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东来的“爆改”火出圈后,锅圈似乎要步人后尘,对本地餐饮品牌进行“爆改”。
近日,锅圈投资管理与小板凳街坊火锅、围辣小火锅、郑喜旺烧烤、伍学长现烤串夹饼四家餐饮零售品牌达成战略合作,未来锅圈将在资本、供应链、数字化平台等多个层面对以上品牌进行战略支持。
先于锅圈食汇,胖东来早已走在帮扶重点连锁商超的道路上。今年6月,经过胖东来调改后的郑州永辉超市信万广场店重新开业,最终首日销售额高达188万元,是之前平均日销的13.9倍。
爆改成果显著,但锅圈能否在餐饮领域“复刻”胖东来?
不同于胖东来,锅圈虽然门店规模已经跻身“万店俱乐部”,但在二级市场表现低迷,自1月以来股价持续下跌。截至7月22日,锅圈股价报收2.60港元/每股,早已跌破5.98港元/股的发行价。
资本市场的表现就像一面镜子,反映出锅圈在供应链、门店运营、消费市场等方面遇到的真问题,以及这次对外战略支持计划究竟能走多远。
品牌输出的阳谋
从内到外,锅圈食汇都面临着严峻的发展挑战。
自2023年以来,火锅餐饮赛道竞争激烈,在极其饱和的门店集中度下,行业正经历十分残酷的“淘汰赛”。窄门餐眼统计显示,火锅赛道近一年新增22万家新店,但净增长只有约8.4万家,这意味着有超过13万家火锅店离场。
洗牌出清后,留在牌桌上的玩家为了继续深耕存量、挖掘增量,也随着消费下行的周期律,开打更为激烈焦灼的“价格战”。
典型如九毛九旗下怂火锅,其部分门店打出“锅底8元起,荤菜9.9元起,素菜6.6元起“的横幅,部分菜品降价幅度约为0.9-14元,锅底降幅为2-4元。财报显示,2021-2023年,怂火锅人均消费则分别为129元、128元、113元,连续3年下降。
当然,海底捞、凑凑火锅、巴奴毛肚火锅等头部火锅品牌,自去年以来的客单价均有下滑。
这一轮火锅餐饮“价格战”无疑会影响全行业,这对定价缺乏竞争力的锅圈而言并非好消息。
据锅圈官方招商手册显示,锅圈县级市/地级市/省会城市门店客单价分别为70-100元/80-120元/100-150元。显然,锅圈的客单价已经是中高端火锅品牌的消费水平。
具体到产品,以上海为例,同样产自广西北海、重150克的虾滑,锅圈售价21元,盒马售价17.9元;同为200克重的番茄火锅底料,锅圈售价14.5元,盒马仅7.9元;而锅圈小程序上2.8L的空气炸锅售价199元,甚至比京东上苏泊尔、奥克斯等品牌的5L、6L空气炸锅还要贵。
价格差别或许源自于产品的产地不同、物流成本和毛利不同,但在盒马、叮咚买菜上搜索火锅品类,产品选择非常多元,比如盒马火锅的肥牛卷就有近10款定价、产地不同的产品。反之,在锅圈小程序上搜索“肥牛”,除规格不同和套餐类产品外,同品类仅有2-3款产品。
价格战终归不会长久,但当下消费降级已经成为主流趋势,价格战背后所反映的餐饮性价比竞争将一直延续下去,这关乎企业的短期客流增长、中期业绩变化以及长期的品牌口碑和影响力。
最直观的变化是,锅圈正在遭遇“卖不动货”的窘境。
2023年财报显示,锅圈实现营收60.94亿元,同比下降15%;占比超过九成的用餐食品及相关产品收入减少,降幅比达到15.8%;存货周转天数从2022年的50.8天增加至2023年的68天。
来自“卖不动货“的增长乏力,或许也是促成锅圈对外支持餐饮品牌、输出供应链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另外,锅圈的收入构成高度依赖于火锅品类,虽拓展了烧烤、饮品、冰品、自热速食等不同品类,但整体产品结构的第二曲线拓展一直难言顺利。
2020-2022年,锅圈食汇火锅产品的收入占比分别为81.9%、79.7%、75.8%;去年前四个月,锅圈的火锅产品收入也高达74.8%。
因此,锅圈本次对外支持的四家餐饮品牌中,郑喜旺烧烤、伍学长现烤串夹饼均是有别于火锅的独立餐饮品类,这意味着锅圈将再次尝试拓展第二增长曲线,同样也是供应链能力的一次对外输出。
在官宣战略合作时,锅圈提出了五大战略支持举措,首当其冲的就是:开放锅圈的产业型供应链,助力中小餐饮快速成长为品类冠军。
自成立之初,锅圈就从食材源头入手,构建“参股投资+单品建厂+产地直采“的上游供应链合作模式。截止2023年末,锅圈共拥有三家食材工厂、合作的食材供应商超过260家,同时在全国拥有15家仓储服务中心,以确保冷链物流的及时触达。
本次对外战略支持意味着锅圈将真正明确“供应链公司”的定位,模式类似于锅圈就是接受战略支持的餐饮品牌的供应商,并且是全面深入合作的战略级供应商。
但除了供应链能力,锅圈又能为餐饮品牌带来什么?
