尬!
客人拿出自带的白酒,被告知餐厅只能喝红酒或香槟,不能喝白酒,“交涉过程非常不愉快,心里不舒服。”
格调?
店家称追求清雅安静,白酒度数比较高,喝白酒说不定拼酒划拳,非常喧闹,影响到其他客人。“事实上,成都比较有格调的餐厅,都只能喝红酒,并不是我们一家这么做。”
中餐厅只能喝红酒不能喝白酒?不久前,舒女士在宽窄巷子的宽云窄雨招待朋友遇到了非常不愉快的一段经历;时隔一天,江先生在另一家餐厅无同就餐时,同样被告知只能喝红酒,餐厅不提供白酒服务。“既然是中餐厅,为何只能喝红酒不能喝白酒?”两人质疑。
店家称,喝白酒的氛围与本店清雅安静的格调定位不符,在订餐或就餐前已向消费者告知。
成都市消协表示,对于经营何种酒类酒品,店家有自主经营选择权,但是为了保证双方的公平交易权,店家必须在“消费行为发生之前”主动将“不能喝白酒”告知消费者。
顾客
餐厅不能喝白酒
“退餐需要交20%服务费”
“你说是喝茶的地方,酒文化和茶文化冲突,那什么酒都不要喝也罢,偏偏只能喝红酒?”
年前,舒女士为了招待工作上的朋友,提前几天在宽窄巷子的宽云窄雨订了两个包间。
“当时订餐是我的下属,订完之后给我发了一条短信,短信是下属编发的,提示只能喝红酒或者香槟,并且每三瓶收取开瓶费50元。”舒女士说,当时没有太留意短信内容,直到吃饭那天发生纠纷。
当天下午,舒女士和几个朋友在宽云窄雨喝茶,说好下午六点上菜,五点左右舒女士拿出自己带的茅台,却被告知餐厅不能喝白酒,只能喝红酒。
“都是酒,有什么区别?”舒女士说,自己请客遭遇这么一出非常尴尬,不得不临时外出买红酒,可是宽窄巷子是旅游景点,走了一圈也没有发现红酒庄,只能返回餐厅。
“这时服务员告诉我们,餐厅有红酒卖。”舒女士说,把酒单拿来一看,红酒价位从500元到1000元不等,价格不菲,于是和服务员商量能否退餐,此时大约五点半,距离上菜还有半个小时。“店家说退餐可以,但是需要交20%的服务费。”
眼看一大群朋友等着就餐,双方因为“不能喝白酒”僵持不下,可就如此接受餐厅条款着实不甘,最终,舒女士找人回家重新拿了红酒才上菜开餐。
当时忙着过年,没有太多计较,过完年想想,舒女士依然心中愤愤不平,“你说是喝茶的地方,酒文化和茶文化冲突,那什么酒都不要喝也罢,偏偏只能喝红酒?”
无独有偶,舒女士发生不快的次日,江先生在无同就餐也有类似遭遇。
当天上午,江先生打了电话订了餐。“当时订餐只说几个人,几桌,什么时间,店家也没有告知不能喝白酒。”江先生说,晚饭时几个朋友到了无同,就座点好菜,朋友拿出自带白酒,被服务员告知餐厅不能喝白酒。
江先生一行懵了。“可以喝酒,为何单单不能喝白酒?”江先生说,几度追问服务员也没有问出个所以然,最后服务员拿了红酒的器皿,把白酒倒在红酒杯,晚餐才继续,“最终喝上了,但交涉过程非常不愉快,心里不舒服。”
店家
喝白酒的氛围与本店的格调定位不符
“我们整体环境比较安静清雅,因此在经营范围和产品中进行了一定的选择和坚持,我们不拒绝任何客人,但是我们更倾向于选择一部分客人。”
2月23日,成都商报记者以“订餐”名义咨询了宽云窄雨和无同,前者告知不能喝白酒是“公司规定”,后者告知“老板店里就没有准备白酒,也不能外带白酒”。
虽然过了一个春节,但提起年前“不能喝白酒”纠纷,宽云窄雨的几个工作人员记忆深刻。
