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吗?城市生活的烟火气里,也藏着一条产业链。
你出门坐公交,路过奶茶店,顺手买了一杯,走两步,又看上了有趣的小物件,忍不住买了几样……
算一算,这一路下来,就帮不少人增加了收入。
这段时间,地摊经济再一次热热闹闹地走进我们的生活,有不少小伙伴问,湘湖边可以摆地摊吗?
答案是:可以啊。
关于地摊,现在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夜市和市集。
为了推动湘湖景区提质扩容,推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让游客充分享受充实的旅行,湘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即将推出“越湘湖·越未来”夜游湘湖活动。
作为湘湖夜游的重要组成部分,眼下,湘湖夜市正面向大众公开招募摊主。
可以摆哪些摊?
展售摊位:文创手作/手工艺品/非遗民俗/网红玩具/四季花卉/乐器CD/潮流服饰/亲子游乐
美食摊位:美食小吃/夏日酷饮/轻食甜点/生态蔬果等(餐饮须证照齐全)
公益摊位:各类手工产品/二手图书/图书漂流/二手玩具等活动,可进行义卖(欢迎社工中心、慈善机构等咨询)
时间:7月中旬至8月下旬(每个周六周日18:00-21:00)
地点:湘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湖山广场
湘湖夜市摊位有限,今天,湘湖景区联合快抱送出10个免费摊位,请大家去湘湖摆摊。
到时候,湘湖景区除了会为你提供摊位,还会根据你的摆摊内容,免费设计展陈。摆摊期间,还会免费帮你的摊位做保洁。
一句话,“拎包入摊”就可以。
参与方式:登录快抱App,在杭友圈#杭州十二时辰#话题下发帖,图片或视频形式分享你想摆摊的内容、优势、主题、服务都可以,加上响亮的口号,给出明确的目标,入选概率可能会提升哦!
参与条件:摊主的年龄不限(18岁以下青少年需由成年人陪同)。
湘湖景区会根据大家报名的内容,选出10位用户,到时候会一一联系大家,对接摆摊事宜。
摄影丨华飞红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昨天出摊了,5块的柠檬茶,一晚上卖了800块!”
地摊有多火?不光小店老板们跃跃欲试, 蜜雪冰城、喜茶、tims,Manner也在关注。
生产“奶茶冰淇凌车”的工厂已经爆单,有的供应商,订单排到2个月以后。
地摊经济,你要不要跟?
作者 | 国君
奶茶车供应商订单过亿,地摊太火了!
地摊经济,在朋友圈炸裂了。
饮品店老板热烈讨论“要不要去摆摊”的时候,蜜雪冰城在朋友圈晒出了奶茶车的图片,喜茶在微博上征集了“摆摊合伙人”,而且真的摆了一个“阿喜茶摊”。KFC早餐立取车,现磨咖啡已经出街,必胜客的披萨车,都成为朋友圈热门风景。
抖音上,关于#摆摊卖奶茶#的视频、攻略,已经有数千万的浏览量,讨论区更是激情澎湃。微博上#全员摆摊#的话题,阅读量已经4.6亿,全国人民对地摊的热情,占据了微博半边天。
如此高涨的热情,到底是开玩笑, 还是真的有人在行动?
我拨通了一个奶茶车供应商的电话,“我们的工厂已经爆单了,订单已经总额过亿了。”
这家工厂,生产冰淇淋车、奶茶车、咖啡车,价格在1万元上下,最近在地摊经济的带动下,订单已经排到2个月后了。
另一家工厂的业务人员,我微信发过去后,对方回复:“现在咨询人员过多,请留言您的信息和诉求,等待回复。”
上游这么火爆,下游实际经营怎么样?
就在同一天下午,经营冰淇淋车的小梁,发给我一张图片,“6年非主流游击摆摊,今天终于转正了。”语气中难掩激动。前两天,他拿到了合法经营的许可证。
有了这个证书,他以后就可以堂堂正正在自己的城市出摊了,不用再去全国各地流浪摆摊了。
小梁是地摊界的“连锁”,2014年入手第一辆冰淇淋车后,6年时间发展了5辆冰淇淋车,他和妻子兵分两路,冬天去南方,夏季在北方。“跑得勤才能赚到钱。”他总结。
< class="pgc-img">
小梁的冰淇淋车
>一辆车年营业额25~30万,按照70%的毛利,小梁巅峰时期,年入近百万。最近,他正在冰淇淋车上加装茶饮吧台,希望冰淇淋+奶茶一起卖。
烈火烹油般的地摊经济,对饮品业来说,到底是不是一颗糖?