胖东来“学徒”?
“爆改”永辉期间,胖东来几乎完全复刻原有的采购体系和自营产品体系。
在永辉信万广场店,消费者可以看到琳琅满目的进口商品,还有波士顿龙虾、刺身级生蚝、帝王蟹、养殖中华鲟等鲜活海鲜,以及DL精酿啤酒、DL果汁、“网红”大月饼等丰富的胖东来自营商品。以上商品也出现在许昌、新乡两地胖东来的货架上。
胖东来在供应链环节不仅是单一的供给新商品,而是采购模式的全面对接,并对原有门店的商品体系进行大幅度更新换代。数据显示,永辉信万广场店在调改时下架单品10841个,占原有商品的81.3%,新增商品12581个,梳理后的商品结构达到胖东来商品结构的90%以上。
对比胖东来,锅圈对外支持餐饮品牌的供应链合作深入程度还有待观察。
最关键的,胖东来调改的品牌均为零售同行,在模式和体系上“专业对口”,胖东来不仅能为企业带来供应链的升级迭代,更是能“无缝衔接”从服务细节、员工福利再到经营理念的系统性零售能力。
在永辉信万广场店开业当天,门店内随处可见写有“我们大多数是新员工,如有服务不周请大家谅解”的横幅,而自助结账处帮你打包的工作人员、橙子旁的剥皮器、冷冻柜上挂着的防低温硅胶手套等服务细节都一应俱全。
对零售行业而言,越是系统化的工程,越是需要零售商具备极强整合能力,将供应链管理、服务水平与员工管理体系高度统一,贯彻执行并做到极致,这并非每家企业都能做到。
餐饮行业也是如此,且不论锅圈食汇的品牌影响力和企业价值观传播度不及胖东来,这或许和企业战略不同有关,但聚焦于供应链之外的整体餐饮能力,长期经营食材超市的锅圈能为餐饮经营者带来多大帮助?
锅圈在对外支持举措中提及的数字化能力:输出锅圈的数字仓和SAAS平台这两大餐饮基建。锅圈虽然有涉及库存管理、人员管理等的数字化工具,但真实数据是锅圈的研发投入常年处于较低水平。
2020-2022年,锅圈的研发费用与销售收入几乎不成比例,研发费用率接近为0;尤其2020年,锅圈销售收入29.65亿元,研发费用约23.5万元,研发费用率仅为0.0079%。
还有,锅圈要在战略支持中输出“万店连锁方法论”,但因为消费下行和业绩压力的双重影响,锅圈的加盟店管理正遭遇更大挑战。
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年底,锅圈共计10307家门店,相较于2022年(9216家)净增长1019家店,为近两年最低值;同时,去年前四个月,锅圈就关闭了132家店,接近2022年全年(279家)的一半。
开店数下滑、闭店率增加,在规模扩张进入下行周期后,有关锅圈加盟商巨亏、“逃离”的消息也不绝于耳。
据《中新经纬》报道,上海一家锅圈加盟商,自2022年12月到2023年7月,总计亏损约40万元,最终选择闭店退出;一位杭州的锅圈加盟商曾向自媒体透露,旺季每天销售额5000-6000元,但淡季往往只有500-1000元,几乎天天亏本。
加盟模式本身确实是风险投资,选择锅圈的加盟者也是想找一种相对确定和自由的方式来投资。但如果加盟管理本身存在风险,加盟商还能否全力跟进?