“订餐时,我们明确告知了,不能喝白酒只能喝红酒。”宽云窄雨负责人胡晓燕说,宽云窄雨主打茶文化,餐厅只是辅助,为喝茶客人提供配套服务。宽云窄雨只有5个包间,一般只做两桌的菜,就是为了保证餐厅就餐环境与茶文化的环境整体一致:清雅安静。
“白酒度数比较高,喝白酒说不定赤膊上阵,拼酒划拳,非常喧闹,整体氛围与宽云窄雨定位不符。”胡晓燕说,如果一点酒都不喝,又不符合中国人吃饭讲氛围的特点,因此餐厅选择了红酒,而餐厅的红酒从100多元到1000多元的价位不等,特别是500元以下的都是四川红酒系列,不存在“白酒文化歧视”。
“酒文化和茶文化不冲突,只是喝白酒的氛围与店环境定位相冲突。”胡晓燕说,该店从2014年9月开业一直这样经营,如果客人坚持要喝白酒,会推荐客人到其他地方就餐,如果要退款也可以,只是需要收费一定的费用,毕竟餐已经准备了。“事实上,成都比较有格调的餐厅,都只能喝红酒,并不是我们一家这么做。”
无同品牌负责人汤先生更愿意将无同定义为“复合型店”,它既是咖啡厅、也是餐厅,同时也是健身场所和酒吧,同一个大厅,相同的餐桌分不同时间经营:早上下午是咖啡厅,就餐时间是餐厅,而晚上是酒吧。“你可以看到,我们没有包间,每个餐桌相隔的位置非常近,而喝白酒可能比较喧闹,会影响到其他客人,因此我们餐厅不提倡喝白酒。”汤先生说,无同更倾向于是一个文创产品,除了餐饮服务还经营图书等,整体环境比较安静清雅,因此在经营范围和产品中进行了一定的选择和坚持,“我们不拒绝任何客人,但是我们更倾向于选择一部分客人。”
汤先生说,就餐时服务员都会提前告知店内不能喝白酒,如果客人坚持喝自带的白酒。“我们会表示,因为不经营白酒,所以没有相应的器具,你要是不介意,用茶杯喝也可以。”此后,汤先生再次补充,不能经营白酒因为缺乏相关经营许可证。
消协
必须在消费行为发生前明确告知消费者
“再高档的餐厅也不能因为标新立异把消费者知情权后置,两者并不矛盾。”
成都市消协投诉部主任白小波表示,根据相关法律,为了保证店家和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店家有权根据自己店内特色选择经营什么不经营什么,但前提是,必须在消费行为发生之前明确告知消费者,如“店内不能喝白酒,不提供白酒服务”。
“一般传统的餐厅,就餐和喝茶场所是分开的,对就餐消费行为发生之前界定为吃饭之前。订餐之时,店家必须明确并且主动告知不能喝白酒,不能点了菜上了菜要喝酒的时候才告知。”白小波说,告知消费者的时间点很关键,关键是消费者的知情权和经营者的告知义务。
成都美食文化促进会会长张蛟认为,从保证消费者知情权的角度来考虑,应该在消费者进店之时明确告知。“因为对于这种复合型店,进店喝咖啡喝茶可能就餐,吃饭只是消费的一部分,不能将整个消费行为割裂来看。”张蛟认为,而从经营者的角度来看,店家打造复合型店,其本意就是为了留住喝茶喝咖啡客源就餐,喝茶和就餐具有密切的关系。
他建议,为了保证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加强行业自律,新兴复合型店应该在门口以牌子明确告知,“很多高档场所楼梯也在标识注意防滑,安全与高档并不矛盾,同理,再高档的餐厅也不能因为标新立异把消费者知情权后置,两者并不矛盾。”
声音
有网友认为,在中国的传统中,饮酒是一种文化现象。以酒抒情,托物言志,咏成许多千古绝唱。酒,或许可以称作物质化的精神产品,饮酒之后会影响到人的精神状态、行为方式,所以在什么样的场合,喝什么酒,怎么喝酒,可算作就餐礼仪。定位高雅清静的餐厅,看重文创氛围,欢迎品味红酒的客人,也许就是他们拒绝醇厚而浓烈的白酒的原因。
