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景德镇,一家饭店员工的不寻常行为,让公众对餐饮卫生安全的关注再度升温。
贾女士在一小店目睹了令人震惊的一幕:员工将牛骨头倒在下水道口进行冲洗,甚至有的牛骨滑入下水道。
< class="pgc-img">>清洗后,这些牛骨竟然又被放回桶中,准备重新用于烹饪。这一幕被记录下来,迅速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议。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视频里,牛骨散乱一地,与脏水、细菌为伍,不禁让人质疑:这样的牛骨,如何能够再次回到消费者的餐桌?这种操作严重违背了基本的卫生准则,更是对消费者健康权益的极大忽视。公众对于食品安全的底线被无情触碰,愤怒与忧虑的情绪在网络上蔓延。
贾女士表示,最初她误以为这些牛骨是废弃物,直到亲眼见证员工将它们重新用于烹饪,才深感震惊与忧虑。这一事件不仅引起了消费者的担忧,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
< class="pgc-img">>景德镇市监管部门迅速响应,表示将对此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依法依规采取相应措施。 公众对于餐饮店卫生状况的深切忧虑,以及对相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的强烈呼吁,体现了社会对于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视。
< class="pgc-img">>同时,也有声音提醒广大消费者在选择餐饮场所时要更加小心谨慎,以免遭受类似卫生问题的困扰。
这一事件的结局是积极的,监管部门的及时介入,为公众打了一剂强心针。但这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食品安全无小事,每一个环节都不容忽视。餐饮从业者更应自觉遵守食品安全法规,严格把控食品加工流程的每一个环节,确保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卫生的餐饮服务。 我们期待,通过这一事件,能够唤起更多的餐饮从业者对食品安全的重视,也能够推动相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卫生的餐饮环境。毕竟,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石。
如此时此刻你的厨房着火
你会怎么办?
这不
画面里这位男子
淡定地拿起了手机
< class="pgc-img">>你以为他要打电话报警???
其实
他只是拿起手机拍下
眼前这惊险一幕!!!
< class="pgc-img">>虽说遇事确实需要沉着冷静
但厨房里有多种潜在的危险
如果处理不当
甚至有可能发展为“夺命行为”
请记得转发给家里经常做饭的“大厨”
切记小心谨慎
01
在燃气灶旁边倒面粉
2018年9月,福建厦门一住户在家中制作面食时,疑似使用烤箱和大量面粉引发粉尘爆炸,屋内一男一女被烧伤,烧伤面积50%以上,属于特重度烧伤,送进医院时生命垂危。
分析原因:面粉是非常细小的粉尘颗粒,倾倒瞬间扩散到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时,哪怕遇到一丝明火,都会立刻引起爆炸,其威力堪比手榴弹!除面粉外,其他粉尘类物品也要注意远离灶台。
正确做法:严禁在厨房有明火的时候倒面粉、淀粉、咖啡粉、奶粉等,最安全的做法把厨房明火关闭再倒面粉,或者移至餐厅倾倒。此外,如果面粉不小心掉落到灶台上,要及时用湿布清理干净。
02
用微波炉加热带有外壳和薄膜的食物
2021年4月,江苏淮安一女子在吃鸡蛋时突然被瞬间爆炸的鸡蛋炸伤了眼睛,后来查明原因,竟是因为这枚鸡蛋用微波炉加热过。
< class="pgc-img">>分析原因:当用微波炉加热带有外壳和薄膜的食物(如鸡蛋)时,食物内部的水分子会迅速振动产生热量,导致食物内部温度和压力迅速升高,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食物就会爆炸
正确做法:严禁使用微波炉加热鸡蛋、板栗、袋装牛奶等具有密封结构的食物。
03
冷冻食品直接进油锅
< class="pgc-img">>▲来源:《国际时讯》栏目
很多人可能遇到这样的情况,做饭时突然发现想吃的肉还在冰箱里冻着,等不到解冻完毕,恨不得直接放入热油锅里。这样做轻则可能让锅里的油飞溅出来,烫伤身体,重则可能会引发爆炸或火灾,危及生命安全。
分析原因:没有解冻的冷冻食品放入热油中,会导致食品外层的冰迅速转变为水蒸气,其体积会迅速增大,形成内部压力,进而导致油溢出和爆炸。
正确做法:严禁冷冻食品直接进油锅,必须先解冻使表面不再有冰碴,才能进行油炸。另外,在放入油锅之前,最好用纸巾把冷冻食品上的多余水分擦干,避免油溅出来烫伤自己。
04
高压锅内食物装太满
2023年1月10日,广西桂林邓先生,在家炖羊肉招待客人,15分钟后看到高压锅不出气,准备去关火时发生了爆炸。据邓先生所说,锅用了很多年,羊肉和水放多了,肉堵住了排气孔,所幸自己和朋友都没受伤。