当锅圈冲刺万店规模时,市场规模的优先级高于一切,对加盟商的吸引力足够大,并且速度往往能掩盖问题,但当潮水退去后,没有规模高增与资本刺激的“甜头”后,锅圈就要直面加盟模式管理“松散化”的短板。实现高度统一的加盟商管理——这一理想范式本身就是挑战。
加盟管理的挑战不仅影响锅圈,也会影响锅圈战略支持的餐饮品牌们。
在战略合作签约当天,锅圈食汇董事长杨明超还在郑州火锅领潮峰会上表示,当下行业内卷,但企业“别慌”,应该专注主业和巩固主业,尤其火锅店要集中人力、物力去不断地“击穿”,同时提升结构效率、创新供应链零售化。
方法论没有问题,但内卷的时代下,锅圈怎可能独善其身,当内外经营和资本市场均有实质性挑战时,锅圈的对外战略支持又能否实现“一通百通”,其实际效果仍有待观察。
正如胖东来董事长于东来回应未来调改规划时所言:“量力而行,先活下来再帮助他人。”
<>< class="pgc-img">>县小吃进军日本了!”得知消息的网友们一片惊呼。
其实,早在2011年就有沙县小吃在尼日利亚开店的消息传出;至今,沙县小吃的店面以及遍及美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新加坡等地.
在国内,沙县小吃经营店面已超出2万家,2015年营业总额达到60亿元,超出大部分A股上市公司年营收。
沙县小吃与兰州拉面、黄焖鸡米饭被网友称作“中国餐饮三巨头”,它的发迹颇具传奇色彩。
背着鸳鸯锅跑路逃债
在沙县小吃业主眼中,邓世奇是个“奇人”。
1991年,邓世奇在县城影楼搞摄影,家庭月收入在当时就达到1000多元,但他还是跟亲戚朋友借钱,与多余收入一起投入了几个标会。
标会是当地民间组织,由最初的“互助会”发展而成为承担民间借贷与融资的机构。标会比从银行借款更快捷,“叫标”(融资)的人能迅速融来一大把钱,按月还钱压力不大;参与标会的,也能“吃利息”,快捷地以钱生钱。
邓世奇先后在标会投入了近16万元,终于也因此埋下祸根。
1992年初,标会会长跑路了,邓世奇也因此欠下10多万元债务。2月,卖出自家2个店铺抵掉部分债务之后,邓世奇决定跑路。
他买了两张到厦门的火车票,夫妻二人将孩子扔给父母,背着鸳鸯锅和木槌就出发了。
鸳鸯锅和木槌,制作沙县小吃的必需工具。沙县小吃的名菜“扁肉”,需经木槌反复捶打至烂如绵、粘如糊,再配以佐料,用鸳鸯锅烹煮。
从两个炉子撑起一块塑料布到盘店开铺,邓世奇夫妇在厦门卖起了沙县小吃。开店第一天,营业额就达到了388元。
短短数年,邓世奇就在厦门的竹坑路开了4家店面。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受同样原因,或受下海潮等因素的影响,类似邓世奇的这样外出创业、开沙县小吃店铺的沙县人不在少数。
他们成功引起了沙县县政府的注意。
政府扶持建立品牌
1997年沙县建成小吃街。然而,小吃街建成许久仍然冷冷清清,有场无市。
经过考察,沙县县政府动员正在厦门经营沙县小吃店铺的邓世奇沙回到县,带头在小吃街开店。
后者毅然停掉在厦门相当红火的生意,回到沙县,在小吃街租了5间店面,并对小吃店进行有档次的装修,一改小吃店简陋、杂乱的局面。
邓世奇决定将小吃搬上宴席桌,他请来8个厨师、20多名员工,对沙县城乡的小吃品种进行筛选加工,在巩固老品种的同时,发展了湖源烤豆腐、香芋饼、夹饼、油炸扁肉等新品种,使店里的小吃达200多种,还有板鸭、醉鸡、薰香兔等风味菜。
实现了把小吃推上宴席后,邓世奇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借鉴洋快餐“麦当劳”的发展模式,让原家小吃走向加盟连锁。
2002年,邓世奇在三明市区开起了第一家“原家小吃”直营店。而后,又尝试在南平、泉州发展加盟店,但均由于原料配送、管理等原因而失败。不过,失败也为他开展连锁化经营积累了宝贵经验,2006年正月,邓世奇进军上海,开了两家以“沙县原家小吃”冠名的连锁店。
2007年10月,“沙县原家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邓世奇自任董事长,妻子负责原家小吃核心技术“秘料包”的制作和新产品研发。
邓世奇将原来零散的店铺发展为以连锁经营为主要模式的餐饮公司,对加盟店学员进行严格统一的沙县小吃制作技术以及餐饮管理方面的培训;对内主要负责沙县原家小吃的研发。
至今,邓世奇的“原家”系列沙县小吃,有13个品种获得“中华名小吃”,19个品种获得“福建名小吃”。