记者钟美兰
中餐厅》是湖南卫视推出的一档大型美食类真人秀,现在是第五季。每到一个地方,《中餐厅》便会推出几种当地的名菜,由大厨或传承人现场教授制作方法。对于热爱美食的我来说,这一环节颇具吸引力。桂林站这一集里,芋头扣肉看着太诱人了,第二天就试着做了一次。五花肉肥而不腻,软糯的芋头吸取了肉香,真是太好吃了。下面就把制作方法写下来,与感兴趣的朋友们分享。
第一步,干烧炒锅。把大块的五花肉皮朝下,烧掉猪皮上的细毛,再把肉皮刮洗干净。
第二步,煮肉块。锅里加水,放入葱姜,4勺料酒。把五花肉块放进去焯煮20分钟。
第三步,准备芋头。把芋头切成厚片,放入油锅中,炸干水分后捞出。
第四步,把煮好的五花肉块取出,用肉叉均匀的扎肉皮,放出皮下油脂。然后往皮上抹白醋、盐。
第五步,炸肉。油烧热,放入肉块,肉皮这一面在下,中火炸至金黄,翻面。瘦肉这一面炸的时间稍短,以免变柴。肉块炸好后放入凉水中浸泡。
第六步,调配酱料。两勺料酒,两勺蒜泥,三块豆腐乳,一勺五香粉,两勺蚝油,一勺白糖,两勺生抽,搅拌均匀。
第七步,五花肉块切成厚一点的肉片放入碗中,倒入酱料抓拌。然后一片芋头一片肉依次码放在碗中(肉皮贴着碗底)。
第八步,上锅蒸40分钟。蒸好后倒出碗里的汤汁。
第九步,取一盘子盖在碗上,双手握紧碗和盘子,将碗倒扣过来。
至此,芋头扣肉闪亮登场,好好享用这美味吧!
<>者|谢明宏
编辑|李春晖
继“六学”、“九学”之后,娱乐圈的第一显学当属《中餐厅》的“明学”。
黄晓明以一己之力,手指乱点,明言明语,大乱餐厅。骚操作与瞎指挥并行,低情商与高自信齐飞,终于创出这不世绝学。
< class="pgc-img">>开宗明义,明学者,黄晓明一人之姑妄言也。其四字纲领为:明手遮天,明揽大权,明令禁止;
其具体方针口号为:不差这一点时间,行李必须两个人一起拿,听我的不许受伤,我不觉得这是个问题,别一会儿一个想法,做几个我说了算,不太明白你的意思,开会都得好好听,必须花的钱一定要花……还有最广为传颂的: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 class="pgc-img">>在连续3期被网友激情在线辱骂后,黄晓明终于通过《中餐厅》第4期扭转战局——霸道总裁黄晓明突然变得“暖心”起来,又是给林大厨道歉,又是把错往自己身上揽,还给每个人喂西瓜。
节目之外,晓明还在微博玩起了自黑,在线抽奖冰箱。就连芒果TV的官博,也迅速捡起了明言明语,试图掌控《明学》教材的编写权。
无奈吃瓜群众却不愿放下“刻板偏见”,还自认“眼睛雪亮”。他们坚持认为第4期《中餐厅》剪辑错漏百出,很多地方口型都不对。更为甚者,是把其他合伙人的镜头随意拼凑,只突出黄店长一人功绩:林大厨辛苦操劳,只出场了前半期,后面都在神隐;王俊凯累到沙发上睡着,却几乎没有干活的镜头;冰箱明明是高天鹤背的,却被剪成了黄晓明背的假象。桩桩件件,岂容明手遮天?
然而,紧随而来的严重声明和“星权律师函”警告,把硬糖君都吓得停下键盘上激情发泄的小手。硬糖君提前声明:我们只支持“剪辑说”,所有综艺都要剪辑嘛;我们不支持“配音说”,特此保命。
呜呼,问苍茫大地谁可驯明,岂非赵薇与小S二人哉!
你会唇语吗?