分析原因:高压锅为什么会爆炸呢?当高压锅内食物过多,产生压力时,若持续加热,压力增高便会引起爆炸。此外,当高压锅的排气阀堵塞时,随着压力逐渐增高,同时也会出现炸锅的情况。
正确做法:使用高压锅时,食物不要装太满,一定要看好最小水位线和最大水位线的位置,并要检查排气阀是否有堵塞、橡胶圈的密闭性,使用后也要及时清理排气阀。另外还得注意高压锅的使用年限,一般高压锅使用年限为5~8年,不同品牌和材质的有所差异,大家需注意看好说明书。
05
燃气泄漏不注意
< class="pgc-img">>2018年1月4日,浙江丽水一位老人在厨房里收拾东西,身穿的羽绒服突然爆炸,衣服背面被炸出好几个“大窟窿”!原来,羽绒服爆炸,是因为厨房里的煤气泄漏,一氧化碳达到一定的浓度,羽绒服与其他物体摩擦产生静电,才引发了羽绒服突然爆炸。
分析原因:厨房煤气泄漏,浓度在 5%~15%范围会引起爆炸,而冬天特别干燥,羽绒服会产生静电,遇煤气引发爆炸。
正确做法:煤气或天然气用完必须立即关闭阀门,而且务必安装燃气报警器,防范于未然。
06
煲汤时无人看管
< class="pgc-img">>▲来源:新闻截图
2020年6月21日,浙江杭州,富阳消防大队接到报警称,一住户家中厨房着火,到达现场时整个住宅楼被浓烟填满。据了解,儿子原计划在父亲节给父亲做个早饭表达孝心,在锅里煮了两个粽子和茶叶蛋后,便返回卧室休息,想起来时锅已起火。
分析原因:如果无人看管,沸腾后溢出的汤水很容易扑出浇灭火,此时在燃气泄漏的情况很容易发生火灾。此外燃气灶持续燃烧导致锅被烧穿,火势借助汤的干物继续燃烧,最终烧到油烟机并点燃灶台。
正确做法:人离开厨房时,一定确保火熄灭,严禁家中无人还开着燃气灶。
07
油锅起火用水灭火
< class="pgc-img">>2023年5月3日,四川资阳一女孩在家中,见油锅起火,便想用水去浇灭,未曾想导致火势加大,好在父母也在家中,发现后及时赶来将火扑灭。
分析原因:往油锅里加水时,水比油重,下沉到锅底,接着迅速汽化,汽化的水蒸气会把油锅里的热油带到空气中,形成雾状的油滴,油滴遇到火迅速燃烧造成爆沸。
正确做法:油着火了,要用泡沫或干粉灭火器扑灭,切记千万不能用水。
提醒:
厨房用火不离人
要养成人走火关的好习惯
厨房用火用电集中
一定要重视厨房消防安全!
厨房里有哪些火灾隐患?
#1. 燃料多
厨房是使用明火进行作业的场所,所用的燃料一般有液化石油气、煤气、天然气、煤炭、酒精等,若操作不当,很容易引起泄漏、燃烧、爆炸。
# 2. 油烟重
厨房常年环境比较潮湿,在这种条件下,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不均匀燃烧物及油烟很容易积累下来,形成一定厚度的可燃物油层和粉层附在墙壁烟道和抽烟烟机的表面,若不及时清洗,就有引起油烟火灾的可能。
#3. 电气线路隐患大
厨房设备种类繁多,用火用电设备集中,且厨房较潮湿,使用不当,电气线路容易造成短路。
# 4. 用油不当会起火
食用油因油温过高起火或操作不当使热油溅出油锅碰到火源引起油锅起火是常见的现象,如扑救不当就会引起火灾。
这些厨房“潜伏”的安全隐患
也要注意!
一起看图学习厨房安全隐患防范知识点
↓↓↓
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王琪鹏 通讯员 刘满清
近年来,气体卡式炉因便捷轻巧,受到不少餐饮单位以及露营爱好者的欢迎。但若使用不当,卡式炉便会成为“饭桌炸弹”。近日,东城城管在日常检查中发现建国门南大街一家餐饮单位涉嫌违规使用气体卡式炉,当即责令其进行整改。
1月9日,东城区城管执法部门在建国门南大街进行执法检查时,发现一家餐饮单位在餐桌上放置了大量气体卡式炉。卡式炉上放着蒸锅,检查时均处于未使用状态。店员解释,这些气体卡式炉的用途是为自助海鲜蒸锅加热,因为前期使用电磁炉不方便,餐厅才更换成气体卡式炉。在检查现场,执法人员共发现了22个气体卡式炉。
据了解,气体卡式炉又叫便携式丁烷气炉,由炉体和气罐组成,主要以灌装丁烷气为主要燃气,并用火进行直接加热的非固定式烹饪厨具。气体卡式炉在使用中有较为严格的锅具匹配要求,一旦锅具超过炉灶范围,燃料瓶很容易受热引起爆炸。根据北京市地方标准《餐饮服务单位使用瓶装液化石油气安全条件》(DB11/450—2016),餐饮服务单位不应在用餐场所储存和使用液化石油气瓶和气体卡式炉。
“根据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我们依法向属地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部门进行移送,责令该餐饮单位立即进行整改,不得在用餐场所再使用气体卡式炉。”东城区城管执法局执法一分队副队长张超介绍,执法队员后期将对涉事餐饮单位进行复查,如发现拒不整改,将依法对其严厉处罚。
记者发现,近年来,气体卡式炉成为“饭桌炸弹”的事件频频发生。2023年11月,广西南宁一群市民在河堤露营火锅时,使用的卡式炉突然发生爆燃,造成多人不同程度烧伤。2018年6月,湖南常德一餐馆发生卡式炉爆炸事故,饭桌上的6人中5人被烧伤。2018年2月,湖南长沙一家餐厅发生卡式炉爆炸,桌上9人全被烧伤,其中包括一名孕妇和两名儿童……
由于气体卡式炉遇到热源容易发生膨胀、引起爆炸,因此在餐饮单位等人流密集场所,执法部门严格查处违规使用气体卡式炉的行为。春节临近,城管执法部门提示广大餐饮单位经营者切实履行安全经营职责,切勿在用餐场所违规使用气体卡式炉,谨防变身“餐桌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