地摊,天然是饮品业的情怀与沃土
认真说起来,地摊经济与饮品业有天然的联系。甚至可以说,地摊曾经是孕育奶茶的沃土。
现今门店数量最多的茶饮品牌——蜜雪冰城,就是靠地摊起家。
1997年的五一,蜜雪冰城创始人张红超回到老家,从奶奶手中接过3000元,开始了“地摊创业”。
时至今日,张红超仍然清楚地记得,“冰柜花了800块、刨冰机自己改造的。”他那时的城中村里租了一个走廊,开始了每天6点起来买罐头和白糖,10点多推着自制的小推车出摊、一忙就到凌晨的生活。
他给自己的小摊起的名字叫“寒流刨冰”,“简单粗暴,一针见血,让顾客聚焦于产品,不多加一些浮躁的概念。”张红超表示,那时五毛到一块五一杯的价格,一天就能卖一百多元。
曾经的“寒流刨冰”
>如今,门店已经近万家的蜜雪冰城,又重新制作了奶茶车,准备试水。
不止是蜜雪冰城,很多饮品品牌的老板,都有浓郁的“地摊情结”。
喜茶创始人聂云辰,昨天在朋友圈转发了喜茶官方微博的图片,“论摆摊,本茶2016年就干过了”。
Manner Coffee创始人韩玉龙笑称,“我自己的小房车,本来就是我的咖啡工作室,挺好玩的,我就准备尝试咖啡车,节假日出去送咖啡。”
其实Manner早在2018年,LV在上海办展览的时候,就已经在用一辆好看的咖啡车摆摊了。
Manner咖啡车
>加拿大品牌Tim’s,也放出了一辆北美风情的咖啡车,这个咖啡车本来是用于快闪活动做品牌推广,现在可以“正式出道”了。
< class="pgc-img">
Tim’s咖啡车
>摆地摊,不仅是一门生意,还是很多老板难以割舍的市井情怀。
“我早就想摆摊卖咖啡了,不止我,你问问每一个咖啡师,谁的心里没有一辆咖啡车?”阿布阿布咖啡馆主武钰峰告诉我。
武钰峰已经在闲鱼上看中了一辆500块的凤凰自行车,还去当地的公园都踩好了点,开张指日可待。
“如果有时间和空闲,我还是很希望摆摊卖奶茶。我摆过摊,感觉完全不一样,更多的情怀在里面。”拾茶老板赵科举说。
地摊,到底是一门什么样的生意?
“摊贩”是指在公共空间开展小规模生意经营、流动性较强的商贩。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流动摊贩人口不少于3000万。
不止线下,其实拼多多、直播卖货何尝不是“地摊”?只不过人家在手机和镜头前面摆。
哪里有流量,哪里就有摊。
对很多消费者来说,第一杯奶茶,就来自学校门口的三轮奶茶车,2块一杯,口味丰富。
< class="pgc-img">
学校门口的三轮奶茶车
>很多奶茶店老板,前身都是奶茶车,通过摆摊积累了原始资本,才逐步升级到了开店的道路。现在,不少身价过亿财务自由的饮品人,仍对曾经摆地摊的“那个少年”难以忘怀。
物料简单,操作简便,糖浆、果酱、植脂末、茶包、珍珠椰果配齐,再加一台封口机,就可以开张——饮品业的“轻资产”天然与地摊模式相契合。
而奶茶所代表的快乐、休闲氛围,又与地摊的场景无缝衔接。
不用租金,无需装修,哪里人多去哪里,地摊的轻资产创业模式,曾经孕育了数以万计的奶茶,培养了千千万万的第一代“奶茶女孩”。光是70/80后的回忆杀,都是一波巨大的流量。
< class="pgc-img">>
理性讨论:摆摊会不会影响门店生意?
地摊经济被热议后,也有不少老板忧心忡忡,“最怕的就是形成摆摊文化,消费习惯是被培养的,以后地摊都能随处买到合适便宜又不难喝的奶茶,谁上门店喝呢?对门店是一个大考验。”
乐观派的观点是,“对茶饮店来说,摆摊意味着多了一个售卖的渠道。在当地政策允许条件下,不仅能通过外摆增加营业面积,还可以增设奶茶车,到距离消费者更近的地方去销售。”
对于一些咖啡馆老板说,不仅满足多年夙愿,还可以让高高在上的咖啡,走入寻常百姓,让更多消费者了解咖啡,甚至可以通过咖啡车高逼格的设计,吸引眼球,推广品牌,为门店引流。
从1993年,地摊开始逐步被取缔,到现在地摊经济又变成了主流业态。已经从地摊到档口,经历了连环升级,直至进入购物中心的饮品业,地摊经济的新风口,要用什么姿势追?
