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低调的1点点奶茶,在提速发展了。
不仅开通微信公众号,还申请了多个微博账号,发布加盟信息,启动2019年全国门店3000+计划。
这些动作,释放了什么信号?
作者|政雨
一、开多个微博号发布加盟信息,加速门店扩张
最近,微博搜索1点点奶茶,出现了@一点点奶茶加盟官方号、@一点点奶茶加盟总部官方、@一点点奶茶店加盟官方微博等账号。
开通多个微博账号作为自传播渠道
>在这些账号的置顶消息中,都是关于1点点加盟的信息。点进去提交申请的链接,最下方显示“版权所有:生根餐饮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此为1点点奶茶的注册公司,可以证明为官方账号。
微博加盟链接底栏标注有公司版权信息
>另有3个账号,名为@一点点奶茶Alittle-Tea官方、@一点点奶茶加盟微博官号、@上海一点点奶茶加盟总部官微,加盟申请链接虽没有显示源于生根餐饮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等信息,但申请表单的设计、风格疑似官方发布。
据1点点官方认证,目前门店数为2300家。根据@一点点奶茶加盟官方号发布的消息显示,2019年1点点正式开启全国3000+计划。
门店开启3000+计划
>根据微博信息显示,这些账号注册于2017年12月,发布第一条微博的时间在今年5月份之后。
微博信息大多以文章链接的形式,发布“一点点奶茶如何加盟?加盟一点点奶茶怎么样”等信息,有引导加盟的目的。
一向在营销动作上谨慎的1点点奶茶,不仅极少参与对外活动和采访,也在很长时间里没有微信、微博等官方账号作为自传播渠道。从这些举动来看,1点点加快布局、密集开店已在进行中了。
二、做公众号、注册新公司,谋求品牌升级
微信公众平台,是茶饮品牌的营销重地,喜茶奈雪微信公众号头条文章常常10W+。
2018年10月17日,1点点也在其微信公众号发布了第一条信息,和重阳节活动相关。
1点点微信公众号名为“1点点alittleTea”,同样显示账号主体为“生根餐饮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1点点alittleTea公众平台账号主体信息
>目前来看,1点点微信公众号更新不算规律,内容主要以发布新品、推荐茶相关产品为主。但和很多茶饮品牌一样,从第一篇开始,1点点就采用插画阐述所有信息,图画风格更偏中式、沉稳感。
用中式插画介绍茶文化以及品牌,风格更沉稳
>在一篇名为《一点点来了》的推送中,介绍1点点新进驻的郑州、东莞、厦门等城市,阅读量达到10W+。
值得注意的是,喜茶、CoCo都可等大力推出的小程序点单系统,1点点微信公众号也可以实现,支持线上点单、外卖。
1点点的公众号自助点餐界面
>在1点点微信公众号菜单栏部分,“有点故事”栏目为官网、公告、招聘等公司信息,“有点好喝”栏目主要介绍产品、茶和创新内容。
客观来讲,不论微博还是微信公众号,虽然新推出,但呈现了一定的品质感。可以感知到,1点点奶茶闷声进行了不少“深耕”,正在默默升级。
1点点奶茶在深耕升级
>据界面新闻报道,7月15日,“上海一点点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被注册成功,1点点企业名称和品牌名称合二为一。
关于公司名称的注册,在一点点董事长、台湾人楼更深看来,“一是保护‘一点点’品牌,二是为‘一点点’国际市场扩展打下基础。”
如今的“一点点”在全国的品牌门店超过2300家,年完税金额超过2亿元。而“50岚”商标被抢注的遗憾,让他不敢放松对于“一点点”品牌的保护。
而在门店形象上,如果你有经常留意,1点点新开门店形象从材质到风格,凸显出简洁和年轻感。
更加简洁和年轻化的1点点门店
>在产品上,这个一向不跟风的品牌,也推出茶饮圈很热的黑糖产品;在年初很热的茶饮+咖啡探索上,推出咖啡冻加入茶中。
三、结语
几个月前,咖门发布一篇文章《1点点奶茶,不进则退?》,站在观察的角度,描述了1点点奶茶所处的市场境况。
不管是单店加盟的管理模式、高性比的的产品优势,还是细节到吧台L型动线的设计、月型冰块的使用,1点点奶茶都给行业带来很多灵感,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和同行的研究和学习。
但新的市场格局下,先于它规模化发展的CoCo都可、蜜雪冰城等探索转型升级,跟上新的发展趋势;后于它出现的喜茶、奈雪的茶等新茶饮品牌创新迭起。
让人不免为1点点的“静默”生出几分焦虑和关注。
但现在看来,这个品牌也开始发力升级了,大家都做好准备了吗?