成立集团筹备上市
从1996年起,政府就开始了对沙县小吃这一品牌的扶持。
当年,沙县县政府下发了政策:鼓励各个乡镇至少有一名科级政府任职人员停薪留职,出去做小吃,带动各乡镇农民出去致富。
同年,沙县县政府开始筹备成立沙县小吃行业工会,第一任会长由时任县委办公室主任乐相森担任。从1997年开始,沙县县政府给乐相森的任务是:每年免费培训一千到一千五百名沙县人学做小吃。
1998年3月8日至2007年,沙县小吃行业工会总共培训了一万六千多人。
沙县小吃办主任郑兴景曾介绍,出去做小吃的,1996年有1万多,1999年2万多,2002年达到3万多,现在已经突破了5万(沙县总人口数约为24万)。
“沙县小吃最先到了福州、厦门,2001年在珠三角地区形成规模,2003年在长三角地区形成规模,2007年我们在北京搞了推介会,现在新加波、香港都有。”
2008年8月15日,沙县政府主导设立了沙县小吃集团有限公司,意欲整合上市。
2014年,沙县小吃集团有限公司与正大集团(HK. 0121)签约,“计划在三年内整合6000家,五年内新增发展4000家沙县小吃终端,实现年营业收入500亿元,将沙县小吃打造为中式连锁餐饮第一品牌”。
2016年5月,“养猪第一股” 雏鹰农牧(SZ.002477)与沙县小吃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原料供应、产品研发、基地建设、互联网平台合作、共享市场渠道资源等展开全面合作。
尽管利好消息不断传出,沙县小吃距离上市也还有一定距离。《中共国青年报》《新京报》等媒体曾指出,沙县小吃面临着整合难、标准化难与股权分配难三大问题。
这些难题如何解决,草根民族品牌沙县小吃又将怎样上市,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作者:凌晨 来源: 无冕财经
>< class="pgc-img">>读
品牌
- 虎头局渣打饼行成都、重庆门店全部关闭
- 美联英语全国多个分校关门停业
- 烘焙品牌“牛角村”多家门店关停
- 达美乐中国通过港交所聆讯
- 优衣库:未来2个月在中国再开超20家店
- 脑白金孵化出首家咖啡店
- 高鑫零售:2023财年上半年线上业务增长14.3%
- 7分甜旗下轻醒咖啡明年预计在全国开到500家店
- NOWWA咖啡120家门店齐开
- 美容连锁品牌“美丽田园”更新招股书
- 小吃连锁品牌愚公炸串完成3000万元A轮融资
- 福建卤味品牌舞爪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 大麦首个演艺新空间在京开业
- 郑秀妍个人服饰品牌「BLANC&ECLARE」中国首店亮相上海
公司\项目
- 华润置地9.521亿元拿地落子三亚
- 安阳吾悦广场11月18日开业
- 上海乐高乐园8.15公顷“无限缤纷里”商业街开工
- 昆明京东MALL计划于2023年上半年开业
- 青岛金茂览秀城定档12月17日开业
- 合景泰富退出,成都光环购物中心预计2023年开业
- 南昌成都两座爱琴海将于12月开业
- 成都新津碧乐城焕新亮相
- 成都金融广场87万平方米综合体再挂牌越秀物业成立文旅发展公司
市场\政策
- 前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0.6%
- 文旅部:不随意关停娱乐场所等
- 文旅部等十四部门:做大做强露营旅游休闲上下游产业链
- 2022年双十一累积销售额11154亿元
- 13省人口自然负增长,多省首次转负
其他
- 《中国购物中心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报告(2021)》发布
- 即时零售五年市场规模增长81%
- 成都又增27个首店品牌
品牌资讯
虎头局渣打饼行成都、重庆门店全部关闭
近日,大众点评显示,重庆和成都“虎头局·渣打饼行”均处于歇业关闭状态。虎头局官网上也未显示重庆及成都地区的门店信息。11月22日上午10点,虎头局渣打饼行官微发布推文《想和你聊聊虎头局的一些变化》内容显示,虎头局将暂时退出部分区域市场。值得注意的是,随后不久此文已删除。文中提到,在受到极其不确定的营商环境和过多的城市牵扯了不少精力,也让虎头局面临了巨大的资金压力。经过认真地思考,效益远比规模更加重要,也因此虎头局将暂时退出部分区域市场。(赢商网)
