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临近,街头巷尾的年味儿逐渐浓郁起来。
我市城管部门按照“喜庆、祥和、勤俭”的原则,结合白天景点与夜晚灯光,对市区重点区域、主要道路、入市口道路、水系、建筑物进行设计装点。其中,夜景灯光的布置尤为亮眼。春节期间,您不妨带上家人一起来欣赏一下莲城夜景。
春节期间,市区亮化设施全部开启
1月24日,记者从市城管局了解到,春节期间,市区亮化设施全部开启,许昌城区将出现“不夜城”景观。
据了解,我市出台了《许昌市城区夜景亮化工程实施意见》,将城区夜景亮化工程分为三个等级实施。春节期间,我市将实施三级亮化,即全景式限时亮化,具体是指在重大节日和重大活动期间开放所有光源,按照季节、时间要求,及时亮灯,闭灯时间顺延一个小时。
春节期间,市区景观灯将齐“绽放”,并适当延长亮灯时间,开启时间统一为18时至22时。为了保证节日期间城区亮化效果,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和市城管局夜景灯饰化管理办公室集中对全市的楼体亮化和路灯照明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并登记造册,对查出的问题,要求相关单位限时整改。
许昌“灯光秀”,这里最美丽
春节期间,咱许昌的“灯光秀”哪里最有看点?市城管局夜景灯饰化管理办公室主任沈俊涛推荐了几处,您不妨带上家人一起去欣赏一下莲城夜景。
许昌旅游服务中心作为河南省首个地级旅游服务中心,被视为许昌的“迎宾之门”,文化定位是将许昌曹魏、生态、钧瓷的地域文化融为一体。其灯饰设计更是一绝,到晚上灯光亮起,更能凸显出它的磅礴气势。
曾经刷爆许昌朋友圈的时光隧道,本是一段废弃的铁路。2016年,我市对该桥进行了亮化装饰,灯很漂亮,吸引了很多市民来此拍照留念,体验浪漫“灯光秀”。
水不仅是城市的命脉,而且能使城市更具魅力。随着许昌市河湖水系蓄水成功,横跨护城河水面的一座座桥也显得愈发美丽,夜晚来临,配以灯饰,或古朴大方,或时尚现代,成为水面上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科技广场、运粮河公园,近景与远景相互辉映,各种色彩互为衬托,给市民献上了一场视觉盛宴。
魏凤阁、许昌东站等重点区域的灯饰亮化别具创意,凸显着建筑之美、城市之美 。
夜色下的七一路、建设路流光溢彩,道路两边的行道树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
音乐喷泉,春节期间定期开启
春节期间,只要湖面不结冰,市区几处音乐喷泉将定时开启,您不妨带上家人一起来欣赏。
东湖:每天18时30分—19时30分开启。
北海公园:每天19时—21时开启。
芙蓉湖:每天19时—19时45分开启。
此外,市区曹丞相府和灞陵桥景区还自设有灯展,市民可观看灯展、宫廷乐舞、杂技绝活儿等节目,感受浓浓的年味儿。
><>花虽绚丽,却转瞬即逝;
唯美的灯光,却随时都可再现。
离春节只剩几天的时间
街头巷尾的年味儿逐渐浓郁起来。
今年春节,我市用灯光替代烟花
为市民营造一种别样的节日氛围。
别样在哪里呢?
第一,市区12条道路、15个重点部位设置了节庆灯饰
目前,八一路、莲城大道、七一路、建设路、新元大道、许继大道、延安路等12条道路已经设置完毕
北海公园、帝豪游园、东湖、护城河、清潩河沿岸西侧、许都公园、建设铁路桥转盘、中央公园等15个重点部位也设置了鱼跃龙门、福临门等凸显节日氛围的组摆
第二,市区亮化设施全部开启,将出现“不夜城”景观
春节期间,许昌的“灯光秀”哪里最好看?
市城管局夜景灯饰化管理办公室主任沈俊涛推荐了几处
一,许昌旅游服务中心,被视为许昌的“迎宾之门”
二,东湖旁边的中原国际饭店
三,科技广场上的科技馆,亮化采用动漫主题,
除了传统的静态景观灯光之外,还补充了动态主题模式,
视觉冲击力、震撼力很强
四,护城河桥
五、运粮河公园
六、许昌东站
七、七一路、建设路
用灯光替代烟花
别样节庆气氛你感受到了吗?