统筹|政雨 编辑|孙超 视觉|江飞
文章为咖门原创,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了解更多行业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咖门(KamenClub)?
— 商务咨询 —
18339988529(同微信)|17310709150(同微信)
— 课程咨询 —
13253329903(同微信)|17744612803(同微信)
>离话题中心已久的初代奶茶品牌1点点近日屡上热搜,原因则是品牌倒闭传闻。
从网友在社交媒体发帖称身边的1点点门店要闭店、到被传不再受欢迎要退出奶茶界、再到品牌在微博发文否认倒闭,近半个月以来,1点点可谓“翻红”。但高话题度也暴露了1点点的“年龄焦虑”。成立至今已有12年历史的1点点,身为初代奶茶“元老”,奠定了奶茶产品的市场基础。但也正因为起步早,在后浪迭起的新茶饮赛道内,曾经是赛道新锐的1点点反而面临品牌老化危机。
而1点点的遭遇,也是贡茶、鹿角巷等初代奶茶品牌们的缩影。
< class="pgc-img">>1点点否认“倒闭”,大批网友发起“保卫战”
11月10日,#感觉一点点慢慢退出奶茶界了# #为什么人们不爱喝一点点了#等话题登上微博热搜。一时间,一点点深陷倒闭风波。
“一点点多地门店关闭,曾经的网红店不受欢迎了。”
“1点点品牌太老了,现在商场不怎么考虑开1点点了,在1点点和其他新品牌之间,优选后者。”
眼看话题热度越来越高,11月10日晚,1点点连夜在微博发文否认倒闭:“假假假!谁说点点要倒闭了?!点子11.15还要官宣大型联名活动呢。”
< class="pgc-img">>在1点点发布这条辟谣微博后,话题#一点点否认倒闭#也登上热搜,吸引了8000多万人浏览,同时也“炸”出了大批一点点粉丝,她们纷纷发声捍卫1点点:“点门永存”“有姐们这些点门忠实信徒在,就没你倒闭的那一天!”
在小红书平台上,#一点点有一批沉默的死忠粉##我绝不允许一点点倒闭#等话题也齐齐登上热榜。
今日招聘网观察热搜发现,网友支持一点点的核心原因还是“性价比”。
“一点点是性价比*。”
“从高中起就爱喝1点点,1点点价格便宜,还能免费加小料。”
“本人一个月可以点10次波霸奶绿,我不能没有一点点。”
“超喜欢吃他们家的波霸和椰果,不到15块,性价比很高。”
< class="pgc-img">>初代奶茶被新品牌包围
2011年,1点点以上海为起点进入新茶饮市场。因为主打的台式奶茶产品口味纯正且免费加料的销售模式性价比高,1点点成为风靡年轻人群体的网红品牌。四季奶青、茉莉奶绿、红茶玛奇朵、冰淇淋红茶等产品也成为热门爆品。
但此后,随着新茶饮赛道入局者增加,新品牌涌现,1点点面临的市场竞争也在加剧。
在资本的加持下,新茶饮品牌中的大部分企业,都面向全国快速拓店;在IP联名造势、产品上新、营销物料更新等方面,也花样频出,远比1点点具有市场号召力。
< class="pgc-img">>时代的眼泪不止1点点
20世纪90年代,台湾珍珠奶茶传入大陆,开启了内地奶茶的“粉末时代”。这一阶段的奶茶品牌主打珍珠奶茶,以各种粉末冲调而成,一杯奶茶只卖一两块钱,代表品牌包括大口九、街客、地下铁、快可立等。如今,在商场、街边已经很难找到这些奶茶界的“初代网红”们。
除了这批初代的粉末珍珠奶茶外,后起的一些网红茶饮也有部分已经“过气”。
比如,自称“奶盖茶鼻祖”的四云奶盖贡茶,曾经也风靡一时,如今全国门店仅有二三十家。因特殊玩法爆火一时的“答案茶”,如今也难觅踪迹。
< class="pgc-img">>1点点及一批网红奶茶的遭遇也着实惋惜,不过15号的活动流量也很高,时代在变迁、机遇也有,1点点也在寻求更多发展之路。
新式茶饮赛道的大洗牌之下,1点点的没落在意料之中。
文 黄晓军
近半年来,为什么人们不爱喝1点点了?“1点点正在退出奶茶界”“1点点回应倒闭传闻”等话题冲上热搜。我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当年的奶茶初代网红,是真的不火了。1点点并非个例,曾经的麦片网红、微醺网红、烘焙网红,也皆未逃过顶流陨落的宿命。这种现象的背后或许关乎品牌问题。
品牌靠什么持续增长?
