湃新闻记者 许海峰 丁晓文 朱伟辉 吴栋
自2022年6月1日上海宣布全面恢复正常生活秩序以来,排队成了申城一个随处可见的现象。
一开始,核酸亭前长长的队伍让人望而却步。许多市民反映,做核酸排队就要一个多小时。半个多月后,核酸亭前的排队问题已大大缓解,但在一些时段,仍然会看到长长的队伍,一些核酸证明快要“到期”的人们为自己“续命”。
2022年6月2日,上海,天平路。排队等候核酸检测的市民。朱伟辉 图
2022年6月6日,上海,永康路。居民排队等候核酸检测。许海峰 图
2022年6月11日,上海,文庙。居民排队等候核酸检测。许海峰 图
2022年6月22日,上海,古美西路。人们排队等候核酸检测。吴栋 图
理发师在街上为人们剪发,推拿师在马路边为人推拿,因为还有一些限制,他们便把店搬到了“街边”,来此消费的人们自然也转到了室外,在马路边排起了队。
2022年5月30日,上海,愚园路。排队等候理发。许海峰 图
左图:2022年6月1日,上海,南京西路。一名女子在接受推拿师的推拿,很多人乐意在街上被推拿,因为推拿店因疫情不能正常开业。许海峰 图;右图:2022年6月3日,上海,南京西路。附近的盲人按摩机构的技师在马路上为路人按摩,左一是一位盲人技师,正在接听微信电话。丁晓文 图
扫“场所码”,防疫人员的检查,进店人数的规定,进店前的一系列动作形成了长长队伍,但人们在队伍中依旧保持有序,保持着距离。
2022年6月1日,上海,恒隆广场。年轻人排队等候进入消费。许海峰 图
2022年6月10日,上海迪士尼,游客排队等候进入迪士尼世界商店购物。朱伟辉 图
2022年6月21日,上海,中华路。某餐饮门店,排队等候购物的市民。朱伟辉 图
餐饮店仍未恢复堂食,但依然有许多食客前来他们心仪的店家,以自取外卖的方式打包带走食物。一些店家也会在自己店面周围设置几个室外座位,供人“外食”。
2022年6月18日,上海,虹泉路韩国街。在餐厅门外,打包外卖食物的顾客,排队坐在餐厅门口台阶上用餐。丁晓文 图
2022年6月22日,上海,襄阳南路。一名店员正在清扫店外的落叶,她刚整理好餐厅门外供人排队就坐的凳子。吴栋 图
2022年6月1日,上海,九江路。一家饭店的几位伙计在自家饭店门口就餐。受困疫情中不得堂吃的规定,饭店工作人员一视同仁,严格遵守“暂停堂吃”的规定,蹲在自家饭店门口就餐。许海峰 图
2022年6月1日,上海,愚园路。年轻人从附近店里买到食物后,就近找了一个长椅搞野餐吃法。这是上海“静默”两个月后的第一天人们可以出门活动。许海峰 图
2022年6月18日,虹莘路。韩国餐厅门外,打包外卖食物的顾客,排队坐在餐厅门口台阶上用餐,右一是该餐厅的老板,一位韩国人,正在为排队等候的顾客介绍菜单。丁晓文 图
2022年6月18日,上海,宣化路。居民排队买馄饨。许海峰 图
近日,有老年人碰到了取款难的困境,面对排队增加的时间成本,不擅于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也需要更多的帮助。据悉,一些银行已采取针对性措施,除了恢复正常营业时间9点-17点,减少休息时间,尽可能开启所有柜台外。“网点也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开辟‘服务专窗’、‘爱心通道’等绿色受理通道,安排专人引导,临柜进行个性化辅助。”一位中国工商银行的工作人员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
2022年6月7日,上海,肇嘉浜路。某银行前排队等候办理业务的市民。朱伟辉 图
2022年6月6日,上海,愚园路。居民在银行门前等待进入办理相关业务。受困疫情,在银行办理的单笔业务的时间明显加上,银行工作人员和居民双方均花费更多的时间在其中。目前多数银行已恢复正常营业时间,中午不休息。许海峰 图
2022年6月18日,上海,安西路。一男子在家人的帮助下完成核酸检测,因腰椎欠安,他一路携带一张小凳子排队。许海峰 图
一个人生活的基本需求,无外乎衣食住行。“出行”放松后,我们见到的许多排队的人,目的也无外乎这些:为了打扮一下自己,为了买些心上的东西,为了享受美食,为了生计……
2022年6月18号 虹泉路。韩国街上,排队打包外卖的人们。丁晓文 图
2022年6月16日,上海,愚园东路。快递员“排队”领取商家的餐食。许海峰 图
2022年6月7日,上海,漕河泾开发区地铁站,市民排队扫码进站。朱伟辉 图
2022年6月21日,上海世纪大道地铁站,早高峰排队等候的乘客。朱伟辉 图
责任编辑:高剑平
校对:栾梦
年伊始,长沙多家餐饮企业人头攒动,再现“小高峰”。文和友、茶颜悦色、鲁哥饭店、天宝兄弟、北二楼、一盏灯等网红餐饮店,均出现排队等位超1小时的现象,在长沙,久违的排队回来了!