饮品摆摊的正确姿势是什么?
罗斯汀,是一个移动售卖场景服务商。2017年在商场开店,当时就开始研究移动售卖场景,希望用冰淇淋车快速切入商业中的碎片空间。
< class="pgc-img">
罗斯汀冰淇淋车
>2017年第一代冰淇淋车正式出街,如今罗斯汀的冰淇淋车,已经发展到第四代了。在郑州的10辆冰淇淋车,运营稳定。罗斯汀创始人史永正,已经在C端和B端,都拓展出了稳定的市场。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对饮品业来说,在政策、时间、场地允许的情况下“出摊”,并不代表不顾门店生意,盲目一窝蜂地摆地摊,甚至关店摆地摊等极端行为。
综合史永正和其他奶茶车、咖啡车运营者的经验,我总结出饮品摆摊要思考的3个问题:
1、地摊的消费者是谁?
在史永正看来,地摊的消费者画像很清晰:第一种是看到什么顺手就买,追求产品趣味,价格不敏感;另一种是冲着便宜去的,性价比高才会买。
2、卖饮品,应该去哪摆摊?
史永正告诉我:“ 商业场景代表了产品价格,人最多的夜市不一定能匹配你的销售场景。如果你是一个高端品牌,就要在奶茶车的设计上,体现品质感,并且到有目标客群的场景中去摆摊。如果是10块钱以下的性价比品牌,就可以去人流量大的。”
所以摆摊的第一步,是选择调性营造场景,第二步是选对地方。
3、饮品摆摊应该卖什么?
地摊简陋,还不能很好解决水电问题。所以咖啡车大部分只能做手冲、法压等单品咖啡。对茶饮来说,水果茶、奶盖茶等对物料、设备要求高的产品,都不太建议做,不仅备货多而且安全问题难以避免。
相对的,柠檬水、冷泡茶、珍珠奶茶等是相对比较适配的产品。
此外,冰淇淋和茶饮吧台相结合,更有适配性。
以蜜雪冰城举例,冰淇淋加茶,就是一杯冰淇淋红茶;冰淇淋可以单卖,纯茶可以单卖;冰淇淋+珍珠就是珍珠圣代,冰淇淋+果酱+冰块,就很像是摇摇奶昔。通过冰淇淋、茶汤、小料之间的交叉变换,可以完成10个SKU。
蜜雪冰城的黑糖珍珠大圣代、冰淇淋、珍珠奶茶,图片来自大众点评
>摆摊,很多人把它当成段子,但它确实是饮品业真实存在过,并仍有生命力的一种经营方式。
流动经营的地摊,是把引流变为“找流”,把产品摆到客流量最大、距离消费者最近的地方去卖,直接解决获客问题。
有人把摆摊当成一门生意,有人当成一种营销,而有的人仅仅为交个朋友。
地摊经济大热之下,不管怎么做,都要想清楚目的整个链路,有的放矢,而不是为了做而做。
最后,关于摆摊,你怎么看?欢迎在留言区发表高见。
art1 引子
这两天地摊经济火到发紫,各行各业都在想怎么去摆地摊。
特别是互联网行业,疫情过后,难得抓到这么一个热点。
腾讯摆地摊招人
>腾讯摆地摊招人
唱吧摆地摊卖话筒。
>唱吧摆地摊卖话筒。
滴滴摆地摊卖优惠券
>滴滴摆地摊卖优惠券
各行各业都有摆摊大法。
>喜茶也推了个小桌板去摆地摊了。
芝芝桃桃,多肉杨梅,多肉葡萄都有。
>芝芝桃桃,多肉杨梅,多肉葡萄都有。
弄了两个泡沫箱,还能提供冰的。
加上黑白A4纸宣传单,很接地气。
喜茶在2016年就出过一次摊。
当时就比较高冷了。
Part2 适合摆地摊的几个项目
地摊经济这么热,奶茶真的不是最合适的项目。
主要你想摆摊赚钱,那么小商品,小吃是最容易发家致富的。
小商品像衣服啊,鞋子啊,玩具啊,小饰品啊,锅碗瓢盆,盆栽,手机配件等等。
小商品 体积小,拿来拿去方便,对摆摊的环境要求也低,不用水不用火不用电,最多用充电宝插个灯。
小吃像臭豆腐,烤面筋啊,烤串啊,烤冷面啊,烤红薯啊,冰糖葫芦啊。都可以。
小吃都很香,摊一摆,散出去的香味就是广告,客户群广泛,吃的人多。对环境对要求也比较固定,一两个设备,加一两个工具就能实现。
Part3 茶饮行业摆地摊攻略
那如果我们做奶茶的,非要摆个地摊呢,该怎么做比较好?