人文社科的问题,往往是开放式问题,没有1+1=2这种绝对答案。
当我们问“品牌靠什么持续增长”时,说4P理论毫不过时,讲5A模型同样靠谱。但在研究多种品牌理论之后,我觉得有两个核心因素必不可少,那就是产品和用户。
< class="pgc-img">>商业模式画布告诉我们,品牌其实是在做两件事情: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将其具象化,就是做产品然后卖给用户。
用户是这样想的吗?其实差不多。每一次消费,用户其实是为了完成某种任务而去雇品牌的产品。
为此,《传神文案》作者空手曾提出一个公式,品牌=产品+用户。他发现品牌塑造大多是围绕在产品和用户两个因子上,无非是有些重产品,有些重用户。
星巴克的初期阶段,就是重产品。
当时星巴克的领导者想把一杯咖啡从50美分卖到5美元,涨10倍。怎么做?他们在咖啡杯外壁写上5美元,然后头脑风暴:我们需要往杯子里加入什么东西,才能让这个价格对用户来说物有所值?
后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为了让人们乐意花5美元购买一杯咖啡,他们把咖啡厅装修得更舒适优雅,不仅有皮沙发,还有熊熊燃烧的壁炉。他们还提供数十种咖啡,你点单后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做好。
lululemon就更重用户。一直以来,lululemon都会免费为用户提供瑜伽培训或组织活动。
2013年进入中国大陆市场,lululemon只开了一家展厅。当时这个品牌在北京和上海搭建了不卖产品的展示空间,并且组建小型社区团队与用户形成连接,建立关系。直到3年之后,lululemon才开正式门店,并且接连在上海、北京开出3家。
美国著名的营销专家罗宾·刘易斯将这一品牌运营称为“打造共同记忆”。他说,lululemon成功的一大关键在于,努力创造顾客与品牌的共同回忆。
星巴克和lululemon的案例告诉我们,品牌就像一架天平,品牌塑造则是在产品和用户之间来回摇摆。
1点点为何跌落神坛?
品牌靠什么持续增长?产品和用户。
用术语来说,是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和用户全生命周期管理。曾作为一代奶茶顶流的1点点,当下式微,症结可能就在于此。
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主要有两点:一是尽可能延长战略单品的生命周期,二是探索下一个大单品。
10多年前,粉剂冲调的奶茶大行其道,1点点用当天熬制的茶汤、现煮的珍珠,以现泡奶茶成为当时的新式茶饮。四季奶青,则是其代表性战略单品。当时还没有黄牛排队,但买一杯1点点同样需要等上几个小时。遗憾的是,到2016年前后,这个行业又开始出现了一堆新的新式茶饮。包括喜茶、奈雪的茶等品牌,推出了区别于现泡奶茶的鲜果茶。而此时的1点点还是惯性生长,甚至旗下的经典奶茶系列还照旧添加植脂末。
战略单品生命力消退,但1点点并没有花费过多的精力去探索下一个大单品。有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饮品行业单个品牌的季度新品平均11款,但1点点全年仅有7款。再往前追溯,这个品牌2018年上新0款,2019年上新1款,2020年上新3款,2021年上新4款。可见,1点点没怎么管理产品全生命周期。
用户全生命周期管理也可以归结为两点:一是尽可能地吸引更多的新用户,二是延长老用户生命周期,提升复购率和新客转化率。
作为非刚需消费品,奶茶吸引新用户惯用的玩法是跨界联名引流。瑞幸咖啡×贵州茅台、喜茶×FENDI、奈雪的茶×薄盒(范特西),随便列举一下当下火热的品牌,都能拿出联名代表作。