美联英语全国多个分校关门停业
近日,美联英语全国各地多个分校陆续关门停业,线上课程也无法预约,据传集团因经营不善全面停业,包括立刻说线上课程。目前,网络上流传着多张疑似美联英语工作人员告知家长停业消息的截图,美联英语深圳、广州、佛山、江门、东莞、合肥等营运中心都已停止营业,集团未发布任何书面说明给全国员工或学员。根据网络截图,美联英语深圳区域员工表示,员工也在积极尝试联络集团负责人,但并未得到回应,同时表明员工工资也被拖欠。(芥末堆)
烘焙品牌“牛角村”多家门店关停
近日多家媒体爆料,网红烘焙品牌“牛角村”旗下北京国贸银泰店、双井乐成店、望京小街店、长楹天街店、北苑暖山生活店以及河北廊坊店等多家门店相继关闭,该品牌此前发售的储值卡也疑似无法正常使用。大众点评网显示,北京地区门店仅剩6家,北京以外的门店仅天津武清万达店显示营业,其余深圳、重庆店也已经关闭。据了解,“牛角村”最多时拥有28家专卖店,其中直营店16家,加盟店12家。(东方财富网)
达美乐中国通过港交所聆讯
11月22日港交所文件显示,达美乐比萨(NYSE:DPZ)的中国独家特许经营商——达势投资有限公司近日已通过上市聆讯。2022年3月提交的上市申请材料失效后,达美乐中国于10月14日再次更新招股书,本次终于通过聆讯。其IPO融资主要用于扩张门店及一般企业用途。(财新网)
优衣库:未来2个月在中国再开超20家店
优衣库大中华区相关负责人透露,尽管从去年开始,受疫情影响,但优衣库的经营依然稳健,今年到目前为止新开50余家门店,预计在未来两个月将再开超20家门店,其中11月就将在全国开超10家新店,保持每年开拓80至100家新店的速度。目前,优衣库已在中国拥有超900家直营门店。(澎湃新闻)
脑白金孵化出首家咖啡店
日前,脑白金首家“脑白金+ Café”咖啡馆在上海正式开业。从门店场景看来,该门店以熟悉的蓝白色为主,还融入了卡通人物白老头金老太的元素,整体装修风格较为年轻,而且店内“NAOBAIJIN CAFE”的字样颇为显眼。产品方面,脑白金+ Café主打咖啡类产品,还售卖热巧克力、牛奶和果汁等产品,售价在9-22元不等。(北京商报)
高鑫零售:2023财年上半年线上业务增长14.3%
大润发母公司高鑫零售有限公司发布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6个月中期业绩公告。上半年,高鑫零售收入406.11亿元,同比下降2.2%;归母净亏损6900万元,上年同期净利润1.17亿元。财报显示,报告期内,由于新冠疫情反复,同店销售减少0.2%,但线上客单的提升拉动线上业务增长14.3%。(同花顺)
7分甜旗下轻醒咖啡明年预计在全国开到500家店
日前,7分甜旗下咖啡品牌轻醒咖啡面世,开业一周登上大众点评和抖音排行榜双第一。目前,筹备中的门店已经超过20家。到今年年底,轻醒咖啡预计会有20多家门店开出,主力店型是20-35平方米的门店。在开店策略上,轻醒咖啡会延续7分甜的路径,先开商圈再开街边,先打华东再打全国,明年预计在全国开到500家门店。(新京报)
NOWWA咖啡120家门店齐开
11月15日,NOWWA挪瓦咖啡微信公众号宣布120家门店齐开,包含广州、长沙、西安等,城市覆盖100+。据悉,NOWWA挪瓦咖啡首家门店于2019年6月在上海开业。截至目前,该品牌门店已遍及全国各地,数量已经超过1700家。(中国日报)
美容连锁品牌“美丽田园”更新招股书
11月14日,据港交所,美丽田园医疗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更新招股书,摩根士丹利、海通国际、华泰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据了解,美丽田园是一家一站式美丽与健康管理服务提供商,涵盖传统美容服务、医疗美容服务以及亚健康评价及干预服务。(蓝鲸财经)
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美丽田园的期内利润分别为1.47亿元、1.5亿元、2.08亿元、2295.8万元;收益分别为14亿元、15亿元、17.8亿元、7.3亿元;毛利分别为7.08亿元、7亿元、8.3亿元、3.1亿元;毛利率分别为50.4%、46.4%、46.8%、42.8%。
小吃连锁品牌愚公炸串完成3000万元A轮融资
