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其来的疫情给餐饮行业按下了“暂停键”。在抗击疫情的同时,餐饮企业也开始自救解围,开设菜店、上线外卖、探索新零售……企业也在这些自救措施中探索出了新的商机、新的路径,使其成为未来业务新的增长点。
趋势一:社区商业显露商机
社区餐厅在此次疫情中表现的强抗风险能力成为部分餐饮企业的新焦点(港股00360)。旺顺阁(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张雅青表示,这次疫情确实带给企业许多新的思考,未来将准备多开社区店、街边店。在疫情过后,也会把有些适合的门店改造出真正的便民菜摊,赋予社区门店社区食堂、生鲜便利店等多个功能和角色,结合当下北京大力发展社区商业的相关政策,让旺顺阁走向更加便民、多元化的发展方向。
趋势二:拓展新零售市场
此次疫情也让许多餐饮企业看到了布局新零售的重要性。海底捞(港股06862)自热小火锅出现了“脱销”的情况,与此同时,海底捞也表示已经决定采用自建工厂、OEM代加工以及与所在国供应链合等多种方式,在半年内将供应链产能大幅提高。同时,北京西贝天然派食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此前收到了食品生产许可证电子证书,这也说明规模化的餐饮企业拥有自己的供应链以及品牌认知度,并且食品生产加工能力强,对于布局零售市场有一定优势。未来餐饮企业有必要考虑通过自建体系,继续拓宽新零售产品线。
趋势三:自建外卖体系
疫情之下,许多餐饮企业开始采取各类措施积极自救,其中外卖成为餐饮企业主要收入来源。值得注意的是,不少餐饮企业开辟了自建外卖渠道,微信小程序及微信公众号都成为外卖订餐渠道入口。据了解,北京华天、旺顺阁、味千拉面等品牌也都选择通过开通微信订餐的方式自建外卖渠道。其中,旺顺阁、将太无二等品牌在鼓励消费者自提的同时也对门店半径2-3公里的提供配送服务。而川菜品牌龙人居、眉州东坡等品牌上线微信外卖小程序,通过与物流企业合作进行配送服务。
不难看出,此次疫情促使配送服务需求迅速增长,未来餐饮企业有必要考虑通过自建体系或者选择与组织方式和物流体系健全的相应平台合作,创新经营模式,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成为新的创收点。
趋势四:解决成本效率问题
“共享员工”成为疫情期间探索减损合作新模式。不少餐饮企业与外卖平台、生鲜电商等企业合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餐饮企业的成本压力。
然而,这背后显示出的是餐饮企业效率和成本的问题。从餐饮行业和企业自身来说,餐饮企业应该反省和思考企业的成本结构和人力成本问题。相信这次疫情之后,餐饮企业会在如何科学合理地用工,如何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来优化餐厅结构、提高人效、创新营销方式等方面进行思考,在未来企业面临各种危机的时候,会灵活应对,并且应对的压力相对变小。
本文源自中国烹饪协会、中国饭店协会
餐饮变革:未来行业发展的四大趋势》
一、餐饮业的数字化革命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移动支付的普及,餐饮业正在经历一场数字化革命。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餐饮企业的运营效率,更让消费者的就餐体验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餐饮企业可以精准地了解消费者的口味和需求,从而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此外,外卖平台的兴起也改变了消费者的就餐方式,使得餐饮业的边界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
数字化技术还为餐饮带来了新型的经营模式,如无人餐厅、智能餐厅等。这些新型模式在提供便捷服务的同时,也极大地节省了人力资源成本。预计未来,数字化技术将在餐饮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推动整个行业的进一步变革。
二、健康餐饮:新时代的消费潮流
随着健康意识的普及,健康餐饮已经成为新时代的消费潮流。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餐饮的健康性,选择低脂、低糖、有机的食品。同时,素食、素食主义也开始在年轻人中流行,成为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健康需求,许多餐饮企业开始推出健康餐饮产品,如绿色蔬菜沙拉、低脂料理等。这些健康产品的推出不仅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也为企业带来了更高的利润。预计未来,健康餐饮将成为餐饮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三、餐饮与文化的融合