1点点也有联名。去年官方辟谣倒闭后,其就宣布与《和平精英》的联名活动。可惜这场联名活动并没有砸出多少水花。《潇湘晨报》当时的报道称,1点点联名活动的官宣微博下,评论才32条,点赞也仅有63个。
奶茶行业还有一个兼具拉新、留存、复购的核心手段,那就是推新。正如上文所言,1点点同样做得很拉胯,在喜茶、奈雪的茶一度掀起小众水果内卷之争时,“点门信徒”都在为它着急。
2023年,1点点出现了明显的改善,推出了银耳奶茶、玫瑰奶乌等创新产品,近乎月月有新品。但从整个奶茶行业来说,热战场已经从上新转移到了其他地方,比如茶百道降糖、喜茶推出“新茶饮专用真牛乳”、霸王茶姬公开产品配方信息……
在商业竞争上,1点点总是慢半拍,那么支撑它增长的就只剩下靠情怀支撑的“点门信徒”了。“点门信徒”应该是1点点重回顶流的关键。情怀驱使他们留下,这给予1点点更大的时间窗口去追赶时代。
这也是所有初代网红的机会。一个高势能品牌不是用户高认知,而是用户高情感。从时间先发优势来说,初代网红能够积累更多的高情感用户。
商业的本质是效率
为什么1点点在“产品—用户”的坐标系中不尽如人意?换一个方式来问,品牌天平为什么会出现死亡摇摆?肯定是支点不稳。
对于品牌天平支点的讨论,我与多位营销领域的老师讨论过。有人觉得是品类,就像1点点的陨落,直接原因是现泡奶茶品类不受欢迎;也有人觉得是组织,1点点商业行为总慢半拍离不开组织决策和行动力。
抽象化,是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的阀门。如果将这些问题抽象来看,讨论的其实是效率问题。商业的本质就是效率。经济学概念说,个别劳动生产率大于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生产者才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1点点一切的问题,其实都是品牌效率低于同行。品牌效率重塑,也有两个点,即GE中国原副总裁许正提出的商业模式创新和运营模式再造。
一旦找到一个颠覆性的商业模式,那么品牌效率将得到维度的提升,一如酒店行业的Airbnb(爱彼迎)模式、剃须刀领域的吉列模式。
如果再接地气点,奶茶行业从坐商的堂食消费到外卖,也是一个重塑渠道通路的模式创新。但很多人不明白,部分城市的1点点需要20元的外卖起送费。讲个好笑的故事,有用户为了达到外卖起送条件,额外加购了6个保温袋凑单。
而在同一个商业模式之下,品牌比拼的其实还是运营效率。为了提升供应链效率,茶百道和霸王茶姬两个竞争对手牵着小手合资开了一家公司;为了提升原材料配送效率,古茗就连门店布局也刻意要求地域加密,97%的门店可以做到冷链两日一配送。
那1点点做了什么?多家媒体报道,这个品牌甚至目前连自建工厂都没有。这样一来,我们有理由怀疑,1点点在研发、品控、推新等后续一系列市场动作的效率都低于同行。
还有一个细节可以看出1点点的运营效率问题。
一位知乎网友表示,一般奶茶行业为了提升效率,操作台都是“一字形”排列,工具设备都在一条线上,这样就能快速出单,一般制作时间在45秒左右。而1点点的吧台是“L形”,操作区域大、制作工具分散、员工动点多,制作时间延长到了2—3分钟。
但从整个商业史来说,1点点其实是幸运的。作为顶流的陨落,外界已经为1点点找到了诸多问题,这远比当年诺基亚“没错但输”好得多。
毕竟截至2023年年末,这个品牌在全国还有3000多家门店;且奶茶行业当下新进入门槛抬升,存量品牌淘汰赛还在继续——初代网红复出的机会还在。
重新定位、重新梳理产品线、重构组织保障体系,期待1点点重回Top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