近日,愚公炸串获3000万A轮融资,投资方为红企资本。愚公炸串是济南志和餐饮有限公司运营的小吃连锁品牌之一。据悉,本轮所融资金将主要用于品牌转型升级和市场拓展。投资方将与愚公炸串共享大数据、供应链等资源。(36氪)
愚公炸串的经营品类为炸串、麻辣拌、夹饼等街头小吃及饮品,目前已推出100余个SKU。
福建卤味品牌舞爪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日前,来自福建的国民卤味品牌「舞爪」已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A轮股东星陀资本持续加注,顶丰资本跟投,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供应链升级和数字化投入。(ZAKER)
舞爪创立于2017年,以鸡爪切入卤味市场,现已在福建、浙江以及上海周边地区开出300+家门店。2018年,舞爪曾获绝味食品旗下网聚资本的天使轮融资。
大麦首个演艺新空间在京开业
11月5日,大麦宣布旗下首个演艺新空间——大麦新空间正式开业,并由大麦Mailive旗下戏剧厂牌“当然有戏”负责运营,旨在以“戏剧+生活”为核心理念,呈现丰富的沉浸式戏剧内容及多元的城市文化生活方式。这意味着,未来大麦“当然有戏”将在持续布局优质戏剧内容的同时,加速布局演艺新空间赛道,进而以“文商旅”创新融合的方式,打造京城高品质文化消费新地标。大麦新空间落址于北京市东城区隆福文化街区隆福大厦一层。(证券日报)
郑秀妍个人服饰品牌「BLANC&ECLARE」中国首店亮相上海
近日,郑秀妍个人服饰品牌「BLANC&ECLARE」开出中国首店,选址于上海苏河湾万象天地,并同步开启首家线上官方天猫品牌店。据悉,「BLANC&ECLARE」创立于2014年,产品包括服装、墨镜、配饰等,主要聚焦20-35岁的消费客群。(网易新闻)
「BLANC&ECLARE」诠释了创始人Jessica的穿搭哲学,以“less is more”作为设计核心理念,整体风格以温柔甜美、复古优雅为主。2021年初,在韩国江南区清潭洞开出品牌首个旗舰店。
公司\项目资讯
华润置地9.521亿元拿地落子三亚
11月14日,华润置地旗下的海南润棠投资有限公司以9.521亿元的价格,拿下三亚海棠湾HT07-02-01地块,总面积102891.54平方米(约154亩)。地块为零售商业混合餐饮混合娱乐混合商务金融用地,其中零售商业用地占47%、餐饮用地占25%、娱乐用地占18%、商务金融用地占10%。(新浪财经)
据悉,项目计划总投资额45亿元,华润置地将以令人惊叹的空间与服务体验,汇集综合零售、全球美食、世界级娱乐IP、文化与艺术中心、全要素免税体验,打造一座新的全球购物度假目的地。华润置地宣传片显示,三亚海棠湾项目将带来前所未见的万象新产品。
安阳吾悦广场11月18日开业
11月18日,河南第二座吾悦广场安阳吾悦广场开业,项目位于光明路与明福街交汇处,设有超1500个停车位,自持的购物中心体量10万方,潮流街区2.8万方,汇集主力店、品牌零售、特色餐饮、孩童玩乐与生活配套等诸多业态。(赢商网)
上海乐高乐园8.15公顷“无限缤纷里”商业街开工
继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项目开建1年后,乐高乐园配套项目也迎来开工。11月17日,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周边配套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举行。配套项目将率先启动“一街”“一路”“一小镇”三项工程,分别为“无限缤纷里”商业街、乐园配套道路、建设者小镇。(文汇报)
“无限缤纷里”商业街占地面积约8.15公顷,并以“奇域”为设计理念,将其划分为奇域酒店、奇域天台、奇域之门、奇域溪村四大分区,计划引进“希尔顿嘉悦里”。商业街将于2024年与乐园同步开业。
昆明京东MALL计划于2023年上半年开业
11月13日,3.5万平方米的昆明京东MALL接房暨开工仪式在昆明海乐城举行。昆明京东MALL计划于2023年上半年开业。昆明京东MALL定位为云南最大的以“潮购科技”为主题的全场景综合类消费体,泛家居航母,地点位于原海乐城商业1~4楼。项目所在的海乐世界商圈,集购物中心、商业步行街、甲级写字楼、星级酒店、LOFT商业于一体。(电器杂志)
青岛金茂览秀城定档12月17日开业
