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消除食品安全风险隐患,保障广大消费者的“舌尖上的安全”,今年以来,枣庄高新区紧盯重点领域、重点品种、关键环节,突出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持续加强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严防各类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最近天气比较炎热,做餐饮行业需要注意一下,有些食材储存不当容易腐烂变质,安排你的员工注意一下。”在兴城街道,枣庄高新区行政审批局执法人员正在对餐饮店、饮品店等餐饮单位和超市进行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重点检查乳制品、果蔬、熟食等保质期短的食材食品存储情况及是否存在过期、腐败变质等现象,并围绕生产经营场所环境卫生、生产过程质量控制、进货查验等情况开展监督检查,要求经营单位按食材贮存条件要求分类分区存放食品原料,不得使用腐烂变质、超保质期食品原料,保持良好环境卫生,严防食品安全风险。
枣庄高新区行政审批局副局长许圣国说:“为有效防控食品安全风险,我们组织执法人员对餐饮服务单位进行‘拉网式’风险隐患排查,重点检查从业人员健康管理、食品原料采购储存、场所环境卫生、餐具清洗消毒、加工操作流程及进货查验、索证索票等情况。7月份以来,累计出动执法人员26人次、检查餐饮服务单位31家次,发现食品安全风险隐患6处,已责令相关单位限期整改到位。”
食品生产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是决定食品安全的第一道关口。为督促辖区食品生产企业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枣庄高新区行政审批局对辖区食品生产企业逐一开展专项检查,深入企业原料冷库、生产车间、成品冷库等地,重点检查企业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控制、环境卫生、标签标注、出厂检验等情况。
“我们通过实地察看食品生产加工现场,深入了解食品原辅料入库、生产过程控制、食品出厂检验等生产环节情况,并为辖区食品生产企业逐一建立食品安全风险清单,指导企业高质量开展食品安全自查,帮助企业明确存在的风险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确保食品生产企业担负起保障食品质量安全的主体责任,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下一步,区行政审批局将持续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加大力度排查风险关键点、隐患易发点,切实把好食品安全‘源头关’,全力守护辖区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枣庄高新区行政审批局副局长许圣国坚定地说。(通讯员 李志超 赵浩凯 杜家锋)
营者不得通过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虚构或者夸大商品或者服务的治疗、保健、养生等功效,诱导老年人等消费者购买明显不符合其实际需求的商品或者服务。
7月1日实施的条例中该条,餐饮行业经营者该如何应对和防范?
广东瀛磐律师事务所邓明晖律师认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自2024年7月1日起施行的规定,餐饮行业经营者在面对禁止通过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虚构或者夸大商品或者服务的治疗、保健、养生等功效的要求时,应采取以下措施应对和防范:
1. 加强自我监管:餐饮行业经营者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其提供的商品和服务信息真实、准确,不得有任何形式的虚假或误导性宣传。这包括但不限于对食品的功效、成分、营养价值等方面的描述。
2. 提升服务质量:通过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和产品,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减少因质量问题导致的不必要争议。同时,可以通过提供透明的信息,如菜品的制作过程、食材来源等,增加消费者的信任度。
3. 加强消费者教育:针对老年人等特定消费群体,餐饮行业经营者应开展消费者教育活动,提高他们识别虚假宣传的能力。这可以通过举办健康饮食讲座、提供消费指南等方式实现。
4. 积极响应监管:对于市场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指导,餐饮行业经营者应积极配合,及时纠正可能存在的问题。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违反规定的经营者将面临法律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以及罚款等。
5. 利用科技手段:餐饮行业经营者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来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同时,也可以通过线上平台收集消费者反馈,及时调整经营策略。
6. 强化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对员工进行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培训,确保所有员工都能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避免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出现违法违规行为。
通过上述措施,餐饮行业经营者不仅能够有效应对和防范虚假宣传的风险,还能够在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同时,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餐饮环境。
前,我市天气高温湿热,暑期、旅游期、升学宴聚餐期三期食品安全风险叠加,为进一步加强我市社会餐饮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和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益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出台多项监管措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
加强风险隐患排查
聚焦繁华商业街区、旅游景区、交通枢纽、商业综合体等社会餐饮密集区,通过日常监管、“随机查餐厅”等方式,进一步加大对重点单位、重点产品、重点行为的监督检查力度,严查进货查验、烧熟煮透、清洗消毒、交叉污染防控、病媒虫害防治、环境卫生等关键环节要求是否执行到位,对排查发现存在风险隐患的餐饮服务经营者,督促立即整改到位,严打加工制作过期食品、腐败变质食品等违法违规行为。
压紧压实主体责任
督促餐饮服务经营者落实《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要求,规范经营者行为,严防食品安全原料、半成品、成品出现腐败变质、受到交叉污染等。
抓好农村集体聚餐管理
依据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农村集体聚餐监管网络,严格落实地方政府负总责、乡镇(街道)具体负责、聚餐举办者和承办厨师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体系,建立并完善“事前有申报、过程有监管、事后可追溯”的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机制。
强化宣传教育引导
结合属地食品安全实际,采用通俗易懂、图文并茂、以案说法的形式,向餐饮服务经营者和从业人员、农村集体聚餐举办者和承办者等宣传食物中毒防控知识和典型案例,及时发布餐饮食品安全消费提示,引导群众加强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来源:益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