“谁能想到为了吃文和友订了楼上的酒店,被人潮吓退最后吃了海底捞。”1月1日晚,一位来自河南的网友无奈发文,感慨自己因为文和友居高不下的人气,不得不临时改变探店计划。而在大众点评上,也有多位网友留言,分享文和友的高人气现场:“7点多过去排队吃饭476桌”、“1小时排了200桌终于吃上”、“人山人海都挤不进去”。
在另一位湖南网友记录长沙的跨年夜里,凌晨两点,不是打不到车的五一广场,就是排队等位的北二楼,已然被排队“包围”。
笨萝卜浏阳菜馆也在元旦开启“人从众”模式,不少前来游玩的游客,选择连人带行李排队等位,用美食结束长沙之旅。
而在昱龙牛蛙,即便是过了饭点的下午1点多,到店也依旧需要等位,有网友心酸表示自己历时两个小时,才终于吃上午饭。还有干饭人开心晒图,成功解锁“阳康”后的第一顿牛蛙。
1月2日晚9时,记者经过搜索发现,昱龙大盆牛蛙馆三兴街总店仍显示需排队21桌。
在小红书上,有博主配图,其中一张图片中,公交新村粉店门口排起了长龙,外卖小哥手中提满了餐食准备配送。
同程旅行数据显示,长沙上榜2023年元旦假期国内热门目的地,长沙五一广场成为最热门的跨年商圈。12月31日至1月1日,来自长沙市天心区的数据显示,“五一商圈”人流量超过130万人次,长沙的烟火气正逐渐升温。
潇湘晨报记者胡秋娴
新闻线索爆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进入“晨意帮忙”专题;或拨打晨视频新闻热线0731-85571188。
目新闻记者 周丹
中秋节遇上教师节,这个中秋假期,江城餐饮市场明显回暖,多个商圈出现餐饮门店排队等位的火热场景。据武汉市餐饮业协会统计,预计今年中秋3天假期,武汉市餐饮市场上座率较2019年增长25%以上。
同时,武汉市餐饮业协会提醒,餐饮消费火爆的同时,也要求协会会员单位坚持做好各项防控措施,如查码进店、提供公勺公筷等,给顾客营造安全的节日用餐环境。
餐厅小长假三天上座率爆满
9月10日中午12点半,在武商MALL某火锅店门口,极目新闻记者看到,不少顾客取号后有序就坐,等待服务人员叫号后进店。记者拿了个号,3人位小桌,预计等位时间45分钟以上。
记者在多家餐厅门口看到,门口除了叫号的 工作人员外,还安排了专门的人员,查验顾客健康码和核酸检测结果,测温后有序进店。
“今天和爸妈一起来吃饭,爸妈都是老师,所以对于我们家来说,这次中秋节更有意义,因为和教师节相遇了。”95后武汉市民张先生说,一大早,他就通过外卖点了一束康乃馨送给妈妈,然后一家人出来吃大餐庆祝,“一会儿再一起去逛街,我们都抢了这次的湖北消费券,正好花掉,也算薅羊毛了。”
记者探访中发现,讨论用湖北消费券买单的市民不在少数。
武汉某商场顾客等位等待就餐
武汉某商场顾客等位等待就餐
“美团上这个套餐158元,我正好有张50元消费券,用券后108元,这餐我来请,下次你们再来。”00后大学生小詹,将自己用湖北消费券购买团购套餐的页面,出示给了同伴。他的一个同伴争抢着说:“晚餐我来,我也有消费券,虽然是一张20块钱的,但也是优惠嘛!”