北方首座览秀城——青岛金茂览秀城将于12月17日开业,项目定位未来城市生活探索中心,以18.8万方的超大体量打造了五大特色空间——科技主中庭、城市会客厅、能量巢、儿童山、特色餐饮主题街区-GALA in 巷,聚合300余家知名品牌。(赢商网)
合景泰富退出,成都光环购物中心预计2023年开业
11月16日,合景泰富发布公告称,拟3.71亿元出售成都项目公司股权予香港置地。交易完成后,合景泰富退出,香港置地将间接持有成都市宏誉房地产100%的股份。(金融界)
该宗交易涉及的项目为成都攀成钢环球汇地块,2010年由香港置地与合景泰富合作拿下,项总占地面积约19.03万平方米,包含住宅、商业、办公、酒店及酒店式公寓等产品类型。其中,住宅板块在2012年开始销售,商业部分于2021年中举行开工仪式。商业部分总建面近30万平方米,包括10万平方米的购物中心,此前被命名为“成都悠方光环”,如今合景泰富退出后或变身“成都光环”,预计2023年年底投入运营。
南昌成都两座爱琴海将于12月开业
日前,南昌爱琴海购物公园和成都三利爱琴海官宣开业时间,分别与12月24日和12月3日开业。前者为爱琴海集团正式进驻江西的第一个商业综合体,是一个集文化、生态、潮流等于一体的商业中心。后者位于成都市天府新区天府大道南段与广宁路交叉路口,与地铁1号线和18号线无缝接驳,地处成熟商圈,定位于「时尚精致生活体验中心」,商业部分共6层,面积近8万㎡。(爱琴海商业)
成都新津碧乐城焕新亮相
11月12日,碧桂园文商旅集团成都新津碧乐城项目在新津区焕新亮相。更名前的成都新津碧乐城于2018年正式开业,商业总体量达5万㎡,是目前区域内唯一在营的全业态购物中心,汇集了精品零售、珠宝美妆、潮流服饰、儿童游乐、餐饮休闲等业态,聚集了多个区域首店,囊括了永辉超市、麦当劳、成龙影院等众多知名品牌,一站式满足了新津市民的全方位生活所需。(碧桂园商业)
成都金融广场87万平方米综合体再挂牌
11月16日,北京产权交易所数据显示,海口远见共创一号基金(有限合伙)拟转让成都厚德天府置业有限公司100%股权及13.25亿元债权,底价39.25亿元。而成都厚德背后的资产为位于紧邻天府大道和交子公园的成都金融广场项目。成都金融广场项目占地5.25万平,建面超87万平方米。拟建5栋超高层塔楼及超大型高端商业裙楼,涵盖了五星级酒店、超甲级写字楼、高端公寓、住宅、大型购物中心等五大业态,今年7月份项目所有建筑主体已完成封顶阶段。(金融界)
越秀物业成立文旅发展公司
11月17日,广州越秀物业发展有限公司新增一则对外投资。企查查显示投资企业为广州越秀文旅发展有限公司,投资比例为100%。广州越秀文旅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11月16日,法定代表人为莫清华,注册资本为500万元,经营范围包括商业综合体管理服务;市场营销策划;公共事业管理服务等。(网易)
市场\政策资讯
前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0.6%
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271亿元,同比下降0.5%。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6575亿元,下降0.9%。1-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0575亿元,同比增长0.6%。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23702亿元,增长0.5%。按消费类型分,10月份,商品零售36171亿元,同比增长0.5%;餐饮收入4099亿元,下降8.1%。1—10月份,商品零售325227亿元,同比增长1.2%;餐饮收入35348亿元,下降5%。(国家统计局)
文旅部:不随意关停娱乐场所等
11月18日,文旅部印发多项最新版疫情防控工作指南,涉及旅行社、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娱乐场所、剧院等演出场所、剧本娱乐经营场所等行业。工作指南明确指出,进一步提升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不随意关停上网服务场所、娱乐场所、剧本娱乐经营场所,符合解封条件的要及时解封。(文旅部)