《明学》最高阶的测试项目是啥?当然是唇语。因为不读唇,真的搞不懂黄晓明的原话是什么。
第一段“璐头不对明嘴”,出现在晚上开会(芒果TV版46-51min处)。秦海璐说“就是有点那个”时,背景音一直存在的虫鸣声没了。后面接“可能涉及因为疲劳的关系,大家可能多少有一点点小情绪”时,“大家可能”四个字嘴形对不上。
黄晓明回秦海璐时,“我啊同意你的这些观点”嘴型不对,明显后期剪辑、音画拼接。但到了“我有我的目的和身份”嘴型又对上,显然是原话无疑。
第二段“店长劝大厨”(55-57min处),黄晓明“后来我想了想”之后的话,给的都是背影。但这句话的嗓子很清楚,麦收声没有杂音,和当期黄晓明嗓子哑了一直清嗓子的杂音状态不吻合,不像是此处原话。
到了“其实我今天这么做,让你减少餐量,说白了也是心疼你”,更是神乎其技地每个字都对不上嘴型。而且林大厨明显听完,下意识往后靠了下,这可是自我防卫和抵触的动作。
< class="pgc-img">>镜头细节也反映了某些剪辑的痕迹,黄晓明对林大厨说你别干了的时候,一个侧景可以看出大堂只有他们两人。仅两秒之后,仝卓闪现到了前台洗杯子,并配了“主厨被炒”的花字。黄晓明安排大厨第二天休息时,侧景又显示仝卓不在前台。仅8秒后,仝卓再次闪现前台洗杯子,配上“这大喘气喘的”。
如果仝卓不是像小蘑菇一样,一会儿破土一会儿入土,在前台上下蹦跳的话。这一段明显是把两个时段的素材剪到了一起,混淆视听。
不过,硬糖君倒是倾向于认为,芒果TV的剪辑是将计就计:
一方面满足了黄晓明方面的需求,我们有认真帮你剪哦;另一方面却做得破绽百出,寄望于观众的火眼金睛挖掘真相,去发现牛头马嘴背后道德的沦丧!结合此前有剪辑因为前3期引发黄晓明不满被开的爆料,同事藏巧于拙进行“报复”也是人之常情。
< class="pgc-img">>即便观众质疑的配音,也是中餐厅题材的混剪。话都是黄晓明在节目里说的,只是从A段拼凑到B段而已。怪只怪,黄晓明和自己的团队审片都出了问题,硬生生地让一场洗白变成了“墨缸之旅”,是跳进地中海也洗不清了。
你爱开会吗?
8月17日中午,黄晓明工作室针对“黄晓明投资中餐厅”、“为洗白自己后期配音修改”等网络传言发出声明,否认传言真实性,表示网络流传的不实信息使公众产生错误认知,已严重损害艺人名誉。
< class="pgc-img">>当然,资深明学家从不把此等不痛不痒的声明放在眼里。不要工作室觉得,我要我们明学家觉得。
我们说你配音了,你就是配音了。要不工作室就别干了,你们明天是不是不想营业?听我的不许狡辩,配音我们都会好好听。必须配的段落一定要配,不差这一点时间。配几段我说了算,再顶嘴你就是倔强。就这样,散会!
经过几期的观察,黄晓明的开会癖暴露无遗。有事开会,没事也开会,开完会还嘱咐大家“别再开会了,早点休息”。EXM,《中餐厅》所有的磨屁股大会不都是你这个“会王”主持的吗?
天眼查显示,黄晓明名下有58家公司,实际控制权有67家。试问一个小小的中餐厅都经营成这样,这么多公司是怎么运营的?