>提起“不夜城”,相信大家首先会想到“大唐不夜城”。
的确,西安的“大唐不夜城”是大家争相打卡的旅游胜地,璀璨的灯光与古色古香的建筑“激情碰撞”,温柔了岁月,惊艳了时光。
随着许昌文旅的频频出圈,如何用最新的业态变“流量”为“留量”?为打造沉浸式旅游场景,河南省许昌市将建设全长600米的“曹魏不夜城”,吸引更多游客。
正在施工的“曹魏不夜城”位于衙前街,与曹魏古城相邻。
2023年10月25日,记者来到“曹魏不夜城”施工现场,为您讲述这里发生的故事。
衙前街因许州府衙而得名
当日上午,记者来到衙前街,看到这里已经封闭施工,写有“衙前街”字样的牌坊隐约可见。
“我是这条街上的老住户,对这条街有很深的感情。”在街口,记者遇到了刘文生大爷。他告诉记者,他是这里的老住户,衙前街因许州府衙而得名。
许州府衙是许昌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但它总是大门紧闭,很少开放,无形中增添了一些神秘的色彩。
许州府衙位于原州城中轴线北端,为清代许州府、直隶州官署旧址,清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知州韩得文在汉、唐至明代官署旧址上始创。据《许州县志(民国二十二年)》记载:“原南北长八十丈,东西宽二十二丈,坐北朝南。”
中轴线上依次有大门、仪门、大堂、中和堂(二堂)、梅花堂(三堂)、喜雨堂(后庭),均为面阔五间、硬山式建筑,对研究清代官署文化、建筑艺术具有重要价值。后来,世事变迁,原来规模宏大的许州府衙,现仅存三堂和后庭两座建筑了。
三堂整座建筑威严大气,细节设计精巧。单单是墀头部分,就镶嵌有梅花鹿砖雕,象征福禄寿喜。周边装饰的花草纹样造型优美,寓意吉祥。另外,雀替和横额彩绘也很精彩。在这座府衙里,发生了许州地方官治理许州的故事。
《许昌县志》记载:“清顺治十四年(公元1657年),知州汪潜对护城河排浚。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知州刚柱重浚。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知州润芳浚。”至民国时期,已是“池深一丈二尺,阔二十丈三尺”(1933年《许昌县志》)的规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许昌专署、许昌县人民政府等皆在此。2001年,许州府衙遗址被核定公布为许昌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许昌市在许州府衙遗址上按照明清衙门建筑样式进行整修、恢复,开发建设魏武帝广场和曹丞相府,并于2007年年底顺利通过了古建筑专家的验收。
经过全面修缮的三堂和后庭,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许州府衙的历史文化信息,并成为许昌的一处文化旅游景点,对研究清代官署建筑规模、形制有着重要价值。
这里有三国时期曹操的府邸
在三国众多的风云人物中,曹操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想要了解曹操,就来曹丞相府,这里是古时曹操的大营,也是当时曹操处理军国大事的地方。
2009年6月1日,魏武帝广场和曹丞相府正式开门迎客。宽衣博带、腰挎宝剑的曹操塑像巍然耸立在这里。曹操塑像后面便是许州府衙,东侧是拔地而起的曹丞相府。曹丞相府是新建的,许州府衙则是老的,一新一老,搭配自然,相得益彰。
魏武帝广场入口处矗立着牌坊,上书“丞相府苑”,两旁分别篆刻“治世”“安邦”字样。牌坊向北就是曹操的巨型全身雕像。
塑像中,曹操面南背北,左手握剑,右手挥向远方,神态威严,器宇轩昂,将治世安邦、睿智威严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的形象鲜活地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当日,记者走入曹丞相府,看到丞相府第由三进院落的主体建筑构成,由前至后分别为体现曹操识人用人的“求贤堂”,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议事厅”,以及展现曹操文学才华和生活侧面的“赋诗楼”。
在曹丞相府中还有一个很有特色的地方,那就是藏兵洞。曹操深知治国理念,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在天时、人和方面,曹操已有了先机,唯独地利是曹操的一块心病。许昌地处中原,虽然沃野千里,适合耕种,但无险可依、无山可守。于是,曹操修建了藏兵洞,以达到藏兵、转兵、用兵、藏粮的目的。民间一直流传着“曹操兵数不清,藏兵洞里扎大营”的说法。
曹丞相府内的建筑群均为汉代建筑风格。曹操在此雄踞25年,广揽人才、外定武功、内兴文学、治军理民、屯田积谷,为实现宏图霸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是一个全方位展示曹魏文化的主题园区,是汉代建筑风格的集中展现。
“不夜城”里的“曹魏元素”
文化是一个城市生生不息的脉搏,它默默诉说着城市的既往,也绵绵延展着城市的未来。
随着“曹魏不夜城”的紧张施工,这里会通过哪些形式展现“曹魏元素”?
“商业街区里边,我们一共设置了9个舞台,街区两边全部做了国潮风的汉代灯笼架。”曹魏不夜城步行街项目负责人张恒说,他们希望通过灯光秀,给大家呈现美轮美奂的视觉效果。
目前,许昌市三国古迹旅游景点有60多处,其中,以关羽秉烛夜读的春秋楼、挑袍辞曹的灞陵桥、曹操总理国政的丞相府等最为著名。
近年来,许昌市致力将三国文化塑造为城市IP,按照汉魏风格恢复重建城墙、城楼、护城河,打造三国文化特色步行街,连续举办三国文化旅游周、“风华建安”等文化节会活动,以三国文化为引领,带动工艺、文创、节会、美食、酒店、住宿产业全面发展。
其中,许昌市的“十四五”文化旅游总体战略定位为打造“三城”,即建设三国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文化创意名城、生态康养名城。
在塑造许昌文化旅游品牌上,要聚焦三国文化、上古文化、钧瓷文化、花木文化、中医药文化、乐舞文化、名人文化等地域文化,打好“三国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文化创意名城”“生态康养名城”三张牌,塑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三国文化旅游IP。
到2025年,建成以魏都区为主要依托、建安区为新兴载体、其他县(市、区)为重要支撑的三国历史文化名城。(许昌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铮)(来源:许昌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