餐饮业不仅是一种服务业,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餐饮与文化越来越紧密地融合在一起。许多地方特色的美食已经成为了当地文化的代表,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品尝。
同时,一些餐饮企业也开始将文化与餐饮相结合,推出了一系列的文化主题餐厅。这些餐厅不仅提供美食,更提供一种文化的体验。预计未来,餐饮与文化的融合将成为餐饮业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这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也有助于提升餐饮企业的竞争力。
四、绿色环保:餐饮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关注日益加深,绿色环保已经成为了餐饮业的重要发展方向。许多餐饮企业开始关注环保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的环保措施,如减少食品浪费、使用环保材料等。
同时,一些餐饮企业也开始关注可持续发展问题,通过采购当地的食材、支持当地的农民等方式来推动可持续发展。这些举措不仅有助于保护环境,也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预计未来,绿色环保将成为餐饮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推动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结:餐饮业正在经历一场变革,数字化革命、健康餐饮、与文化融合以及绿色环保将成为未来行业发展的四大趋势。这些趋势不仅将改变消费者的就餐方式和口味需求,也将推动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餐饮从业者,我们需要紧跟这些趋势,不断创新和改进,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发展。
近五万亿的餐饮大市场,有四个大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抓住这四个大趋势,或许能提前洞察行业发展潜藏的机遇。
< class="pgc-img">>本文由红餐网(ID:hongcan18)原创首发,作者远咨询程守真。
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餐饮行业的营收规模正水涨船高。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餐饮业市场规模持续壮大,2011年突破2万亿,2015年突破3万亿,2018年突破4万亿,2019年约为4.7万亿。2020年,由于受疫情影响严重,餐饮收入跌至39527亿元。2021年,得益于疫情的有效控制,全国餐饮收入又回升至46895亿元,基本恢复到疫前水平。
而另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与华兴资本联合发布的《2021年中国连锁餐饮行业报告》显示,2024年餐饮市场规模预计可达到6.6万亿元。
餐饮,已然是一个超级大行业,在可见的未来,市场还将继续发展和膨胀。当然,从市场大盘来看,行业内的竞争也日益白热化。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摄图网
在这样的背景下,身处其中的各类型餐饮企业,更有必要去洞察和理解行业发展的本质和趋势,看大势顺小势,这样才能更清楚的指导自己的发展和成长。
今天暂且抛砖引玉,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眼中餐饮业发展的4个大趋势。
< class="pgc-img">>两极化
第一个“极”是性价比化,性价比的核心是东西好还不贵。放到餐饮行业就是味道不错价格实惠,这也是必然的一个趋势。
性价比这种模型,是大企业的战场,规模越大,才越有可能做成。大品牌随着业务规模和体量的提升,供应链端口的效率会越来越高,各类材料成本控制精细,再随着店面局部的深入,营销的边际成本下降,最终展示出来的定价体系将凸显出性价比优势。
目前的中式快餐连锁、洋快餐连锁等都是这个方向,未来容易培养和生成餐饮大鳄。
第二个“极”是价值化,价值化就是满足人们“吃好”的需求。这个领域对于餐饮企业而言,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菜品菜式的研发和创新都在这个领域出现,各式各样的店面场景、各式各样的服务也都会出现。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太二酸菜鱼官网
比如同样是酸菜鱼,鱼你在一起就是吃饱为主导,太二酸菜鱼就是吃好为主导。这个价值化市场,同样庞大,但是却更分散化,各个地区、各个城市,甚至一个城市的不同区域,都容易出现许多让消费者认可的有价值的品牌。