< class="pgc-img">>当然是靠开会啦!不懂霸道总裁世界的硬糖君脑洞,黄晓明管理产业的日常图景应该是这样的:晨会,日会,周会,半月会,月度会,按时举行;定向会,研讨会,视频会,检讨会,不定期召开;有的时候一开一天,时间来不及,那就加班开会。别人有提异议,都是否决,听我的,听完散会。
自己的公司倒也罢了,关键是黄晓明在《中餐厅》里也把自己当成真老板了,忘了大家都是来录节目的。《中餐厅》的定位本来是四位合伙人,平起平坐共同经营。结果黄晓明权力欲爆棚,不出力干活儿,只会坐镇指挥,出了岔子就开会怼人。
他在节目里的做派,完全就是我花钱雇你们来干活儿。你们就得听我的,就不能有意见。他把中餐厅变成了一出职场剧,把“你的极品领导”这一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最让人受不了的还是他对林大厨的态度,好歹人家也是国宴大厨。一幅把人家当手下,颐指气使高高在上的样子,看得人想掀桌。
< class="pgc-img">>对于自觉不如自己的人,黄晓明缺乏最基本的尊重。叫实习生每次都是直接,你,那个谁,高个子啥的。甚至到人要离开的时候,都没记清楚名字。
而在驯明高手赵薇,离开中餐厅的第“不知道多少天”,黄晓明终于拨起了她的电话。赵薇说黄晓明抢了她的位置,黄晓明急忙表示不敢只是暂代。询问柠檬茶的做法,被赵薇怼回去翻第一季来看,又秒怂表示自己会做。小样儿,你咋还两副面孔呢?
你懂去油吗?
吐槽黄晓明,已成为一种互联网常态。明学的出圈,甚至被明学家们广泛运用于淘宝客服。大家批评这是“中年王子病”,黄晓明回应:“我觉得挺逗的,但是这也是好事,摆脱了油腻嘛。”
谁说你摆脱油腻了?把你、张杰、陈思诚、杨烁、周一围凑一个慢综艺节目,能油爆全球信不信。
这场养蛊大联盟里,陈思诚作为“美貌担当”,内心OS一定是其他四个肯定是暗恋我的美貌,为了接近我才参加这个真人秀的;张杰无时无刻都在分享他的音乐;黄晓明觉得他好倔强;杨烁又在跪舔黄晓明;周一围说你们再不下来,台阶就没了。
其实,黄晓明哪里是“中年王子病”,你见过王子切开西瓜把头埋下使劲嗅瓤的吗?你见过王子感冒发烧不带口罩在厨房东游西晃吗?你见过王子手捏蛋黄鸡蛋壳吗?你见过王子每次凑很近跟人介绍菜肴不顾口水吗?
< class="pgc-img">>没见过就对了,因为这不是“王子病”,而是“邋遢大婶儿”误打误撞投胎进了一个“绣花枕头”。而人到中年,这个枕头里的稻草露出来了。而靠早年作品《大汉天子》《风声》亦或者后期作品《风起长林》里积累的好感,全被一个“大婶儿”灵魂给败坏了。
上《康熙来了》,黄晓明讲一个导演说他很漂亮,但是他害羞得全程捂脸。小S就问,“那他怎么知道你长什么样?”大概在黄晓明的心里,自己的绝色容颜就算遮脸也能颠倒众生。
< class="pgc-img">>与此同时,大婶儿也拥有360度无死角的蜜汁自信,什么都要和邻村的大妈比,凡事都要略胜别人一筹。《泡沫之夏》去台湾省宣传,何润东先吹了一瓶啤酒,黄晓明不服也要吹。结果当场吐在台上,为了找补回面子,黄晓明事后采访说不胜酒力的原因是“自己平时都喝威士忌”。你你你,一个青岛人喝啤酒吐成这样成何体统。
最关键的,大婶儿总是喜欢拿别人的好处装自己的门面,也就是“慷他人之慨”。动不动就降低价格,一言不合就送饮料送甜品,就好像这个店真是他的产业一般。沉浸在自己很受欢迎的幻觉里,还以为控制全场,其实在别人眼里,已经上了全村的永久黑名单。
< class="pgc-img">>这些林林总总的毛病,如果发生在大婶儿身上,顶多不过上一下春节返乡吐槽榜。毕竟大家见怪不怪,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但当它们“性别错位”地发生在了一个男明星身上,无疑是灾难性的槽点。以精致中年形象,行乡村大婶陋习,谁可忍得!
在微博的新简介上,黄晓明如是写到:“少说话,多做事!我不是最好的,但我要做最努力的”。第一句话代入黄晓明一贯的语气,竟然觉得他在训斥店员。另外,请不要和年轻流量抢“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