将获得强劲客流,带动企业经营增长。
国联证券研究员在研报中表示,景区IP优势在疫后持续兑现为客流的强势。
“上市景区公司业务经营往往围绕着某一核心风景资源展开,收入集中在景区门票的售卖,索道、酒店餐饮、旅游客运及旅行社等配套服务。从2023年来的复苏节奏看,名山大川等具备强IP背书的景点客流强劲,顶层设计强化下营销出圈的冰雪游亦表现优异。从企业内部经营表现仍能看出居民消费理性化的趋势,门票、索道、观光车等刚需业务恢复度好于酒店、温泉等配套业务。”
据统计,2023年度的旅游人次较2019年恢复水平,峨眉山以150%的恢复度领先各大景区,黄山旅游也以131%的恢复度高表现优异,长途游目的地丽江、西藏、云南等旅游地区人次均表现出色。
宋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国内文旅市场出现了巨大的变化,以市场需求驱动为主。预计今年旅游热度持续,预计旅游企业整体经营状况会有良好表现。
见习编辑:李文玉 | 审校:李金雨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
言
在这个被经济阴霾笼罩的时代,我们常常听到各种声音在耳边响起,它们告诉我们形势严峻,赚钱变得困难。当我们穿梭于繁忙的街道,却能发现一个令人惊讶的现象:旅游和餐饮行业依旧热闹非凡,尤其是一些特色美食和热门景点,它们如同春天里的鲜花,怒放着生命力。这种现象似乎与经济周期的波动格格不入,却真实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 class="pgc-img">>正文
经济寒冬中的消费热情
在经济形势不容乐观的当下,人们对于未来的预期普遍谨慎。即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旅游和餐饮这两个行业却呈现出了与众不同的繁荣景象。这种繁荣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更是一种社会心态的反映。它揭示了人们在面对经济压力时,依然保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class="pgc-img">>消费心理的深刻变化
在经济寒冬中,人们的消费心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们开始更加注重消费的性价比,追求物有所值。这种消费心理的转变,是人们在经济压力下,对生活价值观的重新评估。他们开始认识到,即使在物质条件受限的情况下,精神层面的消费与情感的体验,二者皆同等重要。
< class="pgc-img">>生活质量的追求
在经济寒冬中,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并未减少。相反,他们通过旅游和美食等消费行为,表达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这种坚持和追求,不仅为个人带来了快乐和满足感,也为整个社会带来了活力和希望。
< class="pgc-img">>旅游业的逆势增长
旅游业的逆势增长,是人们在经济寒冬中寻找心灵慰藉的一种表现。在忙碌和压力之中,人们期望从日常的琐碎中抽离,寻找片刻的宁静与自由。去往远方寻找那片蓝天白云,那份久违的宁静和放松。这种逃离并非逃避现实,而是一种精神上的自我疗愈,一种对生活美好面的重新发现。
< class="pgc-img">>餐饮业的热闹非凡
与旅游业相似,餐饮业的热闹非凡也是人们在经济寒冬中寻找温暖的一种方式。无论是街边的小吃摊,还是高档餐厅,都挤满了寻找美味的食客。他们愿意为了一口美食,付出时间和金钱。这种消费行为,不仅仅是对味蕾的追求,更是对社交和情感体验的渴望。
< class="pgc-img">>个体选择的力量
尽管整体经济环境对我们的生活有所冲击,在困境面前,每个人的选择与应对策略同样不容忽视。在这看似低迷的市场表象之下,实则蕴藏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我们所目睹的,不仅是旅游和餐饮行业的兴旺,这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执着向往与坚定不移的信念。
< class="pgc-img">>市场的微妙适应
市场的微妙适应,是经济寒冬中旅游和餐饮业繁荣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商家敏锐地捕捉到了消费者心理的变化,他们提供更加个性化和细致的服务,创造更加舒适和有特色的消费环境,以此吸引消费者。这种市场的适应,不仅仅是对消费者需求的满足,更是对经济形势变化的积极应对。
< class="pgc-img">>经济与生活的辩证关系
经济与生活的关系是复杂的,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经济形势的变化会影响我们的生活,但我们的选择和应对方式也会反过来影响经济。在经济寒冬中,我们更应当珍视对生活的热爱,去追寻那些能够赋予我们欢乐与满足的珍贵瞬间。
< class="pgc-img">>内心的富足与生活的可能
真正的富饶,常常源于内心的充实与满足。在经济寒冬中,我们更应该抬头看看周围,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旅游和餐饮业的繁荣,不仅仅是市场的一个侧面,更是人们内心对美好生活的坚持和追求的体现。
< class="pgc-img">>结语
在经济寒冬中,我们不应该被经济的阴霾所笼罩,而应该抬头看看周围,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旅游和餐饮业的繁荣,不仅仅是市场的一个侧面,更是人们内心对美好生活的坚持和追求的体现。我们应当坚守对生活的热爱,发掘那些能为我们带来欢愉与满足的点滴。
< class="pgc-img">>真正的富足,往往源自于内心深处的充实与满足。让我们在这个经济寒冬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抹暖色,用生活的热爱和追求,点亮希望的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