为什么会有两极化?这是消费商业发展的经济规律。一方面,消费需要满足更大多数人群的基本生活需求,所以必须要有性价比,衣食住行领域都绕不过这个点会。另一方面,消费也可以满足人们的美好生活愿望,而这个愿望需要通过有价值的产品来承载,这就是高溢价品牌的运作区域。
< class="pgc-img">>细分化
餐饮属于典型的高频快速消费品,而高频快速消费品的市场化特征是“推陈出新”。
这一方面和竞争有关,高频快速消费品的进入门槛较低,作为参与竞争的企业方总是需要通过推出创新的产品来吸引消费者,另一方面则和消费需求有关,由于高频快速消费品的定价类别属于低位,所以很容易会激发消费者的“尝试心理”。这两方面的因素一综合,就使得高频快速消费品的产品表现端往往会出现细分化趋势。
目前,零食领域、化妆品领域、饮料领域、酒水领域、文具易耗品领域等都在演绎着此趋势。餐饮行业也遵循此规律,在整个市场层面的产品端都呈现出了非常明显的细分化趋势。
一方面从菜系上细分,有川菜、湘菜、粤菜、鲁菜、东北菜、徽菜、新疆菜、淮扬菜、西北菜、日式、韩式、美式、东南亚式等等。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摄图网
另一方面从种类上细分,第一个是主食种类细分,面条类、粉类、米饭类、面饼类、馄饨/饺子类等,第二个是单品菜式细分,鱼类、红肉类、禽肉类、海鲜类、素食类等,第三个是烹饪技术划分,火锅、炒菜、蒸菜、烫菜、烧烤等。
基于菜品和种类这两种细分,又逐渐进行向下的进一步交叉细分:比如粤式米线、川式小面、湖南米粉这种菜系加主食,还有西贝大棒骨、老头儿油爆虾、胡子大厨小炒肉这种菜系加大单品。同时,还有单一细分下的进一步细分:比如吃酸菜鱼、吃剁椒鱼头、吃烤鱼,比如吃煎饼果子、吃肉夹馍、吃包子,比如吃煲仔饭、吃木桶饭、吃日式烧肉丼饭,比如吃新疆拉面、吃苏南汤面、吃陕西臊子面等。
可以看到的一个典型情况是,品类重度垂直细分,颗粒度越来越细、越来越小。这个趋势目前来看不可逆,会一直进行下去,直到能被细分的种类、菜式都被细分完毕,并被市场验证是可以存续的为止。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摄图网
这几年是餐饮细分化趋势的爆发年,从有利的一面来看,这体现出来了中国餐饮市场玩家的活力,都在积极创新和研发,竞争的角度来看市场很残酷,经不起考验的会迅速衰退和消失。
< class="pgc-img">>综合化
综合化趋势,是零售门店属性的一种典型体现。
坪效一直以来都是衡量实体场景下零售门店的重要指标。以线下零售门店为主要商业模式的企业都在思考如何提高和扩充消费者的单值和金额,而多品类经营、全品类经营、全时化运营等就是其中的核心方法。盒马以“超市+餐饮+菜市场”的综合形态、宜家家居以“建材+家具+家具用品+餐饮”的复合业态,都是综合化趋势的典型呈现。
餐饮行业同样也是如此。过去,餐饮是分时段的,有些做早市,有些做午市,有些做晚市,有些做夜宵,但门店租金都是全天的。近年来,越来越多餐厅开始探索多时段经营的模式了。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摄图网
最先开始混合经营的是肯德基、麦当劳这两个洋快餐,吃早饭可以去,吃午饭可以去,吃晚饭可以去,下午休闲也可以去,全天化经营早早就是他们的标签。肯德基开发了适合各个时段消费的产品,并且融入了众多本土化元素,已经成为全时混合经营的范本。
目前,很多餐饮品牌的全时混合经营,更多的还是在关注场景,希望给不同时间段制定不同的场景,来区分提供不同的餐饮和服务内容,吸引不同区间段的消费者前来消费。这个模型的缺点在于,同一个品牌可能会产生三种定位,早饭一个定位,午饭一个定位,晚饭又是一个定位,容易混淆消费者的认知,目前还不能说好还是不好,需要经过时间和消费的检验来定夺。
< class="pgc-img">>多品牌化
多品牌化,已经是消费领域品牌的成熟打法之一,通过建立不同的消费者品牌进入不同的消费级别市场,以求更宽的覆盖,甚至在同一级别的市场进行多品牌的运作,以实现总体市占率的提高。
在餐饮行业,目前已经走在头部的企业包括一些已经上市或者准备上市的公司,正在推进和尝试这种做法。
大家都熟悉的太二酸菜鱼,其母公司九毛九集团旗下还有主打西北菜的九毛九以及怂火锅等品牌;乡村基和大米先生都属于乡村基餐饮公司,一个是针对老百姓的快餐,一个是针对白领的工作快餐。包括海底捞,前前后后做了许多子品牌进行市场试验。百胜中国作为餐饮巨头,旗下也拥有肯德基、必胜客、小肥羊、黄记煌等主打不同餐饮赛道的餐饮品牌。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海底捞
为什么说多品牌化会是餐饮业发展的一个趋势呢?这其实是市场决定的。消费市场的变化速度太快,消费者的选择多样化,供给的迭代更新快,市场的参与者众多,市场分散化,需要通过多业务形态下的多品牌介入来实现整体营收的规模性提升。
目前中国本土的餐饮集团整体还是以主品牌为主导的发展模式,未来,很多品牌在做大做强主品牌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都会萌发多品牌业务扩张的决策,这是必然趋势。
小 结
两极化、细分化、综合化、多品牌化,这4个趋势是餐饮行业正在显露出来的大趋势,将指导餐饮行业的发展。餐饮经营者们需要结合自己的企业特征、能力特征顺势而为,让自己的发展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