记者等位近一小时后,进店点完餐,又等了一小时菜品才陆续上来。“实在不好意思,今天顾客太多了,后厨有点忙不过来,给您送个果盘表示歉意。”服务员上菜时表示。
探访中,小蓝鲸、艳阳天、三五醇等多家餐厅负责人均表示,中秋小长假三天上座率爆满,包房全部订空。此外,中秋节武汉市餐饮场所多以家庭聚会为主,也有部分朋友小聚或外地游客。
有餐厅外卖销量较去年翻了一番
除了堂食,外卖销售也异常火热。
小蓝鲸工作人员表示,今年外卖销售较去年有所上升,“去年这个时候,我们单店日均约100单,今年每天150单左右。”单量的上涨,直接带动了销售额的增长,“去年我们单日外卖销售额约为3000元,现在日均达到5000-6000元,相当于翻了一番。”
外卖小哥在商场内忙着取餐送餐
9月12日下午2点,在武汉荟聚中心,极目新闻记者看到,外卖小哥们不断穿梭在卖场内。“按道理,这个点应该不是就餐高峰了,单量慢慢也会少了,但是中秋这几天,单量暴增,我们常常到3点还在送午餐。”一名外卖小哥说,这个中秋,他和同事们累并快乐着,“准备等中秋节后再调休,这三天先把钱赚足。”他打趣道。
武昌汉街一家外卖站点站长告诉记者,不仅是白天餐饮订单多了很多,晚上亦是如此。“很多年轻人晚上在家聚餐,一般我们很多小哥晚上八九点就会下线,节日三天,好多餐厅都延长了营业时间,晚上10点—11点才会打烊,所以我们也相应下班晚了些,很多小哥会选择加班到凌晨才回家,第二天早上多休息会儿,晚点再上线接单。”
记者从武汉市餐饮业协会了解到,9月10日和11日,武汉餐饮桌数、就餐人次都出现了较大增长。为何如此火热?武汉餐饮协会会长刘国梁表示:“主要是三个方面原因叠加,一个是武汉疫情防控得比较到位;第二是在节前发放了湖北消费券,刺激了消费;此外,中秋节和教师节在这个假期相遇,婚宴家宴等需求在假期释放。预计三天假期里,武汉市超过300万人次到餐馆就餐。”
刘国梁表示,餐饮火爆同时,也要求协会会员单位坚持做好各项防控措施,如查码进店、提供公勺公筷等,给顾客营造安全的节日用餐环境。
超市大闸蟹上架备受食客青睐
爱吃的武汉人们,自然也不会放过超市大采购。
超市里大闸蟹迎来热销 (图片由通讯员李楠提供)
探访中,记者看到,超市里大闸蟹等时令产品备受青睐,装满了消费者的购物车。
在武汉盒马首义路店,极目新闻记者看到,冰台上整齐排列好三种规格的大闸蟹,分别是2两、2.5两和3两,都是母蟹。工作人员每隔一段时间就来给大闸蟹喷水“保湿”,“上市初期大闸蟹刚发育成熟,蟹黄还未完全饱满,蟹体较嫩,配送途中可能会存在掉钳掉脚现象,不过不影响食用。”
“中秋节大闸蟹卖得挺不错,还好节前加大了备货。”盒马武汉水产采购张文聪坦言,今年中秋节前,大闸蟹供货紧张,原因除了今年中秋节来得早外,还有8-9月华东地区的持续高温干旱,抑制了大闸蟹的脱壳与生长。“我们现在卖的大闸蟹,来自江苏盐城大纵湖产区,从产地捕捞到武汉上架,只需要48小时。”
据了解,今年是2015年以来中秋来得“最早”的一年。虽然阳澄湖产区的大闸蟹“缺席”了中秋,武汉人最常吃的梁子湖大闸蟹也会在节后上市,但商家们也备足了其它产区的大闸蟹助阵节日。
中秋假期,该怎么挑选更美味的大闸蟹呢?
九雌十雄。张文聪表示,每年农历9月前后母蟹蟹黄饱满,口感最好。想要吃蟹膏的消费者,就要再等上一个月左右,届时公蟹已经发育到一定阶段,蟹膏饱满、肉质细嫩。想要判断大闸蟹是公是母,可以通过螃蟹的肚皮辨别。母蟹的腹部的外壳是椭圆形的。公蟹腹部的外壳是三角形的,表面会有青色膏状物。另外,母蟹蟹钳上会有绒毛,而公蟹的蟹脚表面会有一层绒毛。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