没有发生疫情的地区,原则上不对剧院等演出场所接待消费者人数比例做限制,原则上不对演唱会、音乐节、实景旅游演出等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观众人数做限制。
文旅部等十四部门:做大做强露营旅游休闲上下游产业链
文旅部等十四部门印发《关于推动露营旅游休闲健康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提出推动全产业链发展。做大做强露营旅游休闲上下游产业链,提升全产业链整体效益。引导露营营地规模化、连锁化经营,孵化优质营地品牌,培育龙头企业。鼓励支持旅居车、帐篷、服装、户外运动、生活装备器材等国内露营行业相关装备生产企业丰富产品体系,优化产品结构。创新研发个性化、高品质露营装备,打造国际一流装备品牌。培育露营产业咨询培训、规划设计等专业机构。鼓励露营餐饮、活动组织等配套服务企业创新产品服务。支持旅行社开发露营旅游休闲产品,开展露营俱乐部业务,强化互联网平台等渠道分销和服务能力建设。(证券时报)
2022年双十一累积销售额11154亿元
第三方监测平台星图数据发布的今年双十一销售数据显示,10月31日20:00-11月11日23:59,综合电商平台、直播平台累积销售额为11154亿元。分平台来看,综合电商平台销售总额达9340亿元,天猫以58.03%的份额占据综合电商平台榜首位置,京东紧随其后,拼多多排名第三。直播电商平台累积销售额达1814亿元,同比增速破百。抖音以微弱优势排名直播电商平台榜首,点淘屈居第二,快手排名第三。(搜狐)
13省人口自然负增长,多省首次转负
国家统计局编著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2022》公布了31个省份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从人口自然增长率来看,31个省份中,有13个省份2021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分别是黑龙江、辽宁、吉林、四川、重庆、内蒙古、湖南、江苏、天津、上海、湖北、河北、山西。从区域分布来看,主要来自东北、华北、中部、西南的川渝地区。此外,山东和安徽这两个省份也在人口自然负增长的边缘。13个省份中,至少有江苏、湖北、湖南、内蒙古、山西、天津为近几十年来人口自然增长率首次转负。(第一财经)
其他资讯
《中国购物中心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报告(2021)》发布
11月17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中国购物中心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报告(2021)》,报告显示,2021年购物中心为上海、北京等5城承接首店2637家,成为全国首店最大载体。(新京报)
即时零售五年市场规模增长81%
11月9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2022年中国即时零售发展报告》。报告指出,即时零售近五年市场规模增速达到 81%,高于O2O到家业务整体64%的增速。预计在2025年,即时零售开放平台模式规模将突破万亿门槛,达到约1.2万亿元。(凤凰网财经)
成都又增27个首店品牌
11月18日,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22中国(成都)首店经济发展大会暨首届成都首店消费节启动仪式在成都金牛宾馆举行。会上,随着27个首店品牌与14个商业项目现场签约,又将有18个西南首店、9个成都首店正式落子。本届首店经济发展大会还特别策划了“首届成都首店消费节”,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发布《100个成都臻选首店》推荐榜,配合首店折扣季、“首”选成都消费券、首展首发季等活动为大家奉上一场首店消费狂欢。(锦观新闻)
以上内容由汉博商业官方推送
——感谢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