茶饮行业去摆摊最大的麻烦是选品,因为选品决定了需要多少设备,多少工具,多少材料。
像喜茶那样,摆个桌子,把自己店里的东西放上去卖,就是为了拍个照,为了营销用的。
总共就这么几杯,每个产品都不可能在摊位里做出来,卖完几杯就完事了。
如果要靠摆地摊赚钱,那么产品需要的设备,工具和材料必须降到最低,而且产品要不容易变性,放几个小时都不影响口感。
那么哪些产品适合摆地摊呢?
3.1 卖什么-选品
第一类:鲜榨果汁,比如榨西瓜汁,榨芒果汁,榨甘蔗汁。
之前我在厦门看到过一种地摊果汁店,就卖一个东西:百香果甘蔗汁。
一根甘蔗,加一个百香果就可以,用塑料瓶装起来,一瓶有个700ml,10块钱一瓶,酸酸甜甜,很好喝。
< class="pgc-img">>鲜榨果汁是最容易操作的,一般一个机器,一两种水果,带点打包杯就可以了。
第二类:粉泡汁。像酸梅汤,山楂汁。又简单又便宜,买包粉,泡水加进保温桶就可以了,出品只需要直接倒出来。
第三类:珍珠奶茶。这个就难一些了,要提前准备好茶汤,煮好珍珠,调好奶精。客户要的时候,倒一起就可以了。这类产品,需要有门店支持,最好是在门店附近摆摊,这样半成品能跟得上。
比如摊位上的珍珠快断货了,可以让门店先煮起来。
第四类:简单水果茶。比如蜜雪冰城的冰鲜柠檬水,低成本、易操作、量大实惠,在出品杯里压好柠檬片,加茶汤(或直饮水)、冰块、果酱就可以了。
不要去做那种要很多水果的,第一是备料麻烦,出品麻烦,第二容易氧化变性,影响口感。第三价格高,容易导致利润下降。你又不能在地摊卖个20块钱的水果茶,太不接地气。
3.2 怎么卖-包装
产品准备好了,要怎么给自己的摊位包装下呢?
如果有条件,肯德基的那种专用推车是最好的。
看上去专业,干净,设备齐全。
如果没条件,那就随便拉个推车,用A4打印,贴点LOW LOW的广告。
< class="pgc-img">>产品的包装形式可以参考展会里的方案。
展会的场景跟地摊还是很相像的,都要方便制作,方便带走。
有钱的话,可以把产品装进香水玻璃瓶里,好看又打包。
没钱的话,就用店里普通的打包杯。
3.3 去哪里卖-选址
产品也有了,推车也有了。那我们要去哪里卖?
首先,各地政府一般都有官方建议,告诉你去哪里摆摊,本地媒体也会有一些总结性的建议。
跟着官方建议走,是不会有错的,可能会有摊位费,但是不会有城管来赶你走。
其次,初选3-5个摆摊位置,然后去实地考察,看看有多少摊位,有多少同行。
观察下人流高峰期是什么时候,看看人流结构是不是符合你的客户群特征。
最后,拿出你的小推车,在初选的几个地方,都摆一遍试试。看哪里生意最好,就去哪里摆。
出摊要趁早,摆摊的地方好的位置肯定第一时间被抢走,早点去多点机会。
Part4 地摊奶茶店 可能没这么美好
为什么地摊往往能赚钱?
因为地摊的成本低,省下了开实体店最大的两个成本:房租和人工。
比如我们拿星巴克举例子。
一杯28块钱的星巴克中,房租占了20%,也就是5.6元,单单去掉一个房租,就可以给星巴克新增20%的利润率。
摆地摊成本低,技能要求也低。
地摊经济的提出,是为了复苏被疫情打击的经济,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减轻就业压力。
允许摆地摊,事实上是打击了商铺实体经济。
奶茶好不容易从低端的地摊爬到商铺里去,现在又回来了。
对于依然需要付房租的奶茶店来说,摆地摊不一定能改善收入,反而可能会加剧竞争压力。
大家都是卖饮料的,地摊只需要一个摊位,你却需要房租+人工+水电。
高端定位的品牌可以拿摆地摊当营销,不会真的去地摊卖货。
中低端定位的品牌怎么办?真的去摆地摊吗?真的可以通过地摊获利吗?
摆地摊最有利的可能恰恰是那些局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